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創造要點
㈠ 童謠創作 急!!!
愛闖天涯
百家號01-16 06:22
關注
「樹枝搭鳥窩,鳥窩靠樹托。沒樹哪有枝,沒枝哪有窩。鳥兒愛大樹,也愛它的窩。我們好孩子,愛家更愛國。」
在滄州市運河區麗景小區,82歲的武春章老人可是位名人,總也閑不住。他一生熱愛並堅持創作童謠,還在社區里負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室」「黨史國史教育室」的宣講工作,利用自己幹了一輩子教師工作的優勢,堅持傳播正能量。
放下粉筆,拿起鋼筆
童謠是武春章一生的摯愛。
武春章老人做了一輩子教師。小學、中學、師范學校,他全教過。1995年退休後,他如此形容自己退休後的生活:「我放下粉筆,拿起鋼筆,一天也沒閑著。」
武春章老人「拿起鋼筆」寫的,是他一直摯愛的童謠。武春章老人說,他與孩子們打了一輩子交道,雖然退休了,但孩子們那天真可愛以及純凈美好的童心,一直讓他沉浸其中。所以在退休後,他就用創作童謠的方式來保持自己的那顆「童心」,繼續活在孩子們的世界。
所以,即便已經創作並出版了兩部個人散文集,武春章的作品仍舊圍繞著童謠的主題。到目前為止,他還創作並出版了8部童謠作品集。其中,有的聚焦趣味知識,有的關注環境保護。而且,更多的作品還是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他通過創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童謠,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與教育。
童謠一般寥寥數語,貌似簡單,其實對知識性、趣味性、文學性和藝術性有著很高的要求。武春章的每首童謠,都凝聚著他的心血。
「大地球,不知倦,圍著太陽滾滾轉。翻個跟頭是一日,繞日一圈是一年。迎著太陽是白日,背著太陽是夜間。」
「大蘿卜,白肚皮,怕人笑話鑽土裡。頭上扎著小青辮,迎風擺動笑嘻嘻。」
……
生活是武春章創作童謠的靈感源泉。
在公園里,他看到喜鵲搭窩,而遠處正好有樓房施工,他感受到勞動的偉大,於是便寫出了一首童謠:「小喜鵲,叫喳喳,要在樹上安個家。叼干枝,架樹杈,千枝萬枝往上搭。來來往往不知累,勤勞換來一個家。」
看到一位媽媽給孩子剝香蕉吃,結果小小的孩子卻舉著香蕉喊:「媽媽吃,媽媽吃。」母親就欣慰地笑著「空咬」了一口,隨後是母子的歡笑聲。這個場景讓武春章深受觸動,他有感而發創作一首童謠:「媽剝香蕉給寶寶,寶寶先讓媽媽咬。你咬咬,他咬咬,咬來咬去不見少。要問這是為什麼,母愛子孝樂陶陶。」
武春章的童謠不僅歌頌生活和童心,還有一份責任感。他把童謠當作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載體,他的童謠集多次成為滄州市文明辦以及運河區委宣傳部的宣傳教材,並在孩子們的吟誦中傳播開來。
喜歡學習,補充精神營養
武春章講課十分投入。
除了創作童謠,武春章老人還有一個一直堅持著的愛好,那就是利用自己「講了一輩子課」的優勢,在生活中用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的講解,向身邊人宣講黨的方針政策,幾乎每天下午都要去公園里宣講。而且,他還能根據聽眾的不同選擇不同的主題:走進小學,他給孩子們講孝道;走進大學,他給青年學生說理想、講奮斗精神……
更令人感動的是,武春章的宣講不是憑著一時熱情,他每次宣講都像當年備課一樣,准備非常充分,有時不僅專門寫出講稿,還會聽取相關部門的意見進行修改、完善。這讓他每進行一次宣講,都像又回到年輕時,走進課堂,上了一課。
提起自己堅持宣講的事,武春章老人說,即使已經退休了,他也沒有放棄學習。每天上午,他會雷打不動地讀書看報。因為長年讀書看報,他的毛衣袖子總是磨損得特別厲害,以至於老伴兒不得不專門給他重新「縫個新袖子」。
武春章老人說,他喜歡學習,喜歡每天補充不同的精神營養的感覺。但是,他也看到,現在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很快,被電腦、手機佔去了大量時間,讀書看報的氛圍不濃。於是,他想做點兒什麼,便想從所在的小區里「走出去」,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己學習的成果,將自己學習的快樂分享給更多的人。所以,他開始堅持到公園里宣講。要是他哪一天沒去,公園里的老人們都會問:「老武今天怎麼沒來?」
此外,武春章老人還擔任著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進學校」是他給自己定下的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他除了走進學校,走進機關,甚至還利用社區里的「兒童之家」,義務給家長們宣講教育的學問。從「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到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他的講座最多時能引來數十位孩子家長。武春章老人說,哪怕有一位家長接受了這些教育理念,重新審視家長在教育上的定位與責任,他的宣講就沒白費。
年過八旬,豪情滿懷
武春章82歲了,但與他聊天,你能感受到他那火熱的激情。說到動情處,他會熱淚盈眶。老人家說,因為自己是從戰亂與艱難時期走過來的,所以格外珍惜現在的好生活、好時代。他說,有一天,老伴兒打開冰箱一看,裡面是各種各樣的食品,又說起當月的退休金也打到卡上了,他們老兩口很是感慨了一番。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武春章在社區的幫助下,利用社區里的「兒童之家」和其他活動場所,成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室」和「黨史國史『兩史』教育室」。
在社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室」里,主要教材就是武春章出版的多部童謠作品集,還有相關展牌掛在牆上。此外,還有一塊小小的黑板,上面還有武春章上一堂課的板書,也是一首童謠:「樹枝搭鳥窩,鳥窩靠樹托。沒樹哪有枝,沒枝哪有窩。鳥兒愛大樹,也愛它的窩。我們好孩子,愛家更愛國。」
「兩史」教育室主要依託牆上的展牌。對一些重要的歷史節點,武春章用詩歌或歌謠進行了宣講,形式靈活,通俗易懂。
「活不夠。」武春章用這三個字形容他目前的生活。這裡面,既有他歷經滄桑終於安享幸福晚年的滿足感,還有他要繼續發揮余熱、做更多事情的緊迫感。
武春章老人說,他正在創作一部以社區工作和生活為主題的長篇小說,目前已經寫下了30萬字。他會繼續堅持創作童謠,會繼續服務社區,還想著將「師德建設」納入自己的宣講范圍,通過講述他的親身經歷和感悟,激發更多的教師對「師德」進行思考……
說著自己一項又一項的計劃,82歲的武春章老人豪情滿懷,也許只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才是最合適的:「生理年齡八十二,心理年齡二十八!」
㈡ 寫童謠的要點
沒有 押韻
㈢ 什麼是童謠
童 謠 是 在 兒 童 間 流 行 的 歌 謠 。 它 的 特 點 是 不 用 樂 器 伴 奏 而 歌 唱 。
童 謠 之 發 端 相 當 早 。 根 據 《 左 傳 · 昭 公 二 十 五 年 》 記 載 , 在 周 文 王 與 周 武 王 的 時 代 即 有 童 謠 。 後 來 民 間 也 多 有 童 謠 流 行 。 童 謠 有 兒 童 自 發 編 創 的 , 也 有 成 人 教 授 使 之 歌 唱 的 。 童 謠 有 不 同 類 型 , 道 教 童 謠 是 其 中 之 一 。
所 謂 道 教 童 謠 是 根 據 道 教 的 思 想 旨 趣 而 創 作 的 並 且 在 兒 童 中 流 行 的 歌 謠 。 從 功 能 上 看 , 道 教 童 謠 也 具 有 預 讖 的 作 用 。 歷 史 上 , 在 改 朝 換 代 的 關 鍵 時 刻 , 社 會 上 往 往 出 現 一 些 符 合 道 教 預 讖 精 神 的 童 謠 。 例 如 隋 朝 楊 堅 當 皇 帝 之 前 , 社 會 上 有 些 人 就 放 出 楊 堅 有 " 龍 顏 " 當 為 皇 帝 的 讖 語 。 《 隋 書 · 王 劭 傳 》 說 : 陳 留 有 一 座 老 子 祠 , 祠 中 有 枯 柏 。 世 上 傳 說 , 老 子 將 " 度 世 " , 曾 經 預 言 枯 柏 如 果 生 出 東 南 枝 , 就 會 有 聖 人 出 世 , 道 教 就 會 盛 行 。 到 了 南 齊 的 時 候 , 枯 柏 真 的 從 下 生 枝 , 並 且 朝 東 南 上 指 , 夜 間 , 有 三 個 童 子 結 伴 唱 起 歌 謠 : " 老 子 廟 前 古 枯 樹 , 東 南 狀 如 傘 , 聖 主 從 此 去 。 " 據 說 楊 堅 到 亳 州 當 刺 史 , 親 自 到 老 子 祠 察 看 , 只 見 柏 枝 回 抱 , 與 童 子 歌 謠 所 唱 吻 合 。 楊 堅 於 是 把 自 己 當 作 " 聖 主 " 。 隋 朝 末 年 , 又 有 童 謠 唱 道 : " 桃 李 子 , 鴻 鵠 繞 陽 山 , 宛 轉 花 林 里 , 莫 浪 語 , 誰 道 許 。 " 前 人 解 釋 , 此 童 謠 中 的 " 李 " 暗 示 將 有 李 姓 興 起 為 帝 王 , 而 " 桃 " 通 於 " 陶 " , 指 的 是 " 陶 唐 " , 省 略 了 " 陶 " 字 , 就 剩 下 " 唐 " , 暗 示 有 唐 王 朝 取 代 隋 朝 。 這 種 讖 語 式 的 童 謠 與 樓 觀 道 士 歧 暉 關 於 李 氏 將 起 而 為 帝 並 且 大 興 道 教 的 讖 語 頗 相 類 似 , 很 可 能 出 於 道 門 中 人 的 創 作 。
道 教 童 謠 因 為 琅 琅 上 口 , 易 於 流 行 , 這 在 客 觀 上 起 到 了 特 殊 的 宣 傳 作 用 。
另一個解釋:
楔 子
前面二集介紹了許多閩南語傳統念謠。黃哲永先生說,那些念謠念起來真是有「原味」,是民間文學的瑰寶。但是光念仍不夠盡興、過癮,於是念著哼著就唱起來了,成為民間傳唱的童歌或兒歌。這些曲子有的是隨著念謠自然而然產生的,有的是有心人士把它慢慢收集起來譜上簡單的曲調而傳唱開來的,就好像孔子、荷馬、福史特和陳達,他們都是歷史文獻的創造者;是童謠、民歌、史詩等的整理者和傳唱者,他們將生活的智慧和民族的土地結合,成為人類的大智慧。比如說著名台灣本土音樂家呂泉生、林福裕先生等人就曾采擷傳統念謠而加以譜曲、成為傳唱一時的「搖嬰仔歌」及「板橋查某」等。基本上目前流行的閩南語童謠在詞曲的產生上分為下列幾類:
一、完全不知詞曲由來,系祖先流傳下來的,這又分為可唱的及沒有曲調的,且又分全台灣的及地區性的。
二、詞是祖先留下的,但曲是後人編的,且知道是誰編的,這中間又分為保留原詞及修改過的詞意。
三、詞曲都是近代創作家編寫的,有名有姓。
第一類,當然就是傳統童謠。第三類當然就是創作童謠,而第二類的定位較為復雜,是新舊融合的創作,但不論第一類還是第二、三類,只要是用閩南語來傳唱的,都稱為閩南語童謠(也有人說成台灣童謠,亦有其立論基礎)。雖都各有不同的風味,但同樣的都芬芳醉人。
命名為陳釀與新酒的這一集,將理性又感性地分析傳統閩南語童謠、創作童謠之異同點和優劣點,並且試圖為今後的閩南語童謠找出方向和遠景。
閩南語童謠的園丁
台灣創作童謠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其說法比傳統童謠的來源更難追尋。誠如剛才所說,台灣前輩音樂家早就采擷民間念謠來創作,光復後到近年像史惟亮先生、許常惠先生等都作過類似的田野調查和整理,可惜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物質條件及教育理念不同於今日,所以沒有轟動和掌聲,僅在有心推動台灣鄉土文化的階層中獲得些許關懷和贊嘆!
假如要說台灣創作童謠明顯的起跑點,那應該要追溯到民國五十三年(西元1964年),當年施福珍先生在員林家商擔任音樂老師,暑假的午後,他的午睡被幾名頑皮小孩子吵醒了,原來夏日炎炎把柏油路曬融了,赤腳粘到了腳:「點仔膠,粘到腳」。這樣一句輕松而押韻的童語,使他靈感大發,五分鍾以內,他完成了堪稱為閩南語童謠文藝復興之作———「點仔膠」。那天之後,他開始留意當時自立晚報刊載的吳瀛濤先生所寫的「台灣諺語與俗謠」專欄。施先生他搜集、他編曲,一首首藉傳統念謠而改編的閩南語童謠出現了,這些童謠並沒有在學校中教唱,卻在童子軍、救國團等社團中散播開來。為此,他遭到校方責問,因此而辭去了教職,他的後半生以改編、創作、教唱、推廣閩南語童謠為職志。簡上仁先生說:「他被大家尊稱為台灣童謠的園丁。」
閩南語童謠蓬勃興起是這幾年的事,隨著本土文化的抬頭及母語教學的需求,閩南語創作童謠如雨後春筍。在這中間,台語歌曲(台語流行歌曲)也跟著水漲船高,連外省第二代的蔡琴也出版了台語歌曲專輯。這些新一輩的創作家們,的確也創作了不少優秀的閩南語童謠。於是各地的出版商、唱片公司及基金會也都主動找上了這些創作家。其中最有趣的是國語日報也找到了謝武彰等老師來寫童謠(閩南語的及國語的)。
閩南語傳統童謠,傳統兩字非常廣泛又模糊。早自荷鄭時代,近到光復後,凡是沒有名分的閩南語童謠都屬於傳統童謠。所以在前面所說的三類中,第一類是純粹的傳統,第二類是改編的傳統,而令人感到有趣的是第二類遠多於第一類。也正因為這樣,本集中將那群推廣閩南語童謠功臣--采擷傳統念謠而加以改編後成為傳唱的創作者們作一介紹。
一、施福珍先生:
近四十年來,他不斷采擷、整理、修改、譜曲、出版、教唱並推廣,他自己還會唱,樂此不疲。現在他忙得很,太多的學校、社團、社區和公民營單位,都找他演講教唱。他不計酬勞,也不計較人數多寡和路程遠近,都慨然欣然前往。最可貴的不光是他那分才華,而是那分熱心和修養。
二、簡上仁先生:
簡先生是學財稅的,原先在海關服務。但是受了史惟亮先生、許常惠先生等前輩的感召毅然投入台灣民謠的采擷、研究和推廣的崎嶇路。為了出版第一張台灣童謠的CD,他不惜借款和標會,現在他卓然成家。除了童謠、民謠、俗諺語及台灣民間文學研究外,也致力於台灣歌謠的國際化,現在還在英國修民族音樂學的博士學位。
三、謝武彰先生和馮輝岳先生:
他們都不作曲,專門作詞。其中謝先生以國語為主,閩南語次之。而馮先生以客家童謠為主,國語及閩南語次之。
四、王金選先生:
王金選先生很年輕,不過三十歲。他原本是以畫插畫為業,在偶然機會中看到謝武彰先生的兒童文學作品而大受感動,開始創作童謠。在第一次投稿就順利成功之後,大獲鼓舞,現在是年輕一輩中,作品最多且廣受歡迎的童謠作家。他常常為他的童謠歌詞配上插畫,每個星期天,他還到台北恩主宮的圖書館教小朋友畫漫畫。
五、黃哲永先生:
黃哲永先生任職於蒜頭糖廠,他和妻子因為熱愛本土文化,於是到處采擷傳統念謠,並整理和詮釋,出版成書,他現在已是雲嘉地區著名的台灣民間文學的泰斗之一。
六、康原先生:
康原不到四十五歲,年輕輕的就作了外公。他學歷不高,但用功自修並且勇於創作,不論詩、散文、小說及歌曲他都涉獵、他有一張娃娃臉及一付好嗓子和好口才,使他在推廣閩南語俗諺及童謠中給予人親切感和生動感。
七、鍾信昌先生:
鍾信昌先生既不會作詞也不會作曲,但他對閩南語創作童謠特別有興趣,他曾以「閩南語創作童謠之研究」作為碩士論文,那是台灣地區第一篇以此內容為碩士論文。現在他任職於台北縣三峽鎮安溪國小總務主任,他決定要用系統和理論在學校內推廣閩南語創作童謠。
八、盧繼寶先生:
盧繼寶先生是屏東里港鄉土庫國小的校長,長期以來對閩南語頗有研究。時風開後他更加了一把勁,整個學校布置成學習語文的文化園區,並且從附設幼稚園到六年級,從班際到校外,積極推動母語教學。包括:俗諺語、念唐詩、兒童劇、改編歌仔戲、兒童詩創作等等。當然台灣童謠是不會輕忽的一環。他曾說過一句話:沒有母語就沒有民族,沒有民族就沒有國祚。
九、林文寶先生:
林文寶先生是國立台東師范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這樣性質的研究所,在台灣是唯一的。林所長常說:台灣的文學,尤其是兒童文學,長期受西方強勢文化的影響,幾乎失去自己的風格和定位,這是非常遺憾而危險的事。所以他積極復興台灣的兒童文學,當然台灣童謠是其中一環。他認為閩南語只是漢語的方言之一,推廣母語教學是應該的,但不能把母語及方言教學的分量超過國語,否則就是另一種的偏執。林文寶先生這兩年來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執行台灣創作童謠的甄選、評審和出版推廣。這中間不光是閩南語的,還有國語、客語及原住民語,他說:凡是優良的童謠他都設法讓它傳唱及保存。
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原本就引導並規劃全國性的文化走向、社區文化和本土文化之推動就是其中之一。陳郁秀主任委員是著名的音樂家,她知道音樂及童謠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並且也憂慮在過去不短的歲月中,台灣童謠的發展受到了阻礙,於是成立專門執行小組,廣泛甄選創作童謠,並且獎勵童謠作者。現已出版兩集優良作品集,並且分發至各國中小學,配合學校教師的傳唱與教學,促使台灣的創作童謠更為普及,陳郁秀主委希望推廣到台灣各地區,讓台灣兒童唱自己的兒歌、念自己的童謠。
閩南語童謠創作應注意的重點
一、要深切了解閩南語。
二、善用俗諺及俚語。
三、簡短、順口。
四、豐富的想像力。
五、生活周遭的題材(符合現代的題材)。
六、要有押韻。
七、要有教育意義。
八、作曲時注意原來閩南語的高低八音,以免唱出來是其他的意思。
九、兒童的演唱技巧有限,不要高於八度音也不要低於八度音。
十、避免生澀的詞彙。
童謠與童詩的區別
一、童謠有較為規制的句型,童詩則否。
二、童謠講究押腳,童詩則否。
三、童謠多半較短,童詩不受限制。
四、童謠較為淺易,童詩的文學性較高。
五、童謠譜曲容易,且容易傳唱,童詩則否。
童謠並非只是說、學、逗、唱的游樂工具,它還肩負著孩童教育的重任。
文 化 藏 寶 閣
童謠的變形
既然童謠是口耳相傳而不必經過文字,而且以生活周遭的事物為材料,於是童謠常有變形的現象,依其發生情況可將之分為二類:
一、無意的
無意的改變通常由於記憶不全,或口耳之誤,因為記憶不全所以詳略互異,因為口耳之誤,所以誤此為彼,但卻也因此提供兒童自我彌補的創作參與。
二、有意的
有意的改變便是傳播者創發的介入,其原因有時因為對於原來內容的不滿意,有時因為風物或方音的差異而不得不做改變,而風物與方音的差異如果傳誦者不加以改變,則必限制了該童謠的擴散,除非改變內容,否則在不同口音地區,便難以傳誦。
總而言之,不論有意或無意的改變,這種變形的現象經過輾轉傳播,難以查證孰正孰變。人人可以參與,自以為傲,正是童謠引人入勝的所在。
創作童謠的曲譜方法
依據語言聲調的特性,所有語言組合已具備一定的音樂起伏性,於是口誦的「謠」,在句式的節奏抑揚頓挫中,已猶如音樂一般了,這種隨語言而來的音樂性,等於賦予童謠配曲的先天架構,當然,從另一角度來說,它也是一種限制,於是「詞」「曲」的和諧,便成了童謠配曲的一項要件。
未能和諧的「詞」「曲」往往造成歌唱者的詞不達意,或聽者的不知所雲,而假如歌者變樂合詞,則又辜負了配曲者的苦心。
童謠結構
一、節奏
節奏為童謠的根本,其節奏不外「整齊式」與「變化式」二種,所謂整齊式,指全篇皆由一定字數的句子所組成,因為整齊句式的開展,需要掌握相當程度的語言支配能力,但如果過長容易形成單調的感覺,對兒童而言難以接受,是故整齊句式比較少見,而且篇幅也較小。因此,童謠的節奏可以說是以變化句式為生命,變化句式並無復數成組的限制,並且可以隨時換韻,換句話說,變化句毋寧是換韻為要件。
二、技巧
賦比興三種詩法,在童謠可說大多數為直述的「賦」,再加上少數的「比」,而「興」則往往只不過是用以「起韻」而已,因此,最常見的技巧便是「形式」誘導思考與聯想的問答法、數序法、對應法、重復法、頂真法,尤其頂真法以前句的句尾做後句的句頭,可以無限開展,差不多可說是長篇童謠的一大法門,是兒童最容易學習也最容易獲得成就感的技巧,當然,以上五種方法混合使用更可以充實童謠的生命。
文 化 Q&A
問 :創作童謠的蓬勃,會不會促使傳統童謠的消失?
答:基本上不會,但在傳唱的人口數上原則上會降低。原因是:一、優秀的傳統童謠,已經經過數十年、數百年的考驗;二、傳統童謠的音韻美和比喻美及聯想美,有的是創作童謠無法相比的;三、傳統童謠和台灣俗諺語連結為一體,只要俗諺存在,傳統應該就不容易消失;四、汰舊換新,原本就是社會及自然界的法則,不必過於憂慮。但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如果對閩南語文化和本土認識不夠,率爾操瓢,只是以新奇、隨俗地創作兒童歌曲,可能會變成異質文化而失去了所謂的台灣童謠「原味」。
問 :囝仔歌的作曲與配曲要點還有哪些?
答:一、念謠旋律化;二、旋律口語化;三、曲調簡單易唱;四、前奏簡明活潑:五、和聲伴奏易彈;六、音域適中;七、上揚、下墜及切音等特別處理;八、字與音調的明確處理:同音異字異調、同音異字同調、同字異音異調,同字同音異調。
問 :「A、B、C狗咬豬」這首童謠是教育部民國九十年(西元2001年)兒童歌唱比賽指定歌曲之一,它引起廣泛的討論,究竟歸屬於傳統童謠還是創作童謠?
答:這首童謠創作於日治時期,當時日本人一心西化,所以學洋文的風氣很盛,但眾所周知,日本人在英文發音上可說十分生澀,由此,當時的台灣民眾譏諷他們的發音就像豬被狗咬到那麼難聽,至於後面串接的阿爸坐飛行機,又從半空中摔下來,則是後人附加的,據簡上仁老師說,這首童謠有許多版本,其一是掉下一台洗衫(衣)機,其二是阿爸頭毛剩一支,真是琳琅滿目,但均能表現閩南語押韻之美。
文 化 采 風 錄
福史特
全名為史蒂芬‧福史特(Stephen Foster)美國早期民謠作曲家,他的作品廣傳於世界各地如:蘇珊娜、老黑爵、肯塔基老家鄉等等,尤其對南方黑人族群充滿無奈、悲憫又樂觀、堅忍的描繪,無人能出其右。
老人讀書會
嘉義縣朴子市,舉辦了老人讀書會,一方面教老人識字及其他藝文技能。一方面采擷耆老們的口述歷史和俗諺,真是互惠又相長,實在是美談,可作為其他縣市之參考。
孔子
中國春秋時代人,他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外,也是最早的「中國民謠」之整編和詮釋者。他曾說:「詩三百,思無邪」,意思是說詩經三百篇,篇篇皆純美。
荷馬(HOMER)
古希臘詩人,編撰了「伊里亞德」 及「奧狄賽」兩篇史詩。並且終生吟詠傳唱,他的作品成為歐洲文化的泉源。
文 化 快 易 通
參考書目
1.施福珍著:台灣囝仔歌曲集1-3冊,優美印刷廠,民國90年2月二版。
2.洪藝、楊素芳著:亥鞦韆,安可出版社,民國89年。
3.台北市政府編:歡喜念歌詩1-6冊,民國89年9月。
4.王金選著:肥豬齁齁叫,格林出版社,民國88年4月。
5.王金選著:點心攤,台灣麥克出版社,民國88年9月二版。
6.李赫著:台灣囝仔歌,稻田出版社,民國80年。
7.鍾信昌著:台灣閩南語創作的兒歌研究,台北市立師范學院,民國90年。
8.庄柏林著:台灣詩曲集,榮後文化基金會,民國85年1月。
9.康啟明著:講唱台灣囝仔歌,安可出版社,民國87年12月二版。
10.行政院文建會編:愛的風鈴-台灣2000年兒歌100首,民國89年12 月。
㈣ 自己創造的童謠
1小朋友聽聽好,文明禮儀要做到。不罵人,不打架,不撒謊,不驕傲。
講文明,有禮貌,無論如何要記牢。我們一起好好學,做個文明小同胞。
2小小一口痰,細菌千千萬。隨地亂吐痰,疾病傳得快
。
3文明禮貌靠自己,社會安寧靠大家。遇見老師要行禮,遇見同學打招呼。
請人做事先說請,幫完之後說謝謝。幫人做事不求賞,同學之間要謙讓。
出門之前打招呼,回家之後道一聲。上車下車守秩序,遇見老幼要讓座。
別人東西不要拿,借人東西及時還。做到以上這幾點,文明離你已不遠。
遇見長輩問個好,見到老師敬個禮;看見垃圾彎彎腰,果皮紙屑別亂拋;
破壞綠化要制止,臟話粗話別亂講;父母教導要恭聽,文明禮儀你能行。
4每天早晨起早點兒,見到老師禮貌點兒,朋友相處謙讓點兒,
上課聽講專心點兒,課堂作業交早點兒,文明童謠唱響點兒。
㈤ 如何創作童謠
兒童的音域窄,而且不似大人(成人)已變聲完全,並兒童有些歌唱技術沒有辦法達到一般成人的水平。所以創作童謠要注意一下幾點。
1音域盡量不要超過八度
2,節拍(歌曲本身的節奏,律動)還有速度不要太快,(反應不過來)
3,音符本身的跳進不要太大,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盡量不要用。
受限於此~~所以~~兒歌能「朗朗上口」。
㈥ 童謠怎麼寫
寫童謠,其實就是寫簡短的口語化的兒童詩。主要從四個方面培養自己的寫作技巧:
一、可仿寫,一開始時,我們寫童謠肯定有困難,這時,你可以學著別人寫童謠的格式改編仿寫。如一年級有篇課文叫「比尾巴」,講的是公雞、猴子、鴨子、孔雀等動物尾巴的特點,因此,你就可以改換題目為「比耳朵」,內容為: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誰的耳朵像蒲扇?兔子的耳朵長,小狗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像蒲扇。這樣一改,仍然能取得跟原文一樣的效果。
二、求得父母老師的幫助,由於同學們所學知識有限,在創作童謠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這時,你不妨向父母老師求援,讓他們幫你一同創作。因為他們的生活閱歷比你深,語言詞彙比你豐富,看問題比你有力度,並且他們也能通過和你創作童謠,激活思維觸角和你一同體味創作的艱辛、成功的快樂。
三、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我們的生活范圍很廣,因此,可以寫成童謠的也大有題材可挖。如走在上學路上,可以寫寫心情:早上天氣好,小鳥枝頭叫。背著小書包,走進大學校。學校環境美,心裡樂陶陶。走在馬路上,看到車水馬龍的車輛,你還可以寫:大馬路,寬又平,紅燈站,綠燈行。不擁不搶守法規,道路暢通任我行。總之,操場可以寫,教室可以寫,活動游戲可以寫,環保可以寫,甚至吃飯洗衣都能寫。只要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一切皆可入童謠。
四、別畏難,反復改,好作品既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童謠也不例外。
㈦ 創作一首童謠童謠
你拍一,我拍一,助人為樂要牢記。
你拍二,我拍二,關心他人最寶貴。
你拍三,我拍三,尊老愛幼樂助殘。
你拍四,我拍四,相互學習共促進。
你拍五,我拍五,是非分明搞清楚。
你拍六,我拍六,集體的事放心頭。
你拍七,我拍七,清潔勞動要自理。
你拍八,我拍八,愛護公物不折花。
你拍九,我拍九,保護環境不亂丟。
你拍十,我拍十,愛心基礎打扎實。
新年到 新年到,新年到,提花燈,看花炮。小娃娃,長一歲,走路不用媽媽抱
3. 小剪刀小剪刀,張嘴巴,不吃魚,不吃蝦,愛吃娃娃的長指甲
4. 騎大馬小娃娃,騎大馬,呱噠呱噠呱噠呱。騎到外婆家,外婆對她笑哈哈。小弟弟買巧克力
5. 小弟弟,上街去,買了兩塊巧克力。一塊留給自己吃,一塊送到媽嘴裡。
6. 小老鼠上燈台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喵喵喵,貓來了,嘰哩咕嚕滾下來。
7. 拍手歌手手,拍拍,拍拍,手手。媽媽,拍手,娃娃,拍手。媽媽,娃娃,拍拍手,拍拍手。
8. 金鉤鉤金鉤鉤,銀鉤鉤,說話要算數,不然是小狗。金鉤鉤,銀鉤鉤,說話要算數,請你伸出小手手。一二三,勾呀勾呀勾三勾!
9. 看我摸拍手掌,看我摸,我不摸呀你別摸。我摸耳朵你也摸耳朵。我摸鼻子你也摸鼻子。我摸眼睛你也摸眼睛。我摸腦袋你也摸腦袋。 10.
10. 小貓 樊發稼小貓小貓,本領真大,一生下來,就會畫畫。畫的什麼畫?喏,五個瓣的梅花。 11.
11. 小鼓咚咚咚我的小鼓咚咚咚,我說話兒它都懂,我說小鼓響三下,我的小鼓:咚、咚、咚。哎喲喲,這不行,寶寶睡在小床中,我的小鼓別響了,小鼓說聲:懂、懂、懂!
12. 布娃娃,別生氣布娃娃,你別生氣,我來給你賠個禮。剛才不該發脾氣,使勁把你扔在地。弄臟了你的新花衣,摔得你臉上都是泥。一定還很疼吧?真是對不起!衣服臟了我給你拍,臉兒臟了我給你洗。哪兒疼了我給你揉揉,從今以後,我要愛護你。 13.
13. 一隻小雞嘰嘰嘰一隻小雞嘰嘰嘰;二隻小狗汪汪汪;三隻綿羊咩咩咩;四隻老鼠吱吱吱;五隻鵓鴣咕咕咕;六隻青蛙咯咯咯;七隻蟋蟀唧唧唧;八隻小鴨呷呷呷;九隻斑鳩啾啾啾。
14. 兩只小貓兩只小貓,上山偷桃,一隻上樹,一隻放哨。聽見狗叫,汪汪汪汪,下來就跑,被狗趕上,一頓好咬。咬去皮,咬去毛,咬去兩個尾巴梢,疼得小貓"妙妙妙"。
15. 千顆星千顆星,萬顆星,點點星,點點明,一閃一閃亮晶晶,閃閃爍爍數不清。
16. 手指謠 食指拇指碰碰,做只小雞叫叫:嘰,嘰,嘰。 食指中指並攏,做把剪刀玩玩:嚓,嚓,嚓。 五個手指捏緊,做個拳頭敲敲:咚,咚,咚。伸出拇指翹翹,誇你戴上紅花:好,好,好。小指小指鉤鉤,我們笑笑跳跳:嘻,嘻,嘻。小手小手拍拍,大家歌兒唱唱:妙,妙,妙。
17. 拉勾勾你出手,我出手,小拇指頭拉勾勾。拉勾勾,拉勾勾,咱們都是好朋友。
18. 雪老頭雪老頭,做年糕,磨了粉,往下倒,倒在地上,大家都不要。
19. 做早操小朋友,起得早,一二三四做早操,先學鳥兒飛,再學馬兒跑,天天做操身體好。
20. 拉大鋸拉大鋸,扯大鋸,外婆家,唱大戲。媽媽去,爸爸去,小寶寶,也要去。拉大鋸,扯大鋸,你過來,我過去。拉一把,扯一把,小寶寶,快長大。
21. 指甲長了指甲長了不剪掉,又象小狗又象貓,小手伸給奶奶瞧,嚇了奶奶一大跳。
22. 手指歌兩個拇指彎彎腰,點點頭。兩個食指變公雞,斗一斗。兩個小指鉤一鉤,做朋友。兩個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23. 23.堆雪人北風吹,雪花飄,堆雪人,真熱鬧。兩個胡桃當眼珠,辣椒鼻子朝上翹。太陽不出它微笑。太陽出來它沒了。
24. 24.笑小雞怎麼笑:"嘰嘰嘰!"鴨子怎麼笑:"呷呷呷!"青蛙怎麼笑:"呱呱呱!"娃娃怎麼笑:"哈哈哈!"
25. 25.洗手歌排好隊,向前走,做什麼?去洗手。小肥皂,給我擦擦手;自來水,給我沖沖手;小毛巾,給我揩揩手。小手洗得真干凈,我們大家拍拍手。
26. 26.長一歲雪花、冰花、臘梅花,喜鵲飛來叫喳喳,叫弟弟,叫妹妹,都是爸爸的小寶貝,過了新年長一歲。
㈧ 什麼是童謠 怎樣創作
童謠,是為兒童作的短詩,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
童謠的創作:許多童謠都是根據古代儀式中的慣用語逐漸加工流傳而來,或是以較晚一些的歷史事件為題材加工而成。
童謠的內容選擇有三個基準點:
1、童謠的內容取材貼近生活和自然、內容淺顯、思想單純。
2、童謠的內容想像豐富,富有情趣;整首篇幅簡短,結構劃一。
3、童謠語言活潑,富於音韻,琅琅上口。
(8)童謠創造要點擴展閱讀
童謠的代表作品:
1、《丟手絹》
《丟手絹》由著名音樂家關鶴岩譜曲,鮑侃填詞,深受少兒喜愛,至今流傳不衰,可謂是兒歌的經典。這首陪伴了無數人童年時光的歌曲,旋律優美依然,朗朗上口。
2、《找朋友》
《找朋友》是一首傳唱很廣的兒歌,也是伴隨很多人一起成長的經典兒歌,更是一首非常適合小朋友的啟蒙歌曲。
3、《吃飯歌》
吃飯也是一門學問,這首兒歌告訴了寶寶吃飯之前,吃飯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比如吃飯之前要洗干凈手,吃飯不要挑食,不要浪費等良好的習慣,對寶寶來說是一首不錯的教育兒歌。
㈨ 童謠是什麼要怎麼寫
童謠,顧名思義就是在兒童中間廣泛傳唱的、深受兒童喜愛的類似兒歌的一種文學樣式。特點是語言口語化、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適於兒童游戲時邊做邊唱。童謠自誕生之日起就受到孩子們的廣泛關注,流傳很快很廣。下面,給同學們講講童謠的寫法。
一、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我們的生活范圍很廣,因此,可以寫成童謠的也大有題材可挖。如走在上學路上,可以寫寫心情:早上天氣好,小鳥枝頭叫。背著小書包,走進大學校。學校環境美,心裡樂陶陶。走在馬路上,看到車水馬龍的車輛,你還可以寫:大馬路,寬又平,紅燈站,綠燈行。不擁不搶守法規,道路暢通任我行。總之,操場可以寫,教室可以寫,活動游戲可以寫,環保可以寫,甚至吃飯洗衣都能寫。只要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一切皆可入童謠。
二、可仿寫
一開始時,我們寫童謠肯定有困難,這時,你可以學著別人寫童謠的格式改編仿寫。如一年級有篇課文叫「比尾巴」,講的是公雞、猴子、鴨子、孔雀等動物尾巴的特點,因此,你就可以改換題目為「比耳朵」,內容為: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誰的耳朵像蒲扇?兔子的耳朵長,小狗的耳朵短,大象的耳朵像蒲扇。這樣一改,仍然能取得跟原文一樣的效果。
三、求得父母老師的幫助
由於同學們所學知識有限,在創作童謠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這時,你不妨向父母老師求援,讓他們幫你一同創作。因為他們的生活閱歷比你深,語言詞彙比你豐富,看問題比你有力度,並且他們也能通過和你創作童謠,激活思維觸角和你一同體味創作的艱辛、成功的快樂。
四、別畏難,反復改
好作品既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童謠也不例外。但童謠有「押韻」的要求(中間可改韻),所以,我們創作童謠不可能一次就寫出很像樣的作品,需要你投入地去修改完善。你可以根據第一句的韻腳,把所有帶這個韻腳的漢字排列出來進行篩選揀用,如「操場上真熱鬧」一句中,韻腳是「ao」,那麼與「ao」有關的漢字有「好」、「跳」、「繞」、「敲」、「遭」、「惱」、「了」、「跑」等,你編寫童謠時就可以選用其中的?衷擻茫?闖桑翰儷∩險嬡饒鄭?∨笥衙潛撓痔?D閭???彝棟???咔潁?冶寂堋J?種櫻?衫?茫??靶Ч?聿渙恕S齙教厥餷榭鍪保?箍梢園汛實乃承虻叩掛幌攏?灰?饉級裕?苡幸歡ǖ暮?澹?琳唚苊靼拙托校?紜骯餿佟笨梢願某傘叭俟狻保?奧裨帷笨梢曰懷傘霸崧瘛鋇取?
五、思想內容要健康
童謠是孩子們的精神食糧,它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思想內容要健康,對孩子的成長和身心發育有利。好的童謠能激發兒童的創造力,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成為兒童茁壯成長的奠基石。
㈩ 童謠的能力設定
【能力值】
筋力:D~E
耐久:D~E
敏捷:D~E
魔力:D~E
幸運:D~E
寶具:EX
【職階技能】
陣地製作:A
Caster職階所持有的特性。以魔術師的身份,創造出對自己有利的陣地。曾經施展出讓敵人的存在變得稀薄的固有結界「無名森林」。
【保有技能】
變化:A+根據Master愛麗絲所做的夢,在這次聖杯戰爭中變身成了和愛麗絲相同外貌的疑似Servant。
自我改造:A
在自己的肉體上附屬、融合另一個全然不同的肉體的適性。這個技能越高就離純正的英雄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