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創造
❶ 讀書不一定能夠創造財富
一直認為,世間上有一件非常劃得來的事,那便是讀書。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往往是作者人生的總結、思想的結晶、心靈的火花、智慧的容涵。有些書,是作者一輩子的心血。你想想,別人一輩子的生活經歷、思想經驗,他百費心思地整理好了,你只要一天,或者是幾天、個把星期也就讀完了。你可以把它變成你的東西,還要挑精揀肥,想要的便要,不想要的,遠遠的扔到一邊,也沒人把你怎樣。
但是「讀書無用論」在明裡暗裡的現實中還是非常有市場的。因為讀書多的人,在實際生活中並不見得活得比別人好,錢掙得不一定多,生活過得不一定比別人輕松。即使在虛幻的精神生活中,也不一定過得比別人自在。有時,一個知識面廣、心靈豐富的人,甚至其內心卻過得比別人苦。這樣的苦,也許是一般人不會領會的。
這也許算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因為人類的進步,沒有知識肯定是不行的,工業農業的發展,社會制度的完善、思想的解放等等等等,都需要知識;但擁有知識,不一定擁有財富、名利這些世俗的回報。這說明,擁有知識的人與創造財富的人不具有必然的聯系,創造財富的人和享受財富的人也不具有必然的聯系。這在很大的程度上,起決定作用的應該是特定的社會制度造成的,也與一個人的追求、境遇和其對知識的運用有關。
於我,是相信知識是有用的,也就是相信讀書的好處,相信「知識是一種力量」,相信知識可以釋惑、明理、廣胸、去煩、逸生、雅情;對那些自然科學知識,更是人類生存技能的必需。我向來崇尚真正的知識,對那些認真總結、探索、傾訴的人懷有真摯的敬意。但天下書,浩如煙海,如果逐書逐句地讀,你一生都讀不完,況且你人生的一大部分時間要用來工作、睡覺、交往,盡一個人對家庭對社會的義務。孔子說:學以致用。一個人,一生中只能做那麼幾件主要的事情,學太多太雜的知識你用不了,也沒那個必要。
我們如何選擇和尋找書籍來滿足我們的閱讀需要呢?在浩瀚的書海當中,我們因為偶然遇到了某些自認為好的作品,便可能記住這個作者,然後,在空餘的時間尋其作品來讀。有時,我們會尋些知名的經典讀物來讀,或者那些廣為流傳或知名人士的作品。這樣,往往會少一些盲目,節省一些時間。有的古人非常重視名號,這有時不能用虛榮和名利之心來理解,而是表現了作者對其作品的重視和負責。除了特殊的需要,我是不贊成在論壇中頻繁地更換「稱謂」(即所謂的馬甲)的,這樣不利於讀者的選讀,也不利於作者的自律。
明朝學者呂坤說:天下書,偽腐者居多。偽者,假也;腐者,不實用也。在形形色色的、各式各樣的書籍文章中,大量的還是些普通的、重復的內容。在人的一生中,能遇到幾本你愛不釋手的書,也許就夠有心的讀者受用一生了。這說明,人與書就象人與人之間一樣,靠的是一種機緣。能真正走入你的內心的,是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特定的人和事物。與你相遇,是一種偶然;與你相契,是一種必然。古人做得比較把穩,不僅要「讀書破萬卷」,而且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樣,通過實踐來檢驗書面知識的真偽。這樣做,太理想化了一點,現實中往往難以做到。莊子認為:人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求無涯,怠也。陶淵明曾言:「好讀書不求甚解」,但取所需爾,這有其合理的一面。
能在大量的書籍中,去偽存真,是需要一定的知識面和知識積累的。接確大量的作品,這很費時間,卻也是一個有用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必要的過程。在《聊齋志異》中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判斷一本書、一篇文章的好壞,他不是看,而是將書頁燒著了嗅其味,一嗅,他就知道優劣了。好的文章,馨香撲鼻;不好的文章呢,則有一種臭味,甚至臭不可聞,避之不及;一般的文章呢,既不香也不臭。這當然是一種寓意。我是非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有那樣快、那樣好的判斷能力。但我相信,長期從事文章審編工作的人,只要看看文章的幾段甚至幾句,也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了。但這也有意外的情況。一個同事在和我討論歌曲好聽不好聽的時候說:「你如果認真地、不帶偏見地去聽每一首歌,它都是有可取之處的」。我部分贊成這句話。有時,我們對別人的作品沒有興趣,是因為我們沒有抓住作者的寫作角度和真正用意,就可能會誤判。
好的文章能釋理、解惑、識趣、明志、奮神、廣識、娛情。如果讀者能夠做到觸類旁通、舉一翻三,那麼讀書的好處就更大了。有的文章,我們取其思想認識,從而讓我們更加趨向於真、善、美,接近生命的本真;有的文章,我們取其經驗總結,它能增加我們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知識積累,從而讓我們在現實中少走彎路,多收成果和快樂;有的文章,我們取其華采,其故事精彩,敘述生動,辭藻美溢,那我們也就不防當一回「瘋子」,相信一回,大笑一回,大駭一場若者動情地流淚一次。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說明古人是真正讀進去了的。作者描述了風月無邊、晨耕暮讀的妙處,你讀進去了,便感覺到了在黃金屋裡也享受不到的快樂。作者描述了柔情蜜意、青絲紅顏、夕樓瘦影,你讀進去了,你便會覺得一位款款的風情女子,或坐或立在你的面前,讓你悵然而思,欲罷不能。文如其人,表其性情也。
文貴出新。如果一個作品看起來毫無新意,沒有新的內涵,甚至沒有一點新的體式,往往使人難以深入。作品看起來似曾相識,看了一百篇,如同看了一篇,久而久之,感覺也有淡了。這也許是一種自然現象吧,現代人把它叫做「審美疲勞」,我想,這就是「時間魔力」的真正原因吧,再大的傷痛或者喜悅,通過時間的過渡,最終會走向淡化,成為一種可以品味的歷史。每個人都有一種性格的秉賦和局限,所以一個人的作品往往有一種外顯或內在的味道,或者叫做風格。有時,我們常常因為喜好某種味道而偏愛某些人的文章。有人說:「最好是好的敵人」,還有很有道理的。寫文章,不求最好,但能有感而發,解我性情即可。與人,也許少有新意,難有裨益,與已,卻是心歷所結,理我亂緒,權且記下,敷衍平生。
世間的語言(口頭語言、書面語言、音樂語言等)大概分兩種,一種曰可笑,或靈動,或幽默,或美幻,可以湊趣,輕松生之虛幻之光;一種曰可信,讓人信其真,察其情,知其求,識其味。這種可信不一定是現實中非得發生的可信,而是一種相對合於情理的信。如果,既不可笑,又不可信,那隻好冠名「矯而無用」,縱然說者極其認真,卻實在難入人心。
對於某些作品,如看到某些音樂表達者,有時是狂歌勁舞,而多數情況下,我卻融不進去。因為,我覺得那每一個音調的跳動,撥高或者降低,一舉手一投足,都來得毫沒道理。看來,對「理」的追求和認識是我自身的一大特性也是一大局限。那樣的表現,也許僅僅是裝飾性的,連渲泄也沒做到。但裝飾有錯嗎?好像是沒有的,這些作品雖然沒有走進你的內心,但有時卻能讓你眼花繚亂。我個人偏向於喜歡那種心靈的靜靜的交流。坦然、放鬆、任性、赤誠,不管是運用怎樣的形式,這樣,有時,即使是偶爾故意的矯情也能獲得會心一笑。
原始人高興的時候手舞足蹈,雖然沒有章法,但自然天成,也是有感染力的。如此,我以為,對於藝術,每個人都是有潛在的天賦的,只是後來的環境讓我們封閉和淡化了此種潛力吧。當鼓點響起的時候,人們往往是情不自禁地要晃動、扭動、跳動起來,看,這天賦多麼神奇!連動物甚至植物都有這樣的天賦。
柳之柔媚,松之精神,花之艷麗,楠之剛強,蒿之野雜,萬物之別,實並無高低之分,只是天地造化之趣。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各取其需、各味其樂而已。蒼天有好生之德,我們除了在生死存亡、千秋大計、善惡之持上要堅持原則,分清立場外,是應該要有博大的包容精神的。在文藝上,我們更應該如此,眼界開一點,心境廣一點,於比較中辨真偽,於駁雜中見生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應該是更明、更高、更深、更久的開始狀態吧。
記得很久以前寫過一篇關於讀書的感言,抄錄如下。現在看來,斷是寫不出以前的「少年輕狂」了。但書生之風發義氣,也會如長江之水,一去不回了嗎?
《讀書感懷》
小小書本,閱覽古今興廢
方寸心田,咀嚼世道滋味
九州神馳,時空與我獨會
好書堪友,同褒同責,同笑同淚,同思同索,常慰心扉
合書頁,看世界
嘆世俗,深如海
蹉跎自身亦常嗟
心潮幾番合淚涌
男兒何事足榮懷
尚謙偏自傲,崇勤卻思逸
豪情壯志淡名利,瀟灑情懷願克己
惜時恨難繩系日,憤世何妨醉千回
書自如此,學總不易
幾番回味真善美
又幾番恨疾假惡丑
又幾番矛盾幾番徘徊幾番昏醉
望盡天涯,嘆書海渺渺
情懷能有多少?
❷ 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讀書很重要,專家提出建議:學校和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讀書條件和氛圍。B.
D正確
A,創造氛圍,搭配不當 B災難,國界
C,不會否認,雙重否定表肯定
❸ 自己創造讀書名言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一孔子
讀書是知識的糧食,可以創作出一條美麗的境界.
❹ 兩句與讀書相關的名言有哪些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
2、循序而漸近,熟讀而精思。——朱熹
3、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4、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鄭玄
5、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魯迅
6、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
7、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列夫·托爾斯泰
8、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10、書痴者文必工,藝痴者技必良。——蒲松齡
11、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前任俠非。——李欣
12、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13、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1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15、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
16、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17、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18、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9、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煮
2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1、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22、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2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24、勞於讀書,逸於作文。——元代·程端禮
25、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26、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27、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於謙
28、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2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30、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31、讀書讀得太多,反而會造成一些自以為是的無知之徒。——盧棱
❺ 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而讀書,你的回答是什麼想一想寫下來注意寫清楚理由。
讀書是希望人生在世有更多自由和可能。我們藉由閱讀而得到解放。深層來看,閱讀能拓展我們對自身心智的了解。我們也可以透過閱讀來檢驗自己對是非的觀念,超越原有的局限並向上提升。我們的道德觀念也可能受到激發及淬煉。
閱讀能提供現實生活里無法遭遇的經歷。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是《飄》裡面的女主角斯嘉麗,處心積慮要讓待己不淑的人嫉妒不已。或是莎劇里的羅密歐,英俊、輾轉難眠又風趣。或是偵探菲利普·馬洛,用自己一套哲學辦案,喝著威士忌,抽駱駝牌香煙。
(5)讀書與創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當然,我們坐下來閱讀的時候,腦中並不會想到這些事。我絕對不會自言自語地說:「好耶!我的道德觀要受到激發了!」我之所以閱讀是因為自己樂在其中,但心中同時也有揮之不去的疑慮,覺得還有其他該讀的書。讀者心裡明白,選擇了一本書,意味著之後才能讀其他書。
本書中(指《如何讀懂經典》),我一直在偷偷暗示大家,閱讀我說的這些作品自有其道理。但不論各位是否真的會找來讀,想讓聊書的過程順利進行,還可以採取以下一些策略。
若真有「不成功便成仁」的覺悟,不妨戴上略顯荒唐的「人格面具」:假裝自己信仰歐洲反啟蒙主義,只讀阿爾卑斯山以東的文學;或反對偶像崇拜,認為世上沒有所謂神聖不可侵之事物,並對所有藝術品大加批評,特別是那些揚言要給大家帶來快樂的作品。
❻ 讀書格言自創
1、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2、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3、讀書的作用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4、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5、為樂趣而讀書。
6、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7、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
8、活到老,學到老,學到八十仍嫌少。
9、師道既尊,學風自善。
10、能讀千賦,自能為之。
11、嗜書如嗜酒,細味乃篤好。
12、不動筆墨不讀書。
13、耳朵沒有底,可以從早聽到晚。
14、讀書是我唯一的娛樂。
1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6、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17、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18、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然後知不足。
19、求學猶植樹,春天開花朵,秋天結果實。
20、書籍是人全人類的營養品。
21、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22、省事是清心之法,讀書是省事之法。
23、你和時間開玩笑,它卻對你很認真。
24、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
25、再多一點努力,就多一點成功。
26、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
2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28、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29、懶漢的頭腦是魔鬼的工廠。
30、光陰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
31、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
32、站在森林外邊,就不能完全了解森林。
33、書都讀得來的人,還怕有什麼做不來的。
34、凡事只有一個結果:走著會死,躺著也會死!
35、自認為聰明會更聰明,自認為愚蠢會更愚蠢。
36、書,能保持我們的童心;書,能保持我們的青春。
37、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38、希望的燈一旦熄滅,生活剎那間變成了一片黑暗。
39、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40、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
❼ 「閱讀有助於提升創造力」有科學依據嗎
語文閱讀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仍存在把閱讀教學變成純知識教學,缺乏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根據新的課程標准,對中學生語文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遵循新的閱讀教學理念:語文閱讀是一個主動構建意義的過程。應從問題情境中得到發展,是一個自主學習和交流與合作的互動過程,不僅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還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採取的措施是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力;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多樣化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讀寫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開展專題閱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些措施改變了傳統的閱讀教學,培養了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但在此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文本的差異;還應重視文學教育。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 閱讀教學 創造性 一、 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語文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課堂上教師「滿堂灌」的現象還大量存在;學生思路閉塞,缺乏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和不斷創造的能力。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的提高。新的課程標准為課堂改革指出了方向:讓學生做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要注意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開發他們的潛能,發展個性,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關於閱讀,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教師要發揮創造性,針對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基於以上分析,結合我校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通過多次論證,我們確立了「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培養」的研究課題,對初中年級語文創造性閱讀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嘗試,並且取得了突出的效果。二、 創造性閱讀教學理念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關鍵,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一個人的語文學習能力。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應把閱讀訓練當作重點。閱讀的過程,就是從語表到語內,由文里到文外,多層次地去感悟語境,多角度地去解讀作者,從而獲得自我創造的形象、滿足自我情感的需求的過程。說到底,閱讀的過程,就是讀者對作品中的語言、形象(意象)、情感、思想的想像體會和思考認識的過程,是情感與理性的結合,是一種思維的再創造。這種帶有讀者主觀情感和意志的閱讀,實際上就是一種創造性閱讀。所謂「創造性閱讀」,是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前提下,誘發學生的創造動機,使學生憑借語言文學,對課文涵詠、體味、思考、讀出疑問,讀出新意,得出前人或他人未曾有過的獨特的感悟和新異的結論。[1]筆者認為,創造性閱讀是個復合體,融會了四種價值取向:人文價值、審美價值、創造價值和實踐價值。「為創造性而教」是新時代的要求,但創造性閱讀絕不是「創造」和「閱讀」的簡單相加,而應是有著內在的統一性。三、 培養創造性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力創設問題情境是至關重要的。所謂問題情境是指圍繞課文內容,為實現教學目標要求設計的問題。如何創設問題情景呢?首先,整體研究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其次,分析新知識與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生活的、學習的經驗)的相關程度,然後再綜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已有認知機構創設問題情境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問題能適應不同水平的學生,並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為了有效地整體把握課文,一節課中的問題情境不宜太多。創設的問題情境要隨著學生認識水平、分析理解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提高問題的概括化程度,並逐漸減少問題的數量。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上,教師除了自己創設外,還可以對課後的閱讀思考題進行篩選,完全適合的例子直接吸收使用,基本適合的則加以修改或補充後再使用。例如:教師在設計蘇教版八年級課文《窗》教學時,直接投影一扇打開的窗戶,由「窗」的畫面導入,讓學生展開想像,由「窗」的畫面你會想到什麼?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小結:我們習慣了用眼睛去觀察世界,我們更要學會用心靈去感知世界。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想一想,小說的什麼地方最使你的靈魂受到震顫,為什麼?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後,教師出示精心設計的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問題情境。圍繞這些問題,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小組交流與合作的氛圍。在這樣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生們展開了充分的小組與全班交流,提出了許多新穎的、探究性的問題。教學實踐也表明:本課文的閱讀教學活動都是緊緊圍繞問題情境展開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人人參與閱讀與交流討論,全班討論參與率達到了85%,學生通過閱讀和交流討論逐步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進行創造性閱讀必須藉助於聯想和想像,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一般到個別,由個別到一般地展開思維,由一個形象創造另一個形象。運用這些聯想和想像的過程,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潛在的聯想和想像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去聯想,去想像,海闊天空,甚至是異想天開。這樣,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思維方式的不同,完全可以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喜人景象。2、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始於問題。在創造性閱讀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思考和交流、討論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對課文提出問題,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能根據課文提出問題,說明他深入思考了,問題提得越有價值,說明學生對課文理解得越深刻。例如學習蘇教版八年級課文《人的高貴在於靈魂》時,針對文末的一段話:「由於生存競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了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的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了。」由於學生價值觀的不同,對待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關繫上存在著明顯的差距。有的學生提出:沒有了物質基礎,何來的精神?另一些學生進行了反駁,指出作為現代中學生,即使在艱難的學習生活條件下,也應該保持自己純正的精神追求,做一個有高貴靈魂的人。3、鼓勵多樣化分析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傳統教學過分強調一致性和唯一性,排斥創新和多樣性。學生回答要符合標准答案,否則就算錯。這樣一來,造成許多學生不敢發表自己的看法,嚴重壓抑和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教學中就要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分析和思考問題,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不同的看法。閱讀是一種主觀和客觀的融合,是一種整體感知。[3]例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形象,當代的中學生們能欣賞其「沉魚落雁」之美貌,但決不會認同其「小心眼」及病懨懨的嬌態,他們會從現代明星中去尋找載體,比如周迅、徐靜蕾等,從而形成一個現代版的林黛玉。那是因為同樣的作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就會產生新的意義,新的見解。閱讀後所產生的心理感觸,是個性化的,人格化的,教師無法用任何標准去統一,否則,就會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泯滅了學生的個性。課程標准特別強調學生的閱讀體驗。當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可讓學生談談讀這篇文章的感受或這篇文章給自己的啟示。當學生完成與文本的對話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文本內容,聯系生活實際,更進一步來闡述自己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和分析。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能了解到舊時的封建教育的弊端,如果教師能適時地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來比較一下舊時教育與現行教育的差異,學生肯定有話可說。有的學生能認識到舊時的封建教育沒有自由,只有順從,很容易抹殺孩子的個性、束縛孩子的心靈,而現行教育,學習生活豐富多彩,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很好的張揚。還有一些學生談到了現行教育制度的弊端,提出了很好的設想,思考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4、開展專題閱讀,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語文學科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綜合思維的培養既符合學科特點,又符合素質教育的全面性要求。學生通過對特設專題的學習,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與訓練。在專題訓練中,學生的知識積累、語言實踐、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加強。實踐證明,通過多次的課內與課外的專題閱讀訓練,增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學習專題《長城》時,通過閱讀參與、討論研究、寫作評價等步驟,引起學生對文化現象的關注,了解了「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在閱讀中,學生能對文章作深層次的理解,培養了思維的深刻性;在討論與研究中,提高了學生思辯能力,學生能夠對文章及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和概括,吸收豐富的文化營養,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寫作評價中,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四、 培養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注意事項1、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英格姆認為,文本不僅是一個具有多層次潛在結構的存在,它還是一種充滿未定性的存在,其中存在著許多未定的點,正是這些未定點使讀者的創造活動成為可能。[4]閱讀過程中,讀者和作品的關系總是表現為雙方意義認識的雙方運動和交互作用,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如何看待學生的「新」見解?打個比方,如果一學生在閱讀中提出了某種相對於自己而言是「新」的見解,但很多學生卻早已這樣認為了,那麼這位學生的閱讀是否是創造性閱讀呢?在自主性閱讀教學情景下,教師又如何對待和操作呢?這就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整體把握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5]這是我們研究創造性閱讀和進行創造性閱讀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青少年特別喜歡想像,尤愛幻想,使他們在想像世界和現實之間輕易地轉換視角,自如地化入化出。有一位哲人說得好:「正是青少年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 [6]因此,學生的「新」見解對於他自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是新的,並不要求對全體學生來說也是新的。例如,在教讀七年級(蘇教版)篇目《本命年的回想》時,讓學生結合文本內容和自身的經歷談對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的理解講述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這種同構就反映出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理解,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創新精神。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造機會培養學生閱讀反思和批判的能力,讓學生能夠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反思,有一定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精神。2、不可忽視文學教育筆者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更應重視文學教育。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這是語文學科工具性特點的體現,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排斥文學教育,文學教育對於培養創新思維上是有很大作用的。張志公先生說:「文學最足以喚起人們的聯想、想像,進而誘發創造性思維。」一方面,文學的魅力在於其形象性和多義性。形象性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激發學生的想像力,這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功能;多義性則可激活學生的多向思維和求異思維,給予學生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培養學生更為強烈的求新意識。另一方面,文學作品記載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史,體現了人類對真、善、美的永恆追求,像屈原、文天祥、魯迅、布魯諾等形象,不正閃爍著高尚品格和科學理性的光輝嗎?這些內容,對於開展情商教育,培養學生健全人格是具有巨大潛移默化意義的,而健全的人格則是創新的心理和精神基礎,學生創新品格的培養離不開健全的人格教育。[7]因此,文學教育的加強首先應落實在課文的學習中。同時,文學教育還應落實到寫作和課外閱讀中,引導學生有健康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在文學的熏陶中凈化感情,豐富想像,培養創新精神,激活創新思維。我們的閱讀教學改革的實踐,初步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新型教學過程,大力推進了教學活動由教向學轉變,使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並形成有利於創造意識、創造能力發展的寬松的教學環境。這是以書本為本位,教師為中心以及傳授灌輸為特徵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它有助於減少教學的強制性和劃一性,增強了教學的選擇性和開放性,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從而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
❽ 閱讀下文,完成下面題目。(12分)讀書與創造力①「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從1998年
小題1:不讀書將使中國人喪失創造力。(意思對即可) 小題1:讀書時,速度完全可以根內據自己的需要來調節容,有些段落可以反復琢磨,做筆記,甚至對之質疑、挑戰,接受信息的過程和思想的過程可以充分地混合。 小題1:(1)通過閱讀接受信息,最能體現信息接受者的主體性。(2)閱讀的另一特點是個人性。 小題1:例證法;具體可靠地論證了「當今是鼓勵冒險、創新,讓世界『跟著自己走』的時代」這一觀點。 小題1:答案不唯一,略。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