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美
㈠ 為什麼說勞動創造了美
「勞動創造了美」,這句話還有什麼難理解的嗎?然而,美學界從這句話引出了南轅北轍的分歧,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有的美學家認為「勞動創造了美」這句話是馬克思說的,是馬克思對美的定義,因此,美,包括自然美、社會美都是勞動創造的。這種觀點實質上是在「勞動創造了美」與「美是勞動創造的」中間劃了等號。而以蔡儀為代表的美學學派則認為「勞動創造了美」這句話雖然是馬克思說過的,但這句話並不是談美的根源,更不是給美下定義。是耶?非耶?那一種見解更符合馬克思說這句話的原意?要弄明白其中底蘊,還得從這句話的來龍去脈說起。
這句話源自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搞》。全文如下:
國民經濟學以不考察工人(即勞動)同產品的直接關系來掩蓋勞動的本質的異化(「以字原文為黑體字,著重號亦原有)。當然,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跡般的東西,但是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造了美(此著號為筆者所加),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但是使一部工人回到野蠻的勞動,並使另一部分工人變成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鈍和痴呆。①
從全文看,這段話是對國民經濟學派②掩蓋資本主義社會的勞動本質異化的批判。為說明資本主義生產中勞動本質的異化,馬克思列舉了大量事實,雄辯地說明在異化勞動下,工人與勞動產品之間的直接關系的顛倒。因此,這里所說的「勞動創造了美」並不是對美的問題發表意見,更不是對美的定義。如果說這段話同美學有什麼關系,那麼,也可以說是涉及到與美的創造有關的兩個問題:一是說明,勞動不僅可以創造第二自然,而且可以創造美,二是說明在異化勞動條件下,也可能進行美的創造,但這種美的創造的成果卻與勞動者完全脫節。因而勞動者雖然創造了美,但所獲得的卻是美的反面,即丑。從而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者的勞動被異化的極不公平的現實,進一步闡明資本主義社會里工人的人性被嚴重異化。如果這種理想是符合馬克思在這段話中所說的「勞動創造了美」的含義,那麼,蔡儀先生的論述顯然是符合原義的了。
再從語義邏輯看,「勞動創造了美」這句話,是敘述性語言,其所指與能指是一致的。而「美是勞動創造的」這句話,則是定義性語言,只有所指而沒有能指。前者是「美」的概念的局部,後者則是全部。二者之間,無論從語義的質與量看,都是不能等同的,也不可能構成因果關系。那麼,美是否可以被創造呢?這是不言而喻的。我們認為美是事物一種屬性,並不防礙同時也承認美是可以通過勞動創造的。事實上,從人類在漫長的生產勞動實踐中逐漸培育起原始的美的觀念,產生審美的渴望起,便開始了人類創造美的歷史。半坡遺址出土的約六千年的彩陶器皿,乃至更早的約十多萬年以前舊石器時代遺留下來的用礫石、蚌殼和獸骨雕磨而成的,今天看來極其簡單、粗糙的裝飾品以及骨針、石斧等工具便是證明。
自然界和社會生產中的美是大量存在的,甚至可以說稱得上極其豐富的。然而,人們還不滿足這些自然形態的美,也不滿足於鑒賞現實美時的聯想所獲取更豐富的美感,而是還要各自的美的觀念、對美的渴望和要求去創造。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審美的自覺意識不斷加強,審美化建設的自覺意識也日漸強化。美的創造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日常用品造型色彩的美化,花樣描繪的講究,就十分普遍。家用電器、文化用品、交通工具、生產用的機器等等,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現的美的因素。新時期以來,廣州還創立了一年一度的美食節……一句話,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美。在當代生活中,產品的美化程度已成為產品競爭的一個重要因素,於是技術美學作為一個美學分支學科應運而生。
前蘇聯政治家、哲學家、文藝評論家盧那察爾斯基(1875—1933年)曾經說過:「如果我用渾濁的、有氣泡的玻璃做一保杯子,而且而且杯子的各個部分很不勻稱,自然還是可以用它來喝水的。然而誰不懂得,假如人們被大大小小的這些劣質的東西所包圍,那就只有過一種貧乏、枯燥、陰郁的生活。」①可見,日用品的美化,對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多麼重要。技術美學就是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一門關於技術領域的美的創造的科學。盡管這門學科尚未完美,但生活已向她招手,現代文明離不開勞動產品中的美的創造。
勞動成果的美的創造又反過來要求勞動過程的美的創造,即勞動組織,勞動場景乃至勞動秩序的和諧協調,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調動勞動者的勞動熱情,使勞動本身變成一種最高的需要,一種能使身心愉悅的活動,即建立勞動本身的美,於是人體又在注意起勞動美學的研究。
總之,只要人們對美的渴望不息,那麼,美的創造之火必然愈燒愈旺。勞動不僅可以按照物質的規律和使有價值的需要創造,而且,也可以按照美的規律創造。這種美的創造又因其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類別。總的來說,勞動創造的美,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依附於使用價值的美的創造。如日用品的美的創造,生產工具中的美的創造,交通工具中的美的創造,高科技成果的美的創造,食品的美的創造,服飾美的創造,居室美的創造,建築物的美的創造,等等。這一類美的創造的特徵就在於其按照美的規律的創造必須服從其使用價值的創造,以更充分發揮其使用價值為前提。
另一類則以審美價值為首要目標的美的創造——即藝術美的創造。藝術是審美意識的物化形態。盡管各藝術種類有其不同的物質媒介,遵循不同的物質美的表現法則,但都是為了審美的目的,為了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的。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藝術美的創造只按照藝術美的規律來創造。優秀的藝術品,能使人獲得比自然美與社會美都豐富的美感,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而藝術美的創造又是最高級形態的美的創造。
㈡ 怎樣理解勞動創造了美,並舉例說明
在近幾年的美學問題討論中,有不少論者提到馬克思所說的「勞動創造了美」,如,有人說,馬克思提過「『勞動創造了美,這說明《手稿》認為勞動可以創造美,美是勞動創造的」;①也有人說,「所謂『勞動創造了美』,是從美的產生的最後的終結的根源上來說的.」②如何理解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呢?我想,首要的,;是要注意馬克思在這整段話里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什麼,而不能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單獨抽出幾個字詞,去加以引申.現將這段話引出:國民經濟學不考察勞動者(即勞動)同他所生產的產品的直接的關系,藉以掩蓋勞動本質的異化.當然,勞動為富人生產了珍品,卻為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卻為勞動者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 造了美,卻使勞動者成為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同時卻把一部分勞動者拋回到野蠻的勞動,而 使另一部分勞動者變為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卻註定了勞動者的愚鈍、痴呆.③ 很顯然,在這里馬克思主要是要說明,「勞動者(即勞動)同他所生產的產品的直接關系」,而不是論述美或美的本質的理論基礎問題.
㈢ 勞動創造美--讀《勞動最美》有感
讀《勞動最美》之感:
站在時代的峰巒回望歷史的長河,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的文明、推動了科技的進步。「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向所有勞動者問候,向所有勞動者致敬。
勞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理解。農民說,勞動是春耕秋收,收獲在肥沃的土地;牧民說,勞動是和牛羊一起,遊走在遼闊的草原;工人說,勞動是和同事一起,奮斗在忙碌的車間;記者說,勞動是和紙筆一起,奔波在采訪的一線……無論哪種答案,都可以歸結到一點: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
幸福從來都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也從來不會自動成真。無論是實現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還是創造屬於個人的美好明天,缺少了勤奮,離開了實干,只能成為空中樓閣。翻開共和國的歷史,多少輝煌的成就在埋頭苦幹中鑄就,多少豪邁的跨越在揮汗如雨中實現,多少偉大的夢想在胼手胝足中變為現實。可以說,點點滴滴的辛勤勞動,如涓涓細流匯成奔涌大河,鋪展了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精彩畫卷。
沒有勞動創造,就沒有幸福的今天,更不會有美好的明天。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征程已經開啟,面對令人振奮的時勢,我們更需要把誠實勞動內化於心,激發全社會勞動熱情,釋放全社會創造潛能。從政府層面,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拓展人才成長空間,塑造一支有理想、有智慧、有技能、會創新的高素質勞動者隊伍;從個人層面,將個人夢想與國家夢想緊緊相連,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偉大事業,形成「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社會風尚。爭分奪秒去把握、朝乾夕惕去奮斗、埋頭苦幹去成就,我們就沒有邁不過的溝坎、抵達不了的彼岸。
身處這個偉大時代,無數仁人志士的夢想將在我們手裡變成現實,這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在追夢路上,讓我們用一錘一釘的勞作,一磚一瓦的建設,為自己、為家鄉、為祖國鑄就一個更加值得期待的未來,一起收獲夢圓時刻的歡樂和幸福。
㈣ 以勞動創造美為主題的作文 600字左右 急用!!!!!!!!!
我生長的縣城、讀書的縣城,要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了,我心中真比喝了蜜還要甜,還要美。因為誰不想把自己的家園裝扮得溫馨、美麗,賽如天堂呢!
可是,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時常可見不文明的現象和行為存在,尤其是我們學校旁邊,有一塊空地,它雖不是垃圾場,但是一年365日,天天有人向那倒垃圾。大風一刮,垃圾袋、紙屑滿天飛舞。夏天,蚊蠅到處飛,臭氣都飛到我們教室里,直接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學校也曾制了一個「禁止倒垃圾」的木牌插在那裡,可人們連看都不看它一眼,這里仍舊垃圾成堆。難道就讓這害人的垃圾永遠在此害人嗎?
這個星期天,我和同學們下決心,向這個害人精宣戰。我們先把垃圾鏟成一大堆,接著把從家裡帶來的石子和水泥混和起來,砌成一個圓形花池,並挖了許多泥土,堆在垃圾堆上。我把從家中帶來的夾竹桃種在花壇里,其他同學也和我一樣為花壇種上各種各樣的花。
這么一忙乎,這里完全變成了另一番景象:原來臟兮兮的垃圾堆,轉眼間變成了一個人見人愛的花壇。我們的行動,吸引了周圍的居民,他們紛紛誇獎我們做得好,並和我們一起來整理花壇,有的人還獻出自己家的花卉,為這小小的花壇增添美麗。
啊,春天來臨了,昔日的垃圾堆不見了,出現在眼前的是紅花綠葉,五彩斑斕。蚊蠅不見了,蜂、蝶飛舞了,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學們也非常喜歡到這兒看書、下棋、玩耍……愜意極了。
窗外,飄盪著朗朗的讀書聲;窗外,洋溢著沁人心脾的清香;窗外,小鳥在枝頭歡樂地歌唱……我不禁想:啊,文明就是這樣用雙手創造出來的呀!讓我們熱愛美、創造美,共同美化我們的縣城,讓她成為當之無愧的省級文明城市吧!
㈤ 勞動創造美作文
「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我就有過親身的感受。記得那次,媽媽每星期五都要自己洗地板、擦桌椅,每次都洗到很晚,我看了,決定幫媽媽的忙,她洗地板,我來擦桌椅。那是我第一次做家務,一點經驗也沒有。拿起抹布一個手指頭套著一點一點洗。我把椅子正面反面每個小隙縫都洗了一遍,把我小時候在傢具上亂塗亂畫留下的印也給洗掉了。第一遍用清水洗,第二遍放了點洗潔精洗,第三遍又用清水把泡沫洗干凈了。一間客廳洗下來,雖然花了半個多小時,但媽媽看了一直誇我洗得真細心,洗得真干凈,我聽了更加有動力,把家裡的傢具都細致地擦洗了幾遍,傢具頓時變得像新的一樣,我聽著爸爸媽媽的表揚,心裡美滋滋的。從那以後,我每星期都幫媽媽擦桌椅,家裡一直保持著干凈整潔。我想,這就是勞動創造的美好。
從古至今,人們都把勞動看成是最光榮的事情,因為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物質財富,更多的是精神財富。
伴隨著劈里啪啦的鞭炮聲,表叔的餐廳正式營業了。由於今天的每一道菜都是七折優惠,所以前來吃飯的人特別多。服務員們全都跑來跑去,就連表叔都當起了服務員,可還是忙不過來。於是我自告奮勇給表叔打一天工,表叔聽了,欣然答應了。一來是想讓我幫忙,二來是讓我勞動勞動。我像模像樣地穿上了工作服,從廚房裡端來了一盤熱騰騰的水煮魚送到了七號桌上:「請問還有什麼需要嗎?」我問。一位正在吃飯的婦女說「給我拿幾張餐巾紙。」我迅速地跑到櫃台處,隨手把幾張餐巾紙遞到了那位婦女的手中。「這怎麼用啊?」她氣憤地說。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我剛剛洗過的手把餐巾紙浸濕了一大片。於是我連忙道歉。那位婦女瞥了我一眼說:「這點小事都辦不好。」聽了這話,我的心裡滴下了幾滴酸酸的檸檬汁。不過,我暗自下決心,一定要重視細節。忽然,我聽到有人在叫服務員,於是我急忙跑過去。原來是一位叔叔要點菜。我耐心的把他點的菜全都記了下來。按照規定我應該給前來吃飯的客人倒上一杯茶的。於是,我端起茶壺,剛要倒,卻發現茶水已經涼了。我略帶歉意地對那位叔叔說:「對不起,茶水已經涼了,我馬上幫您換壺熱的來。」那位叔叔連連點頭,並禮貌地對我說「謝謝」。我立即走到櫃台前,換了一壺剛剛沏好的熱茶,送到了那位客人桌上。這時,表叔也走到了那位客人面前,問他還有沒有什麼需要。從他們的談話中,我得知原來那個客人是表叔的朋友。
臨走前,他還對表叔說:「你們這位服務員真細心,連茶水涼了這個細節都注意到了。」聽了這話,表叔滿意地對我伸出了大拇指。
這一次的勞動經歷雖然使我疲憊不堪,但我也從中明白了細節的重要性。因此無論做任何事,我們都應該注重細節。
記得老子曾說過: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意思是說要想成就一件大事,就一定要重視細節。我想,老子應該也是從勞動中得出這個道理來的吧。
㈥ 怎樣理解「勞動創造了美」
在近幾年的美學問題討論中,有不少論者提到馬克思所說的「勞動創造了美」,如,有人說,馬克思提過「『勞動創造了美,,這說明《手稿》認為勞動可以創造美,美是勞動創造的」;①也有人說,「所謂『勞動創造了美』,是從美的產生的最後的終結的根源上來說的。」②如何理解才符合馬克思的原意呢?我想,首要的,;是要注意馬克思在這整段話里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是什麼,而不能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單獨抽出幾個字詞,去加以引申。 現將這段話引出: 國民經濟學不考察勞動者(即勞動)同他所生產的產品的直接的關系,藉以掩蓋勞動本質的異化。當然,勞動為富人生產了珍品,卻為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卻為勞動者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 造了美,卻使勞動者成為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同時卻把一部分勞動者拋回到野蠻的勞動,而 使另一部分勞動者變為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卻註定了勞動者的愚鈍、痴呆。③ 很顯然,在這里馬克思主要是要說明,「勞動者(即勞動)同他所生產的產品的直接關系」,而不是論述美或美的本質的理論基礎問題。
㈦ 關於勞動創造美的文章
勞動是美麗的」這是每個孩子都會說的,但是作為獨生子女,這句話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幾個孩子真正願意去做。要想使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我首先引導他們感受勞動過程的美。是他們知道勞動不僅創造了美,而且勞動本身就顯示了美。如每周四的打掃除,我都引導學生改變視角,並想像幹完後的情境及感受與同學攜手合作的樂趣,同學們在勞動過程中就會自動去尋找又塊又好的方法,勞動變成了一個助人助己、充滿智慧與協作的美妙過程,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辛苦勞作。勞動的美能使人感受到舒暢的運動節奏,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創造的愉快,品味到生命的活力,領悟到人生的真諦,而這些感受、體驗、品味、領悟和認識正是人類特有的審美情感。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創造了優美整潔的環境,會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最大受惠者,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㈧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勞動創造了美的思想
馬克思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中陸續提出「勞動創造了美」這一
命題的.在討論勞動的二重性的時候,馬克思尖銳地指出:在資本主義大機器生產條
件下,勞動具有二重性,在創造美的同時,也創造了非美.「……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
跡般的東西,但是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棚舍.勞動
創造了美,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
到野蠻的勞動,並使另一部分工人變成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
鈍和痴呆.」在這里馬克思雖沒有直接解答「美是什麼」,也沒有解答勞動怎樣創造了美,
但其中已經暗示了一個邏輯前提:要回答美的本質,就必須先回答人的本質以及勞動的
本質.在此,馬克思已經把美的本質上升到一個哲學人類學的高度,從而樹立起一個較高
層次的邏輯起點,也恰如其分地確定了包括「勞動創造了美」這一命題在內的有關美學問
題在《手稿》中的地位.
㈨ 勞動創造美的好生活作文300
勞動是產生一切知識,一切力量,一切道德,一切幸福的源泉,勞動是生活的基礎,是創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 。
我們終於迎來了五一勞動節這個值得慶祝的節日,令我意義深重。這一天 ,我們一家人去了美麗的三門峽公園遊玩。一路上,那些唱著歌兒的小鳥,那芬芳的花香,嫩綠的小草,翩翩起舞的蝴蝶,藍藍的天空和波光粼粼的湖水以及姿態優美的白天鵝像磁鐵般深深地吸引住了遊客的目光,令遊客們贊嘆不已。
我們一家人卻非常特殊,每個人手裡都拿一個塑料袋,一邊看著美麗的風景,一邊撿拾著周圍的垃圾。媽媽意味深長的告訴我;"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勞動,而這次勞動非常特殊,要撿拾垃圾,使我們共同的家園更美好。」媽媽這句話深深地感動了我,於是,我低下頭努力撿拾垃圾,在這過程中我不斷的鼓勵自己,鼓勵自己要撿拾更多的垃圾。我心裡一直在想:「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我們更應該努力勞動,應該美化環境,綠化地球,使我們共同的家園更加干凈。夕陽西下,潔白的天空被太陽塗上了一層淡紅。我們的勞動如同落山的太陽,已經結束了。
勞動是光榮的,勞動是幸福的,勞動可以創造美。同時,勞動也是辛苦的,但是過程卻是快樂的,收獲更是幸福的。這一天,讓我學會了勞動,也體會到了勞動的快樂,更加證實了一句話:幸福就在有益於人類的勞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