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 電腦是什麼時後發明的
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內特發明的,容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2. 計算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
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拓展資料: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參考文獻:網路-計算機
3. 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大約在1940—1942年間,在研製導彈的過程中,急需要有一種能迅速計算的工具,以便對導彈的飛行進行控制。在它偏離人所預測的軌道時,把它拉回到軌道上來。這樣就產生了能在1/10秒或1/100秒的時間內計算出導彈運行軌跡同預定軌道的偏差的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不以十進位制進行計算,而是用二進位制計算的。它的出現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發明之一。第一台計算機的發明者是一位名叫馮·諾埃門的數學家
4. 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腦技術的興起
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三大主體技術中,電腦技術是對當代世界影響最大的技術領域。雖然電腦技術的興起在時間上略晚於核能技術,但由於電腦技術比核能技術所產生的革命影響更為廣泛、更為深遠,因此電腦技術的興起不僅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興起的主要技術標志,而且成為整個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技術標志。
一、計算機發展的由來
電腦技術的興起雖然始自於20世紀40年代中期,但它的技術基礎和科學基礎的形成卻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年代。
首先,就其技術基礎而言,在第一代電子計算機尚未發明之前,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所必經的自動機械,計算工具和電子技術這三大技術基礎已相繼形成。
在自動機械方面,中國早在古代即有指南車、記里車、水運儀象、提花織機等機械技術發明。特別是提花織機技術的西傳,曾對西方的自動機械技術的發展產生過直接影響。19世紀30年代初,法國發明家雅卡爾(J.M.Jacgnard 1752~1834)發明了近代提花織機。而英國數學家拜比吉所以能在19世紀中期提出他的新的機械計算機的設計,正是他把雅卡爾的提花織機的穿孔卡片自動控制技術引入其設計的結果。此後,這種源於提花織機的穿孔卡片自動控制技術即被成功地用於機電式計算機之中。
在計算機工具方面,早期的計算機工具已相繼經歷了機械計算器、機械計算機、機電計算機這樣三個前後相繼的歷史發展階段。
機械計算器是計算工具的孕育階段。中國元末發明的算盤,既具有運算器的功能,又具有存貯器的功能,因此可以說是這一階段的一種典型的機械計算器。
機械計算機是計算工具的成形階段。在這一階段,法國數學家什卡(Schlckarg 1592~1635)於1623年,法國數學家巴斯卡(B.Pascal 1623~1662)於1642年,都曾分別發明過可進行加減運算的機械計算機。此後,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在研究巴斯卡計算機時,最先提出了把二進制用於計算機的設想。但在萊布尼茨以後,機械計算機的研製一直處於沉寂狀態。直到進入19世紀以後,英國傑出數學家拜比吉(C.Babbage 1792~1871)才再度開始進行機械計算機的研究。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拜比吉研製的分析機雖然未能取得完全成功,但拜比吉的設計思想卻為後來機電式計算機的興起奠定了技術基礎。
機電式計算機是計算工具的發展階段。19世紀末,由於電力技術的發展和繼電元件的發明,使計算工具開始從機械式計算機向機電式計算機過渡。1890年,美國統計工程師霍勒里斯(H.Hollerith 1860~1929)為了人口統計分析的需要,發明了第一台以電磁元件為基本元件,以電動機為動力的機電式計算機。霍勒里斯的這一發明可以說是計算機技術進入發展階段的歷史起點。
到了20世紀初期至40年代初期,機電式計算機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1941年,德國計算機工程師朱斯(K.Zuse 1910~)曾研製成功機電式計算機Z3。在美國,哈佛大學的計算機工程師艾肯(H.Aiken 1900~1973)在IBM公司的支持下,於1944年研製成功「自動程序控制計算機Mark I號」。1946年,艾肯等人又研製成功一台全部使用繼電元件的「Mark II號」,艾肯等人的這種機電式計算機雖然旋即為電子計算機所淘汰,但它的研製成功卻為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奠定了直接的技術基礎。
在電子技術方面,從1904年第一隻電子管的發明到1938年第一台雷達問世,以電子管為主要技術標志的電子技術不但在電子元件和電子線路這兩大基礎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而且在廣播、電視、雷達等電子應用技術領域得到了初步發展。可以說,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正是興起於20世紀初期的電子技術向當時已有的機電式計算機技術領域滲透的必然成果。
當然,除了技術基礎之外,電子計算機所以能在40年代中期發明,也源於電子計算機所必須的數學基礎及其他相關科學的理論基礎在此以前已相繼形成。
首先,在電子計算機的數學基礎方面,作為電子計算機的主要數學基礎的布爾代數在19世紀中期即已奠基。布爾代數即邏輯代數,它是由英國數理邏輯學家布爾所創立的。1854年,布爾發表了邏輯代數的奠基性著作《思維規律研究》。在這一論著中,布爾以二進制為進位基礎,把形式邏輯學歸結為一種代數的演算。在這種邏輯代數演算中,他從一組邏輯公理出發,像推導代數公式那樣來推導邏輯定理,這種邏輯代數後來經過德國數學家施羅德(E.Schroder 1841~1902)等人的進一步發展。此後
便成為電子計算機所必需的主要數學基礎。
其次,有關電子計算機本身的工作原理等基礎理論研究,已由英國數學家圖林(A.M.Turing 1912~1954)等人在30年代基本完成。
1936年,圖林發表了一篇題為《關於理想計算機》的論文。在這篇論文中,圖林提出了理想計算機的基本理論模型。圖林的這一理論模型的基礎是他為「可計算性」下的一個嚴格的數學定義。這一定義的理論要點是:任何一個可計算數都具有可計算序列;而任何一個具有可計算序列的可計算數都具有可計算性。從這一定義出發,圖林提出了理想計算機的定理:存在著這樣一種理想計算機,它能模擬任何一種給定的計算機,這種能夠模擬任何一種特定計算機的理想計算機就是通用計算機。此外,圖林還提出了理想計算機的「程序內存」和邏輯構成的理論。由於圖林提出了一套理想計算機的基本原理,所以人們後來便把圖林所提出的這種理想計算機稱為「圖林機」。
圖林提出理想計算機原理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研製具體的計算機,而是為了建立計算機的一般理論基礎。也正因為如此,他的關於理想計算機的「圖林機」理論模型也就成為第一代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發明的直接的理論基礎。
可見,到了20世紀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電腦技術興起的各種技術基礎和科學基礎即已相繼形成,只要有某些更直接的動因的作用,同時又有某些更善於綜合各種相關科學技術成就的發明家,電腦的問世已是指日可待了。
二、第一代電腦的發明
由於發明電子計算機所必需的各種技術基礎和科學基礎已相繼形成,到了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不少科學家和工程師即相繼開始進行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在德國,著名計算機專家朱斯於1942年設計出了一台電子計算機,並造出了部分運算元件,但其研製未能得到政府的支持而夭折。在美國,數學物理學家阿塔納索夫(J.Atanssoff 1903~?)在1941年也曾提出過一台可解線性方程的電子計算機的設計方案,但由於他也未能得到經費的資助,所以也只是在研製出少數元件後就終止了其研製計劃。
在電子計算機發展史上,真正發明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學院電工系的工程師莫希萊(J.W.Mauchly 1907~1980)及其研製小組。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而使太平洋戰爭爆發。1942年初,莫爾學院電工系與美國陸軍所屬的阿拉伯丁彈道研究所共同承擔了每天為海陸軍方提供6張火力表的任務。其中每張火力表都要計算幾百條彈道。即使是最熟練的計算員,用當時最好的台式機電計算機計算一條彈道也要用20小時,而用當時最好的機電式微分分析機計算一條彈道也要15分鍾。為此,當時曾聘用200名專職計算員來進行彈道的計算工作。即使這樣,仍無法按要求完成火力表的計算任務。
由於機電式計算機無法及時完成彈道計算任務,莫希萊在1942年8月提出了一份題為《高速電子管裝置的使用》的設計方案,建議研製以電子管為主要元件的電子計算機。莫希萊的建議立即得到了軍方的支持。此後,即組建了以莫希萊為總設計師、莫希萊的助手艾克特(J.P.Ecker 1919~)為總工程師的莫爾研製小組,主持研製新的「電子數值計算機」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即通常所說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
1943年6月,莫爾學院與軍方正式簽訂合同,開始進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此後在兩年半的時間內經過20次方案的修改和樣機的調試,終於在1945年底研製成功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ENIAC總耗資48萬美元,用了18000個電子管,70000個電阻,10000個電容,總重量達30噸,總佔地面積為170平方米。為了散熱,還配有一台重達30噸的冷卻裝置。1946年2月15日,當ENIAC在舉行揭幕典禮之後投人正式使用時,其運算速度已為每秒5000次,即已比當時最好的機電式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快1000倍。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是現代技術發明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技術發明之_。因為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發明不僅使計算機實現了從機電式計算機到電子計算機的偉大變革,而且直接拉開了電腦技術發展的序幕,特別是直接拉開了第一代電腦技術發展的序幕。
由於ENIAC是程序外插型計算機,因此它在發明以後不久即為諾依曼所設計的程序內存型計算機EDVAC所代替。
由於ENIAC是程序外插型計算機,准備一個運算的程序要花幾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這與ENIAC已具有的運算高速度很不適應。此外,ENIAC還有存儲容量太小等局限。鑒於ENIAC的程序外插等主要技術局限,諾伊曼即著手設計研製新的電子計算機。
早在1945年6月,諾伊曼就曾提出過「程序內存」的設計方案。他把這種程序內存的計算機稱為「離散變數自動電子計算機」(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即通常所說的EDVAC。同ENIAC相比,程序內存的實現和二進制的採用可以說是EDVAC的兩項最重大的技術變革成就,而程序內存則可以說是EDVAC優於ENIAC的最主要的技術標志。
諾伊曼提出EDVAC的設計方案之後,莫爾小組曾接受其方案開始進行這種新樣機的研製。但此後不久,莫爾小組因ENI-AC的發明權之爭而陷於分裂。小組主要成員莫希萊和艾克特脫離開小組另建公司,因此使美國的EDVAC的研製受到了影響。
當美國的程序內存電子計算機的研製受挫時,英國劍橋大學數學系實驗室則於1949年5月按諾伊曼的設計思想研製成功了第一台程序內存電子計算機EDSAC。而美國的第一台程序內存計算機直到1950年才開始安裝,1952年才正式投入運行。據說英國早在1943年就研製出了專用電子計算機,不過由於英國嚴格保密而不為世人所知。
從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發明的40年中期到5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內,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標志是電子管被普遍用作計算機的邏輯元件,而其主要技術成就則是程序外插型和程序內存型這兩種類型的電子計算機的相繼發明,特別是程序內存型的諾伊曼機的發明。雖然這一時期的程序存儲技術尚不成熟,但由於計算機已相繼實現從機電計算機到電子計算機的變革,從程序外插型電子計算機到程序內存型電子計算機的變革,因此也就為第二代電腦的興起奠定了直接的技術基礎。
三、第二代電腦的發展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是第二代電腦的發展時期。
第二代電腦的主要技術標志是分立的晶體管元件的普遍採用,因此第二代電子計算機通常被稱為晶體管計算機。
就其科學淵源而言,第二代電腦的興起主要源於半導體物理學在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的進一步發展。
1947年底,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的肖克利、巴丁、布拉頓等人發明了第一隻半導體管,即第一隻晶體管。由於晶體管具有體積小、能耗低、壽命長等電子管所無法比擬的優點,因此它一問世,即在電子技術領域內掀起了一場以晶體管代替電子管的電子技術的深刻革命。50年代初,由於晶體管技術已有初步發展,它也就立即向一切與電子技術有關的技術領域滲透。特別是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在1952年問世之後,更是推動了電子技術革命的深入發展。
繼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問世之後,貝爾電話實驗室即著手進行晶體管計算機的研製。1954年,該實驗室即為美國空軍研製成功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TRADIC。由於這台計算機的邏輯元件普遍採用了晶體管,因此整機的體積大大減小,重量大大減輕,並因此被用作飛機的第一代機載計算機。
由於晶體管計算機具有電子管計算機所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所以它一問世,即得到迅速發展。1955年,美國的阿爾馬公司生產出了第一台可裝在洲際導彈中的彈載計算機,1957年,晶體管計算機即進入民用普及階段。1958年4月,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電子計算機公司——美國的IBM公司即開始批量生產晶體管計算機。同年,英國、前聯邦德國、日本等國的公司也開始批量生產晶體管計算機。1959年,美國的菲爾克公司研製成功第一台大型通用晶體管計算機。至此,電子計算機即進入第二代
電子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的興盛時期。
在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時期,計算機在兩方面取得重大的技術進展。其一,在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和邏輯線路方面,普遍採用了晶體管和晶體管線路,在計算機的存儲器方面,普遍採用了快速磁芯存儲器。由於這兩大技術變革的實現,使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從每秒幾千次提高到每秒幾十萬次;而主存儲器的容量從幾千字提高到10萬字。與此同時,計算機的體積成倍的減小,售價成倍地降低。也正是由於這兩大技術變革的實現,電腦也就實現了其發展史上的以分立晶體管為主要技術標志的第二次革命。
四、第三代電腦的發展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是第三代電腦的發展時期。
第三代電腦的主要技術標志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的普遍採用。因為集成電路的最初的集成度較小,所以第三代電子計算機也被稱為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就其科學技術淵源而言,第三代電腦的興起主要源於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半導體物理和半導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源於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發明。1959年初,美國得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工程師基爾比(J.Kilby 1923--)發明了第一塊集成電路。這塊集成電路是一塊含有晶體管、電阻、電容在內的單元電路。雖然它是一塊完整的單元電路,但其面積僅為1平方毫米左右。同分立的晶體管相比,集成電路更具有容量大、體積小、功耗小和組裝快等技術優點。因此它一經問世,即在電子技術領域引起又一次新的技術革命。
1961年,得克薩斯公司與美國空軍合作,研製成功了第一台集成電路計算機。這台電子計算機由578塊小規模集成電路組成。主機僅重285克;體積僅為100cm3,功耗僅為16瓦。第一台集成電路計算機的發明,正式拉開了第三代電腦發展序幕。
繼第一台集成電路計算機發明之後,各種易於飛機和火箭攜帶的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即在1962年以後相繼問世。自此,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進人全面發展時期。1962年,美國的IBM公司為了保持在計算機技術領域中的壟斷地位,前後投資50億美元用於研製小規模集成電路通用計算機。1964年4月,該公司即宣布批量生產兼備各種用途的IBM360集成電路系列通用計算機。IBM360系列計算機是第三代電腦的典型產品。它的成功,標志第三代電腦已進入其興盛和成熟的發展時期。
在第三代電腦發展時期,電子計算機同樣實現了兩項重大的技術變革。其一,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和邏輯線路普遍實現集成電路化;其二,計算機的輸入、輸出、外存、列印、顯示、記錄等外部設備開始實現電子化。其中邏輯元件與邏輯線路的小規模集成電路化是第三代電腦的主要技術標志。正是由於邏輯元件與邏輯線路的小規模集成電路化的實現,才真正使電子計算機進入小型化的發展時期。
由於小規模集成電路化的實現,使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提高到每秒數百萬次乃至數千萬次,而單機的體積和重量反而成倍地減小,單機售價也成倍地降低,也正是由於小規模集成電路化的實現,計算機又實現了其發展史上的以小規模集成電路為主要技術標志的第三次革命。
五、第四代電腦的發展
第四代電腦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它的發展始自70年代初期。
就其技術基礎而言,第四代電腦的興起主要源於70年代初半導體集成電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源於半導體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明。1971年,美國的英特爾公司在小規模和中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基礎上,最先在一塊面積(2.97×4.04)平方毫米的矽片上成功地集成了由2200個晶體管組成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從而為第四代電腦的興起奠定了直接的技術基礎。同年,該公司即以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研製成功了第一台微電腦。1973年,大規模集成電路開始普遍代替小規模和中規模集成電路,電
子計算機自此即進入第四代電腦的全面發展時期。
在第四代電腦發展時期,電子計算機出現了微型化和巨型化這樣兩個新的發展趨向。
在微型化方面,微型機的發展主要源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集成度的不斷發展。1971年,美國的英特爾公司即研製成功第一台微處理機。此後,每個微處理機的晶元上的集成度即普遍達到幾千隻晶體管。同60年代初的小規模集成電路相比,這已是重大的技術進展。而到了80年代初期,同等面積的每個晶元上集成度已發展到高達數十萬只晶體管。特別是以大規模集成電路為基礎的微處理的發明,更使微型機的發展日新月異。早在1977年,美國的蘋果(Apple)電腦公司即開始大批量生產家用微電腦。自此,微電腦也像當年的電視一樣進入普及性的發展時期。
在巨型化方面,同樣也由於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使單機巨型化的發展有了可能。1975年,由美國伊利諾斯大學設計,由寶來公司製造的第一台每秒運算1.5億次的巨型機問世。不過這台巨型機實際上是一個以主機和輔機的主從復合系統為基礎的巨型機。因此,第一台真正的單機巨型機是美國電腦工程師格雷在1976年主持研究成功的Cray—I型計算機。該機最高向量運算速度為每秒2.5億次,而其主機佔地面積僅為7m2。
在巨型化方面,除了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採用使單機巨型化之外,在這一時期內還出現了以多機系統為基礎的三種不同類型的巨型機。其一是以雙機對稱系統為基礎的巨型機。70年代初期,美國的IBM公司最先研製成功這種巨型機。1972年,日本也研製成功這種巨型機,這種巨型機後來又進一步發展為四機對稱系統的巨型機。其二是以主從復合系統為基礎的巨型機。這種類型的巨型機由一台中央處理機和多台外圍處理機聯合構成主從復合巨型機系統。1976年,美國的一台投入運行的巨型機CDC6600即是屬於這種類型的第一台巨型機。其三是以多微機復合系統為基礎的巨型機,這種巨型機是由多台微型機構成的一個巨型機系統。就其技術實質而言,這種類型的巨型機已是一種巨型機系
統。
在第四代電腦發展時期,電子計算機也同樣是在兩個方面實現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其一,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和邏輯線路普遍實現大規模集成電路化。其二,計算機出現了微型機和巨型機這樣兩種新的系列。在這兩大技術突破中,大規模集成電路是第四代電腦興起的主要標志,而微電腦的興起則是第四代電腦的主要技術成就。也正是由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化的實現和微電腦的興起,使電腦又實現了其技術發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5. 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出來的誰發明的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電腦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名叫ENIAC(愛尼阿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要求賓州大學莫奇來(Mauchly)博士和他的學生愛克特(Eckert)設計以真空管取代繼電器的「電子化」電腦——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電子數字積分器與計算器),目的是用來計算炮彈彈道。
這部機器使用了18800個真空管,長50英尺,寬30英尺,佔地1500平方英尺,重達30噸(大約是一間半的教室大,六隻大象重)。它的計算速度快,每秒可從事5000次的加法運算,運作了九年之久。吃電很兇,據傳ENIAC每次一開機,整個費城西區的電燈都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損耗率相當高,幾乎每15分鍾就可能燒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員須花15分鍾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出壞掉的管子,使用上極不方便。曾有人調侃道:「只要那部機器可以連續運轉五天,而沒有一隻真空管燒掉,發明人就要額手稱慶了」。
從第一台計算機誕生至今已將近60年了,在這期間,計算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首先是晶體管取代了電子管,繼而是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處理器和存貯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數量越來越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存貯容量迅速增加。
當年的「埃尼阿克」和現在的計算機相比,還不如一些高級袖珍計算器,但它的誕生為人類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使得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6. 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版,最初的目的是幫助權處理復雜的數字運...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
7. 電腦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8. 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又是誰
一般來說,世界上第一部電腦,是1945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專特設屬計和研製出來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實就是電子識字計算機。不過,在這之前,人們研究電腦已經很廠一段時間了.
9. 最早的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10. 電腦是什麼時間發明的
1946年,美國賓夕來法尼亞大學源電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領導,為美國陸軍軍械部阿伯丁彈道研究實驗室研製了一台用於炮彈彈道軌跡計算的「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簡稱ENIAC)。這台叫做「埃尼阿克」的計算機佔地面積170平方米,總重量30噸,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6000個開關,7000隻電阻,10000隻電容,50萬條線,耗電量140千瓦,可進行5000次加法/秒運算。這個龐然大物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舉行了揭幕典禮。這台計算機的問世,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