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脂肪乳劑
❶ 脂肪乳分一代二代三代嗎
脂肪乳又稱英托利匹特,英脫利匹特,脂肪乳劑,脂肪乳注射液專,力能,力保脂寧,力屬基,適用於需要高熱量的病人(如腫瘤及其它惡性病)、腎損害、禁用蛋白質的病人和由於某種原因不能經胃腸道攝取營養的病人,以補充適當熱量和必需脂肪酸。長期使用,應注意脂肪排泄量及肝功能,每周應作血像、血凝、血沉等檢查。若血漿有乳光或乳色出現,應推遲或停止應用。嚴重急性肝損害及嚴重代謝紊亂特別是脂肪代謝紊亂脂質腎病,嚴重高脂血症、胰腺炎、膽囊炎、腦卒中病人禁用。使用本品時,不可將電解質溶液直接加入脂肪乳劑,以防乳劑破壞,而使凝聚脂肪進入血液。
❷ 腸外營養制劑脂肪乳的優點有哪些
脂肪乳劑是構成TPN中非蛋白質能源之一, 為合理應用並減少與之有關的代謝性並發症, 了解不同脂肪乳劑的代謝特點, 顯然是有臨床意義的。方法根據甘油三酯的碳原子數不同, 分為長鏈、 中鏈和短鏈甘油三酯。 目前臨床常用的有單純LCT和MCT/LCT物理混合的脂肪乳劑。 處於研究和臨床試用階段的還有結構脂肪乳、 含ω-3的脂肪劑和含橄欖油的脂肪乳等制劑。結果脂肪乳劑可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維持細胞結構和脂肪組織的恆定。結論不同鏈長和結構的甘油三酯, 構成的脂肪乳劑的不同代謝特點, 決定了它們在臨床的選擇應用。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 Wretlind等研製成功以大豆油為基礎的脂肪乳劑, 使臨床結束了歷經數十年的主要以高滲葡萄糖為非蛋白質能量的靜脈營養的應用, 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腸外營養(parenteral nrtrition,PN)的新紀元[1]。
自第一代能被臨床安全應用的脂肪乳劑問世後, 對其代謝特點和應用效果的研究不斷深入; 同時, 不同特點的脂肪乳劑產品也得到迅速發展。
由於脂肪乳劑構成PN中非蛋白質能源之一, 為合理應用並降低與之有關的代謝性並發症, 了解不同脂肪乳劑的代謝特點顯然是有臨床意義的。
一、 脂肪乳劑的構成與代謝特點
脂肪乳劑是一種水包油性乳劑, 主要由植物油、 乳劑和等滲劑等組成。 脂肪乳劑的能量密度較高, 以小容量提供高熱量, 1克脂肪氧化後可提供37.62千焦耳(kJ)。 臨床應用脂肪乳劑的意義在於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能量, 維持細胞結構和人體脂肪組織的恆定。
目
前, 臨床常用的脂肪乳劑中, 大多數以大豆油為原料, 也有以其它植物油為原料構成。 由於構成脂肪乳劑的原料不同, 其中甘油三酯的碳原子數不同。
由14~24個碳原子組成者屬於長鏈甘油三酯(LCT), 由6~12個碳原子組成者為中鏈甘油三酯(MCT),
僅由2~4個碳原子組成的則為短鏈甘油三酯。 根據有無雙鍵及雙鍵數目將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無雙鍵)、
單不飽和脂肪酸(含一個雙鍵)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含2個和2個以上雙鍵); 後者又依第一個雙鍵所處置分為ω-3、 6、 7、 9脂肪酸。 亞油酸、
十八碳二烯-9,12-酸是大豆油的基本組成成分, 屬ω-6族多不飽和脂肪酸; α-亞麻酸在大豆油中僅含少量, 最多見於魚油中,
屬ω-3族多不飽和脂肪酸。 所有這些脂肪酸的不同代謝特點決定了它們在臨床疾病中的選擇應用。
LCT脂肪乳劑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和能量,
但LCT進入線粒體代謝需依賴於肉毒鹼轉運, 氧化代謝速度慢。 有研究發現較長期應用時可能蓄積於網狀內皮細胞, 肝、 脾內可有脂肪色素沉著,
對機體免疫功能也有抑製作用, 這種免疫抑製作用不僅與脂肪乳劑的劑量和輸注速度有關, 而且涉及脂肪來源。 因此, 繼LCT後,
又從棕櫚核仁和椰子油中分餾出MCT, 以期改善應用脂肪乳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就理論角度而言, MCT較LCT水溶性更好,
不需依賴肉毒鹼即可進入線粒體進行快速氧化, 在血循環中的清除速度較LCT更快, 不易在肝臟中蓄積,
這對肉毒鹼缺乏的危重病人和新生兒無疑是有利的。 但MCT亦有其不足之處: 不能提供必需脂肪酸, 應用純MCT可引起代謝性酸中毒和神經系統副作用。
所以, 將MCT與LCT按一定比例進行物理混合後形成的脂肪乳劑, 可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
結構脂肪乳劑是繼MCT/LCT物理混合制劑後以化學混合為特點的新制劑, 即在一個甘油分子的三個碳鏈上結合不同鏈長的脂肪酸。
較之純MCT或MCT/LCT物理混合的脂肪乳劑耐受性好、 氧化更快、 且不易發生酮症或高脂血症, 能更明顯地增強氮儲留效果[2,3];
其長期效果還有待臨床實踐證實。 短鏈脂肪酸具有促進腸道血流、 刺激胰酶分泌、 促進結腸內水鈉吸收等特點, 適用於短腸綜合征病人。
當TPN內含有短鏈脂肪酸時, 因其對腸粘膜的刺激作用, 可明顯減少標准TPN時可能出現的腸粘膜萎縮和腸菌易位。 盡管短鏈脂肪酸具有上述優點,
但不宜作為主要能量供應。 目前, 短鏈脂肪酸僅處於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階段。
除上述各種脂肪乳劑以外,
近年新開發的還有含橄欖油的脂肪乳劑, 其中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 該乳劑較之大豆油脂肪乳劑含有更多的具生物活性的α-生育酚。
α-生育酚可減少脂肪過氧化, 亦有益於維護免疫功能。 含魚油的脂肪乳劑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 有助於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減少血小板活化、 防止腫瘤生長、 提高免疫功能等。上述有些新制劑尚處於實驗階段, 其理論意義還有待臨床驗證。
二、 脂肪乳劑的臨床應用
(一) 應激狀況下: 較大的手術、 創傷和感染都
可促使機體產生應激反應,而應激反應是機體維持生命的一種全身性代謝反應。 一般而言, 手術創傷等應激狀態下, 隨著神經內分泌的變化,
脂肪動員加速, 血漿游離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水平均增高, 更新率加快; 脂肪成為體內主要的供能物質。 此時, 無論提供哪種脂肪乳劑,
當其占總能量的30%~50%時均不易造成高脂血症; 若與碳水化合物共同構成非蛋白質熱卡則具有較佳的節氮效應。
以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為例, 該病病程長, 消耗大, 有時需多次手術, 若無積極的營養支持, 病人可因嚴重營養不良而並發多臟器功能障礙,
影響預後。 將腸外營養(PN)支持作為SAP綜合治療措施之一已成為臨床醫師的共識。 PN中含有脂肪乳劑, 可減少外源性葡萄糖的用量,
使SAP患者的高血糖現象更易於控制。 脂肪乳劑一般占非蛋白質熱卡的40%~60%。 但在部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高脂血症常成為其發病的誘因, 還有部分病人則因胰腺炎本身的病理變化而出現高脂血症; 對這些病人, 脂肪乳劑是否適用尚存爭議。 一般認為, 這些病人的高脂血症多因體內脂代謝異常或紊亂所致, 外源性脂肪乳的代謝是否也受影響尚不明確, 故對已存在高脂血症的
急性胰腺炎病人, 多不主張將脂肪乳劑作為主要的供能物質。 但若同時伴有高血糖者, 因葡萄糖應用受限制, 脂肪乳劑應酌情應用,
且應選擇氧化代謝較快的MCT/LCT脂肪乳。 為安全起見, 宜積極監測血脂代謝及脂肪廓清程度, 以利及時修正營養支持方案。
另有少數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 可出現凝血功能的紊亂。 本院曾對此類病人在應用脂肪乳劑前後觀察其出、 凝血的多項指標, 發現僅伴有輕度出、
凝血時間功能異常的病人, 短期、 適量應用單純LCT或MCT/LCT物理混合的脂肪乳劑, 並不加重凝血纖溶系統的異常, 是安全有效的[4]。
(二)
肝功能障礙: 嚴重肝功能障礙病人的預後往往取決於肝細胞的再生能力。 細胞再生需要能量, 肝臟獲取ATP的最基本途徑是通過脂肪酸氧化過程。
當脂肪酸氧化受抑時, 肝細胞再生過程受阻。 比較部分肝切除術後大鼠接受等熱卡脂肪乳劑或葡萄糖溶液及生理鹽水後肝細胞的再生能力,
發現接受脂肪乳劑的大鼠肝細胞有絲分裂最為活躍。 同等條件下的另一組動物實驗也顯示了相似結果: 脂肪乳劑組的大鼠殘存肝臟中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甘油三酯比例、 線粒體中蛋白質合成率均優於非脂肪乳劑組; 而且, 後組大鼠肝功能明顯異常, 肝小葉中脂肪浸潤更為顯著。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脂肪對於受損肝臟的再生修復而言是極為重要的[5]。 脂肪的這種積極作用可能與其增強肝臟對能量的利用和促進磷脂及膽固醇的合成有關。 臨床上, 不少病人在肝病或
肝功能障礙時對脂肪的消化、 吸收能力下降, 病人表現為厭食油膩, 經胃腸供給脂肪常難以耐受。 此類病人, 如果通過靜脈途徑提供脂肪,
其耐受程度可能好些。 比較現有常用脂肪乳劑的代謝特點, 以MCT/LCT物理混合的脂肪乳劑或結構脂肪乳是肝臟功能障礙 時較為理想的選擇。
應用時, 宜與葡萄糖共同構成非蛋白質能量, 並以全營養混合液的方式輸注。 至於脂肪占非蛋白質能量的比例, 應視病人肝功能受損程度和對脂肪代謝、
廓清能力而定。 多數情況下, 與無肝功能障礙的營養不良病人所用比例相比。 僅在嚴重肝損時, 適當減量。
(三) 脂肪乳劑的特殊作用:
近十年來, 以脂肪為基礎作為葯物載體系統越來越受關注。 臨床不少葯物水溶性差, 必須依靠溶劑才能發揮作用。 而有機溶劑不僅本身有一定毒性,
還可能幹擾葯物效果。 以大豆油為主要成分的脂肪乳劑既具有溶劑特性, 又幾乎無毒性的優點。 某些葯物, 在以脂肪乳劑為溶劑後,
減少了與葯物相關並發症的發生, 有效控制了葯物的釋放。 臨床多見應用脂肪乳劑作為載體溶劑的葯物有地塞米松、
安定和短效麻醉劑(Propofol)等。 有研究發現, 將二性黴素B加入脂肪乳劑後應用,
兩性黴素B對機體的毒副反應較之加入5%葡萄糖溶液應用時為輕, 在體內的清除速度亦加快[6]。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越來越多地將脂肪乳劑用於葯物載體系統。
❸ 葯用注射用水的參考文獻,寫論文用的。
細辛腦注射乳劑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人:曾列丹,申請人:曾列丹,, 發明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5年
- 細辛腦脂肪乳劑及制備方法 發明人:董英傑,申請人:董英傑,, 發明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5年
- 細辛腦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人:寧宗超,張蓓,申請人:深圳市康瑞醫葯有限公司,, 發明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4年
- 細辛腦干乳劑及制備方法與應用 發明人:陳雲生,賈 奕,申請人:陳雲生,賈 奕,, 發明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6年
- α- 細辛腦靜脈乳劑的制備與質量評價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travenous α- asarone emulsion 作者:蔡周權,梁臻,金輝,毛聲俊, 期刊-核心期刊 華西葯學雜志WEST CHIN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07年 第06期
- 醒腦靜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人:張文芳,申請人:張文芳,, 發明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4年
- 醒腦靜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人:張文芳,申請人:張文芳,, 發明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5年
- 用於呼吸系統的葯物粉針劑及制備方法 發明人:劉萬忠,申請人:劉萬忠,, 發明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4年
- 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葯注射劑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人:王衡新,申請人:王衡新,, 發明專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5年
- 細辛腦注射液23例不良反應淺析 作者:王燕,賀晴, 期刊 安徽醫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7年 第11期
❹ 脂肪乳的作用
1、提供人體必需來脂肪酸和三源醯甘油,可維持人體脂肪組織的恆定,防止單獨使用糖進行腸外營養引起的必需脂肪酸缺乏;
2、脂肪乳劑基本上是等滲液,特別適用於外周靜脈營養;
3、脂肪乳劑可作為脂溶性維生素的載體,有利於人體吸收利用脂溶性維生素;
4、脂肪含熱量高,氧化1g脂肪可提供9kcal的熱量。
(4)發明脂肪乳劑擴展閱讀
原理:
1、某些不飽和脂肪酸,機體自身不能合成,需從植物油攝取,是機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素,故稱必需脂肪酸,又是前列腺素、血栓烷及白三烯等生理活性物質的前體。
2、脂肪酸可在體內分解成CO2及H2O並釋出大量能量,以ATP形式供機體利用。除腦組織外,大多數組織均能氧化脂肪酸,尤以肝及肌肉最活躍。
3、在膽汁中磷脂與膽鹽、膽固醇一起形成膠粒,利於膽固醇的溶解和排泄。磷脂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植物中以大豆等種子中含量較為豐富,動物中神經組織含量最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脂肪乳
❺ 可用於靜脈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劑有哪些
可用於靜脈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劑有哪些?
答:
靜脈注射用脂肪乳劑的乳化劑常用的有卵磷脂、豆磷脂及普朗尼克F-68(Pluronic F-68)等數種。一般以卵磷脂為好。穩定劑常用油酸鈉。
❻ 脂肪乳與乳劑有何區別
脂肪乳抄就是一定比例襲的脂肪配製的懸濁液, 乳只是個形象的說法 比如20%脂肪乳注射液 30%脂肪乳注射液 用來靜脈營養補充脂肪這一營養素(脂肪換算成能量)
乳劑呢,是一種劑型了,大便也可以做成乳劑哦~~~
❼ 脂肪乳注射液有什麼作用
脂肪乳是一種由精製大豆油和精製卵磷脂所組成的既均勻又穩定的脂肪乳劑,它治療的重要性在於非腸道給養下提供高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本品每升能提供4.6兆焦耳(1100千卡)熱量是人體一種很有價值的能量補充劑。
--脂肪乳的脂肪顆粒構造與人體內乳微粒相似,顆粒直徑≤ 1 微米。
--高熱能4.6兆焦耳/1100千卡(升)。
--含有豐富的必需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大約60%的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
--透過精製卵磷脂乳化劑提供磷酸鹽。
--因乳化劑與血同等滲度而有極好的靜脈耐受性。
●手術前後營養失調
本品能提供病人在手術前後所需的大量能量,用以改善氮平衡。
●營養障礙或氮平衡失調
由於胃腸道腫瘤或慢性腸道疾病(如腹膜炎、潰瘍性結腸炎、回腸末端炎)等所引起的腸道吸收不全或衰竭。
●燒傷
對於大面積燒傷病人能通過提供額外能量來降低常見的負氮平衡。大量能量供給也有利於口服蛋白質和輸注氨基酸注射液的利用。輸注本品也適用於經口服不能獲得足夠營養的病人。
●長期昏迷
在顱外傷和中毒情況下,不能或不宜使用處鼻飼時,可輸注本品。
●腎功能損害
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供給足量的能量來減低蛋白質的分解。
●惡病質
●必需脂肪酸缺乏或攝取不足的病人。
--手術前後的營養供給,尤其對於惡病質的病人用以改善營養障礙和氮平衡。
--需要極高能量的疾病,如傷風,嚴重燒傷等。
--大腦病患,在顱外傷和中毒情況下,不能或不宜使用鼻飼時,可輸注本品。
--改善腫瘤病人對化學和放射性治療的耐葯性。
--腎功能損害時需要供給足量的能量來減低蛋白質的分解。
--適用於必需脂肪酸缺乏或攝取不足的病人。
❽ 使用脂肪乳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治療
1.急性腦出血的急救原則 ①防止進一步出血;②降低顱內壓;③控制腦水腫;④維持生命功能和防治並發症具體措施是:
(1)安靜卧床:床頭抬高盡量減少搬動一般卧床3~4周左右
(2)保證呼吸道通暢:腦出血的最初的5min內對於生命是至關重要的由於患者舌根後墜容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應保證呼吸道通暢:松解衣領取下義齒側卧位頭後仰便於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並及時清除口腔嘔吐物一旦窒息盡快掏凈口腔進行人工呼吸
(3)合理應用鎮靜葯:對煩躁不安者或癲癇者應用鎮靜止痙和止痛葯
(4)調整血壓:對血壓較高的腦出血可用小量利舍平(利血平)治療或25%硫酸鎂10ml深部肌內注射;神志清楚的給予口服降壓葯物
(5)少搬動:如果患者在狹小場所發病要盡快設法移到寬敞的地方原則是盡量不要震動頭部保持頭部水平位搬運以免堵住呼吸道
(6)內科治療:血腫小且無明顯顱內壓增高基本上以內科基礎治療為主有時可早期增加改善腦血循環的葯物較多採用有活血祛瘀的中葯制劑伴發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的患者則需積極而合理的脫水療法
(7)外科治療:對血腫大中線結構移位明顯者大多須及時手術有時為了搶救危重症患者則應緊急手術有學者認為在病理損害中起啟動和關鍵作用的是血腫其引起的缺血水腫體積又可數倍於血腫故主張盡早手術甚至在發病6h內的早期手術可最大限度地減輕繼發性損害提高搶救成功率降低致殘率因而獲得較好的療效
(8)止血葯物:常用酚磺乙胺(止血敏)氨甲苯酸(抗纖溶芳酸)維生素K等止血葯用量不可過大種類不宜多
(9)加強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時翻身拍背防止肺炎褥瘡重點動態觀察生命體征包括意識瞳孔血壓脈搏呼吸每半小時測1次平穩後可2~4h測1次並認真記錄
(10)及時搶救:如意識障礙加重或躁動不安雙瞳孔不等大對光反應遲鈍脈搏緩慢血壓升高說明已有腦疝發生應立即進行搶救
2.急性期一般治療
(1)保持呼吸道通暢:昏迷患者可取頭側位不宜仰卧位以防舌後墜而堵塞氣道及時翻身拍背部以利痰液咳出同時勤吸痰液也可霧化吸入以利於痰液的濕化有呼吸道阻塞的徵象時應及時氣管切開以免缺氧而加重腦水腫可以吸混合5%二氧化碳的氧氣以間歇吸入為宜盡量避免吸入純氧過久因純氧可導致腦血管痙攣甚至發生氧中毒
(2)維持營養和水電解質平衡:通常在起病的第1~2天內禁食為好每天輸液量以1500~2000ml為宜並記錄出入量應用大劑量的脫水劑一定注意鉀的補充另外要注意防止和糾正酸中毒非酮症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昏迷或不能進食者第3天可插胃管鼻飼流汁以保障營養供應適當限制液體入量一般每天不宜超過2500ml如有高熱嘔吐多汗利尿過多等可酌情增加避免使用高糖液體必要時給脂肪乳劑注射液(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能量合劑等
(3)加強護理:腦出血患者發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急性期的護理至關重要①嚴密觀察病情:包括意識狀況瞳孔變化嘔吐情況監測血壓及體溫變化②預防並發症:影響急性腦血管病治療和預後的主要因素是並發症的預防預防尿路感染及防止褥瘡是護理重點
3.調整血壓 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早期降壓治療的原則是:
(1)慎重掌握降壓治療指征一般認為在收縮血壓超過24~26.66kPa(180~200mmHg)時可考慮適當地降低血壓以預防進一步出血但對脈壓過大的患者則須謹慎降壓
(2)血壓要控制平穩使24h內血壓的「波峰」和「波谷」接近這樣既可避免血壓波動對血管壁的損害又可防止血壓過低可能導致的腦灌注不足降壓治療不能過於追求快速的降壓效果或反復大量甚至聯合使用多種強效的降壓葯物常用利舍平(利血平)0.5~1mg肌內注射25%硫酸鎂10mg深部肌內注射6~12h可重復使用也可用如轉換酶抑制劑等其他口服降壓葯物或加用利尿葯但強烈擴張血管的葯物應慎用或不用當患者對降壓應答完全不敏感時則須注意顱內高壓所致的血壓增高
(3)降壓不要過快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在一段時間內逐漸將血壓降低到上述水平或略高而又沒有腦缺血的不適症狀為宜多數認為應將血壓穩定在20~21.33/12~13.33kPa(150~160/90~100mmHg)左右最好維持在比患者原有血壓稍高的水平
(4)在使用脫水利尿葯等進行降顱壓抗腦水腫治療的同時必須嚴密觀察血壓周圍循環及水電解質平衡狀況特別是呋塞米(速尿)能間接地使腦組織脫水及通過抑制水腫組織中的鈉進入細胞內而減輕腦水腫其作為救治腦水腫患者的脫水劑已被廣泛地應用但連續大劑量地使用該葯所造成的血壓持續下降血容量驟減和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5)在應用降壓葯物同時應注意觀察血壓的變化血壓過高時應抬高床頭約30°~45°血壓接近正常時.將床頭放低如血壓持續過低應適當用升壓葯以維持上述水平
4.控制腦水腫 降低顱內壓是防止腦疝形成的一個重要環節腦出血後腦水腫逐漸加重常在6h開始出現水腫3~4天內達高峰半個月後逐漸消退腦水腫的結果是顱內壓增高甚至導致腦疝發生因此控制腦水腫和顱內高壓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應及時採取積極措施控制腦水腫臨床上有指征使用脫水劑時一般採用靜脈或肌內注射除非患者清醒顱內壓增高不嚴重又無嘔吐可選用口服葯在靜脈注射或口服困難時也可考慮直腸滴注可用20%甘油或30%甘露醇在嚴重失水又有顱內高壓時可試行頸動脈內注射甘露醇40~60ml可達到腦組織脫水而對全身影響較少同時必須根據顱內壓增高的程度和心腎功能等全身情況來考慮選用脫水劑及其劑量在昏迷較深或出現腦疝早期徵象時須用強脫水劑通常應選2~3種交替使用如20%甘露醇呋塞米(速尿)甘油類制劑有心或腎功能不全者常須先使用呋塞米(速尿)膠體液如20%或25%的人血白蛋白可防止血容量減少避免低血壓
急性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有助於減輕腦水腫腎上腺皮質激素中以地塞米松抗腦水腫作用最強特別對血管源性腦水腫常用量10~15mg加入葡萄糖液中或甘露醇中靜脈點滴1~2周內減量至停用激素的作用比較緩慢由於腦出血的昏迷者多易合並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可能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而加重或掩蓋病情加上激素降低顱內壓作用緩慢不能迅速抗腦水腫故不主張常規使用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壓潰瘍病者應慎用或禁用因易誘發應激性胃出血應同時用胃黏膜保護葯
5.止血葯的應用 腦出血的患者是否應用止血葯至今看法不一各種止血葯主要能阻止腦實質毛細血管出血或滲血對於動脈破裂所致的出血的作用不能肯定
盲目應用止血葯對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有可能增加患缺血性腦血管病心肌梗死或腎動脈血栓的危險所以有人反對用止血葯對有消化道出血者可用止血葯但要經常檢查凝血功能在有關化驗指標的監護下短期用葯對於腦出血破入腦室或蛛網膜下隙者可考慮應用適當的止血葯物治療以預防再出血
6.人工冬眠降溫療法 人工冬眠療法可以降低腦的基礎代謝率減少耗氧量使腦對缺氧的耐受力增高從而改善腦缺氧狀態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對腦組織有保護作用也可減少或避免發生再出血
(1)早期低溫:盡量在發病6h內給予超過7~8h腦保護作用較差降溫時間不超過48h若並發高熱可延長時間
(2)降溫方法:目前降溫方法很多設置先進的低溫室有必要如條件有限可採用頭部冰帽+大動脈冰敷+葯物的方法
(3)逐漸復溫原則:先停用葯物再撤冰敷最後撤除冰帽即可在8~12h內完成;這種短期低溫很少有並發症部分出現肌顫和煩躁可用給予阿曲庫銨(卡肌寧)25mg或安定10mg
7.手術治療 由於CT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已使高血壓腦出血的診斷變得迅速准確隨著顯微外科立體定向手術等技術的發展手術精確性提高對腦組織的創傷已大大減少高血壓腦出血的手術適應證不斷拓寬
一般認為血腫在發病後6h內形成出血後8~24h水腫達高峰在這之前清除血腫可能獲得較好的功能恢復早期手術不但可以及時清除血腫解決顱內高壓而且減輕血液分解物對腦組織的破壞對降低病死率和病殘率具有重要意義
(1)手術適應證:外科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手術適應證迄今尚無統一標准一般認為患者年齡不是特別大重要臟器功能較好沒有嚴重的並發症如深昏迷消化道出血去皮質強直雙瞳孔縮小及中樞性高熱等並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①出血量在20ml以上者②丘腦或基底核區血腫③破入腦室者如影響腦水循環應盡早行腦室穿刺引流同時腰穿1次/d每次放腦脊液10~20ml直至病情平穩在嚴格無菌操作下引流管保持1周左右④血腫累及腦干以及高齡或腦疝者不宜手術⑤術前血壓過高者可先降血壓⑥血管畸形或動脈瘤破裂者應慎重⑦小腦半球出血量在20ml左右者⑧內科保守治療不見好轉病情逐漸加重或出現腦疝先兆
(2)手術時機的選擇:以往人們認為腦出血患者早期病情危重手術危險性大有再出血的危險手術應在24h後進行近年來研究表明高血壓性腦出血一般在出血半小時形成血腫3h內血腫周圍水腫尚未形成6~7h出血停止並出現血腫周圍水腫緊靠血腫的腦組織壞死出現不可逆損害12h達到中度水腫24h達重度水腫隨著研究的深入大多數學者主張早期或超早期手術即發病6~8h內即行手術能趕在血腫周圍腦組織發生水腫前這樣既可緩解血腫對腦組織的壓迫又可避免腦水腫的發生打破出血後血細胞分解腦組織水腫等一系列繼發性改變所致的惡性循環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質量一般以出血後3天內手術為宜對於出血後超過20天者是否採用穿刺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3)手術方法:常用清除血腫手術的方法有:①神經內鏡治療技術;②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③骨瓣或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④CT導向立體定向抽吸術治療;⑤腦室引流血腫溶解術
8.腦出血的恢復期治療 恢復期治療的目的是促進癱瘓肢體和語言障礙的功能恢復改善腦功能減少後遺症以及預防復發恢復治療的時機是在腦部病變基本穩定腦水腫顱內高壓的臨床症狀消退受損的腦功能逐漸恢復時此期除了原有的內科治療外重點應在改善腦血循環和促進營養代謝方面應注意逐漸選用擴張腦血管的葯物葯物作用要緩和開始用低劑量逐漸增加至治療量也可由一種逐漸增加葯物種類在恢復期的另一重要的治療措施是康復治療尤其是偏癱失語症等神經功能缺損較重的患者應盡早開始有步驟地進行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顯著減少致殘
(1)防止再出血:再發性腦出血是腦血管疾病倖存者中死亡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內宋德根等報道再發性腦出血的間隔時間在3個月~5年占同期腦出血的19.5%(58/297)首次發病後1年內再發者37.9%2年內再發者75.8%3年內再發者93%即絕大多數患者在3年內再發
關於再出血的誘因Passeros等用聯合變數分析表明再發性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與年齡性別高脂血症吸煙重度飲酒及糖尿病沒有明顯關系而關鍵是未能控制的高血壓和血管澱粉樣變
國內宋德根等研究結果認為:再發出血的誘因多為高血壓其次為情緒改變如激動悲傷糖尿病老年人再出血往往有TIA或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病史高脂血症再出血者較少因此積極控制高血壓合理治療糖尿病並注意情緒的自身調節生活要規律飲食要適度及時治療便秘是預防再發性腦出血的重要環節關於再出血的轉歸宋德根等報道58例均以內科治療好轉29例死亡29例各占患者數的50%
(2)葯物治療:
①鈣通道拮抗葯:腦出血後血腫周圍腦組織缺血缺氧病灶內神經細胞處於鈣超載狀態應用鈣通道拮抗葯能減輕超載狀態防止細胞死亡改善腦微循環增加腦血流供應常用的葯物有:尼莫地平(尼達爾)20~40mg3次/d;或尼莫地平(尼莫通)30mg3次/d;桂利嗪(腦益嗪)25mg3次/d低血壓腦水腫明顯顱內壓增高者慎用
②腦代謝賦活劑:可選用促進神經代謝葯物如吡拉西坦(腦復康)胞磷膽鹼(胞二磷膽鹼)腦蛋白水解物(腦活素)γ-氨酪酸泛癸利酮(輔酶Q10)維生素B族維生素E以及擴張血管葯物等也可選用活血化瘀益氣通絡等方劑
(3)飲食控制:
①應供給營養豐富和易於消化的食品滿足機體對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總熱能的需求
②多飲水及常吃半流質食物由於癱瘓患者常有害怕尿多而盡量少飲水的心理這對患者是不利的日常膳食中也應有飯有湯尤以常食粥為宜也可適當吃點鹹菜以便多飲些水對少數不願飲水者可適當吃一些多汁的新鮮瓜果以預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發生
③注意膳食中纖維素供給食物不可過於精細以預防便秘的發生忌濃茶酒類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④應控制食鹽膽固醇攝入增加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品
(4)康復治療:
①被動運動和按摩:當患者肢體沒有肌力時應以被動運動為主動作要輕巧緩和逐個關節有節奏地進行保證所有關節全范圍的活動每天應作2次每次3遍以維持關節和軟組織的運動功能防止由於攣縮使運動范圍受限同時關節攣縮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加重康復的難度當患者肢體出現功能後逐漸轉為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結合被動運動應特別注意患側肩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防止肩關節攣縮疼痛
②主動運動:患者肢體有肌力後應及時開展主動運動
床上主動活動及起坐訓練:有些腦血管病患者最初將自身看作整個肢體的癱瘓而不僅僅是一側癱瘓感到全身完全無力克服這種感覺的方法首先是幫助患者學會運用健側肢體在床上移動身體同時可作仰卧位的肢體伸屈動作患者是在清醒狀態應當及早抬高床頭對此耐受較好時坐在床上作肢體功能鍛煉如拉繩拉物練習仰卧起坐仰卧伸手抬腿使緊縮的肌肉被有力地牽拉以增加活動范圍
床邊鍛煉:應逐漸使患者學著在床邊坐起來方法是患者可蜷縮其健側而後用健側下肢置於患側下肢之下使患肢從床邊往下放用健側上肢支撐著坐起來此時患者是利用視覺傳入和健側上肢的本體感覺傳入進行充分地學習和訓練坐位平衡學會坐位平衡後進行站立平衡的學習就容易多了
站立鍛煉:能在床邊鍛煉後及時創造條件達到扶人拐自立或靠牆自立繼而離床在室內外活動
③物理療法和針灸治療
④醫療體育療法:機體的協調是由於頻繁而多次重復訓練產生的當肢體癱瘓後就會使協調喪失所以每完成一個復雜的協調運動之前必須具有執行每個簡單分解動作的能力只有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持久的重復訓練才能使這些肌肉成為正常活動的一部分對癱瘓的肌群通過主動-輔助主動主動抗重力及抗阻力等運動而使每一組肌肉得到進步由簡單到復雜通過多次的重復體育鍛煉會使肢體的功能逐漸協調
9.腦血管病的卒中單元治療模式
(1)什麼是卒中單元:卒中單元(stroke unit)是一種卒中治療管理模式是指為卒中病人提供相關的系統性葯物治療肢體康復語言訓練心理康復和健康教育卒中單元的核心工作人員包括臨床醫生專業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語言訓練師和社會工作者
從以上概念可以把卒中單元的特點概括為:
①針對住院的卒中病人因此它不是急診的綠色通道也不是卒中的全程管理只是病人住院期間的管理
②卒中單元不是一種療法而是一種病房管理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並不包含新的治療方法
③這個新的病房管理體系應該是一種多元醫療模式(multidisciplinary care system)也就是多學科的密切合作
④病人除了接受葯物治療還應該接受康復和健康教育但是卒中單元並不等於葯物治療加康復治療它是一種整合醫療(integrated eare)或組織化醫療(organized care)的特殊類型
⑤卒中單元體現了對病人的人文關懷體現了以人為本它把病人的功能預後以及病人和家屬的滿意度作為重要的臨床目標而不像傳統病房的治療只強調神經功能的恢復和影像學的改善
(2)卒中單元可分為以下4種基本類型:
①急性卒中單元(acute stroke unit):收治急性期的病人通常是發病1周內的病人在這種卒中單元中強調監護病人住院數天一般不超過1周
②康復卒中單元(rehabilitation stroke unit):收治發病1周後的病人由於病情穩定更強調康復病人住院數周甚至數月
③聯合卒中單元(combined acute and rehabilitation stroke unit):也稱完善卒中單元(comprehensive stroke unit)聯合急性和康復的共同功能收治急性期病人但住院數周如果需要可延長至數月
④移動卒中單元(mobile stroke unit):也稱移動卒中小組(mobile stroke team)此種模式中沒有固定的病房病人收治到不同病房一個多學科醫療小組去查房和制定醫療方案因此沒有固定的護理隊伍也有作者認為此種形式不屬於卒中單元只是卒中小組(stroke team)
(3)所有卒中病人都應該接受卒中單元治療:卒中單元是卒中醫療的常見方式建立卒中單元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此有必要強調所有的病人都必須收治到卒中單元進行治療
為了推行卒中單元各個國家的卒中指南都強調了急性期病人應該收入卒中單元其中近年出版的英國皇家醫學會指南(2000)歐洲卒中促進會指南(2000)美國卒中協會指南(2003)尤其強調收治(如卒中單元康復早期介入多元醫療小組)的必要性
2002年我國啟動的北京組織化卒中醫療工程(Beijing organized stroke care systemBOCSS)項目的運行將會極大促進我國卒中醫療水平的提高和向國際體系靠近
(二)預後
出血量較少且部位較淺者一般1周後血腫開始自然溶解血塊逐漸被吸收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現象逐漸減輕患者意識也逐漸清醒最終少數患者康復較好多數患者則遺留不同程度的偏癱和失語等
1.預後較差的因素
(1)血腫較大嚴重腦組織破壞已引起持續顱內壓增高
(2)意識障礙明顯
(3)上消化道出血
(4)腦疝形成
(5)中樞性高熱
(6)去皮質強直
(7)70歲以上高齡患者
(8)有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的並發症
(9)復發性腦出血
(10)血壓過高或過低心功能不全這些患者可危及生命或留有嚴重的肢體癱瘓或長時間意識障礙
2.高血壓動脈硬化性腦出血者病死率的影響因素
(1)一般年齡大病死率高因此對於老年腦出血的治療應採取積極慎重態度
(2)基礎疾病重和有合並症的病死率高既往有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肺氣腫等其重要臟器儲備功能差應激和防禦能力下降容易發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在治療及發病過程中並發感染電解質酸鹼失衡低血容量狀態及醫源性因素等嚴重影響了各主要臟器的正常代謝使其功能下降
(3)感染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是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關鍵
(4)合並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病情凶險的重要標志合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增高對於有胃病史尤其是血腫破入腦室者後者可能是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最危險的因素
(5)導致腦出血患者死亡與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腦室積血情況明顯相關出血量越大對周圍腦組織壓迫越嚴重腦水腫及顱內壓升高越明顯容易造成中線結構偏移腦干受壓導致腦疝形成而死亡
(6)第三四腦室積血較多者會引起中腦導水管阻塞引發急性梗阻性腦積水加劇顱高壓和腦水腫同時血性腦脊液還可直接刺激丘腦下部引起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導致高熱上消化道出血腦心綜合征高血糖等並發症發生
(7)第四腦室積血還可引起四腦室擴張直接壓迫腦干導致腦疝或呼吸驟停
(8)血腫破入腦室者病死率較未破入腦室者明顯增高全腦室鑄型病死率更高如血腫破入腦室血凝塊阻塞腦脊液通路應行血腫清除加腦室持續引流可使病死率大大降低
(9)腦出血早期的直接死亡原因主要是腦疝因此迅速有效解除腦受壓及急性顱高壓是治療成功的關鍵當因出血和(或)水腫引起佔位效應加重從而導致神經系統功能惡化時需採用積極治療措施
(10)綜合治療措施:在腦出血患者的治療過程中要降低病死率除積極治療原發病還應綜合治療補足每天的熱量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繼發感染等並發症發生維持呼吸血容量及心肺功能穩定血壓的調控亦是很重要的
❾ 腸外營養制劑脂肪乳的優點有哪些
腸外營養制劑脂肪乳的優點:臨床不少葯物水溶性差, 必須依靠溶劑才能發揮作用。 而有機溶劑不僅本身有一定毒性, 還可能幹擾葯物效果。 以大豆油為主要成分的脂肪乳劑既具有溶劑特性, 又幾乎無毒性的優點。 某些葯物, 在以脂肪乳劑為溶劑後, 減少了與葯物相關並發症的發生, 有效控制了葯物的釋放。 臨床多見應用脂肪乳劑作為載體溶劑的葯物有地塞米松、 安定和短效麻醉劑(Propofol)等。 有研究發現, 將二性黴素B加入脂肪乳劑後應用, 兩性黴素B對機體的毒副反應較之加入5%葡萄糖溶液應用時為輕, 在體內的清除速度亦加快[6]。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越來越多地將脂肪乳劑用於葯物載體系統。
脂肪乳又稱英托利匹特,英脫利匹特,脂肪乳劑,脂肪乳注射液,力能,本品為白色乳狀液體。適用於需要高熱量的病人(如腫瘤及其它惡性病)、腎損害、禁用蛋白質的病人和由於某種原因不能經胃腸道攝取營養的病人,以補充適當熱量和必需脂肪酸。其成分是:大豆油、卵磷脂、甘油、注射用水。
脂肪乳為腸外營養劑,提供營養所需的熱量和必需脂肪酸,且無氨基酸和糖類溶液高滲壓的缺點。進入血液後與血中載脂蛋白C結合,在脂蛋白酶的作用下,三醯甘油分解成非酯化脂肪酸,提供機體能量和必需脂肪酸。非酯化脂肪酸亦可與血漿中白蛋白結合,或經肝臟氧化,轉化為極低密度脂蛋白,再進入血流。其粒徑大小與天然乳糜微粒相似,均通過相同的代謝途徑進行代謝。
脂肪乳劑的構成與代謝特點
脂肪乳劑是一種水包油性乳劑, 主要由植物油、 乳劑和等滲劑等組成。 脂肪乳劑的能量密度較高, 以小容量提供高熱量, 1克脂肪氧化後可提供37.62千焦耳(kJ)。 臨床應用脂肪乳劑的意義在於提供
但LCT進入線粒體代謝需依賴於肉毒鹼轉運, 氧化代謝速度慢。 有研究發現較長期應用時可能蓄積於網狀內皮細胞, 肝、 脾內可有脂肪色素沉著,
❿ 脂肪乳是什麼
一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通常所說的中長鏈脂肪酸是指碳鏈中含碳原子數在8-10個的脂肪酸 。目前有一些發現,使用中長鏈脂肪酸的油脂有降低血脂、降低膽固醇、降低體脂的作用。
脂肪乳[中鏈及長鏈復合劑]在循環中的消除與乳糜微粒的代謝途徑相同。脂肪乳[中鏈及長鏈復合劑]正常人輸入後的三醯甘油t1/2為16min,短於單純輸注長鏈脂肪乳後的三醯甘油半衰期(約33min),表明使用脂肪乳[中鏈及長鏈復合劑]後機體能夠更快地利用三醯甘油。
(10)發明脂肪乳劑擴展閱讀:
分兩類,即速發型反應,呼吸困難、發紺、變態反應、高脂血症、高凝固性、惡心、嘔吐、頭痛、潮紅、發熱、出汗、寒戰、嗜睡及胸骨痛;遲發型反應,肝臟大、中央小葉膽汁淤滯性黃疸、脾大、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短暫性肝功改變及脂肪過量綜合征。
如輸注速度過快,超過脂肪吸收的最大速度(成人每小時2~3g/kg)將產生急性症狀,如胸痛、呼吸困難、發紺、心動過速、低血壓(偶爾血壓高)、發冷、發熱、惡心、嘔吐、潮紅及蕁麻疹、腹瀉、水腫、嗅覺異常、口腔油膩感。個別出現貧血、腰酸背痛、肝脾大等。減慢滴注速度,反應可消失。輸液局部可出現靜脈炎、血管痛及出血傾向、靜脈血栓形形形成。
成人,每天10%或20%,脂肪乳[中鏈及長鏈復合劑]250~500ml,最大劑量為每天2ml/kg;注射必須緩慢而連續,開始每分鍾5~10滴,0.5h後逐漸增至10~20滴。新生兒和嬰兒,首日1g/kg,以後每天增加0.5g/kg,每天不超過4g/kg。早產兒及低體重新生兒,最好是24h連續輸注,開始時每天劑量為0.5~1g/kg,以後逐漸增加至每天2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