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臭豆腐發明

臭豆腐發明

發布時間: 2021-03-14 23:01:58

㈠ 臭豆腐誰發明的謝謝!

清朝-王致和發明的 你覺得怎樣掠還指貓叨頹泊囊譴狼遵揪瓷環巢

㈡ 臭豆腐誰發明的

王致和發明的。

屬於豆腐乳的一種。顏色呈青色,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發明人是安徽人王致和,流傳至今已有300多年。原是個文人,多次進京趕考不中,改為以制豆腐為生,並創制出臭豆腐。臭豆腐曾作為御膳小菜送往宮廷,受到慈禧太後的喜愛,親賜名「御青方」。

(2)臭豆腐發明擴展閱讀:

製作臭豆腐的方法: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

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做鹵水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3、成品

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小時,夏季約浸泡2小時左右,冬季約需6-10個小時,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成品即完成臭豆腐的製作。

㈢ 臭豆腐發明於哪個朝代 朱元璋王致和誰發明了臭豆腐

話說朱來元璋出身貧寒,年少時當自過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餓得無法忍受,拾起人家丟棄的過期豆腐,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進嘴裡,那種鮮美味道刻骨銘心。後來他當了軍事統帥,軍隊一路勝利地打到安徽,高興之餘,命令全軍共吃臭豆腐慶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終於廣為流傳。

㈣ 臭豆腐是怎麼發明的

這聞著臭吃著香的臭豆腐是怎樣的一個由來呢?相傳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來京趕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閑居在會館中,欲返歸故里,交通不便,盤纏皆無;欲在京攻讀,准備再次應試,又距下科試期甚遠。無奈,只得在京暫謀生計。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於是便在安徽會館附近租賃了幾間房,購置了一些簡單的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廢棄。他苦思對策,就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後歇伏停業,一心攻讀,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風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舊業,再做豆腐來賣。驀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餘卻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送給鄰里品嘗,都稱贊不已。

王致和屢試不中,只得棄學經商,按過去試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來。此物價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飯,適合收入低的勞動人食用,所以漸漸打開銷路,生意日漸興隆。後經輾轉籌措,在延壽街中間路西購置了一所鋪面房,自產自銷,批零兼營。據其購置房屋的契約所載,時為康熙十七年冬。從王致和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臭豆腐以後,又經多次改進,逐漸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更好,名聲更高。清朝末葉,傳入宮廷。傳說慈禧太後在秋末冬初也喜歡吃它,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稱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取名「青方」。

參考:王致和臭豆腐的來歷
http://biz.ynet.com/view.jsp?oid=5321077&pageno=1

====

1》湖南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聞著臭吃著奇香,是中國小吃一絕。「臭豆腐」各地皆有,而湖南長沙「火宮殿」的油炸「臭豆腐」卻更有名氣。據說,50年代,有名人去湖南搜集民間資料,曾來過以「臭豆腐」聞名當地的「火宮殿」。這里的臭豆腐,系用文火炸焦後,再將一塊一塊的豆腐鑽孔,灌辣椒油。吃起來辣味十足,臭香濃郁,頗受贊賞,也因此,「火宮殿」的臭豆腐的名聲傳出了湘地,傳遍了大江南北。
先用黃豆等製成豆腐片(白豆腐),再醞釀制鹵水,用黑豆豉煮沸,冷卻後加香菇、冬筍、白酒等佐料,浸泡15分鍾。炸要炸透,表面炸焦,裡面卻是白白嫩嫩的。淋辣椒漿吃。
2》臭豆腐製成
原料及配方:
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 鹵水15kg、粗鹽100g 、熟石膏300g
生產工藝: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 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後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鑽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鹵水製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產品特點
色焦黃,外焦里嫩,鮮而香辣。

===

"做臭豆腐、醬豆腐的豆腐是特質的,壓得比我們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乾又軟,如果你家附近有豆腐作坊可以定製一板幾板的,如果沒有就難了。
除了原料難搞,接種黴菌也不容易,一般家庭里不備這個玩意兒。
臭豆腐的做法是將定製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質架子可以放十幾層豆腐,中間可通風,抹上鹽,點上黴菌(菌種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彈在豆腐上),在無陽光直曬的通風房間里放兩至三天,夏天屋中氣溫可在32度上下,豆腐會長出一寸長的白毛,即黴菌。
南方用來炸制食用的臭豆腐發霉時間短些。
等等,中間還有一些細節,且各地的做法都有區別。
總之在家中自己做臭豆腐過於麻煩,一次霉幾塊豆腐還不夠折騰的,最好還是認准些牌子買瓶裝貨吧,臟不到哪兒去,反正都是發霉的東西。"

附臭豆腐的吃法:

毛豆煎臭豆腐
做法:
臭豆腐洗凈,切成小塊,漓 干水分。毛豆剝殼去衣。油鍋燒熱, 將臭豆腐下鍋炸至金黃撈起。鍋內 留少量油,燒至八成熱,下毛豆翻 炒至熟,再將臭豆腐倒入加少許水, 加鹽、味精,待湯汁收干後裝盤即可。
風味特色
味道鮮美

清蒸臭豆腐
材料:臭豆腐四塊,酸菜二片,大豆芽四兩,冬菇六隻,紅辣椒一隻,芫茜適量。
調味:麻油,黑醋,鹽,醬油,糖各適量。
做法:酸菜,冬菇,紅辣椒切絲。芫茜切碎。豆腐放碟或碗內加入調味及酸菜絲等,中火蒸約十分鍾,灑上芫茜碎即成。

麻辣臭豆腐
材料
絞肉、臭豆腐(A料)香菇、蝦米(泡軟切末)、大蒜、辣椒、蔥(切末)、(調 味料)辣椒醬、酒、糖、水、醬油均適量
作法
平底鍋倒少許油,開中火,將A料及絞肉入鍋炒香後,放入臭豆腐及調味料、水(蓋過臭豆腐即可)蓋上鍋蓋煮滾至臭豆腐熟透,入味即可。

肉 醬 蒸 臭 豆 腐
材 料:1. 廣香肉醬1罐2. 臭豆腐6塊3. 毛豆仁2大匙4. 紅辣椒1條
調味料: 1. 醬油膏1大匙
作 法: 1. 將臭豆腐洗凈切成4塊。2. 毛豆仁洗凈,紅辣椒切片。3. 廣達香肉醬與調味料加上毛豆仁與紅辣椒攪拌均勻。4. 臭豆腐排盤後,將作法3淋在上面,用猛火蒸約15分鍾即可。
備 註: 素食者可將廣達香肉醬1罐改用廣香吉丁醬2罐。
參考資料:http://article.pcpop.com/show.aspx?topic_id=1512561

㈤ 臭豆腐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呢

清朝王致和發明 臭豆腐很有名氣,究其來歷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縣舉子王致和赴京考試落第,又無盤纏返鄉。王家原以做豆腐湖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藝,於是留京以磨豆腐謀生。一日,遇到豆腐滯銷,積存不少,王生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切成小塊,配以鹽香料,置於壇中,並封其口,以為這樣便可造出腐乳來。誰知過了一些日子壇口打開,腐乳做不出來,豆腐臭氣熏天。王生試嘗之,其味鮮美。遂將此臭豆腐試銷,竟也獲得顧客好評臭豆腐從此流傳開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連慈喜太後也嗜吃此物。 另一說: 關於豆腐的起源,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家三口,住著一對夫妻與母親,可惜婆婆待媳婦並不好,連普通的豆漿都不願讓她飲用,一天婆婆要出遠門兩三日,當婆婆前腳一走,媳婦後腳便開始磨豆子、煮豆漿,但當豆漿正開鍋,她滿心喜悅的要舀裝時,院子里竟傳來了腳步聲。媳婦害怕是婆婆回來了,見著會挨罵,便趕忙端起整鍋剛燒好的豆漿往灶邊的壇子倒。出門一看原來是丈夫回來了,於是又喜孜孜的拉著丈夫要進屋喝豆漿,哪知打開壇蓋一看,豆漿竟的凝固成塊了。原來壇子以前泡過酸菜,裡面還有些酸湯底,因此豆漿倒進去便凝固了,小夫妻倆勉強一嘗居然發現這凝固的豆漿味道不錯、質嫩味美,於是為他取名「逗夫"。這樣想來,「吃豆腐」的另一層含義也不難理解了--本來就是「逗夫」嘛,只是「夫」可逗,陌生人卻不能逗,陌生的女人尤其不能逗,搞不好,一巴掌過來,結結實實讓你吃一記麻婆豆腐。 據《本草綱目·谷部·豆腐》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並說豆腐「甘、咸、寒、有小毒」。不過,就我來看《本草綱目》是一本有許多奇思妙想的葯典,不能拿來考證豆腐的起源,但至少說明--豆腐的歷史,實在是太悠久了。 從我所在的小城出發,驅車三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我們的「豆腐之鄉」石牌古鎮,鎮上90%的人家做豆腐,還有10%的人家賣豆腐。走近這鎮子就有一股豆花特有的濃郁香味飄來,叫人口舌生津。這里的女子也漂亮,亮在皮膚上,光潔、柔冷,有豆腐的質感,看著她們的臉,叫人很想多吃幾塊豆腐。我曾經參觀過一個較小的豆腐作坊,看到他們從石磨里磨出豆漿,然後,放在大鍋里煮開,再點漿使之凝結。真正是「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瓦缶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暇。」那天,我吃了兩大碗剛剛做出來的豆腐老,那濃香淳樸,讓人至今回味。 豆腐是健康食品。多吃可降血壓,防衰老;豆腐又是美容食品,據說豆腐里含有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女人多吃可以豐胸翹臀。這真是太有誘惑力了,就沖著這個功效,所有女人的餐桌上,都因該有豆腐。而且豆腐的吃法很多,既可以單獨成菜,又可以作主料、輔料,或充作調料;它適合多種烹調方法,可蒸可燉可煎可熏可涼拌;它可做成多種菜式,多種造型,可為冷盤、熱菜、湯羹、火鍋,可成卷、夾、丸、包等等還可調製成各種味型,既有干香的本味,更具獨一無二的吸味特性,「豆腐得味,遠勝燕窩」,只要你喜歡,吃豆腐可吃有千種花樣,吃出萬般風情來。

㈥ 誰發明的臭豆腐

臭豆腐很有名氣,究其來歷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縣舉子王致和赴京考試落第,又無盤纏返鄉。王家原以做豆腐湖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藝,於是留京以磨豆腐謀生。一日,遇到豆腐滯銷,積存不少,王生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切成小塊,配以鹽香料,置於壇中,並封其口,以為這樣便可造出腐乳來。誰知過了一些日子壇口打開,腐乳做不出來,豆腐臭氣熏天。王生試嘗之,其味鮮美。遂將此臭豆腐試銷,竟也獲得顧客好評臭豆腐從此流傳開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連慈喜太後也嗜吃此物。
另一說:
關於豆腐的起源,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一家三口,住著一對夫妻與母親,可惜婆婆待媳婦並不好,連普通的豆漿都不願讓她飲用,一天婆婆要出遠門兩三日,當婆婆前腳一走,媳婦後腳便開始磨豆子、煮豆漿,但當豆漿正開鍋,她滿心喜悅的要舀裝時,院子里竟傳來了腳步聲。媳婦害怕是婆婆回來了,見著會挨罵,便趕忙端起整鍋剛燒好的豆漿往灶邊的壇子倒。出門一看原來是丈夫回來了,於是又喜孜孜的拉著丈夫要進屋喝豆漿,哪知打開壇蓋一看,豆漿竟的凝固成塊了。原來壇子以前泡過酸菜,裡面還有些酸湯底,因此豆漿倒進去便凝固了,小夫妻倆勉強一嘗居然發現這凝固的豆漿味道不錯、質嫩味美,於是為他取名「逗夫"。這樣想來,「吃豆腐」的另一層含義也不難理解了-----本來就是「逗夫」嘛,只是「夫」可逗,陌生人卻不能逗,陌生的女人尤其不能逗,搞不好,一巴掌過來,結結實實讓你吃一記麻婆豆腐。
據《本草綱目·谷部·豆腐》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並說豆腐「甘、咸、寒、有小毒」。不過,就我來看《本草綱目》是一本有許多奇思妙想的葯典,不能拿來考證豆腐的起源,但至少說明----豆腐的歷史,實在是太悠久了。
從我所在的小城出發,驅車三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我們的「豆腐之鄉」石牌古鎮,鎮上90%的人家做豆腐,還有10%的人家賣豆腐。走近這鎮子就有一股豆花特有的濃郁香味飄來,叫人口舌生津。這里的女子也漂亮,亮在皮膚上,光潔、柔冷,有豆腐的質感,看著她們的臉,叫人很想多吃幾塊豆腐。我曾經參觀過一個較小的豆腐作坊,看到他們從石磨里磨出豆漿,然後,放在大鍋里煮開,再點漿使之凝結。真正是「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瓦缶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暇。」那天,我吃了兩大碗剛剛做出來的豆腐老,那濃香淳樸,讓人至今回味。
豆腐是健康食品。多吃可降血壓,防衰老;豆腐又是美容食品,據說豆腐里含有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女人多吃可以豐胸翹臀。這真是太有誘惑力了,就沖著這個功效,所有女人的餐桌上,都因該有豆腐。而且豆腐的吃法很多,既可以單獨成菜,又可以作主料、輔料,或充作調料;它適合多種烹調方法,可蒸可燉可煎可熏可涼拌;它可做成多種菜式,多種造型,可為冷盤、熱菜、湯羹、火鍋,可成卷、夾、丸、包等等還可調製成各種味型,既有干香的本味,更具獨一無二的吸味特性,「豆腐得味,遠勝燕窩」,只要你喜歡,吃豆腐可吃有千種花樣,吃出萬般風情來。
清朝王致和發明

㈦ 「臭豆腐」是誰發明的

臭豆腐很有名氣,究其來歷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縣舉子王致和赴京考試落第,又無盤纏返鄉。王家原以做豆腐飠胡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藝,於是留京以磨豆腐謀生。一日,遇到豆腐滯銷,積存不少,王生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切成小塊,配以鹽香料,置於壇中,並封其口,以為這樣便可造出腐乳來。誰知過了一些日子壇口打開,腐乳做不出來,豆腐臭氣熏天。王生試嘗之,其味鮮美。遂將此臭豆腐試銷,竟也獲得顧客好評,臭豆腐從此流傳開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

㈧ 臭豆腐發明於哪個朝代

說法一
話說朱元璋出身貧寒,年少時當過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餓得無法忍受,拾起人家丟棄的過期豆腐,
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進嘴裡,那種鮮美味道刻骨銘心。後來他當了軍事統帥,軍隊一路勝利地打到安徽,高興之餘,命令全軍共吃臭豆腐慶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終於廣為流傳。
說法二
而明代學者何日華在當時則已在著作中說,安徽黟縣人喜歡在夏秋之際用鹽使豆腐變色生毛,擦洗干凈投入沸油中煎炸,有海中鱷魚的味道。照這樣看,無論是製法或煮法,好像都和朱元璋的版本沒有什麼分別。
北京臭豆腐的由來
相傳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來京趕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閑居在會館中,欲返歸故里,交通不便,盤纏皆無;欲在京攻讀,准備再次應試,又距下科試期甚遠。無奈,只得在京暫謀生計。王致和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鄉開設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學過做豆腐,於是便在安徽會館附近租賃了幾間房,購置了一些簡單的用具,每天磨上幾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賣。時值夏季,有時賣剩下的豆腐很快發霉,無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廢棄。他苦思對策,就將這些豆腐切成小塊,稍加晾曬,尋得一口小缸,用鹽腌了起來。之後歇伏停業,一心攻讀,漸漸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風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舊業,再做豆腐來賣。驀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趕忙打開缸蓋,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嘗試,覺得臭味之餘卻蘊藏著一股濃郁的香氣,雖非美味佳餚,卻也耐人尋味,送給鄰里品嘗,都稱贊不已。
王致和屢試不中,只得棄學經商,按過去試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來。此物價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飯,適合收入低的勞動人食用,所以漸漸打開銷路,生意日漸興隆。後經輾轉籌措,在延壽街中間路西購置了一所鋪面房,自產自銷,批零兼營。據其購置房屋的契約所載,時為康熙十七年冬。從王致和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臭豆腐以後,又經多次改進,逐漸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質量更好,名聲更高。清朝末葉,傳入宮廷。傳說慈禧太後在秋末冬初也喜歡吃它,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稱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點,取名「青方」。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