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評課
㈠ 誰有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單元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1.《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反思
上課伊始,在引入課題之後,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關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上少數民族人民的特點,孩子們普遍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於他們的服飾,印象更為深刻。與此同時,我讓孩子們念念這些少數民族的名稱,在認識這些民族的同時,也為隨後開展的深入理解課文鋪墊了基礎。
在學習文本時,課文中並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各抒己見,十分踴躍,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有的說:‚他們積極舉手發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有的說:‚他們把課文讀得又整齊又動聽。‛
整堂課總體感覺教學環節還是比較清晰的,重點也突出。教學設計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但我也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有時還顯得有些繁瑣。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激勵語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師細心斟酌,多加錘煉,精心准備。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 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
㈡ 如何對網路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的評課
首先,網路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
我們知道,我們所面對的小學生,在認知水平上的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這種形式就決定了如果單以教師的教授,不能夠輕易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網路信息時代的課堂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地應用網路資源,發揮網路資源圖象、文字、音頻、視頻俱全的特點,化靜為動,動靜結合,圖文兼備,聲情並茂,化抽象為具體,以直觀的形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時,我利用網路中搜集到的新型玻璃的圖片資料製成課件,讓學生通過課件更真切地感受、認識新型玻璃,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在網路環境下進行教學,給學生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有趣的練習形式,為學生創造聽說機會,維持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構築成的立體信息系統。
其次,網路資源的利用開發,為學生開啟了社會的網路全書。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先生,隨手抓來都是活書,都是學文,都是本領。」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除了許喲啊發揮我們教師的主體作用以外,還必須發揮學生及家長的自身優勢,帶領學生進行網路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比如,利用網路構建的教師論壇與學生論壇,進行學習、交流、探討。教師論壇上我們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教學心得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全面提高教學水平提供了一個基礎。學生在論壇中發表對文章閱讀的觀點、感受、疑問、看法等,以及發表他們撰寫的評論文章、讀後感、仿寫文章等。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討論、交流、指導。同時,由於網路的開放性,家長也可以隨時參與進來,了解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樣,既可以促進師生、生生、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了解,又讓學生多了一個發表、展示、解惑、鍛煉的空間。這種網路平台下的教學更靈活、更多樣,改變了單一的傳統教學形式。
㈢ 如何對網路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和合理利用的評課
首先,網路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
我們知道,我們所面對的小學生,在認知水平上的特點是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這種形式就決定了如果單以教師的教授,不能夠輕易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網路信息時代的課堂里,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地應用網路資源,發揮網路資源圖象、文字、音頻、視頻俱全的特點,化靜為動,動靜結合,圖文兼備,聲情並茂,化抽象為具體,以直觀的形象,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新型玻璃》一課時,我利用網路中搜集到的新型玻璃的圖片資料製成課件,讓學生通過課件更真切地感受、認識新型玻璃,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在網路環境下進行教學,給學生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有趣的練習形式,為學生創造聽說機會,維持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為學生構築成的立體信息系統。
其次,網路資源的利用開發,為學生開啟了社會的網路全書。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先生,隨手抓來都是活書,都是學文,都是本領。」課堂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除了許喲啊發揮我們教師的主體作用以外,還必須發揮學生及家長的自身優勢,帶領學生進行網路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比如,利用網路構建的教師論壇與學生論壇,進行學習、交流、探討。教師論壇上我們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教學心得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全面提高教學水平提供了一個基礎。學生在論壇中發表對文章閱讀的觀點、感受、疑問、看法等,以及發表他們撰寫的評論文章、讀後感、仿寫文章等。教師也可以參與其中討論、交流、指導。同時,由於網路的開放性,家長也可以隨時參與進來,了解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樣,既可以促進師生、生生、家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了解,又讓學生多了一個發表、展示、解惑、鍛煉的空間。這種網路平台下的教學更靈活、更多樣,改變了單一的傳統教學形式。
㈣ 無機非金屬的論文,求一篇
上課,師生問好)
教師:同學們,請大家觀看以下1些住宅圖片(附圖),注意它們各自的構成材料。看到這些圖片,你想到了什麼?
(學生觀察圖片並思考)
教師:從觀察到第1張圖片----原始人居住的洞穴開始,從古到今,人類所居住的條件是----
學生:越來越好,越來越高級,越來越進步的。(學生大聲齊說)
教師: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以上圖片說明這樣1個事實,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大自然饋贈於人類的材料,如泥土、木材、石頭等,已遠遠不能滿足人類社會發展的需求。為了滿足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人們總是在大自然的饋贈之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的雙手,不斷地研製、創造著各種各樣的新材料。人類使用和製造材料有著悠久的歷史,從製造出第1種材料----陶開始,發展到今天,材料的品種越來越多,各種材料組成了1個龐大的材料家族。在材料家族中,有1類非常重要的材料叫無機非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又可以分為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本節課我們首先來了解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家已經見到過了。比方說水泥、玻璃、陶瓷,這些都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這些形態不1、用途各異的物質卻源自於同1類物質----含硅物質。它們都是以含硅物質為原料經加熱製成的,我們把這類物質就叫做硅酸鹽材料,以生產硅酸鹽材料為主的工業就稱為硅酸鹽工業。上周全班同學分為3大組,安排同學們課下搜集1些有關這3類硅酸鹽材料的知識,現在就請各組同學將你們搜集到的知識匯總,推薦本組1名同學為代表將你們的學習成果展現給大家。首先有請第1組同學介紹第1種硅酸鹽材料----水泥。
(學生熱情很高鼓掌歡迎)
學生(湯雨薇):各位老師、同學,大家下午好!現在先由我給大家講1段有關水泥的小故事。18世紀中葉,英國工業迅速崛起,建築師斯密頓奉命在英吉利海峽上建造1座燈塔。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斯密頓難住了。由於當時沒有水泥,在水下用石灰砂漿砌磚,灰漿1見水就失去黏結力。於是他動手實驗尋找代替石灰的新材料。當時黏土燒陶已是成熟的技術,1次斯密頓用石灰石、黏土、砂子和鐵渣等經過煅燒,粉碎後用水調和,注入水中,發現這種混合料不但沒有被水沖稀,反而越來越牢。這樣,他終於築成了海上的第1座燈塔。在斯密頓成功的啟發下,另1英國建築師亞斯普丁作了配方上的改進,製成了在地面上干而不裂,在水中越來越硬的水泥,並於1824年取得專利。今天,水泥已有許多品種,但基本原料和配方仍沿用至今。現在大家對這個小故事已經了解了吧?那麼就請我們組的王瑩瑩同學為我們介紹水泥的其他知識。(學生認真聽「水泥的由來」小故事)
學生(王瑩瑩):下面我就和大家1起學習第1種無機非金屬材料水泥.水泥是1種建築材料,它是灰綠色或棕色固體,近年來也有白色水泥出現,我們先來學習它的原料。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黏土1般含有1定量的硅酸鹽,所用的是高齡土或1般黏土,石膏的作用是調節水泥的硬化速度。水泥原料學到這里,再看1下它的設備(多媒體展示圖片),這就是水泥回轉窯,大家看清楚了嗎?再來看1下水泥的製作過程。水泥的生產過程可以概括3個字----磨、燒、磨,第1步,將石灰石和黏土按照1定比例混合磨碎後,第2步,「燒」;將生料放入水泥回轉窯中,製成熟料。第3步,將熟料加入1定量石膏磨成細末製成了水泥。水泥的製作過程是1個非常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不需要了解,現在我們看1下水泥的生產過程。
(多媒體播放水泥廠生產水泥的過程錄像)看完這段錄像,水泥的生產過程我想大家已經了解了吧。(通過觀看錄像學生已經了解了水泥的生產過程)。看1下水泥的主要成分,硅酸3鈣(3CaO.SiO2)、硅酸2鈣(2CaO.SiO2)、鋁酸3鈣(3CaO.Al2O3)需要我們掌握。水泥的特性就是水硬性,在空氣中和水中會慢慢硬化,硬化是1不可逆的過程。水泥的1個弱點是容易被酸腐蝕,水泥的重要用途是建築和修路。這是生產水泥的地方(見圖片)。另外這幅圖片是解放前我國水泥的產量示意圖,水泥產量非常少,那個時候,水泥被稱為洋灰。經過中國人們的長期努力,水泥產量非常多,我國現在是世界上生產和使用水泥最多的國家。在座的各位應該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致力於多方面的研究,讓這個「洋」字越來越少。大家肯定有想成為著名建築師的吧?(學生積極回答:有)那我們必須掌握關於水泥的這些知識。水泥的知識就介紹到這里,下面請第2組同學為我們介紹隨處可見的玻璃。
1 23下1頁
學生(付景鵬):首先請大家看大屏幕,現在為大家展出的是玻璃工藝品,可以看到它們非常的精美、精細。玻璃與我們的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我們喝水用的玻璃杯,做實驗用的儀器都是玻璃製品,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了解1下玻璃。請大家看我手中的玻璃,通過預習,你都想了解玻璃的哪些知識呢?(學生說出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識)現在,我先給大家介紹1下玻璃的歷史。玻璃是公元前3500年由埃及人發明的,我們的祖先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已經能夠製作玻璃了,玻璃在我國有2000多年的發展史,在清代達到了頂峰,也是世界玻璃發展的鼎盛時期。我們已經知道了玻璃的歷史,現在我們來學習1下玻璃的生產原料是純鹼(Na2CO3)、石灰石(CaCO3)和石英(SiO2)。生產玻璃的主要設備是玻璃熔爐。生產玻璃的步驟有3步:第1步,將原料磨碎,以1定比例加入玻璃熔爐中;第2步,在玻璃熔爐中加強熱,發生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第3步,玻璃冷凝成型,這就是生產玻璃的過程。生產玻璃的主要原理有2個:
,由玻璃的反應原理我們可以知道,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鈉、硅酸鈣、2氧化硅。大家清楚了嗎?剛才有同學還提到,想要了解玻璃的特性及種類,那就請我們組的周傑同學為大家介紹。
學生(周傑):下面我為大家介紹玻璃的特性。玻璃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硬度非常大,比1般金屬都硬,為什麼玻璃易碎呢?因為玻璃很脆,不耐沖擊,所以大家在電視上沒有見過玻璃文物吧?不代表中國古代就沒有玻璃。玻璃的透光性非常好,但是光在玻璃中會發生折射,所以,儀器使用的都是1些特殊玻璃。玻璃有1個缺點,在受急熱或急冷時會發生炸裂。所以在做化學實驗時,要先給試管預熱,用完之後不能馬上用冷水沖洗,以免炸裂。人們利用玻璃的這個特性,對它進行切割。下面給大家介紹玻璃的種類,玻璃種類很多,有鋼化玻璃、石英玻璃、鉀玻璃、有色玻璃、變色玻璃、彩虹玻璃、保護玻璃、水玻璃……,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1下普通玻璃,弱點是比較脆,鋼化玻璃比較結實,耐高溫、耐腐蝕、質輕,因此汽車、火車、飛機的玻璃都用這種玻璃。有色玻璃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比較美觀,是因為向玻璃中加入了1些金屬化合物。加入氧化亞銅顯紅色,加入氧化亞鐵顯綠色,加入氧化鈷顯藍色。還有玻璃纖維,特點是耐腐蝕、耐高溫、用來做航天員的航天服。人們又發明了1些對人類生活具有極大益處的新型玻璃。首先為大家介紹夾絲網防盜玻璃,裡面有1層極細的金屬絲,金屬絲與電源、與自動報警器相通,如果金屬絲被滑破,自動報警器就響。因此,博物館、銀行、珠寶店可以安裝這種玻璃。變色玻璃對光線有反射作用,建築物安裝這種玻璃,從室內向室外看,看的很清楚,但是從是外向室內看,什麼也看不到。這種玻璃還會隨著陽光的強弱改變玻璃的顏色,這種玻璃又被成為「自動窗簾」。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會發現,知識的力量是偉大的,它能改變、美化生活。因此,讓我們1起來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積極投入到偉大的科學事業當中。(大家對他精彩的介紹給予熱烈的掌聲)下面由第3組同學為大家介紹另1種硅酸鹽材料----陶瓷。
學生(王晨光):中國陶瓷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它是我國歷代文化的結晶,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體現。這節課就讓我們1起走近陶瓷,了解1些關於陶瓷的知識,第3個知識點陶瓷。首先請大家思考3個問題,第1個問題:人類製造的第1種材料是?
學生:陶。
學生(王晨光):第2個問題:我國陶都和瓷都分別是?
學生:江蘇宜興,江西景德鎮。
學生(王晨光):大家很聰明。第3個問題:我想請1名同學翻譯1下這個句子:China is made in China。
學生(任津萱):應該譯成中國是陶瓷的故鄉。
學生(王晨光):陶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先來了解人類歷史上陶瓷發展的3大飛躍。從陶器到瓷器的發展是第1個階段,第2次飛躍從傳統陶瓷到先進陶瓷的發展,第3次飛躍是從先進陶瓷到納米陶瓷,這是人類歷史上陶瓷發展的飛躍。我們知道陶瓷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就讓我們1起了解1下我國陶瓷悠久的歷史。
(音樂響起,王晨光伴隨著音樂聲為大家介紹陶瓷的發展史以及各朝代陶瓷技術發展的水平、代表作品)
學生(王晨光):「瑩瑩白玉瓷,漫漫陶瓷路」
(學生欣賞圖片並學習有關陶瓷的知識)
學生(王晨光):我們已經了解了陶瓷的歷史,現在就讓我們進1步探索陶瓷的簡單知識。首先了解陶瓷的原料,誰能告訴我陶瓷的原料是什麼?
學生:粘土。
學生(王晨光):除了粘土還有長石、石英等。陶瓷的製作過程是混合、成型、乾燥、燒結、冷卻5個過程。最後就得到1個精美的陶瓷了。下面我想找同學來說1下陶瓷的種類。
學生:陶瓷可以分為土器、瓷器、陶器、炻器。
學生(王晨光):誰能舉1個土器的例子?所謂「秦磚漢瓦」是我國古代人們的驕傲,我相信也是在座同學們的驕傲。水缸和砂鍋是炻器。最後1個機會了,舉個瓷器的例子。花瓶,坩堝等都是瓷器。我們陶瓷就學習到這里。大家需要掌握陶瓷的原料,陶瓷的成分中有2氧化硅,所以坩堝不能用來盛放鹼液。另外陶瓷還是1種很好的絕緣體。對陶瓷的了解到這里就結束了,但是對陶瓷的探索還沒有結束,也許在座的各位中將來就有成為陶瓷工作者的,探索陶瓷是我們課下及將來要做的事情,大家能做到嗎?
學生:能。(信心百倍)
上1頁12 3下1頁
學生(王晨光):我給大家留3道思考題,磚為什麼有青紅之分?陶瓷為什麼易破碎?為什麼陶瓷有陶器和瓷器之分?下節課給出答案。
教師:3組同學已經將他們的學習成果展現給大家了,大家對他們的講解清楚了嗎?
學生:清楚了。
教師:現在大家對硅酸鹽材料是不是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了?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麼?
學生:學習了水泥玻璃和陶瓷的製取原料,清楚了水泥是重要的建築材料,了解了更多種類的玻璃,知道了陶瓷的製造工藝。
教師:本節課我們以水泥、玻璃、陶瓷為例,簡單介紹了硅酸鹽材料,它們均是以含硅物質為原料,經過1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而得到的產品。王瑩瑩同學已經告訴我們水泥的知識點,在座各位將來會有成為工程師的,那你對水泥這種建築業的糧食是不是要清楚呀?對於第2種硅酸鹽材料,我們應該掌握玻璃的原料、主要成分。了解陶瓷的製取原料及種類。這3組同學的介紹各有千秋,王瑩瑩這組同學強調對知識點的學習,周傑這組同學強調對玻璃的種類及實用性的學習,王晨光同學重點介紹了對陶瓷歷史的學習,這4位同學表現的非常出色,我相信他們只是你們組的1個代表,他們之所以能夠展現出這么好的成績,與同學的協作與幫助是分不開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會為祖國文化的璀璨而感到光榮,為身在中國而感到高興,更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希望你們現在好好學習,將來能有機會在材料研究領域里大顯身手。
教後反思
今天進行完《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學習後,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學生們在課堂上儼然1個「小老師」的形象,還長久的存留在我腦海中。課堂上他們出色的表現,讓我對他們又有了新的認識。
課前還曾擔心他們能否將知識有序的介紹給大家,會不會怯場,能否搜集到有價值的知識。上完課後,我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他們不僅將課上的很精彩,而且每個發言的同學還都將下1個同學的發言很自然的引出,並且很巧妙的藉助自己所講解的知識對全班同學進行思想上的鼓勵和愛國主義教育。語言簡練,教態自然,尤其是王晨光同學用自己富有感情的聲音為我們介紹我國陶瓷的發展史,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受到了祖國文化之美。
由於無機非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本節課主要介紹了材料的性能、用途,並簡單提及硅酸鹽的生產原料。對於復雜的生產過程,教材沒有介紹,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大致印象即可,所以基於以上原因,我將本節課設計成研究性學習的形式,將全班同學分成3大組,安排好組長,選定1個研究內容後,組長再將組員細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內容,目的調動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自主學習當中,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與了解,並且通過對我國硅酸鹽工業的發展以及陶瓷工業的歷史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這節課總體來說還可以,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歸納,培養了他們對知識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讓他們清楚的認識到集體力量的偉大以及祖國文化的燦爛,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但本節課仍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參與講解的同學畢竟是少數,沒有機會讓更多的學生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其次,由於是第1次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難免有安排不當、想不到的地方,在評課時學校領導以及本組老師都11指出來了,在此表示感謝。我想我會吸取經驗和教訓,在今後的教學中力求做到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優化教學,教書育人,堅持不懈的勤於學習,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