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發布時間: 2020-11-23 02:46:43

①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及意義

從歷史經驗教訓來看,在崛起大國與霸權國的戰略博弈中,霸權國往往掌控著更多的戰略資源,擁有明顯的戰略優勢,如果真的發生「大國政治悲劇」,霸權國在兩敗俱傷的結局中會傷得輕一些,或者傷得不那麼致命。中國要順利走好和平發展道路,實現和平崛起,就必須避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無疑是確保兩國關系健康發展,避免「大國政治悲劇」的最佳路徑。當然,中美不重演「大國政治悲劇」,對美國也是好事,對世界更是幸事。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如果成功,將開創大國關系的歷史。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新理念並不僅僅是一個良好願望,而是有著相當厚實的現實基礎。這個現實基礎就是現存的中美關系。中美自建交以來,雙邊關系雖然歷經風風雨雨,但總體上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兩國不僅沒有全面沖突、對抗,而且還在諸多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共贏。可以將現存的中美關系看成是「准新型大國關系」。這種「准新型大國關系」為新型大國關系構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者是在前者基礎上進化而來,而不是橫空出世。

② 怎樣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

新型大國關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系為核心特徵的大國關系,是崛起國和既成大國之間處理沖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雙方將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主題,這一概念被高調推出。
按照中方的說法,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就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按照美方的說法,就是要打破「崛起國與守成國必然沖突」的歷史魔咒,建立基於「務實合作和建設性處理分歧」的大國關系新模式。
第一,增進互信,把握方向。中美兩國如何判斷彼此戰略意圖,將直接影響雙方採取什麼樣的政策、發展什麼樣的關系。
第二,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中美兩國歷史文化傳統、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各異,雙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難免。中美是兩個各具特色的國家,在很多方面肯定有差別,有差別才需要溝通和合作。
第三,平等互利,深化合作。
第四,著眼民眾,加深友誼。

以上為雙方官方層面話的簡單解釋。
民間話說白點就是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合作和斗爭的戰略博弈,全方位,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

③ 新形勢下如何理解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經濟體,不管在政治上、軍事上如何對抗,只要不專是發生戰爭,屬這是兩個大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定位。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是一貫的,美國既盼望中國強大以承擔更多是全球責任,又害怕中國的強大,但無論如何,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發展趨勢,歷史潮流滾滾向前,不可阻擋,美國對此沒有十足的認識,這是中美間不斷有各方面沖突的根源。合作是主流,離開中國去談論其他,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全球問題上,美國同樣會不堪,誰也離不開誰。中美間的對抗會持續,中美間的合作也會持續,這就是兩者大國之間的關系定位。

④ 如何理解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新」在何處?這首先體現在行為主體是新的,即中國不是歷史意義上的傳統崛起國,而美國也非傳統意義上的守成國。中國不尋求挑戰當前國際秩序,而是成為國際體系建設與完善的參與者與貢獻者;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的發展,而是創造更具包容性、開放性,更有代表性、合法性,更富公正性、權威性的國際體系。

其次體現在當前國際新形勢上。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中美之間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依賴關系。中美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2012年,中美貿易額創歷史新高,達到近5000億美元。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同時也是中國外資最大的來源地之一;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中美之間深層次、多領域交流明顯強化;國際安全面臨著復雜的多樣性挑戰,這使得中美兩國既無法獨自應對,也不能獨善其身。因此,中美兩國之間不僅因為緊密的共同利益而捆綁在一起,而且因為不可推卸的共同責任而結合在一起。

正因為中美兩國樹立了利益共同體意識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才具備了基礎條件。然而,「知易行難」。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兩國做出持久不懈的巨大努力:

一是超越歷史宿命魔咒,樹立和諧相處典範。從歷史上看,傳統大國崛起模式意味著戰爭。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的關系永遠是緊張的、猜忌的,「大國政治的悲劇」困擾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但是,如果沉溺於歷史經驗,人類將陷入循環怪圈而無法前行。就如奧巴馬總統2009年在開羅大學的演講中指出的,「如果選擇被過去束縛,我們將永遠無法向前邁進。」有幸的是,中美兩國領導人拒絕做歷史的重復者,而願意成為歷史的創造人。

二是超越零和博弈思維,探求互利共贏之路。「你贏我輸」的零和博弈思維曾是傳統權力轉移的不二法則。然而,在高度相互依賴的國際環境中,只有讓別人生活得更好,自己才能生活得更好。尋求零和博弈式的完全收益不僅難以達成目的,反而會禍及自身;

三是超越意識形態分歧,拓展共有知識領域。意識形態的形成具有歷史性,是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意識形態也具有國別性,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固定範式。以意識形態劃線的傳統思維已經完全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相反,拓展國家間的共有知識卻有助於消除誤會,化解矛盾,實現最大化國家利益;

四是超越發展道路異見,謀劃人類進步前景。道路選擇主要依據的是本國國情與歷史元素。各國發展道路因國情不同、歷史各樣、發展階段相異、文化傳統有別而具有特殊性。「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國家間關系理應摒棄發展道路爭議,從各自國家的國情與人類共同進步的角度來謀劃與應對。

⑤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這是一個需要中美雙方,包括社會各界共同來探討和實踐的系統性工程,同時也是一個需要雙方保持政治定力,持之以恆、不懈推進的長期事業。

首先,我們要不斷增進戰略互信,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石之上。中方始終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我們從來都沒有想要挑戰甚至取代美國地位的戰略意圖,而是真心實意地希望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共同維護和平,共同實現發展。我們注意到,美方近年來也反復表示不把中國視為威脅,無意遏制中國,樂見中國走向強大,保持穩定。這是對的。只要中美各自都能秉持上述戰略取向並將其付諸行動,就一定能夠建立起戰略互信,不斷夯實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基礎。

第二,我們要大力促進務實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深厚的利益紐帶之上。中美建交以來,快速發展的經貿關系不僅給兩國各自的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紅利,也成為中美關系歷經風雨但始終破浪前行的壓艙石。

第三,我們要積極加強人文交往,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國與國的關系,歸根到底還是人與人的關系。當今時代,民意越來越成為影響甚至左右兩國關系走向的重要因素,人民相互友好,國家之間就友好,反之亦然。因此,能否成功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能否得到兩國多數民眾的理解、參與和支持。為此,我們應鼓勵和擴大兩國各領域、各界別民眾,包括家庭、社區、學校、民間團體等社會基層民眾之間的相互往來,讓他們增進相互了解和感情;我們應深化文化交流,使雙方在交流與碰撞中逐漸實現彼此包容與融合。我們還應積極引導各自民意,讓支持中美友好合作成為主流聲音,不斷壯大中美關系的社會基礎。

第四,我們要不斷加強在國際地區熱點及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緊密的共同責任之上。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維護地區和國際形勢穩定、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上有著越來越多的利益交集,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共同責任。中美如能攜手為世界的和平穩定、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不僅符合國際社會對中美兩國的期待,也理應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應有之義。中國已准備好與美國在地區和全球層面展開全方位合作,我們不是要搞所謂「兩國共治」,而是優勢互補,各擅所長,中國願意承擔與自身國力及國情相適應的國際責任,與美方一起,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產品。中美在任何問題上都可以合作,盡管我們有時候立場不盡相同,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溝通與對話,只要我們真正從兩國共同利益出發,從地區與世界的穩定繁榮出發,中美間的立場一定能夠越來越接近,中美戰略互信也一定會不斷得到深化。

⑥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第一,這種新型關系不同於40年前、20 年前甚至10年前的中美關系。過去中美關系是「超—強關系」,即唯一超級大國美國與「多強」之一的中國的關系。而今天中美關系則更像「老大—老二的關系」,開始被真正賦予國際關系史上「權力轉移」的特殊意義。與此同時,中美戰略基礎已經出現松動。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美具有共同對付蘇聯的戰略基礎,冷戰結束後依靠全球化時代經濟相互依存,「9·11」事件後兩國則擁有反恐合作與經貿合作「雙引擎」。而如今,反恐合作已難以支撐中美關系。更重要的是,美國大張旗鼓推動亞太「戰略再平衡」,給中國周邊安全與睦鄰外交帶來新挑戰。

第二,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有別於歷史上其他大國關系。越來越多的美國政要和戰略界人士已經認識到,中國不是前蘇聯,不尋求意識形態擴張和顛覆現有國際體系,因此中美不會重蹈美蘇關系的覆轍。二戰後美國同歐、日關系也保持了長時期的和平,但這種和平建立在美國對歐日的控制、彼此相同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以及軍事同盟基礎上,而中國不可能放棄社會主義制度,也不太可能同美國結成戰略同盟,因此也難以想像中美關系會像美歐、美日關系那樣。可以說,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是一條全新的道路,只能靠兩國人民自己摸索、創造條件。

⑦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意義是什麼

一、中美兩國近年狀態來分開看
中國,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大發展大繁榮,綜合國力經歷了發達國家用上百年時間才能發展到的成果。不論經濟文化政治軍事,可以說一個國家所有大的方面的內容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經濟發展的勢頭雖有所減緩,但是整體發展勢頭從目前來看仍然不可阻擋的再向上走。
美國,世界一哥地位長久霸主。世界經濟力量、軍事力量最強,政治影響力最大(軍事力量作支撐,不大都不行)。不過這些年,其經濟增長疲乏,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不僅僅牽扯了其主要精力,還浪費了巨量的資源,嚴重拖累了美國經濟,也因此對國家其他大的方面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從中美兩國關系結合看
政治上來說,社會主義仍然是世界上的少數,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從國家性質上來看始終是存在的根本性矛盾的,過去中國的經濟、軍事力量弱小,社會主義陣營在世界上的力量孱弱,資本主義盡管警惕,不過還是屬於上不了檯面的一股力量。通過中美建交、中國對外展現出的和平友好等動作,資本主義國家基本上部分放開了對華通話的窗口,警惕性相對有所下降。而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綜合實力的巨大提升在資本主義國家眼裡又使得中國的威脅等級逐步提升,但是中國國力的提升,特別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又讓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雙方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對付中國變成了一個頭疼的選項了。美國當了世界警察很久,在美國眼裡任何試圖挑戰其的選項都是不被允許的,而中國的迅速崛起,相當於挑戰其地位的直接對手。當然中國實際上並沒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新型大國關系這一論調就是由中國提出來的。
三、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意義
多極化的世界趨勢不可逆,然而美國當了太久老大,原來是老子天下第一,現在要變成開常委會決議,必然不可能那麼痛快,需要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是中國和美國,特別是經濟、軍事這兩個大頭,另外又有著社會制度的根本性不同,如何求同存異(真正的求同存異不可能,但是可以向這個方向無限趨近),如何避免中國崛起與美國相對衰弱這個過程中雙方不發生大的分歧和武裝沖突,是當務之急。所以中國提出了新型大國關系這一論調。新型大國關系的具體內容就不多說了,總而言之就是拓寬對話機制,互相有所包容,出現問題各自有所讓步等等。這一提議不僅對於中美,對於世界的和平發展也是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的。世界第一強國和世界第一新興國家的和平相處必然是最有利於雙方和世界的。
另:盡管中國有很大的誠意,但目前從美國來看,他們對此還抱有質疑,甚至包括對話友好的專家智庫,說成功還早,拭目以待吧。

⑧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
一是不沖突、不對抗。就是要客觀理性看待彼此戰專略意圖,堅持做夥伴、不做屬對手;通過對話合作、而非對抗沖突的方式,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求同存異,包容互鑒,共同進步。
三是合作共贏。就是要摒棄零和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對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