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明地震儀
A. 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中國漢朝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 這架儀器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周鑄著八條龍,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8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又放了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要是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正好對著這個方向的龍嘴會自動張開,銅球恰好落在銅蛤蟆嘴裡。 地動儀製成後,安置在當時的京都洛陽。在公元138年的一天,洛陽和往常一樣,周圍並沒有什麼動靜,但正對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銅球落了下來,說明洛陽的西方發生了地震。可是洛陽人卻沒有感覺到,一些學者和官僚們紛紛議論,有的人還譏笑張衡的地動儀不靈。過了幾天,隴西(現在的甘肅省西南部)有人來報告,那一天當地發生了地震,大家才贊嘆地動儀真是靈敏、准確。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開創了人類使用科學儀器測報地震的歷史。長期以來,中外科學家一直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它是利用慣性原理設計製成的,能探測地震波的主沖方向。在科學技術還很落後的2世紀初能做到這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
採納哦
B. 古代的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專南屬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另外,歷史中的三國、隋朝時期,以及現代都有與張衡同名的人物。
C. 我國歷史上誰發明了地震儀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是在公元前132年,我國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叫做侯風地動儀。
近代的地震儀在18世紀90年代才製作成,其原理與侯風地動儀基本相似,地震儀發展很快,種類繁多,現有長、短周期等各種類型,並已實現了無線遙測、磁帶記錄、數字化等。靈敏度從放大幾倍到千倍、萬倍、十萬倍乃至百萬倍不等,周期范圍從0.05秒到100
D. 古代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另外,歷史中的三國、隋朝時期,以及現代都有與張衡同名的人物。
E. 誰發明了地震儀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我國東漢時代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地震儀
現代地震儀最重要的發展是應用地震檢波器組合。這種組合,有些由幾百個地震儀組成,都連接到一個單獨的中心記錄器上。通過對不同地點產生的地震波圖的進行比較,研究者可以確定震中位置
F.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是由我國漢朝時的科學家張衡發明的。
地震儀是關於地震的儀器,它可以監視地震的發生,然後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
張衡是我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及天文學家。天文和地震研究是他一生的工作,他和他的研究都在科學領域佔有了重要位置。
地動儀是張衡一個最重要的發明,可以說它是張衡天文史地位的一個有效保障。那麼地動儀是怎麼對地震進行預知的呢?這個地動儀外形像個壺狀,儀器的外表刻有篆文和山鳥龜獸等圖形,內部中央立著1根銅質都柱,是由精銅鑄成。在儀體外部周圍鑄著頭朝下尾朝上的8條龍,按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8個方向布列,龍頭連著的是內部通道中的發動機關,每個龍頭嘴裡銜有1粒小銅珠。地上蹲著8個銅蟾蜍,昂著頭,張嘴對准龍嘴。當哪個方向有地震的時候,內部中央的柱子就會往哪邊倒,而連著柱子上發動機關的龍頭就會受到觸動,在發生地震的方向吐出銅珠,落到蟾蜍的嘴裡,蟾蜍經過特殊構造,就會發出聲響。這樣人們就知道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
但是,這個地動儀還是有不足的地方,它只能測出地震的大致方向,而無法得出地震波即我們現在通常說的震級。所以有人說它只相當於一個驗震器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地震儀。另外,它只能在地震發生時或發生後檢驗它的方向而無法提前預知地震,這也是一個很大的不足。
盡管這樣,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在科學技術還很落後的古代還是極其難能可貴的,它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它開創了人類使用科學儀器測報地震的歷史,比歐洲創造的類似的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
G. 是誰發明的地震儀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
公元132年,在京師(河南洛陽)盛傳著一個驚人的消息,說太史令張衡發明了一種儀器,可以觀測到發生地震的時間和方位。但也有人不相信,認為地震發生在幾百里以外,人怎麼能測出來呢?這不成"決勝千里之外" 了嗎?
張衡生於公元78年,死於139年,是我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他在數學、天文、地震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張衡發明的儀器叫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據"後漢書"記載,地動儀以精銅鑄造而成,圓徑達八尺,外形像個酒樽,機關裝在樽內,外面按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八個方位各設置一條龍,每條龍嘴裡含有一個小銅球,地上對准龍嘴各蹲著一個銅蛤蟆,昂頭張口,當任何一個方位的地方發生了較強的地震時,傳來的地震波會使樽內相應的機關發生變動,從而觸動龍頭的杠桿,使處在那個方位的龍嘴張開,龍嘴裡含著的小銅球自然落到地上的蛤蟆嘴裡,發出"鐺鐺"的響聲,這樣觀測人員就知道什麼時間,什麼方位發生了地震。
公元138年3月1日,這台地動儀西方的龍嘴張開了,銅球"鐺"的一聲落到蛤蟆嘴裡,測知洛陽以西發生地震。但由於洛陽沒有感到震動,所以很多人議論紛紛,說這台儀器不準。幾天以後,信使飛馬來報,距離洛陽以西一千多里的隴西(甘肅東南部)發生了大地震,這才使朝廷內外"皆服其妙"。
近代的地震儀在1880年才製成,它的原理和張衡地動儀基本相似,但在時間上卻晚了1700多年。
我國第一個地震觀測台是1930年由著名地震學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鷲峰。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奮斗,我國地震台由一個發展到幾百個,目前已擁有全國基本台網,大地震速報台網,都可以由地震儀記錄下來,並報送到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使我國地震觀測技術處於世界前列。
H. 地動儀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候風地動儀)是我國東漢科學家張衡於公元132年發明的;並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
I. 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發明者是張衡。
張衡簡介: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 ,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 (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建設有張衡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