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磁帶
❶ 錄音機是誰發明的
1898年12月1日,(丹麥)波爾森(Valdeman Poulsen)發明磁性錄音機:錄音電話機(Tele-graphone),通過磁疇取向記錄、重放聲音。
1901年,伯利納開設勝利公司(Victor),大量生產圓盤式唱片。
1909年,波爾森發明直流偏磁錄音法。
1924年,真空三極體、電磁刻紋頭、MIC等相繼實用化。
1925年,貝爾研究所J·P·馬克斯菲爾德(J·P·Maxfield)採用「電氣灌片」,唱片錄音步入「電氣化時代」。同時,由電動拾音頭、電子管放大器和電動揚聲器組成的「電唱機」逐步出現。
1926年,(美)奧奈爾發明紙基磁帶。
1927年8月,(美)威廉·卡森和卡彭特發明鋼絲錄音的交流偏磁法。
1928年,(德)弗萊馬發明塑料基磁帶。
1930年,(德)德律風根的鋼絲錄音機、勞倫茲和英國馬可尼的鋼帶式錄音機開始上市銷售。
1933年,蘇聯自行設計研製磁性錄音機。
1935年,(德)AEG(通用電氣)公司製成世界上最早的商品磁帶錄音機,帶速76.2cm/s,用BASF的塑料基磁帶,應用廣泛,技術先進。
同時,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製成鋼絲錄音機;日本電氣、安立電氣批量生產鋼帶錄音機。
1939年,紐約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鋼帶式錄音機立體聲放音表演。
1938年~1940年,德、日、美先後發明磁帶錄音的超音頻交流偏磁法。
1947年,美國3M公司先後生產了紙基和塑料基(塗四氧化三鐵)的商品磁帶;美國霍夫曼製成多聲道磁帶錄音機。
1948年,3M公司生產了塗布茶褐色磁性氧化鐵的塑料基磁帶。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系統(CBS)研究所的P·戈德馬克(P·Gold-mark)研製出密紋唱片。不久,33 1/3RPM的LP與立體聲技術結合,奠定了Hi-Fi的基礎。
1949年,美國生產出商品磁帶立體聲錄音機。
1950年,日本東京通信工業公司(SONY的前身)開始出售日本最早的磁帶錄音機和紙基磁帶。
1951年,上海鍾聲工業社製成我國第一台鋼絲錄音機。
1953年,鍾聲工業社又製造出我國最早的磁帶錄音機----鍾聲591。
1956年,日本通信工業公司製造出晶體管化攜帶型錄音機,可錄放1小時。
1957年,美國出售菲德里派克(Fidelipac)循環卡式錄音機,開始是單聲,後改為4跡2聲道立體聲。
1958年,德國生產帶速不恆定的「輪緣驅動」電池式小型錄音機,為錄音機進入家庭創造了條件。
美國RCA開始出售6.25mm帶寬、9.5cm/s帶速、4跡2CH立體音效卡式系統。
45度/45度 調制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問世。
1960年,日本開始生產主導軸驅動電池式錄音機,如SONY551;3M出售3M卡式系統,帶寬3.81mm,2跡立體聲,單方向用,演奏45分鍾,自動裝帶,自動放音,內部結構精巧。
1963年,荷蘭菲利浦研製出小型盒式磁帶錄音機,帶寬3.81mm,帶速4.76cm/s。
1964年,日本SONY公司生產了記者采訪用的全晶體管攜帶型錄音機,帶速19.05cm/s,小而輕。
1965年,美國里爾·傑特公司製成8跡循環卡式錄音機,立體聲磁頭為4層,為汽車廠接受,已成為IEC標准。
1966年,瑞士庫德爾斯基(Kudelski)公司研製出了記者采訪用Nagra III型全晶體管錄音機。
1969年,日本奧林帕斯和荷蘭菲利浦分別研製出微盒式錄音機,帶寬3.81mm,帶速2.38cm/s,雙面1小時。
1970~1975年,瑞士斯杜德(Studer)公司先後研製和生產了多種廣播和演播室用高質量盤式錄音機,帶速9.5~38.1cm/s,有電子計時器,電子記憶自停裝置。
美國安培(Ampax)公司研製出專業用盤式錄音機ATR-100,採用無壓帶輪、無主導軸驅動機構和高超的電子伺服技術。
1973年,上海玩具元件廠製成我國第一台盒式磁帶錄音機----葵花HL-1型,還先後研製出廣播和專業用攜帶型長城DTL-4型和落地式730型盤式錄音機。
1976年,日本SONY、松下、TEAC 聯合開發出大盒式磁帶錄音機(ELCASET),帶盒尺寸:150*106*18mm,帶寬6.25mm,帶速9.5cm/s,工作時自動將磁帶從盒中拉出,剪接方便。
日本松下生產了DD電機和隔離環傳動機構的U-38系列盤式錄音機RS-I800U,第一次引入微機實施一系列功能控制。
1980年前後,瑞士Studer公司開發出A801、A802等一系列微機控制的專業盤式錄音機。
1967年5月,日本NHK研製出第一台旋轉磁頭式數字磁帶錄音機(2CH,1TRACK,1INCH TAPE)。音響發展史上萌發出了數字化的新芽。
❷ 磁帶是怎樣記憶的
你是說哪種磁帶?攝像機的磁帶還是錄音的磁帶?
❸ 磁帶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錄音磁頭實際上是個蹄形電磁鐵,兩極相距很近,中間只留個狹縫。整個磁頭封在金屬殼內。錄音磁帶的帶基上塗著一層磁粉,實際上就是許多鐵磁性小顆粒。
磁帶緊貼著錄音磁頭走過,音頻電流使得錄音頭縫隙處磁場的強弱、方向不斷變化,磁帶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個個磁極方向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鐵」,聲音信號就這樣記錄在磁帶上了。
放音頭的結構和錄音頭相似。當磁帶從放音頭的狹縫前走過時,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放音頭的線圈。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它在線圈內產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斷變化,於是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放大後就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
(3)創造磁帶擴展閱讀:
磁帶按用途可大致分成錄音帶、錄像帶、計算機帶和儀表磁帶四種。
1、錄音帶
20世紀30年代開始出現,是用量最大的一種磁帶。1963年,荷蘭飛利浦公司研製成盒式錄音帶,由於具有輕便、 耐用、 互換性強等優點而得到迅速發展。
2、錄像帶
自從1956年美國安佩克斯公司製成錄像機以來,錄像帶已從電視廣播逐步進入到科學技術、文化教育、電影和家庭娛樂等領域。
3、計算機帶
計算機帶作為數字信息的存貯具有容量大、價格低的優點。主要大量用於計算機的外存貯器。如今僅在專業設備上使用(比如計算機磁帶存儲器、車床控制機)。
4、儀表磁帶
也稱儀器磁帶或精密磁帶。近代科學技術,常需要把人們無法接近的測量數據自動而連續地記錄下來,即所謂遙控遙測技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磁帶
❹ 索尼SONY公司在隨身聽方面創造了哪幾個世界第一
1. 簡史 談及MP3的發展歷史,就不得不從隨身聽的發展開始說起: 1877年 愛迪生進行最初的錄音記錄試驗; 1963年 飛利浦(PHILIPS)公司發表世界上第一張錄音帶; 1979年 索尼(SONY)公司第一代WALKMAN——TPS-L2誕生,隨身卡式WALKMAN開始走進人們的生活; 1980年 WALKMAN、滑冰鞋、數字式手錶成為當時日本的三件「新珍寶」;著名作曲家卡拉揚因經常使用WALKMAN而成為宣傳典型,其它公司也開始將WALKMAN商品化; 1981年 「WALKMAN」一詞被收入《法國辭典》; 1982年 索尼公司和飛利浦公司聯手推出CD音頻格式; 1983年 索尼公司推出WM-20,它是第一台磁帶般大小的WALKMAN; 1984年 索尼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攜帶型CD隨身聽D-50; 1985年 索尼公司推出WM-101,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內置「口香糖」電池的WALKMAN; 1986年 索尼公司推出WM-109,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帶遙控器的WALKMAN;年「WALKMAN」一詞被收入《牛津英語辭典》; 1990年 索尼公司開發出數字錄音機DAT WALKMAN——TCD-D3; 1991年 MP3格式誕生; 1992年 索尼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以數碼方式錄音的MD隨身聽——MZ-1; 1994年 索尼公司推出WALKMAN發明15周年的紀念型號WM-EX1和WM-EX1HG卡帶式隨身聽。當時在日本市場上,這兩款機型成為銷量最大的型號; 1998年 韓國世韓(SEA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MP MAN MPF-10;帝盟(DIAMOND)的MP3播放器——「RIO」的發售表明了成熟的MP3播放器正式進入市場; 1999年 愛立信(ERICSSON)和WYSDOM兩家公司在W-CDMA方式的手機電話系統上成功地進行了MP3音樂傳送試驗;索尼公司推出WALKMAN發明20周年的紀念型號:WM-WE01(磁帶WALKMAN)、D-E01(CD WALKMAN)、MZ-E80(MD WALKMAN)、MDR-EX70SL(耳塞)同期推出; 2000年 索尼公司推出新型隨身播放器NETWORK WALKMAN,它使用的是索尼記憶棒作為存儲介質;松下公司發布使用SD存儲卡作為存儲介質的SD隨身音樂播放器;索尼公司向業界發布MD播放器的刻錄新技術MDLP(Mini Disc Long Play),力圖以此技術與MP3播放器一比高下;三星公司和西門子(SIEMENS)公司發售的帶MP3功能的手機標志著MP3正式進入手機領域;創新(CREATIVE)公司推出6GB超大容量的MP3播放器NOMAD JUKEBOX;富士(FUJIFILM)公司推出整合MP3播放功能的數碼相機FINEPIX40I,數碼音樂播放器走向多元化。 2001年,PC廠商Apple進軍數字音頻播放器市場,推出了第一台MP3隨身聽:iPod,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使用了移動硬碟來作為存儲介質,5GB的大肚能裝下70小時以160kbps壓縮率壓縮的MP3音樂,按每首歌4分鍾計算,足足可以放下1000首! Apple的ipod4和iPodmi ni引領了硬碟Mp3的又一個銷售熱潮,各大廠商也紛紛推出新品,老牌Rio(日本)公司於近期發布了內置20GB硬碟便攜MP3播放器「RioKarma」,索尼推出20GB硬碟隨身聽時,稱其容量超過了蘋果40G硬碟的10000首歌,達到了13000首。韓國的Mp3廠商也推出了一些優秀的產品,IRIVER更是推出H300系列彩屏硬碟播放器。 值得一體的是:日本人在電子方面的創意是絕對公認的,但出乎意料這次令我們可脫離電腦而隨時隨地享受MP3帶給我們的樂趣的卻並不是他們,而是韓國的世韓公司。該公司可以稱得上是MP3隨身聽之父,它研製並率先推出了世界首台MP3數碼隨身聽——MPMANMPF-10
❺ 曾經有人說鄭鈞創造了「半張經典」,就是《赤裸裸》磁帶的A面.有沒有創造過整張都是經典
這個還真不知道 現在的樂隊都是幾首比較不錯 不過當年何勇的還是不錯的! 現在我還是比較喜歡痛苦的信仰!~
❻ 磁帶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磁帶可依是四氧化三鐵帶(純黑色),二氧化鉻帶(棗紅色),或者鐵鉻混合帶,稀土帶,鐵氧體帶等等類型。用聚酯粘合劑均勻塗布在高密度聚乙烯膜(帶基)上,電影帶和相機膠卷用的是三醋酸纖維素片基。
錄音磁頭和放音磁頭在錄音機里根本就是一個,只是按下去的按鈕不同,電路發生了改變,分別承擔錄放音功能。
錄音時磁帶先經過消音磁頭(播放時它是橫向蜷縮在上面的卡槽里,看不見),它可以是永久磁鐵(低級錄音機),電磁鐵,或者高頻振盪電路(高級錄音機),其中前兩者都是通過磁帶的磁粉的「飽和」來抹去以前的節目;而高頻振盪電路才能創造出「零磁」,兩種原理均能使磁帶刪除節目。
以播放為例,磁頭中本來就有直流電通過。按下播放鍵,則機械傳動裝置和壓帶軸使磁帶勻速通過磁頭,磁帶上的微粒影響了磁頭的電場,獲得忽強忽弱的電流。在三極體組成的橋式整流和濾波電路上得以放大;此後,還要經過後置放大器把電流傳到音箱功放。
磁帶正反轉兩面的節目為什麼不一樣?
這是由於磁頭有四個空氣隙,正轉時利用兩個,一個通過直流電使其工作產生恆定電場,一個通過音頻輸送到前置放大器;反轉時通過另外兩個,而前兩個則不再有電流通過。同時磁帶詳細觀察,別看磁帶只有0.4mm的寬度,實際上它是從帶的正中間分為兩部分的,分別承擔正轉或反轉的節目而且由於磁頭的四磁間隙結構而不會相互干擾。
所以,錄音機有兩個磁頭:消音磁頭和錄/放音磁頭。我曾經親手把單放機改裝成錄音機了(只是錄音時只能用空白帶),所以自然對裡面的電路清楚些,加上翻閱了很多資料。
❼ 磁帶錄音機工作原理
磁帶錄音機工作原理是磁帶緊貼著錄音磁頭走過,音頻電流使得錄音頭縫隙處磁場的強弱、方向不斷變化,磁帶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個個磁極方向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鐵」,聲音信號就這樣記錄在磁帶上了。
放音頭的結構和錄音頭相似。當磁帶從放音頭的狹縫前走過時,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放音頭的線圈。
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它在線圈內產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斷變化,於是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放大後就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
(7)創造磁帶擴展閱讀
六十年代中期,RCA發明了可以在汽車上使用的八軌磁帶(8-Track),這一發明立刻吸引了眾多以前不怎麼買唱片的消費者的注意,美國的音樂銷售也從這一時期開始直線上升。
七十年代初,一批自稱是「低者」(Downer,相對於傳統的「Higher」)的吸毒群體高速行駛中的汽車里聽震耳欲聾的重搖滾對達到「狀態」很有幫助。這種說法很快在聽眾中流傳開來,並很大程度上造就了七十年代初期重搖滾的流行。
一批重搖滾樂隊因此受益匪淺,如「深紫」、「黑色安息日」(BlackSabbath)和「AC/DC」等,他們的磁帶銷售往往會佔到總銷售額的70%以上。
後來,杜比技術的發明讓可錄音的卡式磁帶走進了消費者的家中。這一新技術使得盜版磁帶開始在地下泛濫。唱片商不得不象當年對抗廣播業一樣,又開始藉助法律手段進行抵制。
不過,磁帶的錄音質量比不上黑膠唱片(LP),再加上因為各種原因,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流行音樂市場格外繁榮,因此盜版的影響不算太壞,倒是一些歌迷在地下市場交換私自錄制的歌手實況演唱錄音,算是彌補了錄音室唱片的不足。這些非法錄音不但為樂隊造就了一批批鐵桿歌迷,而且為後來音樂史學家們研究這段歷史幫助很大。
❽ 誰發明了第一台錄音機哪一國人什麼時間
在網路上找到了一個關於這個的~ http://ke..com/view/492067.htm1898年12月1日,(丹麥)波爾森(Valdeman Poulsen)發明磁性錄音機:錄音電話機(Tele-graphone),通過磁疇取向記錄、重放聲音。1901年,伯利納開設勝利公司(Victor),大量生產圓盤式唱片。1909年,波爾森發明直流偏磁錄音法。1924年,真空三極體、電磁刻紋頭、MIC等相繼實用化。1925年,貝爾研究所J·P·馬克斯菲爾德(J·P·Maxfield)採用「電氣灌片」,唱片錄音步入「電氣化時代」。同時,由電動拾音頭、電子管放大器和電動揚聲器組成的「電唱機」逐步出現。1926年,(美)奧奈爾發明紙基磁帶。1927年8月,(美)威廉·卡森和卡彭特發明鋼絲錄音的交流偏磁法。1928年,(德)弗萊馬發明塑料基磁帶。1930年,(德)德律風根的鋼絲錄音機、勞倫茲和英國馬可尼的鋼帶式錄音機開始上市銷售。1933年,蘇聯自行設計研製磁性錄音機。1935年,(德)AEG(通用電氣)公司製成世界上最早的商品磁帶錄音機,帶速76.2cm/s,用BASF的塑料基磁帶,應用廣泛,技術先進。 同時,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製成鋼絲錄音機;日本電氣、安立電氣批量生產鋼帶錄音機。1939年,紐約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鋼帶式錄音機立體聲放音表演。1938年~1940年,德、日、美先後發明磁帶錄音的超音頻交流偏磁法。1947年,美國3M公司先後生產了紙基和塑料基(塗四氧化三鐵)的商品磁帶;美國霍夫曼製成多聲道磁帶錄音機。1948年,3M公司生產了塗布茶褐色磁性氧化鐵的塑料基磁帶。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系統(CBS)研究所的P·戈德馬克(P·Gold-mark)研製出密紋唱片。不久,33 1/3RPM的LP與立體聲技術結合,奠定了Hi-Fi的基礎。1949年,美國生產出商品磁帶立體聲錄音機。1950年,日本東京通信工業公司(SONY的前身)開始出售日本最早的磁帶錄音機和紙基磁帶。1951年,上海鍾聲工業社製成我國第一台鋼絲錄音機。1953年,鍾聲工業社又製造出我國最早的磁帶錄音機----鍾聲591。1956年,日本通信工業公司製造出晶體管化攜帶型錄音機,可錄放1小時。1957年,美國出售菲德里派克(Fidelipac)循環卡式錄音機,開始是單聲,後改為4跡2聲道立體聲。1958年,德國生產帶速不恆定的「輪緣驅動」電池式小型錄音機,為錄音機進入家庭創造了條件。 美國RCA開始出售6.25mm帶寬、9.5cm/s帶速、4跡2CH立體音效卡式系統。 45度/45度 調制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問世。1960年,日本開始生產主導軸驅動電池式錄音機,如SONY551;3M出售3M卡式系統,帶寬3.81mm,2跡立體聲,單方向用,演奏45分鍾,自動裝帶,自動放音,內部結構精巧。1963年,荷蘭菲利浦研製出小型盒式磁帶錄音機,帶寬3.81mm,帶速4.76cm/s。1964年,日本SONY公司生產了記者采訪用的全晶體管攜帶型錄音機,帶速19.05cm/s,小而輕。1965年,美國里爾·傑特公司製成8跡循環卡式錄音機,立體聲磁頭為4層,為汽車廠接受,已成為IEC標准。1966年,瑞士庫德爾斯基(Kudelski)公司研製出了記者采訪用Nagra III型全晶體管錄音機。1969年,日本奧林帕斯和荷蘭菲利浦分別研製出微盒式錄音機,帶寬3.81mm,帶速2.38cm/s,雙面1小時。1970~1975年,瑞士斯杜德(Studer)公司先後研製和生產了多種廣播和演播室用高質量盤式錄音機,帶速9.5~38.1cm/s,有電子計時器,電子記憶自停裝置。 美國安培(Ampax)公司研製出專業用盤式錄音機ATR-100,採用無壓帶輪、無主導軸驅動機構和高超的電子伺服技術。1973年,上海玩具元件廠製成我國第一台盒式磁帶錄音機----葵花HL-1型,還先後研製出廣播和專業用攜帶型長城DTL-4型和落地式730型盤式錄音機。1976年,日本SONY、松下、TEAC 聯合開發出大盒式磁帶錄音機(ELCASET),帶盒尺寸:150*106*18mm,帶寬6.25mm,帶速9.5cm/s,工作時自動將磁帶從盒中拉出,剪接方便。 日本松下生產了DD電機和隔離環傳動機構的U-38系列盤式錄音機RS-I800U,第一次引入微機實施一系列功能控制。1980年前後,瑞士Studer公司開發出A801、A802等一系列微機控制的專業盤式錄音機。 1967年5月,日本NHK研製出第一台旋轉磁頭式數字磁帶錄音機(2CH,1TRACK,1INCH TAPE)。音響發展史上萌發出了數字化的新芽。
❾ 高分求兩盤早期很好聽的輕音樂磁帶名稱及相關信息
1986年,在音像市場上出現了一套「戀人浪漫曲」系列磁帶,這套
磁帶由一家香港公司 Denver Music 提供版權,SunRise製作,一套6盒,包裝非常精美。裡面收錄的曲目大都是在過去幾十年間在歐美流行的歌曲改編的器樂曲,在風格上介乎三大輕音樂團和後來的理查德.克萊德曼之間,但在選曲上非常講究,就是突出一個「浪漫」,市場定位非常符合當時中國聽眾的需求,於是,浪漫的魅力在悄悄改變中國人的欣賞口味。在此之前,人們對輕音樂的認識僅停留在欣賞層面,優美、悅耳是人們欣賞這些音樂的原則,很少把自己的情感與音樂聯系起來。但「戀人浪漫曲」悄悄打開了人們的情感之窗,在那個浪漫還不太流行的年代,人們的情感隨這套系列「浪漫曲」的流行而慢慢發生著化學反應。如果你那時在大學讀書,差不多在每個宿舍的某一個角落裡,都會發現「戀人浪漫曲」。
Denver Music於80年代推出的浪漫輕音樂,許多曲目改編自優秀的歐美金曲,由於旋律極其優美,配器豐富而輕松,多樣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充滿了一種浪漫的情調,在八幾年剛聽到時,感覺就象一股清新的風撲面而來,令人耳目一新,在同類輕音樂作品中,這套可算是最正宗,最經典,是最好聽的啦!該套碟由Sony Inc/Moonrise Records Co.錄音,音色華麗而純朴,效果極佳!絕對值得藏。
這套音樂應該是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在大陸廣泛流行。共13集,由香港月升唱片公司(其實是CBS/SONY唱片公司的分支公司)1983年至1990年陸續出品。這是一套非常優秀的輕音樂,演奏風格纖細獨特,選曲精良。單從封面設計來看,就足以讓人愛不釋手。尤其前六集,比後六集更為優秀。八十年代中期,戀人浪漫曲在大陸的磁帶銷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當時CD賣到90元一張,而一套含六盒磁帶的大禮盒才不過48元(後來漲到72元),CD價格令當時一般音樂愛好者望而卻步。但CD到93年左右降到了60元。除了第九集封面設計和曲目梢弱一點外,其餘都算上乘。
其實,90年代初曾擁有Denver Music出的其它幾盤精選磁帶,當時真的是非常喜歡。後來便四處尋找這套CD,96年曾在北京西單路口的音像店見過,但那是只有幾盤,也不全。再後來就一直沒見過,從此這套CD就成了我心中一直未了的心願
就找到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❿ 磁帶的原理
磁帶錄音原理
話筒把聲音變成音頻電流,放大後送到錄音磁頭。錄音磁頭實際上是個蹄形電磁鐵,兩極相距很近,中間只留個狹縫。整個磁頭封在金屬殼內。錄音磁帶的帶基上塗著一層磁粉,實際上就是許多鐵磁性小顆粒。磁帶緊貼著錄音磁頭走過,音頻電流使得錄音頭縫隙處磁場的強弱、方向不斷變化,磁帶上的磁粉也就被磁化成一個個磁極方向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的「小磁鐵」,聲音信號就這樣記錄在磁帶上了。
放音頭的結構和錄音頭相似。當磁帶從放音頭的狹縫前走過時,磁帶上「小磁鐵」產生的磁場穿過放音頭的線圈。由於「小磁鐵」的極性和磁性強弱各不相同,它在線圈內產生的磁通量也在不斷變化,於是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放大後就可以在揚聲器中發出聲音。普通錄音機的錄音和放音往往合用一個磁頭。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34477.htm
磁帶可依是四氧化三鐵帶(純黑色),二氧化鉻帶(棗紅色),或者鐵鉻混合帶,稀土帶,鐵氧體帶等等類型。用聚酯粘合劑均勻塗布在高密度聚乙烯膜(帶基)上,電影帶和相機膠卷用的是三醋酸纖維素片基。
樓上的最重要的錯誤是:沒有弄清其實錄音磁頭和放音磁頭在錄音機里根本就是一個,只是按下去的按鈕不同,電路發生了改變,分別承擔錄放音功能。
錄音時磁帶先經過消音磁頭(播放時它是橫向蜷縮在上面的卡槽里,看不見),它可以是永久磁鐵(低級錄音機),電磁鐵,或者高頻振盪電路(高級錄音機),其中前兩者都是通過磁帶的磁粉的「飽和」來抹去以前的節目;而高頻振盪電路才能創造出「零磁」,兩種原理均能使磁帶刪除節目。
以播放為例,磁頭中本來就有直流電通過。按下播放鍵,則機械傳動裝置和壓帶軸使磁帶勻速通過磁頭,磁帶上的微粒影響了磁頭的電場,獲得忽強忽弱的電流。在三極體組成的橋式整流和濾波電路上得以放大;此後,還要經過後置放大器把電流傳到音箱功放。
磁帶正反轉兩面的節目為什麼不一樣?
這是由於磁頭有四個空氣隙,正轉時利用兩個,一個通過直流電使其工作產生恆定電場,一個通過音頻輸送到前置放大器;反轉時通過另外兩個,而前兩個則不再有電流通過。同時磁帶詳細觀察,別看磁帶只有0.4mm的寬度,實際上它是從帶的正中間分為兩部分的,分別承擔正轉或反轉的節目而且由於磁頭的四磁間隙結構而不會相互干擾。
所以,錄音機有兩個磁頭:消音磁頭和錄/放音磁頭。我曾經親手把單放機改裝成錄音機了(只是錄音時只能用空白帶),所以自然對裡面的電路清楚些,加上翻閱了很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