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號的發明
㈠ 句號是誰發明的
標點符號
16世紀時,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系統。主要符號源內於希臘語法家們所用的小容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
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被人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音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標點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㈡ 句號是中國人發明的還是西方人發明的
外國人,古文是沒有標點的。但國人為了辨識方便,使用空心句號,外語用實心。
㈢ 標點符號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16世紀時,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系統。主要符號源於希臘語法家們所用的小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 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被人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音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標點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滿意請採納
㈣ 逗號和句號(,。)不是(,.)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版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權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㈤ 標點符號是誰發明的
標點符號 16世紀時,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系統。主要符號內源於希臘語法家容們所用的小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 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被人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音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標點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採納哦
㈥ 中國標點符號的起源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版讀」符號權。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㈦ 中國的標點符號是誰發明的
在1919年4月份,胡適、錢玄同、劉復、朱希祖、周作人、馬裕藻6名教授很不原因看著「現在的報紙、書籍,無論什麼樣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講文法的區別,連賞鑒的意思都沒有了」。
所以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大會上,他們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頒布通行「,。;:?!—()《》」等標點符號。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從此誕生。
因為古代樂器一般不添加標點符號,否則會給未經訓練的人造成閱讀困難。因此,1919年,馬玉藻,朱熹祖,錢玄同,劉甫,周作人,胡適等人共同提出新標點動議,上海商報於1919年2月出版了胡適的「中國哲學史綱」。
這是第一本用白話和新標點寫的「新書」。 1920年,在陳獨秀和胡適的支持下,王淵在上海一家小型出版社出版並出版了「水滸傳」。這是中國首次使用標點符號發表經典書籍。標點符號的使用在促進漢語白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句號的發明擴展閱讀:
第一個從國外引進標點符號的人是清末同文館的學生張德彝。同文館是洋務運動中清政府為培養外語人才而設立的,張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學生中的一員。
同治7年(1868年)2月,前駐華公使浦安臣帶領「中國使團」出訪歐美,張德彝也成為隨團人員中的一名。
張德彝有一個習慣,無論到哪個國家,都喜歡把當地的景色、人物、風俗習慣記錄下來,以「述奇」為名編成小冊子。1868年至1869年期間,他完成了《再述奇》。
眼下這本書名為《歐美環游記》,其中有一段介紹西洋的標點符號,雲:「泰西各國書籍,其句讀勾勒,講解甚煩。如果句意義足,則記『。』;意未足,則記『,』;意雖不足,而義與上句黏合,則記『;』。
又意未足,外補充一句,則記『:』;語之詫異嘆賞者,則記『!』;問句則記『?』;引證典據,於句之前後記『「」』;另加註解,於句之前後記『()』;又於兩段相連之處,則加一橫如『——』。
雖然張德彝不是有意識地向國內知識界引入標點符號,甚至帶有反對的口氣,覺得這些標點繁瑣,但是卻在無心栽柳的過程中為中國語言符號的發展帶來了新風。
㈧ 句號是誰發明的
「句讀」一詞指的就是。和, 漢朝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回為「句」;句中語答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㈨ 標點符號是誰發明的
倉頡!
㈩ 標點符號是誰發明的
標點符號
16世紀時,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系統。主要符號源於希臘語法家回們所用的小答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
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被人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音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標點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