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創造
1. 巴赫作了哪些貢獻
巴赫在音樂律制方面的巨大貢獻——《平均律鋼琴曲集》
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是以創作實踐來證明十二平均律的的優越性和實用
價值的劃時代作品,常被稱為「全部音樂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鋼琴音樂
的《舊約全書》」,而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鳴曲則被稱為「鋼琴音樂的《新約全書
》」。
在此以前,鍵盤樂器大多按「中庸律」調音,能夠演奏而不會走調的音階,只
有降B,F,C,G,D,A等大調和g,d,a等小調,因此作曲家在選調和轉調上受到很
大的限制;而採用了十二平均律,就可以自由選用大小二十四個調,並自由轉調。
所以說,沒有巴赫對平均律的實踐,近現代音樂的發展要延遲很長一個時期。
巴赫很早就把自己的鍵盤樂器調成十二平均律,並寫了《平均律鋼琴曲集》第
一集,包含以大小二十四調為序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賦格》(1722年)。晚年在
萊比錫又寫了第二集,包含另外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賦格(1744年)。
巴赫寫作《平均律鋼琴曲集》,是受了先輩作曲家費歇爾(約1665—1746)的
啟發。費歇爾在1702年出版了《新風琴音樂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
賦格曲,分屬二十個不同的調。這部作品的標題起源於希臘神話,阿莉阿德尼是古
典神話中克里特島國王米諾斯的女兒,她的母親帕西法厄生了一個牛頭人身的怪物
,米諾斯把它幽禁在一座迷宮里,並命令雅典人民每年進貢七對童男童女喂養這個
怪物。雅典王子忒修斯發誓為民除害,依仗阿莉阿德尼給他的線球和魔刀,釘死了
這個怪物,然後順上路的線走出了迷宮。「新風琴音樂的阿莉阿德尼」,意思就是
指示風琴演奏家通過五花八門的大小調迷宮的引路人(因此西方有句成語「阿莉阿
德尼的線」來比喻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部作品用了大小二十四調中的十九個調,
只有升C和升F大調,降e,降b和升g小調沒有用,而e小調用了兩次。所有的前奏曲
和賦格曲都是很短小的樂曲,主題和《平均律鋼琴集》中的主題很相似。巴赫吸收
前人經驗譜成的《平均律鋼琴曲集》運用全部大小二十四調,寫成有高度藝術價值
的作品,是音樂史上的第一例。
很多人談論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必然想到他的音樂結構,巴赫的音樂織
體和對位有精密的數學比例,對配器的發揮,亦是給演奏者加深難度。
巴赫的音樂深深地影響整個歐洲樂壇,他一生寫過很多教堂音樂。人們愛把巴赫的
精神象徵對上帝的奉獻,他的音樂艱深、神聖、嚴肅,心靈與上帝同在。
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就有這樣的說法:「巴赫被基督教精神束縛,常常匍匐在神的
腳下呼號,懺悔,誠惶誠恐的祈求。」這是傅雷對巴赫的偏見。
巴赫的與貝多芬的音樂,同樣是「力」的表現,巴赫的「力」,建立在高度與深度
,心靈與上帝同在的同時,亦把人生的七情六慾,苦難、恐懼與痛苦升華。苦中有
歡樂,有疲倦,而更大的精神是明知生命之苦,而仍得堅持。
貝多芬的音樂,縱橫交錯,樂句與樂句之間並發出的「力」,氣魄磅薄,完全是大
宇宙,大人生,他沒有家庭,沒有子女,所以連痛苦都是大人生的痛苦。很多樂章
,都流露出與命運抗爭的英雄本色。
說巴赫的音樂太富哲理,太多宗教思想,那倒不如說巴赫經歷了人間的極苦以及看
破官場虛偽。然而,他把這些大是大非都升華了。
他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作品BWV1041寫於1720年,據說是巴赫寫給他自己的,三十
五歲的他,意氣豐盛,卻遭受生活之苦與家人的死亡之痛。巴赫一共生有十二個兒
女,排在前面八個,其中有六個死於孩提時候。第一任妻子死於一七二○年夏天。
樂曲分三部份,第一快板,第二行板,第三部份是非常快板,全個作品很富樂思樂
味,是對巴赫作深入了解的一個樂章。
2. 巴赫如何把組曲創造推向極致
巴赫的組曲創作把這個流行已久的體裁推向了最高極限。其標題「法國「和「英國」雖非巴赫本人所起,但反映了他創作中吸取融合其他民族風格的影響(法國組曲 BWV812-817是因為「按法國風格寫成」,英國組曲BWV806-811是因「為英國顯貴而作」)。2套組曲都包括標準的4個舞曲,每首英國組曲前都有一首前奏曲,其中有些是巴赫特意將義大利的室內樂形式移植到鍵盤樂的試驗,如第三組曲的前奏,實際是全奏與獨奏交替的協奏曲快板樂章。
3. 巴赫創作的作品都有什麼特點
巴赫創作了巴洛克時期除歌劇之外所有音樂體裁。他的一個特點是將復調織體與豐富的和聲織體緊密地結合起來。不論作品中的聲部有多少,它們各自的旋律都是以平等的地位同時進行的,而它們之間又都同時遵循和弦的總體進行。這就體現了巴洛克時期音樂由復調音樂過渡到主調音樂的特點。
巴赫的作品明顯體現了巴洛克音樂情緒單一的特點,他喜歡在一首作品中根據一個樂思進行裝飾和展開,不論他的旋律如何錯綜復雜,如何不可預測,如何高度修飾,它們都有統一的情緒,而這個統一性往往都靠持續的節奏得以保持。
巴赫喜歡用音樂的符號描繪樂思。比如用低聲部下行表現「亞當的墮落」,或者將一個主題演奏十次表現《聖經》的「十誡」等等。這也是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特點。
4. 巴赫共創作了多少首曲子
巴赫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賦格曲和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鍵琴樂曲;23首小協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鳴曲;5首彌撒曲;3首聖樂曲及許多其它樂曲。總計起來,巴赫譜寫出800多首嚴肅樂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壯、廣闊、內在,充滿了18世紀上半葉德國現實生活的氣息。他譜寫了許多充滿戲劇性因素的大型聲樂作品,其中《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是最有影響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巴赫作為一個虔誠的新教教徒,通過宗教音樂形式(受難曲、彌撒、經文歌、康塔塔等),抒發了對人類災難、痛苦的憐憫、同情以及對和平與幸福未來的渴望。與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這種充滿宗教內容及復調音樂思維的作品更為廣闊地揭示了人的內心世界,但同時,他的音樂從來沒有脫離德國的音樂傳統。《平均律鋼琴曲集》是巴赫在「純音樂」領域留下的重要遺產之一。作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鋼琴曲集》體現出了那種嚴謹的德國式思維。另外,巴赫的《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和六首《勃蘭登堡協奏曲》等樂隊作品,也都表達了作曲家對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與渴望。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內心深處激起了強烈的共鳴。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績:第一,把音樂從宗教附屬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來,使之平民化。音樂不總是歌頌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 第二,他把復調音樂發展成主調音樂,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第三,他確立了鍵盤樂器十二平均律原則。 第四,除了聲樂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現代西洋音樂幾乎所有作品樣式的體例基礎。因此巴赫被後世尊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巴赫Bach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5. 巴赫創作樂曲的故事
1、《勃蘭登堡協奏曲》
1718到1719年冬,巴赫從克滕到柏林,為勃蘭登堡大公演出,大公叫巴赫送一些作品給他,巴赫從他在克滕創作的作品中選了這六首協奏曲,抄完加上獻詞獻給了大公。這六首協奏曲本不是一套,各首需要的樂器組合不同,所以巴赫對它們所起的標題是《六首不同樂器的協奏曲》。
大公去世後,召集的樂手解散,不用的樂譜以一部協奏曲四十八個分尼的廢紙價格賣掉。幸運的是這些協奏曲被巴赫的弟子、當時著名的作曲教師奇倫貝格買去,後來被送給了他的弟子——普魯士亞馬利亞公爵之女,也就是腓特烈大帝的妹妹,這些手稿才得以保存。
2、《馬太受難曲》
創作於1724至1727年間,取材於《聖經》中對耶穌受難過程的敘述。整部作品結構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穌被門徒出賣和最終被捕的過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穌受審,被釘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場景。
3、《B小調彌撒曲》
17世紀末歐洲出現了一種新的教會音樂,而巴赫的「b小調彌撒」就屬於這一種,那就是「康塔塔一彌撒」(Cantata-Mass)。
在這種彌撒中,獨唱與合唱之間有強烈的對比,管弦樂的色彩宏麗,廣泛地描寫著感情,把一切歌劇及清唱劇(Oratorio)中的手法也引用到彌撒中來了,在「b小調彌撒」中女高音的花腔式的唱法是來自義大利的歌劇。
二重唱是來自阿戈斯蒂諾·斯特凡尼(Agostino Steffani 1654-1728)的手法。
(5)巴赫創造擴展閱讀
巴赫把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融為一體,集義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並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後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遺忘。但是在近一個半世紀中他的名氣卻在不斷地增長,一般認為他是西方音樂史中最偉大的兩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認為他是其中最偉大的作曲家。
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世人普遍認為其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尊稱他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他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6. 巴赫如何鑽研創造的
巴赫1708-1717年,巴赫在魏瑪宮廷任管風琴師和公爵教堂的樂長。這個期間,他除了繼版續吸收借鑒德國權前輩管風琴家和作曲家的優秀傳統外,還潛心鑽研了義大利的小提琴藝術,用維瓦爾第、柯萊里等人的樂曲改編或創作自己的作品,並研究了法國庫泊蘭的古鋼琴音樂,進行寫作。他的創作也已成熟,寫出了一些管風琴代表作。
7. 巴赫創作的四個時期分別是什麼
不是只有三個時期嗎
第一個時期(1708-1717)是魏瑪時期,任職管風琴師,因此創作了大部分的管風琴曲,而他創作的重要的形式就是托卡塔與賦格,這一時期重要作品為《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與《管風琴作曲集》等。
第二個時期(1717-1723)科滕時期,他的創作集中在古鋼琴和其他器樂體裁上,作由古鋼琴曲《平均律鋼琴曲集》被後人譽為「鋼琴家的《舊約全書》」還作有三套各六首的古鋼琴組曲《英國組曲》《法國組曲》《帕蒂塔》。在協奏曲方面代表作是《六首勃蘭登堡協奏曲》。在其他器樂曲中《為獨奏小提琴而作的六首奏鳴曲與帕蒂塔》和《為獨奏大提琴而作的六首組曲》。
第三個時期(1723-1750)萊比錫時期,主要以聲樂為主,他創作了大量的康塔塔。最著名的是《太陽神和牧神的爭吵》《咖啡康塔塔》和《農民康塔塔》,他的重要聲樂作品有《馬太受難樂》《約翰受難樂》,這是兩首清唱劇風格的受難樂,作有《b小調彌撒》。還有兩部重要的器樂作品《音樂的奉獻》和《賦格的藝術》。
8. 巴赫 音樂創作領域
巴赫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賦格曲和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鍵琴樂曲;23首小協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鳴曲;5首彌撒曲;3首聖樂曲及許多其它樂曲。總計起來,巴赫譜寫出800多首嚴肅樂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壯、廣闊、內在,充滿了18世紀上半葉德國現實生活的氣息。他譜寫了許多充滿戲劇性因素的大型聲樂作品,其中《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是最有影響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巴赫作為一個虔誠的新教教徒,通過宗教音樂形式(受難曲、彌撒、經文歌、康塔塔等),抒發了對人類災難、痛苦的憐憫、同情以及對和平與幸福未來的渴望。與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這種充滿宗教內容及復調音樂思維的作品更為廣闊地揭示了人的內心世界,但同時,他的音樂從來沒有脫離德國的音樂傳統。《平均律鋼琴曲集》是巴赫在「純音樂」領域留下的重要遺產之一。作為一部具有德意志精神的作品,《平均律鋼琴曲集》體現出了那種嚴謹的德國式思維。另外,巴赫的《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和六首《勃蘭登堡協奏曲》等樂隊作品,也都表達了作曲家對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與渴望。這些作品在德意志民族人民的內心深處激起了強烈的共鳴。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績:第一,把音樂從宗教附屬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來,使之平民化。音樂不總是歌頌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 第二,他把復調音樂發展成主調音樂,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 第三,他確立了鍵盤樂器十二平均律原則。 第四,除了聲樂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現代西洋音樂幾乎所有作品樣式的體例基礎。因此巴赫被後世尊稱為「西方音樂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