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是誰發明的
Ⅰ 我今天買了一件南極人羽絨服,到家別人看時才發現衣服上沒有南極人羽絨服的標簽,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正品羽
你可以查一查標簽
Ⅱ 幾年前我媽給我的羽絨服,今天北京下雪穿上了,然後發現是Burberry的商標,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應該是真的,其實你也不必糾結羽絨服的真假,你應該懂的得是媽媽對你的關心專和愛,無論何時何地屬何種情況下,媽媽對對兒女的愛都是純真的沒有任何私心的,所以媽媽買的羽絨服不管真假,穿在身上都是暖暖的,因為那是媽媽對你暖暖的愛。
Ⅲ 怎麼區別羽絨服和棉衣,求實際的,比如手感什麼的。
羽絨服和棉服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最後是價格不一樣。合成棉可以工業化生產,價格會越來越低。而羽絨只能從禽類身上採集,成本會越來越高,這將導致國際羽絨市場價格大幅上揚,也自然讓羽絨製品越來越昂貴。如果是普通人的話,當然是買棉服更加的劃算。
總而言之,羽絨服和棉服的確有很大的不同。
Ⅳ 羽絨服是誰發明的
羽絨服是中國古代人發明的。
中國周代已用鳥獸的毛羽製成羽衣,也稱毳衣。漢代有用氂牛毛做衣服絮料 ,唐代有取鵝的毛絨做衣被絮料。中國羽絨服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流行,當時面料檔次和加工水平都不高,款式也比較單調,含絨率低,填充量大,外觀臃腫,被稱為麵包服。
隨著工藝和技術的進步,羽絨服成為服裝領域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消費者冬季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八十年代初,我國第一代羽絨服裝以輕、軟、暖的特點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當時用的是塗層尼絲紡面料,其板型、款式造型為滑雪衫式的麵包服、登山服,結構比較簡單,後又打破傳統設計構造,通過精選、葯物消毒、高溫烘乾而成的鵝毛。
(4)羽絨服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羽絨服(down coat)內充羽絨填料的上衣,外形龐大圓潤。羽絨服一般鴨絨量佔一半以上,同時可以混雜一些細小的羽毛,將鴨絨清洗干凈,經高溫消毒,之後填充在衣服中。
數據顯示,2012年10月我國羽絨服產量達3454.7萬件,比同期增長了21.61%;1-10月我國累計生產羽絨服達22617.8萬件,比同期累計增長13.25%。
2012年11月我國羽絨服產量達3415.1萬件,比同期增長了5.75%;1-11月我國累計生產羽絨服達26032.9萬件,比同期累計增長12.2%。
Ⅳ 羽絨服是哪一年開始出現的,普遍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羽絨服是在八十年代初出現的。
中國羽絨服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流行,當時面料檔次和加工水平都不高,款式也比較單調,含絨率低,填充量大,外觀臃腫,被稱為麵包服。
羽絨絨服市場的發展歷史不長,但市場的發展速度很快。隨著工藝和技術的進步,羽絨服成為服裝領域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消費者冬季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80年代初期,國內羽絨服的年銷售量只有幾十萬件,將成為而現在羽絨服成為主流。生活條件越好,人們對美的追求就越高。
禦寒已不再是人們穿羽絨服的惟一目的。從生產技術上,羽絨服已經可以做到既輕薄又保暖。所以,在人們越來越講究美體、線條的今天,羽絨服獨特的質感又是其它服裝所無法相比的。
(5)羽絨服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我國第一代羽絨服裝以輕、軟、暖的特點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當時用的是塗層尼絲紡面料,其板型、款式造型為滑雪衫式的麵包服、登山服,結構比較簡單,後又打破傳統設計構造,通過精選、葯物消毒、高溫烘乾而成的鵝、鴨的絨毛取代棉花,以各種優質薄細布做內膽襯料。
第二代羽絨服裝用的是塗層尼防絨布,里、面三層料,其板型、款式造型為合體的短大衣或派克大衣,整體造型比第一代新穎美觀。
第三代羽絨服裝用的是TC布面料,其板型、款式為各種新款的茄克、短大衣式活面 活里的,穿著美觀。換洗方便。 九十年代以後,羽絨服裝朝著時裝化發展。
第四代羽絨服裝用的面料多樣化,除了防絨尼龍綢,滌棉混紡TC布外,還有樹皮縐、印花細凡布、燈芯絨、瑩光綢、華達呢、絲絨、錦緞、仿羊皮等。其扳型、款式上,女裝以收腰合體的長、短大衣為主,強調曲線美。男裝以寬松的茄克、中婁為主體款式。另外,在工藝上將綉、鑲、嵌、滾、等技術也用在羽絨服裝中。
2000年以後,羽絨服裝第五代產品開發上市:特別是以短茄克為主的時尚女裝,通過不同顏色、不同材質 的高科技面料的組合,達到一種全新的效果。
Ⅵ 最先發現羽絨服的是哪個國家
羽絨製品在歷史上源遠流長,我們沒法知道誰第一個發明了它。但是在羽絨服上版確實有一個拿了專利的法權國人——埃迪·鮑爾(Eddie Bauer)。
這位鮑老師的叔父以前在俄羅斯打過仗,在俄羅斯多冷的隆冬,他用鵝絨塞滿外套來保暖。鮑爾就覺得羽絨服這種禦寒神器有搞頭。
作為一種保暖材料,羽絨有一點好,就是又輕又暖,但是縫進衣服被子里,容易沉積,掉到下面去。埃迪·鮑爾同志就替它們著急,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鮑爾用絎縫技法製成了現代樣式的羽絨服。所謂絎縫,是一種在此之前被廣泛運用在棉被製作上的一種技法。它被鮑爾運用在尼龍面料上,把衣服縫成一個個「隔箱」,然後往裡填充羽絨,解決了羽絨會漸漸沉積到衣服下部和分布不均的問題。
這個辦法在1940年拿到專利。不過因為工藝不完善的問題,早期的羽絨服穿起來有一股鴨味,跟全聚德差不多。並且一脫羽絨服,自帶天女散花絨毛滿身飛的效果,直到70年代塗層織物的產生,讓織物纖維緊緊黏合在一起,解決了露絨的問題。
Ⅶ 歷史上第一件衣服誕生在那裡誰發明的
巢氏或者燧火氏都是民間傳說。像房屋、衣服、用火等生產生活現象都絕回對不是個人能答發明的,而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總結歸納而慢慢演變而來的。
比如說《黃帝內經》,這是一部以黃帝的名義寫的醫學著作,但真正的作者是黃帝的可能性很小,因為《黃帝內經》是在春秋戰國時寫成的,黃帝著成這部醫學著作的人們假託的一個名義。
至於衣服的由來,我們知道最早的人類是衣不蔽體的,後來隨著人類生產能力的提高,人們開始用樹葉或草皮等覆蓋在身上來取到保暖和保護身體的作用。此後人類手工作業能力發展,人類開始學會用麻、棉等材料製作衣物,這才慢慢演變成我們今天的衣服。
總之一句話,一切的創造發明都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有一切具體的科技發明才是個人創造的。
Ⅷ 羽絨服誰發明的
不是誰 發明的,是19世紀20年代美國人一個叫什麼的發現鴨毛可以取暖 就揀來好多的放在衣服里
Ⅸ 羽絨服這種抗寒神器是怎麼發明的
中國周代已用鳥獸的毛羽製成羽衣,也稱毳衣。漢代有用氂牛毛做衣服絮料 ,唐代有取鵝的毛絨做衣被絮料。中國羽絨服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流行,當時面料檔次和加工水平都不高,款式也比較單調,含絨率低,填充量大,外觀臃腫,被稱為麵包服。隨著工藝和技術的進步,羽絨服成為服裝領域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消費者冬季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
在八十年代初,我國第一代羽絨服裝以輕、軟、暖的特點受到消費者的普遍歡迎。例如中國最早興起的羽絨品牌之一雁皇羽絨,當時用的是塗層尼絲紡面料,其板型、款式造型為滑雪衫式的麵包服、登山服,結構比較簡單,後又打破傳統設計構造,通過精選、葯物消毒、高溫烘乾而成的鵝、
鴨的絨毛取代棉花,以各種優質薄細布做內膽襯料,在設計好的服裝裁片上,採用直縫格或斜縫格製做出衣坯把羽絨填充進去固定好, 再選用各種顏色的尼龍布作為內里和面料,精心縫合製成各種款式的羽絨服裝.整體布料的用法有兩層、三層的,也有四層、甚至是六層的。經過科學實驗證明:200克的羽絨相當於400克的絲棉或600克的棉花一件羽絨茄克衫一般要充300.400克的羽絨。由於羽絨服裝具有質輕,柔軟、彈性大、吸水性強、保暖性好的特點,因而,它成為男女老幼冬季禦寒的珍品,也是冬季滑冰登山運動員的首選服裝。
第二代羽絨服裝用的是塗層尼防絨布,里、面三層料,其板型、款式造型為合體的短大衣或派克大衣,整體造型比第一代新穎美觀。
第三代羽絨服裝用的是TC布面料,其板型、款式為各種新款的茄克、短大衣式活面 活里的,穿著美觀。換洗方便。 九十年代以後,羽絨服裝朝著時裝化發展。
第四代羽絨服裝用的面料多樣化,除了防絨尼龍綢,滌棉混紡TC布外,還有樹皮縐、印花細凡布、燈芯絨、瑩光綢、華達呢、絲絨、錦緞、仿羊皮等。其扳型、款式上,女裝以收腰合體的長、短大衣為主,強調曲線美。男裝以寬松的茄克、中婁為主體款式。另外,在工藝上將綉、鑲、嵌、滾、等技術也用在羽絨服裝中。
2000年以後,羽絨服裝第五代產品開發上市:特別是以短茄克為主的時尚女裝,通過不同顏色、不同材質 的高科技面料的組合,達到一種全新的效果。
羽絨服發展主要表現在羽絨服時裝化、休閑化、運動化和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