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特點
Ⅰ 我省特色新型城鎮化之路的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城鎮化是由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傳統農業社會,向非農業人口佔多數的現代文明社會轉變的歷史過程,是伴隨工業化進程的一種經濟現象,也是衡量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從世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歷程看,這是一條共同經驗,我國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也必須走這條路.從新世紀新階段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看,推進城鎮化,不僅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任務,也是優化城鄉經濟結構,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我國工業化的推進,城鎮化的進程也曾出現過幾個加速發展的階段,1957年城鎮化率達到15.4%.由於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國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限制城鎮人口的機械增長成了從那以後相當長時期的重大政策,由此而使城鎮化的進展大大滯後於工業化進程.到1978年,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到44.3%,而城鎮化率只有17.9%.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我國城鎮化進程出現加快的勢頭.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數量由193個增加到663個,建制鎮由2173個增加到20312個,城鎮總人口由1.7億增加到4.56億,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2%.22年提高了18.3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0.83個百分點.城鎮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國內生產總值的70%、全國工業總產出的50%、國家稅收的80%、第三產業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集中在城市.
但是,與我國的工業化進程相比,城鎮化水平依然處於滯後的狀況.據世界銀行資料,目前我國城鎮化水平比同等人均GDP國家和地區低11個百分點,是典型的二元經濟結構.由於大量農業勞動力長期滯留在農村,基本靠手工勞動,使我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很低,只相當於美國的6%.同時,2/3的農村人口收入增長緩慢,農村購買力低,農村市場打不開,已成為影響擴大國內需求和經濟增長潛力發揮的重要矛盾.因此,加快城鎮化進程,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已經成為今後一個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工業化,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當務之急.
按照基本完成工業化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水平應該達到50%以上,即城鎮化率應該提高14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0.6個百分點.由於這個幅度還低於前22年年均提高的幅度,所以這個指標是留有餘地的,是完全可以達到的.理論界有一種意見認為,本世紀頭20年我國城鎮化率還可以定得再高一些.理由是,從國際經驗看,工業化中期是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例如,韓國從1967年到1987年間城市化率提高了20個百分點,日本從1966年到1987年間城鎮化率提高了27個百分點.今後20年,也是我國工業化加速階段,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也會相應加快.
但是,我們必須充分看到我國農村有8億人口,新增人口主要在農村的基本國情.改革開放20多年來,盡管城市人口增加近3億,但農村人口的絕對數量並沒有減多少.農村勞動力在向非農產業轉移了1.5億左右的同時,務農勞動力還增加了4000萬.據測算,到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將達15億左右,到那時即使城鎮化率達到50%,農村人口也還有7.5億,也就是說,就絕對數來看,20年只比目前凈減少5000萬.這說明,我國農村人口減少的難度很大,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只能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必須與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太急了不行.我們目前城市中的道路、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等比較緊張,就業矛盾也很大.如果大量農民都進入現有城市,就會出現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中曾有過的城市病,引起很多社會問題.我們必須吸取這個教訓.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在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的大背景下,廣大農村富餘勞動力通過走離土不離鄉的獨特發展道路,形成很多新的城鎮.這些城鎮對吸納農村人口,發展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城鄉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後,我們仍然要認真總結經驗,探索適應國情的城鎮化道路.也就是說,城市化要推進,小城鎮建設也要加強.如果簡單地提城市化,可能使很多人期望值過高而實際上做不到.國際、國內的經驗表明,推進中國的城鎮化要遵循客觀規律,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市場發育程度相適應,循序漸進,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樣化的城鎮化道路,使我國傳統的經濟社會結構在工業化、現代化以及信息化的過程中逐步得到轉變.
根據我國城鎮化規劃,我國城鎮化建設的主要思路是:在發展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重要交通沿線城市、邊境城市和旅遊城市的同時,要重點建設現有縣城和一批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建制鎮.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小城鎮建設,充分發揮現有城鎮潛力,發揮規模效益,提高資源配置效益,防止亂佔耕地和破壞生態環境.要注意發展鎮域經濟,把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服務業結合起來,形成農產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加大對小城鎮建設及小城鎮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改進戶籍管理,取消政策限制,以利於推進城鎮化發展.
Ⅱ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有什麼特點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順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的新要求,是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綜合來看,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體現出六個新特點。
一是強調以人為本,農村居民的市民化。《規劃》提出要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實施差別化的落戶政策,把有能力、有意願、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鎮居民。通過實施居住證制度,使在城鎮就業居住但未落戶的城鎮常住人口能夠享受相應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
二是強調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動新型城鎮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工業化是發展的動力,農業現代化是發展的根基,信息化為發展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城鎮化是一個載體和平台。新四化相輔相成,融合互動,從而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進程。
三是強調優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規劃》提出,在中西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地區,要培育發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引領國土空間的均衡發展,培育區域新的增長極。隨著一些特大城市人口規模與綜合承載能力的矛盾在加劇,需要進行有效的調控。在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的同時,要加快中小城市的發展,有重點地發展小城鎮。
四是強調生態文明,發展環境的生態化。推進新型城鎮化,要高度重視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在戰略層面上,要抓緊「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科學優化全國城鎮化布局和總體框架。在城市建設上,要鼓勵各個城市科學利用山、水、林、園的獨特生態功能,創建山水相依、林園共秀的生態型城市。
五是強調文化傳承,彰顯城市的特色和個性。要根據不同城市的自然歷史文化的稟賦,體現差異性,倡導多樣性,防止千城一面。要注重在舊城改造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注重在新城新區建設中注入傳統文化元素,發展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特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建設歷史文化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人文城市。
六是強調制度改革,形成有利於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統籌推進人、地、錢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逐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及城市內部的二元結構。通過改革來釋放城鎮化的發展潛力,為新型城鎮化注入活力和動力。
這六個新特點既是規劃的創新之處,也是未來實施的重點。
Ⅲ 中國新型城鎮化特點有哪些結合城鎮化知識,談談自己家鄉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建議。
一、中國城鎮化的世界形勢和時代背景
1.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可以發揮比較優勢承接發達國家產業轉移同時促進和帶動自身的產業升級,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城鎮化的發展。
2.全球資源枯竭環境惡化
傳統發達國家城鎮化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都是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其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是在農業經濟時代開始的,當時自然資源豐富,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還未開始利用或剛被開采不久。與之相對應的是,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始於20世紀末,此時全球已經開始面臨化石能源枯竭,環境不斷惡化的問題。
3.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當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時代邁進,信息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血液"、"潤滑劑";現代信息技術廣泛地滲透到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信息產業正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首先,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刻的改變著產業結構,第一催生了一些新的行業,如互聯網行業、信息咨詢行業等;第二使服務業空前繁榮,極大改變了第一、二、三產業的比重。其次,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刻的影響著城鎮化發展,如智能城市、數字城市概念的提出,對城鎮化的空間布局,網路交通都有著一定的要求。
二、中國城鎮化現階段的國情因素
1.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佔有量少
我國有14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0%,目前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是一大優勢。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佔有量少。因此,要增強人均意識,大力節約各種資源;同時還應有計劃的對人中實行調節和控制。因此決定了城鎮化必須是環境友好型的。
2.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低,國民素質有待提高 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和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都在較大的差距。因此在很多地方都應該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並培養相關人才。同時,現階段中國國民素質還有待提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這也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所以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國民尤其是農民自身素質的提高。
3.特殊的工業化進程
一般來說城鎮化的發展是伴隨著工業化的進程而不斷推進的,工業化的進程對於推動城鎮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一般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是工業化初期,以輕工業為主導;第二是,工業化中期,以重工業為主導;第三是工業化後期,以服務業為主導。特殊國情和世界形勢的原因,我國的工業化第一階段是為了鞏固國防,解除西方世界的威脅和封鎖,因此我國工業化的起點是重工業而非輕工業;第二階段是改革開放以後的輕工業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進入21 世紀開始的重新重工業化階段;第四階段是重工業化以後服務業為主發展階段。雖然打下了比較好的重工業基礎,但造成「重工業太重、輕工業太輕、農業落後、服務業太少」的畸形產業結構和嚴重的短缺經濟。
三、中國特殊的體制與制度
1.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要求了從根本上不能走和資本主義國家相同的道路。
2.獨特的城鄉二元結構 二元社會結構」是學術界對中國城鄉關系和城鄉格局的概括性表述。它指的是在整個社會結構體系中,城市社會為一元、農村社會為另一元的城鄉分離狀態。我國的情況就是如此。二元的城鄉結構是造成城鄉之間發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是城鄉之間的戶籍壁壘,這樣人為的將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劃分為兩類擁有不同社會身份的人群,同時限制了城鄉之間人口的自由流動。其次是由於戶籍壁壘帶來的不公平的資源配置制度,目前國家每年為城鎮居民提供上千億元的各類社會保障(養老、醫療、失業、救濟、補助等),而農民生老病死傷殘幾乎沒有任何保障,農民還要上交鄉村統籌為五保戶、烈軍屬提供補助救濟。
3.不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採用的是計劃經濟體制。計劃經濟體強調行政指令在經濟運行中的作用,而忽視市場和價格規律,帶來的平均主義和大鍋飯等問題,致使經濟發展的無效率。改革開放以後,新一代領導集體,開始有計劃的進行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實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我國的經濟體制中既存在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仍然過多的問題,也存在政府宏觀調控的科學性、有效性、權威性需要提高的問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要更加尊重市場規律,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觀調控,把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更好地結合起來。
Ⅳ 我國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有什麼意義
有利於建來設社會主義強國,是發自展社會主義的宏偉目標。走中國特色社會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必由之路。
有利於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區域差距;
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結構優化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有利於擴大消費需求,拉動國民經濟發展
有利於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建成小康社會。
清華學者回答,請採納。滿分答。純手打。
Ⅳ 如何理解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
第一,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集約型的城鎮化。它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土地城鎮化」,而是從過去的「物」的城鎮化轉變為「人」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將不再是以往鋼筋水泥式的粗放型城鎮化,而是走集約型城鎮化道路,大力推進土地、能源、水資源等節約集約利用,注重拉動城鎮消費增長,追求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惠民型的城鎮化。它不再只是追求簡單的城鎮規模擴張和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而是注重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由「農村」到「城市」的轉變。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其目的是讓農村的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到城市生活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最終實現強國富民的「中國夢」。
第三,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融合型的城鎮化。它不光注重城市規劃與發展,而是更加強調城鄉統籌發展與產城融合發展。新型城鎮化將著眼於以城帶鄉,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通過實現要素的自由流動,改善社會資源在部門間、地區間、人群間的配置,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另一方面,新型城鎮化將推動以工促農,促進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以及農業現代化的同步協調發展。
第四,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生態型的城鎮化。它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國的城市發展理念,突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在城鎮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動未來城鎮化向低碳、綠色、智慧、生態、宜居的方向發展。新型城鎮化將城市建設融入生態系統,並從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消費模式等多角度將低碳環保的「綠色發展」理念植入其中。通過推行綠色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構建環境友好型的生態城鎮、生態園區、生態企業和生態產業體系,進而營造一個產業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美的宜居環境。
第五,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改革型的城鎮化。它重在體制變革、結構調整,以及謀求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新型城鎮化是在就業為先、市民化為本的主導思想下,變革城鎮化發展模式及其關聯的戶籍制度、土地制度、財政及行政管理體制等,促進城鄉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加快實現城鄉一體化目標。
Ⅵ 新型城鎮化的特點有哪些
(1)規劃起點高。城鎮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要使城鎮規劃在城市建設、發展和管理中始終處於「龍頭」地位,從而解決城市建設混亂、小城鎮建設散亂差、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等問題。
(2)途徑多元化。中國地域遼闊、情況復雜,發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則的要求下,中國城鎮化實現的途徑應當是多元的。中國東中西部不一樣,山區、平原不一樣,不同的發展階段要求不一樣,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樣……不能強調甚至只允許一種方式。與工業化的關系處理也應該有多種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城鎮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規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鎮數量、適度擴大城鎮規模的同時,把城鎮做強,不能外強中干,有些城市就虛得很。
(4)輻射能力強。利用自身的優勢向周邊地區和廣大的農村地區進行輻射,帶動郊區、農村一起發展,這是城鎮責無旁貸的義務,它應該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問題是我們要有這種意識、視野、規劃和措施。千萬不能搞成孤島式的城鎮。
(5)個性特徵明。中國的城鎮要有自己的個性,每個地方的城鎮,每一個城鎮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要突出多樣性。城和鎮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礎、背景、環境和發展條件,由此孕育出來的城鎮也應顯示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特點。
(6)人本氣氛濃。我們不能為城鎮而城鎮,發展城鎮的目的是為人服務。所以,城鎮的一切應當圍繞人來展開,要樹立牢固人本思想,創造良好的人本環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氣氛,產生良好的為人服務的功能。總的來說,就是要使城鎮具有人情味,能夠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而不是相反。
(7)城鎮聯動緊。筆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鎮化」,而非城市化。其內涵是要把城市的發展和小城鎮的發展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來考慮,解決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輕畸重的問題。600多個大中小城市和兩萬多個小城鎮本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梯隊,不能人為地分割開來。
(8)城鄉互補好。中國的城鎮化一定要體現一盤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結構,形成優勢互補、利益整合、共存共榮、良性互動的局面。市帶縣體制也好、城鄉一體化也好,其出發點都是要走活城鄉這盤棋。因為農村可以為城鎮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堅強後盾,城鎮可以為農村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從而全面拉動農村發展。決不能以犧牲農村的發展來謀求城鎮的進步,這是一些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老路,是一條教訓,當引以為戒。
Ⅶ 新型城鎮化的特點是解決什麼問題
新型城鎮化要解決三大問題
新型城鎮化,將不再是鋼筋混凝土的簡單堆砌,而是農民市民化的轉型;不再是城鄉二元結構的割裂,而是城市生活方式向農村的推進;不再是工業化被動牽引下的人口候鳥式遷移,而是通過移民化人口遷移集聚來推動工業產業布局;不再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而是打造綠色生態和智能科技的新宜居城鎮。
剛剛在北京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城鎮化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要圍繞提高城鎮化質量,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主動調控、尋求中長期增長新動力的階段,對擴大內需具有乘數效應的新型城鎮化被寄予厚望。
當前,新型城鎮化需要解決三大問題。
一、 城市土地擴張要與農業人口轉移相結合,不能單一的擴張城市、大搞建設。
(一)要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是重要的任務。
因為過去我們在推動城市的過程當中,簡單地稱為要地不要人的城鎮化,所以我們的城鎮化率看上去過了51%,但實際上人口的市民化只有35%左右,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也是一個很尖銳的問題。
這個差異意味著什麼呢?城鎮化和市民化有不到20%的差異。這樣一個差異證明我們違背了城鎮化本來的一種普遍遵循的規律,因為城鎮化的這個概念指的主要是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過程,當然主要向城市轉移的過程,這是中央在十八大,也就是過去長期提出來,要實行新型城鎮化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
(二)把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新型城鎮化整個全過程,也就是我們要建設一個美麗的中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簡單地說就是四個詞,新型城鎮化主要指的是一個是集約,另外一個是職能,第三就是要低碳,第四是綠色。這八個字可以概括新型城鎮化本質的特徵。
二、城鎮化要與產業轉移相結合,實現產業在城鄉間、地區間合理布局。
(一)建立一個農業生產企業化、農民生活現代化和農村生態自然化的一個美好的城鎮布局。
建國60多年來,我們一直靠農民的犧牲、農民的奉獻支撐了共和國工業化的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今天我們確實應該回過頭反哺農民來支持農村的發展。這樣一個提法早在2005年以後一直在提,但是真正落在實處的不是很多。中央出台了九個一號文件,一直在解決「三農」問題,但是「三農」問題從基礎地位到重要地位到全黨全國的重中之重,這反映出農民在貧窮的程度上面嚴重性更大,農業在困難的問題上面也出現了很多瓶頸的制約,農村在不穩定方面出現了更多的群體性事件。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思考,之所以出現農民貧窮、農業困難和農村不穩定的狀況,主要是基於我們對農民的權益關注不夠,因此,我們確確實實需要關注2.5億的農業轉移人口如何市民化的問題,但這個落腳點、這個空間的落點一定在縣城和重點鎮,我覺得這是我們這個國家在轉變治國思維的時候必須加以考慮的,這是一個綱舉目張的措施。
「城鎮化」這個概念對於生活在城市的人來說,意味著生活狀態的改善,意味著環境好了,住房空間大了,而過去的城鎮化對於農民來說,卻意味著田沒了、房子拆了,然後進了城市以後,權益得不到保障了。對於2.5億農民工來說,未來的城鎮化如何提高質量?
當我們關注了農民的地位問題之後,接下來我們再關注農民的出路和發展問題。未來農民城鎮化之後,怎麼把發展農村經濟放在城鎮化的過程中?
其實我們從珠三角、長三角這些發達地區的情況可以看出,這些地區之所以發達,實際上主要在於鎮域經濟、小城鎮經濟發達,稱為速耕經濟的發展,其實通過小城鎮的集約和綠色增長實現民營經濟的發達,稱為草根。
實際上真正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如果以縣城和小城鎮為重點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農業生產企業化、農民生活現代化和農村生態自然化的一個美好的城鎮布局,這恰恰是我們這個國家在過去長期以來,我們去彌補城鎮化的偏頗的時候所必須考量的一個最重要的判斷。
怎麼能夠保證未來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能夠確認城鎮化跟農業、農民是有關系的?
實際上城鎮化的其中應有之意,把農業人口轉移為市民化,農業人口集中以後,實際上我們這里又得到非常直觀的經濟利益,可以節約耕地,現在每家農戶大概有6分地到1畝2分地的宅基地,如果全國2.5億農戶家庭,可以節約的耕地在1.5億和3億畝耕地,可以實現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城鎮化面臨哪些問題和挑戰?
城鎮化雖然帶來了大量的投資和消費需求,拉動了經濟增長,為農村居民脫貧致富創造了條件,但也帶了諸多問題。除上面提到的給城鎮的交通、環境、就業、教育、醫療等造成壓力外,過快的城鎮化還給農村地區帶來耕地流失、拆遷補償低、老人和留守兒童多、農地撂荒等諸多問題。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處理好城鎮化和三農發展的關系。
長期以來,為集中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工業,中國採取了城鄉戶口分離的戶籍制度和農村集體土地管理制度。這兩項制度不僅嚴重束縛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也限制了城鎮化的進程。事實上,目前統計意義上的城鎮化率只是按城鎮地區常住人口(即居住超過半年)所計算的比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城鎮化率。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提出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即農民工)市民化的原因。
要解決農民工市民化問題,就必須克服三方面的權利缺失:一是作為城鎮居民的權利缺失,二是作為勞動者的權利缺失,三是土地財產權的缺失。
為克服農民工作為城鎮居民的權利缺失,目前城鄉分割的管理體制必須打破,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為此,必須盡快解決農民工的戶籍問題,為他們建立人事檔案,使他們在就業、醫療、住房、教育、培訓等方面擁有和城市群體同等的社會福利待遇。
為克服農民工作為勞動者的權利缺失,就必須構建穩定的勞資關系、合同關系和工資談判協商制度,加強農民工的勞動所得保護和合法權利維護。
為克服農民工的土地財產權缺失,必須盡快改革征地制度,使農民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農民最主要的財產是農村的建設用地,不是耕地。很多地方把耕地和建設用地不加區分,不僅造成了耕地流失,也大大低估了建設用地的價值。必須通過對農村承包地、宅基地、山地、草場等資源的確權、登記和頒證,賦予農民土地等資源完整的、有法律保障的使用權、收益權和轉讓權。
城鎮化所需資金哪裡來?
城鎮化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錢從哪裡來?由於資金需求巨大,僅以地方財政投資顯然難以完成。有關研究發現,中國的地方政府並沒有建立適應城鎮化資金需求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融資方式仍以銀行貸款為主,不僅難以滿足巨大的資金需求,而且最終還款來源還是土地收入。如果不能解決城鎮化中的資金需求問題,不僅可能會出現大量城市貧困人口,還會使城市病得更加嚴重,並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降低城鎮的生活質量,喪失城鎮化的本來含義。
我認為,有三方面工作可做:一是中央和地方兩級政府都應盡快在公共服務等領域明確建設標准、降低准入門檻,讓更多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形成多元投資主體。二是通過調整國有資本配置,提高收租分紅比例,把收租分紅收益投入社會公益領域,也可為人口城鎮化創造有利條件。三是允許有還貸能力的縣發行城投債,也就是平台債,並考慮適時推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私募債。
三、大城市要與中小城市及城鎮協調發展。
(一)中國需要怎樣的城鎮化?
長期以來,有關中國的城鎮化模式引發了廣泛討論。是以大城市、特大城市為主?還是以中小城市特別是小城鎮為主?或者是大、中、小城市(城鎮)並存?可是說目前仍未取得共識。當然,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處,如人口眾多有利於產業多元化發展尤其是服務業發展,產業集聚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產生規模效應等。但特大城市也帶來諸多問題,如交通擁擠、環境污染、房價高企、社保水平跟不上、工作生活壓力大等。中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各省各地之間的差異明顯,城鎮化應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城鎮)並存發展。當前特別要大力發展那些勞動力吸納程度高、產業發展多元化並有地方特色、房價負擔得起的二三線城市。
考慮到中國目前正處於人均5000-6000美元的上中等收入國家發展階段,在這一特殊時期,經濟的發展不能再延續過去的粗放式、高投入、低效率模式,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產業結構升級和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的新增長模式。與此相適應,中國的城鎮化也應該摒棄過去那種單純依靠房地產開發、大挖大建、不顧城市資源和環境承受力的粗放式特徵,而代之以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就業機會多的新型城鎮化。
在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關系問題上,應該是工業化特別是新型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發展。一個城市,必須發展若干具有當地比較優勢的產業,才能支撐人口的增加和可持續發展。否則,單純依靠房地產或單個產業的單兵突進,一旦經濟下滑,單個產業失去比較優勢,新城有可能人去樓空,變成「空城」、「鬼城」。從這個意義上說,城鎮化只能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而不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
(二)實行新型城鎮化,要適當控制大中城市的發展規模。
在我們國家現在要解決城鎮化的根本問題,特別是要實行新型城鎮化的話,大中城市的發展要適當地控制規模,全國大中城市主要指的是287個地級以上的城市,其中包括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4個沿海開放城市,所謂副省級城市,這36個城市應當適當地控制規模,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關於這36個城市是不是應該考慮以穩妥為主,這些城市不再擴大規模,而且要更加註重提升質量,過去這些大城市主要是三分管七分建,是不是可以倒過來,七分管理三分建,讓這些城鎮真正成為進入這個城市所有人的城市,而不僅僅是居住在這個城市的居民人口的城市,這就是說農民工進城的問題。
其實農民工進城的問題,說到底解決的就是農民的出路和地位問題,現在有2.5億農民工,這是一個巨量的群體,他們的利益不容忽視。
在過去的十年裡,我國的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城鎮人口數量第一次超過了農村人口。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了50%。十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有大批農民工湧入城鎮。目前,全國農民工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5億。從某種角度看,他們已經離開土地,但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歷史問題是,這2.5億人目前卻仍然無法享受到與城鎮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務體系。當股市再為城鎮化這部中國經濟新引擎興奮時,2.5億農民工目前的現狀則更是中國下一步城鎮化建設中必須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農業人口不能順利向城市轉移,一方面阻礙了中國工業化質量的提高,對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消費質量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也不利於農業的規模化和產業化,使得商品價格主導的物價上漲壓力始終不能消除。
雖然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很快,但「市民化」速度相對較慢,超過1.5億農民工離土離鄉到城市打工,游離於城市和農村之間,帶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
Ⅷ 什麼是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
因此,基於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相關研究經驗與教訓,筆者認為,我國所選擇的新型城鎮化道路至少應該是一個由六大因素構成的城鎮化體系,即走「六位一體」的城鎮化道路。 所謂「六位一體」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就是指城鎮化這個大系統至少應包括六個子系統,並構成一個緊密的體系。這六大子系統包括:自然資源系統、經濟增長系統、生態環境系統、社會發展系統、空間結構系統和城市創新系統。新型城鎮化就是要在綜合考慮這六大系統因素影響的情況下,走出一條資源有效利用、經濟持續增長、環境友好保護、社會公平和諧、空間結構合理、智慧城市創建的綜合性的城鎮化道路,實質上就是一條可持續的城鎮化道路。我們之所以要在城鎮化道路問題上做出新的抉擇,主要是因為舊的城鎮化道路是不可持續的。 新型城鎮化的基礎在於有效利用自然資源 城鎮化需要大量地佔用這些資源,尤其是土地和淡水資源。從城市用水情況來看,在我國目前600多座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座城市嚴重缺水。有的城市由於過度使用地下水,已造成了城區有的地段塌陷的嚴重後果。這些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形勢已經非常嚴峻了,提高城市水利用效率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以新型城市經濟為主導 城市經濟在世界范圍內起著主導作用,盡管世界上的城市總面積僅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左右,但其創造了世界以GDP計算的經濟總量的近70%。在有些國家,一座城市所創造的GDP,就佔到了其整個國家GDP總量的30%-50%,如泰國的曼谷、埃及的開羅、韓國的首爾、墨西哥的墨西哥城等都屬於這樣的情況。這充分說明城市經濟對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過,過去的城鎮化發展主要是依靠工業化推進的,而新型城鎮化發展則是在碳排放與碳制約基礎上主要通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與農業現代化的同步、協調發展,以及通過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等新經濟形式而實現的。也就是說,新型城鎮化發展不僅要有良好的產業支撐,而且還要建立起適應氣候變化所需要的新經濟與新型產業體系。如果那些在傳統工業化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城鎮經濟結構與產業體系不能在新的歷史發展新階段得到有效調整與改進的話,就不可能建立起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城鎮化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型城鎮化是環境得以友好保護的城鎮化 據世界銀行的研究結果,僅佔全球陸地總面積2%的城市,卻消耗了全球67%的能源,排放了全球70%多的溫室氣體。正是由於這些溫室氣體排放,尤其是其中的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氣溫升高,進而有可能引起一系列涉及人類未來發展的嚴重問題。因此,新型城鎮化不可能再走過去由工業革命推動的常規城鎮化的老路了,必須走出一條環保型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重點在於必須是一條低碳的城鎮化道路。 不論哪個國家,從經濟方面考慮減少碳排放的政策措施無非是調整生產結構,盡量地減少高耗能和高排放產業比重,積極發展低碳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包括信息服務業);調整城市交通結構,進一步拓展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提倡騎自行車、步行等綠色交通方式;通過多種方式控制家庭小轎車的增長速度;倡導和鼓勵低碳消費。從制度設計來看,目前已經有一些國家一方面對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開始徵收碳稅(英國從2001年起就開始徵收「氣候變化稅」);同時,碳排放市場也開始逐步建立起來;許多國家都出台了與促進低碳經濟、遏制高排放產業發展的法律。世界上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城市,中外都是如此。我國也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因此,要實現我們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最重要的大政策就是走低碳、節能、綠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否則就等於是棄本求末。 不斷追求社會公平和諧 新型城鎮化不是少數人的城鎮化,而應該是所有人追求共同富裕的城鎮化之路。如果推進城鎮化的過程是一個使許多人不斷變為城市貧民,生活方式日益「貧民窟化」的道路的話,就值得引起深刻反思了。所幸的是,我國並沒有出現「貧民窟化」現象,但卻出現了另外一些獨特現象,譬如說常年在城市打工的2億多農民工確實實現了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地理遷移」(geographic mobility)過程,但由於種種制度(戶籍制度等)的制約,他們無法完成「社會遷移」(social mobility)過程,也就是說,盡管他們已工作、生活在城市裡了,但無法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待遇;再譬如說,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有些農民的承包地需要被徵收,從農地轉變為非農用地,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讓人難以理解的是,農民在這一個過程中完全沒有發言權,更沒有談判權,即使在補償條件上,也沒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願,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對自己很不利的條件。 因此,過去一些年的快速城鎮化發展,一方面在農村方面形成了一個比較龐大的「四無」(無地、無業、無社保、無創業資金)失地農民群體(不少人認為有3000萬-4000萬),加上5000多萬「留守兒童」和2000多萬「留守老人」;另一方面,在城鎮形成了近2億農民工無法享受到同等城市居民待遇的情況。也許這樣的城鎮化發展方式,在我國特定的發展階段不可避免,但一定是不可持續的。 從我國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社會公平和諧主要是要解決好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改革目前的戶籍制度,消除戶籍中的政治特權、社會身份、社會福利、經營壟斷等因素,盡快實現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戶籍平等制度;二是根據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的一體化發展;三是對城鎮化過程的農民土地被佔用應該根據農民的意願和市場價格進行公平補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靠強權壓低和剝奪農民的利益,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使農民對土地擁有更加明確、長久的權利。 在城市空間布局上具備緊湊性的特徵 其基本原理在於,緊湊的城市使家庭小轎車的使用顯得沒有必要或不太必要,從而人們可以通過步行、騎自行車或使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碳排放量。一個挑戰性的問題是,我們需要在建設緊湊性結構城市的同時,保持盡可能高的綠化率。 對於超大的城市而言,譬如說像北京、上海、東京這樣的特大城市,僅僅依靠一個緊湊的城市中心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此需要在一個城市裡建設多個中心,但每個中心也都體現出緊湊的特點,力爭使每個中心都能將居住、工作和購物等功能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盡可能地使人們就地就近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各主要問題,從而減少人們在不同中心流動的數量與頻率,減少私人小轎車使用的數量與頻率,最終減少城市碳排放。 城市形態逐漸轉向智慧型城市 通過感知技術、網路技術和IT應用技術的運用,藉助物質網路(包括物聯網)、信息網路(包括雲計算)、能量網路(包括智能電網),城市產業發展、城市管理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的各方面都將智能化,形成一批新的城市智慧產業、一套新的城市智慧管理模式以及一種全新的城市居民的智慧生活方式。其目的一方面有助於通過技術進步改造傳統城市,促進城市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城市經濟增長方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與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進一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適程度,智慧城市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化的最重要意義是提升城鎮發展質量 「六位一體」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不僅僅只有促進的因素在其中發揮作用,相當多和相當大的「制約」(限制)因素也在其中發揮作用,譬如說來自水、土地等自然資源方面的制約,來自碳制約方面的因素,來自生態環境的綜合制約,來自社會公平方面的制約,等等。因此,新時期再次啟動的新型城鎮化是一個促進因子和制約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協調並形成一種新的平衡的全新的城鎮化系統。認為新一輪城鎮化將促進房地產再次高歌猛進、工業化再一次「大躍進」式發展是沒有理由的,這是對新時期新型城鎮化特徵缺乏深刻認識的表現。新時期新型城鎮化的最重要意義與作用將體現在提升我國城鎮發展的質量方面,而不是數量方面,從而實現我國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Ⅸ 如何理順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的思考
(一)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加快科學推進
應充分發揮規劃的戰略性、前瞻性和導向性作用。一是強化規劃編制的科學性。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遠近結合、適度超前,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產城一體、統籌城鄉」的要求,科學編制城鎮發展規劃;完善規劃編制的民主決策機制,提高規劃編制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廣泛吸收各方面意見。二是加強各類規劃的統籌銜接。著眼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注重城鎮建設、產業發展、土地利用、交通發展、新村建設等各類規劃相互銜接,強化部門協調和信息溝通,避免各自為政。三是完善規劃管理實施機制。進一步健全統一規劃、分級管理的規劃管理體制,增強規劃管理的約束性,保持規劃實施的連續性,避免規劃變更的隨意性,嚴格規劃修改的法定程序,防止以權代規、一任領導一個規劃。
(二)完善城鎮體系結構,優化空間布局
應在我省現有城鎮體系結構基礎上,抓住實施成渝經濟區戰略的有利時機,加快構建以「一核四群」為主體,由中小城市和城鎮相互促進,產城一體,城鄉一體、協調發展、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立足川渝、輻射西部的現代化城鎮體系。一是突出「一核」,加快天府新區建設。以規劃建設天府新區為契機,大力拓展成都和周邊地區的城鎮發展空間,著力優化人居環境和產業布局,加強城市老區和新區建設的有機銜接,增強成都的競爭力和集聚輻射能力,把成都建成國際性的區域樞紐和中心城市,充分發揮引領全省和成渝經濟區發展的核心帶動作用。二是推進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攀西四大城市群和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推進城市集群化發展,加強城市間分工協作,提高整體發展效益;突出次級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增強省界區域的要素聚集、產業發展和吸納能力,形成強有力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三是加強縣城和重點特色小城鎮建設。以縣城擴容和中心鎮建設為重點,加快中小城市和重點鎮發展,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公共服務,使之成為縣域經濟的增長極、鄉村城鎮化的增長點和農村人口轉移的重要載體。
(三)強化城鎮功能定位,突出發展特色
科學定位城鎮功能是避免城鎮建設同質化的基礎。城市群的內涵關鍵在城市間的功能分工。一是科學確定城鎮的功能定位。突出各城鎮的優勢和特色,著眼全局、因地制宜確定城鎮的功能定位,在宜居、宜業的基礎上,引導城鎮走差異化、個性化發展道路。二是深化城鎮的功能分工。促進中心城市對中小城市的輻射帶動、中小城市對中心城市的協作配套,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統籌新區建設與舊城改造,促進新舊城區功能互補。三是大力發展特色小城鎮。小城鎮建設應根據各自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科學規劃發展方向,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旅則旅,形成一批專業化特色鎮,引導農村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
(四)著力強化產業支撐,推進「兩化」互動
應把握新型城鎮化的內在要求,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一是優化產業發展布局。發揮主體功能區規劃和成渝經濟區規劃等重大規劃的引導作用,優化城市產業布局;按照大城市發展大產業、大產業支撐大城市的要求,以城市群建設為著力點促進產業集群發展,使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二是做強城鎮特色優勢產業。大城市應依託人才、技術、資本等優勢,重點發展附加值高、就業容量大、環境污染小的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綠色產業;中小城市和小城鎮應利用土地、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成本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強與大城市的產業配套,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三是推進產城互動融合發展。以產業園區作為「兩化」互動發展的空間結合點,協調好城市和園區的空間關系,按照產城一體、統籌布局、協調發展的理念,做好城市和產業園區規劃建設,使園區建設與城市建設互為依託、相互促進。
(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承載能力
應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大力推進和整體提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全面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一是強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統籌規劃和建設城鎮交通、給排水、供電、供氣和環保等市政設施,同步推進地上、地下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舊城區相關設施改造,避免出現拉鏈式重復施工和「城中看海」現象。二是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關系群眾生活的突出問題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教育、醫療、科技、文化、體育和休閑娛樂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三是重視防災減災和應急設施建設。加強城鎮防洪排澇、防震減災和公安消防等設施建設,與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城鎮形象相結合,增強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的安全感。
(六)深入推進開放合作,創新體制機制
應加強對外開放與合作,提高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深入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完善城鎮建設與管理體制,構建新型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機制。一是擴大開放合作。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營造城市國際化的軟環境,引導城市積極參與區域和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提高城市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二是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高度重視改善城市投資環境,大力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尤其是跨梯度產業轉移,著力引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並以此作為「兩化」互動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三是創新體制機制。推進戶籍、土地、社保、就業等改革,強化相關重大政策措施,促進城鄉人口和要素合理有序流動;建立以常住人口為基礎的新型城市管理體制,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創新市縣行政管理體制,賦予部分市縣更多管理許可權;建立人口和經濟集聚規模與建設用地指標的掛鉤機制,促進城鎮集約發展。
(七)注重倡導城市文明,提升文化內涵
應堅持文化為魂,塑造城市形象,培育城市精神,打造城市品牌,增強城市軟實力。一是倡導城市文明。加強新型城鎮化的輿論宣傳,尤其是突出新型城鎮化的內涵,構建全社會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共識與合力。二是提升城市文化內涵。大力加強城市特色文化建設,強化城市風貌塑造,傳承、吸收歷史文化及現代文化精髓,彰顯城市文化個性和巴蜀文化魅力,提升城市品位。三是培育城市精神。積極開展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注重提高市民文化素養和維護城市榮譽意識,培養城市主人翁精神,樹立先進的城市理念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強化政府服務意識,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提升政府公眾形象,引領、培育和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精神。
Ⅹ 如何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創新。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完善設市標准,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對吸納人口多、經濟實力強的鎮,可賦予同人口和經濟規模相適應的管理權。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城市發展協調機制。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范接入城鎮社保體系。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從嚴合理供給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