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食小發明
A. 四年級上冊生命與健康教案1、科學飲食每一天。2、選擇安全的食物。3腸胃你好嗎。4、我們去爬山。5你打預防
四年級上冊
赫山一小
2010年9月
四年級上冊生命與健康常識
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是學校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學期我們將繼續以「健康第一」為宗旨,扎實開展體育衛生健康活動,培養學生的各種有益於自身、社會和全民族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衛生科學知識水平,增強體質,促進身心發育,為學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擁有健康身心,情緒愉快,知道快樂益於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衛生知識、健康教育課,加強對學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形成尊重生命、愛惜健康的態度,進而尊重關懷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簡朴的生活習慣,不奢華、不浪費,以簡單為快樂。
三、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自覺參與課間活動,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節課。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2.教學時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掛圖、模型、表演等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3.聯系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心裡健康教育,教育學生團結協助,尊敬師長,讓學生熱愛體育,熱愛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從選編課文到設計聯系,從內容安排到呈現方式及版式設計都有極強的創新意識,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冊共有課分十篇,該教材符合新的教學理念,能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常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心,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
難點是讓每一位學生都健康快樂地成長,並有愛心,能互相幫助,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快樂的小天使。
六、實施措施
1.鑽研教材,了解學生,突出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
2.課堂教學形式非常靈活多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於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3.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和每一個活動,及時鼓勵學生,幫助樹立信心。
4.學習活動中,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七、教學進度
周 次(日期) 教學活動內容 所需課時
第一、二周 科學飲食每一天 二課時
第三、四周 選擇安全的食物 二課時
第五周 腸胃 你好嗎 一課時
第六、七周 我們去爬山 二課時
第八、九周 你打預防針了嗎 二課時
第十、十一周 居室衛生有講究 二課時
第十二、十三周 遠離燒燙傷 二課時
第十四、十五周 我是小小包紮員 二課時
第十六周 植物朋友告訴你 一課時
第十七、十八周 魔法兔子的網路日誌 二課時
第十九周 復 習 一課時
第二十周 復 習 一課時
加強學生的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強壯的體格,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培養學生勇敢頑強的毅力,艱苦奮斗,團結合作的精神,是我們教師的職責,為此,我將奮斗!
2010年9月
1、科學飲食每一天
教學目標:
1、了解營養素的家庭成員。
2、通過對食物的調查比較,發現營養均衡與食物搭配的關系,並養成科學進食的好習慣。
3、學會選擇安全的食物。
教學重點:
懂得科學進食的意義,學會選擇安全的食物。
教學難點:
改變損害健康的飲食習慣。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們常說貪吃的孩子啊是小讒貓,我們班上有沒有小讒貓啊,看到了喜歡吃的東西會不會流口水呢?那麼你們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麼?請你們介紹一下。今天我們先來做個小調查,大家有興趣嗎。
二、小組活動
(一):統計
先按:魚、肉、蔬菜、麵食、點心、水果等幾大類進行統計,再製成圖表,看看你們有什麼發現。
提示:愛吃的食物跟每日三餐吃的食物一樣嗎?為什麼?
三、課件出示資料袋:
1、營養素的述說
2、飲食健康寶塔
你們又有什麼發現?
小結:沒有一種食物含有我們身體所必需的全部營養,因此,把各種食物搭配著吃,才不會營養失調。
四、小組活動
(二):小營養師配餐
根據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而分成的6個食物組,請你為學校食堂制訂一周的食譜。
五、討論會:
1、你知道哪些有害的飲食習慣?
2、什麼是安全的食物?
六、知識搶答賽
1、選擇安全食物 (1)時令蔬菜 (2)反季節蔬菜 (3)含有防腐劑的加工食品 (4)含有漂亮色素的食品
2、綠色食品 (1)綠色的蔬菜 (2)安全有營養的食品
3、營養素大家庭有蛋白質、脂肪、澱粉、礦物質、食物纖維、膳食纖維七大類。
七、總結:
我們除了要注意營養均衡外,還要學會科學進食,從日常的飲食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健康,從每一個飲食細節中關愛自己的身體。
B. 裡面有螞蟻准備食物給害蟲吃那是什麼動畫片
好像叫昆蟲大作戰
橡皮擦
材料:大橡皮,廢毛筆
用具:膠水,剪刀
方法:1.再橡皮上用剪刀挖一個足夠放進毛筆的小洞
2.用膠水把毛筆牢牢的粘在小洞里
D. 食物配方,和一個包裝的小發明分別屬於哪一類專利
食物配方--發明專利
包裝:
如果使產品外觀新穎、美觀的,申請外觀專利;
如果具有實用性、新穎性,使產品功能發生改進的,申請實用新型;
如果具有創造性,新穎性,實用性,可申請發明。
E. 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嗎
當西方「四大發明」載人飛船、原子彈、克隆術、網路業風行於世時,史稱擁有東方「四大發明」的那個國度沒寂了。這是由於率先發明造紙、印刷、火葯、指南針的先賢沒能給炎黃子孫帶來永久的殊榮。曾幾何時,西方的造紙與印刷術反超中國,指南針令爾等發現了新大陸和諸多殖民地,火葯與洋槍洋炮最終轟開了自家的門戶。非但如此,中國四小發明陶瓷、紡車、景泰藍、地動儀,與四件國粹絲綢、茶葉、中葯、京劇也每況愈下,難怪不少國人作憂天狀,嗟嘆中國有幾多當代發明就有幾多遺憾。難道沒有一件中國古代大發明可以振奮當代同胞的自豪與自尊?
天方日談——第一發明
面對這困擾人而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真不知道如何對孩子的孩子們加以詮釋。我只是憑著多年來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因而近乎偏執地自信,具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必定有一種先於古代四大發明、優於異國異邦文明起源的造化物。否則何以在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南部能出息繁衍全人類最龐大的一個族群。物擇天競,適者生存。適應這偉大族群生存與發展的力量和智慧以怎樣的載體、作何等的傳承呢?
循著生命實體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這個崇尚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里,自華宗漢祖之先民自從懂得刀耕火種而改變茹毛飲血的原始陋習,轉而在火中取栗和湯中取食時的某種需求。由於火焰與熱湯的高溫不允許沿用伸手抓捏的習慣,於是出現了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一根樹枝。顯然,單枝獨箭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遠不及兩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們最質朴的思維已經懂得了靈巧的拇指可藉作兩根樹枝而延伸,更何況先民們狩獵和勞動的技能已將手指鍛煉得運用自如,將兩根小樹枝捏在手中,竭盡插扎穿挑夾、撈扒拌攪拉之能事,還可供遞喂播舀、煎卷烤炸,真乃十八般食藝可得心應手。由此可推斷,華漢先民的第一種創造發明得以誕生。其之所以稱之為發明創造,是由於筷子完全符合當今對於發明創造賦予的三大定律: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而且還具有取之有竭的原材料可用來加工批量製作。因此,又可以進而斷言,祖先除發明創造了弓箭長矛和某些農具,那麼最初的第一件民間日用品非筷子莫屬。隨著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製作筷子的材料漸次演變為樹枝、木條、竹枝、竹條、骨條和牙條。其形制和長度也逐漸形成定規。其長度緣於原始部落和圍著食器聚餐的習俗,必須具有一定的長度方能伸手夾取食物。而這長度又必得便捷於手腕在食器與嘴之間作半徑活動,手臂的運動半徑亦受制於腕骨到肘骨這兩個支點的牽制,於是小臂的長度大體成為了筷子的長度標准。這一見解十分重要,先民的長度概念難道真的同筷子有關嗎?事實上,原始人對距離與長度的最初確認,往往是按人體工程學的原理,以自我為尺度來確認的,包括拳頭、手指、步幅,又引伸到長矛和箭的射程,但這類成法顯然不如筷子來得便捷。由於筷子的誕生,不但確定了圍食的習俗,而且依據筷子加手臂的長度作為半徑,確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與圓桌的直徑與寬度,確定了餐桌周邊長度與食客空間人數的慣例。最終使得筷子成為原始尺寸的長度單位,一市尺約等於小臂加拳頭的長度,最初的筷子也大體如此。只是由於木竹筷子容易彎曲,加上民居與食器的發展,使人們逐漸從野外移至室內,食桌食器筷子漸漸短小精緻。至於筷子的形製取上方下圓,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地方圓說相關。既然天圓地方自居中國,將方圓把握於掌股之間亦理所當然。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間的許多理念和原始等級,也由筷子反映出來,依牙骨竹木品質與製作難度,按筷子長短粗細優劣與刻意製作的不同紋飾,決定了執筷人的等級尊卑與長幼身份。為了適應傳統禮儀之邦的各種需求,筷子又演化為禮品供品祭品。當祭祀神靈供三牲五穀時,人們把筷子插入供品。為了確定祭拜的時辰,有人燃點豎著的木竹筷子以作計時之用。繼而又發現某種木料所制筷子燃點後會發出香味,或形成幽幽冥冥的火光,似能起到驅避蚊蠅蟲蟻並驅趕餓鬼厲鬼的作用,更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固而有了最初的焚香與火燭,直到後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蠟,才有了蠟燭與燃香問世,但其載體還是根筷子。
筷子果然妙用無窮,是由於先民賦予它巨大的可塑性,它又轉而啟迪著同胞的創造性。因為原始人部落人發展生產的同時,也在創造著文明與文化,筷子擔當了無可取代的角色。在筷子成為長度單位的同時,人們對量與數引起同等的關注。如何記錄勞動果實呢?在數字誕生前,人們開始以筷子作籌碼,一二三Χ正的遞進式和記碼法應運而生,但當數量累進需使用太多筷子時,為便於替代因而以長短粗細為制,以十根短的換取一根長的,以十根長的換一根粗的,十進位制數學由此形成。初期創造的方塊數字即是長短不均的筷子,加上彎曲的和長短折剩的筷子頭尾,基於形成了橫豎勾折撇捺點的數字雛形。以象徵和會意為特徵加上筷子形制創造的古漢字,必然形成方塊字型,因為作為造字和書寫工具的硬筆原本也是隨手拾起的一支筷子。木竹牙骨之筆在地上桌面牆面勾畫之餘,又發現在筆端紮上羽毛獸毛,醮上植物礦物中提取的顏料或最初的土色獸血,居然大有用場。筷子中尤以竹筷一端空管中充塞羽毛最為易行,於是大量書寫描繪工具的使用產生書法繪畫及塗滿屋宇祭壇物件衣飾上的色彩和紋樣。附著於筷子毛筆上的削刮繪烙雕刻諸般工藝,也堂而皇之附著於甲骨鍾鼎岩玉牆壁殿堂之上。適逢禮祭天文戰事之需,長於玄學道術的先祖立地為壇,劃地為方圓陰陽曲直,設一把筷為占卜問卦之籖,復將長長短短的籖圍繞陰陽魚之圓心而為陰陽之爻,這乃是首以象牙為箸的紂王始所未料的。其實,筷子最初即以「箸」相稱,因俗民諱言其音與「住」相近,復改而寓「快」之意而稱「筷」,認定取食宜快而進餐更屬人生一大快事,何能往而不進?正是非同小可的一雙筷子,令人強化了手指延伸與拿捏夾取的概念,以致派生出火鉗剪刀等物器。又由筷子縱橫交叉的排列法,由小及大由短及長,使得洞穴鳥巢中生息的祖先穎悟了柱樑檁欄和樊籬牢籠的構成與功能,魯班的祖師便用筷子演示了中國古代第一具建築橫型,相沿至今的古建寺塔宮樓中,筷式排列或嚴謹有序或勾心鬥角,當然那鳥籠和牢籠也屬筷子的造化。由此而聯想到同步進化的西方民族,同樣憑著一雙手,拿捏的卻是刀叉,不同的取食進餐法則綿延成不同樣式的文化與理念。左刀右叉一字排開乃至成為長條餐桌。沒有筷子的樂趣,造字成因於手語與指掌的變化,寫字得力於一管羽毛。至於壘屋造房,無論是哥特式羅馬式無非是石頭的堆徹,確乎少了這份筷子的靈性和韻味。直至經歷了幾千年文明發展歷程的歐美賓朋,但凡要享用中國烹調之妙,無一不從筷子學起。然後才明白全人類最文明的美筵絕不是舞動刀叉者流,巧用兩支精美的筷子,隨心所欲地作相對運動,可見「炎黃斯坦」的原始相對法要早於西方人數千年。
豈只是原始相對法則呢,中國人僅僅從一雙筷子中感悟到了太多太多的事物,又由此而形成了中國人獨有的筷子情緒與筷子哲學。毫不誇張地說,縱觀幾千年中國文明史,還有什麼東西比筷子這項發明創造更為偉大的了。倘若筆者把筷子描述為情感的載體和文化的傳承,描繪為中國古代「第一發明」,難道會有人非議我的淺陋和偏頗?是的,自從十餘年前的某一天筆者食不裹腹、迫於飢寒而咬定筷子作杞人狀時,恍然頓悟的我立刻將嘎然咬斷的筷子攥在手心,突發奇想的狂人不禁捧著斷筷如獲至寶。是的,斷筷令我當時鬼使神差般玄想著兩個有關筷子的寓言。其一說的是:公元前周滅商前世道大亂,各地義將聚會為公推首領而紛爭不止。某將當即命眾人把餐桌上筷子拿起折之,果然輕折即斷。該將復使一把筷子攥在手中竟折而不斷,便曉以眾人抱團結幫之理。眾人因之折服稱臣,公推其為周武王,商朝於是滅於西周。其二說的是:古時某大家族因人口眾多,常因取食不均而生事端。家長為此特製三尺長竹筷命家人執筷取食。無奈筷長而不能自喂,只能取食喂於對桌之人。家長因而曉以「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理義家規,明理義而使事端煙消雲散。「筷子如此不凡,我當為筷子立言立傳,為列祖列宗立典立碑!畢竟是憑這尋常而非凡的筷子佐餐四十年,才明白同胞們每逢佳節,置筷思親的至德。原來人如筷子,而擺開的筷子就是人字啊……」寫罷一段似乎天方日談的文章,筆下更涌動無盡情思。
羅氏物語——筷子情緒
第一雙中國筷子始於何年何代,發明於何氏何人,皆已無可考。限於學識和佐證,筆者只能以天方夜譚的方式杜撰筷子的變遷史。盡管歷經十餘載研究探索,其間亦撰寫和發表過數篇關於筷子的文章。其中尤以1998年7月16日發表於《中國改革報》學者論壇欄目中的署名文章《藝術新表現主義的哲學思考》;1996年10月在京城大學所作的「哈羅新表現主義演講」;以及2000年12月23日發表於中國科學院主辦、中國工程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共辦的《科學時報》頭版文章《第一發表——筷子及其哲學》引人關注。按照文責自負的原則,我毅然勇敢地擔負起了羅氏筷子學說的相關責任,不厭其煩地將同胞們咬來嚼去、伸來縮去的筷子們當成研究對象和話題。我明知缺乏任何史料和佐證,卻要憑著臆想斷言筷子的種種神話,縱然這種推斷有著極大的合理性,但究其學術價值終究難免令人置疑。因此,我寧肯寄希望地執筆提出反證的人們加以辨析或共同探討,否則還得容筆者滔滔不絕地在「羅氏物語」篇中說下去。究竟「筷子情結」又是為何物?
且不說「置筷思親「有多麼悠久的歷史。年夜飯前父母總將美味佳餚上插滿筷子,請祖輩賞光品嘗。中秋佳節倍思親,往往在缺席者的空酒盅旁置筷為念。幼童上桌入席的第一課即是執筷之法以及使筷子就近夾菜的家訓。至今記憶猶新的平生第一次家法,就是因為夾菜位置靠前因而被家父當頭一擊,便聽得兩根筷子點擊著我碩大的腦門。初學字習文時為節省紙筆,便是仿效家父以筷子醮水在一方石塊上塗抹漢字。兒時的寓言又是母親講授的「一根筷子容易斷,一把筷子折不彎」。母親不但知書達理,還工於編織與玻璃畫。她用來編織棕床藤椅的竹針便取材於幾支竹筷,兒子們的毛衣更是用竹筷削成的毛衣針織成,後來我也如此這般把筷子削細切短,串起一堆木珠子,製成了蒙童就讀後的第一把土算盤。我想,祖先發明第一把算盤時,大概也是用筷子串珠而成。此後我用筷子纏上布條,製成少兒打水仗時所用的竹筒水槍中的活塞桿,還截成二胡共鳴筒上的小小琴碼,或削成小風箏上的細龍骨。但此舉未及同媽媽商量便擅自盜用了一小把筷子,還在削龍骨時被菜刀劃傷了小嫩手。媽媽操起筷子要打兒子的小手心,這才看到手指上傷口和血跡,竟又傷心得落下淚來。是的,筷子要緊兒子更要緊。她二話沒說,買回一根竹子來,用她年輕打工時削過蠟燭芯的雙手剖開楠竹,削了大把竹筷子和風箏龍骨。「自己動手做比什麼都強。筷子太短竹子才夠長,這叫物有所短亦有所長……」聽了母訓,我們有所悟,因為我見識了筷子,更看到了竹林。被譽為中國楠竹之鄉的湖南益陽,到處有成百上千畝竹林,用做竹筷的竹子,還被生產成馳名海內外的竹席竹簾竹器的竹工藝品。大到竹樓竹牆竹床,小到竹凳竹籠竹勺,令竹鄉的百姓世代受用。及至我完成初等學業時,正趕上當地政府為發掘繼承千百年的竹器工藝而批准竹藝廠招收藝徒,不足14歲的我因具有美術和雕刻基礎,被破格錄入廠學藝。聽技藝精湛的老師言傳身教,第一堂課當然是講竹藝傳統。「知道嗎,這些竹器原本是我師傅的老師傅的老老師傅傳下來的,到底誰是宗師誰也說不清,但第一件產品就是筷子,傳說益陽還是竹筷的發祥地呢!」言者無心聞者有益。我至少親眼所見全國的第一架竹筷機誕生在此地的廠房中,那質量與工效簡直令手工勞作的匠人們咋舌驚呆。我看著雕刻機、烙花機之類在筷端上完成的福壽喜字或龍鳳花紋,看著成雙成對的禮品筷精品筷封入精美的包裝盒中,益發感受到工友們夜以繼日的辛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賦予竹筷們怎樣的情愫。直到某年某月得悉筷子包裝盒上添加了「中國製造」的字樣,才得知近如咫尺的鄰邦國家中除華僑華人,還有著眾多喜歡筷子和中餐的洋人。因為在他們看來,筷子是中國人的特殊情結,也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所為在日本韓國和新馬泰境內,筷子比比皆是,使用筷子的人們在享用中餐時彼此總多一分好感。
筷子的確是這樣的不可思議。一個佔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偉大族群,幾千年來總是不離不棄這件國粹。我想其外觀不及金樽玉簪銀盤瓷碗富麗奢華,而其價值也遠不及與之匹配的禮器祭器飾器食器般珍奇昂貴,但人無分尊卑長幼在筷子面前總看似平等。特別是就其實用性而言,委實是大多數日常器物所無法比擬的。然而,筷子就是筷子,盡管因為它的存在而衍生出那麼多造化物,盡管由於它的功能而影響到億萬萬人的飲食生存,它卻安於其名份和地位,扮演一個極為尋常的角色。時至今日,甚至沒有人把它奉為中國古代一大發明,更鮮為有人從它的誕生發展過程中去詮釋它對於中國文明有過怎樣的偉大貢獻。
筷子僅僅是筷子嗎?如前文所述,豈是一個是與否字能解答的,倘若筆者解析筷子的上述說法能夠成立,那麼,由於筷子而激發的實用主義原則和理想主義思維,在如此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無疑投射在國人的精神層面中,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中國人的思維和情感。又由於這種世世代代的影響力,轉而使人們對筷子賦予了某種人文主義的內涵。就像國人杜撰的生肖,賦予那十數種動物以人格,同時也賦予子虛烏有的龍鳳、朱雀、麒麟之類以人格。人既然可以用諸多生肖來比照自身作自我觀照,必定也可以將自己的許多造化物藉以自比。其實四大發明、四小發明、四大國粹一度是國人最引為自豪的東西,也一直以這些造化物觀造自我,並由此提升自我形象和自我人格。只是由於長期以來將國粹們提升到了不適當的高度,一旦在這些領域中面臨著後來居上的西方人,大多數人便頓時失去了榮耀感和自尊,少數人甚至惶惶然妄自菲薄,一改往日唯我獨尊的那等儀容。恰恰在這時,筷子們不卑不亢地挺起了脊樑,不但砥柱了中國人的神經,還像阿基米德描繪過的那杠桿,顯示出它足以撬動地球的力量。難道不是嗎,有誰能大略地計算出一個億萬萬人口的大國,幾千年間鯨吞過多少噸食物,味必這天文數字一般沉重的食物不足以與地球相比。奇跡就在於這么沉重的食物,原本不過以兩根袖珍型的杠桿便輕而易舉地叼進了嘴巴里。這就是筷子式的邏輯思維,源於筷子情結,卻激發成了難以言述的創新精神與創造力。無怪於倉頡要把筷子拿將過來構文造字,難怪老子要把筷子拿將過來制爻作卦,假如當代人不把筷子也拿將去精心打造,那能對得起喂他養他的這雙筷子、能對得起令他口舌生津精神為之一振的中國筷子嗎?至少「羅氏物語」有如筷人筷語,道出也其中的許多真諦。我輩莫如捫心自問,使筷子吃盡的滋味!只是勸君有些些留心,萬莫狼吞虎咽般暴食筷子,這直來直去的兩根線條可不會隨著胃腸轉彎。
盛世奇言——筷子哲學
當好端端的白紙上第一次顯現「筷子哲學」這一異化於經院體系的新詞條時,這支筆便因此履行著義不容辭的注釋權和辯護權。筆者何其榮幸,大可寫一篇哲文來傳承中國人亘古相傳的一雙筷子。盡寫出筷子文化、筷子情結,一如祖先們最初祭祀神靈般將筷子插滿三牲,而今盡可將筷子遍插我的靈肉,我寧願把自己供奉在哲學的神聖殿堂里。
絕沒有人敢斗膽冒犯和褻瀆先哲。我明白以筷子二字為哲學冠名,確乎會引起大不敬的嫌疑。因為盡人皆知筷子原本不過是區區兩條直線,倘若將其從繁復的功能中抽象出來,這兩條直線還那麼神秘而不可測嗎?答案是肯定的。正所謂愈是簡單的事物,往往富有極為艱深的道理,筷子的高深玄妙也就在這兩條直線之間。筆者因而年復一年地面對這兩條直線,試圖發掘和總結筷子哲學的確切定義。「直面中國古人發明的兩根筷子,從其復雜的材質與功能表象中提取兩根抽象的相輔相成的直線。基於其相對運動中平行或交叉排列,因而呈現所富有的哲學涵義,即:1、人與物體在運動中對立統一的關系;2、一組幾何線條同周邊事物產生互動的聯系;3、古代厚德載物倫理與筷子情結教範釋義;4、實用美學造型及黃金分割點的形成概律;5、人體工程學與力學杠桿作用原理的應用;6、中國古算數量概念及漢字元形成之推論;7、兩條直線導致形象思維創新思維之意義;8、筷子文化寓意理想主義實用主義研究范疇。這八大探討課題構成了筷子哲學所涵蓋的新穎性、潛在性、交叉性、應用性研究領域;形成了中國古代「第一發明」筷子特殊定位的物質屬性、實用價值、文化內涵、理念特質;從而確定了本哲學命題的研究方向與目的——全面論證第一大發明筷子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與傳承,全面論述筷子哲學並弘揚筷子文化這一國粹和瑰寶所象徵的創新精神和民族精神,為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營造祖國千秋盛世而打造品牌和武器。因為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象徵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特殊品牌,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振奮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特殊武器。「我不得不寫下這么一段冗長凝重的「定義」。好在絕無任何人委託筆者起草教科書中的新八股教條,我也沒有理由為了簡練而割捨筷子哲學的教義。且不說筆者為了探竟此定義,迄今已耗費了整整15年的心血,真乃「筆下萬字文,心血十五春」,未曾成篇,我倒要為自己這番苦心而感動了。
豈只是感動或陶醉,我整個靈肉都為這定義而由衷地震顫了。就憑著我們中國人發明和擁有的這雙筷子,就足以表明了中國的偉大。難道還有外人能像超越「四大發明」一般超越中國筷子的造物主么?雖說從製造水準而言,當今日本人使用的日本產漆藝筷、韓國人使用的韓國產不綉鋼筷、南洋人使用的南洋產高檔塑料筷各有千秋。然而,唯有中國人自產的竹木筷子才富於濃厚的筷子情結、筷子文化與筷子哲學內涵。只是這「哲學」二字,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天經地義般寫來道來更何妨。
讓我們回到筷子哲學的基本定義上來,從這兩條相輔相成的直線中,詮釋相關的哲學概念。首先,請允許筆者回到問題的起點,用較為規范的文字表述中國筷子與中國人之間的最基本關系。簡而言之,發明於中國古代的筷子,乃是以木竹骨牙或金屬塑料等材料製成的中式餐具。使用人以右手或左手的四根或三根手指執筷,靠指關節、手腕、肘臂的協調運動,使筷子按人的意願和進餐規范,將可供餐用的主食和菜餚送入口中食用。於是乎,關於中國筷的一組相關數字便由筆者推算出來。這組天文數字包括5000年間中國總人口、總食用量、筷子的生產總量。
A、中國5000年概念推算人口數:設定5000年前人口基數為20,000人;每30年繁衍1代。迄今共繁衍166代;每300年基數人口增加1倍,迄今共增加17倍。以此法則推算,可知5,000年前基數人口為20,000人,5,000年後基數人口已達1,310,720,000,累計5,000年間中國總人口為157.9億人(計算數為157,900,20,000人≈157.9億人)。
B、中國人口總食菜餚數量:設定人均壽命60年,日均食物1公斤,每人一生60年食用量為21,600公斤,即21.6噸。人均食用總量與人口總量兩組數字相乘,共計全體中國人5,000年食用總量為340,964,432,000噸≈3,400億噸。
C、中國筷子5,000年間生產製作總數:設定中國人均壽命69年,年均使用筷子1雙,每人一生筷子使用量為60雙。已知中國5,000年人口總量為157.9億,將總人口數與人均筷子使用量兩組數字相乘,共計全體中國人5,000年間使用筷子總量為9474億雙。設定中國筷子總產量為總用量加上10%的庫存流轉量,即為總產量=總用量9474億雙+總庫存流轉量947.4億雙,共計生產總量為10421.4億雙≈10,000億雙。
結論是:中國人在5,000文明史中,為總人口159.9億生產製作了約1萬億雙筷子,並用筷子佐餐,輸送了3,400億噸食物!
天文數字啊,若再聯想到筷子的其他相關數字,如總產值、總材耗、總重量等,更會令世人瞪目結舌。不妨作一道趣味數學題,計算5,000年間中國筷子總產量的總長度。已知5,000年間筷子總產量為1萬億雙、2萬億根,設定每根筷子平均長度為0.25米,則總產量與每根長度相乘,乘積為5,000億米,又為5億公里長。已知地球赤道長度約為4萬公里,則中國筷子總長度可繞赤道12,500圈。又知地球全部經緯線共計約為120萬公里長,則中國筷子總長度約為地球經緯線總長度的416倍!416倍於經緯線總長度的中國筷子。能密密匝匝地將地球捆上12,500個圈……
這就是中國古人發明的、被排斥於偉大發明之外的、能將地球捆得死去活來的筷子么?
這就的集18般功能、若乾材質、若干紋樣、適應為餐具、禮品、祭器的第一發明筷子么?
這就是衍生出香燭尺筆、籌碼八卦、籬笆屋檁、算盤字元乃至中國古算+-×÷><=的筷子么?
而今我們大可將筷子解析為兩條相對運動的直線。它是相對的,缺一而不成其為筷子;它是統一的,用兩條直線構成一個簡單而偉大的造化物;它是運動的,在平行和交叉運動中按人的主觀意願,完成選擇、獲取、輸送、改變對象的方位和存在方式,實現人體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中國先民基於筷子,面對兩根手指並延伸為兩根筷子的狹義相對概念具有淺顯而深刻的理解。又基於這兩條幾何直線的運程運勢,以致同周邊事物產生著共存與互動的廣泛聯系.由於佐餐這一生存需求的適應與實現,進而激發和引起改進完善周邊事物並創造新型關系的動機與動因,由一事物衍生近似的或可供借代形制的新事物,促進原始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進程。正是由於筷子在中國社會各階層人群指掌間運用把持,又在民以食為天的土壤中擔當作中介和承載的作用,因而在這個禮義之邦的各種教範中扮演著一招一式不可輕舉妄動的角色,逐漸形成以筷子為特定文化內涵和民族情結。對於先民崇尚的「厚德載物」之民風而言,其實略將文字易位為「厚物載德」,那倒更真切地反映了天工開物年代以物載德的唯物論思想。可以設想,在造化物如此簡陋的初期,民間的每一種工具兵器什物的發明及改進,往往需經由無數人無數次的完善。在人類應用類科學尚沒被總結認識之前,祖先在主要餐具造型上何以發明和選定筷子之形制,而不是勺子叉子刀子之類。而手指執筷的部位不取最高亦不取最低,恰巧取於筷子總長度中上部大約黃金分割點的位置,這一定位點取捨的成功概律究竟如何推算,也許後人永遠也不得而知。但筷子在手,令指腕肘臂、頭頸眼口如此協調合一,又將碗筷餐桌、杯盤菜餚如此統籌兼顧,完全符合現代人體工程學的原理,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以人為本、以我為主、以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再觀察兩根小小筷子在握,居然將指關節、手腕、臂關節這幾個力學支點及力距力臂設計得無懈可擊。執筷者就餐時操持有度、遠近相宜,舉重若輕,雅俗無涉,一生中竟能夾食數以噸計的美味,真不知該如何感謝那軼名的發明家,說到筷子的杠桿作用,不能不言及數學大亨阿基米德那句名言。但問天下者誰,能憑藉兩條小木竹條敢撬動地球。地球重量雖不得而知,赤道與經緯線長度非不可測量。倘若將筷子視為一根綿長的線,以便織成一個碩大的網袋,大可得地球像西瓜一樣兜在網中。假如阿基米德翁九泉有知,他也許更折服於一把筷子能演繹出中國古代數學中的數量概念及數字漢字雛形字元。如果這一新說能夠成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真該將中國筷子當作無比珍貴的活化石和人類遺產。這是一筆無比豐厚的人類遺產,筷子代表的兩條直線,啟迪了多少代人的形象思維與創新思維。這個無窮的「二」,等同於人世間的所有造化物。其線性排列的形式,足可解釋為=或‖的二方連續有序排列,又可解釋為><×÷的交叉斜置和連斷的無序排列-|為重疊與合並現象,井豐卅口中、丁干土上下、又刀力山工、大王父爻木是為基本組合現象。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兩條直線成其為「∧」形時的深思,誰在目睹其狀後能非議筷子不是圓規的原型,豈能斷言筷子式圓規與圓周率面積的概念了無聯系呢?至少「兀」的造型同三根曲直的筷子近似。本人創新思維公式,即是成因於一雙筷子。在近二十年間一度忙於發明創造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時,我曾試圖建立自己的創新思維定律,無意間注視著置於餐桌上的一雙呈「十」字狀的筷子而頓有所悟。沒錯,一就是緯線亦是種概念,|就是經線亦是屬概念,我將一根手指穿過十字交叉點即是斜線和交叉概念,這三條線和三大概念足以構成萬事萬物。「筷子定律」由此產生時正逢愛女十歲生日,我連夜揮毫寫信,將一個碩大的「十」字畫在信中,又以聯想法將與「十」相關的概念如星辰路口醫院基督教紅十字會等,以及筷子定律全然傾注在字里行間。讓一個十歲女兒從「十」字穎悟經緯線、焦點狀、幅射感、四維時空之類艱深的哲理委實太過勉為其難,其實我想說的還不限於此。筷子所代表的一種本土傳統文化,最能代表中國人的理念取向和人生取值。毋寧說筷子就是兩筆構成的一個「人」字,一撇一捺取向於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依存於文化需求和經濟需求,沖突於不偏不倚與亦偏亦倚的雙重境界,奉行於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的復合準則。「人」字能惟妙惟肖於這個取中庸為道、冠「中」字為族群和邦國之根基的古老神州。其實,以人為本才是國人所謂天、地、人中的出發點和歸宿,若非是幾千年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桎梏,全球人文思想和人本主義的發祥地原本就在中國。且看華宗漢祖建樹的中國「人」,昂首遠矚,挺胸闊步,靠自己兩條直立的腿標志著從動物種群中
F. 小發明蟑螂捕捉盒怎麼做
用語言表達怕你聽不懂…首先做一個底座,一定要用木頭做,要足夠大,大概10*10cm(不要用紙,蟑螂會咬紙的)然後拿一個大瓶可樂瓶,把瓶子下面那部分剪掉,(因為我們只需要下面這部分)大概剪掉3/4就行,接下來把剪好的這一部分稍做修整:很簡單,就在這部分剪一個口子,這個口子必須是長方形,還沒結束哦,取出這塊長方形塑料片,在塑料片上剪來兩個小口子,這兩個小口子相距大約1cm,然後再把這個塑料片重新粘到可樂瓶上,注意:一定要粘在可可瓶內壁!(一定要用透明膠粘)最後把這個可樂瓶裝到底座上就OK了!
接下來我像你簡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首先為什麼要在可樂瓶上剪一個長方行的「門」?當然是為了讓蟑螂進去;為什麼要在「門上剪兩個口子?因為我們需要在底座上放米糊,米糊當然是誘餌了,這兩個口子是讓「門外」的蟑螂把觸須伸進來「偵察」的,總之你記得剪兩個口就對了!還有為什麼這個「門」為什麼要裝在可樂瓶內壁呢?為了讓蟑螂進得來出不去咯!所以這個門不要裝得太上去了,否則蟑螂會鑽出去的。在底座上放上米糊,把這個可樂瓶裝置放在底座上,就可以等獵物上鉤了!(我的記錄:是晚上把這裝置放廚房裡第二天竟然有20多隻上鉤!)如果你但心蟑螂會死命掙扎把可瓶撞倒逃跑的話可以在可樂瓶上壓幾本書。怎麼樣,我這套裝置方便簡單又不需要什麼粘合劑,夠低碳吧!(提醒:蟑螂只有燒掉才行,因為如果你用腳踩死它們的話,抱歉,死掉的只是母體,裡面的卵還活著呢,還能孵化出小蟑螂的!)
G. 捕捉蟑螂的科技小發明,簡單點
原理:蟑螂是因餌料氣味的引誘,經過瓶口處的特殊裝置很容易的進入到瓶內,可再想出去就難了。
性能:(1)環保-餌料用生活食品。(2)不會反復-蟑螂密度可迅速降低。直至根除。(3)使用方便-省時、省事。(4)可自製-易學、易做、工具簡單、材料好找。(5)此器具可常年使用。(6)效果-每天捕捉量應不少於您在單位時間內所看到的數量。否則,檢查在使用上是否有不當之處。(7)此器具適合家居使用。
餌料:各種熟食的海鮮、禽類、獸類食品的廢棄物、黃瓜、大蔥及香甜味的糕點、等固體食品。
放置:(1)裝入足夠量的新鮮餌料。(2)妥善放置在蟑螂常出現的區域。(3)入口處要接觸地面。
處理:清晨查看。捕捉量如多,可連瓶一起裝入塑料代內,冷凍兩個小時以上即可。或用其它適當方法。
注意:(1)餌料不能堵住小孔或太近。孔徑要合適。(2)餌料不能變質:*減少含水量。*及時更換。*用不宜變質的食物。(3)不要有其它食物來源。(4)器具內排泄物不必清除。(5)器具內如有異味或水分,待揮發掉後再用。(6)器具使用不要間斷。
我還研製出適合各種場所使用的捕蟑器具(如飯店、餐廳、超市、糧庫、火車、輪船、動物園、家居等)。此系列器具形體美觀、經濟耐用、且彌補了自製器具的一些不足之處,使用更方便,效果更理想
H. 筷子可怎樣做小發明
柳樹姑娘請你准備:塑料瓶、皺紋紙、西瓜子、綠色絨布、橡皮泥盒提手、卡紙製作方法:1、紅、黃、藍色皺紋紙剪成波紋狀粘貼在瓶子下方,作裙子.2、褐色卡紙剪成細條,貼在瓶口上方,末端向外捲成卷發.3、瓶口圍一圈綠色絨布.4、用卡紙剪成花葉粘在橡皮泥盒提手上,用西瓜子作眼睛,皺紋紙條作嘴(找不到的可以用別的代替)兩個可愛的小天使請你准備:乒乓球、羽毛球、彩毽子上的羽毛、彩色小棍、毛線、棉花、卡紙。1、在一張蘭色卡紙上沾上淺蘭色圓形卡紙。2、在乒乓球一頭用毛線做頭發,沾在淺蘭色圓形卡紙上。3、羽毛球剪成兩半做兩個小天使的身體。4、彩色小棍折彎做兩個小天使的手。5、粘上彩毽子上的羽毛,作翅膀。6、用卡紙剪出眼睛和嘴,並用棉花作白雲即可。(打了一下午,別辜負了呀)
I. 製造生物科技小發明的實驗材料有哪些請例舉
「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探究酸雨的危害」、「探究螞蟻的行為」、「探回究食物保答鮮的方法」等案例,也提出「探究種子萌發條件」、「探究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和產物」、「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例如螞蟻的行為。
活動准備:
透明可樂瓶,玻璃板,放大鏡,砂糖,麵包屑等。
方法步驟:
(1)剪去可樂瓶上半段,放入干濕適當的土壤。
(2)尋找一個螞蟻窩,取一些蟻穴土壤蓋在可樂瓶的土壤上。捕捉10隻螞蟻以及蟻卵和幼蟲等,最好有蟻後。放少許食物,如麵包屑等,蓋上玻璃板,放置在暗處飼養。
(3)每日加入一定量的食物和水,並用放大鏡觀察每隻螞蟻的行為,重點觀察覓食行為。例如設計「螞蟻喜歡取食哪些食物」的活動。
(4)連續觀察1星期,記錄所觀察到的螞蟻的各種行為。
(5)也可定時到找到的蟻穴處觀察自然界螞蟻的行為。
(6)配合收集到的有關螞蟻行為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討論,推薦班級報告會發言人。
(7)班級交流各組探究結果,
例如,螞蟻有哪些行為?螞蟻喜歡取食哪類食物?有沒有社會性行為?
討論:
(1)螞蟻的行為對於螞蟻的生活有什麼意義?
3、(2)螞蟻和人類生活有什麼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