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的發明者
⑴ 郵票的發明人是誰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出信給用戶。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簽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⑵ 郵票的發明者是誰
1840年的某一天,羅蘭·希爾爵士在鄉間的小路上散步,他看見一位郵差正與一位姑娘為一封信的郵費而爭執。原來,郵差把信送到姑娘手中時,姑娘只是看了一眼信封,便把信件退還給郵差,而拒付郵費。羅蘭·希爾看到這一情景,便為姑娘支付了昂貴的郵費,之後,他問起姑娘拒付郵費的原因。原來姑娘為了免付如此昂貴的郵費,又可與在外的丈夫互通音訊,便約定如果丈夫一切安好,就在信封上畫個小圈,妻子只要看到這個標記就放心了,而不必把信留下。姑娘的一番話以及她的行動使羅蘭·希爾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經過認真思考,希爾覺得有必要向英國政府建議,廢除郵件與郵資付費分開郵寄的操作方式,應該發行一種郵票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英國政府採納了希爾的建議,實行了新郵政法。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了,這枚郵票的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時的側面頭像,它的底面為黑色,面值為一便士,是英國早期發行的著名的「黑便士」郵票。另一種是面值為兩便士的「藍便士」。希爾爵士雖然沒有直接設計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現代意義的郵票,但因他的構想得到世人的認可,因而希爾被公認為是郵票的發明人。
黑便士
⑶ 郵票發明者是誰
是羅蘭·希爾。
羅蘭·希爾爵士,英文:Sir.Rowland Hill ,(1795年12月3日—1879年8月27日),英國人,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的發明人,設計者,英國郵政改革家、郵票創始人,發明家。曾任教師、中學校長,政府職員和郵政高管。被人們譽為「郵票之父」。
(3)郵票的發明者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1840年前,英國的郵政制度十分繁瑣,除了國會議員享受免費郵寄信件的特權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郵遞員根據路程遠近,信紙頁數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費,郵資昂貴。
一封普通國內信件的郵資竟高達6便士,最高的收到了17便士,而當時英國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是18便士。因此,拒付費用、拒收來信的爭執時常發生。
1837年1月,他以上述觀點為基礎寫成了一本題為《郵政改革:重要性及實用性》的小冊子,呈遞給當時的財政大臣,不料受到冷落。出於無奈,他只得將小冊子修改後公開發表。
他提出了三項建議:由寄信人在郵局付現金;通過對信封、信紙收費的辦法統一郵資;使用「一片只夠蓋上郵戳即可的紙片,在其背面塗上粘液。這樣,其持有者將紙片浸濕後,可將它帖在信封之上」。
⑷ 第一枚郵票是誰發明的
集郵愛好者可能都熟悉羅蘭 · 希爾這位 「 郵票的發明者 」 。其實關於世界上第一枚郵票的問世,曾流傳有一則小故事: 一天,羅蘭 · 希爾在鄉間散步,看到一個郵遞員正在把一封信交給一個年輕姑娘,那姑娘接過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下就把信塞回給郵遞員,執意不肯收下。希爾走到跟前,問她為何不收下這封信,姑娘凄然地告訴他,這是她遠方的未婚夫的來信,因郵資昂貴,她付不出這筆錢,只好原信退回。 這一偶然的事件,使希爾下決心要改革郵政制度,於是他向英國政府建議:今後凡寄信,須由寄信人購買郵票,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 1840 年 1 月 10 日英國政府決定採取希爾的建議,實施新郵政法。信函基價規定為每半盎司(相當於 14 克)收費 1 便士。所謂 「1 便士郵政 」 就此開始。 1840 年 5 月 1 日,在羅蘭 · 希爾的提議和促進下,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正式發行, 5 月 6 日開始使用。郵票的圖案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黑色,面值 1 便士,人們稱為 「 黑便士郵票 」 。這枚郵票,除不具齒孔外,已經大體上具有今天郵票的特徵,選用帶水印的紙張印刷,塗有背膠,並標有 「 郵政 」 字樣。第一枚郵票發行後,由於使用方便,郵資低廉,深受歡迎,在不到 1 年的時間里,竟重印 11 版,售出 6800 萬枚。爾後,或改變印色,或增添齒孔,但圖案和印刷方法基本不變,一直沿用了 40 年之久。這在郵票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由於希爾一生為改革和發展郵政事業作出重大貢獻,被譽為 「 近代郵政之父 」。 1850 年被任命為英國郵政大臣, 1860 年獲爵士稱號, 1879 年被授於倫敦市名譽市民稱號,同年在倫敦逝世,享年 85 歲。
⑸ 郵票的發明人
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的羅蘭.希爾 !
望您採納!
⑹ 世界上的第一張郵票的來歷
郵票的雛形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
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出信給用戶。
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
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簽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6)郵票的發明者擴展閱讀:
特色郵票
無齒郵票指四周不打齒孔的郵票。世界上早期發行的郵票都沒有齒孔。自1854年亨利·亞第爾發明了打孔機後,英國和其它國家才開始發行有齒孔的郵票,但有些國家因不具備打孔條件,發行無齒孔郵票的歷史很長。如中國解放區發行了許多無齒孔郵票,就因當時無打孔條件。
後來,一些國家雖然有了打孔條件,但為了滿足集郵愛好者的需求,專門發行無齒孔郵票,也有在發行有齒郵票同時,特地發行一些無齒孔郵票。無齒孔郵票一般因其發行量小,倍受集郵愛好者青睞,收集無齒孔郵票最好是帶邊紙或雙連的,謹防偽品。
⑺ 郵票的發明人是誰
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郵票。郵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維多利亞女王的浮雕像。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的教師羅蘭.希爾。他後來擔任了英國的郵政大臣。
郵票的創始人是羅蘭·希爾(Rowland Hill ,1795-1879),英國人。19世紀初,英國的郵政收費方式非常復雜,而且很不合理。羅蘭·希爾在1837年寫了一本題為《郵政制度改革——其重要性和實用性》的小冊子,提出一系列改革郵政制度的建議。圖案為維多利亞女王十八歲登基時的側面頭像,郵票背面刷有背膠,但沒有齒孔,面值一便士(ONE PENNY),采黑色印製,1840年5月6日,英國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正式郵票——黑便士郵票,希爾參與設計了這套郵票,因此世人稱羅蘭· 希爾為「郵票之父」。
郵票發明人羅蘭希爾逝世百年紀念郵票
發行日期:民國68年08月27日
台灣地區郵政發行的
⑻ 郵票是哪國發明的
郵票的發明者是英國貴族羅蘭·希爾。
有一天,他在鄉間散步,看到一位姑娘從郵遞員手中接過一封信,只在信封上看了一眼就說:「 我沒錢收信。」 便把信退給郵遞員。於是雙方發生了爭執。希爾走上前去,慷慨解囊為姑娘付了郵費。姑娘很感動,笑著對他說:「這是我未婚夫的來信,他知道我沒錢收信,便在信封上做記號。這角落上的十字,表示他平安;這里的圓卷,表示他已找到工作。」姑娘的話給希爾很大啟發,經過幾年的反復考慮,終於想出了辦法:降低郵費,一便士交寄一封信,並由寄信人在信封上貼上「郵票」,以示郵資付。
英國政府採納了希爾的建議,於一八四!年五月六日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上印有英國女王的頭像,面值一便士,無齒孔,黑色,被人們稱為「 黑色便士」。不準貼的郵票:英國最初發行的郵票,因為有維多利亞女王的頭像,女王的寵臣認為,在她的背後塗膠水有損尊嚴。於是便通令全國,不準粘貼,只能用回形針把郵票別在信封上。但這種方法行不通,最後還是恢復用膠水貼郵票,並一直沿用到現在。我國的第一套郵票。一八七八年,清政府發行了我國第一套郵票。這套郵票共三枚,中間以象徵封建帝王的圖騰---龍---為主圖,並襯以祥雲,主圖上方是英文「中國」,下方是英文的「分銀」 字樣。中國郵票為什麼印有文字?這是因為當時成立的大清國郵政局,是附設在帝國主義控制的海關之內的,因此,這套郵票又被稱為「海關大龍」郵票。有聲郵票。不丹發行了一套有聲郵票,不但可以寄信,還可以當作唱片欣賞。這套郵票共七枚,分別錄制不丹國歌、民歌以及有關不丹歷史的解說詞,最大的一枚直徑達十厘米。磷光郵票。這種郵票的圖案上有磷光條杠,它是由一種無毒無味的磷光物質印製的,條杠的數目因郵票的面額不同而異。當貼有這種郵票的信件進入自動理信機時,在紫外線的照射下,磷光郵票立即發光,機上的控測器便根據磷光條杠的數目,把大批雜亂的信件整理好,區分本出本市、外埠或航空信件,然後自動加蓋郵戳,再分別送到相應書信格中去。
⑼ 郵票的發明人是誰
羅蘭·希爾
羅蘭·希爾(Rowland Hill1795——1879) 英國郵政改革家、郵票創始人。曾任教師、政府職員和編輯。1837年提出減低和均一郵資的主張,提議在英國境內凡重量在0.5盎司(14.175克)以下的信件,不論距離遠近,一律收費1便士,還提出預付郵資的方案。在小冊子《郵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實行辦法》(Post Office Reform: 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e)中提出了郵票最早的概念:「以一大小恰與郵戳相等的紙片,背面塗以膠液,略蘸水後即可粘於信件背面」。
郵票的誕生,源於一起拒付郵資的事件。1838年的某日,一輛郵政馬車停在英國的一個小村莊,車上跳下一位郵差,他的手裡舉著一封信,嘴裡不停地喊道:「愛麗斯·布朗,快來取信。」一位秀麗的姑娘應聲推開門,接過信,看了看,便把信退還給郵差:「對不起,我付不起郵資,請把信退回去吧!」「這,這……哪有這樣的道理!信都送到你手裡了卻不付錢。」郵差心懷不滿地說。
兩人的對話聲使路過這里的數學家羅蘭·希爾駐足觀望,他問清事情的原委,便替姑娘付了郵資。姑娘拿到信,對羅蘭·希爾說:「先生,謝謝你!不過這封信我也不用拆開了,它裡面沒有信。」「為什麼?」「因為我家裡窮,沒有錢,付不起昂貴的郵資。我和在軍隊服役的未婚夫事先約定,在他寄來的信封上,畫個圓圈,表示他身體安康,一切如意。這樣,我就不用取信了。」
希爾聽了布朗的回答,既為她的家境難過,同時也感到郵資的交付方式有問題。當時英國的郵政管理局規定:郵資由收件人一方給付。如果收信人拒付,信便退給寄信人。
希爾決意要擬定一個科學的郵政收費辦法。經過反復思考,他提出由寄信人購買一種「憑證」,然後將「憑證」貼在信封上,表示郵資已付。1839年,英國財政部採納了希爾的建議,編制了下一年度郵政預算,並經維多利亞女王批准公布。
1840年1月,英國郵政管理局開始實施新的郵政收費方式,即信函基價規定為每半盎司(相當於14克)的重量,收費為一便士。 1840年5月6日,英國郵政管理局發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郵票上印著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側面浮雕像。它選用帶水印的紙張印刷,塗有背膠,並標有「郵政」字樣。一便士一張的票面是黑色的,二便士一張的票面是藍色的,它們被人們通稱為「黑便士郵票」。
⑽ 郵票是什麼人發明的
17世紀,英國已開始創辦國家專營的郵政事業。在19世紀30年代的英國,寄信是按郵程距離及信的頁數向收信人收費的。昂貴的郵資使一般人難以承受,於是人們想盡辦法少付郵費或者免付郵費,結果造成英國實行高郵費而國家郵政收入反而減少。 羅蘭·希爾是一位傑出的改革家。他從1835年開始研究英國的郵政改革問題。為了宣傳他的郵政改革主張,他於1837年1月出版了他那著名的小冊子:《郵局改革- -其重要性與現實性》。小冊子廣為散發,引起輿論界的注意。1839年8月,議會終於通過了著名的1便士郵資法。1840年月1月10日英國決定實行羅蘭·希爾的建議,不論遠近,信函每盎斯均收費1便士。此即在世界郵政史上影響深遠的一便士均一郵資制。 英國對郵資已付憑證的圖稿進行了公開片集,當時收到的圖稿很多,介於勻不合用,後來羅蘭·希爾選定一種紀念章上的維多利亞女王側面像為票圖案。圖案頂部中間有郵資字樣,底部中間是面值1便士。國為是用黑色印刷的,所以又稱黑便士,全張橫12枚,豎20枚,共240枚,面值恰好1英磅。因當時沒有發明打孔機,所以郵票四周沒有齒孔。 黑便士郵票原定於1840年5月6日發行,但有的郵局在5月1日就開始發售,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就這樣誕生了。為表彰羅蘭·希爾對郵政改革做出的傑出貢獻,英國女一賜他爵士稱號,人們尊稱他為郵票之父。 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時間是1840年5月1日。圖案為蟠龍,俗稱大龍郵票。大龍郵票有三個版式,即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和厚紙大龍。新中國第一套郵票於1949年10月8日發行,郵票名稱為《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