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創造者
Ⅰ 創造者的創造者定義
創造者是指具備將兩個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聯系起來,創造出嶄新的思想或內事物容的人。 通俗的講就是能夠把從前沒有的事物給產生出或者製造出來的人。創造者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意識的對世界進行探索性,顛覆性或革命性的行為。
Ⅱ 孔子是儒家思想唯一的創作者對嗎
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內心思想是恕、忠、容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說經歷代統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傳承和發展,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孔子是儒家思想唯一的創始者,是他一個人基於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而創立的。不止是繼承,更體現了思想文化的發展創新和升華。
Ⅲ 弗蘭克提出的創造者具有哪些特徵
創造者必然是本身具備一種創造能力,擁有發現美的眼睛。具有與自然相吻合,親近自然愛護人民等特徵。
弗洛姆對聖經中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的解讀,奠定了他的人本主義哲學的基礎。弗洛姆指出,雖然善惡之間的區別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但聖經學者們一致認為,亞當和夏娃之所以吃了分辨善惡之樹的果子,是因為他們違背了上帝的命令。
認為人們應該用理性來建立自己的道德價值,而不是通過服從權威來建立道德價值。弗洛姆欽佩能獨立行動的人。這些論點是反對傳統宗教的。
(3)思想創造者擴展閱讀:
弗洛姆一生致力於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應用於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精神世界。弗洛姆在這里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創始人之一。此外,在德國期間,弗洛姆是法蘭克福學派的一員,並在移居美國後繼續與該學派保持聯系。弗洛姆思想的特點是試圖調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馬斯洛的人文主義。
弗洛姆的作品因其對社會政治、基本哲學和心理學的文獻記載而聞名。1941年,弗洛姆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逃離自由》。他的續集《為我自己的人》於1947年出版。這兩本書總結了弗洛姆的人性理論,即人性理論。
弗洛姆最受歡迎的作品是1956年出版的《愛的藝術》,他在《逃離自由》、《人為自己》等作品中對人性理論進行了總結和補充。
Ⅳ 形式邏輯學的創造者是誰
形式邏輯在歐洲的創始人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的建立了第一個邏專輯系統,即三段屬論理論。其論述形式邏輯的代表作有《形而上學》和《工具論》。繼亞里士多德之後,麥加拉-斯多阿學派邏輯揭示出命題聯結詞的一些重要性質,發現了若干與命題聯結詞有關的推理形式和規律,發展了演繹邏輯。
在中國,形式邏輯的產生基本與歐洲同時。代表學派有墨家與名家,此外還有儒家的荀子。
Ⅳ 弗洛姆認為,「創造者」具有哪些特徵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美籍德國猶太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畢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切合發生兩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人精神處境,弗洛姆在此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的奠基人之一。此外,在德國時弗洛姆還是法蘭克福學派的成員,移居美國後始終保持和該學派的關聯。弗洛姆思想的特色便是企圖調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跟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學說。
弗洛姆對聖經中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的解釋奠定了他的人本主義哲學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別善惡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美德,研究聖經的學者卻都認為亞當與夏娃吃知善惡樹的果實犯了罪,因為他們違背了上帝。他認為人應運用其理智來建立自己的道德價值,不是以服從權威來建立道德價值。弗洛姆贊賞能夠採取獨立行動的人。這些論點都是有違傳統宗教的。
Ⅵ 馬克思主義理論誕生的另一個創造者是誰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於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於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並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Ⅶ 什麼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創造者和傳播者,也是思想建設的重要力量
答案:知識分子
知識分子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創造者和傳播者,也是思想建設的重要力量
Ⅷ 下列藝術作品,創作者分別是誰﹖
A.《向日葵》作者 梵高
B.《拾穗者》作者 讓·弗朗索瓦·米勒
C.《蒙娜麗莎》作者 列奧納多·達·芬奇
D.《日出·印象》作者 莫奈
E.《思想者》作者 雕刻家奧古斯特·羅丹
Ⅸ 「理想國」的創造者是誰
柏拉圖(前427一前347)出生在雅典一個大貴族家庭。父母和近親都是名門望族,他的父親名叫阿里斯頓,相傳屬於雅典諸王的後代。母親柏里蒂娥妮是雅典奴隸主民主制的創始人梭倫的後代。柏拉圖青少年時期即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並在早年就顯露出多方面的才能。他長於運動,能繪畫,懂音樂,據說還寫過一篇史詩和一本悲劇。
前407年,柏拉圖20歲時,他父親送他到蘇格拉底門下從師受教,從此兩人便結成莫逆之交。柏拉圖一直把蘇格拉底當成最高人格與智慧的化身,稱他是自己的良師益友。他先後跟隨蘇格拉底學習8年,直到前399年蘇格拉底被處死,才和他的同門弟子逃出雅典,流亡他鄉。蘇格拉底被處死刑是柏拉圖一生的轉折點。這件冤枉的事在他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悲痛之餘,他喪失了別的方面的興趣。他一心一意是要紀念蘇格拉底,使他的名聲流傳下去。
柏拉圖由雅典逃至麥加拉避難,此後他到了不少地方,西西里、義大利南部,甚至埃及,都有他的蹤跡,在這期間,他對畢達哥拉斯主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還學習了數學。
前388年,柏拉圖應西西里島敘拉古王朝狄奧尼修斯一世的邀請前去那裡講學,並結識了這位僭主的內弟第昂。後來因與僭主意見不和而爭吵起來。這位暴君決定把柏拉圖賣為奴隸,幸而他在昔勒尼的一位朋友聽說他身陷險境,為他付了足夠的贖金才使這位雅典貴族逃脫了這個恥辱的命運。
這時,蘇格拉底事件已經被人們淡忘。柏拉圖於是安頓下來,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創辦學園,免費收徒。柏拉圖開辦這個學園極為成功,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其中最重要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他18歲進這個學校,住了20年,直到柏拉圖死。
柏拉圖的著作主要有《理想國》、《法律篇》、《斐多篇》等。他的著作,除書札外,大多採用對話體,主角就是他的老師蘇格拉底。柏拉圖認為,要得到一個正確的主張或命題,用對話的方式來辯論最為合適。這樣一步一步地詰問下去,一問一答,必能得到最後的真理而不可否認。因為這最後的真理乃是像證明幾何題那樣,一層一層推論下去而得到的。
柏拉圖哲學的中心思想是:在現實世界之上,還有超經驗的理性世界。理念是第一性的,現實是第二性的;現實是理念的派生,是它貧弱的模擬和極不完備的影子。現實世界變動不居,只有理念世界才是永恆真實的客觀存在。這正是精神第一、物質第二的客觀唯心論。柏拉圖雖然是唯心主義者,但他在交談和論戰中又發展了辯證法。他認識到相反意見的對比在認識真理過程中的意義。他還解決了概念、判斷、推理等問題,發展了邏輯學。
柏拉圖通過《理想國》一書闡述了他的政治觀點。《理想國》是柏拉圖回雅典前後寫的。這部著作以對話體的形式,借蘇格拉底之口,表述了他的國家觀。
柏拉圖認為,國家是放大了的個人,個人是縮小了的國家。個人有三種品德:智慧、勇敢和節制。國家也有具備不同品德的三等人:第一等是治國的聖哲,他們生來就具有「智慧」的品德,應當支配一切。第二等是衛國的武士,他們生來具有「勇敢」的品德,可以做統治者的輔助人員。第三等是農夫、手工藝者和商人等民間藝工,他們生來具有「節制」的品德,專事勞動生產,為養活前兩等人服務。如果這三種人都具備了自己應用的德行,就實現了「公正」。
柏拉圖還認為,這樣的劃分是根據人們的不同氣質和性格,柏拉圖用「金屬的神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了他的思想。一些人好像是金子做的,他們有指揮的才能。另一些人好像是用銀子做的,他們將成為優秀的武士;最後,大多數人——農民和工匠——相當於鋼和鐵。一般說來,一個人屬於哪一等,他的子女也屬於哪一等。要是三個等級的人互相代替,這就是「不正義」;一旦第三等人掌握了政權,國家就要傾覆。為此,他主張在前兩等人中取消私有財產,以防止鉤心斗角,互相傾軋;並主張由國家組織教育,按照嚴格的教育制度,努力培養這兩等人的兒童。
柏拉圖的「理想國」並非出於一種超現實的虛構,而是以斯巴達奴隸主寡頭專政和公民份地制為藍本的。他所設計的維護貴族奴隸主剝削和統治的方案,在具有民主政治傳統的雅典是難以實現的。但直到晚年,前367年和前361年,他還兩度重回敘拉古王朝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結果仍然失敗。柏拉圖的理想國計劃始終未能實現。
柏拉圖死於前347年,享年80歲。傳說,有一天他參加一位朋友的婚禮宴會。賓客們飲酒作樂,歡呼狂笑,老哲學家感到有點吃不消了,於是他退到屋子的一角,沒過多久,便平靜地死去了。
柏拉圖哲學對西歐以後哲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羅馬時期的新柏拉圖主義直接來自柏拉圖哲學,並通過它們使柏拉圖哲學影響了整個中世紀。近、現代的西方唯心論和唯理論哲學,也大都和柏拉圖哲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其中的有益成分同時為文藝復興時期庫薩的尼古拉、布魯諾等人所繼承,並經過近代一些思想家的發揮,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特別是黑格爾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