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活字的發明
『壹』 王禎為什麼創造木活字
王禎不僅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農學家,而且也是一位發明家。我們知道,我國在唐朝就開始採用雕版印書,但是雕刻木板是一件異常費事的工作。為了改進印書技術,在十一世紀的時候,傑出的發明家畢A曾經發明了膠泥活字排印法。但是這一方法並未得到廣泛的運用,所以宋、元時代的書籍,大部分還是用雕版印刷。王禎在編寫《農書》的時候,很想讓自己的書早日出版,因此就創造了木活字。
『貳』 目前所知世界上早的木活字印刷術出自哪裡
據《夢溪筆談》載,畢升曾試驗以木為原料製作活字,因木字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漲變形,與粘葯固結後不易去下效果不佳,而未成功,畢升才改木為泥發明用泥製作活字。公元1041~1048年,畢升終於成功地發明了泥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叄』 歷史問題:安徽旌德縣()發明了木活字印刷術
安徽旌德
縣(尹王禎)製造
木活字
畢升
發明了
木活字印刷術
,但是只是有說法是徽州(今
安徽歙縣
)人
希望能幫到LL~
『肆』 木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
畢升發明了木活字但是沒有成功,到了元代,著名農學家王禎更創轉輪排字架和轉輪排字法,將中國的木活字印刷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在中國傳統的活字印刷工藝中,木活字印刷較之泥活字和銅、錫、鉛等金屬活字,在製作上是較為簡便、容易的一種活字印刷。或許這正是畢升在製作泥活字之前首先製作木活字的原因。畢升用木活字印刷雖未成功,但此法後人必繼續研究,且很快用於書籍印刷。現存西夏文木活字本《三代相照言文集》、《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佛經的發現為此提供了無可爭議的實物證據。到了元代,著名農學家王禎更創轉輪排字架和轉輪排字法,將中國的木活字印刷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明清二代木活字印刷已相當普遍,且出現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這樣的大規模木活字印刷工程。將中國的木活字印刷推向其歷史的高潮。
參考:中華印刷通史。http://www.cgan.net/book/books/print/g-history/gb_9/08_2.htm
『伍』 木活字技術在清代有什麼發展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
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萬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清代磁版印刷術創造者徐志定,於1718年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煅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採用的仍然是畢A用過的方法。
清代畫家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A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歷經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昀終於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翟金生又印了許多書。
後來的研究者在涇縣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5種型號。翟金生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A的發明泥活字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的《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萬至200萬個。
『陸』 木活字是王禎發明早還是西夏人發明早
(中國青年報 )本報北京11月14日電(記者桂傑)明日起將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西夏文物精品展上,一份比元代科學家王禎的木活字印刷早132年的西夏佛經木活字印刷版本,引起了一些專家的關注和興趣,它的亮相使歷史教科書上所寫的木活字印刷的首創人是王禎的說法受到了質疑。
據此次文物展的主辦方之一寧夏博物
館宣教部副主任劉紅英介紹,王禎,字伯善,山東東平人,於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用木活字印刷了他所編纂的《旌德縣志》。遺憾的是,這部古代有明確記載的木活字印本,早已經失傳了。雖然韓國也曾考證認為木活字印刷最早出現於他們國家,但由於沒有明確的實物而無法佐證。
而此次亮相的佛經是至今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實物。這部於1991年出土於寧夏拜寺溝方塔的佛經名曰《吉祥遍至口和本續》,出土的時候保存完好,佛經內容尚未完全破譯。本次展出的是原件中的兩頁,字與字之間有隔片,書名外環有竹製框,完全符合木活字印刷規則。這套印刷工藝由誰發明,至今仍是一大謎團。
『柒』 誰創造了木活字印刷,還發明了轉輪排字盤
活字版印刷術是宋朝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畢升發明膠泥活字的,這是我國繼雕版印刷之後又一偉大發明。
畢升發明的活字版印刷,採用泥活字排版,從造字、排版到印刷都有明確的方法,由於當時條件的限制,畢升的發明難免粗糙,但它的基本原理和現在的活字版印刷十分相近,與雕版印刷相比,活字版印刷術既經濟又方便,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因而逐漸取代了雕版印刷術的地位。
畢升的活字版印刷術比雕版印刷有很大的進步,推動了我國印刷技術的發展,但缺點是泥活字不易保存,不能用來做第二次印刷。
轉輪排字盤是元代王禎設計發明的,用於排放活字字模。字盤為圓盤狀,分為若干格,活字字模依韻排列在格內。下有立軸支承,立軸固定在底座上。排版時兩人合作,一人讀稿,一人則轉動字盤,方便地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
內。印刷完畢後,將字模逐個還原在格內。
『捌』 木活字那個朝代發明的
據《夢溪筆談》載,畢升曾試驗以木為原料製作活字,因木字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漲變形,與粘葯固結後不易去下效果不佳,而未成功,畢升才改木為泥發明用泥製作活字。公元1041~1048年,畢升終於成功地發明了泥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2011年,寧夏考古工作者從一座西夏古塔中發現了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我國和世界印刷史的相關部分將因此而改寫。
11月6日,文化部科技司在北京組織了俞偉招、潘吉星、鄭如斯等15位著名專家學者,對此做出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肯定了牛達生的研究成果,認為這批西夏文經卷為西夏後期印本,有明顯的活字版印本特徵和木活字版印本特點,與泥活字版有明顯區別,可以認定為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木活字版印本實物。這些實物不僅提供了研究古代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新資料,而且將木活字的發明和使用時間提早了一個朝代,有力地捍衛了我國印刷術的發明。^
『玖』 活字印刷術是怎麼發明的
國家圖書館是中國藏書最多的圖書館,這里古籍浩如煙海,許多孤本及絕版書往往可以在這里找到。前些年,國家圖書館中發現了一些古籍,這些古書不是用雕版印製的,而是用普通鉛字排版方法印製的,只不過經過鑒定這些字用的不是鉛字,而是用泥做成的單字模,經過排版組合而成。這一發現使專家們立即想起了宋朝學者沈括《夢溪筆談》一書中記載宋朝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故事。於是專家們得出結論:這些活版印刷的古書證明了沈括記載的真實性。這樣一來,中國早在千年前就發明了活版印刷術,不僅有了史料的記載,更有了實物的證明。
沈括在他的書中比較詳實地記下了活版印刷的情況。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1世紀中葉),有一位叫作畢昇的平民發明了活版印刷。這種方法比起雕版印刷來,既經濟,又方便,更縮短了出書時間,它開創了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在使用的鉛字排版印刷的先河。畢昇看到每印一部書都要刻成百上千的大版,常常要用好多年才能雕刻好,而書印完了,版也就沒用了。他想到,如果把這些版分解開,使其成為許多塊小版,每塊版上只有一個字,要排什麼句子,只要將這些字版組合在一起,不是既方便又省事嗎!更何況印完書以後把版拆開,拆下來的字版下次還可以再用!於是他試制了許多木質活字。但是他發現用木頭做的活字版,由於它們的木紋疏密不同,沾水後有伸縮性,排出版來高低不平,此外還容易沾上葯物很不好清除,使用起來不夠理想。
於是他又開始尋找別的材料,他找到了膠泥。畢昇用膠泥刻字,泥質又細又軟,很好刻。刻完了,用火一燒,字模就變硬了。這真是個好辦法!畢昇刻了許多單字,做成不少單字印模。他又准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放著松香、蠟、紙灰,鐵板四周圍著鐵框,鐵框里密密地擺滿字印模,滿一鐵框就是一板,拿到火上加熱,葯熔化後,用平板把字壓平。為了提高效率,他用兩塊鐵板,一塊板印刷,另一塊板排字,這塊板印完,第二板又准備好了。這樣交替使用,印得很快。每一個單字,畢昇都刻了好幾個印模,常用字就更多一些,以備一板里有重復字時用。至於沒有事先刻好的生僻字,就臨時寫刻,馬上燒好了用。這種方法印幾本書當然顯不出簡便,但印得越多優越性就越顯著,要是印成百上千冊,那就是雕版無法比擬的簡便了。
到了元代,農學家王禎也創製成功木活字,他還發明了轉輪排字架,用簡單的機械增加排字效率。他在《農書》中詳細地說明了他的印刷方法和經驗。王楨造的木活字共有3萬多個,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他用這套木活字排印自己編纂的《大德旌德縣志》一書,全書6萬多字,不到一個月就印出了100部。到了明清時期,木活字就普遍流行起來。清朝乾隆年間,政府曾使人刻成大小棗木活字253500個,先後印成《武英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00多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書。清朝還有一部書《古今圖書集成》,是用銅活字印製的,當時金屬活字已經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
中國的印刷術傳入歐洲,成為推進歐洲歷史前進的巨大動力。因為在這以前的歐洲,都是靠人手抄書的。這種情況極大地限制了知識的普及,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印刷術的傳入改變了這種狀況,但當時歐洲使用的是雕版印刷術。後來,15世紀歐洲也出現了一位如同中國北宋時期畢昇一樣的人物,這個人的名字叫科斯特。
科斯特是荷蘭北部哈拉姆城一個小旅店的老闆。他是個很善於動腦的人,為人也仁慈,小孩子們都喜歡他。有一次,科斯特帶著一群孩子去森林玩,為了討孩子們喜歡,他在一些小塊木頭上面刻字,然後從口袋裡找出一點紙來,給每個小孩印一張。回來時,他觸發了靈感,產生了如同畢昇發明活字版一樣的想法。他想:為什麼不可以用活字體呢?把一面字排好,印刷起來,然後再排一面,這樣可以連續做下去。當時那些刻字工人想用他們刻出的雕版來超過那些抄寫經典的僧侶們,但他們要費很多工夫才能刻出一面來,這太費時間了!而且用完以後就不能再用了,只好燒掉。這么慢的速度,而且每面都要重新刻,要是用能隨意移動的字體多好!
沿著這個思路他繼續想下去:如果能把每個字體用木頭分開刻得平整又清楚,大大小小的成排成列,這是可以辦到的。但還可以更簡化一點兒,用硬一點的金屬熔化後鑄成模型。把字母刻在鋼頭上,然後打在較軟的金屬鑄成的模型上,這樣就可以製成一個活字了。每打一次就是一個模型,每一個鋼頭就可以打出許多活字模來。科斯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造出了許多活字,他用鋼頭刻字母,然後鑄出活字,排成一段段文章,合並成一面。就這樣他印出了一頁頁的書。
科斯特成功了,他印出了歐洲第一部活字印刷的書。這個日期現在已經說不太准確了,有人說是1420年,也有人說是1428年,還有人說是1440年。不管怎樣,活字印刷總算在歐洲出現並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關於歐洲活字印刷的發明者,另外一種說法是德國的約翰·古騰堡。傳說,歐洲在15世紀以前是沒有撲克的。15世紀時,到中國旅行的歐洲人把中國的骨牌游戲帶回了歐洲。當時骨牌在歐洲風靡一時,而製造骨牌也成為重要產業。歐洲制的骨牌,最初完全是用手工製做的,雕刻之後,塗上顏色。後來知道用印刷的方法,先把模樣刻在薄金屬板上,然後用有顏色的墨水印在紙片上。再以後便用木板代替金屬板,工作效率更高了。據說古騰堡有一天晚飯後和他的妻子玩骨牌。他手中摸著骨牌,心中想:這牌我也會做!第二天他照骨牌的樣子刻了塊木片,再用墨水印出骨牌來。同時,他把妻子的名字也用同樣的方法印出來,這使他妻子喜出望外。
有了這小小的成功,古騰堡進而刻印較復雜的東西。他又印了些聖像,掛在店門口,惹得行人紛紛爭購,這給他帶來了意外的收入。他更熱心於印刷的研究,獲得修道院的允許後,他刊印了《貧者的聖書》。
在實踐中他逐漸體會到,在一塊木板上刻上字,比起用獨立的字模拼版來要困難得多。於是他開始用木頭刻字模,然後創造出排列用的字框,活字印刷終於獲得了成功,這時是1445年,古騰堡覺得喜出望外。
古騰堡最初印刷的只有《聖經》,都是拉丁文的,不適用於更廣泛的地域,後來才開始翻印各國文字的《聖經》,《聖經》才進入一般民眾的家庭。
從印刷術發明到現在,成百上千年過去了,發明者的許多事跡已經湮沒無聞,發明權也出現了多種不同的說法,使我們難以准確地考證事實的每一個細節,然而,印刷術對人類文明和人類歷史進步的巨大作用是每一個人都十分清楚的。盡管今天電腦排版和膠版印刷已經十分普及,我們卻無法忘記我們的祖先為了這一切所作的艱苦努力。
知識點
王禎與《農書》
王禎,字伯善,元代農學家,東平人(今山東省東平縣)。關於他生平的史料記載極缺乏,僅知他曾任旌德縣(今安徽境內)和永豐縣(今江西省境內)縣尹,在任職期間,注意發展農業生產,組織修築水利工程,勸課農桑。也注意考察農業生產技術,積累了許多農業生產知識。在旌德縣尹任中,綜合整理平日筆錄,寫作《農書》,在永豐縣尹任內完成,時間約在元皇慶二年(1313)。
《農書》是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著作,它上續《齊民要術》,總結前人的經驗,補充了大量實地考察的結果。全書37集,136000字。基本內容分為農桑通訣、百穀譜、農器譜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講述農業史與主要農耕技術;第二部分敘述各種糧食、蔬菜、瓜果與林木作物的栽培與管理;第三部分繪制各種農具與農業機械圖281幅,並加以說明。《農書》是第一部兼論南北,力圖從全國范圍內對農業作系統性介紹,並把南北農業技術以及農具的異同和功能進行分析比較的農業科學著作。
『拾』 中國木活字印刷的起原是誰
活字印刷的發展歷程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畢升是北宋中期的一個普通平民知識分子,當時人稱布衣。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編輯本段]畢升活字印刷術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這一科技偉業被當時的著名政治家、科學家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首次作了如實記錄:「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用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葯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1]
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里,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葯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葯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葯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葯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葯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採用。 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現代的凸版鉛印,雖然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朝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中間,我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不可磨滅的。可是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我們卻一無所知,幸虧畢升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事跡,比較完整地記錄在沈括的《夢溪筆談》里。但是除開西夏文字的幾本推測為活字印刷的佛經外,中原地區無發現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
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復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用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詔書,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活字排印的開始,不過他雖已發明,未能廣泛應用」。古代的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鑒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葯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這對一個公爵來說就算不了什麼。
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升原有技術。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
1718年山東泰安人徐志定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煅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採用的仍然是畢升用過的方法。
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事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與楊古同時代的王禎(1271~1368年)創制了木活字。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里。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採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