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中的元次是有誰創造的
Ⅰ 數學里幾元幾次是如何定義的
幾元就是幾個未知數,幾次是方程中未知數的最高次為幾次。
二元一次方程,就內是只有兩個未知數,容未知數的最高次為1次,例如方程x+y=1,這里有兩個未知數x,y,兩個未知數的次數都為1。
二元二次方程就是有兩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二,例如方程x+y^2=1。這里有x,y兩個未知數,x的次數為一,y的次數為2,取兩個未知數的最高次數就是2,因此這個方程是二元二次方程。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推斷出一個方程是幾元幾次方程。
Ⅱ 數學方程的" 元""次"是誰 發明的
解:數學方程的元次是康熙首先提出的。
Ⅲ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元」產生於什麼年代是哪位數學家發明的原來的意思是什麼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元」產生的年代沒有明確的記錄,據說是康熙皇帝在學習西方數學時回提出的,因當時答沒有可以代替「未知數」的代詞,因此採用「元」為方程的未知數。
公元820年左右,數學家花拉子米在《對消與還原》一書中提出了「合並同類項」、「移項」的一元一次方程思想。16世紀,數學家韋達創立符號代數之後,提出了方程的移項與同除命題。1859年,數學家李善蘭正式將這類等式譯為一元一次方程。
(3)數學中的元次是有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解決絕大多數的工程問題、行程問題、分配問題、盈虧問題、積分表問題、電話計費問題、數字問題。
如果僅使用算術,部分問題解決起來可能異常復雜,難以理解。而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的建立,將能從實際問題中尋找等量關系,抽象成一元一次方程可解決的數學問題。
Ⅳ 數學方程中:元.次等術語,是誰創業造的
選康熙創造的
Ⅳ 數學中什麼叫元,什麼叫次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未知數的個數叫元,未知數的次數叫次
Ⅵ 數學中的元,項,次是什麼意思
數學來中的「元」是指未知數,例如自常見的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
數學中的「項」代表一由數與未知數還有運算符號組成的一個基本算術單元。
數學中的「次」就是方程中未知數的乘方數(如x²就叫二次)。
一元二次方程經過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a≠0)。其中ax²叫作二次項,a是二次項系數;bx叫作一次項,b是一次項系數;c叫作常數項。
(6)數學中的元次是有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一元二次方程成立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1、是整式方程,即等號兩邊都是整式,方程中如果有分母;且未知數在分母上,那麼這個方程就是分式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中如果有根號,且未知數在根號內,那麼這個方程也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是無理方程)。
2、只含有一個未知數;
3、未知數項的最高次數是2。
Ⅶ 一元二次方程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方程求解算是《九章算術》吧,是我國東漢初年編定的一部現有傳本的、最古老的中國數學經典著作,書中收集了246個應用問題和其他問題的解法,分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二元一次方程已有涉及。
規范的公式應該是出現在中亞細亞的阿爾花拉子模在公元820年左右出版的《代數學》一書中。書中給出了一元二欠方程的求根公式,並把方程的未知數叫做「根」,後譯成拉丁文radix。
Ⅷ 數學方程中的元次是誰創造的
康熙皇帝。康熙是我國歷史上數學水平最高的一位帝王,他天資聰慧,十分熱愛數學,14歲起跟著從比利時來華的傳教士南懷仁學習數學,是康熙首創「元」、「次」、「根」等方程術語的漢譯名。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在給康熙講解方程時,由於他漢語、滿語水平都很有限,有些術語講不清楚,解釋很久還是不得要領,康熙就建議:將未知數翻譯為「元」,最高次數翻譯為「次」,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翻譯為「根」或「解」。
南懷仁驚疑地盯著康熙,愣了一會兒,突然按照西方最親切的禮節一下子將康熙緊緊抱住,激動地說:「我讀書和教書幾十年,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還從來沒見過一個像您這樣肯動腦筋的人!」康熙創造的這幾個方程術語,馭繁為簡,准確科學,非常便於理解和記憶。
(8)數學中的元次是有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南懷仁簡介
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享年66歲),字敦伯,又字勛卿,西屬尼德蘭皮特姆(今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人,耶穌會傳教士,清代天文學家、科學家,1623年10月9日出生,1641年9月29日入耶穌會,1658年來華,是清初最有影響的來華傳教士之一,為近代西方科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學啟蒙老師,精通天文歷法、擅長鑄炮,是當時國家天文台(欽天監)業務上的最高負責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懷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歲,卒謚勤敏。著有《康熙永年歷法》、《坤輿圖說》、《西方要記》等。
Ⅸ 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是誰發明的
1500年的某天,義大利北部的布里西亞,一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叫豐坦那。不久,義大利與法國發生戰爭,法軍攻陷了布里西亞地區,大肆屠殺義大利人。豐坦那的父親死於戰禍,小豐坦那的頭部和下顎也受了重傷。好在他的母親是一位聰明而勇敢的婦女,她見兒子受傷,又沒有醫生看病治療,她就想到了狗用舌頭舔愈傷口的情景。於是,她也學著這個方法,用自己的舌頭治好了兒子的傷口。誰知痊癒後的小豐坦那卻得了一個口吃的毛病,說話不連貫,人們就給他取個外號叫塔爾塔利亞(意譯為口吃者)。久而久之,塔爾塔利亞就成了他的名字,豐坦那的名字也被人忘記了。
因為父親死於戰亂,塔爾塔利亞的家境十分貧寒,母親無力送他上學讀書。但是,塔爾塔利亞從小求知慾極強,母親就在他父親墳墓的石板上教他認字、算題。由於他天資聰明,意志堅強,竟獨自學會了拉丁文和希臘文,對數學的鑽研成績更為突出。經過長期自學,成人後,他終於取得了成功,先後在他的家鄉布里西亞和威尼斯等地從事教學工作。塔爾塔利亞專門喜歡解各種數學難題,在這方面不少數學愛好者敗在他的手下。
1530年的一天,有一位叫科拉的數學教師向塔爾塔利亞提出兩道數學難題進行挑戰:
1.一個數的立方加上它的平方的3倍等於5,求這個數。實際上是一個一元三次方程,即:x3+3x2=5
2.三個數,第二個數比第一個數多2,第三個數比第二個數多2,三個數的乘積是1000,求這三個數各是多少。實際上這也是一個一元三次方程,即:x(x+2)(x+2+2)=1000,展開後是x3+6x2+8x=1000
當時,人類還沒有找到三次方程的解法。塔爾塔利亞於是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廢寢忘食地解這兩道題。不久,居然讓他解開了,並因此找到了解開一元三次方程的辦法。於是,塔爾塔利亞向外公開宣稱,他已經知道了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但不能公開自己的步驟,他要保密。此時,有一位叫菲俄的人也宣稱,他也找到了解開一元三次方程的辦法,並宣稱,他的方法是得到了當時著名數學家波倫那大學教授費羅的真傳。
他們二人誰真誰假?誰優誰劣?於是,1535年2月22日,在義大利有名的米蘭大教堂里,舉行了一次僅有塔爾塔利亞和菲俄參加的數學競賽。競賽內容專門限於一元三次方程。他們各自給對方出30道題,誰解得對解得快誰就得勝。兩個小時之後,塔爾塔利亞解完了全部30道題,而菲俄卻一道題也解不出來。競賽結果,塔爾塔利亞大獲全勝。
原來,一元三次方程的問題是1404年被人引起來的。當時義大利著名數學家巴巧利說:「x3+mx=n,x3+n=mx之不可解,正像化圓為方問題一樣。」誰知此問題提出不久,就被費羅解出了。1510年,他將方法透露給了他的學生菲俄。於是,當塔爾塔利亞宣稱他找到一元三次方程解法時,便出現了要舉行競賽的事情。
初時,塔爾塔利亞面對出名的學者未免心虛,因為他的方法還不完善。據說在競賽之前的10天,即2月12日深夜,塔爾塔利亞一夜未睡,直至黎明。他頭腦昏昏,走出室外,伸伸懶腰,吸吸新鮮空氣。頓時,他的思路豁然開朗,多日的深思熟慮,終於取得了結果。因此,才在競賽中大獲全勝。
為了使自己的成果更完善,塔爾塔利亞又艱苦努力了6年,才在1541年真正找到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很多人請求他把這種方法公布出來,但卻遭到他的拒絕。原來,塔爾塔利亞准備在譯完歐幾里得和阿基米德的著作之後,再把自己的發明發現寫成一本專著,以便流傳後世。
在這之前60幾年,米蘭有一位學者卡當,對一元三次方程的問題十分感興趣,苦苦央求塔爾塔利亞把解法告訴他,並起誓發願,決不泄密。1539年,塔爾塔利亞被卡當的至誠之心所動,就把此法傳授給他。
卡當是義大利的數學家,後來又開業行醫,也常常為人占卜,曾受雇於教皇當過占星術士。沒過多久,卡當背信棄義,寫成了一部叫《大術》的書。此書1545年在紐倫堡出版發行。在書中,卡當公布了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聲稱這是他的發明。當時人們信以為真,便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稱為「卡當公式」。
在《大術》一書中,卡當說:「大約在30年前,波倫那的費羅教授發現了這一法則,並傳授給了威尼斯的菲俄,菲俄曾與塔爾塔利亞進行過公開競賽。塔爾塔利亞也發現了這一方法,他在我的懇求下,把三次方程的解法告訴了我,但是沒有給出證明。藉助塔爾塔利亞的幫助,我找到了幾種證明方法,它是非常困難的。」
卡當的背信棄義激怒了塔爾塔利亞,他向卡當宣戰,要求進行公開競賽。雙方各擬31道試題,限期15天完成。卡當臨陣怯場,只派了他的一個高徒應戰。結果,塔爾塔利亞在7天之內就解出了大部分試題,而卡當的高徒僅做對一題,其餘全是錯的。接著,二人又進行了一場激烈的爭鳴和辯論。就這樣,人們才明白事情的真相,塔爾塔利亞才被人們知道,他才是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真正發明人。
塔爾塔利亞經過這場風波之後,准備心平氣和地把自己的成果寫成一部數學專著,可是他已經心力憔悴,1557年,他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就與世長辭了。
Ⅹ 一元一次方程發明者是誰
一元一次方程式
--- 方程式的由來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相繼出現,特別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創
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出現了,當時拉丁語稱它為"aequatio",英文為"equation".
十七世紀前後,歐洲代數首次傳進中國,當時譯"equation"為"相等式.
由於那時我國古代文化的勢力還較強,西方近代科學文化未能及時
在我國廣泛傳播和產生較的影響,因此"代數學"連同"相等式"等這
些學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極少數人中學習和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近代西方數學再次傳入我國.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
傳教士偉烈亞力,將英國數學家德.摩爾根的<代數初步>譯出. 李.偉
兩人很注重數學名詞的正確翻譯,他們借用或創設了近四百個數
學的漢譯名詞,許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譯名就是借
用了我國古代的"方程"一詞.這樣,"方程"一詞首次意為"含有未知
數的等式.
1873年,我國近代早期的又一個西方科學的傳播者華蘅芳,與英國傳
教士蘭雅合譯英國渥里斯的<代數學>,他們則把"equation"譯為"方程
式",他們的意思是,"方程"與"方程式"應該區別開來,方程仍指<九章
算術>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數的等式".華.傅的主張在
很長時間裏被廣泛採納.直到1934年,中國數學學會對名詞進行一審
查,確定"方程"與"方程式"兩者意義相通.在廣義上,它們是指一元n次
方程以及由幾個方程聯立起來的方程組.狹義則專指一元n次方程.
既然"方程"與"方程式"同義,那麼"方程"就顯得更為簡潔明了了.
(本文摘自九章出版社之"數學誕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