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新型城鎮化概念股

新型城鎮化概念股

發布時間: 2020-11-23 00:47:10

Ⅰ 城鎮化龍頭股票有哪些

土地改革、城鎮化政策帶來的主題性機會,預收款多、銷售快速、符合新型城市化方向的公司

華夏幸福(600340)、南國置業(002305)、金科股份(000656)、蘇寧環球(000718)、
鐵嶺新城(000809)、華僑城(002669)。

小城鎮化是建材行業的外在驅動力,拉動了對建材的整體需求:
海螺水泥(600585);中期關注有可能困境反轉的冀東水泥(000401)

新型建材:成長空間大:
北新建材(000786)、開爾新材(300234)、龍泉股份(002671)、納川股份(300198)。

大眾消費品:布局三四線城市:
索菲亞(002572)、永新股份(002014)等。另外需要兼顧主題投資,如原材料價格下跌,下游增長確定的公司,包括姚記撲克(002605)、通產麗星(002243)、紫江企業(600210)等。金價上漲的相關個股,如老鳳祥(600612)、明牌珠寶(002574)、潮宏基(002345)。

Ⅱ 十三五規劃概念股有哪些

十三五」規劃編制啟動,其中涉及到的重要議題,是未來資本市場的方向標,對於投資者的挖掘未來投資機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分析人士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布局,挖掘有投資價值的個股。第一是潛伏環保股。「十三五」規劃在資源環境、生態建設方面的力度,只會進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更不可能「放水」。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徐林如是表示。可見,環保領域的政策支持、資金投入不會放鬆,相關概念股可做「壓箱底」。
今年以來,環保板塊有諸多亮點閃現,概念股表現活躍。其中,興源過濾是當之無愧的領漲龍頭,截至昨日,該股年內上漲82.5%。此外,年內累計漲幅靠前的環保股如下:依米康(上漲40.8%,凱美特氣上漲25.55%,金固股份上漲25.3%,正海磁材上漲24.4%,大港股份上漲21.6%。第二是掘金京津冀一體化概念股。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表示,「十三五」規劃里提出一個課題,就是要研究區域發展重點,包括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目前發改委地區司正在和京津冀三地政府、國務院其他部門一起完善京津冀發展規劃文本,經過一定的程序之後,應該會按期出台。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目前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新型城鎮化規劃均重點提到。在頂層設計的推進下,一體化規劃將很快推出,未來的發展也將駛上快車道,因此該題材熱度將持續。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昨日,京津冀三地股票中,廊坊發展(112.8%)、寶碩股份(112.5%)、立思辰(106.5%)、眾信旅遊(106.3%)等4隻個股年內累計漲幅均超100%。東方網力、九安醫療、光環新網、利亞德、唐山港等股票年內累計漲幅也超60%。

Ⅲ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最具有潛力的股票有哪些

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一體化是中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大命題,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也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對於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意義。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城市化已走過了200多年的歷程,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普遍達到80%左右,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報告,2011年世界城鎮人口為36.3億,中國城鎮人口為6.9億,佔比為19%,報告預計到2030年世界城鎮化率將達到49.8億城鎮人口,中國將達到9.7億左右,佔比將達到19.5%,中國對全球城鎮人口的貢獻率將超過20%,中國城鎮化規模大、節奏快、影響廣泛而深遠,中國城鎮化道路的選擇備受世界矚目,我們說城鎮化是伴隨工業化發展、非農產業向城鎮集聚,農業人口向城鎮集中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改革開放35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0.36萬億增加到去年的56.9萬億,實際增長了25倍左右,與此同時,中國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城鎮人口從1978年的1.7億人增加到去年的7.3億人,城鎮化率從17.9%提高到53.7%,吸納了大量的農業勞動力轉移就業,提高了城鄉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帶來了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促進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成就舉世公認。

但發展過程中累計的矛盾和問題也不少,比如大量的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城市發展模式比較粗礦,空間分布和規模結構不合理,城市病的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環境和自然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利等等,當前中國城鎮化的內外部環境和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隨著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再平衡和產業格局再調整,隨著國內農業富餘勞動力減少和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日益加劇,城鄉內部二元結構矛盾日益凸顯,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主要依靠勞動力廉價供給,土地等資源粗放消耗,壓低公共服務成本來推動城鎮化的過去不可持續,城鎮化轉型發展勢在必行,推動城鎮化轉型發展就是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具體形態,以綜合(行情 專區)承載能力為支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全面提高城鎮化發展的質量,走好這條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必須堅持四化同步,深入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相輔相成,必須堅持優化布局,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發射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市協調發展,必須堅持生態文明,節約集約利用水、土地、能源等資源,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營運模式。必須堅持文化傳承,發展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領土特點的美麗城鎮,彰顯城市的個性和特色,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重點是要實施五大任務:

第一,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國城鎮常住人口中有2億多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農民工已經成為中國產業工人的主體,但他們未能享受城鎮居民的待遇,城鎮內部出現了新的二元結構矛盾。也帶來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人的問題突出,給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一些風險隱患。要按照尊重意願、自主選擇、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其他常住人口,統籌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地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一方面通過實施差別化的落戶政策,全面放開縣級城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城區人口50萬到100萬的城市落戶限制,合理放開城市人口100萬到300萬的大城市的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城區人口300—500萬的大城市的落戶條件,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的規模。到2020年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今年我們要求各類城鎮要因地制宜的制定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具體的標准,特大城市要實行居民制,並向社會公開、公布,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和他們的預期。另一方面要通過建立居住證制度,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條件掛鉤,穩步推進城鎮的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務,覆蓋城鎮常住人口。

第二,優化城鎮化的布局和形態,從城市群布局看,我國東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2.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18%的人口,創造了36%的國內生產總值,但持續發展的壓力在加大,而中西部資源(行情 股吧 買賣點)環境承載能力較強地區的城鎮化的潛力尚有待挖掘,從城市規模結構來看,部分特大城市人口規模與資源環境綜合在能力的矛盾在加劇。但一些中小城市集聚產業和人口不足,潛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到2020年我國城鎮人口將達到8.5億左右,合理引導在東中西部地區,在大中小城市之間的不,關繫到人口、經濟與資源環境的相互協調,關繫到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大局,要優化提升中部地區的城市群,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群,構建兩橫三縱的城鎮化的戰略格局,依靠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通過綜合交通運輸網路的連接,增強城市群內部的城市和小城市產業功能、集聚功能和服務功能,把有條件的縣城:重點鎮、重要邊境口岸發展成為中小城市。

第三,要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我們一些城區攤大餅式的擴張,空間開發無序,重經濟建設、輕環境保護,重城市建設,輕管理服務,導致城鎮建設粗礦低效,交通擁堵問題嚴重,水、空氣、土壤等環境污染加重,管理運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足,這既不利用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必須加快轉變城市的發展方式,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要增強城市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資源環境對人口的承載能力,強化城市產業、就業支撐,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有效預防和治理城市病。要推進創新城市、綠色城市、智能城市和人文城市的建設,全面提高城市內在品質,要完善城市治理結構,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會的治理水平。

第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城鄉發展一體化是新型城鎮化的應有之意,未來中國城鎮化率即使達到70%左右,仍然將有4—5億人口生活在農村,因此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要相輔相成,與呈現發展一體化要統籌協調,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的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要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業和……推進城鄉統一要素市場建設,推進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要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美好的家園。

第五,要改革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現行城鄉分割的管理制度固化著已經形成的城鄉利益失衡格局,阻礙了城鎮化健康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統籌推進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財稅金融、城鎮住房、行政管理、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要逐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及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矛盾,通過改革釋放發展潛力,為新型城鎮化注入活力和動力。

女士們,先生們,在中國這樣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城鎮化這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可尋,我們需要認真借鑒、汲取世界各國的經驗和教訓,積極穩妥扎實有序的推進,我們希望國際上更多的專家學者為中國城鎮化發展提供寶貴的意見建議,我們歡迎國際上更多的企業機構參與中國城鎮化建設的進程。

Ⅳ 水十條的受益股票有哪些

朋友,水十條的受益股票大概有以下這些類別:
第一,工業水處理領域,工業污水投資過去受宏觀經濟影響比較大,2007年、2008年高速增長,而2009年大幅下滑。瑞銀證券認為,近幾年,政府和民眾對環保要求的一致提高,將推動工業污水處理投資加速增長。龍頭受益股可關注津膜科技,公司客戶廣泛分布於各個行業,其膜產品相比同業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未來公司應直接受益於工業水處理投資上升。
第二,市政污水建設方面,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排水與污水處理建設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國城市洪澇災害頻發,排污企業與污水處理企業出水水質不達標、污泥處置達標率低等現象屢見不鮮。而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速,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主要受益股包括:碧水源、納川股份、青龍管業、國統股份、龍泉股份等。
第三,膜技術方面,水處理行業將在「十二五」期間進入質量提升期。膜技術受益於出水質量標准升級,國內膜技術企業憑借性價比與服務網路優勢取得發展空問;業內人士表示,重點關注膜技術先進、項目能力強的碧水源,在煤化工水處理領域遙遙領先的萬邦達、津膜科技,以及從事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進軍餐廚業務取得突破的維爾利。
第四,凈水器市場。分析人士稱,近期發生的水污染事件或將引發資本市場對凈水器的關注,未來數年凈水器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相關領域個股值得關注,例如:澳柯瑪、開能環保、巴安水務、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

Ⅳ 新型城鎮化概念股有哪些

未來幾年內,新型城鎮化(包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城市建設、房地產等相關產業)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資本市場的新寵兒。推動相關城市公共基礎建設,帶動跨區城際鐵路、公路、能源等基建領域的投資。總結來看,除了利好機械、建材、鋼材、污水處理、固廢處理等公司之外,新型城鎮化還利好園林、房地產、智慧城市等板塊。相應的概念股主要包括:
園林行業:普邦園林、鐵漢生態、蒙草抗旱
房地產行業:雲南城投、華夏幸福、金科股份、渝開發
綠色智慧城市:銀江股份、北新建材、碧水源。

Ⅵ 新型城鎮化概念股有哪些

城鎮化來城鎮化概念股個股一覽
源房地產開發:渝開發、中房地產(000736)、津濱發展(000897)、北京城建(600266)、天房發展(600322)、雲南城投(600239)
基礎建設:達剛路機(300103)、秦嶺水泥、寶利瀝青
醫療服務:迪安診斷(300244)達安基因(002030)、通策醫療(600763)、新華醫療(600587)、開元投資。
智能建築:達實智能(002421)、金智科技(002090)、延華智能(002178)
零售: 文峰股份(601010)中百集團(000759)新華都

Ⅶ 城鎮化建設有利於哪些上市公司

嬡、茬咗掱籩4級2013-03-20 城鎮化概念股是一個大概念,裡面涉及很多行業,三條主線把脈投資機會。城鎮化是擴大內需、拉動增長的持久動力。城鎮化的內在邏輯是先有產業的轉移和集聚,帶動人口的轉移和集聚,進而擴大城鎮的規模。城鎮化帶動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帶來消費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時還產生龐大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以及住房建設等投資需求。 第一,新型城鎮化必然帶來居民消費結構的轉變,而由於中小城鎮將成為未來新型城鎮化的重點發展方向,服務於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股,將顯著受益於這一過程。衣著、醫療保險、交通通訊、家庭設備支出占總生活支出的比重在慢慢上升,城鎮化對農民消費支出的影響由大到小依次為:醫療保險、交通通訊、家庭設備用品及其服務、文教娛樂及其服務、住宿、衣著、其他商品及其服務和食品支出。 第二,新型城鎮化建設必然帶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城鎮化不僅僅是將農村居民轉化為城市居民,更為重要的的是,能為其提供適宜居住的便利條件。天然氣管網建設面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隨著天然氣價改的逐步推進,企業完善城市管網建設的積極性得以提高,從而帶動相關投資的加大。而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對城市的綜合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信息化基礎上的「智慧城市」相關上市公司也將迎來利好。 第三,在城鎮化的過程中,節能環保的壓力會隨著城市化率的提升而進一步增強。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意味著有1300萬人進入城市,這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也對節能環保提出更高要求。污水處理、污泥處理、固廢處理等方面的需求也會進一步提高;在建築規劃上也將更偏向於節能建築建材,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上也更傾向於節能產品。對大氣污染治理提出更高要求。對低碳節能產品的消費增加,對自身環境安全更為關切。

Ⅷ 城市地下管廊概念股可投資哪些股票

中國城市眾多,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推進以及老舊管網的改造,地下管廊建設市場空間巨大。在政府政策以及創新的PPP投融資模式的支持下,地下管廊建設有望快馬加鞭,產業鏈個股有望受益。隨著地下管廊建設全面啟動,蘇交科、隧道股份等專業地下工程設計承包商將率先受益;國統股份、納川股份、永高股份等管廊供應商也可適當關注。

Ⅸ A股有哪些一帶一路概念股

長期推薦品牌消費及文化傳媒類公司:道路連通、貿易連通中同樣伴隨著文化溝通,中國的品牌消費品(醫葯、家電、汽車等)、傳媒等板塊也將受益。」中金公司稱。
相對於2014年「一帶一路」概念股的全線飆漲,進入2015年,相關概念股出現明顯的調整跡象,但由於市場對兩會加速「一帶一路」的推進期待值頗高,機構普遍認為回調帶來配置機會。
統計顯示,在「一帶一路」概念板塊整體震盪整固之際,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2日收盤,仍有26隻概念股年內實現上漲,佔全部概念股的45%,其中,包鋼股份、連雲港、小商品城等概念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10%。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帶一路」規劃正式發布之前,各個層面的資本輸出和企業「走出去」戰略已經啟動。近期,不僅監管層對外投資審批的流程大大簡化,高層領導人更甘當「推銷員」,涉及高鐵、能源、基建等領域國內企業更是加快了海外投資的步伐。
在資本市場上,分析人士普遍指出,有望受益於「一帶一路」戰略的領域主要包括:第一,基建類企業。如新疆城建、西部建設、北新路橋等。第二,國際工程承包類企業。如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建築、中國電建等。第三,機械出口類企業。如三一重工、中國重工、振華重工等。第四,交通物流類企業。如上港集團、寧波港、廈門空港、東方航空、建發股份、外運發展、大秦鐵路等。
「2015年重點關注『一帶一路』統領下的穩增長。在2015年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背景下,中央需要『一帶一路』來統領新型城鎮化、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各項戰略規劃實施,重點加強城市群基礎設施建設,對沖房地產投資下滑,實現穩增長。而相關的政策將會優先、重點推進、實施。」中信證券的投資建議是,「防風險」短周期延續,關注基建產業鏈。
中信證券認為A股「防風險」的短周期特徵還將延續。配置上,建議「博取政策和業績方面的確定性」的主邏輯,繼續持有汽車、農業、地產、商貿零售、社會服務、傳媒等偏中下游的消費行業,主題上重點關注區域政策落地和國企改革。在穩增長政策下,建議重點關注基建產業鏈。同時,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有望出台,相關板塊也可以適當關注。(東方早報)
絲路基金正式起航 「一帶一路」概念望再度引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