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性靈魂

創造性靈魂

發布時間: 2021-03-15 00:51:19

『壹』 創造性思維的名言

競爭優勢的秘密是創新,這在現在比歷史上的任何時候都更是如此。
創造力對於創新是必要的,公司文化應該提倡創造力,然後將其轉變成創新,而這種創新將導致競爭的成功。
————美國《未來學家》1995年10月號文章

對於創新來說,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
————郎加明《創新的奧秘》27頁

創新,可以從需求的角度而不是從供給的角度給它下定義為:改變消費者從資源中獲得的價值和滿足。
————〖彼得·德魯克〗管理學權威
中國、孫黎編著《策劃家》第178頁

不創新,就死亡。
————〖艾柯卡〗現代美國著名企業家

創新應當是企業家的主要特徵,企業家不是投機商,也不是只知道賺錢、存錢的守財奴,而應該是一個大膽創新敢於冒險,善於開拓的創造型人才。
————〖熊彼特〗奧地利經濟學家

日日創新。
————日本索尼公司

在人類日超擁擠的生存空間里,唯一可以使人擺脫擁擠感覺的,不是別的什麼,而是創新之路。

把嘗試「解決新問題「的追求,從人群中的局部人、少數人,擴大到人群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有機構成的一部分,這種趨勢在二十世紀末已初露端倪……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402頁

如若說,在創新尚屬於人類個體或群體中的個別傑出表現時,人們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尚可為時代所容,那麼,在創新將成為人類賴以進行生存競爭的不可或缺的素質時,依然採用一種循規蹈矩的生存姿態,則無異於一種自我潰敗。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404頁

……以空前未有的熱情,煥發青春的創新功能,激發人人獨特的創新精神,使民族的、國家的創新智慧來一個總發動!使個體的、群體的創新潛能來一個大爆發!
————中國、金馬著《21世紀羅曼司》第382頁

最佳的創新定義是「不限大小,不限部門」。
最有效的創新都簡單得驚人,其實,一項創意所能得到的最高褒獎就是別人說一句:「這個一看就懂,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有效的創新開始時……要做的只是某件具體的事。但是,基於聰明設想的創新數量極大,哪怕成功的百分比較小,仍然成為開辟新行業、提供新職業、給經濟增添新的活力方面的相當巨大的源泉。

這種創新代表著社會所需要的東西:首創性、進取心和創造精神。
————佚名

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曾經深刻地指出,一個人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間的分水嶺。」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4頁

創新——創造新的世界的真正奧秘在於:創新首先是一種由創新者的素質和創新者的思路組成的運行機制,它是一個由創新者的素質轉化為創新者的思路、再由創新者的思路轉化為創新者的行為的復雜過程。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5頁

在創新活動中,只有知識廣博、信息靈敏、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人,才易於在多學科、多專業的結合創新中和跳躍性的創造性思維中求行較大的突破。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11頁

科學技術史表明,過多的知識信息有時反倒會妨礙和限制創新。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14頁

創新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貝爾〗美國科學家
————中國、朗加明著《創新的奧秘》第265頁

將來,先進國家生產的產品價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從藍領工人的勞動及從資本物中得來,而主要是從設想和創新中得到的。
————〖吉福德·平肖第三〗美國咨詢專家
《創新者與企業革命》第16頁

創新時代實際上是信息時代的天然的伴隨物。盡管我們掌握了新的信息,但仍然有薄弱環節,它不是出現在信息的創造上,也不是出現在信息的貯存上,甚至也不在信息的獲取上,而是出現在利用新的信息去做新的事情上。

————〖吉福德·平肖第三〗美國咨詢專家
《創新者與企業革命》第17頁

作為一個未來的總裁,應該具有激發和識別創新思想的才能。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25頁

為了產生創新思想,你必須具備:(1)必要的知識;(2)不怕失誤、不怕犯錯誤的態度;(3)專心致志和深邃的洞察力。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29頁

在識別創新思想方面最成功的公司總裁,總是善於同有創新意識的人打交道的,善於傾聽他們的意見,包括聽來有點古怪的意見。……為了獲取創新思想,作為公司總裁必須樂於承認和接受由創新思想帶來的種種不愉快。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33頁

有一件事情是十分清楚的:創新思想不是那些專門從事開發創新思想的人的專有領地。
————〖斯威尼〗美國管理學家
《致未來的總裁們》第33頁

創新是企業家的具體工具,也就是他們藉以利用變化作為開創一種新的實業和一項新的服務的機會的手段。……企業家們需要有意識地去尋找創新的源泉,去尋找表明存在進行成功創新機會的情況變化擴其徵兆。他們還需要懂得進行成功的創新的原則並加以運用。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19頁

即使日本人現在也不得不超越模仿、進口和採用他人技術的階段,學會由自己來進行真正的技術創新……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33頁

……基於聰明的設想出現的創新數量極大,哪怕成功的百分比比較小,仍然成為開辟新行業、提供新職業、給經濟增添新的活動面的相當巨大的源泉。
————〖彼得·德魯克〗美國管理學權威
《創新和企業家精神》第139頁

然而,喚起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創新能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中國、郭光華著《商品開發技巧》第8頁

商品開發離不開創新構想,創新構想是人類智慧中最美麗的花朵。
————中國、郭光華著《商品開發技巧》第95頁

市場經濟全靠自己闖盪,在求異的同時就要創新。具體的感覺是,要把繁華世界看作蠻荒一片,把已經光彩奪目的物質文明看作還未開墾的處女地,大膽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開拓、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文明世界。

————中國、顏建中著《第四產業大崛起》第301頁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
有資金而沒有知識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高,有知識而沒有資金,小小的會出都有回報。 ----------李嘉誠
想像力能帶領我們超越以往范圍的把握和視野。
——安東尼·羅賓斯【美】
真正忙碌的人沒有時間去胡思亂想。
——塞涅卡【古羅馬】
有兩樣東西,愈是經常和持久地思考它們,對它們日久彌新和不斷增長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實著我的心靈:我頭頂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則。--康德
人具有動物所沒有的東西——創造性、想像力。 ———— 馬克斯韋爾·莫爾茲

『貳』 創造性培養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培養創造力的教學原則
1.主體主導原則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為創造性而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要有「為創造性而教」的自覺性,發揮主導作用。這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前提。
2.求異求優原則
引導學生從盡可能多的不同角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盡可能與眾不同的新觀念、新辦法,並從「異」中求「優」。這是創造性教學的靈魂。
3.啟發探索原則
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策略,不直接向學生提供現成結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結論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4.實踐操作原則
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從事創造實踐,在創造實踐中學習創造技能,增長創造才幹,發展創造興趣,強化創造精神。
5.民主和諧原則
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思路,與學生平等對話,相機誘導,不搞「一言堂」。
6.因材施教原則
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幫助,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專長。
7.成功激勵原則
幫助學生實現創造成功,高度珍視學生的每一個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功。用適當的方式啟發學生認識自己的創造成功,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成就動機和自我效能感等追求成功創造的心理品質。
8.積極評價原則
努力發現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成果方面的創造性的閃光點,堅持表揚、鼓勵。對不足之處甚至錯誤的地方,要採取寬容的態度。
9.全體全面原則
堅信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潛能,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尤其要滿腔熱忱地善待後進生。在教學目標上,不僅要注意創造性智能因素的培養,還要注意創造性人格和品質的培養,要促進全體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10.不悖倫理原則
創造性教學過程中,要引導並鼓勵學生異想天開、大膽求異,但要注意倫理要求。

『叄』 創新性觀念文化對主體的自主創新活動起著什麼作用,構成創新的靈魂

向心性觀念文化對局裡的肚子強心活動起到什麼作用?機械?請Cindy訂婚,你應該那些觀念文化都是最好的。距離你可以用你的發揮你的文化作用

『肆』 如何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1、關注最新技術最新思想
新技術新思想實際上就是創造力的最佳生長點,一定要敏銳地把握最新信息,了解前沿動態。馬海祥對新事物的第一反應是,這是我創新的機會,一定要琢磨一番,是不是自己可以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或者拓展開來,為我所用。即使這樣的想法沒什麼實際價值,也要把它記下來,權且作為一種思維訓練。所以,越是自己不明白的,越要去接觸它,不能完全由著興趣(喜好有時候就是一種思維定勢)。因為新技術必定不完善,有太多值得拓展的空間,獲得新想法的幾率更高。
2、換位思維
絕大多數創造性思想都是緣於思維角度的改變。對任何事情,你都應該嘗試從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群體等方面去看一看,想一想,往往你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視角的特別,也往往決定了創造力的高低。其中反向思維便是其中一個特例。比如開發產品,最好把自己當成服務終端,考慮一下客戶以及中間環節,對每一個環節都考察一遍,是不是可以做得跟別人不一樣。也可以把自己當成競爭對手,想想他們的情況,多問問為什麼這樣,反過來問問為什麼不這樣,這樣思考的時候,你就可能發現問題並加以革新和完善。
3、求同求異
多做比較,而且要換不同角度進行比較,既要找出他們的相同點,也要找出他們不同點。比較一定要細致,全面,不放過任何細微之處(細節非常重要)。所以最好將他們一項一項列出來,翻來覆去比較。相同必有相同的內在機制,更可能是最基本的問題。大多數人喜歡求異,而思想家更喜歡求同,從千變萬化的復雜事物中找出共性和本質,從而能夠更好地理解不同之處。異,則可能是思維的入口,是線索,順著它去就可能進一步分解事物的特性,發現規律,這點大家容易理解。
4、分解與綜合
如果你能將關注的事物分解得足夠細,越細越好,把大問題分解成無數個小問題,對每一個問題都細致考察一遍,你就可能找到突破口或開辟新的領地。比如,研究生物的,可以將多細胞的行為分解到單細胞水平,甚至單分子水平,這樣必定會遇到很多技術問題,但也可能激發你建立新的技術體系,就如前面馬海祥博客提到的單分子技術。另外,對自己研究的領域,你也可以這樣要求自己,即提出100或更多個問題,在這100個問題中一定會有你的思想火花。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關鍵問題的提出,常常表明你已經意識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5、非常規思維
想像一下理想狀態會如何,極端條件會怎樣,特殊人群會有什麼需要,時間起點和終端的情況呢,或者無限誇大縮小一下又如何,變成懶鬼是啥樣,故意犯犯錯會怎樣,極小極大極多極少時又會如何等等,這些思考可能會使你的問題簡化,或者拓展。比如,你開發一個產品,想像一下要是小孩子拿了就可能猛敲,戰場上就可能顛簸和損傷,壞蛋就想搞破壞,你的產品是不是可以往這方面革新革新。
6、藝術性
你能把平凡的不起眼的事賦予更多藝術性或社會意義,比如變得有趣、富含深意,那就是一種創造力。把復雜的公式簡單化,把普通的事做得更精美,更優化組合,更節能輕便,這是一種美學創意。把簡單的東西做出復雜的結構和多樣的功能來,也是一種令人驚嘆的藝術。所以,做任何事,要試著把它做得細致入微,精美有趣或有意義。
7、增加新特徵
組合也是一種創造,所以要時時想著是否可以給你的產品賦予更多的功能,是否可以整合不同的事物。
8、學會發散思維
把大量不相關的東西放在一塊,讓他們任意組合,胡亂聯系一下,再經過篩選分析,啟發思維,尋找靈感。所以,有時候隨便走走,或者隨便翻翻不相關的書刊,跟無關的人員聊聊天,都可能啟發思維,不一定要老是呆在某個地方苦思瞑想才叫工作。我的導師常教導我們,吃飯也是工作,說的就是希望我們吃飯時能多結識些外面的科研人員,有意無意中就可以交流一些信息。
9、移植思想
是一種發散思維的方法,就是將別的領域的思想方法用到自己專注的領域,或者將自己的思想方法拓展到其它領域,也就是學科交叉,甚至學科橫斷或上升到哲學層次。馬海祥有一個習慣,就是一有什麼想法,趕緊先記下來,然後不斷完善,再然後就會想想是不是可以推廣到相關領域,或者更寬的領域,其次就是實用性考慮,諸如可不可以用到日常生活或醫學研究中去,可不可以申請專利、開發產品或工業化大生產。這樣想的時候,也就會連帶出更多配套性的問題,思維也就活躍了。
10、預測未來
你可以想像一下,20年後人們會怎樣生活和工作,然後把目標聚焦到具體領域,細化一下,這些預測結果就可以作為你研究要達到的目標。比如計算機行業,未來肯定是功能大整合,一台掌上電腦就可以滿足你幾乎所有的信息處理工作,比如打電話、看電視、上網、教育、咨詢、服務、儀器控制等等。所以,這個行業的一個創新就是不斷整合,今天有iPhone、iPOD,明天就可能有i100,後天就可能有iALL,做飯、看孩子這樣的事幾個按鈕就可以控制。那現在的任務就是圍繞這些去開發,去完善,要做出比iPOD功能更多更好的產品應該是一種必然。對於其它領域,思想也是可以超前的,比如人體那麼多奧秘,有些很少人問津,雖然技術上相當困難,但也不是不可能設計實驗進行研究的,至少可以確定為目標,可以一步一步往前摸索。也只有這樣,你的思維才能超過別人,才有可能取得大的突破。
11、合理利用形象思維
一定要試著用圖形表達各種意思,因為形象思維能夠再現事物原型,能輕易發現言語容易遺漏的空間細節和時空邏輯矛盾。所以,想問題的時候,不妨多畫畫圖,建立模型,用想像力去彌補思維空缺。你也可以用形象去類比,想像一下它像什麼,內部可能是什麼樣的結構,換個角度想像一下,又會是什麼結果呢?或者,建立一定的符號,進行邏輯運算,也可以很直觀地理解問題,發現矛盾。
12、關注矛盾
問題就是機會,不應逃避,而應把它當成取得突破的機遇。每次遇到困難,你最好問問自己,是不是裡面暗藏什麼機制性的東西,不要輕易放棄,先記下來再說,然後盡可能提出各種設想,逐個加以分析排除。
13、常思考社會需求
只要是需求,都值得認真思考。實際上,對創造力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其社會意義,包括理論的,技術的,以及實際生活需求的。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思維拓展開來,考察社會需求的方方面面,能不能建立一種關聯。比如,做基礎生物學研究的不一定就只做實驗室工作,可以拓展一下是不是可以與國計民生聯系一下,比如垃圾處理,口腔衛生,食物監控,生物能源之類。你也可以先考察社會需求,然後看看哪些可以作為自己研究突破的方向。
14、邏輯推演
讀書的時候,我的一位導師曾經讓我無拘無束想各種問題,鼓勵我大膽設想,先不考慮任何技術可行性,或者是不是荒誕不經,先根據已有材料建立假說再說,然後大膽推演,尋找證據,不斷改進。沒有證據的,就用想像來填補,留一個空缺。比如,假定自己的模型正確,它必定會有很多衍生特徵,可以分解它的這些特性設計實驗進行驗證。假定它不正確,在驗證的過程中自然也會了解很多信息加以修正。所以,一定先要有模型或假說,不管對不對,有總比沒有好。有了之後就要不斷推演,分解細化。所以那時長進最快,學到很多東西,也提出很多自己都覺得驚奇的設想。
15、實踐勝於理論
很多時候,只有親身經歷一些事情,你才可能在某方面形成獨到的見解。文學家如此,做科學研究的也一樣。比如創立腫瘤血管抑制治療的科學家就因為他發現臨床上腫瘤血管增生與預後有關,而那麼多隻呆在實驗室的腫瘤學家就很難了解這一點,也就無從談起發現新規律了。所以,有時候不一定要有成熟想法才去做,而應邊做邊發現,摸索前進,很多成功的學者就是這么乾的。
16、學做有心人
學會收集資料和思想方法,積累基本知識和資源,成為某方面的專家,洞察研究前沿,這些都是創造思維的基礎。
17、建立數學化模型
對任何事,要嘗試建立數學模型去量化、標准化。畢竟世界上很多事還無法量化,這實際上既是挑戰,也是發揮創造力的機遇。比如生物醫學,目前很難量化,但某些方面卻又存在數量關系,很多人就不考慮這種關系,做的研究就可能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高中時期在上生物課的時候,馬海祥就喜歡問一個細胞里到底有多少特定的某種蛋白分子,這種蛋白與其它分子定向結合的幾何幾率到底有多大,某一種蛋白量的變化對最後效應又會有多大影響,並提出好幾種量變模型,而且這些模型是可以設計實驗驗證的。可是生物醫學界一直就很少有人考慮這些問題,現在也只是慢慢被人意識到,說明本人的想法還是超前的。
18、跳出定勢
下意識地問問自己的思維模式是不是一種定勢,是否可以跳出來呢?這樣想的時候,也許你可以感悟到自己的局限,並把思維帶到另外的角度或方向,甚至可以天南海北自由馳騁,突破常規。
19、敢於大膽設想
比如,做生物醫學研究的,不要老是在自己圈子裡打轉,看大量文獻,而要把自己看成上帝,想想要是自己來設計人體和世界,會怎樣做。有很多問題,用目前的理論無法解釋,很多人就不敢碰,卻又是人類認知突破的節點,只有感悟世界可能的規律,你才可能用想像去填補事實與知識間的巨大空缺,才可能從高處俯視你的研究領域。當然,能達到這種思維境界的,非一般人能做到,需要刻苦磨練和高超的悟性。
20、哲學思考
學點哲學總是有好處的,因為哲學是歸納的結果,具有普適性,下意識地用哲學思想去分析具體問題,往往能更深刻地理解事物本質,觸發靈感。比如要學會辯證、系統、動態地分析問題,從不同層次分析系統要素,研究其結構特性和信息調控機制。也可以從具體研究對象由此及彼地推廣應用,甚至上升到更高層次或哲學層次。有些人很反感哲學,以為學不學無所謂,其實這也是一種感情用事的定式,因為關鍵是你會不會用,或者你用了還以為沒用。比如,生物學家學點耗散結構等哲學思想,就可能會去思考生命現象中的自組織機制,研究自組織中心,猜測系統運作機制,所以他就可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可能性。

『伍』 與創造性思維有關的事例

魯班發明鋸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一項建築一座巨大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們只好上山用斧頭砍木,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於他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長的一種野草,卻一下子將手劃破了。

魯班很奇怪,一根小草為什麼這樣鋒利?於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後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一開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

這同樣引起了魯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著許多小細齒,蝗蟲正是靠這些小細齒來咬斷草葉的。

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於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然後到小樹上去做試驗,結果果然不錯,幾下子就把樹桿劃出一道深溝,魯班非常高興。但是由於竹片比較軟,強度比較差,不能長久使用,拉了一會兒,小鋸齒就有的斷了,有的變鈍了,需要更換竹片。

魯班想到了鐵片,便請鐵匠幫助製作帶有小鋸齒的鐵片。魯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樹上拉了起來,只見他倆一來一往,不一會兒就把樹鋸斷了,又快又省力,鋸就這樣發明了。

(5)創造性靈魂擴展閱讀:

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在內涵上的差異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為什麼要強調兩類思維的差異呢?原因在於,隨著對創造性和創新過程研究的逐步深入,術語的准確性顯得越來越重要。

兩類思維既相互區分又密切相連,釐清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在內涵上的差異,有助於明晰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形成過程,以及兩類思維的相互作用關系。

『陸』 如何才能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創新精神提倡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並不是不傾聽別人dt童見、孤芳自賞、固執己見、狂妄自九,而是要團結合作、相互交流,邊是當代創新恬動不可少的方式:創新精神提膽大、不怕犯錯誤,並不是鼓勵犯錯誤,只是課調錯畏認識是科學探究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創新精神提倡不迷信書本、權威,並不反對學習前人經驗,任何創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精神提倡大膽質疑, 而質疑要有事實和思考的根據,並不是虛無主義地懷疑一切…「總之,要用全面、辯證的觀點看待創新精神。首先,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牛頓少年時期就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常常在夜晚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星星和月亮為什麼掛在天上?星星和月亮都在天空運轉著,它們為什麼不相撞呢?這些疑問激發著他的探索慾望。後來,經過專心研究,終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能提出問題,說明在思考問題。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問題。好奇心是包含著強烈的求知慾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誰想在茫茫學海獲取成功,就必須有強烈的好奇心。正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 其次,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懷疑態度,不要認為被人驗證過的都是真理。許多科學家對舊知識的揚棄,對謬誤的否定,無不自懷疑開始的。伽利略則始於對亞里士多德「物體依本身的輕重而下落有快有慢」的結論的懷疑,發現了自由落體規律。懷疑是發自內在的創造潛能,它激發人們去鑽研,去探索。對課本我們不要總認為是專家教授們寫的,不可能有誤?專家教授們專業知識淵博精深,我們是應該認真地學習。但是,事物在不斷地變化,有些知識現在適用,將來不一定適用。再說,現在的知識不一定沒有缺陷和疏漏。老師不是萬能的,任何老師所傳授的專業知識不能說全部都是絕對准確的。對待我們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我們應做到:不要迷信任何權威,應大膽地懷疑。這是我們創新的出發點。 第三,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創新的慾望。如果沒有強烈的追求創新慾望,那麼無論怎樣謙虛和好學,最終都是模仿或抄襲,只能在前人劃定的圈子裡周旋。要創新,我們就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勇敢面對困難,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不要怕失敗,相信一點,失敗乃成功之母。 第四,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求異的觀念,不要「人雲亦雲」。創新不是簡單的模仿。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成果,必須要有求異的觀念。求異實質上就是換個角度思考,從多個角度思考。並把將結果進行比較。求異者往往要比常人看問題更深刻,更全面。 第五,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險精神。創造實質上是一種冒險,因為否定人們習慣了的舊思想可能會遭致公眾的反對。冒險不是那些危及生命和肢體安全的冒險。而是一種合理性冒險。大多數人都不會成為偉人,但我們至少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 第六,對所學習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滿。一個有很多創造性思想的人如果就此停止,害怕去想另一種可能比這種思想更好的思想,或已習慣了一種成功的思想而不能產生新思想,結果這個人變得自滿,停止了創造。]

『柒』 做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及要有創性精神的名人名言和名人事例

所謂天才人物本來就是指那些十分富於幻想的人。……天才人物總是積極主動地使用幻想能力。總之,他們在思考問題時總是用幻想來開道,……在幻想的遙遠彼岸獲得啟示之後再返回到現實之中,因而思想的跨度極大。
————〖高橋浩〗日本
摘自《東方思想寶庫》第818頁

幻想可以成為獨創力的基矗
————〖S·毛姆〗
摘自《我是最懂創造力的人物》第253頁

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幻想、夢想和預言,即對潛在的明天的想像。
————〖托夫勒〗美國未來學家
摘自《未來學家談未來》第105頁

一些世界上最大、最鐵石心腸、曾經是現在主義的化身的公司今天卻顧佣直覺的未來學家、科幻作家和幻想家作顧問。
————〖托夫勒〗美國未來學家
摘自《未來學家談未來》第105頁

今天,我們苦於缺少烏托邦的設想。
————〖托夫勒〗美國未來學家
摘自《未來學家談未來》第108頁

每一個時代都是靠幻想養育的,以免人們過早地放棄生活,使人類走向死亡。
————〖康拉德·約瑟夫〗英國作家
摘自《影響人類歷史的名人思想大觀》第70頁

幻想是極其可貴的品質。
————〖列寧〗俄羅斯革命家

如果人們停止了幻想,如果他們不面向宇宙的奇跡,那麼這就是人類衰落的真正徵兆。
————摘自《三種命運》

缺乏智慧的幻想會產生怪物,與智慧結合的幻想是藝術之母和奇跡之源。
————〖哥雅〗西班牙畫家

只要我們能夢想的,我們就能夠實現。
————刻在美國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門上的人類誓言
摘自《策劃者》首頁

〖想像〗
━━━━
強大的美國來自於想像力和創造力。
————摘自《我是最懂創造力的人物》封底

「這類對可能的未來的想像性探索……將為社會的時間視野大幅度向前伸展奠定基礎
……」
————〖托夫勒〗美國未來學家
摘自《未來學家談未來》第110頁

我們正處於這樣一個困境:一方面,由加速變化導致的不確定性程度不斷提高,另一
方面,我們需要相當正確的任何時候的最有可能的未來圖像。因此,描繪最有可能的未來
的可靠圖像已是全國、甚至是全世界刻不容緩的急事。
現在,世界上布滿了未來探索站。我們不妨考慮建立一個國際大學會——世界未來資
料庫。
————〖托夫勒〗美國未來學家
《未來學家談未來》第111頁

不光企業……地方政府、學校、民間團體及其他組織同樣需要想像他們潛在的未來。
為了做到這一點,不妨在每一地區建立「想像中心」,用於技術協助下的頭腦襲擊討論會。
這些中心將是富有創造性想像,而不是具有技術專長的人們聚集的場所。
……人們提出的絕大多數意見和方法當然都將是荒唐的、可笑的,技術上是不可能的。
然而,創造的奧秘就是要先不怕出傻點子、餿主意,然後將所有意見集中交予嚴格的批評
和評價。對未來想像需要這樣一個環境:就是允許人們出錯,大家可以自由地發表各種新見解,新設想,然後再將它們加以批評地篩眩我們需要社會想像的神聖殿堂。
————〖托夫勒〗美國未來學家
《未來學家談未來》第106頁

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學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驟。
————〖查爾斯〗美國哲學家
摘自《影響人類歷史的名人思想大觀》第250頁

……想像就是深度。沒有一種精神機能比想像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這是偉大的潛水者。科學到了最後階段,便遇上了想像。
—&mdas

『捌』 創造性是修辭格的生命和靈魂嗎

人在活著狀態的時候必定會想到的幾個問題,比如「宇宙是什麼?有多大」,「世界是怎麼產生的」,「我是誰?你是誰?為什麼有你我之分」等等這些看似無聊卻
又誰都思考過卻又無法想透的問題。從古至今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模型,有上帝創世,有真主創世,有梵天夢世,有一切皆空,有一切皆無,無論是那種宗教都是
圍繞這個何生何為何滅的疑問而發,讓人難以理解和如此的神秘。在此文中「我」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來解釋這一問題,希望和每一個思索這些問題的朋友們進行討論。

在太陽系九大行星中,淺藍色的地球是惟一一顆布滿了生命的星球,在它的高山、海洋、森林、藍天、兩極,活躍著近二百萬種生命,它是當之無愧的
生命樂園。可是,生命為什麼這樣鍾愛地球呢?
盡管目前學術界還無法准確地給生命下一個定義,但生命是一個復雜的現象,它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能夠自我復制;二是能夠新陳代謝。這兩種活動的進行,都需
要能量,就動物和植物而言,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太陽。

如果行星距離太陽過遠,比如冥王星,接受到的太陽光芒極少,彷彿傳說中的陰曹地府,生命由於得不到足夠的能量而無法生存;如果行星距離太陽過近,比如金
星,接受到的太陽光芒極多,白天黑夜的溫度都在400攝式度以上,就像神話中的煉獄,生命也難以生存。
地球距離太陽既不太近,也不太遠,接受的光照適中,植物可以自如地利用太陽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儲存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當素食動物吃植物時,這種被儲存
的能量便到了素食動物體內,當肉食動物吃素食動物時,能量又到了肉食動物體內……就這樣,是太陽的光能開動了地球上動物和植物的生命機器,使動植物子孫興
旺、生生不息。

地球上適宜的溫度,是生命活動必需的。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是通過新陳代謝供給的,而過冷或過熱的環境都不利於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只有在適宜的溫度下,植
物才能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
地球有大氣層保護,這對於棲息在它上面的生命而言,決不是可有可無的,因為:大氣層擋住了來自宇宙空間的強烈的紫外線,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傷害;大氣層擋
住了大部分撞向地球的隕石,地球表面才沒有像月球表面那樣坑坑窪窪;大氣層就像一床厚厚的棉被,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陽光不會散發到太空中去,地球上的溫
度才不會劇烈變化;假如沒有大氣層保護,地球上就不會有刮風下雨,也不會有江河湖海,地球將是一個死寂的荒涼星球。

地球上有繁榮的生命,這與它是一顆岩石星球也不能截然分開。地球的核心是融融的岩漿,岩漿的主要成份是鐵。在地球自轉過程中,鐵質核心產生了強烈的磁場。
這種磁場包繞著地球,保護著地球。當太陽風暴,也就是來自太陽的高速帶電粒子流,向地球猛烈襲來時,這種包繞著地球的磁場把它擋在了太空,從而保護了地球
上的生命。

對於生命而言,地球上的條件可謂得天獨厚。然而在浩淼無垠的宇宙中,太陽系只不過是滄海之一栗,太陽不是茫茫太空中惟一的恆星,地球難道就是茫茫星海中惟
一有生命居住的行星嗎?
地球的原始水環境使地球上有了有意識的物體,經過漫長的演變以及一些環境因素,水生生物開始在陸地生息,以至到恐龍的鼎盛時期,由於小行星的撞擊使大多數
的物種滅絕(目前支持率最大的解釋)約有99%,使一些先天弱小的生物有了發展的機會,在經過漫長的時間猿猴進化,有了一些智慧,經年的累積才有了現在的
知識.漫長的歷史,還有現在暫時主宰地球的人類。

由於在此回答有限,你可以點擊九天靈舍頭像 >> 查看看多資料,裡面有郵件可以聯系,把非公開資料發給你。

『玖』 如何理解創新性是學術論文的靈魂

如何理解創新性是學術論文的靈魂
一、引言

創新是人類最偉大的實踐活動,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創新更成為衡量我們一切工作的最重要的標准。學術研究當然也不例外。文科研究生作為人文學科研究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撰寫論文的時候一定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然而當今文科研究生一般都是科研新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往往由於缺乏原創性的東西,導致東拼西抄,低水平重復,論文毫無新意。基於這樣的現實,本文從創新的最基本的概念、特徵、本質談起,論述了創新在學術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性,並在此基礎上,著重探討了在學術創新應具備的條件以及論文寫作中創新的途徑,旨在加深文科研究生對創新思想的認識和理解,更多的運用到論文寫作過程,提高論文寫作水平。

二、創新與學術論文寫作

(一)創新

創新一詞的起源眾說紛紜,但一般還是公認來自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他在1912年發表的《經濟發展理論》,從經濟學角度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並進行了闡述。他指出創新就是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的新組合,其中任何要素的變化都會導致生產函數的變化從而推動經濟的發展。熊彼特的創新是純經濟學的范疇,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創新意識的加強和創新水平的提升,人們對創新的認識也大大的擴張和深入。創新也不再僅僅指經濟現象,而擴展到科技、政治、文化、軍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出現了很多新的創新概念,如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教育創新、管理創新、學術創新等等。很顯然,創新是人類社會普遍現象。

但是,到底創新的含義是什麼呢?關於創新的概念,理論界、學術界正在討論還沒有形成大家公認的定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2002年編寫的《現代漢語詞典》(增補本)對創新給出了一個語義學的解釋:拋開舊的,創造新的這樣的解釋雖然沒有錯,不過過於籠統不能概括創新豐富深刻的內涵。創新雖然沒有公認的定義,不過有其公認的特徵:1)創新的主體性:創新是人們自覺的、有意識的活動過程。2)創新的新穎性:創新必須能夠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成果。3)創新的價值性:創新必須能夠適應人們一定的需要。學術界認為:創新活動需要一個過程,此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准備階段:這一階段的任務是手記資料和有關信息,為創新活動作事前准備。2)醞釀階段:這是創新活動的運作階段。經過長期系統的准備之後,在某一方面的知識經驗已有了相當的積累,並進入了深思熟慮和探索試驗階段。3)領悟階段:這是創新過程的收獲階段。經過長期的醞釀之後,隨著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一次次的探索和逼近,終於使創新過程臨近了成功的大門。4)評估反饋:這是創新活動的最後一步。在獲得成果之後,我們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站在他人的角度對獲得的成果橫挑鼻子豎挑眼,認真評判它的功能實現情況、新穎程度和推廣實用價值。

(二)學術創新和學術論文寫作

學術創新屬於理論創新。在談學術創新之前肯定要談一談理論創新。

理論創新是指人們通過創造性的活動而賦予理論以新的形態或新的內涵。理論創新是理論發展的基本形式,是使理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途徑。理論創新是其他一切創新的先導。理論創新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關於學術創新,也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中國海洋大學楊自儉曾追根溯源的對其進行了解釋。他漢語的學術原義為學問,道術,後來指有系統的、較專門的學問。英語中表示學術含義常用Learning,Learned有時也用Science,Academics。從中英學術的含義來看,它主要指系統而專門的理論性的學問,一般不包含技術與應用問題。他認為學術創新主要指各類學術領域推翻、改造、修正舊的或者創建新的理論觀念與研究方法。

學術論文是研究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中某一現象的科學規律的理論文章,它以科學性、理論性和獨創性的特點來體現其存在的價值。實際上就是表述科學研究成果和闡述學術觀點的文章,也就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記錄下來。而這樣的研究必須具備科學性、理論性和獨創性。文科研究生的主要科研活動就是學術論文寫作,所以對於文科研究生來說,學術論文就是記錄學術創新活動的文章,學術論文寫作的本質就是學術創新活動,是一個由准備階段、醞釀階段、領悟階段和評估反饋組成的學術創新過程。下一部分本文將對學術論文寫作的各個階段應該注意的問題做出詳細介紹。

三、論文寫作各個階段應具備的條件和要求

(一)准備階段

論文寫作的准備階段的任務是收集資料和有關信息,為論文寫作做事前准備。雖然只是准備階段,卻是至關重要的基礎性階段。一個人在從事創新活動之前,都需要對前人所積累的同類問題的知識和經驗有所了解,然後才能從就問題中發現新問題,從舊關系中發現新關系,從前人的經驗中獲得啟示,在積累的過程中選擇創新的課題,確定創新的方向和目標。如果想要使寫出來的論文有學術創新,就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豐富而系統的知識。2)詳盡佔有所需資料。所謂豐富而系統的知識就要求知識面廣而且深,並且成體系。作為文科研究生不僅有人文社科領域的系統知識,還要有自然科學的知識;不僅要了解本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還要了解它們的歷史,總之就是要文理兼修,博古通今。所謂詳盡佔有所需資料就是要對自己所研究課題的各種理論、觀點、看法都詳細了解,同時要有充分的能夠論證自己觀點的證據。比如要對漢英火的隱喻進行對比研究,不但要佔有國內外對火的隱喻的對比研究的著作和論文,漢英各自對火的隱喻研究的資料,而且還要佔有漢英詞彙中關於火的語料以及需要的各種理論來源。

然而要具備這兩個條件就要求文科研究生制定嚴格的讀書計劃,博覽群書,奠定堅實的學術基礎;及時的閱讀學科領域內的最新的著作和論文,緊跟學術潮流。只有這樣才能從前人的研究中獲得啟示,寫出有創新性的論文。

關於讀書很多學者都給文科研究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本文總結他們的觀點,本文認為讀書一要有計劃,研究生讀書已經不能像本科時期那樣僅憑自己的興趣讀書,而要從為科研做准備的角度制定詳實的讀書計劃,這一計劃要包括基礎知識讀書計劃、研究方向讀書計劃以及專業讀書計劃。二要廣泛閱讀基礎理論著作,培養深厚的理論修養和邏輯修養。不管研究哪個學科、哪個方向,都應該通讀中外哲學和史和邏輯史。三要史、著、論相結合。所謂史不僅指每個專業、研究方向甚至選題的學說史。所謂著就是指古今中外關於這個專業、這個研究方向、這個選題的經典著作和文獻。所謂論就是學術論文。按照史、著、論相結合去讀書、做學問,才能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又掌握學術的動向。除此之外,讀書要瀏覽、泛讀、精讀相結合;要與筆記相結合;要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總之,對於文科研究生來說,讀書是學術創新的基礎。四川大學教授王寅在多次講座中都說:做學問就是吃飽了撐的,只有先吃飽了,才能撐出文章來。他說的吃飽了就是指要讀足夠的書。

(二)醞釀階段和領悟階段

論文寫作的醞釀階段和領悟階段是創新活動的運作階段。也就是我們的論文從粗略的想法到完成初稿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往往精神高度興奮,心情不定。因為這一階段是我們創新的攻堅階段。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我們的想法新穎、獨特、有研究的價值,有時候又會陷入自我懷疑,覺得好像研究沒什麼意義,或者研究起來太難,想要放棄。這個時候,如何冷靜下來,客觀、理性、科學的分析我們遇到的問題、克服困難,把研究活動進行下去就是我們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然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創新思維。2)科學精神。所謂創新思維就是有創新品格的思維。在這種思維過程中,人們往往是打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充分發揮想像力、聯想力,提出新思想,總結新理論,得到科研成果。創新思維是學術創新的基本條件。科學精神是懷疑精神、求真精神、獻身精神、自由精神、寬容精神更包含了創新精神。科學精神是學術創新的支柱。

要具備上述兩個條件就要求文科研究生在生活中注重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養成良好的人格修養,實事求是的態度,孜孜以求的精神,同時要遵守一定的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只有這樣才能從知識、經驗中發現問題,在困難面前不退縮,達到學術創新的彼岸。

創新思維看似很玄,其實很簡單。要培養創新思維我們就要一、簡單的思考。簡單的思考指的是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不能受到太多約束。構思必須單純,坦率,自由,簡單。日本著名的機器人專家金出武雄特別提倡簡單的思考,他認為很多重大成就在其最初階段的想法實際上都是有點幼稚、天真、甚至是牽強的但是這種自由簡單的思考往往是產生學術創新的源泉。二、勤於思考。新穎的構想不是靈光閃現,而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最終得出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形成勤於思考的習慣,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有一天和靈感的繆斯相遇。三、集中精力思考。金出武雄教授造了一個詞智慧體力指的是長時間連續思考同一個問題或者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而不覺得厭煩的能力。作為研究人員都要培養自己的智慧體力,因為沒有那種可以打敗對未知的不安,為得出研究結果而持之以恆的智慧體力,是很難研究出什麼成果的。

四、在和別人的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思考。交流是培養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因為我們在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可以使自己的想法升華為他人接受;在和別人的交流中也可以發現自己想不到的地方,從而完善自己的構思。

科學精神的培養要求我們端正學習、研究的動機,樹立正確的學術觀念和擁有正確的學術創新動力。

(三)評估階段

論文寫作的評估階段是論文寫作的最後一個階段,是從論文初稿形成到修改潤色最後定稿的過程,也是創新活動的完善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們必須具備的條件是1)敢於自我否定的勇氣;2)重復修改的耐心。

論文的初稿完成對很多研究生來說,就覺得工作已經完成了90%。其實不然,論文的自我評估階段才剛剛開始。在這一階段,我們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站在他人的角度對自己的論文成品橫挑鼻子豎挑眼,認真評判它的功能實現情況、新穎程度和推廣實用價值;還可以請有經驗的教授,老師進行評估,進一步完善和改進論文的創新水平。這個時候敢於自我否定的勇氣是必要的,因為我們在論文創作時可能確實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這個階段就要勇於承認不足,積極改進。重復修改是自我評估論文的必要環節,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

四、結語

創新是學術論文寫作的本質。文科研究生在撰寫學術論文時一定要堅持創新。本文按階段給出了論文寫作各個階段所應具備的條件和要求,希望廣大文科研究生可以對照自己,找出差距,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學術論文的創新水平。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