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是誰發明的
A. 口琴是如何被發明的
口琴,外國人稱之為「哈蒙尼卡」,是一種以口吹奏的小型樂器。它起源於4500多年前的中國黃帝時代發明的笙。
18世紀時,一位歐洲旅行家將我國的一隻笙帶回西歐。在那裡,人們根據笙的原理,發明了手風琴和薩克斯管,最後發展為口琴。1821年,德國著名風琴師布希曼,將15支音管放在一起,製成了一種獨特的小樂器,這便是現代口琴的雛形。1875年,24歲的德國鍾表匠和萊根據布希曼發明的小樂器,設計出了口琴。口琴一經投放市場,很快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萊成立了和萊口琴公司。和萊本人對吹奏口琴毫無興趣,但對口琴的質量卻精益求精。
多年來,和萊公司生產的口琴共有1500多種類型,最昂貴的口琴是為教皇庇隆十一世特製的,僅生產一隻。全部零件中,除簧片外,其餘零件均由黃金製造。1934年,有位叫艾德勒的口琴演奏家在英國的倫敦演出時,其輕快的旋律博得了滿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從此,口琴被列入正式樂器。
B. 口琴是誰發明的口琴是什麼樂器
布希曼 1821年早春的一個上午,德國鄉村一農家女孩拿著媽媽的木梳在門口玩耍,玩著玩著,玩出一個新花樣:她找來兩張紙片,一張上一張下地貼在木梳上,然後把它放到嘴上吹起來,想不到木梳發出了悅耳動聽的聲音。就在此時,一個名叫布希曼的音樂家從這兒經過,被奇妙的聲音吸引。他走上前去,讓女孩把木梳給他看。布希曼仔細端詳了這一「傑作」後,萌發出研製一種新樂器的想法。回到家中,他參照小女孩的木梳、中國古代的笙和羅馬笛的發音吹奏原理,用象牙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口琴是一種簧片發音的樂器,聲音悅耳動聽,同時又具有較好的親和性。口琴常見的演奏形式有獨奏、重奏、合奏等。有時口琴還擔任歌唱中的伴奏,這時它能與人聲中的任何種類與聲部取得很完美的協和性。當口琴與西洋管弦樂隊相互組合時,也能收到和諧的合奏效果(但要注意音量的平衡)。因此,口琴在世界各地均受到人們的喜愛。 口琴不但成年人能吹奏,同時也受到少年兒童的喜愛。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進行器樂教學,這在發達國家中是司空見慣的。有些國家的中小學開設了各種樂器的必修課或選修課,並有成套教材和教學方法。在我國,器樂教學也開始引起重視,作為一項教學手段,口琴教學也被部分編人音樂教材。值得高興的是,全國各地不少學校的音樂教師,在口琴教學中積極地進行了探索與嘗試,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C. 口琴是誰發明的怎麼吹求大神幫助
布希曼 1821年早春的一個上午,德國鄉村一農家女孩拿著媽媽的木梳在門口玩耍,玩著玩著,玩出一個新花樣:她找來兩張紙片,一張上一張下地貼在木梳上,然後把它放到嘴上吹起來,想不到木梳發出了悅耳動聽的聲音。就在此時,一個名叫布希曼的音樂家從這兒經過,被奇妙的聲音吸引。他走上前去,讓女孩把木梳給他看。布希曼仔細端詳了這一「傑作」後,萌發出研製一種新樂器的想法。回到家中,他參照小女孩的木梳、中國古代的笙和羅馬笛的發音吹奏原理,用象牙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D. 口琴是誰發明的怎麼吹
布希曼
1821年早春的一個上午,德國鄉村一農家女孩拿著媽媽的木梳在門口玩耍,玩著專玩著,玩出一個新花樣屬:她找來兩張紙片,一張上一張下地貼在木梳上,然後把它放到嘴上吹起來,想不到木梳發出了悅耳動聽的聲音。就在此時,一個名叫布希曼的音樂家從這兒經過,被奇妙的聲音吸引。他走上前去,讓女孩把木梳給他看。布希曼仔細端詳了這一「傑作」後,萌發出研製一種新樂器的想法。回到家中,他參照小女孩的木梳、中國古代的笙和羅馬笛的發音吹奏原理,用象牙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E. 史上第一個24孔口琴是哪國發明的
口琴是誰發明的
布希曼
1821年早春的一個上午,德國鄉村一農家女孩拿著媽媽的木梳在門口玩耍,玩著玩著,玩出一個新花樣:她找來兩張紙片,一張上一張下地貼在木梳上,然後把它放到嘴上吹起來,想不到木梳發出了悅耳動聽的聲音。就在此時,一個名叫布希曼的音樂家從這兒經過,被奇妙的聲音吸引。他走上前去,讓女孩把木梳給他看。布希曼仔細端詳了這一「傑作」後,萌發出研製一種新樂器的想法。回到家中,他參照小女孩的木梳、中國古代的笙和羅馬笛的發音吹奏原理,用象牙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有一位法國的鍾表匠叫弗里德利克?布希曼(Christian fricdrich Ludwig Buschmann),他拿笙作樣本,將15根音笛(Pitch-Pipe)排列在一起,依其長短而發出高低不一的聲音,他稱這種簡單小巧的新發明為口琴(另一種說法是命名為「aura」),那是公元1821年。布希曼形容他的發明是「一件其實獨一無二的樂器……,口琴僅祗有四英寸長的直徑和長度,使用21音階,演奏時可能程度同鋼琴的音階一樣,漸次升高,可是沒有鋼琴的琴鍵,用六個協和音,祗要演奏者能控制呼吸即可。」
布希曼獨特的樂器,一時曾流行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他們那時很奇怪的並不是用來吹奏;當時貴族婦女將它做為飾物帶著,而紳士們則將它按裝在手杖的頂端以示美觀。布希曼被後人稱為「口琴之父」,實不為過。在十八世紀初期,樂器的演奏尚未受人重視,而口琴之能被廣大人們所接受,可見其優點是其他樂器所無法比擬的。
F. 誰是口琴原始創作者
比起其他正統樂器而言,口琴的沿革其實相當的短淺,而且世界各地版的版本不一,這權也是個人為何在此僅能淺論而難能深究的主要原因。在參考過許多版本後,有些記載看法倒是放諸四海皆一致:「笙」為我國古樂器八音之一,是一種具有自由律動的簧樂器,也為最早的一種具有和聲的樂器,所以它被認為是近代口琴的先驅。笙在十八世紀時,流傳到歐洲,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期漸漸地人們從它的結構而研究發明了口琴,簧風琴(Reed Organ)和薩克斯風 (Saxophone),因而笙也被公認是它們的鼻祖。
G. 口琴誕生在哪個國家
口琴1812年誕生於德國的布希曼先生。布希曼形容他的發明是「一件其實獨一無二的樂器…版…,口琴僅權祗有四英寸長的直徑和長度,使用21音階,演奏時可能程度同鋼琴的音階一樣,漸次升高,可是沒有鋼琴的琴鍵,用六個協和音,祗要演奏者能控制呼吸即可。」
H. 24口琴是誰發明的
本人建議你買一把「上海」的28孔重音口琴。大概要50塊錢吧!~這是個比較經典的牌子,但這個只能用於練習。試試吧!!你會喜歡的~~
I. 口琴產於哪個國家
口琴誕生於德國。1821年,在德國一個名叫托斯恩的小鎮上,音樂家布希曼飯後漫步來到鎮郊的一個小村落,忽然被一種奇妙的聲音所吸引,循聲找去,只見一位小姑娘獨坐在門檻上,雙手拿著一把牛角梳子,梳子上貼著一塊塊長短不同的薄紙片,她用嘴對著紙片吹奏出「嗚里嗚里」的聲音來。布希曼心中頓時一亮,回到家裡翻來復去地思考著,後用象牙製成一把有些像梳子的裝有許多小簧片的琴,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把口琴。 口琴於1821年由德國人克利斯坦.夫立德瑞希.路易.布希曼發明,至今已有179年。十九世紀末,口琴傳入亞洲。 在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口琴傳入我國,至今也已有七十餘年歷史。1931年,上海生產出我國自製的第一批口琴。 口琴經過一百餘年不斷改進,品種已發展到100多個,吹奏方法也日趨多樣化,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它不僅能 演奏一般曲目,也能演奏高難度的優秀名曲及大型樂曲;不僅能獨奏,也能進行重奏、合奏以及與其它樂器一道演 奏,效果卓越。口琴已成為一種越來越具有自身特色的樂器。 口琴種類大體可分為單音、復音、重音、半音階、合奏用口琴等幾大類。品種主要有復音(高音)、重音、半音 階、和弦、貝司、中音、低音、笛聲、多調、特調、電化、寬音域、導風式、工藝口琴等100多種,不同品種有其不同 的特點與功用。 口琴品牌我國主要有上海口琴總廠、天津口琴廠、長江口琴廠等廠家生產的上海牌、友誼牌、快樂牌、百靈牌、 勝利 牌、敦煌牌、天鵝牌、百利牌等。 口琴型號主要有12孔、15孔、16孔、20孔、21孔、23孔、24孔、28孔等多種,最常用的為24孔復音、重音、半音 階口 琴,其餘多為伴奏、重奏、合奏之用或作其它特殊用途。如和弦口琴、多調口琴、貝司口琴、寬音域口琴、大中 音演奏琴等。 通常一隻口琴只有一個固定的調。普通口琴共有12種調,即C、D、E、F、G、A、B、#C、#D、#F、#G、#A。C調口 琴適宜於普通吹奏及合奏用,最宜初學者選用。 新型多調口琴已能實現中途轉調。免去了換口琴的麻煩。但傳統上,由於結構方面的原因,一般固定調口琴有它 自身的 特色與優點。如F調、G調、A調等口琴發音柔和,更適宜獨奏用。D調、E調口琴則發音低沉,通過輔助設施如 電聲或擴音器等能獲得很美的演奏效果。 易.布希曼發明,至今已有179年。十九世紀末,口琴傳入亞洲。 在中國新文化運動時期,口琴傳入我國,至今也已有七十餘年歷史。1931年,上海生產出我國自製的第一批口琴。 口琴經過一百餘年不斷改進,品種已發展到100多個,吹奏方法也日趨多樣化,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它不僅能 演奏一般曲目,也能演奏高難度的優秀名曲及大型樂曲;不僅能獨奏,也能進行重奏、合奏以及與其它樂器一道演奏,效果卓越。口琴已成為一種越來越具有自身特色的樂器。 口琴種類大體可分為單音、復音、重音、半音階、合奏用口琴等幾大類。品種主要有復音(高音)、重音、半音 階、和弦、貝司、中音、低音、笛聲、多調、特調、電化、寬音域、導風式、工藝口琴等100多種,不同品種有其不同的特點與功用。 口琴品牌我國主要有上海口琴總廠、天津口琴廠、長江口琴廠等廠家生產的上海牌、友誼牌、快樂牌、百靈牌、 勝利 牌、敦煌牌、天鵝牌、百利牌等。
J. 口琴源於哪個國家
口琴源於中國,大約數千年前,被成為笙「Sheng」。這種由竹簧片發聲的樂器很快風靡亞洲,在傳統音樂中占據重要地位。18世紀後期,Sheng傳入歐洲,很快在音樂界流行開來。【譯者註:遠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笙的雛型。在出土的殷(公元前1401~前1122)墟甲骨文中有「和」的記載。「和」即是後世小笙的前身。《爾雅·釋樂》記載:「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 】
19世紀,歐洲樂匠們開始嘗試用金屬簧片來代替Sheng中的木質簧片。大約在1820年,一名叫Christian Friedrich Buschmann的年輕樂匠打造出了第一支採用金屬簧片的口琴(當時稱為Aura)。這種Aura以它獨特的魅力而受到音樂家們的廣泛好評;但當時的Aura卻只有吹音,而沒有吸音。
大約在1825年,歐洲人Richter發明了一種樂器,成為了現代口琴的雛形。該樂器擁有10個吹孔和兩張簧板,每張簧板上由10片簧片。這樣,在每個吹孔上通過吹氣和吸氣都可以發音,Richter所選擇的這些音符也就是現在全音階口琴(Diatonic Harmonica)的音階排列,有時也叫做標准Richter音階。
口琴的大量生產是在1829年的Vienna,很快在其他城市也出現了口琴製造廠。在德國小鎮Trossingen,鍾表匠Christian Messner和他的表兄Christian Weiss利用業余時間來製造口琴,但很快他們的口琴生意便紅火了起來。幾年後,當地另一位鍾表匠Matthias Hohner開始拜訪 Messner和Weiss,並學到了口琴的製作工藝,同時也開始了自己口琴生意。
顯然,Matthias Hohner並不是一名很棒的口琴手,然後他卻是一位出色的商人。在市場是,Matthias擊敗許多競爭者,並且開始向美國出口口琴,很快美國便成了他最大的市場。1900年,Matthias將生意移交給了5個兒子管理。
在20世紀的前半葉,口琴的流行度繼續擴展延伸,與此同時口琴樂隊也發展迅速。Hohner發展了半音階口琴(Chromatic Harmonica),通過控制一個按鈕可以演奏出所有的音符。1930年,Larry Adler 成為最著名半音階口琴手,這項榮譽一直保持到2001他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