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物共鳴
㈠ 在什麼情況下物體會發生共振
共振(resonance)
共振是指一個物理系統在其自然的振動頻率(所謂的共振頻率)下趨於從周圍環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趨勢。自然中有許多地方有共振的現象。人類也在其技術中利用或者試圖避免共振現象。一些共振的例子比如有:樂器的音響共振、太陽系一些類木行星的衛星之間的軌道共振、動物耳中 基底膜的共振,電路的共振等等。
一般來說一個系統(不管是力學的、聲響的還是電子的)有多個共振頻率,在這些頻率上振動比較容易,在其它頻率上振動比較困難。假如引起振動的頻率比較復雜的話(比如是一個沖擊或者是一個寬頻振動)一個系統一般會「挑出」其共振頻率隨此頻率振動,事實上一個系統會將其它頻率過濾掉。
理論
振盪強度是振幅的平方。物理學家一般稱這個公式為洛倫茲分布,它在許多有關共振的物理系統中出現。Γ是一個與振盪器的阻尼有關的系數。阻尼高的系統一般來說有比較寬的共振頻率帶。
共振
系統受外界激勵,作強迫振動時,若外界激勵的頻率接近於系統頻率時,強迫振動的振幅可能達到非常大的值,這種現象叫共振。一個系統有無數個固有頻率,我們常研究低范圍的系統頻率。
共振創造了世界
共振是物理學上的一個運用頻率非常高的專業術語。共振的定義是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當一個發生振動時,引起另一個物體振動的現象。
共振在聲學中亦稱「共鳴」,它指的是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
在電學中,振盪電路的共振現象稱為「諧振」。
產生共振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要有彈性,而且一件物體受外來的頻率作用時,它的頻率要與後者的頻率相同或基本相近。從總體上來看,這宇宙的大多數物質是有彈性的,大到行星小到原子,幾乎都能以一個或多個固有頻率來振動。
共振不僅在物理學上運用頻率非常高,而且,共振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宇宙間最普遍和最頻繁的自然現象之一,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么說,是共振產生了宇宙和世間萬物,沒有共振就沒有世界。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在一次劇烈的大爆炸後產生的。而促使這次大爆炸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共振。當宇宙還處於渾沌的奇點時,裡面就開始產生了振盪。最初的時候,這種盪振是非常微弱的。漸漸地,振盪的頻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強,並引起了共振。最後,在共振和膨脹的共同作用下,導致了一陣驚天動地的轟然巨響,宇宙在瞬間急劇膨脹、擴張,然後,就產生了日月星辰,於是,在地球上便有了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也有了植物蓬勃葳蕤、動物飛翔騰躍。
共振不僅創造出了宏觀的宇宙,而且,微觀物質世界的產生,也與共振有著密不可分的干係。從電磁波譜看,微觀世界中的原子核、電子、光子等物質運動的能量都是以波動的形式傳遞的。宇宙誕生初期的化學元素,也可以說是通過共振合成和產生的。有一些粒子微小到簡直無法想像,但它們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之下,在100萬億分之一秒的瞬間,互相結合起來,於是新的化學元素便產生了。因為宇宙中這些粒子的生成與共振有著如此密切的關系,所以粒子物理學家經常把粒子稱為「共振體」。
既然共振是宇宙間一切物質運動的一種普遍規律,人及其它的生物也是宇宙間的物質,當然共振也是普遍存在於這些生命中了。
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環等都有其固有頻率外,人的大腦進行思維活動時產生的腦電波也會發生共振現象。類似的共振現象在其它動物身上也同樣普遍地存在著。我們喉嚨間發出的每個顫動,都是因為與空氣產生了共振,才形成了一個個音節,構成一句句語言,才能使我們能夠用這些語言來表達我們的情感和進行社會交往。
許多動物身上還存在著其它一些形式的共振現象。炎熱的午間,蟬兒發出的「知了、知了」聲;寧靜的夜晚,蟋蟀發出的「嘰—嘶」聲;還有不知疲倦的大肚子蟈蟈的鳴叫聲,盡管這些昆蟲的聲調大不相同,但其中的共同之處都是藉助了共振的原理,都是靠摩擦身體的某一部位與空氣產生共鳴而發聲。除了昆蟲之外,鳥類也是巧妙地運用著共振來演奏生命之曲的大師,它們運用共振所發出的圓潤婉轉的鳴叫聲,是自然界生命大合唱中最為優美的聲部和旋律。因此,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共振,世界將會失去多少天籟、大地將會變得多麼死寂!
其實更為重要的是,共振能充當地球生物的保護神。我們知道,紫外線是太陽發出的一種射線,它們如果大舉入侵地球,人類及各種生物勢必遭受極大的危害,因為過量的紫外線會使生物的機能遭到嚴重的破壞。不過不用擔心,我們有大氣層中的臭氧層,是它們藉助於共振的威力,阻止了紫外線的長驅直入。當紫外線經過大氣層時,臭氧層的振動頻率恰恰能與紫外線產生共振,因而就使這種振動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線。所以,共振能使大氣中的臭氧層變得如防曬油一樣,保證我們不至於被射線的傷害。
另外,共振還能使地球維持在適當的溫度,給地球生命創造出一個冷熱適宜的生長環境。因為雖然經過臭氧層的堵截圍追,但仍有少部分紫外線能夠成功地突破層層防線,到達地球表面。這部分紫外線經過地球吸收後,能量減少,變為紅外線,擴散回大氣中。而紅外線的熱量,又恰好能和二氧化碳產生共振,然後被「挽留」在大氣層中,使大氣層保有一定溫度,讓萬物在溫暖和煦的環境中孕育成長。
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其實也可以這么說:萬物生長靠共振。因為我們所熟知的植物的光合作用,亦是葉綠素與某些可見光共振,才能吸收陽光,產生氧氣與養分。所以沒有共振,植物便不能生長,人類和許多動物也就因此會失去了食物的來源。也就是說,沒有共振,地球上的生命便不能長期存在。
共振還是一個善於使用色彩和色調的魔幻繪畫師,把我們所看到的每一件物體都神奇地染上了顏色,使我們這個世界變得五彩斑斕、艷麗繽紛。鈉光是黃的,因為鈉原子的振動產生所產生的是黃色的光。水銀原子的振動發出藍光。氖原子送出的振動到了你眼中,就成為了紅色。在地面,共振也把所有的物體都染上了各式各樣的顏色,從花卉到水果。紅蘋果把太陽光中我們稱為藍光和綠光的振動頻率吸收了,因此我們看到的它就是紅艷艷的、令人饞涎欲滴的樣子。綠葉中的葉綠素分子的振動頻率在太陽的紅光及藍光范圍,所以共振把這兩種顏色都「貪污」了,而只把綠的顏色反射入我們的眼裡,因此樹葉看上去便是生機盎然濃綠或嫩綠。也是這同一片葉子,到了秋天的時候,它被共振所「貪污」的卻是綠光,因而這時反射出的是或黃或紅的色彩,映襯出秋天的蒼涼和凄美。就是那種很虛幻的彩虹也是因為有了共振,才有了赤橙黃綠青藍紫。因此,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如此美麗迷人的花紅柳綠、斑斕爛漫,也無不是拜共振之所賜。
㈡ 唱歌時的共鳴是什麼啊
唱歌時的共鳴是指胸腔共鳴,歌唱時發出的每一個音都有肺部的力量參與。試內唱一個音,將容手放在胸部,就會感到震動。
胸腔共鳴是聲帶振動激起氣管內空氣柱振動而傳送到肺,再擴及整個胸腔引起共振產生的整個共鳴,包括橫隔膜以上至氣管頂端的整個腦區。
(2)創造物共鳴擴展閱讀:
所謂胸腔共鳴是沿襲了科學尚不發達的19世紀的說法,是一種練聲方法,一種聲樂術語。胸腔共鳴感覺的獲得是使咽喉部作半打哈欠狀,發聲時,下齶自然下垂,喉咽部適當開大一些,把在硬齶上聲波振動的反射點移向下齒背上;
使聲波在喉頭和氣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動,再由氣管附近傳送到胸腔引起共鳴,這時,似乎感覺到是把聲音唱到胸部去一樣。唱低音(發胸聲區的音)時,以胸腔為主要共鳴器官,口腔、咽腔次之,頭腔更次之。
㈢ 共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共振在聲學中亦稱「共鳴」,它指的是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
在電學中,振盪電路的共振現象稱為「諧振」。
產生共振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要有彈性,而且一件物體受外來的頻率作用時,它的頻率要與後者的頻率相同或基本相近。從總體上來看,這宇宙的大多數物質是有彈性的,大到行星小到原子,幾乎都能以一個或多個固有頻率來振動。
共振不僅在物理學上運用頻率非常高,而且,共振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宇宙間最普遍和最頻繁的自然現象之一,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么說,是共振產生了宇宙和世間萬物,沒有共振就沒有世界。
我們都知道,宇宙是在一次劇烈的大爆炸後產生的。而促使這次大爆炸產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共振。當宇宙還處於渾沌的奇點時,裡面就開始產生了振盪。最初的時候,這種盪振是非常微弱的。漸漸地,振盪的頻率越來越高、越來越強,並引起了共振。最後,在共振和膨脹的共同作用下,導致了一陣驚天動地的轟然巨響,宇宙在瞬間急劇膨脹、擴張,然後,就產生了日月星辰,於是,在地球上便有了日月經天、江河行地,也有了植物蓬勃葳蕤、動物飛翔騰躍。
共振不僅創造出了宏觀的宇宙,而且,微觀物質世界的產生,也與共振有著密不可分的干係。從電磁波譜看,微觀世界中的原子核、電子、光子等物質運動的能量都是以波動的形式傳遞的。宇宙誕生初期的化學元素,也可以說是通過共振合成和產生的。有一些粒子微小到簡直無法想像,但它們可以在共振的作用之下,在100 萬億分之一秒的瞬間,互相結合起來,於是新的化學元素便產生了。因為宇宙中這些粒子的生成與共振有著如此密切的關系,所以粒子物理學家經常把粒子稱為「共振體」。
既然共振是宇宙間一切物質運動的一種普遍規律,人及其它的生物也是宇宙間的物質,當然共振也是普遍存在於這些生命中了。
人除了呼吸、心跳、血液循環等都有其固有頻率外,人的大腦進行思維活動時產生的腦電波也會發生共振現象。類似的共振現象在其它動物身上也同樣普遍地存在著。我們喉嚨間發出的每個顫動,都是因為與空氣產生了共振,才形成了一個個音節,構成一句句語言,才能使我們能夠用這些語言來表達我們的情感和進行社會交往。
許多動物身上還存在著其它一些形式的共振現象。炎熱的午間,蟬兒發出的「知了、知了」聲;寧靜的夜晚,蟋蟀發出的「嘰—嘶」聲;還有不知疲倦的大肚子蟈蟈的鳴叫聲,盡管這些昆蟲的聲調大不相同,但其中的共同之處都是藉助了共振的原理,都是靠摩擦身體的某一部位與空氣產生共鳴而發聲。除了昆蟲之外,鳥類也是巧妙地運用著共振來演奏生命之曲的大師,它們運用共振所發出的圓潤婉轉的鳴叫聲,是自然界生命大合唱中最為優美的聲部和旋律。因此,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共振,世界將會失去多少天籟、大地將會變得多麼死寂!
其實更為重要的是,共振能充當地球生物的保護神。我們知道,紫外線是太陽發出的一種射線,它們如果大舉入侵地球,人類及各種生物勢必遭受極大的危害,因為過量的紫外線會使生物的機能遭到嚴重的破壞。不過不用擔心,我們有大氣層中的臭氧層,是它們藉助於共振的威力,阻止了紫外線的長驅直入。當紫外線經過大氣層時,臭氧層的振動頻率恰恰能與紫外線產生共振,因而就使這種振動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線。所以,共振能使大氣中的臭氧層變得如防曬油一樣,保證我們不至於被射線的傷害。
㈣ 關於共鳴點上升的練習方法。
1、 共鳴原理及分類
...
美好的歌唱共鳴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要想獲得它,就需要全面了解人體共鳴的相
互關系和作用,並付出艱辛的努力,通過刻苦的訓練才能得到它。
<一> 共鳴的原理
共鳴——某物體因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這種聲音又傳播到其它物體上,引起其它物體
的共振的現象叫共鳴。
聲音產生需要有振動體、媒介<空氣及其它>和聽聲音耳膜。當物體被打擊而產生振動
時,促使媒介產生了波紋,叫音波。這種音波由媒介傳入人的耳膜成為聲音。一個發音
體在振動發音時,它除了能發出一基音外,還能同時發出一些微小的泛音。例如:a弦振
動率是400,當它的微波傳到某一個每秒振動440次的物體時,這一物體受到振動的影響
,才會引起共振,產生共鳴。
人體共鳴形成的過程是,從歌唱發聲到利用人體內很多可以產生共鳴的空間,使氣息沖
擊聲帶而出現了基音。這個基音雖然很微弱,但是它一進入人體固有的共鳴空間之後,
就產生了不同形式的聲波共振,於是出現優美、悅耳的歌聲來。共鳴的使用能夠擴大音
響效果,同時還可以美化聲音。我們應充分利用人體構造的共鳴腔,努力控制歌唱發聲
,逐步訓練形成空間立體感的音響。歌唱發聲的共鳴效果對於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二> 共鳴的分類
共鳴的分類:通常有三種分類的方法:從生理構造上進行分類;從共鳴結構能否調節上
進行分類;從共鳴運用性質上進行分類。
從生理構造上,可分為頭腔共鳴、鼻腔共鳴及口腔共鳴。
頭腔共鳴產生的生理結構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竇部各空間有額竇、篩竇等。它們屬於固
定空間,聲波共振是無氣息的共鳴。體積小,位置高,這種共鳴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
。演唱時要注意打開頜關節,減輕下頜重量,感覺骨室有輕微振動感,眉心處也有微振
感,這樣歌聲就集中明亮了。
頭腔共鳴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與軟齶,控制進入鼻腔的聲音方向,使聲音進入頭腔,
形成共鳴。這種控制要細心體會,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還要注意的是,當運用民族唱法唱抒情高音的曲目時,聲波只在鼻樑上端的鼻骨處振動
即可;如果運用美聲唱法演唱大音量的戲劇性的歌曲時,聲波需要在鼻樑及周圍較大面
積的骨面上振動。有經驗的歌唱家們為獲得頭腔共鳴的感受,常常善於把聲音送到頭腔
中去,認為——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這種唱法,聲音不會疲勞,永遠年輕。如果
失去了頭腔共鳴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壽命不但會縮短,而且聲音是十分不悅耳的。
<2> 鼻腔共鳴及作用
鼻腔共鳴不是鼻音。是聲波進入鼻腔後經過控制產生的共鳴效果。從生理結構上看,鼻
咽腔的上部是顱骨,下部是軟齶,由鼻腔和鼻咽腔組成共鳴空間,體積大,共鳴振動在
鼻腔內而產生,是由無氣息的固定空間形成共振的。
要獲得良好的鼻腔共鳴 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軟齶的運用:軟齶即平時稱為的小舌頭。軟齶是鼻咽腔的底,形成了穹形,有利於用咽
壁對聲音推送。通過軟齶的運用,促使鼻咽腔形狀的變化及音色的變化。用哼唱練習,
便於使軟齶中部產生振動,擴大鼻咽腔,同時還能使鼻咽腔下部也打開。
打開並控制頜關節:上下頜關節活動應張開小半寸,對於取得共鳴有好處。下頜輕輕下
移,感覺好像沒有重量,聲音就輕松自如了。還要記住,鼻咽腔既可以使聲波進入鼻腔
共鳴的較大空間里去,又能不讓氣息進入這個空間中來。它起著聲氣離析的作用,能夠
促使共鳴的色彩變化。
<3> 口腔共鳴及作用
口腔共鳴是可變共鳴腔。又是高音和低音的中間銜接區,是咬字清楚的部位。它的共鳴
區包括口腔、喉腔。通俗唱法多採用口腔共鳴。
根據共鳴結構可調節與否,共鳴也可劃分為固定不變共鳴和可變共鳴
固定不變共鳴腔:它包括鼻腔和額竇、喋竇、篩竇、及窩音等。鼻包括外鼻和鼻腔。鼻
腔的容積比外鼻大,它的上壁是篩骨,下壁是硬齶,後面同鼻咽腔相通,鼻腔通向周圍
的骨頂空腔有篩竇、頟竇、蝶竇。
這些共鳴腔具有穩定的固定空間,其體積和形狀是無法進行調節的。
可變共鳴腔:它包括口腔、喉咽腔、鼻咽腔和口咽腔、喉腔、胸腔等。口腔的上前部是
硬齶,後部接到舌根和會厭咽腔。喉咽腔上部通口是咽部,下連食管,上部是舌根和會
厭<喉頭肌可以主動調節>,與共鳴腔下部接喉口,通喉前延部位<聲帶位於喉室>。
鼻咽腔,它的前壁同鼻腔相通。下方以軟齶為界,通向口咽。
口咽腔,上與鼻咽為界,同口腔相通。下通喉咽。
聲道,在聲帶以上,同口、鼻、喉、咽腔相連,形成類似管狀的口咽喇叭管。它的出口
在鼻腔、口腔。喇叭嘴是喉室。聲帶、聲道是主要的共鳴腔體之一。
人體的固定共鳴腔、可變共鳴腔,經訓練都會引起美好的共鳴反應。咽腔和口腔、胸腔
相連,它是重要的共鳴腔。胸腔在共鳴中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除了人體歌唱發聲系
統的全部空腔為歌唱共鳴發揮作用之外,共鳴在人體的骨骼中也會發生作用。人的聲音
共鳴主要是腔體共鳴。人的上咽管的大小和容量是可以變化的。經過共鳴的作用可以增
大音量,變化音色。使聲音發出泛音,得到美化,從而發出動聽的聲音來。
由於運用性質的不同,頭部前方共鳴分為: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一般稱齶以上為「上
部共鳴」,齶以下稱「下部共鳴」。
上部共鳴:包括鼻腔、鼻竇、上頷竇、額竇、蝶竇、和篩竇。
下部共鳴:包括口腔、咽腔、喉上部等處。
前面說過,凡是充滿空氣的地方都可以發生共鳴。然而頭腔並不是充滿空氣的腔體,為
什麼可以引起聲音的共鳴呢?原來,它不是利用有空氣的腔體作為傳聲的共鳴腔,而是
利用固體的骨組織的傳導作用而加強聲音的強度。聲音的強度是構成聲音響度的重要因
素之一,骨傳導作用與高音相結合,聲音自然增加響度,因此利用上部共鳴有助於聲音
的擴大。
利用上部共鳴的道理,就是利用喉、咽、口的共振,經過頭骨的傳導,引起幾個竇體的
共振,來加強聲音的共鳴,我們稱它為「骨傳導」<不是氣傳導>。上部共鳴主要是借
助「骨傳導」作用來實現的。在生活語言中,雖然意識不到它的共鳴作用,但在高聲說
話或發某些音時,「骨傳導」的共鳴作用也在參與擴大音響的行列。歌唱家所以強調要
把上部共鳴利用上,是因為它的共振作用較強,如果和下部共鳴聯合起來,對於高低音
的音響以及歌唱中的情感配合,都有著積極作用。
應用上部共鳴,必須先造成下部共鳴強有力的聲波。聲波達到硬齶,利用硬齶的振動引
起鼻腔和頭腔各竇的共振,這就是骨傳導的作用。這樣既增加音量,又可增加聲音的力
度。按理說,氣流到達口腔時,不能使氣流通過鼻腔匯出國,必須使鼻腔中的氣流折回
口腔,再從口腔噴出去,這樣才能真正得到上部共鳴的音響。然而,咽腔是個三岔口,
當氣流到達咽腔時,必然有一部分沖向鼻腔,一部分沖向口腔,要想把鼻腔中的氣流折
回口腔是不容易的。這樣,使用上部共鳴,便會形成全部的半鼻音。這種情況,在一些
歌唱演員中是常有的。當他們希望得到上部共鳴的幫助時,便把舌根降低,軟齶放鬆,
有時還把鼻孔張大,這樣,把氣流引進鼻腔時,也就從鼻腔中泄出大部分。
使用上部共鳴,似乎半鼻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民族唱法中,顯然比美聲唱法的鼻音
是要少些。 這是由於兩種發音的口腔開度和肌肉鬆緊不同而引起的。`歌唱的發聲,每
個韻母幾乎都披上了鼻音的色彩,尤其遇到窄韻母i.u.yu時,這種現象就更顯著。然而
聽者要是不細分辨,就聽不出鼻音的色彩,反而覺得聲音飽滿。
由於韻母發音有高低性質的不同,它對「骨傳導」所起的強弱作用也不一樣。一般說,
窄韻母i/u/yu顯然比寬韻母a/o/e強,這點從實驗上可以得到充分證明。為什麼會有這樣
的現象呢?這是因為發窄韻母時口腔比較窄<聲位高>。當聲波達到口腔時,不是很暢
快地流到口外,它要比發寬韻母的氣流送得緩慢,這時齶部被鼓動的力量也就強些,因
而可使顱骨受到強烈的震動。不過我們應該注意,這類韻母最容易把聲波引向鼻腔,也
誻最容易產生鼻音,而且發音時的口腔肌肉比較緊張。為了使它不帶鼻音或少帶鼻音,
發這類音時更應該注意口腔適當擴大。寬韻母a/o/e的口腔開度都比窄韻母i/u/yu為大,
從喉部發出的聲波到達口腔時,沒有窄韻母那麼大的強度,而且很容易從口腔內部輻射
出動,所以震動顱骨的力量也就減弱了。因此對於頭部共鳴來說,窄韻母比寬韻母更為
顯著。這種情況告訴我們,能否引起上部共鳴,和氣流壓力的強弱很有關系。
從聲音的高低來說,高音容易引起頭部共鳴低音則容易引起胸部共鳴。
這是因為發高音時聲帶閉合較緊,氣流的沖擊力較強;發低音時聲帶閉合較緊,氣流的沖擊力較弱。低音歌唱家常是利用胸部共鳴,高音歌唱家則必須兼用頭部共鳴。在這里我們應該注意,唱低音只能說是以下部共鳴為主,並不是說完全拋棄上部共鳴。當唱高
音的時候,如果得到上部共鳴的協作,發出的聲音將是純厚而清亮的。相反的,唱高音只能說上部共鳴起主要作用,要是缺少上部共鳴,聲音的高度將會受到影響;然而下部共鳴也不應該完全不去利用,如果缺少下部共鳴,要得到高音的寬度是有困難的。我們對於歌唱的聲音<不管是高音還是低音>,總是要求圓動聽的。常聽到一些女高音,雖然能唱到C4,的聲音聽起來卻感到乾燥刺耳,缺乏圓滿的色彩,這就是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沒有配合起來的結果。所以,共鳴的利用在唱高音或低音時應該分別主次,高音要以上部共鳴為主,下部共鳴為輔;低音要以下部共鳴為主,上部共鳴為輔。兩者必須配合適當,才能發出寬厚而有力度的聲音。我們聽到一些歌聲很美的高音歌唱家,當他歌唱時,如果用手撫摸頭頂,可以感覺到劇烈的震動,同時用手撫摸胸廓,也會感到胸廓的骨骼發生震動。這說明高音不僅使用上部共鳴,下部共鳴也在起作用。有人強調上部共鳴的作用,而忽略了下部共鳴的協作關系因而得不到理想的高音。從廣義上說,胸腔和頭腔和骨組織都有傳導聲音的作用,但是它們的作用是不相等的。
胸腔的骨組織再加胸壁本身的震動,所引起的共鳴是很明顯的;頭腔的骨組織由於區域
不同,引起共振的強弱和清晰的程度不同。一般說,額竇部位的共鳴最強最清楚,這是
因為這個共鳴區受到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全部聲波直接振盪的結果。我們要求歌者
要把聲音提到頭部上來,也就是希望提到額竇位置上來,使這部分的骨骼產生共鳴作用
。其次,頭部共鳴作用比較大的部位還有枕骨。它是構成顱腔底部和後部的骨頭,在頭
部後面正下方。因為它的位置也是聲波直沖的地方,所以這部分的共鳴腔的發聲,除了
利用額部共鳴以外,當唱高音的時候,還兼用枕骨的共鳴作用,這就是我國戲曲界所講
的所謂「腦後摘筋兒」。那麼,怎樣才能把這部分的共鳴使用上呢?有一種理論認為枕
骨的下面接連頸椎骨,當強有力的聲波沖到喉腔之後,它會引起頸椎骨的振動,再由頸
椎骨往上傳導,枕骨便發生振動。另外,聲波到達口咽腔時, 引起很大的傳導力量,
它從的後部直接影響枕骨的振動,而且這部分離「蝶竇」很近,因而它的共振作用也就
更加強了。在利用枕骨共鳴時,有一點應該注意,發聲時必須頸部挺直<但不要僵硬>
。這樣的姿態可使喉、咽腔擴大,氣流暢通,造成強有力的氣流柱,上升直達軟齶的後
部,引起枕骨的振動,造成聲音的力度。當我們把聲音提上來的時候,會感到腦後發生
振動,這時上部和下部的共鳴則已經連在一起。
實驗證明,光是喉腔的共鳴作用是不大的,聲音不是很響的,音色的變化也不是很清楚
的。這是因為喉腔基本是軟組織組成,在軟的共鳴體中發聲,聲音首先被吸收一部分;
因為喉腔較小,共鳴作用不強;再因為喉腔沒有顯著的變化,音色變化不大。
以上各種情況說明,上部共鳴和下部共鳴的運用,有賴於強有力的氣流,然後在良好的
喉,咽、口、鼻腔共鳴的基礎上才能產生。所以我們要得到全部共鳴協作,要特別鍛煉
呼氣和擋氣的作用。
怎樣獲得共鳴 (2)
2、共鳴與聲區
依據音的高低變化和共鳴部位的不同運用,形成了三個聲區:高聲區、中聲區和低聲區
。
高聲區<頭聲區>
發聲偏重於頭腔共鳴,有利於發揮高聲區的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感到前額和臉兩顴部分
有振動的感覺。發出的聲音有假聲的特色。同時要注意在高聲區演唱時,鼻咽腔和軟齶
等處和肌肉的運動不可收縮過分,使音波沒有流動的餘地,影響了泛音音響效果。
中聲區<混聲區>
發聲偏重於均勻的諧和共鳴,有利於發揮中聲區技巧和特色。中聲區是低聲區和高聲區
銜接的地方,既要把高聲區音量同低聲區音量調節控制均勻,又要保持聲音的通暢和統
一。這個聲區在聲樂訓練中佔主要地位。中聲區音樂柔和、鬆弛而又明亮。要提出注意
的是,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時,如果收縮過分,也會產生聲流堵塞,這時既隔開頭腔共
鳴,又失去了胸腔共鳴的支持,就會出現錯誤的聲音。
1低聲區<胸聲區>
發聲偏重於胸腔共鳴,有利於發揮低音 區的歌唱技巧。在歌唱發聲時明顯感到胸腔有振
動感,聲音自如,深厚並有深沉的感覺。必須提出注意的是,唱低音時,頸部肌肉、舌
肌如果收縮過分,就會失去中聲和高聲區的共鳴,出現沉悶和暗啞之聲,對演唱效果影
響較大。
3、 換聲區和解決換聲的方法
我認為換聲區每個人都存在。有人說,只要把聲音唱到高位置上去,換聲就不存在了,
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不足的。要承認換聲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從心理上對換聲的現象不要
產生懼怕感,要想各種方法去解決它,並要創造性去研究它。
<一> 什麼是換聲區?在歌唱發聲時,由低音向高音唱,或是從高音向低唱,突然出現
一種控制不住的「破裂卡殼」的聲音,頓時感覺上下聲音不統一,這種不愉快的聲音便
是「換聲」。
產生「換聲」的原因是多種睥,其中主要原因應從生理方面來分析。由於兩片聲帶在發
聲運用時不均衡,其中一片聲帶不綳緊,杓狀軟骨的平衡作用失去了,就產生了破音。
或者,發「真聲」時聲帶靠攏,由於喉肌用力聲帶「拉緊」。發「假聲」時聲帶不靠攏
,喉肌不太用力,聲帶較為放鬆。在發聲歌唱時這兩種聲音力量需要銜接得很好,才能
使聲音統一起來。如果銜接不好,一剎間沒有及時的把「共鳴量」調節好,立即就會出
現一種虛弱撕裂或是中斷的聲音。破音一般容易產生在高音極限音符上和臨近音色變化
的音符上。高音一般產生在E2、F2、#F2。而「換聲區」一般是包括三個半音的音程,
其中變化最大的音稱為「換聲點」。
因為每人嗓音的生理條件不一樣,所以換聲點的位置有所移動。
女高音:有一部分女高音換聲不明確,但戲劇女高音換聲困難。換聲在#F上下;
女中音:這聲部較復雜,音域廣,音色變化大。一般有兩個換聲區。一個在F2上下。第
二從#C直到F2的范圍之內。戲劇性和低女中音在E2、G2,抒情性的在降E上下;
男高音:大多數的換聲區在#F、F2包括一部分在G2、降A2。
男中音:高的男中音換聲在降E、E2、F2,低的男中音換聲在D2、#C2。
<二> 解決換聲的方法
<1> 採用「關閉唱法」解決換聲
義大利「美聲唱法」對解決換聲的生理現象,是採用了母音變異的手法<即關閉唱法>
。在變異處加「o」、「OU」。例如:「媽」字是<a母音>,在正常的中聲區唱a音,在
換聲區加O音變<mao>,過了換聲區再加<ou>音,就變成<mou>的母音。經過這樣的
變化後,由換聲所帶來的虛音,逐漸出現了明亮的聲音。在解決換聲時,一定要掌握提
前做換聲的准備工作。當從一個聲區馬上要轉換到下一個聲區時,立即需要利用共鳴在
不同聲區變化的混合共鳴的方法,避免出現聲區不統一,造成喉音和鼻音等不良現象。
例如:女高音從中聲區向高聲區轉換時,一般情況下換聲點在F2音高上。這時要向前一
個二度降E2音上<其它類推>移動,在降E音上穩定喉頭,調正聲帶的變化。並利用母音
變異的手法,用弱音控制唱,以頭腔共鳴為主來調節去歌唱,唱到F2時聲音自然會突破
換聲點,逐漸出現明亮的聲音進入高聲區,促使整個聲區統一了<其它聲部類推>。
關閉唱法是中聲區用較亮的a,再進一步帶入o使聲音圓潤,到換聲區開始用y。男高音中
的聲區a要多用,可以使聲音明亮、圓潤。男中低音o要多用,使聲音渾厚,低沉。用a,
o,I母音訓練,是統一聲區的主要辦法。
<2> 用「中東轍」字音解決換聲的新方法
民族唱法採用「中東轍」的字韻來做歌唱發聲練習,是解決換聲和擴大音域, 見效最快
的手段之一。
'衡量聲樂教學的水準,一方面要求教學質量好,同時又要求學生的演唱水平提高的快。
在聲樂教學中是存在許多矛盾的,我認為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擴大音域,達到聲區統
一。這其中存在一個障礙,即如何解決人的「換聲」阻力。「換聲」是人的生理變化極
其復雜的表現,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喉頭內部肌肉活動失調的現象。多年來,「美聲唱
法」對「換聲」的生理現象一直採用母音變異的手法來解決。通過這種變化,雖然在一
些聲樂學生嗓音換聲上起了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學生解決得不徹底,音域擴展的慢。
我贊成咬字換聲。我們漢字非常多,要從字的發音含義、性質去分析選用。那麼,選用
什麼樣的字來解決換聲最合適呢?採用鼻音類的字來解決「換聲」,對擴大音域最有益
處。鼻音類包括四道轍<人辰轍、言前轍、江陽轍和中東轍>。這四道轍包括的字相當
多,集中採用「中東轍」的字來做練習,能得到最佳效果。在「中東轍」的字中,又是
重點選用「空、通、松、濃」四個字為主要訓練用。這幾個字屬於鼻音類,此類字本身
就帶有自然的鼻腔共鳴的因素,例如:「通」字,它是由「t和ong」拼成的,當唱「通
」字時,一開始由咬「t」很快進入「ong」音並有延長得到頭空的感覺,聲音自然進入
頭腔共鳴中去。因為「ong」音本身帶有頭腔的自然共鳴因素,這樣,在頭腔里,ong產
生眲共鳴振響,給人以寬的感覺<指在音色上>。
「中東轍」的字,從生理上去分析,喉位自然下移,舌根不抬起,使口腔、咽腔的空間
增大,聲音可以自由流通,不受阻礙,換聲自然也容易解決。因而,「中東轍」的特點
是:中東舌居中,喉嚨感覺松,出字半閉口,收字鼻出聲。
除了利用「中東轍」的自然優越條件外,還要同人體肌肉的拉動訓練相配合。方法是:
<a> 設固定的起音A點<位置在臍下二指處>。以A為固定起音點拉動肌肉,越高的音
,肌肉越向後向下拉動,倒出咽管空間。
註:A為起音點。1在A點上起音,開始向後腰進行肌肉拉動,橫膈膜向兩側彈性運動。5
在1的基礎上再向後向下拉動背部肌肉,心理感是拉肌肉倒出空間。1仍保持在5的位置上
。高音1比中音5拉肌肉力度還要強一些。
<b> 以A為固定點,注意上行向下唱,下行氣穩住。
註:1、3、5、i/是上行音階,要把1安放在固定起音點上,3、5、i/是上行,一個音比
一個音向下向後用力,即向下向後輕微拉動肌肉。目的是打開咽腔,喉頭下移。
<c> 在發聲練習時整個後背、.後腰和後頭部的肌肉感覺是向後向下拉動,同時根據音
高進行,這三個部位需要適當的調整。例如:C大調5~7以拉後腰部即橫膈膜一帶肌肉為
主。7~3需要把後背,尤其後咽壁肌肉向後向下拉動。3~1需要加強頸部肌肉的拉動。
因此,利用"中東轍"的字韻特點來練聲,它既有頭空、喉松的效果,又有胸通的聲響。
只要去發揮它的特長,再按著三點要求去配合練習,就會突破換聲區的障礙,使音域擴
大,聲區統一。"換聲點"的解決目的是為了擴大音域,統一聲區。歌唱發聲的訓練是為
了取得三個聲區的統一。在歌唱中使歌聲通暢柔美而自如,不流露出任何換聲的痕跡,
整個歌曲演唱表達完整。三個聲區的統一,還要注意重視中聲區的訓練,從中聲區的訓
練中得到美好的混合聲音,再向高聲區和低聲區逐步發展。如此這樣,依照三個聲區運
用共鳴的主次比例,進行側重練習去調節共鳴。那種富於音樂表現,美好並含有立體感
的歌聲才會訓練出來。
4、 共鳴同音高、音量、音色的關系
...
<一> 共鳴同音高的關系
音高,指音的高度。物體由於振動發出了聲音,振動越密則音越高,振動越疏音則越低
。這種疏密程度的變化稱為音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然音域,歌唱的聲音必須有高低
之分。從生理上去看,聲音的高低是在歌唱發聲時,聲帶振動頻率所產生的快慢區別。
振動得快,聲帶開合的次數多,頻率越高,則聲音越高,反之就低。這種音的高低在歌
唱發聲共鳴的運用中,要有所控制。
有時在音樂會結束後,你經常會聽到各種演唱者的議論。評論最多的是"這位演員唱的音
真高","他的聲音才真叫亮呢"等等。這便是人們對演唱最起碼的評論。說明在演唱中人
們對音的高度是有要求的。但這,並不等於那種尖刺的聲音就是正確的。在練習高音時
,有的人誤認為用一股勁在那"喊"唱,就能把聲音唱高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唱高音
必須要求正確地運用頭腔共鳴。在氣息的作用下,聲帶藉助彈性力量很快開合,產生高
頻率振動,但產生了高音。
從生理上分析,唱低音時聲帶拉長,邊緣厚,彈性張力鬆弛,開合緩慢。我們有時去欣
賞大合唱演出,它總能給人以力量和向上感覺。如果缺少了低聲部,整體合唱效果感覺
就沒有分量了。只有高聲部的[演唱,聲音就顯得單薄了。如果低聲部能發揮作用,合唱
演唱效果立即就變了樣,那種豐滿深厚、富有魅力的聲音立刻吸引人們去遐想。這種聲
音來自於胸腔的振動。胸腔是低音的共鳴區,聲音向下唱,喉頭自然就要下降,靠近氣管,聲波在胸腔內產生了振動,運用這種共鳴就會出現了松、通、厚、濃的聲音。因為音的高低是與共鳴起直接作用的。
<二> 共鳴同音量的關系
音量的強弱變化是歌唱的表現手法之一。音的強弱是由發音體振動時的振幅大小而決定
的。振幅大音就強,振幅小音就弱。<有人誤認為強的聲音是高音,弱的聲音是低音,
其實是不同的>,還有的人在追求一種"響"的聲音,誤認為用這種強而響的聲音去歌唱
效果好,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強弱是相對的,二者是因為對比而來的。因此在歌唱中,
要根據歌曲內容和處理的需要,做到既能強又可弱,這樣的變化就比較自然。
在音樂的旋律中,常用強弱記號來表現音量的變化。如P、PP、PPP、f、ff、fff等。希
望演唱者對曲目要細心地研究作曲者標記的強弱對比及感情的表達記號。千萬不要過分
追求大音量,這樣會造成不好的效果。總之,這些共鳴音響效果的變化,需要我們運用
靈活多變自如的共鳴技巧,並採用統一的混合共鳴,使各共鳴空間振動音響起最大的諧
和作用,才能給人以豐滿圓潤的感覺。在強弱的聲音技巧運用過程中,聲音用的越輕巧
,保持歌唱的位置就越高。
<三> 共鳴同音色的關系
音色是聲音的一種特性,是由於發音體的聲音不同而產生的。音色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
的。從生理上看,每個人的聲帶構造不同,歌唱的聲音也不一樣。聲帶長厚,音色就厚
一些。聲帶短而薄,音色就明亮一些。
各種共鳴腔內的共鳴效果各有特色,可以唱出各種不同音色的歌聲來,所以說,音色是
表現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技巧。掌握各種音色變化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歌唱發聲中,
要巧妙的運用各種共鳴的比例,並要按照各聲區的要求進行調整,才能唱出動聽的音色
㈤ 我的世界共鳴花和共鳴植物有什麼用
我的世界手機版共鳴植物作用詳解
1、由(共鳴木)chorus plant 和(共鳴花) chorus flower 方塊組成的樹狀結構。
2、像仙人掌一樣,底層方塊被取走後整個結構便被摧毀。
3、可以用植物最上方的(共鳴花) chorus flowers 來種植。
4、和仙人掌不同,它不需要方塊在底部支撐,只要相鄰就可以了。
5、這讓它可以通過生長來繞過障礙物。
拓展資料
《minecraft》(《我的世界》)是一款風靡全球的高自由度沙盒游戲,由瑞典MojangAB和4J Studios開發。
Minecraft是一款沙盒游戲,整個游戲沒有劇情,玩家在游戲中自由建設和破壞,透過像積木一樣來對元素進行組合與拼湊,輕而易舉的就能製作出小木屋、城堡甚至城市,玩家可以通過自己創造的作品來體驗上帝一般的感覺。在這款游戲里,不僅可以單人娛樂,還可以多人聯機,玩家也可以安裝一些模組來增加游戲趣味性。
Minecraft著重於讓玩家去探索、交互,並且改變一個由一立方米大小的方塊動態生成的地圖。除了方塊以外,環境功能還包括植物、生物與物品。游戲里的一些活動包括採集礦石、與敵對生物戰斗、合成新的方塊與收集各種在游戲中找到的資源的工具。游戲中的無限制模式讓玩家在各種多人游戲伺服器或他們的單人模式中進行創造建築物、作品與藝術創作。其他功能包括邏輯運算與遠程動作的紅石電路、礦車及軌道,,以及稱之為"下界"的神秘世界。最終,可以選擇前往一個叫做「末路之地」的維度旅行,並打倒末影龍。
㈥ 我的世界共鳴果和爆裂共鳴果有什麼用
普通共鳴果可以用來恢復飽食度和傳送。爆裂共鳴果用於製作purpur blocks。
相關介紹:
1、共鳴版果可權從共鳴木(chorus plant)獲得。
2、共鳴果就算是在玩家飽食度滿的時候也可以吃,就像金蘋果那樣。
3、共鳴果吃下去之後會將玩家傳送到附近的一個位置上,但是不會是高空。
4、共鳴果飽食度滿的時候就不能再回復飽食度了。
5、共鳴果在飢餓狀態下會恢復兩格(4點)飽食度。
6、共鳴果可以在熔爐當中燒煉,獲得爆裂共鳴果(Popped Chorus Fruits)。
(6)創造物共鳴擴展閱讀
共鳴植物自然生成於末路之地外島上。它們可以用紫頌花來種植。
共鳴植物可以用任何工具開采。通常,破壞共鳴樹的方塊會使其上方所有的共鳴植物與花因不受支持而破壞。開采共鳴植物會掉落0–1個共鳴果。
即便使用精準採集附魔,玩家也無法在生存模式中獲得共鳴植物的原體方塊。不過,它可以在創造模式的物品欄里被玩家找到。共鳴植物作為末路之地外島上自然生成的共鳴樹的一部分。共鳴植物的高度通常僅為10-15個方塊,但單棵植物的高度可能會達到22個方塊。
㈦ 我的世界共鳴果有什麼用
共鳴果有普通共鳴果和爆裂共鳴果兩種,普通共鳴果可以用來恢復飽食度和傳送。爆裂共鳴果用於製作purpur blocks。
普通共鳴果:
1、可從共鳴木(chorus plant)獲得;
2、就算是在玩家飽食度滿的時候也可以吃,就像金蘋果那樣;
3、吃下去之後會將玩家傳送到附近的一個位置上,但是不會是高空;
4、飽食度滿的時候就不能再回復飽食度了;
5、在飢餓狀態下會恢復兩格(4點)飽食度;
6、可以在熔爐當中燒煉,獲得爆裂共鳴果(Popped Chorus Fruits)。
爆裂共鳴果:
1、通過燒煉共鳴果(Chorus fruit)獲得;
2、用於製作purpur blocks。
拓展內容:
《minecraft》(《我的世界》)是一款風靡全球的高自由度沙盒游戲,由瑞典MojangAB和4J Studios開發。Minecraft是一款沙盒游戲,整個游戲沒有劇情,玩家在游戲中自由建設和破壞,透過像積木一樣來對元素進行組合與拼湊,輕而易舉的就能製作出小木屋、城堡甚至城市,玩家可以通過自己創造的作品來體驗上帝一般的感覺。在這款游戲里,不僅可以單人娛樂,還可以多人聯機,玩家也可以安裝一些模組來增加游戲趣味性。
㈧ 共鳴與頓悟的特徵
頓悟是禪宗的一個法門,相對於漸悟法門。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它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與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陽明的龍場頓悟。
關於頓悟概念,在佛學里似乎來源於六祖惠能的「壇經」。六祖
在壇經里提出「頓悟」概念的內涵大致有幾方面∶
第一 「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一剎那間妄念俱滅」,
可見頓悟指人之思維的突變或飛躍。
第二 「頓見真如本性」、「頓悟菩提」,可見頓悟是悟自己的
佛性,由於人皆有佛性,所以頓悟功能人皆有之。
第三 頓悟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
無念」,可見頓悟結果不染著一般的概念或一般的煩惱之法。
第四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我於忍和尚處(指在
五祖那裡),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
可見六祖認為自己和其師五祖均為已經頓悟之「佛」。
實際上人類所有的創造性思維都帶有突發性,因此凡創造性思維
都可以稱之為頓悟,比如靈感、直覺等等。然而距離六祖的唐代近千
年,人類才開始全面關注和研究頓悟問題。
首先,在二十世紀初出現了「天才靈感論」,但這種理論比六祖
的頓悟理論低一個檔次,因為這種理論認為靈感(頓悟)不是眾生天
生的本能或本性,而是天才人物的特性。
不過不久,人們發現頓悟是創造性思維的普遍形態。現代心理學
家用著名的黑猩猩學慣用木箱為梯子登高摘香蕉的實驗,論證了連高
級眾生也具有頓悟之本能。
接下來,人類開始對頓悟思維內在的信息機制進行分析和研究。
很快出現「格式塔理論」,揭示了頓悟是思維中的舊的格式塔(即舊
的邏輯)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新的邏輯)被創建的過程。同時,格
式塔理論還用實驗明確指出,人的頓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
無師自通的。
再接下來,現代心理學家們發現,任何頓悟必須有明確的思考問
題為大前提,同時頓悟必然對此問題經過長期、認真、甚至艱苦的思
考才可能出現。
最後,頓悟的一系列特徵被人們發現和驗證。比如,頓悟有突發
性、誘發性、偶然性、極度快樂或豁然開朗之特性等等。甚至,有不
少現代心理學家還發現頓悟與人的非記憶性的潛意識有關。
總之,現代科學不但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全面地肯定了上千年前六
祖提出頓悟概念或理論之非凡天才,而且真正將頓悟概念或理論從所
謂「率先成佛」的宗教誤區中解放出來,成為人類「不離世間覺」的
卓有成效的有為法。
頓悟要先從靜心開始。共鳴
[拼音] [gong ming]
[ Physics ] resonance ; consonance
sympathy ; sympathetic responses
[ Physics ] to resonate
1.發聲器件的頻率如果與外來聲音的頻率相同時,則它將由於共振的作用而發聲,這種聲學中的共振現象叫作「共鳴」。
關於空氣柱的共鳴:
我們知道,正像水波是水的波動一樣,聲波是空氣的波動;更明確地說,它是空氣一疏一密的變化;以一定的速度從聲源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每秒鍾疏密變化的次數叫做「頻率」。相鄰的兩個密部或疏部之間的距離叫做「波長」。聲音的頻率越高,或者說波長越短,聽起來音調就越高。
一般地說,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引起的。例如打鼓的時候,鼓皮一上一下地振動,於是在空氣中引起聲音。不同物體振動產生不同的頻率的聲音。比如大鼓和小鼓的聲音,頻率就不一樣。
有趣的是:兩個發聲頻率相同的物體,如果彼此相隔不遠,那麼使其中一個發聲,另一個也就有可能跟著發聲,這種現象就叫「共鳴」。
更有趣的是:幾乎隨便什麼容器里的空氣(叫做空氣柱),也會同發聲物體共鳴。拿一個發聲物體挨近容器口,如果頻率或波長適當的話,那麼空氣柱就會起共鳴,而使聲音大大加強。根據聲學家的研究,只要波長等於空氣柱長度的4倍,或4/3、4/5……的聲音,傳入容器後就能引起共鳴。普通熱水瓶內部高度大約是30厘米;可以算出,如果波長為120厘米或40厘米……的聲音傳入熱水瓶,都會引起共鳴。
我們周圍是一個聲音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存在各種波長的聲音:人和動物的聲音,風和流水的聲音,機器和車子的聲音。在這許多的聲音里,總有可以引起各種容器共鳴的聲音。微弱的聲音經過共鳴以後就被加強了。一般總是同時有多種波長的聲音在那裡面發生共鳴。這就是我們挨近熱水瓶等容器口上所聽見的嗡嗡聲。由於空氣柱短,引起共鳴的聲音的波長也短,因此,一個小瓶子發出的嗡嗡聲比熱水瓶發出的尖銳。
如果容器有所破損,使原有的空氣柱的完整性遭到某種破壞,那麼,共鳴的聲音也會有所變化。因此,人們往往通過聆聽嗡嗡聲來檢查熱水瓶是否有所破損,是否保溫效果好。
2.是文學接受進入高潮階段的一個標志。通常包括兩種含義:一是指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指由於讀者的思想情感,或經歷遭際,與作家表達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從而受到深刻打動,形成的一種強烈的心理感應狀態;二是指不同的讀者,包括不同時代、階級和民族的讀者,在閱讀同一作品時,可能產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緒激動和審美趣味趨同現象。
3、 共鳴家園:www.gm-family.com
廣州市共鳴房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簡稱共鳴地產(前身是創世紀地產,創建於2003年5月),經廣州市政府批准,於2004年7月正式成立。
共鳴地產是一家專注於房地產住宅租售代理的專業房產中介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建立了一套具有共鳴特色的經營模式,在行業內具有較好的口碑與影響力,亦獲得了廣大群眾的認可與好評,屢獲「羊城雙十佳陽光中介」、「番禺優質誠信中介」和「番禺置業專家」等殊榮!
共鳴在成長的道路上,始終堅持以「促進行業健康、規范發展,為社會培育老闆型人才」為使命,以「為員工提供最佳的事業平台,為顧客提供最貼心的置業服務」為宗旨,全力打造「打造中國地產代理界的航空母艦」!
展望未來:
共鳴人胸懷大志,腳踏實地,帶著「有置業需求的地方,就有共鳴」的信心,以堅定的步伐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㈨ 藝術概論的角度解釋期待視野,共鳴現象
「期待視野」
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經驗和審美經驗轉化而來的關於藝術作品形式和內容的定向性心理結構圖式。它是審美期待的心理基礎,是德國接受美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堯斯提出的。期待視野大體上包括三個層次:文體期待、意象期待、意蘊期待。這三個層次與藝術作品的三個層次是相對應的。
簡單地說,「期待視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鑒賞中獲得並積淀下來的對藝術作品藝術特色和審美價值的認識理解。 接受者的巧"期待視野」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次新的藝術鑒賞實踐,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視野」的制約,然而同時又都在修正拓寬著「期待視野」。因為任何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都具有審美創造的個性和新意,都會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審美經驗。
共鳴
原為物理學概念,指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藝術鑒賞中的共鳴,是藝術鑒賞高潮階段產生的一種心靈感應現象,指的是鑒賞主體(讀者、觀眾、聽眾)與鑒賞客體 (作品)之間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呼應、融匯相通,產生大致相仿的情感。這時,鑒賞者的主觀世界由充分感受和領悟而與藝術作品的藝術世界形成深層審美溝通,並以藝術作品為中介而與藝術家的主觀世界形成深層審美溝通。
藝術鑒賞中的共鳴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鑒賞主體在鑒賞文藝作品時,為藝術家的思想感情、理想願望以及藝術晶中所表現的人物命運深深打動,產生一種強烈的心靈感應,有時甚至達到主客體融合為一、物我兩忘的境地。這一般在鑒賞主體與作品中人物的生活處境、思想情感、人生遭遇十分相似的情況下才有。例如《紅樓夢》第22回描寫林黛玉聽《牡丹。亭》戲文時,達到了「如醉如痴」的忘情地步,因為(《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被幽禁在深閨內院,青春虛度的愛情苦悶,同林黛玉的地位、處境都十分相似,林黛玉由此產生「仿同」心理。
藝術鑒賞中的另一種「共鳴」是指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的鑒賞者在鑒賞同一部作品對,在某些方面產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這種共鳴多半是局部性的,其強烈的程度遠不如前者,但范圍極廣,可以超越時代、民族、階級的界限。例如,莎土比亞的四大悲劇,幾百年來一直活躍在世界各國的舞台上,受到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人的共同喜愛。這類共鳴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從鑒賞的客體上看,藝術作品本身必須具有深刻豐富的思想內涵,形象生動真實,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欣賞的主體上看,欣賞者的「期待視野」中往往蘊含與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與情感體驗,即鑒賞對象的某一方面因素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共同性,同欣賞者在思想情感上能,夠溝通呼應。比如贊美自然風光、祖國河山,歌頌忠貞愛情、誠摯友誼,表現公而忘私、自我犧牲,反映思鄉、思親,人之常情,作品往往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感染力。此外,一些表現人生哲理、揭示生活真諦,富於真理性、啟示性的作品,也常能跨越時空界限,激起世世代代人們的思索回味。
有時,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作品思想正好擊中鑒賞者的興奮中心,也能點燃起「共鳴」的火花。例如當一個民族面臨外敵侵侮、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時,描寫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的作品載最能產生強烈的感召力,引起廣泛的共鳴。
參考自:網路文庫 藝術概論100題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㈩ 藝術概論的角度如何解釋期待視野,共鳴現象
「期待視野」
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經驗和審美經驗轉化而來的關於藝術作品形式和內容的定向性心理結構圖式。它是審美期待的心理基礎,是德國接受美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堯斯提出的。期待視野大體上包括三個層次:文體期待、意象期待、意蘊期待。這三個層次與藝術作品的三個層次是相對應的。
簡單地說,「期待視野」就是接受者以往鑒賞中獲得並積淀下來的對藝術作品藝術特色和審美價值的認識理解。 接受者的巧"期待視野」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次新的藝術鑒賞實踐,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視野」的制約,然而同時又都在修正拓寬著「期待視野」。因為任何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都具有審美創造的個性和新意,都會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審美經驗。
共鳴
原為物理學概念,指兩個振動頻率相同的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藝術鑒賞中的共鳴,是藝術鑒賞高潮階段產生的一種心靈感應現象,指的是鑒賞主體(讀者、觀眾、聽眾)與鑒賞客體 (作品)之間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呼應、融匯相通,產生大致相仿的情感。這時,鑒賞者的主觀世界由充分感受和領悟而與藝術作品的藝術世界形成深層審美溝通,並以藝術作品為中介而與藝術家的主觀世界形成深層審美溝通。
藝術鑒賞中的共鳴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鑒賞主體在鑒賞文藝作品時,為藝術家的思想感情、理想願望以及藝術晶中所表現的人物命運深深打動,產生一種強烈的心靈感應,有時甚至達到主客體融合為一、物我兩忘的境地。這一般在鑒賞主體與作品中人物的生活處境、思想情感、人生遭遇十分相似的情況下才有。例如《紅樓夢》第22回描寫林黛玉聽《牡丹。亭》戲文時,達到了「如醉如痴」的忘情地步,因為(《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被幽禁在深閨內院,青春虛度的愛情苦悶,同林黛玉的地位、處境都十分相似,林黛玉由此產生「仿同」心理。
藝術鑒賞中的另一種「共鳴」是指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的鑒賞者在鑒賞同一部作品對,在某些方面產生大致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這種共鳴多半是局部性的,其強烈的程度遠不如前者,但范圍極廣,可以超越時代、民族、階級的界限。例如,莎土比亞的四大悲劇,幾百年來一直活躍在世界各國的舞台上,受到不同民族、不同時代、不同階級的人的共同喜愛。這類共鳴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從鑒賞的客體上看,藝術作品本身必須具有深刻豐富的思想內涵,形象生動真實,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欣賞的主體上看,欣賞者的「期待視野」中往往蘊含與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感情與情感體驗,即鑒賞對象的某一方面因素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共同性,同欣賞者在思想情感上能,夠溝通呼應。比如贊美自然風光、祖國河山,歌頌忠貞愛情、誠摯友誼,表現公而忘私、自我犧牲,反映思鄉、思親,人之常情,作品往往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感染力。此外,一些表現人生哲理、揭示生活真諦,富於真理性、啟示性的作品,也常能跨越時空界限,激起世世代代人們的思索回味。
有時,在某些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作品思想正好擊中鑒賞者的興奮中心,也能點燃起「共鳴」的火花。例如當一個民族面臨外敵侵侮、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時,描寫民族精神、愛國主義的作品載最能產生強烈的感召力,引起廣泛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