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交通線的發明

交通線的發明

發布時間: 2021-03-05 16:06:37

A. 道路交通標線是哪個美國人發明

GB 5768.1-2009 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1部分:總則
GB 5768.2-2009《道路交通標志專和標線屬》 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志
GB 5768.3-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 第3部分:道路交通標線

B. 交通的發展史是什麼

交通運輸發展史
(1)阡陌縱橫——陸路交通
陸地是人類的基本棲息地。在那裡,人們生產、生活、交互往來、遷移走動,自古如此。因此可以說,陸路交通的發展與人類本身的發展幾乎有著一樣久遠的歷史。
在人類的最遠古時期,除了一根木棍外,沒有任何器械可以憑借,雙腳行走是當時交通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手段,肩挑手提、拖抬扛背是當時基本的運輸方式。這種純粹人力的交通時代,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車馬的出現才有所改觀。
有人認為,世界上最早的車,大概出現於5500年前,是由生活在西亞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蘇美爾人發明的。發明車的過程,可能是人們在推拉沉重的石塊或其他重物時,無意識地偶然發現石塊或其他重物下的圓木棍可以減少推拉重物時所使用的力氣。於是,在以後推拉重物時,用一些圓直的木棒排到重物下的地面上,藉助木頭的滾動,使重物的搬運變得輕鬆了許多。由於有些東西不適宜直接在地上拖拉(如糧食等),人類早期還可能採用過平板(即原始的爬犁之類)拖拉東西。平板的採用可能比圓木棍的使用來得更早。二者的結合,便是車輛原理的原始應用。再到後來,圓直木棍被固定在平板下轉動的輪子所代替,最初的車便這樣發明了。但從直接拖拉,到平板拖拉,再到圓直木棍的使用,再到真正的車的發明,其間的每一次變化,都是人類交通運輸史上的大進步。
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車的國家之一。相傳我國造車開始於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並作為一種戰爭工具,與蚩尤大戰於琢鹿之野。從考古發掘的材料來看,不僅甲骨文、金文、陶文中已出現有大量的「車」字,而且還在殷商遺址中發現了一輛四匹馬駕的戰車遺跡。文字是實物的反映,而從有車發展到四匹馬駕的戰車,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可以斷定,我國在殷代以前就早已有了車。
人們最初發明的車靠人力拖拉,車輪用木頭製成,很不堅固,再加上路面也很不平坦,所以,車行並不順利。但不管怎麼說,貨物的搬運事實上因此方便了許多,效率也成倍地增長。
動物的馴化是人類交通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人類交通從此告別了純粹人力的時代。最初,人們直接以牛、馬等馱物、代步,這可能是畜力的最早應用。後來,畜力逐漸被用來拖拉車輛,牛車、馬車便就此出現了。
牛拉車最初由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傳到腓力斯、巴比倫、埃及等中近東諸國,後逐漸傳到希臘等其他地方。在傳播的過程中,車有了很大的改進。如車輪就是在傳播過程中由圓木板變為部分挖空的輻條式。馬車也很早就成了人們的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使用相當廣泛。在二千多年前,中東地區就已經有了輻式車輪的快速二輪馬車。不過,那時馬車多用於戰爭中的物資運輸,是作一種兵器來使用的。
我國的陸路交通也有著頗為悠久的歷史。特別是在秦統一中國後,為了更好地實現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統一,拆毀了戰國時期遺留下來的路障、城塹等,大力發展車馬驛道,形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陸路車馬交通網。據說到唐代時,我國的陸路交通於線已經達到了五萬華里。
中古和近代是畜力車發展的繁榮時期。我國歷代皇帝乘坐的車輦以及在戰爭中使用的戰車之類,記載頗多。美國設有驛馬站,專供長距離運輸之用。歐洲貴族的馬車,漂亮而奢華。為了使人們乘坐舒服,還安裝了彈簧式懸架和軸承之類。
進入19世紀後,汽車、火車製造技術的日益完善及其在交通運輸中的普及,終於使曾輝煌一時的馬車逐漸黯淡下去。人類從此揭開了現代化「動力交通時代」的序幕。而蒸汽機的發明和改良,則是其前奏。
1769年,法國人尼古拉•古諾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

C. 中國古代交通發展史

中國古代交通發展史

1、先秦時期的道路

歷史發展到原始社會傳說中黃帝炎帝和堯舜禹擔當部落首領的時候,各地的交通有了明顯的進步。到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時期,可以說我國道路已經初具規模 。

周武王姬發滅商後,除都城鎬京(今西安附近)外,還根據周公姬旦的建議,修建了東都洛邑(今洛陽),以便於控制東方新得到的大片疆土,對付殷商殘余勢力為了有效發揮兩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在它們之間修建了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號稱周道。

並以洛邑為中心,向東向北向南向東南又修建成等級不同的呈輻射狀的道路周道是西周王室的生命線,也是國家交通的中軸線。這條交通線也仍然是橫貫東西的大動脈周道在我國經濟文化發展的歷史上,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

東周時期,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大規模的經濟文化交流軍事外交活動和人員物資聚散,都極大地推進了道路的建設。除周道繼續發揮其中軸線的重要作用外,在其兩側還進一步完善了縱橫交錯的陸路干線和支線。

再加上水運的發展,把黃河上下淮河兩岸和江漢流域有效地聯接起來這個時期修建的主要道路工程有許多,秦國修築的著名的褒斜棧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秦惠王時,開始修築褒斜棧道貨殖列傳記載:關中南則巴蜀,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道綰轂其口。

戰略上為蜀之咽喉,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如在公元前206年,著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即發生於此除了秦國的棧道外,其他主要的道路工程還有:楚國經營的從郢都通往新鄭的重要通道,晉國打通的穿越太行山的東西孔道,齊魯兩國建設的四通八達的黃淮交通網路,燕國開辟的直達黃河下游和通往塞外的交通線等。

至此,穿大袖寬袍的中原人善射箭騎馬的戎狄人居雲夢江漢的荊楚人披長發嬉水的吳越人喜椎髻歌舞的巴蜀人就連成一體了,為中華民族的進一步統一打下了基礎 。

2、秦漢時期的道路

中國全國陸上交通網的形成,始於秦朝早在秦國出兵掃滅六國的同時,實現了車同軌全國車輛使用同一寬度的軌距,它適應了秦朝全國土木工程和戰爭等方面長途運輸的需要,對道路修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

根據車同軌的要求,秦朝在把過去錯雜的交通路線加以整修和連接的基礎上,又耗費了難以數計的人力和物力,修築了以馳道為主的全國交通干線這項費時10年的工程,規模十分浩大,它以京師咸陽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將全國各郡和重要城市,全部聯通起來。

公元前212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修築一條長約1400公里的直道,命蒙恬扶蘇率20萬大軍,邊駐守邊關,邊修直道這條大道沿途經過陝甘等省,穿過14個縣,直至九原郡(今內蒙自治區包頭市),僅僅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就修築完畢。

3、著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在公元前2世紀至十三四世紀期間,絲綢之路是一條橫貫亞洲的陸路交通干線,是中國同印度古希臘羅馬以及埃及等國進行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古代中國的絲綢主要是通過漢朝時開辟的絲綢之路運往西方的。

在我國的漢朝和唐朝時期,東部山東和東南沿海江浙一帶的大批質量上乘的絲綢從水路或陸路集中到長安城有相當一部分通過陸路轉運到西方去由於在這條陸路上,絲綢的貿易佔了很大比重,因此把它稱為絲綢之路以後又開辟了經海洋通往西方的航線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這條國際通道的開辟,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它經過中亞西亞,可與東南歐及北非的交通線相銜接,構成了世界性的東西大商道不僅在兩漢時期,而且在唐宋元明時期,它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古代東西方文明聯系的主要紐帶 。

4、唐代以後的道路

唐朝是我國古代道路發展的極盛時期。當時,京城長安不僅有水路運河與東部地區相通,而且是國內與國際的陸路交通的樞紐,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城內有11條南北大街,14條東西大街,把全城劃分為100多個整齊的坊市。

皇城中間的南北大街稱為承天門大街,寬441米,視野開闊連接12座城門的有六條大街,其中朱雀大街,是盛唐時期長安城的一條貫穿南北的重要大街。出了長安城,向東,向南,向西,向北,構成了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網不僅通向全國各地。隨著唐朝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也相繼成為國內外交通的重要中心。

到了宋和遼金時期,我國的道路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在城市道路建設與交通管理方面,與隋唐時代有著明顯的區別這一時期的城市建設,實現了街和市的有機結合城內大道兩旁,第一次成為百業匯聚之區。

元明時期建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稠密的驛路交通網,驛路干線輻射到我國的四面八方。特別是元代,綜合拓展了漢唐以來的大陸交通網,進一步覆蓋了亞洲大陸的廣闊地區,包括阿拉伯半島蒙古族各部在成吉思汗等有作為的領袖統率下東征西略。兵鋒所至,驛站隨置,道路貫通。

運輸不絕蒙古軍軍事勢力的極盛時期,道路直通東歐多瑙河畔,南下攻滅金政權和南宋政權後,把南中國的大片疆土也納入自己的版圖同漢唐時期的絲綢之路比較起來,元明道路規模更大,效率更高,發揮著更為直接的重要作用。

清朝把驛路分為三等,一是官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輻射,主要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鎮的支線官馬大路,是國家級官道,在京城東華門外設皇華驛。

作為全國交通的總樞紐,管理北路西路南路東路等官馬大路干線系統。官馬北路系統最重要的是通往大東北的干線,即從北京經山海關盛京(今沈陽)分別延伸到雅克薩廟屯(在黑龍江入海口)的官路和通往朝鮮半島的國際通道。

屬於官馬北路系統的還有分別到呼倫恰克圖的干線以及塞上的橫向大通道這些道路在開發清代北疆,捍衛北疆的斗爭中發揮過重要戰略作用。官馬西路系統包括蘭州官路與四川官路的兩大幹線,前者從北京經保定太原西安蘭州,分別到青海西藏和新疆,並通往中亞西亞諸國。

後者則是通往大西南的干線,從西安通往雲貴川,並向西延伸到西藏拉薩在大清帝國創建和鞏固的過程中,這個覆蓋我國整個西部地區的官馬西路系統,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官馬南路系統,包括雲南官路桂林官路和廣東官路三條干線前兩條干線均從太原南下過黃河到洛陽。

後分道到昆明或桂林,並延伸到印度支那半島;第三條干線即廣東官路的主幹道,則是從北京出發經濟南徐州合肥南昌贛州韶關,直達廣州這是元明以來北京到廣州縱貫中國南北的主要官道,歷來當作使節路,而終點廣州又曾是清代對外通商的唯一口岸。

所以清政府對這條干線特別重視,官馬東路的唯一干線就是福建官路,沿途經過天津、濟南、徐州、南京、蘇州、上海、杭州、福州等重要城市。

它是清政府經濟上賴以生存的重要通路此外,還有橫貫東西的長江官路等等清政府正是通過這些道路,實現了對全國各省各市各縣各鄉鎮乃至自然村落的政治控制與經濟榨取;全國各地各民族人民為了生存和發展,也通過這個龐大的交通網路,實現了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

我國古代的道路,都是沙石或泥土路,還沒有用瀝青或水泥鋪成的道路直至19世紀末期,我國才出現了鐵路和公路1876年,英帝國主義欺騙滿清政府,擅自修築了吳淞到上海的鐵路。這是在我國領土上的第一條鐵路。

而1881年建成的唐山到胥各庄的鐵路,則是我國出資修建並延存下來的第一條鐵路。我國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蘇元春駐守廣西南部邊防時興建的龍州到那堪公路,可惜沒有全部完工。

(3)交通線的發明擴展閱讀:

古代關於道路的稱呼

在遠古堯舜時,道路曾被稱作康衢。西周時期,人們曾把可通行三輛馬車的地方稱作路,可通行兩輛馬車的地方稱作道,可通行一輛馬車的地方稱作途畛,是老牛車行的路,徑是僅能走牛馬的鄉間小道。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車同軌,興路政,最寬敞的道路,稱為馳道,即天子馳車之道。唐朝時築路五萬里,稱為驛道。後來,元朝將路稱作大道,清朝稱作大路、小路等。清朝末年,我國建成第一條可通行汽車的路,被稱作汽車路,又稱公路,由此一直沿用至今。

至於馬路,則是外來語,巷、坊、弄、胡同等,被認為是從唐朝沿用下來的舊稱,系指大道以外的路。

D. 馬路中間的白線叫什麼線誰發明的

瓊瑪卡若

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傷者的痛苦時時讓她如同身受。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瓊瑪卡若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給有關部門時,卻得到了他們的冷默和拒絕,他們認為自從有汽車那天起從沒人懷疑過汽車在公路上跑還用畫什麼線,至於汽車相撞那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行駛不相撞才不正常!對於瓊瑪卡若的提議他們笑她是異想天開。
瓊瑪卡若並沒有忘記醫院里傷員痛苦的表情與呻吟,他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籲,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一條99號的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並以此為榮。
現在,我們對公路中間的那條線再熟悉不過,只是很少有人能說出它的名字叫「瓊瑪卡若線」。

E. 鐵路是誰發明的

鐵路是英國喬治·史蒂芬遜發明的。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條現代意義的鐵路(「木」路被「鐵」路代替,蒸汽機車開始使用)在英國的斯托克頓(Stockton)和達靈頓(Darlington)之間開通,最初的速度為4.5km/h,後來達到24km/h。

中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5)交通線的發明擴展閱讀:

火車和鐵路作為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成果之一,最先出現在產業革命的故鄉英國。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了蒸汽機車,又於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條鐵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也開始出現修建鐵路的議論,

一些外國商人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築中國鐵路的大規模綜合計劃。1865年,一個名叫杜蘭德的英國資本家,在北京宣武門外修築了一條長僅一里的鐵路,試行小火車,意在勸說清政府同意外國人修築鐵路的要求和計劃。有人認為,雖然這只是一條展覽路,

不具備什麼實用價值,且很快被清政府派兵拆毀,但這畢竟是鐵路和火車這種新鮮事物最早在中國出現。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認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條鐵路」,應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上海修建的淞滬鐵路。此路全長30里,運行正常,搭客載貨,一時營業興盛,

但未幾因出了重大傷人事故,引起輿論嘩然。清政府即以28萬兩白銀高價購回,全數拆毀,用船運至海上,拋棄海底。

F. 陸路交通工具都有哪些發明

我國古代陸路交通工具主要是車、馬、轎。《史記》中的「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是對古代幾種主要交通工具性能的總結。

春秋戰國時期,畜力坐騎和人、畜力運輸工具,已在境內廣泛使用。輿轎是一種獨特的代步工具。輿轎經歷朝歷代的發展,先後出現了「肩輿」、「步輦」、「轎子」、「禮輿」等。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車的國家之一,相傳黃帝時已知做車。夏代還設有「車正」之職,專司車旅交通、車輛製造。

輪是車上最重要的部件,《考工記》中說「察車自輪始」,因此,輪轉工具的出現和使用是車子問世的先決條件。

古人運送物品,最初主要靠背負肩扛或手提臂抱,進而採用繩曳法。後來利用所謂橇載法,進而把圓木墊在木橇之下,借其滾動而移動木橇。

這種圓木與木橇的結合,可以說是車的雛形,裝在木橇下的圓木可以視為一對裝在車軸上的最原始的特殊形式的「車輪」。

利用車輪滾動而行,減少了車與地面的摩擦,省人力,又可多載重物,還可以長途運輸。而當這個發明輪子被安裝上軸時,人們就開始利用輪子把一個物體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

車的問世,標志著古代交通工具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我國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車形象和實物均屬商代晚期。繼商車之後,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車實物在考古中也多有發現。

比如:西漢時期的雙轅車和東漢的獨輪車;兩晉南北朝時期至唐代的牛車;兩宋時期的太平車與平頭車;明清時期的騾車。

駕馬車的工具分為鞍具和挽具。鞍是鞍轡的統稱,挽具則是指套在牲畜身上用以拉車的器具。

鞍具與挽具在漢代以後多有變化,或增或減,或同為一物而異名,或同為一名而異物。如清代轎車的鞎挽具就極為復雜,有夾板兒鞍子、套包、搭攀、後A、套靷、滾肚、嚼子、前靷、韁繩等。

馬是人在陸路上的代行工具之一。我國古代單騎的馬具也和馬車的鞍具挽具一樣,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一套完備的馬具,是由絡頭、銜、鑣、韁繩、鞍具、鐙、胸帶和鞧帶幾部分所組成。

馬鐙,是馬具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件。馬鐙的產生和使用,標志著騎乘用馬具的完備,因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1976年甘肅省武威南灘一座魏晉墓中,出土一件鐵馬鐙,時間為3世紀左右。

這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蹄鐵是為了不使馬蹄受傷,用鐵片製成圓的馬蹄形,分兩股釘在馬蹄上,蹄釘像蓮子形,頭尖尾大,每蹄8個,在冰上行走可防滑,從此以後,「有馬者均用此」,一年四季不除。

輿轎也是代步工具。《史記》曾記載,大禹治水「山行乘檋」,檋就是橋。這是古文獻中對輿轎類的最早記載,只是遠古的事,荒邈難稽,人們已無從考證夏代輿轎的形制了。

至今,人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輿轎實物屬春秋戰國時期。1978年從河南省固始侯古堆一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陪葬坑中,發掘出3乘木質輿轎,由底座、邊框、立柱、欄桿、頂蓋、轎桿和抬杠等部分組成。

在我國歷史上出現的輿轎,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肩輿」或「平肩輿」,盛唐之世的「步輦」、「步輿」、「檐子」、「舁床」,宋代的「顯轎」與「暖轎」,清代的禮輿、步輿、輕步輿和便輿等。

G. 誰發明的地鐵

H. 公路上劃的線是誰發明的最早的公路劃線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道路標志線的發明者:瓊瑪卡若(June McCarroll)

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回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答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傷者的痛苦時時讓她如同身受。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瓊瑪卡若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給有關部門時,卻得到了他們的冷默和拒絕,他們認為自從有汽車那天起從沒人懷疑過汽車在公路上跑還用畫什麼線,至於汽車相撞那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行駛不相撞才不正常!對於瓊瑪卡若的提議他們笑她是異想天開。
瓊瑪卡若並沒有忘記醫院里傷員痛苦的表情與呻吟,他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籲,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一條99號的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並以此為榮。
現在,我們對公路中間的那條線再熟悉不過,只是很少有人能說出它的名字叫「瓊瑪卡若線」。

I. 馬路上的線是誰發明的

瓊瑪卡若復

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制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傷者的痛苦時時讓她如同身受。於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瓊瑪卡若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
當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供給有關部門時,卻得到了他們的冷默和拒絕,他們認為自從有汽車那天起從沒人懷疑過汽車在公路上跑還用畫什麼線,至於汽車相撞那是不可避免的,快速行駛不相撞才不正常!對於瓊瑪卡若的提議他們笑她是異想天開。
瓊瑪卡若並沒有忘記醫院里傷員痛苦的表情與呻吟,他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籲,經過七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的公路管理委員會終於同意在一條99號的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 「瓊瑪卡若線」,並以此為榮。
現在,我們對公路中間的那條線再熟悉不過,只是很少有人能說出它的名字叫「瓊瑪卡若線」。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