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艾滋病
㈠ 被錐蝽咬了會得「新型艾滋病」
「錐蝽會傳播新型艾滋病」的說法源於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篇文章。7月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廣州疾控i健康」發布了一篇題為《我們需要你幫忙,找蟲!找人!》的文章。
文章呼籲市民找一種名為「錐蝽」的小蟲,並以每隻8元的價格進行懸賞。廣州市疾控中心表示,找這種蟲的目的是為了完成一項調查研究。據悉,錐蝽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因其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錐蝽本身可能會攜帶錐蟲,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這種病隱匿性極強,隱匿期長達10—20年,難以被發現,重症患者預後不良。而美洲錐蟲病也被稱為「新型艾滋病」。
可以確定,廣州懸賞「捉拿」小蟲錐蝽確有其事。不過,有不少網友提出疑問:「被咬了真的就會被傳染艾滋病?」對於這些疑問,記者咨詢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副研究員陳木新。
資料顯示,美洲錐蟲病又稱恰加斯病,是由克氏錐蟲引起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其主要流行於中、南美洲的18個國家。該病在臨床上可引起心臟、消化道及外周神經系統改變,病死率較高,已成為拉丁美洲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美洲錐蟲病還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兩種。急性期有發熱、頭痛、恰加斯結節、眼瞼腫脹、淋巴結腫大、肌肉疼痛等症狀;慢性期以恰加斯心臟病為主,常表現為心悸、眩暈、心律不齊、心肌肥大、心肌炎、心力衰竭、食道或結腸擴大、猝死等症狀。
陳木新指出,美國錐蟲病之所以被稱為「新型艾滋病」,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它與艾滋病一樣難以檢測出來;第二,它的潛伏期很長;第三,在治療方面,美洲錐蟲病的慢性期尚無特效治療葯物,其在流行區(南美洲)的危害程度與艾滋病相當。
但實際上,美洲錐蟲病在病原和致病機理、傳播途徑、治療手段等方面與艾滋病是有明顯不同的。
在病原和致病機理方面,艾滋病的病原是HIV病毒,病理是患者的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而致死;而美洲錐蟲病的病原錐蟲是一種寄生原蟲,其致病機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已掌握的致病機理主要是,病原入侵後造成心臟、消化道等臟器損害。
在傳染途徑方面,艾滋病主要由人與人之間通過血液和性直接傳播,不需要譬如昆蟲等媒介來傳播;而美洲錐蟲病主要是通過錐蝽叮咬傳播,也可通過輸血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實驗室意外等情況下發生傳播,還可通過攝入錐蝽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料傳播。
在治療手段方面,艾滋病發病後如果不治療,其死亡率幾乎為100%;而美洲錐蟲病並非都有病症,且部分急性期的美洲錐蟲病患者是可以被治癒的。
陳木新強調,對於美洲錐蟲病,民眾無需太過恐慌。我國尚無感染美洲錐蟲病的病例報道,目前仍為非流行區,只有相類似的錐蝽媒介存在而已。他還呼籲,赴拉丁美洲的務工及旅遊人員必須接受包括美洲錐蟲病等在內的熱帶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公眾自我防護意識,防止感染。■
本文來自:北京科技報
㈡ 中國的錐蝽會傳播新型艾滋病嗎
由克氏錐蟲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的寄生原蟲病,由嗜血錐蝽傳播。臨床上有急性和慢性蟲血症,並侵犯多種器官如心、腦、食管、結腸等。造成勞動力的喪失或死亡。
查加斯病,是一種由單細胞寄生蟲造成、由昆蟲叮咬傳播的熱帶疾病。被感染後,患者會出現心臟和食道組織發炎,約四分之一的患者會出現心臟或腸道過度肥大,進而引起心跳驟停或猝死。
同艾滋病一樣,查加斯病可通過血液或母嬰傳播,而且通常具有一個很長的潛伏期。除非患者發現得早,並經過3個月的大劑量葯物治療,否則基本不可能治癒。
目前美洲大陸已有約800萬人感染上了這種「新型艾滋病」,大部分分布在墨西哥、中美、玻利維亞和哥倫比亞。其中美國的感染人數已經達到30萬。
好了,給你說了這么多,中國感染的人數沒有統計過,不過是很少很少的。你不必擔心的。並不是所有的錐蝽都傳染。一般都集中在美洲地區。
㈢ 聽說又有了一種新型怪病 「類艾滋」,具體什麼症狀呢
越南裔美國人阮金得了一種怪病,未檢出感染艾滋病毒,卻有類似罹患艾滋病的症狀。艾滋病帶給人類的恐慌尚未消退,一種和艾滋病極為相似的神秘疾病又襲來,它被稱作「類艾滋病」。患了「類艾滋病」的人免疫系統會失靈,這幾乎和艾滋病的症狀一樣。與起源於非洲的艾滋病不同,「類艾滋病」專門以亞洲人作為攻擊對象,目前發現的患者多來自泰國和中國台灣地區。
㈣ 怎樣防治錐蝽 它可以傳播新型艾滋病,怎麼防治這東西呢不會又像非典一樣吧。
你好,這個得多多的關注中國CDC及當地疾控的最新消息,因為就目前手頭的資料來看太少了,不足以做出判斷!我剛剛解答了一位提問者的問題,復制如下:
你好,我給你的建議如下,僅供參考:
1.每天登陸加拿大疾控中心網站了解最新情況;
2.致電加拿大疾控中心,直接詢問相關情況;
3.這么大的事情發生,相關媒體應該都有跟蹤報道,所以別忘了每天多看看報紙和新聞,應該會有所收獲;
4.了解該昆蟲的各種習性及特點,避免出現在它們的密集聚集區;
5.注意個人衛生,家裡常備殺蟲劑
6.如果被叮咬,應該馬上接受三個月的相關治療,據新聞報道,該病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可以痊癒;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是你的至親或摯愛在加拿大上學請轉告他吧!
祝你及你的家人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龍之覺醒
以上只是我能想到的
㈤ 美洲新型艾滋病在中國有嗎能治嗎
好像也出現了不少,不過沒有曝光!畢竟現在交通這么發達
㈥ 哪種小蟲被咬會得新型艾滋病
昨天(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需要你幫忙,找蟲! 找人!》的文章,呼籲當地民眾捕捉一種名為錐蝽的蟲子。屆時,當地疾控部門將以每隻8元的懸賞金,向捕蟲者提供獎勵。
如若確定為錐蝽,疾控部門將提供每隻8元的獎勵金和健康咨詢服務。
如何預防?
根據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給出的建議,錐蟲病的主要預防手段如下:
1、改善居住條件和房屋結構,如在建築物的牆面塗敷石灰等塗料,修復和更換屋頂等,或室內噴灑殺蟲劑,可防止錐蝽在室內孳生和棲息
2、盡可能消滅動物儲存宿主。旅遊者應避免在簡陋居所睡眠,可使用蚊帳或殺蟲劑
3、為避免輸血傳播,血庫應進行血液的克氏錐蟲血清學檢查,亦可在輸血前24小時於血液內加入1:4000的龍膽紫以殺滅錐蟲。另外對獻血者、器官提供者及孕婦應及時行血清學檢查。
4、急性期應及早進行抗錐蟲治療,用於治療的葯品主要有苯硝唑或硝呋莫司。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㈦ 在中國境內有出現新型艾滋病疫苗嗎
那隻是一種寄生蟲感染導致的,初期症狀「類似」而已
不要被那幫無良無腦無風也起浪的混蛋媒體給誤導了!!
近來,多家媒體報道了「新型艾滋病」威脅美洲的消息,稱目前美洲大陸已有約800萬人感染此病,其中,美國感染人數已達到30萬。這條信息引發公眾不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昨天就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對該病進行了詳細解釋。專家說,我國尚無當地感染病例報道,目前仍為非流行區。
疫情正在向世界各地擴散 傳播方式與艾滋病明顯不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周曉農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上述報道源自美國Peter Hotez教授近期發表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雜志「被忽視的熱帶病專刊」上的述評文章,文中稱美洲錐蟲病是被全球忽視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呼籲全球加強防控。為引起對該病的重視,作者將該病與艾滋病進行了對比,提出其與艾滋病有很多相似之處。實際上,美洲錐蟲病在病原、治療手段、傳播方式等方面均與艾滋病明顯不同。
據周曉農介紹,美洲錐蟲病又稱恰加斯病,是由克氏錐蟲引起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其主要流行於中美洲和南美洲18個國家,從美國南部至阿根廷南部范圍,以巴西、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委內瑞拉等國為主要流行區。該病在臨床上可引起心臟、消化道及外周神經系統改變,病死率較高,已成為拉丁美洲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雖然該病多發生於美洲局部地區,但由於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人口流動頻率增加等原因,目前這一疾病正在向世界各地擴散,如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等地區,需要引起全球高度警惕。
對比艾滋病和美洲錐蟲病的區別,周曉農說,在傳染途徑方面,艾滋病由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不需要媒介,譬如昆蟲。而美洲錐蟲病主要是通過錐蝽(俗稱「臭蟲」)向人傳播。在病原和致病機理方面,艾滋病的病原是病毒,病理是患者的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而致死;而美洲錐蟲病的病原錐蟲是一種「原蟲」,其致病機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已掌握的致病機理主要是,病原入侵後引發自身抗體而影響心臟、腸道等臟器。在治療方面,艾滋病發病後如果不治療,其死亡率幾乎為100%;但美洲錐蟲病並非都有病症,且可以治癒。
㈧ 美國新型比艾滋更厲害的病毒叫什麼
查加斯病毒: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9日報道,一種由吸血昆蟲引發的致命疾病——查加斯病——正在全球逐漸蔓延,因感染者在患病初期與患艾滋病的症狀相似——很難被察覺且具有很多年的潛伏期,所以有關專家把它稱為美洲國家面臨的「新型艾滋病」威脅。
這種疾病一般通過錐獵蝽的叮咬、將被稱為克氏錐蟲的寄生蟲輸入受害者血液中進行傳播,還可能在妊娠和生育期間由母親傳播給孩子。
在被感染後,患者一般經歷兩個階段——急性期和重症期。急性期之後,病情表面上會趨於緩和,再經過數年後,患者才會進入重症階段,出現便秘、腹痛以及消化系統疾病。
㈨ 新型基因療法可對艾滋病病毒有長期免疫力嗎
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一種基於改造自體造血幹細胞的新型基因療法,也許能長期提供抗艾滋病病毒的免疫力。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科特·基欽實驗室等機構在新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病原體》雜志上發表報告說,動物實驗顯示,它們的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不僅能有效識別和消滅艾滋病病毒,還能在機體中持續存在超過兩年時間。
她表示,這項研究首次在靈長類動物中證明基因改造幹細胞能長期提高抗艾免疫力,這對艾滋病治療以及針對癌症的CAR-T免疫療法都起到了指導作用,「使用幹細胞改造免疫力研究還處於初期,我們的研究可為未來其他幹細胞免疫研究(比如針對癌症)奠定基礎」。
CAR-T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種新興療法。美國監管機構今年批准兩種此類療法用於治療癌症,被認為開辟了癌症治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