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新型中美關系

新型中美關系

發布時間: 2020-11-22 13:53:04

1.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第一,這種新型關系不同於40年前、20 年前甚至10年前的中美關系。過去中美關系是「超—強關系」,即唯一超級大國美國與「多強」之一的中國的關系。而今天中美關系則更像「老大—老二的關系」,開始被真正賦予國際關系史上「權力轉移」的特殊意義。與此同時,中美戰略基礎已經出現松動。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美具有共同對付蘇聯的戰略基礎,冷戰結束後依靠全球化時代經濟相互依存,「9·11」事件後兩國則擁有反恐合作與經貿合作「雙引擎」。而如今,反恐合作已難以支撐中美關系。更重要的是,美國大張旗鼓推動亞太「戰略再平衡」,給中國周邊安全與睦鄰外交帶來新挑戰。

第二,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有別於歷史上其他大國關系。越來越多的美國政要和戰略界人士已經認識到,中國不是前蘇聯,不尋求意識形態擴張和顛覆現有國際體系,因此中美不會重蹈美蘇關系的覆轍。二戰後美國同歐、日關系也保持了長時期的和平,但這種和平建立在美國對歐日的控制、彼此相同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以及軍事同盟基礎上,而中國不可能放棄社會主義制度,也不太可能同美國結成戰略同盟,因此也難以想像中美關系會像美歐、美日關系那樣。可以說,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是一條全新的道路,只能靠兩國人民自己摸索、創造條件。

2.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一.創新思維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創新思維。拋棄冷戰思維,創新相處之道,是目前解決中美大國關系的重要思路。應該看到,要讓中美兩國實現長期的良性互動,中美兩國就需要打破傳統大國爭霸思維,創新兩國的相處之道。 中美關系的本質不是任何一種短期行為,而是一種更為持久的長遠利益。中美關系是一種開放性結構,要求中美兩國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新思維,不斷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發生了深刻變化,必須與時俱進,因時而變。走出一條符合世界發展潮流、符合本國國情和中美關系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新型大國關系之路。

二.相互信任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相互信任。國與國之交應以誠信為本。戰略互信是實現中美關系長遠、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戰略互信的缺失、對彼此戰略意圖的疑慮,成為當前中美關系前進征途上面臨的重要障礙。防止中美戰略誤讀、誤解甚至誤判,雙方更加客觀、理性、真實地看待和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培植深厚的戰略互信,是推進中美關系前進的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中美友好與合作,只能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中美要採取切實增進雙方互信的實際行動.防止中美陷入疑慮的漩渦。增進互信的重要渠道就是加強彼此了解。中美要充分利用業已形成的60多個對話磋商機制,並讓兩國更多的民眾、更多的團體、企業、智庫和媒體,加入到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宏偉事業中來,廣泛深入地開展對話、交流、溝通和合作,把中美戰略互信這個偉大工程打造得更加堅實。

三.平等互諒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平等互諒。中美兩國國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中美兩國在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宗教信仰、歷史背景和發展水平等方面都不同,兩國對問題的看法有差異、有分歧甚至有矛盾都是正常的,問題是如何面對這些分歧並富有智慧地超越分歧、尋求共識、找到共同利益。歷史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中美之間有分歧並不可怕,只要雙方相互尊重,通過對話交流,增進理解,妥善處理,善於縮小分歧、積極化解分歧、不斷超越分歧、有效管控分歧、妥善處理分歧,在中美雙方共同關心和面臨的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中,廣泛凝聚共識。最大限度地尋求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彼此合作領域,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就會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四.積極行動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積極行動。前中美兩國之間已經建立了六十多個合作機制,這些合作機制為中美之間各領域合作起到良好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隨著兩國關系的深入發展,關乎中美雙方利益的議題不斷增多,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兩國不斷深化合作。不論是在合作領域的擴大,還是在合作程度上的加深,深化合作是發展兩國關系的強大動力。 中國有句古話,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們要採取扎實有效的行動,把雙方達成的各項共識落到實處,推動廣泛領域務實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讓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切實享受中美合作帶來的好處。

五.厚植友誼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厚植友誼。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國社會各界交流交往,讓更多人成為中美友好合作的參與者、支持者。加強對話,擴大共識,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增進互信、加強友誼、深化合作」,這是中方對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和厚植友誼的巨大誠意,無疑對進一步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堅定了重要的意義。

3. 分析「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思想

1、第一個方面中美兩國關系是非結盟的關系,不像西方有些政治家和媒體所評論的,中美可能成為事實上的G2。但是我認為從長遠來看,中美兩國的緊密關系,由於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中美兩國的國情有著很大的差異,所以中美兩國是不可能兩國集團的,是不可能產生更緊密的結盟關系的。

2、第二個方面中美兩國關系也希望不要陷入歷史上大國關系這種對抗的關系,因為根據歷史的規律,新興的大國和現有的大國一般是通過沖突對抗、甚至爆發戰爭的方式。那麼全球化的今天中美關系已經非常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所以中方不願意,也不希望看到中美關系陷入對抗的邊緣。

3、第三個方面中美關系從中方來看,希望要推進一種求大同的關系,因為中美關系已經有一個巨大的共同利益,這個共同利益關繫到上百萬家庭的,中美兩國家庭的幸福安危。所以從大局出發的話,中美關系只能是把蛋糕逐漸做的越來越大,

4、第四方面這個大關系我認為存小異,或者說叫妥善的解決中美關系存在的問題。正像剛才李成先生所談到的,中美關系盡管有很多的問題。很多的不信任,但是完全可以通過積極的對話去不斷的增加信任,去務實的解決問題,在此過過程當中推動兩國關系加強推進發展。

4. 如何看待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

中美如何構建新型關系?我認為以下幾點應成其一,尋求新時期利益匯合點,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奠定更堅實的基礎。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美具有共同對付蘇聯的戰略基冷戰結束後依靠全球化時代經濟相互依存,9·11 事件」後兩但隨著美國淡化反恐、強化戰略重心東移,中美不僅既有的反恐合作出現松動,而且還面臨如何實現在亞太良性互動的戰略考驗;而雙方幾乎同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則使得兩國經貿關系互補性減弱、競爭性增強,合作面受阻、摩擦面加大。因此,如何盡快建立新的戰略基礎、尋求新的利益匯合點就顯得格外緊迫。此外,應創新思維、突破禁區,努力探索形成「共通價值」。事實上,價值觀是介乎意識形態與戰略利益之間的中間地帶,中美在政治價值觀上有重大區別,但在非政治價值觀上仍有諸多相通之處,值得挖掘。很難想像單靠共同利益推動的大國關系能夠持久穩定,探尋「共通價值」理應成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應有之義。其二,豐富兩國交流渠道,釋放人文交流和地方交流的能量,發揮兩軍交流的獨特功效,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注入源頭活水。中美建交至今,高層交往、政府間交流已非常成熟,立法機構的互動也日益頻繁,但人文和地方交流的潛力還遠未挖掘。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議機制的建立並成功運行三輪,取得了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所取得難以奢求的眾多具體成果,這充分說明,人文交流既因其低政治性而較少敏感,又因其符合兩國人民利益而潛力無窮,可以大有作為。兩軍交流始終滯後於兩國政治經濟關系,已成中美關系的一大軟肋。要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兩軍關系必須發揮更大作用,不僅要繼續成為牽制美國反華言行的利器和杠桿,而且要充當推進兩國關系的動力和平台。 其三,在深化雙邊外交和發展多邊外交基礎上,推進「中美 + x」三邊外交,破解新時期中美關系發展的難題。當今中美關系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深受「第三方」因素掣肘或捆綁。這些「第三方」或為美盟國,或是中國友邦,有的與中國有主權領土爭端,有的同中國有深厚歷史友誼,且多處於中國周邊敏感地帶。長時期以來,中國外交強調「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在中美關系與中鄰關系間有所區分、分頭推進。隨著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美國因素已然深度捲入亞太地區,中、美、鄰之間已成為必須始終聯系起來加以考慮的有機整體。正如推進中美關系必須考慮日本、韓國因素一樣,解決中菲、中越矛盾也不能不考慮美國素中、美、鄰三方都想利用矛盾,但又都不願在另兩方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奧巴馬政府目前大力運籌亞太小多邊或三邊外交,正是意圖居中制衡、掌控局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深化了不同層次的雙邊關系,也大力拓展了多邊外交,但三邊外交仍著力不夠。積極推動以「中美 + X」為先導的三邊外交,豐富雙邊與多邊之外中國整體外交布局,謀求中美與中鄰關系的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似應提上日程 四,其四,繼續韜光養晦,堅持苦練內功,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根本。中國雖快速崛起,但離最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有相當距離;美國雖遭遇困境,但綜合國力優勢與復甦潛力依然巨大,中美實力差距近中期難以實質性縮小。這意味著,克服自滿情緒、堅持韜光養晦仍是戰略必須。其目的,仍是要通過苦練內功發展壯大自己。美蘇冷戰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隨著大國之間有關對抗的各種「競賽規則」逐步建立並完善起來,冷戰越是到後期越是演變為一場對抗雙方比試「內功」的競爭。蘇聯及其集團的最終瓦解,恰恰是其「內功」不濟的表現和結果。目前,美國正在收縮戰線、深化變革以盡快脫困重振,歐盟亦在進行深層次體制性變革以圖困中求變,俄羅斯堅守底線追求「偉大復興」,各大國幾乎均在對內深化體制性變革、對外謀求戰略性空間。在這輪全球性大變革、大調整浪潮中,中國只能乘勢而上,否則便會「不進則退」 最後,對美外交既需要大戰略謀劃,也需要細致推進,這是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保障。40年前,毛澤東決定打開中美關系大門乃基於對國際格局的大判斷和大戰略需求; 33 年前,鄧小平推動中美建交,是為盡快改善國際環境、引進美國的資金、技術、人才,加速中國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對美外交的中心目標是什麼?基本任務是什麼?同樣需要戰略思考。毛澤東和尼克松打開中美關系大門時,其最大貢獻是能夠超越眼前的問題而放眼未來。而實現這種超越,既是因為領導人的遠見卓識,也是因為長期隔絕使得當時中美雙方沒有日常的短期問題,所有問題都是長遠的和戰略性的。今天的中美關系現實則既需要解決戰略性問題,還需要處理紛繁復雜的日常問題。既要大深遠,又要細深實。既要登高望遠,還需腳踏實地。這對新時期中國的對美工作顯然提出了更高要求。

5. 新型大國關系的重點在中美關系2000字論文

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國家之間一樣,更何況是好是壞,只有利益,相互的優勢,如果利用對方的價值輸了球,那麼就沒有的關系,這張臉准備轉身。

6. 當代世界:如何發展和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列印文章發送給好友分享按鈕[提要] 40年前,中美兩國歷史性地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中美應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雙方應妥善處理兩國關系中的敏感問題,不相互製造麻煩,不逾越對方底線,不搞政治對抗。 40年前,中美兩國歷史性地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40年後的今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美應進行第二次握手,這是更高境界,更加信任的握手。中美兩國應站在中美及全球戰略高度,深入思考兩國關系的本質和未來。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是什麼?如何發展和推進這種關系? 一、消除疑慮,增進互信是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基礎 戰略互信是實現中美關系長遠、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戰略互信的缺失、對彼此戰略意圖的疑慮,成為當前中美關系前進征途上面臨的重要障礙。。 中國坦誠地告訴世界,中國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堅定不移。所以「遏制」中國不應成為美國的政策。中美要充分利用業已形成的60多個對話磋商機制,並讓兩國更多的民眾、更多的團體、企業、智庫和媒體,加入到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宏偉事業中來,廣泛深入地開展對話、交流、溝通和合作,把中美戰略互信這個偉大工程打造得更加堅實。 二、超越分歧,尋求共識是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保證 歷史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中美之間有分歧並不可怕,只要雙方善於縮小分歧、積極化解分歧、不斷超越分歧、有效管控分歧、妥善處理分歧,在中美雙方共同關心和面臨的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中,最大限度地尋求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彼此合作領域,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就會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三、尊重包容,文明互鑒是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前提 首先,中美應相互尊重、包容對方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中國強調尋求共識,但「中國決不應期望美國中國化」,美國「也決不應期望中國美國化」(尼克松語)。因此,中美應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借鑒,相向而行。 其次,中美應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雙方應妥善處理兩國關系中的敏感問題,不相互製造麻煩,不逾越對方底線,不搞政治對抗。在國家安全、主權、台灣、西藏、新疆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上,希望美方遵守原則,恪守承諾,謹慎處理,避免中美關系受到干擾和損害。 四、相互依存,利益交融是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條件 在全球化的大舞台上,兩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利益交融,中美實際已成為發展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中美關系是集雙邊、地區和全球「三位一體」多功能、復合型結構的關系,其重要性無處不在。在雙邊層面,僅以經貿為例,中美經貿合作創造了互利共贏的奇跡。經貿合作使中美雙方都成為贏家。在全球及地區層面,中美兩國不能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但沒有中國和美國,任何全球性問題可能都得不到解決。在層出不窮的全球問題的議程上,中美誰也離不開誰,共迎挑戰,共擔責任,是中美兩國義不容辭的責任。 五、與時俱進,開創未來是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本質 中美關系是一種開放性結構,要求中美兩國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新思維,不斷開拓創新。新型的中美大國關系,適應了時代的要求,歷史的進步,拋棄了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中美兩個大國最大的希望和最大的挑戰,都聚焦在能否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大國關系。為了中美世代友好和世界的和平穩定,中美有責任、有智慧、有能力走出一條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大國關系之路,而新型的中美關系,不僅為新型的大國關系,也為新型的國際關系,創造出新的典範!

7. 什麼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新型大國關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系為核心特徵的大國關系,是崛起國和既成大國之間處理沖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雙方將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主題,這一概念被高調推出。中美雙方為此都作出努力。2012年11月,未來中美關系的走向成為國際主流媒體關注的焦點,新型大國關系更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

8. 當今新型中美關系核心點

斗而不破,和而不同。

9.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這是一個需要中美雙方,包括社會各界共同來探討和實踐的系統性工程,同時也是一個需要雙方保持政治定力,持之以恆、不懈推進的長期事業。

首先,我們要不斷增進戰略互信,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石之上。中方始終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我們從來都沒有想要挑戰甚至取代美國地位的戰略意圖,而是真心實意地希望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共同維護和平,共同實現發展。我們注意到,美方近年來也反復表示不把中國視為威脅,無意遏制中國,樂見中國走向強大,保持穩定。這是對的。只要中美各自都能秉持上述戰略取向並將其付諸行動,就一定能夠建立起戰略互信,不斷夯實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基礎。

第二,我們要大力促進務實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深厚的利益紐帶之上。中美建交以來,快速發展的經貿關系不僅給兩國各自的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紅利,也成為中美關系歷經風雨但始終破浪前行的壓艙石。

第三,我們要積極加強人文交往,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國與國的關系,歸根到底還是人與人的關系。當今時代,民意越來越成為影響甚至左右兩國關系走向的重要因素,人民相互友好,國家之間就友好,反之亦然。因此,能否成功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能否得到兩國多數民眾的理解、參與和支持。為此,我們應鼓勵和擴大兩國各領域、各界別民眾,包括家庭、社區、學校、民間團體等社會基層民眾之間的相互往來,讓他們增進相互了解和感情;我們應深化文化交流,使雙方在交流與碰撞中逐漸實現彼此包容與融合。我們還應積極引導各自民意,讓支持中美友好合作成為主流聲音,不斷壯大中美關系的社會基礎。

第四,我們要不斷加強在國際地區熱點及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緊密的共同責任之上。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維護地區和國際形勢穩定、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上有著越來越多的利益交集,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共同責任。中美如能攜手為世界的和平穩定、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不僅符合國際社會對中美兩國的期待,也理應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應有之義。中國已准備好與美國在地區和全球層面展開全方位合作,我們不是要搞所謂「兩國共治」,而是優勢互補,各擅所長,中國願意承擔與自身國力及國情相適應的國際責任,與美方一起,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產品。中美在任何問題上都可以合作,盡管我們有時候立場不盡相同,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溝通與對話,只要我們真正從兩國共同利益出發,從地區與世界的穩定繁榮出發,中美間的立場一定能夠越來越接近,中美戰略互信也一定會不斷得到深化。

10. 試分析當前轉型中的國際秩序,思考中國構建新型中美關系2000字

畫魚骨圖首先要把魚骨框架構建出來。建議你跟partners先頭腦風暴一下如何構建中美關系的方版法。權現在有很多畫魚骨圖的軟體,比如Visio 和億圖圖示專家。 Visio不太適合個人用戶,也沒有例子。億圖圖示專家裡邊有已經畫好的符號,對於沒有繪圖基礎的人再合適不過了。實在是趕時間的時候還可以直接套用模板和例子。確實省事不少。你可以先看看他們的例子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