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
❶ 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現如今,在很多場合,很多地方能看到創新二字。大到我們的神七飛天,小到生活中的廣告語「有創意才夠味」,處處都體現著創新。我的生活中離不開創新,那麼一個國家的發展更離不開創新。所以胡XX主席在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提出了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
創新,對於處於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人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20多年來,我們的一切發展成就,無不與創新緊緊聯系在一起。鄧XX同志強調,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江XX主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十六大以來,以胡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分重視創新。2005年10月,胡XX同志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思想;2006年1月,他又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時間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創新對於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我們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
當今時代,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的重要時期,也步入了一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重要時期。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動下,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國民財富的增長和人類生活的改善越來越有賴於知識的積累和創新。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我國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是統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主線,是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根本途徑。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創新成果:「兩彈一星」橫空出世,神舟飛船遨遊蒼穹,超級雜交稻成功培育,中文激光照排技術發明推廣……今天,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科技人才已達3200萬人,其中研發人員105萬人,研發投入總額已躍居世界第六位,並有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生物、納米、航天等重要領域的研發能力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可以說,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們已經具備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礎和良好條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人均資源相對不足,進一步發展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矛盾
目前,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主要是:關鍵技術自給率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科技水平還比較低,高新技術產業在整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還不高,產業技術的一些關鍵領域存在著較大的對外技術依賴,不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科學研究實力不強,優秀拔尖人才比較匱乏;科技投入不足,體制機制還存在不少弊端
那麼就要求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需要大力發展我國科技事業。我們必須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全局出發,深刻認識加快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切實貫徹落實好規劃綱要和中央決定。
探索與創新,是21世紀的主旋律,是時代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作為新世紀下成長的大學生,接受著各方面的信息,同時也被各種各樣的知識革新所沖擊著。我們不僅有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同時我們還有互聯網,媒體等各方面的資源可以利用。可以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開拓思路,激發我們活躍的思維,為建設創新型社會而努力奮斗。
❷ 為什麼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科技角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國際競爭角度: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科技和民族素質,焦點集中在科技和教育.建設創新型國家,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在國際競爭上立於不敗之地.
國情角度: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科技總體水平低,民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低,與發達國家差距大,己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❸ 如何實施創新驅動 建設創新型國家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科技進步和創新。從「向科學進軍」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科教興國戰略」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黨領導我國科技事業在實踐中探索出一條底蘊深厚、前途廣闊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展現出強大的生機和旺盛的活力,昭示了我國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光明前景,成為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制定和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明確提出「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新時期科技工作指導方針。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2008年,我國把科技支撐作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計劃的四大措施之一,科技在克服現實困難、創造未來繁榮中的支撐引領地位進一步強化。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2012年7月,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要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已寫入黨的十八大報告。這是我們黨在我國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抉擇,開啟了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邁向科技強國的新征程。
沿著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我國科技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效顯著。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是創新鑄業的10年,面向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和國家安全等重大戰略需求,科技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是創新鑄劍的10年,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高速鐵路等實現重大突破,一批影響重大的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創成果相繼涌現;是創新鑄基的10年,科技改革穩步推進,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我國整體科技實力邁上新台階,與主要發達國家不斷接近,一些方面甚至成為領跑者;是創新鑄魂的10年,全民科學素質不斷提高,創新政策體系、文化環境和社會氛圍不斷優化。實踐證明,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是符合我國國情、符合科技經濟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
新的發展時期,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建設創新型國家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同步走、同向行的關系,創新驅動發展的成效直接影響到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成效。當前,距離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還不到10年,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奮力投入到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新實踐,努力在創新驅動發展上有新的重大作為。必須始終堅持立足國內,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的創新創造活力,把自主創新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不竭的技術源泉。同時不斷擴大科技開放合作,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自主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重視協同創新,在開放合作中提升我國科技水平。
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著力強化科技創新對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必須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從國際上看,世界范圍內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新突破。全球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的速度明顯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斷蓄積。以新技術突破為基礎的產業變革呈現加速態勢,正在深刻改變著世界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形態。國際金融危機加快催生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科技創新已成為經濟結構調整和持續健康發展的決定性力量,許多國家都將創新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核心層面,全球進入了空前的創新密集時代。我們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握機遇、應對挑戰,以科技創新的新成果開辟社會生產力持續提高的廣闊空間。
從國內看,創新驅動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根本、最關鍵」的力量。我國以較少的人均資源佔有量和脆弱的生態環境,承載著巨大的人口規模和實現持續快速發展的壓力,面臨著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等嚴峻挑戰。經過多年來的艱苦努力,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經濟結構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問題。經濟結構問題與科技創新能力、人才隊伍水平密切相關。如果沒有創新能力特別是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幅提升,就難以真正完成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影響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因此,必須緊緊依靠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中的戰略支撐作用,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科技實力提升是基本前提,促進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是關鍵所在。要進一步統籌落實好科技、教育、人才三個規劃綱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科技進步與國家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立足長遠,超前部署,強化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技術研究,提高科學研究水平和成果轉化能力,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夯實我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堅實基礎。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經濟實力提升和發展方式轉變是首要任務。要更加註重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部署創新鏈,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突破重大技術瓶頸,充分發揮自主創新示範區和高新區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技術集成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共性技術突破和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綜合國力提高是根本目的。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科技工作的領域越來越寬、責任越來越大。我們要緊緊圍繞農業發展、民生改善、社會管理、文化繁榮、生態文明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戰略需求,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促進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更好地服務於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
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我國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充分釋放創新驅動發展的活力,不斷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根本動力也在於改革開放。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們堅持把改革創新精神進一步貫徹到科技領域,努力在科技改革發展上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
科技體制改革始終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全過程。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圍繞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黨中央、國務院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市場導向的創新格局在發展中日益完善,市場配置科技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技術創新、知識創新、國防科技創新、區域創新和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取得顯著進展。激勵企業和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政策環境不斷優化,科技與金融結合日益緊密。這是我國科技體制改革帶來的根本性重大變化。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面對新形勢新要求,一些突出問題仍然制約著科技創新,特別是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方面,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創新的需求牽引還不足;另一方面,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還不強,科技創新的基礎也還不牢。
解決好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根本出路在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在繼承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基礎上,提出了新時期科技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黨的十八大進一步強調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我們要堅決落實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切實加快科技改革發展步伐。
始終堅持把解決科技與經濟相結合問題、增強企業創新能力作為中心任務,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完善市場導向的創新格局。積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完善知識創新體系,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的有機銜接,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加強統籌協調和協同創新,提高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科技管理科學化和資源高效利用。統籌各類創新人才發展,完善人才激勵制度,建設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隊伍,以人才強促進科技強,帶動產業強、經濟強。
完善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配套政策,總結推廣相關試點政策,積極研究制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有關政策措施。完善科技創新評價標准、激勵機制、轉化機制,不斷形成激勵創新的正確導向。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斷健全科技政策法規體系、創新法治環境和多元化科技創新投入體系。大力倡導創新光榮,強化科學道德建設,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培育創新文化土壤。不斷優化科技創新政策環境,把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努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❹ 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
為了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奮斗目標,我們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實施正確的指導方針,努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二)堅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國家競爭力;(三)深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四)創造良好環境,培養造就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五)發展創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
>>
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切實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要加大對自主創新的投入,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動力,大力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在關鍵領域和若干科技發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和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要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努力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邁出新步伐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要實現新突破
>>
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
自主創新,就是從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出發,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在引進先進技術基礎上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強自主創新是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
>>
❺ 簡答: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國家應該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企業應該加強科技創新。
❻ 建設創新型國家,國家應怎麼做
完善制度。
❼ 怎樣建設創新型國家
1.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動下,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國民財富的增長和人類生活的改善越來越有賴於知識的積累和創新。科技競爭成為國際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當今時代,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誰就能夠在發展上掌握主動。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紛紛把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國家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業發展,重視基礎研究,重點發展戰略高技術及其產業,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以利於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在國際經濟、科技競爭中爭取主動權。2. 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大戰略舉措。這必將有利於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改變關鍵技術依賴於人、受制於人的局面;必將有利於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步伐;必將有利於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大大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實現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3. 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4.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建立在科學分析我國基本國情和全面判斷我國戰略需求的基礎之上的,也是建立在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和充分發揮我國已經擁有的經濟科技實力的基礎之上的。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和研發人員總數位居世界前列,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部分重要領域的研究開發能力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我們已經具備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礎和良好條件。5. 十七大指出: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加大對自主創新投入,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培養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使創新智慧競相迸發、創新人才大量涌現。6. 為了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奮斗目標,我們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實施正確的指導方針,努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核心就是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二要堅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國家競爭力。三要深化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四要創造良好環境,培養造就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五要發展創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7. 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是一項極其繁重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極其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中國人民既是自主創新實踐的主體,也是自主創新成果的享有者和受惠者。建設創新型國家,就要改革一切阻礙自主創新的不合理規定和體制,形成勇於自主創新的社會氛圍,建立和完善鼓勵自主創新的機制和制度,建設一個富於創新精神的學習型社會,進一步開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局面。 範文二現如今,在很多場合,很多地方能看到創新二字。大到我們的神七飛天,小到生活中的廣告語「有創意才夠味」,處處都體現著創新。我的生活中離不開創新,那麼一個國家的發展更離不開創新。所以胡XX主席在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提出了我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
創新,對於處於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人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20多年來,我們的一切發展成就,無不與創新緊緊聯系在一起。鄧XX同志強調,要善於學習,更要善於創新。江XX主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十六大以來,以胡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分重視創新。2005年10月,胡XX同志在十六屆五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思想;2006年1月,他又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用15年左右的時間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創新對於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我們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
當今時代,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的重要時期,也步入了一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重要時期。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動下,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國民財富的增長和人類生活的改善越來越有賴於知識的積累和創新。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我國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是統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主線,是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根本途徑。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了一批重大的自主創新成果:「兩彈一星」橫空出世,神舟飛船遨遊蒼穹,超級雜交稻成功培育,中文激光照排技術發明推廣……今天,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科技人才已達3200萬人,其中研發人員105萬人,研發投入總額已躍居世界第六位,並有比較完整的學科體系,生物、納米、航天等重要領域的研發能力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可以說,經過多年的改革發展,我們已經具備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礎和良好條件,有信心有能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人均資源相對不足,進一步發展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和矛盾
目前,我國科技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有許多不相適應的地方,主要是:關鍵技術自給率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科技水平還比較低,高新技術產業在整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還不高,產業技術的一些關鍵領域存在著較大的對外技術依賴,不少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科學研究實力不強,優秀拔尖人才比較匱乏;科技投入不足,體制機制還存在不少弊端
那麼就要求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全面發展,維護國家安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需要大力發展我國科技事業。我們必須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全局出發,深刻認識加快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切實貫徹落實好規劃綱要和中央決定。
探索與創新,是21世紀的主旋律,是時代對我們的期望。我們作為新世紀下成長的大學生,接受著各方面的信息,同時也被各種各樣的知識革新所沖擊著。我們不僅有前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同時我們還有互聯網,媒體等各方面的資源可以利用。可以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開拓思路,激發我們活躍的思維,為建設創新型社會而努力奮斗。
❽ 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 國家,社會應該怎麼做
提供國民素質,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全民的社會公德意識。
❾ 怎樣才能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這些年我國一直致力於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過去十年,我國企業研發投入增長了近5倍,工業企業研發人員增長了近4倍,企業的研發機構數量增長了2.3倍,但我國製造業的創新能力與世界工業強國的差距還很大。
另一方面,創新始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在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的同時,政府還將就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從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等多方面,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
❿ 怎樣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型國家聯系實際談談。
措施:
前提
全面實行「創造力教育」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前提。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不完全的〃智力教育〃<因為它不鼓勵想像和發散思維>,實質上就是〃記憶力教育〃,其特徵是死記硬背、以單一的學習分數的高低來評價學生的優劣、學用脫節、腦手脫節,培養出來的學生多為高分低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差、缺泛探究精神、難以適應社會生存的〃讀書人〃。這種〃記憶力教育〃模式,是與建設〃創新型國家〃所需的教育模式是背道而馳的。〃創新型國家〃所需要的教育模式的特徵應該是:活學活用、以學分+技能+思維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因素評價學生的優劣、推行以用為主的學用結合、腦與手與身與五官的綜合結合、鼓勵發散思維及冒險精神、重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主張學生的個性張揚、強調良好的道德品質教育等等。在這種教育模式培養下,學生大多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他們敢想敢幹、思維敏銳、團結合作、社會生存能力強、能獨立應付和解決許多新問題。這就是〃創新型國家〃所需要的實用創新型人材,這種培養〃創新型國家所需人材的教育模式就是〃創造力教育〃模式。 因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要有一大批符合創新型國家所需要的人材來承擔起〃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任,然而我國現行的〃記憶力教育〃模式,是無法完成這個艱巨任務的,所以,要想建設〃創新型國家〃,首先必須要胡錦濤發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講話改造我國現行的教育模式,盡快地通過建立〃 創造力教育〃模式培養出大批符合〃創新型國家〃需要的人材來滿足〃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否則,屆時的〃創新型國家〃只能是一隻大海中隨風漂盪的空船而已。 當然,要想在中國這個具有數千年傳統影響力的泱泱大國,改造讓國人既痛恨而又無法不〃崇拜〃的〃記憶力教育〃,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國家領導人的高瞻遠矚和果斷決心;需要教育部門全體人員的直正自醒和積極行動;需要全國人民共同的正確理解和積極參與;需要全國上下關心和支持〃創新型國家〃建設的人們的共同努力和長期奮斗。
基礎
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提升國民的〃創新素質〃是基礎。 〃創新型國家〃有一個重要的內涵就是國民的〃創新素質〃如何,因為創新的基根就是創造力,所以也可以理解為國民的〃創造力素質〃如何。國民的〃創新素質〃包括:創造力意識、創造力人格特徵、創造力知識、創造力思維、創造力技能、創造力體能、創造力運用實效等。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我國多數國民的創新素質尚處於低下狀態,具體表現為創造力意識微弱-----缺泛主動意識、只能被動接受新生事物;創造力人格特徵不足-----不敢冒險、不願想像;創造力知識淡薄-----缺少學習創造力知識的機會;思維固化-----只習慣於邏輯思維和聚合思維;創造力技能單一-----無法滿足創造的需要;創造力運用實效不佳-----企業及個人擁有的發明專利與發達國家相差太大、創造力產業的實力不顯等。這樣的國民〃創新素質〃是無法達到〃創新型國家〃的基本要求的。因此,要想完成〃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就必須想辦法提升國民的〃創新素質〃來滿足〃創新型國家〃對國民〃創新素質〃的要求。所以說,全面提升國民的〃創造力素質〃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 。 全面提升國民的〃創新素質 〃,可以通過改造舊的教育模式、加大社會創造力培訓的投入及力度、舉辦各類創造力活動、提高創造力者的各種待遇等途徑來實現。
重點
建設〃創新型國家〃,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是重點。 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有良好的〃創新環境〃為之作鋪墊的土壤。可眼下我國的〃創造力環境〃實在是不敢恭維:學校的〃記憶力教育〃模式;社會的剽竊、走後門、認人為親、假冒偽劣、誠信缺失等陋習;傳統文化中的不良影響——中庸之道和師道尊嚴;家長以我為主的獨裁和溺愛;各電視媒體花樣翻新而且自感良好的〃智力節目〃;同事間對冒尖創造者的冷嘲熱諷;領導者對思維活躍者的壓制;創新教育的神秘化、虛設化等等,這些現象都是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創新型國家〃需要的〃創新環境〃應該是這樣的:在學校推廣創造力教育模式;在社會倡導誠實勞動、公平競爭、大力鼓勵創新、積極保護創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號召廣大民眾對傳統文化中不利於創新的東西進行〃揚棄〃;動員各媒體改變觀念,積極宣傳創新信息及刊播創新報道和節目;把創新教育通俗化、實用化。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我國國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都會有很大程度的增強,人們將以創新為榮,以創新為傲。 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但是,為了保證〃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成功,我們就必須按照創新環境的要求去做、去努力地做好。不然的話,創新型國家這顆充滿希望的種子就會因為缺泛合適的土壤而無法正常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關鍵
建設〃創新型國家〃,建立〃創新保護和鼓勵機制〃是關健。 經過國家和國民的共同努力,在完成前述三個基本任務之後,我們又將面臨著如何才能多出創新成果和如何才能保證創新成果不受非法侵害的二個實際性問題。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到創新人員個人或集體的創新積極性問題。在我國的現實國情中,存在著諸多影響甚至是扼殺人們創新積極性的不良現象:學術文藝界的剽竊成風、產業界的假冒偽劣猖獗、知識產權的法律執行力度低下;創新成果的獎勵制度不完善、不規范;創新成果的申報程序復雜、手續麻煩;創新成果的轉讓和產業化的難度相當的大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從根本上阻礙了我國創新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我國創新人才缺泛、創新成果不足的嚴重後果。 要想保證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能夠順利完成,就必須要針對我國現實當中的不足以及〃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需要,改進和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創新成果保護和鼓勵政策、制度,並形成一種強有力的促進機制。這當中應該包括:完善知識產權法律的建設;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的執行力度;大幅度提高假冒偽劣案件的違法成本;建全和完善國家、省、市、縣四級創新成果獎勵政策和標准;加大對創新成果交流和產業化工作的宣傳、中介的投入等等。 建立〃創新成果保護和鼓勵機制〃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健所在。因為,沒有良好的保護和鼓勵機制,就沒有國民的創新積極性,沒有國民的創新積極性,就沒有多數量、高質量的創新成果,沒有多數量、高質量的創新成果,〃創新型國家〃也就 〃實力空虛〃了,也就〃名存實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