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發明
『壹』 魏碑體是誰發明的呀,
魏碑是由鮮卑族進入中原後,學習漢文化,並將漢字用於日常生活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書體。留存下來的文字主要在墓誌、造像和刻石之中。由於文字是刻於石頭上的,並不是原生態的字形字樣,所以,就有一個二度創作的問題。以洛陽龍門石窟的文字最為典型,大量的墓誌與刻石也有這樣的特徵。主要的風格是方峻古樸,天真爛漫。其最主要的特徵是,筆畫多為方筆,有稜有角。
『貳』 歷史整理
你想要干什麼吧?你這么說誰能幫你啊。
『叄』 明氏的由來補充
明氏的姓氏由來
明(ming)
(1)出自姬姓,以字為氏,春秋時秦國大夫百里奚的兒子視,字孟明,子孫以明為氏。
(2)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壹斗眷氏,入中原後改為明氏。郡望:吳興郡(今浙江臨安至江
蘇宜興一帶)。
明氏宗譜球 冕 旭余日宗彥
小怠種產慶 正子永克升 顯萬學興全 良師家士應
幫昌安道平 廷瑞振芳聲 祖德同江浩 先功自漢新
根崇枝必達 泉浚坎皆盈 南北星庄遠 匡扶雨惠勻
迪前俱壽富 述志並賢仁 抒翰詞成玉 懷才席有珍
桂林聯鼎甲 槐宇代冠紳 忠恕存心則 謙和保性程
雲山傳著作 象魏紀經綸 積善斯能久 芝蘭定遇春
此宗譜系湖北省十堰市(原鄖陽地區)明氏所用,現在已到「廷」
輩上下三代使用時間已達500----600年之久。現任竹溪縣委書記。
抄錄自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鎮明氏宗譜,抄錄人明廷贇.
2.中國明氏在中國的分布
A。青州或齊州平原郡鬲縣
B。山東陵縣老鸛窠
C。吳興郡(湖州市吳興縣,蘇州吳江縣)
D。河南郡(洛陽)
E。汲郡(河南汲縣)
希望有以上縣市的明姓朋友能提供相關的資料,十分感謝!
3.明氏在韓國的分支
韓國人尋根到柳林 隨 州
2月26日,大韓民國明氏大宗會一行27人千里迢迢來到夏帝故里——曾都區柳林鎮雙利
村明玉珍紀念館,朝拜仰慕已久的明氏家族始祖明玉珍故居。
大夏國皇帝明玉珍是我市歷史上的英雄豪傑。史載:「明玉珍,公元1331-1366年
,元代梅丘里平林聚玉沙村(今柳林鎮雙利村)人,元代農民大起義領袖,後在成都稱帝。死
後,其子明升去了韓國高麗。」
據大宗會會長、原韓國農業部副部長明宜植介紹,明氏家族在韓國歷經600多年的繁衍,
現已達到6000餘戶、2.8萬人。同時,他表示,今後將組織更多的明氏後裔來柳林朝祖
,盡力支持紀念館的景點建設,並當場捐資2000美金。
江北城始建於東漢,曾為江北縣衙所在地,這里有重慶最早的官辦氣候觀測站———測候亭
,有明清時期的古城牆和眾多民居。上世紀80年代,這里出土了重慶地區保存最完好的皇帝陵
墓———明玉珍皇帝陵(明玉珍為元末明初明教的分支隊伍領袖,在重慶建立政權,後其子率
眾降明,被遷往今天的韓國,韓國前農業部部長明宜植等明姓族人均為其後裔),此後,每年
都有韓國人前來尋根祭祖。
古城裡還保留著眾多文物古跡,重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漢代偏將軍金印(趙雲副將印
)、明玉珍皇帝陵等。這里有著綿延數公里的文物保護帶,見證著中韓兩國源遠流長的血脈?
『肆』 馬鐙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考古發復現表明:中國制東北方的草原地區,約在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就可能已開始出現馬鐙。這種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
在中國南方地區,約在公元4世紀也已出現了馬鐙。總之,木芯長直柄馬鐙是東西方各類馬鐙的源頭。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域,出土地點在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縣。1965年,考古人員在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對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馬鐙。這對馬鐙長24.5厘米,寬16.8厘米,是國際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南北朝以後,馬鐙的形制逐漸變化,最後形成更便於蹬踏的馬鐙。這時的馬鐙,鐙柄減短,鐙體上部圓弧,踏腳從形成微有弧曲的寬平沿。
『伍』 姓氏的發明人
歷史來源
「李」源出有四。 一 ; 據《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出自「嬴」姓。皋陶之後,世為大理(掌管刑法的獄官之長),以官為姓,春秋時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因祖輩為理官,遂以理「李」為氏,稱李耳。
二 ; 據「北史」所載,趙郡李氏,為趙將武安君之後,李左車其先也。
三 ; 據「魏書」所載,後魏有代北鮮卑族復姓「叱李」氏,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
四 ;唐朝皇室姓「李」,「李」遂為國姓。唐初開國元勛諸將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於,張,阿布,阿跌,舍利,董,羅,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為復姓)賜與國姓「李」。此外還有許多家族改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為區別其他同音姓,常說「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灣、朝鮮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見姓氏,在朝鮮李姓為第二大姓。 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約為1億,其中中國大陸有李姓9207.4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7.19%。河南省是中國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隴西,既今甘肅臨洮,為李氏重要發源地。 在香港,李姓的英文譯音分別有Li、Lee及Lay三個,而澳門則有Lee、Li及Lei等。Li為漢語拼音,Lee及Lay為粵語拼音,而Lei則為葡萄牙語譯音。
『陸』 馬均發明的馬鐙是世界上最早的馬鐙嗎
馬鐙不是馬鈞發明的。
馬鈞(生卒年不詳),字德衡,三國時期魏國扶風(今陝西省興平縣)人,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最突出的表現有還原指南車;改進當時操作笨重的織綾機;發明一種由低處向高地引水的龍骨水車;製作出一種輪轉式發石機,能連續發射石塊,遠至數百步;把木製原動輪裝於木偶下面,叫做「水轉百戲圖」。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馬鐙被西方馬文化研究界稱為「中國靴子」。考古發現表明:馬鐙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鮮卑人約在距今1700多年前發明的。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域,出土地點在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縣。1965年,考古人員在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對鎏金木芯直柄銅馬鐙。這對馬鐙長24.5厘米,寬16.7厘米,是世界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這種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其後。這種馬鐙通過高句麗向東傳播,擴散到朝鮮半島和日本,繼而出現了窄踏板金屬馬鐙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廣泛傳播。在中國南方地區,約在公元4世紀也已出現了馬鐙。總之,木芯長直柄馬鐙是東西方各類馬鐙的源頭。
歐洲最早出現的馬鐙出土於公元6世紀的匈牙利阿瓦人的墓群中,以窄踏板直柄金屬馬鐙為主。阿瓦人是來自內蒙古高原的柔然人的後代。柔然人活動重點區域是陰山以北的草原,與鮮卑人及北魏王朝發生多次戰爭。柔然人於公元6世紀戰敗後,沿歐亞草原之路西遷到匈牙利定居。因此,有西方考古學者認為:是柔然人從中國北方把馬鐙傳播到歐洲,阿瓦人的馬鐙就是中國傳統的直柄橫穿金屬馬鐙。這進一步證明馬鐙是中國北方游牧民族鮮卑人在距今1700多年前發明的。
『柒』 馬鐙是誰發明的(最早的發明者,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人記載,可以大致說是哪個時代,什麼國家或民族發明
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溫良的優點,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早期馬多被用來駕車,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軍隊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車混合為主,動輒都是幾十萬,而騎兵最多不過五六千騎。直至趙武靈王提倡「胡服騎射」,才為趙國訓練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改變了原來的軍隊裝備,這是軍事史上一項偉大的變革。此後,各諸侯國都非常重視發展騎兵。
但是,在當時騎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為還沒有發明馬鐙。馬鐙是騎馬時踏腳的裝置,沒有它,當馬飛奔或騰越時,騎士們只能用雙腿夾緊馬身,同時用手緊抓馬鬃才能避免摔下馬來。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我國考古的重大發現。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許多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馬身上馬具齊備,但就是沒有發現馬鐙。
馬鐙雖然很小,作用卻很大,它可以使騎士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效力。馬鐙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但准確的時間目前學界尚無定論。
吉林市郊帽兒山墓地是20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其年代大致相當於西漢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兒山墓地18號墓中出土了一副馬鐙,用銅片夾裹木芯,以鉚釘綴合加固。這是我國出土年代較早的馬鐙。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發掘了東晉琅琊王氏族墓群,7號墓中出土了一件裝雙鐙的陶馬,墓葬年代為東晉永昌元年(322)或稍後。這件陶馬的雙鐙是已知馬鐙的較早實例。
1965年在遼寧北票西官營子發掘了北燕馮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紀初遷至遼西的漢族統治者馮氏在前燕、後燕基礎上建立的鮮卑族國家,馮素弗是北燕王馮跋的弟弟。這是一座時代明確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副馬鐙,形狀近似三角形,角部渾圓,在木芯外麵包鑲著鎏金的銅片。
馬鐙發明後,很快就由中國傳到朝鮮,在公元五世紀的朝鮮古墓中已有了馬鐙的繪畫。至於流傳到西方的馬鐙,是首先由中國傳到土耳其,然後傳到古羅馬帝國,最後傳播到歐洲大陸的。
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對中國發明的馬鐙給予高度評價,他說:「關於腳鐙曾有過很多熱烈的討論……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優勢的是中國。直到8世紀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現腳鐙,但是它們在那裡的社會影響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懷特說:『只有極少的發明像腳鐙這樣簡單,但卻在歷史上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響。』」,「我們可以這樣說,就像中國的火葯在封建主義的最後階段幫助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一樣,中國的腳鐙在最初卻幫助了歐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捌』 馬鐙什麼時候發明的
考古發現表明:中國東北方的草原地區,約在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十六國時期,就專可能已開始出現馬鐙。這屬種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掛式馬鐙。
在中國南方地區,約在公元4世紀也已出現了馬鐙。總之,木芯長直柄馬鐙是東西方各類馬鐙的源頭。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域,出土地點在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縣。1965年,考古人員在北票縣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對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馬鐙。這對馬鐙長24.5厘米,寬16.8厘米,是國際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南北朝以後,馬鐙的形制逐漸變化,最後形成更便於蹬踏的馬鐙。這時的馬鐙,鐙柄減短,鐙體上部圓弧,踏腳從形成微有弧曲的寬平沿。
『玖』 鮮卑族與朝鮮族的淵源,聯系,與區別
鮮卑族與朝鮮族在歷史上沒有任何淵源和聯系。
鮮卑族與朝鮮族區別:
1、分布地區不同
(1)鮮卑族:分布在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2)朝鮮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東北三省,集中居住於圖們江、鴨綠江、牡丹江、松花江及遼河、渾河等流域。
2、風俗習慣不同
(1)鮮卑族:保持有游牧民族的習俗特性。因為鮮卑同烏桓同源,又受到匈奴奴役,所以習俗與烏桓、匈奴類似。
(2)朝鮮族:朝鮮族的傳統服裝與其生活方式相吻合。朝鮮族居住以火炕為中心,平時男人盤腿而坐,而婦女坐相一般是雙膝著地的跪式,所以衣著多是寬松式。
(9)鮮卑族發明擴展閱讀
鮮卑族發展史: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為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於東胡族,分布在中國北方。
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於打敗,分為兩部。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鮮卑族的風俗習慣同烏桓、匈奴相似。
朝鮮族發展史:鮮族是由相鄰的朝鮮半島陸續遷入、定居東北地區而逐漸形成的我國跨境民族之一。
1982年全國人口普查時發現,早在明末清初,有一部分朝鮮族的祖先就已定居在我國華北、東北境內。如河北省青龍縣塔溝及遼寧省蓋縣朴家溝村姓朴的朝鮮族,他們在當地定居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拾』 魏書是誰發明的
《魏書》是北齊政權設立史館修撰的一部史書。它的撰寫工作開始於北齊天保二學(551年),完成於天保五年(554年)。整個這部書從體例的制定,史實的采擇到史論的撰寫,基本上出於魏收一人之手,因此一般都稱它的作者是魏收。《魏書》主要記述自北魏道武帝登國元年(公元386年) 到東魏孝靜帝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北魏和東魏兩個政權共160餘年的歷史。《魏書》是一部紀傳體史書,全書共130卷,80餘萬字,有十二本紀14卷,列傳96卷,十志20卷
在\"二十四史\"中,名聲最差的就該算是《魏書》了。這部書剛剛修成,就引得當時朝野大嘩,攻之者蜂起,很多人把它說成是\"穢史\",幾經修改,方頒行於世,它的作者魏收甚至在死後被掘墓拋屍。這固然與當時的政治狀況有關,更重要的還是它和它的作者可議之處實在不少。平心而論,《魏書》取得了一定的史學成就,說它是\"穢史\"有點過甚其詞,但是指出它存在著嚴重的曲筆諱飾缺點,則是十分必要的。
《魏書》是北齊政權設立史館修撰的一部史書。它的撰寫工作開始於北齊天保二學(551年),完成於天保五年(554年)。它的監修人高隆之只是署名而已,其他撰修者如房延祐、辛元植、眭仲讓等人由於缺乏史才,也沒有做多少實際工作。
整個這部書從體例的制定,史實的采擇到史論的撰寫,基本上出於魏收一人之手,因此一般都稱它的作者是魏收。
魏收字伯起,巨鹿下曲陽(今河北晉縣西)人。生於北魏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年);卒於北齊後主武平三年(572年)。魏收出身於世代仕宦之家。他在魏、齊兩朝先後任過太學博士、散騎侍郎、著作郎、秘書監、中書令、太子少仆與尚書右僕射等官職。在魏、齊之際,魏收是最有名氣的學者。
他所作的《南狩賦》、《庭竹賦》等都得到時人好評。在一次應詔賦詩時,他在詩作中寫出\"尺書征建鄴,折簡召長安\"之句,意謂不動干戈,就可招降南方的蕭梁和北方的西魏,一時傳為名句。他的文才得到北齊統治者的賞識,當時朝廷的重要文告、冊命、詔書等,大多由他執筆。魏收才華出眾,人品卻很不好,是個無德無行的封建文人。在政治上,他隨時俯仰,唯權貴馬首是瞻。在作風上,他貪財、好色、恃才傲物。史學是他一生的主要事業,可他缺少忠於歷史的赤誠,卻把撰史當成個人手中的工具。在承擔了撰寫國史的任務之後,他曾經宣稱:\"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當使入地。\"(《北史·魏收傳》)出自他手中的《魏書》頗遭物議,這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魏書》主要記述自北魏道武帝登國元年(公元386年)
到東魏孝靜帝武定八年(公元550年),北魏和東魏兩個政權共160餘年的歷史。《魏書》是一部紀傳體史書,全書共130卷,80餘萬字,有十二本紀14卷,列傳96卷,十志20卷。
北宋初年,《魏書》已經殘缺不全,紀缺2卷,傳缺22卷,不全者3卷,志缺2卷。後人據魏澹《魏書》、張太素《後魏書》以及《高氏小史》、《北史》等書作了訂補工作。近年出版的中華書局點校本《魏書》,是目前整理最好的版本。
北朝魏政權重視修史工作,從開國到滅亡,歷史記錄未嘗中斷。這一時期,南朝也有多部史書記述了北朝史實。因此《魏書》所依據的材料是豐富的。其中北朝的材料有鄧淵受詔所撰編年紀事的《代紀》10卷,崔浩、高允等人陸續受詔寫的編年體《國書》(又名《國紀》)30卷,李彪、崔光等人改編《國書》而成的紀傳體《國紀》,邢巒、崔鴻等人修撰的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起居注,元暉業寫的記載皇室人物事跡的《辨宗室錄》30卷,崔鴻《十六國春秋》等。南朝的材料有諸家《晉書》、沈約《宋書》等。
利用豐富的現成史著和史料,魏收在短時期內修成了卷帙可觀的《魏書》,對材料的廣泛采擇,也使《魏書》具備史料價值較高的特點。今天,記述北魏歷史的史書大都亡佚,《魏書》已成為介紹北魏歷史的最重要著作,對於研究北魏歷史來說,它的參考價值是其他任何著作都不能比擬的。
《魏書》記述了鮮卑拓跋部早期的歷史。書中特別設《序紀》一卷,追溯北魏建國前的情況。反映了拓跋部與魏晉皇朝發生聯系,原始氏族公社逐漸瓦解,私有製得到發展,氏族成員發生分化,以及設置百官,建立國家的歷史過程。《魏書》也記述了拓跋部封建化的漫長途程,記錄了它在漢族封建文明影響下逐步改變社會制度的情況,對於馮太後和孝文帝為完成鮮卑族封建化而實行的各項社會改革,書中記述得尤其詳盡。書中還記錄了鮮卑貴族與漢族地主階級在北魏政權中的合作和矛盾。《魏書》專門記載我國國內其他少數民族和外國的列傳內容比較豐滿。《高句麗傳》、《百濟傳》、《勿吉傳》、《契丹傳》、《氐傳》、《吐谷渾傳》、《蠻傳》、《僚傳》、《西域傳》、《蠕蠕傳》、《高車傳》等,分別記述了夫余、沃沮、勿吉、室韋、契丹、庫莫奚、柔然、高車、突厥、伊吾、龜茲、於闐、疏勒、烏孫以及吐谷渾、蠻、僚等少數民族和朝鮮等外國的社會狀況和他們與中原皇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系。書中的這些記載告訴人們,在這一時期,由於各族人民錯居雜處和共同進行生產,民族融合日益加深,不僅南遷中原的鮮卑等少數族人民逐漸與漢族融為一體,就是邊遠地區的許多少數族也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魏書》對於北魏社會歷史的記述范圍比較廣泛。舉凡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情況,書中都有較詳盡的交待。書中介紹了魏政權的政治制度建立、發展情況。《魏書·官氏志》記錄北魏官制,兼及拓跋部所屬各部原有姓氏與所改的漢姓,針對北魏政權的特殊情況是別具匠心的。從東漢初班固修《漢書》到唐初修《五代史志》近600年間,《魏書》以外的各紀傳體史書中或根本沒有書志部分,或雖有書志,但缺少刑法、食貨等重要內容。《魏書·刑罰志》記載北魏政權司法制度,對於封建社會治理有重要參考價值,為北魏社會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材料。書中對於北魏各族人民對統治者的反抗斗爭做了如實報導。據不完全統計,見於《魏書》的各族人民起義達130餘次之多。《魏書·食貨志》對於北魏的均田制有詳細記述,為後人研究北魏的土地制度,提供了可貴的材料。《釋老志》是《魏書》首創,記載了佛道兩教在中原地區的傳播及其變革,對於佛教發展的記述尤詳,可看作是一部中國佛教簡史。宗教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方面,史家有責任把它反映出來,《魏書》特辟專章,記錄這方面內容,是有功勞的。
《魏書》在撰寫上也有一些獨到之處。魏收在本紀前立《序紀》追述北魏建國前的歷史情況,把鮮卑拓跋部發展演化的歷史原原本本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是很得體的。書中引文很多,引文與敘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豐富了本書的表現能力。書中還詳記了一些君臣對話和外交辭令,生動、得體地再現了當時的歷史實況。另外書中描寫人物,也有很見功力之處。
《魏書》的主要缺陷:
一是書中宣傳了佛道等宗教迷信思想。《釋老志》記崔浩勸太武帝毀佛,寇謙之對崔浩說:\"卿今促年受戮,滅門戶矣\"。\"後四年,浩誅,備五刑,時年七十。\"不僅宣揚了非佛之報,還宣揚了道士寇謙之預見的靈驗。
二是歪曲史實,為現政權服務。魏收為北魏、東魏、北齊爭正統地位而貶低東晉及南方各朝和西魏、北周政權。在述及北魏先世時,書中千方百計掩蓋拓跋部被前燕、後趙、前秦等國統治的真相。對於東晉南朝和十六國政權,取消其固有的國號,加以謾罵攻擊,冠以島夷等稱號。對於西魏、北周政權,書中也盡量貶低,對它們進行醜化和攻擊。對於歷史人物的記述,魏收往往根據他們在世子孫的地位而決定對其的褒貶。書中為此而篡改史實的地方是很多的。它所以被人們稱為穢史,主要的原因即在於此。
三是為了討好當時權貴,不惜濃墨重彩地為高門大族樹碑立傳。在很多傳中對他們的譜系姻親,加以臚列。如隴西李寶傳中列舉50人,趙郡李順傳中列舉59人,簡直把一部正史寫成了士族地主的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