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阮琴發明年代

阮琴發明年代

發布時間: 2021-03-13 13:08:23

Ⅰ 琵琶是誰發明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象現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 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Ⅱ 琵琶,是哪個朝代哪個民族發明的樂器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時期出現的。「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枇,引手為杷」(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琵琶(pí pá)被稱為「民樂之王」,「彈撥樂器之王」,「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南北朝時由印度經龜茲傳入內地。木製。音箱呈半梨形,張四弦,原先先用絲線,現在用鋼絲、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西域民族商業和文化交流的加強, 從中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 當時稱作 "胡琵琶"。 其形狀為曲頸,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國家常見的烏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爾巴特琴(Barbat)。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 現代的琵琶就是由這種曲項琵琶演變發展而來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紀)琵琶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 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隨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 而且在樂隊處於領奏地位。這種盛況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這樣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到了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琵琶構造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由四個音位增至十六個(即四相十二品)。同時它的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 便於左手按下部音位。由於以上這倆項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據統計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種。歸納起來,右手指法分兩個系統: 一、輪指系統,二、彈挑系統。左手指法也分兩個系統:一、按指系統, 二、推拉系統。

Ⅲ 阮的發展歷史

漢時,有眾多的馬上樂器傳入我國,漢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張騫出使烏孫國(今烏孜別克民族),烏孫王獵驕靡與漢通婚,烏孫公主出嫁前,漢武帝命懂得音樂的工匠參考琴、箏、築、卧箜篌等創制了一種能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圓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這種樂器便是阮,當時稱「秦琵琶」。
起源說法不一,據漢代至魏晉時期的文史資料所載,阮是漢民族自己創造的一種圓體、直項、四弦、12柱(品)的樂器。起源大約在公元前217至公元前105年,漢時稱秦琵琶或秦漢子。
西晉阮咸善彈此種琵琶,此琴因此得名阮咸。唐代,約在350年前後由西域傳入中國的曲項琵琶盛行,在樂部居於首位。逐漸將曲頸琵琶直稱琵琶,而直柄圓形的琶琶,則稱阮咸。直到清代,阮雖仍保持著古制,但音域只有1個多八度,在民間流行的舊式阮,則退化為兩條或三條弦。
西晉(公元266年—316年)「竹林七賢」中的阮咸是傑出的音樂家,最喜彈奏這種樂器,他當時彈奏的已是趨於定型的阮了。由於阮咸善彈和當時社會對竹林七賢的崇尚,這種樂器一時風行全國各地,成為獨奏、合奏或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樂器。後來因為社會動亂,阮曾一度失傳。
圖為甘肅麥積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畫上。 據《新唐書·元行沖》載,唐武則天時(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銅器,身正圓似琵琶,與《竹林七賢圖》中阮咸所彈樂器相似。元行沖認為:「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聲高雅,樂家遂謂之阮咸。」
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發展得已比較完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詩中形象地描繪阮的音色純厚圓潤。如珠落玉盤那樣悅耳動聽。在唐代的《清商樂》和《西涼樂》中,阮咸也是主要的樂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時期流傳東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東大寺正倉院中,還珍藏著一張唐代傳去的螺鈿紫檀阮咸。這張阮咸長100.7厘米,四弦、14品,在圓形共鳴箱的面板上,開有兩個圓形音孔並鑲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樂圖。琴頸和琴軫上,都有螺鈿鑲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嵌出美麗的花枝圖案,並有兩支飛翔的鳥雀。其工藝之精細,造型之秀美,為後世所罕見。
元代,阮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
建國後,阮的改革和演奏藝術發展很快。20世紀50年代對阮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阮具有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4個聲部,而自成一族。改革後的阮都為四弦,採用金屬弦,調音方便,音域擴展到三個八度以上,音量增大。半音俱全,可任意轉調。在演奏技巧上,除傳統指法外,還吸收了其他中、外彈撥樂器的技法,大大豐富了阮的表現力。
1977年製成的雙層共鳴箱中阮,是在加大的琴箱內增設一張較薄的共振板,把腔體隔成前後兩部分。這種際音色圓潤渾厚,音量明顯增大。
1979年製成的電擴音中阮,既保持了阮的傳統音色,又豐富了發音的韻味。
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無品大阮,在琴箱中的高音區支有一根音柱,由於降低了山口和縛弦的高度,琴弦距指板較近,便於演奏。它保持了大阮原有的音量,音色較為柔和,演奏上可借鑒三弦、琵琶和箏的抹、滑、揉、打、吟等技法,適於演奏流暢如歌的旋律,表現力極為豐富,具有動人的藝術效果。
研製的新大阮,增大了共鳴箱和面、背板的拱度,加長了琴桿,面、背板的厚度由中央向四周逐漸減薄,面板裡面粘貼「V」形音梁和周邊挖「U」形槽,音孔改為對稱的鳥形,造型美觀,發音堅實、宏亮,音色純厚圓潤,顯著增強了表現力,可供獨奏使用。

Ⅳ 請問中阮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是中阮早還是琵琶早

阮是"阮咸來",「阮咸琵琶」源的簡稱。彈撥樂器。古琵琶的一種。現在使用的改良阮分為五種: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高音阮。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裝置。定弦為:低音阮E1A1DG;大阮DAe;中阮Gdgd1;小阮gd1a1。音域可達兩組半。 中阮為中音樂器,音色恬靜、柔和、富有詩意,與秦琴相似,在合奏中常擔任演奏旋律或描句,具有動人的效果;擔任伴奏時,豐富的節奏變化更能突出樂曲的特點,在樂隊中採用兩個以上中阮分部演奏和聲,會使彈撥樂器組的中音聲部更為豐滿。阮相傳是魏晉名士阮咸以擅長彈奏琵琶著名,他完成了改革,所以後人稱之為阮咸琵琶。

Ⅳ 古代的樂器是誰發明的出自那個朝代

僅從己出土的文物來可證實源:遠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多種多樣的樂器。如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陽縣的賈湖骨笛(最早的笛子距今8000年左右),仰韶文化遺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塤,河南安陽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入葬)出土的編鍾、編磬、懸鼓、建鼓、枹鼓、排簫、笙、箎、瑟等等。據東漢經學家、文學家馬融《長笛賦》中記載了中國古代最早的六大樂器琴、瑟、簧、塤、鍾、磬的最先發明者。「昔皰羲作琴,神農造瑟,女媧制簧,暴辛為塤,倕之和鍾,叔之離磬。」意思說琴是由伏羲最先發明的,瑟是由神農發明的,簧是由女媧發明的,塤是由暴辛發明的,倕發明了鍾,叔發明了磬。其中皰羲即伏羲,為遠古時代的東夷部落酋長;神農為炎帝,烈山氏、赤帝;女媧為傳說中的女神,又傳說為伏羲的妹妹;暴辛為周平王時的諸侯;倕,為黃帝時人,又一說為堯帝時人;叔,為舜帝時人。

蔡邕《琴操》中也說:「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凡天真也。」《淮南子》中載:「神農之初造瑟,以歸神反望,乃其天心也。」漢應劭《世本》記載:「女媧作簧,暴辛為塤。」《禮記。明堂記》載:「垂之和鍾,叔之離磬。」

Ⅵ 阮琴非琴不是箏初聞滿座驚什麼意思

是在描寫阮的聲音,不像古琴那麼凄清,也不似秦箏那麼渾厚,演奏樂府,別有一番魏晉風流。

阮為何有林下之風,那大概是因為阮鹹的緣故。

阮是"阮咸"、「阮咸琵琶」的簡稱。彈撥樂器。古琵琶的一種。現在使用的改良阮分為四種:低阮、大阮、中阮、小阮。
至於阮原先不叫阮咸。那是因為阮咸彈它彈的好,所以大家就把這種琵琶叫阮咸了。王昭君彈的就是這種樂器,而不是我們現在的琵琶。
阮咸是竹林七賢之一,阮之於他,就像酒之於李白,煙斗之於紀曉嵐,阮是他風流澹盪性格的載體。他賦予了阮魏晉特有的風韻。
故而白居易這句"非琴不是箏",除了描寫阮特別的音色,也是在描述阮特有的魏晉風韻。

歷代詩人都將阮作為魏晉樂器的代表。如這首,鷓鴣天——
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寫晉人心。指尖歷歷泉鳴澗,腹上鏘鏘玉振金。天外曲,月邊音。為君轉軸擬秋砧。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標記竹林。
---宋 張鎡 《鷓鴣天•詠阮》

清致高標記竹林,阮聲響起時,詩人就彷彿回到了那個流觴曲水,惠風和暢的年代……

Ⅶ 阮琴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阮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ruǎn qín,古樂器。即阮咸。

中文名稱

阮琴

拼音

ruǎn qín

注音

 ㄖㄨㄢˇ ㄑㄧㄣˊ

解釋

古樂器。即阮咸

阮琴

古樂器。即阮咸。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陸放翁》:"公勉為之出, 韓 喜 陸 附己至,出所愛四夫人擘阮琴起舞,索公為詞,有'飛上錦裀紅縐'之語。 "

Ⅷ 請問揚琴起源於哪個國家年代是什麼時候

揚琴起源
http://news.huain.com/html/2005.06.13/news_154219.html
一直有一種說法:揚琴起源於波斯、亞述等古國,是朝聖者和十字軍帶到歐洲的。上述古國的確是多種彈撥樂器的發源地,起到今天仍是彈撥樂器流傳最廣、使用最多的地區,說揚琴發源於此不是沒有理由的。………………

中國現代揚琴起源發展史
http://ent.sina.com.cn/y/2005-04-27/1657713154.html
中國傳統揚琴起源為外來「洋琴「,那麼中國現代揚琴的出現完全出自中國人獨創的,它的發明人是中國公認揚琴大師、民族樂器改革家楊竟明先生,他生前總想以其揚姓為中國揚琴冠名,這正如中國的「阮「是用創制人阮鹹的姓定名一樣,因為揚竟明老師發明的揚琴一直到現在,全國廠有及使用者均用其發明原理製做的琴,海內外的演奏家是受益者,全國的樂器廠家是受益者,音樂院校是受益者,所以我建議樂器領導部門應予正式考慮冠名,曾尋先生在楊竟明先生藝術成就譙會上建議取名為志式401型揚琴A、B、C……型號,這是對發明人的尊重和紀念,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是中國人非常引為自豪的事。…………

Ⅸ 古代有一種樂器叫「阮」,也就是現在的吉他,這種樂器在什麼朝代才叫「阮」。

阮,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相傳是由晉代「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創制的,故命名「阮咸」,後又簡稱為「阮」。始於宋代,元代在民間廣為流傳。按大小分類,可分為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阮。

這種樂器現在還叫「阮」, 他和吉他沒有什麼關系

Ⅹ 琵琶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琵琶,本作「批把」,是我國發明的撥弦樂器
」琵琶」二字,在中國古代是兩種基本彈奏方法的名稱。漢代應昭的《風俗通義》中說:」批把,謹按此近代世樂家所作,不知誰也。以手批把,因以為名。」說明了琵琶命名的起源。東漢劉熙的《釋名•釋樂器》曰:」枇杷,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意思是批把是在馬上演奏的樂器,右手向前彈出稱為」批」,右手向後撥進稱為」把」。但是」琴字頭琵琶的定名卻是受了古琴的影響」,《說文》琴部,新附有琵琶二字,解雲:琵琶,樂器,當用」枇杷」。所以琵琶的定名是經歷了從批把到枇杷,最後到琵琶的階段。據學者們研究確認,」批把」指的是一種圓形音箱琵琶,而」枇杷」指的是一種梨形音箱琵琶,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的外來樂器,兩者並不相同。
圓形音箱的琵琶,最早出現於秦漢時期,共有兩種類型,一是直柄,有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傳說是由秦末時出現的弦鞀發展而成的,因此又叫」秦漢子」、」秦琵琶」。在晉•傅玄《琵琶賦》和《舊唐書•音樂志》中均有其相關記載。另一種是四條弦,十二柱,直項用於手彈奏的」漢琵琶」,相傳晉朝時的阮威特別善長彈奏此樂器。因此又叫」阮咸」、」阮.,與現在的秦琴、三弦是同一系統。梨形音箱的琵琶有四弦、五弦等多種。四弦琵琶,曲項,四相(無品),橫抱並用撥子彈奏,大約在公元350年前又傳到南方。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