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新型大學

創新型大學

發布時間: 2020-11-21 09:16:27

❶ 創新對於大學生的重要性

1.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核心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人的綜合能力的外在表現,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度綜合化的知識、個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為基礎的。心理學領域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一種認識、人格、社會層面的綜合體,涉及人的心理、生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諸多方面,並且和這些方面相輔相成,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鞏固和豐富人的綜合素質。 2.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關鍵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增長率加快,知識的陳舊周期不斷縮短,知識轉化的速度猛增。在這種情形下,知識的接受變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的選擇、整合、轉換和操作。學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攝面廣、遷移性強、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識,而這些知識並非是靠言語所能「傳授」的,它只能通過學生主動地「構建」和「再創造」而獲得,這就需要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其中主動的發揮作用。 3. 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大學生終身學習的保證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等教育職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學習也正由階段教育向終身教育轉化,學習將成為個人生存、競爭、發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在知識的無限膨脹,陳舊周期迅速縮短的情況下,大學生的社會職業將變成更加不穩定。在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學生有能力在畢業之後,利用各種有利條件,根據所從事的工作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更好地達到完善自我和適應社會的目的,從而為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❷ 建設創新型國家與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事實上已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中國目前發展主要依靠的是多元投資帶動的國際貿易,以及似乎永不枯竭的廉價勞動力。然而真正能夠支撐中國持續發展的力量,是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級人才,國際分工總會變動,唯有創新是保持競爭力的根本。

1999年後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外部市場與高校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緊密互動,開拓了大學生的視野,學生綜合素質獲得顯著提高。但是,由於隨之而來的功利主義動機和個體局限性,大學生往往忽視制約個人發展潛力的某些素質,導致在多元社會中自我突破、自我創新的能力不足,既不利於個人適應職業和社會變化,更加對國家長遠發展構成負面影響。因此,大學教育不能忽視重要的素質發展目標。

一、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的舊有共識及問題解析

(一)舊有共識基礎

20世紀90年代,中國高教界確立以「大學素質教育」概念為核心的素質發展目標,在「大學素質教育」的內涵、途徑、措施等方面形成若干共識。

首先,對素質和素質發展概念,做出初步界定。基本上認可大學生的素質應該由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心素質等方面構成,從而為開展高校素質發展活動提供了必要依據。根據當時國內高校的實際情況,大學生素質發展活動的主要內容實際被確定為文化素質教育,范圍被界定為文史哲、藝術、中西優秀文化和自然科學知識等。這一共識不影響原有專業教學計劃,有利於增強學生人文素質。

其次,在實施途徑上,形成多樣化策略。肯定全方位利用教育資源的重要性,將課內與課外結合,教學、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實踐結合。課內依託「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調整教學計劃,開設各門人文、社科、藝術類必修或選修課程,不斷提高其在總學時或總學分中所佔比重;課外大量開設各類學術講座,推動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校內重視優良文化傳統,保持、發展校風和學風,構建和諧人際關系,鼓勵學生社團活動,盡力營造優美校園環境。這一共識有利於通過「潛移默化」促進學生自我完善。

第三,在具體措施上,鼓勵個性化探索。逐步認同高校類型差異,意識到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是多樣和諧基礎上的統一。典型措施有:東北大學的理工科學生文化素質系統化教育模式;北京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大文理跨學科主輔修制度;部分大學的藝術普通教育嘗試,如清華大學的「三層次」、「三類型」藝術人文素質教育模式、南京大學的「七藝」藝術課程體系、山東大學的藝術必修課、蘭州大學和福建師大的音樂和美術輔修專業設置等。

(二)疑難問題分析

對中國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的舊有共識和有益探索,無法詮釋和解決伴隨時代變遷、社會演化及個人發展需求而來的新問題。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具有時代性和可變性,難以通過簡單化教育影響方式實現,「大學素質教育」概念存在固有局限性。

首先,對於素質和素質發展的內涵,尚缺整體觀點。筆者認為,大學生的素質結構應由基礎素質和專業素質兩個有機聯系的部分組成。基礎素質是學生踐行社會的必不可少的准備(一般素質),專業素質是完成某種專業活動所必需的行為准備(職業素質)。舊有共識看重大學生「做人」必備的基礎素質,但大學生不僅要會「做人」,更要會「做事」。因此需要進一步認識大學生素質的整體結構和素質發展的完整內涵。

其次,素質發展實施途徑存在局限性。部分是認識原因,部分是客觀因素制約。通過教學方式開展素質教育的舉措,受到專業設置方式、課程體系結構和教學制度制約,限制了與素質發展相關的教學計劃充分利用豐富的專業資源:「兩課」、人文必修和選修課程、理科概論課程,不足以使學生獲得對世界的完整認識,以及各學科之間的理解基礎;專業教學內容對潛在的教育因素不敏感,難以發揮對學生素質發展的作用。社會實踐廣度和深度存在缺陷,缺乏將人文精神、科學精神以及專業技術信念融合在一起的綜合項目或實踐課題。校園創新文化氛圍不夠。

二、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的深層思考

(一)素質發展目標應體現人文與功利統一的價值觀

「大學素質教育」關注中國大學生文化素質(包括科技素質和人文素質)發展,突出高等教育的「人文性」。但筆者以為,僅此是不夠的,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同樣重要。21世紀中國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宜「人文與功利相統一」,整合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基礎素質發展和專業素質發展統一,為大學生適應未來職業做好准備。

首先是深化素質和素質發展內涵。隨著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人文」的涵義被科學、完整詮釋,人文教育被視為一種挖掘人潛能的教育。同時「創新」漸漸以一種當代主流文化形象登場,大學提倡創新教育,必然轉變人們對素質和素質發展的傳統看法。以創新為紐帶,能夠將專業素質與基礎素質聯接起來。「創新」作為科技人才的核心性、綜合性的品質不難理解,因為他們的專業方向決定其富於創造性的職業活動內容。而文科人才在服務社會、改造社會當中,同樣需要「創新」。

其次是調整素質發展策略。日本已開始的大學課程體系和教學機構改革,實行全校負責教養教育(即普通教育)的舉措,使專業教師參與對專業發展目標有益的普通、專業一體化教育[1]。這顯示有可能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建立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之間的合理銜接,充分利用大學全部的教育資源特別是專業教育資源,將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專業技術信念整合於專業課程及其教學過程之中,逐步實現學生個體專業素質與基礎素質的整合。

第三是開展創新實踐、培育創新文化。以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和個人興趣為基礎開展創造性活動,圍繞科技開發、商務策劃、學術研究、社會改良等綜合性實踐課題,才能真正發展人。國內外許多高校已經設計了各種教學性實踐課題、規劃了各種創新實踐活動。而大學校園創新文化,以日積月累和潛移默化方式滲透到學校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素質發展中作用不可替代。營造實施創新教育的氛圍國內高校已有探索,如清華大學的「綠色學術生態環境」設想,東南大學的「集成創新」思想等,成為未來中國大學確立新的素質發展目標的經驗基礎。

(二)素質發展目標應體現整合素質觀這一時代要求

大學生的素質是一種整體結構,它保證了將來職業行為的合理性。這一整體結構建築在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整合基礎上,而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整合的可能性,一方面受教育內容的性質差異制約,另一方面受社會發展制約。21世紀科學、技術、文化的協調發展以及社會職業領域的變革,為整合創造了條件。

大學教育內容從性質上看分屬於科學、技術和文化,因此能否將三者統一起來是整合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的關鍵。科學從純粹思辨和詮釋中獨立出來,試圖以驗證假設的方式通過理論研究揭示真理,實現理論改造。現代科學與技術聯系緊密卻性質不同,科學之目的在於推動知識增長,技術的目的在於改造現實。文化(特指人文文化)賦予人生存的意義,它通過價值核心系統「詮釋」世界,提供指導個體行為的原則。以往,人們曾主張通過文化來整合科技(康德、費希特等德國學者曾為此付出努力),但任何現存的文化都不可能用來概括並解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否則科技便被束縛。同樣地,人性的文化也是不可能被科學和技術的理性邏輯統合的,科學和技術活動「不受任何約束式的」運行機制註定會破壞文化的融合性特徵,動搖後者的詮釋功能。不過,本質上科技和人文存在統一的因素,即都是導向人的全面發展,以及人類完全的自由與解放。科學具有毋庸置疑的人文意義,它們對文化體系不斷施加自己的影響——使科學精神融入文化。由於科技與人文的發展軌跡顯然是不同的。統一二者的希望只能是在主體的人自身身上。人既是科技活動的主體,本質上又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人的實踐行為必然需要並且有可能在科學、技術和人文文化之間進行溝通,並把它們現實地聯系起來。

整合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還依賴職業活動條件。21世紀職業領域的普遍趨勢是對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從而為整合創造了條件。以往科技人員片面重視專業技術,推崇「工具理性」而忽視「價值理性」(工具理性是科學及技術的內在邏輯,價值理性是以文化價值核心為依據的邏輯),工具(利用)與價值(判斷)二者分離,難以保證科技健康發展。這一狀況正在發生深刻的轉變,因為將來的「整體設計工作」會變得極為重要,專業領域正從一種基本上是圍繞如何掌握技藝來進行思考的操作過程,過渡到一種對「程序設計及使程序盡可能合理化」進行思考的操作過程。未來的專業設計邏輯反映的,將是新的技術標准,甚至有可能誕生無標準的新的設計邏輯,它們構成了未來的科技文化,並因此對技術人員提出了極高的整體素質要求。過去,解決問題的科學工具、技術工具很有限,人們的精力集中於擴充科技工具,而到了未來,當「純科技工具」變得如此豐富,以至於讓人眼花繚亂的時候,人們根據一定的判斷標准進行合理、和諧的方案選擇以便解決問題則顯得無比重要[2]。它對科技人員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篩選技術途徑,另一方面要剖析工程問題的背景與本質,這顯然要求整體素質。

大學生的素質發展目標與其肩負的社會職責相適應,從21世紀科技文化和職業發展的粗淺輪廓中,已經可以窺見有利於整合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歷史機遇,未來應促進大學生整體素質發展,提高其掌控自身行為的能力,科學改造物質世界,合理展現人類理性力量。

三、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及實現途徑

(一)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的核心是「權衡沉思」

整合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切入點是什麼呢?為了探討這個問題,不妨借用法國學者讓·拉特利爾提出的一個概念「權衡沉思」[3]。筆者認為,整合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基石就是以「權衡沉思」為核心的創新。所謂「權衡沉思」,實質就是描述人的這樣一種品質,他能跨越科學文化、技術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溝壑,以合理詮釋為基礎對世界實施可控的干預,即能夠通過創造性的規劃與實踐,解決人、自然、社會之間的矛盾。顯然,善於「權衡沉思」是21世紀專門人才整體素質最重要的表現。

聯系當前大學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的實踐,需要對「創新」這一概念做出新的詮釋。創新可以從兩個不同的層面去理解,一個是指專業方面不斷推陳出新,另一個則是指包含著人的實踐行為之創造性的「權衡沉思」。前者在過去培養的人才的素質當中已有所體現,而後者顯然是大學努力追求的更高的素質發展目標。

實際上兩方面的創新不可分離,專業領域的創新須以創造性的「權衡沉思」為基礎,把它作為根本的價值判斷准則,而「權衡沉思」之所以具備創造性特徵,是因為它正是通過豐富多彩的專業創新活動顯現出來。前面曾經做過分析:人文文化作為傳統的詮釋工具,曾經試圖賦予一切事物以意義,但恰恰是因為它們固守某種「永恆不變」的內容或形式並以之作為價值評判的「天然」參照系,才與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邏輯相異,故而互相不能統合對方。只有人的實踐行為,透過主客觀相互作用產生的「權衡」結果,才能起到協調科學、技術和文化的作用。原因是實踐行為所提供的用於合理詮釋的價值判斷准則不是靜態的和先驗的,而是動態的和可證的,是產生和形成於具體的情景之中,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創造性方案顯現出來的。這與傳統文化中的價值判斷准則存在本質區別。正是由於每一個專業領域的復雜性和多變性,使得這種「權衡沉思」不是以一種靜止的形式出現,而是以一種創新的形式出現。

一方面,經過「權衡沉思」之後的專業或職業創新行為,可以成為統整科學、技術和文化的力量,因為它既被賦予了人文意義,又順應了科技、社會的無限運動特性;既擺脫了傳統文化僵化的一面,又克服了科技、社會發展盲目的一面。在這一過程中,傳統文化得以通過「揚棄」而不斷發展,科技得以通過強化可控性特質而持續進步,顯然它體現出最高的創新。另一方面,「權衡沉思」的內容和結論皆要由專業領域的創新來實現——專業領域的創新目標就是需要權衡的課題,專業領域的合理「設計」就是思考所得的答案,答案中既包含了人文精神,又包含了科學精神與技術信念。

大學生的素質發展目標以「權衡沉思」為核心,體現了21世紀「功利與人文相統一」的高等教育價值理念,是整合大學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現實可行的切入點。

(二)大學生素質發展核心目標的實現途徑

落實以「權衡沉思」為核心的大學生素質發展目標,實際需要整合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實現基礎素質發展和專業素質發展統一。20世紀以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中已反映出科技人才培養「非技術化」的趨勢。從課程和教學途徑看,以往比較典型的有美國MIT的「STS」課程(即科學、技術、社會綜合課程)和斯坦福大學的「VSTS」課程(即科學、技術、社會以及價值綜合課程)等,其做法是,使學生通過對一個個真實的背景實施綜合分析,形成合理規劃或設計,以克服科學、技術與包含文化價值在內的社會因素之間似乎難以消弭的矛盾,實現由「實驗室中的科學技術」向「社會中的科學技術」的轉變。[4]

盡管一時還無法用全面完整的理論來闡述如何使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整合,但是過去高教界的探索經驗提供了部分解決問題的思路。譬如,按照筆者的剖析,美國的H&SS教育、STS或VSTS課程所進行的嘗試,就是試圖通過「全盤考慮」的專業設計訓練,使學生在「教學實踐」中形成整體看待專業問題的眼光。其實質是設法將基礎素質納入專業素質當中。而美國的核心課程思想則正好相反,是從特殊到一般,試圖通過簡化專業活動,解析其思維過程,理解其中包含的一般要素。其實質是從專業素質中發現基礎素質的多樣化的具體表現。當然,它們也還有許多缺點和不足,最根本的是,前者需要解決的是基礎素質如何融入專業,並發展成為新的專業邏輯的內在部分;後者則面臨著對各專業領域理解很不夠的問題,無法較好地從「學科、專業的片斷」中解析出基礎素質的成分,即難以從特殊中發現一般。問題的關鍵在於,過去的教育顯然沒有能夠充分揭示使基礎素質和專業素質構成整體的紐帶。

當前,世界許多國家的大學結合21世紀知識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背景,已經開始深入思考代表未來方向的新的科技創新邏輯、新的科技文化或技術哲學,現實而積極地探索改革舊的專業教育。譬如,加拿大的一些大學,十分重視工程與人、社會和環境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系,主張通過課程內容變化及哲學上重新定向,培養具有權衡能力的人,為此要求教授們在學期的每門課程中應拿出一段時間來討論社會和人性原則如何應用於專業學科,如何能夠被整合進工程設計、實踐和操作中。學生則被要求學習各種有關課程,以獲取多學科基礎。而英國的某些大學也在工程專業教育中,嘗試將非技術問題整合到工程課程中,並貫穿整個工程決策過程,內容包括溝通、團隊合作、設計能力及工程決策中的個人及專業價值等。

顯然,中國大學面臨新的時代背景,肩負為社會開發富有創造力、競爭力、理解力、協調控制力的高端人力資源的使命,為了實現世界及中國和諧持續發展,各學科專業亟需借鑒各國經驗,通過自身的經驗探索,培養具備「權衡沉思」品質的創新人才

❸ 中國高校為什麼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

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首先,要看我國高校現在的生源以及高考制度。大部分的高等院校的學生是通過高考選拔出來的。(當然也包括我,我高中的時候就是學理科的。)很多人現在對高考很不滿意,甚至主張廢除高考。但就目前看來,高考是我們這個社會長期以來不可替代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因為他起碼守住了我們這個社會的道德底線和最基本的公正,試問如果沒有了高考,一般老百姓家的孩子還有什麼出路?但是現在的高考的確是有缺陷的。最核心的一點:他培養出來的是一種應試型的人才。一般的學生經歷過中考、高考以後做題能力都很強大,可以考出很高的分數。這種學習是很死板的,如果在試卷里放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就可以把他們難住。而那些平時成績一般,學習思維獨特的學生的表現就要好得多。因此,作為一種補充,現在又有了高考前的提前招生和推薦制。這樣的確可以緩解創新型人才緊缺的現狀,但還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說完高考制度,我們再來談談現代大學的現狀。大學之大,不在大樓之高,而在大師。現在我們的樓越造越高,而思想卻越來越矮!的確,現在我們聽過很多講座,其中有多少是大家自己積極主動的想要去聽的呢?現在大家關注的不再是學習知識,而是就業。而衡量一個高校的標准也不是他究竟培養了多少創新型人才,而是就業率有多少。關於就業有這樣一種說法-----「逢進必考」。不用考試的工作,大多出賣的是勞動力,是基層藍領。到了大三、大四相信有很多人會為了各種的考證、考級而奔波了。這就是說,社會需要高校培養優秀的應試型人才。對於高校來說不是沒有能力培養創新型人才,而是因為制度不允許。如果一所高校能培養出創新型人才,但解決不了學生的就業問題,還有誰會去報名。紹興文理學院就是因為在教師就職考試中的成績比我好,但他們的學生的素質和浙師大的學生的素質明顯是不在一個層次上的。這種情況出現的結果是我們學校教學制度的改革,而不是紹興文理學院。這種現象的背後,反映的是我們這個社會價值導向的問題。當所有人都信仰實用主義的時候,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就會被扭曲。這種深層次的扭曲映射到高校就是人人為了一份好的收入而奔波,能夠閑下時間去研發一個項目變成了一種非常奢侈的事情。 在大學的入口處,我們有一個扭曲的高考制度;在大學的出口處,我們有一個更加扭曲的就業制度。在中間左右為難的高校又能做什麼呢?「國家養士」,養的是優秀的應試之才,這和滿清時期背誦八股文考取功名的文人毫無二致。應試之制,的確我們是需要的,起碼他是能夠有效地選拔社會人才。但是如果大部分人都去應試的話,那麼創新型人才自然地就短缺了。以上所述的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在社會傳統思想上也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大學》開篇第一句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而要做到「明明德」,就要做到格物、致知、修身、治國而後齊天下。「至善」就包括了講究孝悌,要尊敬長者、賢者、智者。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聽話:在家聽爸媽的話,在校聽老師的話,在單位聽領導的話。儒家思想的大背景下培養出來的人是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地人,是不會去主動打破傳統的「良民」。而這種精神恰恰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之一。這樣一來,我們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會長成一個知禮、嚴謹的翩翩君子,而不是有「叛逆」思維、突破意識的創新者。最後,我們再來關注一下現代大學生的家庭背景。隨著一次次的大學擴招,大學不再是一個象牙塔。而且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光榮媽媽),人口空前膨脹、社會就業壓力大。高等教育已經逐步淪落為一種大眾化教育而非精英教育。這樣,在大學中就會有許多同學是來自較落後地區。浙江的經濟比較發達,城鄉之間的區別不是太大。可是要把孩子從小學開始培養到大學畢業還是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條件差的甚至需要全家為了家裡的這個「大學生」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連浙江都是如此,那麼就更不必說我國的偏遠落後地區了。在學生畢業以後,家長最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份好工作,能夠供得起一套房子。很多學生自己也會覺得該給家裡一個交代---這個交代就是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不會是去搞什麼不知道前景在哪裡的創新。(話說中國人生那麼多孩子幹嘛啊!)經過這四方面的思考,我們不難看出高校為什麼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這一問題不在於高校本身,而在於我們的社會。社會的發展需求和本身的特徵將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高校中來。這種反映就是我們看到的花里胡哨的各種活動、缺乏良好的學術環境(如自習室、圖書館、實驗室到點關門)、教授講課不深入等等。這些都是社會深層原因所反映出來的表層現象。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算進行了一些表面上的形式主義的改革,我們的大學仍然培養不出優秀的創新型人才。至於實踐中的改革,我覺得現在有些活動就有不錯的效果,應該大力提倡,健康發展。除去前面提到的高考制度的改革,還有像大學生自主創業,學校鼓勵的創業基地,真正有保障的項目申報體系,家庭的支持,計劃生育等等。 大學之大,在於大師;創新之才,在於思考。 完

❹ 張靜:創新創業型大學20問,你真的懂什麼是創新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為目標,不僅僅以培育在校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新創業能力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會,針對哪些打算創業、已經創業、成功創業的創業群體,分階段分層次的進行創新思維培養和創業能力鍛煉的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本質上是一種實用教育。

❺ 教育部部長周濟指出,中國大學應建立和完善現代大學制度,通過制度改革促進創新型大學文化建設。

「現代大學制度」是什麼制度???

❻ 實施創新驅動 高校如何作為

高等學校既是提升一個國家或地區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陣地,又是人才建設的主力軍、科技革命的動力站。也正因如此,無論哪個國家或地區,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偉大進程中,均把其所在地區的高等學校作為重要依託。高等學校要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人才支撐、智力支撐、科技支撐、思想支撐和文化支撐,就必須全面深入進行高等學校的綜合改革,包括高等學校教育理念的更新、管理體制的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等等。
自從義大利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文藝復興的航船便首先在亞平寧半島始發,科學成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把利器;自從英國擁有了當時世界最好的大學牛津和劍橋,英國便扛起了引領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旗;當現代大學之母——柏林洪堡大學誕生以後,世界科技中心就自然轉移到了德國,使德國成為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重要的國家;當許許多多的美國人到德國學習創辦研究型大學的經驗歸來的時候,他們把這些經驗和早期從英國人那裡移植的博雅教育的傳統緊密結合,孕育了屬於自己的研究型大學,美國當之無愧成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最主要的國家。
今天,中國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高等教育大國,但距離高等教育強國還有較大距離。四川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高等教育大省,距離高等教育強省同樣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今天的高等教育 「落伍於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創新型人才培養需要」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表面看,我們高等學校的教學存在 「專業設置偏窄、教學內容偏舊、教育方法偏死」,所培養的人才存在「人文情懷偏廢、創新精神偏離」等「五偏現象」。從更深的層面看,我認為是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和科研管理體制在高校管理者和教師心中根深蒂固使然。我們的高等學校就如同改革前的國企一樣,是政府的具有行政級別的事業單位。高等學校的主要領導往往會按照黨政官員的思維模式和行政運行方式來管理高校,至於培養的學生有無創新能力、有無人文精神、有無社會責任感等本來屬於大學核心使命的問題,他們往往無暇顧及或者難以顧及。
第一,高等學校的主要領導應具有「政治家的眼光、教育家的能耐、學問家的素質、企業家的意識」。
作為高校主要領導的黨委書記和校長,目前最大的政治任務就是要凝聚力量,把「辦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作為自己的理想追求;把全面貫徹實施「人力資源強國戰略」和「科技強國戰略」作為自己在實現偉大中國夢征程中的政治責任;把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堅強的「文化支撐、思想支撐、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撐」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
第二,高等學校自身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要天然地走在各級社會組織的前列。
高等學校的創新包括辦學理念創新、內部治理結構創新、教學體制創新、科研體制創新等內容。高等學校創新的目的是保障學校能夠進一步弘揚優秀的大學文化、激發教師和學生的潛能、彰顯教師和學生的個性,使培養的人才更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具有人文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使取得的研究成果或者更具有原創性,或者更能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重大難題,或者更能使企業提高其產品的競爭力;使潤育的思想更能引領社會風尚,從而使高校成為社會的燈塔和道德的高地;使傳承和創新的文化更能提升群眾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使大學成為所在地區群眾的精神家園。
第三,高等學校還要為所在區域的創新文化營造、創新理念確立、創新制度設計發揮引領和先導作用。
這既是高等學校所具有的天然優勢,更是高等學校應有的社會擔當。當今,無論是各級政府、各企事業單位,還是普通群眾,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認識還亟需提高,亟需從要素驅動的發展思維中盡快走出來。要使整個社會自覺、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等學校應當承擔如下責任:一是要為社會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環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在這個環境中,創新得到鼓勵、失敗得到包容;學術受到敬畏、學者得到尊重;科學民主得到弘揚、追求真理成為風尚。二是要為社會創新理念的確立而身體力行。三是要為社會建立科學的創新激勵機製做出自己的貢獻。讓一切創新的願望都能得到尊重、創新的活動都能得到支持、創新的成果都能得到獎勵、創新的源泉都能洶涌奔流。
第四,高等學校要成為社會創新驅動發展的指南針而不僅是社會需求的風向標。
高等學校無論是為社會營造創新文化、樹立創新理念,還是創新制度設計,不能僅服務於社會眼前的需求,更要服務於社會的本質和長遠需求。要做到這一點,唯有堅守自己的學術理性和使命意識。正如著名教育家弗萊克斯納所指出的那樣:「除了大學,在哪裡能夠分析社會問題和經濟問題,在哪裡能夠傳播真理而不顧是否受到歡迎,在哪裡能夠培養探究和講授真理的人,在哪裡根據我們的意願改造世界的任務可以盡可能地賦予有意識、有目的和不考慮自身後果的思想者?人類的智慧至今尚未設計出任何可與大學相比的機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校必須動起來。
(作者系宜賓學院院長)

❼ 大學可以有什麼創新性的活動

最主要的是要創新!而且要可行性強!要有樂趣,讓同學都有興趣參加!

❽ 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學生該如何做

①、樹立社會責任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②、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個人文化素養。
③、努力將書本知識與實際行動結合起來。坐到知行合一。

❾ 如何做創新創業型高校

提問者,創業不是一蹴而就,創業不是適合每一個人。建議還是按照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崗位;報考央企、國企單位;到具備較強實力的私企、外企就業的途徑之後,最後選擇創業。僅供參考。

❿ the innovation university是什麼大學

創意大學

倫敦的好像是,全稱倫敦創意大學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