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時間
1. 汽車發明的時間
汽車發明的時間應該是在19世紀80年代,最早是由德國人卡爾本茨發明的,最早的汽車是蒸汽機作為動力
2. 4大發明的發明時間
造紙術:公元105年東漢時期蔡倫進行了改進,使之普及化
印刷術:公元6世紀初的隋、唐之際
指南針: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戰國時期
火 葯:公元8~9世紀,道士煉丹過程中發明
參考鏈接:4大發明的發明時間?
3. 四大發明時間
1.造紙術 據考古發現,我國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就已經有了紙,不過這時的紙只是紡織業漂絮漚麻的副產品,產量很低,質量也差,還不能用於書寫.到東漢時期,蔡倫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對造紙術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還採用樹皮等一些含纖維的東西.並採用石灰鹼液蒸煮的加工技術,從而大大提高了紙的產量和質量.此後紙張開始代替竹帛,在全國推廣.公元6世紀後,我國的造紙術不斷外傳.使朝鮮、日本、阿拉伯、歐洲等地先後學會了造紙術.紙從此成為傳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2. 印刷術 我國造紙發明以後,由於出版書籍的需要,印刷術也隨之產生.公元6世紀初的隋、唐之際,出現了最早的雕版印刷術.這種印刷術一般用木材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給字板塗上墨,印在紙上.由於節工省時.很快盛行起來.宋代雕版印刷達到鼎盛時期,宋太祖開寶四年 (971年)於成都板印《大藏經》,共印5048卷,雕版達13萬塊,用了12年的時間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規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間,雕刻工畢?又創造了活字印刷術.即用膠泥做成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用這些活字排版,既節省費用,又大大縮短了時間,十分經濟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現是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禎又將膠泥活字改為木活字,創造了轉輪排字架.此後還出現了錫、銅、鉛等金屬材料製成的活字.活字印刷術從13世紀後傳到朝鮮、日本,到15世紀中葉,歐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是我國人民為人類做出的又一項重大貢獻.
3. 火葯 火葯是在煉丹過程中發明的,公元8~9世紀,煉丹家已經知道硫磺、硝石與木炭混合燃燒時,會發生劇烈的反應.這樣,在唐代就發明了以這三種物質為原料的黑色火葯.到宋元時期,各種葯物成分有了較合理的定量配比,並且先在軍事上得到使用,出現了最早的火炮、火槍、火箭、地雷、炸彈等火葯武器.現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的銅火鏡,製造於元年順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銅炮,由於靠火葯作為推動力,其威力較大,稱它為「銅將軍」.火葯在13世紀時傳到阿拉伯持國,阿拉伯和波斯把製造火葯的硝稱為「中國雪」.14世紀以後,我國製造火葯武器的技術經阿拉伯傳到歐洲.
4. 指南針 最早的指南針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別光滑的地盤上,用以指南,稱為司南.到宋代後期,人們又發現鋼鐵在磁石上磨過後,也會產生磁性.於是又出現了以此為原料的指南針.由於航海事業發展的需要,人們又開始使用了以此為原料水浮式指南針在陰雨天辨別方向.到元代時,航海已完全靠羅盤指南針指引航向.隨著對外貿易和海上交通的發展,指南針及應用技術先後傳到阿拉伯地區,並很快傳到了歐洲
4. 最早的電腦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5. 電腦是誰發明的發明的時間是多少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領導,為美國陸軍軍械部阿伯丁彈道研究實驗室研製了一台用於炮彈彈道軌跡計算的「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簡稱ENIAC)。這台叫做「埃尼阿克」的計算機佔地面積170平方米,總重量30噸,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6000個開關,7000隻電阻,10000隻電容,50萬條線,耗電量140千瓦,可進行5000次加法/秒運算。這個龐然大物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舉行了揭幕典禮。這台計算機的問世,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6. 表示時間的表示怎麼發明出來的
常用的時間表示詞
表「年」的詞語:除了歲、載、春、秋、春秋等詞語表示外,祀(殷代稱年為「祀」)、霜(賈島《渡桑乾》詩「客舍並州已十霜,歸心日放憶咸陽。」中的「霜」即年。)、稔(谷一熟為稔,故也謂「年」為稔)也是年的表示詞語。
歲暮:表示年終、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則指二十日(天)。
一旬:指10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農歷十六「既望」月團圓。
侵晨:指天正亮。
質明、拂曉、破曉:皆指剛剛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為旦日。
旦旦:連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夙夜:是指朝與夕。
中夜:指半夜時分。
夜闌:指深夜時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約指中午十二點。
光陰、歲月:皆指時間。
少頃、俄頃、少間:皆指一會兒的短時間。
須臾、瞬間、剎那、隨即、尋、俄、旋、遽:皆指極短的一小會兒時間。
「朔」日:稱農歷初一。
「望」: 稱農歷十六為「望」月團圓。
晦:農歷每月尾日為晦。
日:稱每一天。
旦:稱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稱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烏飛兔走、白駒過隙、日月如梭、光陰似箭也都是表示時間的詞,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國古代沒有發明計時用的時鍾之前,白日計時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動算時間;夜晚計時用的是「更漏」。我國直到明代才有了時鍾的出現。
7. 最早軟體是什麼時間發明
軟體發展的歷史可以大致分為如下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50年代到1960年代,是程序設計階段,基本是個體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這個時期,一個程序是為一個
特定的目的而編制的,軟體的通用性是很有限的,軟體往往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早期的軟體開發沒有什麼系統的方法
可以遵循,軟體設計是在某個人的頭腦中完成的一個隱藏的過程。而且,除了源代碼往往沒有軟體說明書等文檔,因此
這個時期尚無軟體的概念,基本上只有程序、程序設計概念,不重視程序設計方法,主要是用於科學計算,規模很小,
採用簡單的工具(基本上採用低級語言),硬體的存儲容量小,
運行可靠性差。
第二階段是1960年代到1970年代,是軟體設計階段,小組合作生產方式。在這一時期軟體開始作為一種產品被廣泛使用,
出現了「軟體作坊」。這個階段基本採用高級語言開發工具,開始提出結構化方法。硬體的速度、容量、工作可靠性有明
顯提高,而且硬體的價格降低。人們開始使用產品軟體(可購買),從而建立了軟體的概念。程序員數量猛增,但是開發
技術沒有新的突破,軟體開發的方法基本上仍然沿用早期的個體化軟體開發方式,軟體需求日趨復雜,維護的難度越來
越大,開發成本令人吃驚的高,開發人員的開發技術不適應規模大、結構復雜的軟體開發,失敗的項目越來越多。
第三個階段是從1970年代至今,為軟體工程時代,是工程化的生產方式。這個階段的硬體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以
及網路化方向發展,第三、四代語言出現。資料庫、開發工具、開發環境、網路、分布式、面向對象技術等工具方法都
得到應用。軟體開發技術有很大進步,但未能獲得突破性進展,軟體開發技術的進步一直未能滿足發展的要求。軟體的
數量急劇膨脹,一些復雜的、大型的軟體開發項目被提出來了,但很多軟體最後都得到了一個悲慘的結局。在那個時代,
很多的軟體最後都得到了一個悲慘的結局。很多軟體項目的開發時間大大超出了規劃的時間表,一些項目導致了財產的
流失,甚至某些軟體導致了人員傷亡。同時軟體開發人員也發現軟體開發的難度越來越大,在軟體開發中遇到的問題找
不到解決的辦法,使問題積累起來,形成了尖銳的矛盾,失敗的軟體開發項目屢見不鮮,因而導致了軟體危機。
8.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時間各是什麼時候
造紙術
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相傳是由東漢時代的宦官蔡倫所發明,但是也回有考古證據說明,造答紙術在更早時期就存在,而蔡倫只是一位改進造紙術的重要發展者。造紙術對知識的保存及資訊的流通有不少影響。
指南針
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前身為中國古代的司南。具體時間沒有沒有明確記載。是一種用於指示方向的工具,廣泛應用於航海、野外探險等領域。早在古代已對貿易、戰爭和文化交流造成深遠影響。
火葯
四大發明中的火葯除了可製作煙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種炸葯,被運用到戰爭上成為軍事用途。據載起源於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時期,約12世紀中期已經發展出具有一定殺傷力的單兵火器(火銃)以及連發式火器(連銃)用於彌補當時宋人戰鬥力不及金人的劣勢。中國在實用性火器的使用上早於歐洲五個世紀左右。
活字印刷術
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是現代印刷術的前身,與造紙術一樣對知識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響。據載是北宋時期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9. 世界上是誰發明了時間這一概念
首先發明數字的是印度人,具體是誰沒有名字沒有記錄,時間的發現比數字更早,沒有記錄很正常。
10. 風扇的發明時間
機械風扇起源房頂上,1830年,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