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論文
1. 如何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論文
總書記最近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這一論斷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亟待轉型的製造業大國來說,具有極其特殊的重要意義。
一
近年來,我國製造業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已經和正在發生巨大變化。
從國內環境看,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呈現出以下幾個主要特點:一是速度換擋,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結構優化,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群眾;三是動力轉換,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中國經濟新常態符合追趕型後發經濟體的一般發展規律。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尚未完成,正在從上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經濟新常態是工業化進程向後期階段推進的直接體現,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的必經階段。
經濟新常態,核心是實現動力轉換。新常態下經濟發展能否順利邁向更高階段、更高水平,關鍵在於新舊動力能否順利實現平穩接續。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過去那種依靠廉價而優質的勞動力等支撐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已經發生了轉折性變化。在新的條件下,供給和需求都發生了明顯變化,約束條件不同以往,這些都意味著原來的增長動力必須調整,要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大規模要素投入驅動增長轉向創新驅動增長轉變。
從全球背景看,全球製造業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近幾年來,隨著國際經濟、貿易與投資環境的深刻改變,製造業正在成為一些大國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爭奪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的角力場。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後,歐美等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再工業化」戰略,力圖搶占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國家如印度、越南等,也利用其相對更低的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推進其工業化進程。
此外,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也深刻影響著全球分工格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需要找到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形成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重點在製造業,難點在製造業,出路也在製造業。可以這樣說,推動製造業在調整中發展,在發展中升級,對於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實現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
作為當今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中國一些製造業部門目前出現了一種增速放緩、增長動力不足的現象。
一方面,隨著勞動力數量紅利遞減、生產要素成本提升、資源環境約束加強等因素的影響,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等低端製造業增長乏力,並導致了中國工業整體增速下降。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增速放緩和全球產業變革,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所積累的一些風險和矛盾也逐漸暴露。比如多數製造業部門出現嚴重產能過剩,而化解產能過剩亟待進行資產重組和結構調整,這些不可避免會引發一些企業倒閉、員工轉崗甚至失業。
當然,盡管增長速度降下來了,但增長質量效益提升的空間仍然巨大。從全要素生產率的來源結構看,製造業高於農業和服務業,投資品製造業高於其他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高於其他服務業,可貿易部門高於不可貿易部門。由於部門間的效率差距大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我國具有相對更大的產業升級和生產率提升空間。
可以這樣說,我國製造業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仍然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新機遇。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改變的只是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和條件;沒有改變我國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只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經濟結構調整難免陣痛,但調整成功了就會提升資產質量,提升產業結構,提升全球競爭力,「風雨之後才能見彩虹」。
三
目前,中國雖然已是製造業大國,但產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基礎製造水平落後、低水平重復建設等問題依然突出。
不可否認,中國製造業最突出的問題是處於世界製造業產業鏈的中低端,製成品不少都為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價格低的「三低」產品,在國際經濟貿易利益分配中處於劣勢。從產品競爭力看,國內市場急需的部分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技術裝備和產品則長期依賴進口。作為研究開發主體的大型企業或大型企業集團,科研開發能力與國外先進水平有較大的差距,用於製造業研發的投入遠遠落後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們雖然有華為、聯想、中興等創新投入很大和創新能力很強的企業,但整體上中國製造業企業研究開發經費投入不足,僅占銷售額的1%左右。技術落後、創新能力不強已成為影響中國製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嚴重障礙。
同時必須看到,盡管中國製造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仍處於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具體來看,我們至少有以下幾大優勢:
一是中國有著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盡管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但2014年經濟增量達到近8000億美元。根據世界銀行數據,這一增量已經超過中等發達水平的土耳其2014年全年的GDP總量;我國每年貨物進口額為2萬億美元左右,約相當於世界第十大經濟體的經濟總量;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旅遊輸出國,2014年出境游超過1億人次,海外消費額達1648億美元。這表明,只要製造業企業能夠開發生產出安全、高質量的產品,我國有足夠的市場潛力。
二是勞動者的素質不斷提高。我國每年大學以上學歷的畢業生超過700萬,另有200多萬人在電大和成人高校接受繼續教育。人力資本的質量優勢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人口數量紅利的下降。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能夠滿足跨國公司用人標准,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選擇在我國建立研發總部的一個重要原因。高素質人才隊伍業已成為我國製造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新優勢。
三是中國有全球最完善的工業體系。據IBM統計,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聯合國工業大類目錄中,擁有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具有全球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配套能力。這是我國實現製造業強國寶貴而難得的堅實基礎。
四是中國在拓展新興市場方面也具有較強的優勢。許多新興經濟體正加快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和城市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園區發展是重點。我國在這些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工業體系和較強的產業配套能力。由於處於同一發展階段,消費和技術偏好相似,我國在國際產能合作和拓展新興市場方面具備更強的競爭力,這一優勢有利於我國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過程中實現平滑轉身。
五是製造業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具有良好的政策環境。在製造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的同時,服務於製造業的第三產業,也會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四
轉型升級是中國製造業提升競爭力、防止產業空心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從長遠來看,中國需要通過加快製造業轉型升級,在未來較長時期維持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優勢。
推動結構轉型升級,首先必須明確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方向。我認為,結構調整的目標和方向是建立更加協調的結構關系,使國內需求和國外需求、投資和消費的關系更加協調,使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傳統產業的發展更加協調,使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發展更加協調,使經濟增長更多依靠技術進步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使我國經濟成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代表工業4.0方向的智能製造將是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目標,是國家戰略,但同時,我們也要補好工業2.0、工業3.0的課,在技術標准、質量控制等方面全面提升中國製造業的能力。
實現這些目標將是一項艱巨的工程。在「三期疊加」的經濟新常態下,我們同時面臨著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任務,必須把握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和平衡,既要在結構調整中實現經濟較快增長,也要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條件下實現結構調整。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驅動,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要通過加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構建起與結構調整的目標和任務相適應的體制機制;要通過加快新一輪對外開放,實現資源在更大空間范圍內的優化配置,推動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提升、製造業和經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
加快製造強國建設,不僅是時代賦予製造業的歷史使命,更是適應中國國情的戰略抉擇。要實現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型,必須進行重大戰略和政策安排:
第一,做強傳統優勢產業,提升核心競爭力。可以看到,上一輪,中國製造業靠的是「大」,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下一輪,中國製造業必須靠「強」,打造先進的製造業是做強中國經濟的脊樑。如何理解這個「強」?或者說達到什麼標准才算是真正的製造強國呢?重要標志是「三個轉變」: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具體來說,必須做強傳統產業,推動傳統產業由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專利、融資、投資、品牌構建、商業模式、物流體系延伸;必須掌握核心技術,促進製造業向產業鏈的高端延伸,推動加工貿易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中國只有處於價值鏈中高端位置和產業鏈核心環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變強了,存活下來的製造業更強了,才能算是真正的製造強國。
第二,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製造企業和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專、精、特、新」專業化生產企業。在2014年公布的全球十家最賺錢的企業當中,中國有4家企業入榜,全部都是國有商業銀行,沒有一家工業企業。現在我們類似華為、中興、海爾、聯想這樣在國際上叫得響的跨國公司太少,如果能夠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較強國際影響力的企業,那麼中國經濟轉型就可以說成功了。
第三,為製造業發展與轉型創造法治、誠信、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是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核心。今後,製造企業靠「山寨」這種方式已行不通了。在新的發展階段,企業要形成競爭力,必須通過建設更加完善的創新制度體系和市場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顯著提升對知識創新的保護水平,改善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真正放開市場准入,鼓勵社會資本進入製造業領域,同時政府要提供配套政策和政策引導,鼓勵企業在製造業領域的創新發展。政府只有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放手讓企業成為市場創新的主體,多提供支持,少進行干預,才能使我國經濟迸發出強大的活力。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2. 中國製造2025論文1000字
摘要
:快速成型(
RP
)技術是一種結合計算機、數控、
機械、激光和材料技術回於一體的先進製造答技術。新世
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
這場變革是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同時疊加
新能源
、
新材料
等方面的突破而引發的新一輪變革。
適逢中國製造
2025
計劃出台,該計劃主線是以體現信
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制
造為主線。將為中國製造業注入新的力量。【
8
】
本文論述了快速成型技術的應用領域及發展和現狀。
闡述了快速成型技術在國內國外的發展趨勢及快速成
型技術在中國製造
2025
政策下的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字
:
快速成型、中國製造
2025
、應用、發展趨勢
引言
:
快速成型技術是一種快速而又精確地工藝技術,隨
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與市場的激烈競爭,各國製造業不
僅致力於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
量,而且還將注意力逐漸放在快速開發新品種以及加
快市場的響應速度上。快速成型技術可以加工形狀復
雜尺寸精度要求高的各種零件,在產品設計和製造領
3. 如何推進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的轉變過程,800字議論文。
根據《中國製造2025》,我國將大體分「三步走」、用3個10年左右時間,最終躋身世界專制屬造強國前列。在此過程中,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推廣「智能製造」,做大互聯網+模式,實現從「製造」向「智造」的新突破。
一、創新驅動:創什麼,怎麼創?
核心技術買不來,創新要走「自主化」
二、智能製造:造什麼,怎麼造?
深度融合用「乘法」,生產模式「智能化」
三、互聯網+:加什麼,怎麼加?
人人都是設計師,產業形態「服務化」
與發達製造國家相比,中國製造業基礎相對較弱,但互聯網應用和創新卻更有優勢。加快互聯網技術應用,將有效改造提升傳統製造業。
但是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仍是產品本身。互聯網並非萬能,它可以放大優秀的製造能力,卻也能讓缺乏競爭力的製造企業很快消亡。要重塑「中國製造」新優勢,除了全方位擁抱互聯網,還需在提高製造能力上下工夫。這才是「中國製造」的「立身之本」。
4. 論文《對中國製造的理解》
感悟「中國製造」的力量!觀《財富人生:直面「中國製造」的困境》有感……最近一段時間自己很是浮躁,也許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偶爾看見動畫片里的懶羊羊才難得會心一笑。今天中午特意打開電視觀看《新聞30分》,因為最近總會在門戶網站上看到央視新聞改版的消息,所以要親自看看。打開的時候新聞已經播到國際部分,除了視覺感官上有些許變化,其他也並沒有表現出什麼特別的地方。當然自己只是粗略的瀏覽,據說新聞內容上也有很大的調整,不過我並不關心這些。沒有心情繼續看下去,不過電視還是開著,停留在央視的新聞頻道。我漫不經心的瀏覽著網頁,耳邊傳來「中國製造」這個詞語。關於「中國製造」的討論並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只是其間對一些由「中國製造」創造出民族品牌的企業老總的采訪吸引了我。我離開了電腦,開始留心這個節目。中國被認為是「世界的工廠」央視新聞頻道的節目,這一期的節目叫做《跨越中國製造(二)品牌在縫隙中漸進》,想必這是獻禮共和國60華誕的紀錄片,應該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品牌建設之路的回顧。片中選取許多民營企業由「中國製造」蛻變成「中國品牌」的故事。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就變成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製造工廠,而侵略者最看好的也就是中國土地上的廉價勞動力。這種思想一直在西方國家延續,直到現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製造」帶來了新中國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也成就很多民營企業家。那時候、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一些華僑企業家把加工基地逐步轉移到中國東南沿海,千千萬萬個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開始自籌資金和設備,從紐扣、拉鏈以及小螺絲做起,努力成為這些海外公司的零部件供應商。時間在推移,當初的小作坊變成後來的大工廠。時間依舊向前,一些工廠仍然延續著「中國製造」的命運,只是在市場經濟的風起雲涌中他們似乎感覺到有些力不從心;而部分嗅覺靈敏的企業家已經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如果繼續做「中國製造」,你永遠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中國製造」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已具備競爭力,可是OEM只是加工工廠,不是真正的企業。所以,許多民營企業家在縫隙中求得獨立品牌的生存。感悟「中國製造」的力量改革開放,我們能從宏觀感受到「中國製造」所帶來的經濟發展、生活變化。究竟是那個群體承擔了「中國製造」的角色,顯然那就是我們的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似微塵般散落在中國的各個角落,你不能親身的感受他們的力量,他們也並不像大企業那樣能夠響當當的立足在人們心中,然而他們在底層確實是中國經濟的中間力量!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衛哲先生曾對中小企業有這樣一組量化數據的評定「記中國中小企業特別好記,簡言之『987654』,9:在中國90%多的企業數量是中小企業;8特別令人振奮,中國80%的專利和創新來自於中小企業;7:75%的社會就業來自於中小企業;6是中國的出口60%多是中小企業創造的;5則是50%以上的GDP是中小企業貢獻的;4是45%以上的稅收是中小企業貢獻的」。阿里巴巴服務的中小企業客戶,所以衛哲的這些數據就更顯科學。這樣一組數據真的值得我們為中小企業鼓掌。無論是改革開始初期,「中國製造」實現了我國經濟的騰飛,還是新世紀「中國製造」艱辛走上品牌化之路的蛻變,都無不說明是我們的中小企業意氣風發的書寫著中國經濟的神話。中國崛起靠的是強大的經濟實力,而民族品牌的建立則是讓中國人自己把握經濟命脈的唯一出路。在市場的競爭中經濟的寒冬下,中小企業任重道遠!
5. 我國要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關鍵是什麼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及時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主動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逐步發展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近半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貨物出口額躍居世界首位。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中國產業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製造和勞動密集型裝配環節,在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上處於中低端,製造業大而不強問題十分突出。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傳統優勢減弱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
爭,迫切要求我們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近幾年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一直圍繞「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題開展調研。從調研情況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認識還比較模糊,政策上也有許多偏頗和缺陷。例如,早在「九五」期間,政府就提出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但許多地方卻把戰略重點一股腦地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先進製造業,並沒有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改造放到應有位置上。一些地方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簡單對立起來,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新興產業許多優惠政策,傳統行業卻難以享受到。一些地方通過行政手段「騰籠換鳥」,熱衷於鋪新攤子,結果不僅打斷原有企業供應鏈條,喪失傳統產業優勢,造成嚴重的就業和稅收問題,而且一些新引進的所謂「高端產業」依然處在組裝、加工、製造的低附加值環節,缺乏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並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實際上,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就是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中國製造」是基礎,「中國創造」是目標。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技術改造與新建項目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在企業自主創新與國家創新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首先,需要政府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傳統產業都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當然要發展新興產業,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疑是更重要的基礎。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目前,傳統產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升級壓力。在經濟增速下行、傳統產業產能普遍過剩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把優化傳統產業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下大力氣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高消耗、高污染產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傳統產業由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專利、融資、投資、品牌構建、商業模式、物流體系延伸,促進製造業向產業鏈的高端發展,推動加工貿易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
第二,更加重視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不僅僅是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主要是結合傳統產業基礎和自然資源、科技優勢、培育和發展能夠滿足和創造有效社會需求的支柱產業。要從科學技術最新進展和社會重大需求出發,選擇處於產業化初期、社會效益顯著的重大技術和產品進行重點突破,加快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域若乾重大項目,拉動產業發展,培育市場需求,加快形成競爭優勢。加快建立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標准和重要產品技術標准體系,支持企業發展有利於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適應需求升級、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的需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在新一輪經濟和科技制高點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更加重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技術改造以內涵發展為主,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在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關鍵在於推動企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經營管理水平。目前,中國製造業正處於工業化中期,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技術創新、品種質量、綠色發展等關鍵環節,推動技術改造由設備更新向通過技術創新改進工藝流程、加強過程式控制制、完善檢驗檢測手段轉變,由單純生產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領域拓展。要把技術改造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起來,以科技創新為技術改造提供支撐,把技術改造作為科技創新的途徑,實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的相互促進,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第四,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關鍵在於推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企業銷售額的10%以上都用於技術研發投入,80%的科研工作依靠大企業完成。與此形成鮮明對照,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技術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左右,設立研發機構的企業不到四分一,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不足三分之一,許多企業甚至根本沒有研發投入,也沒有開展任何研發活動。長期以來,大多數科研成果來自科研單位,但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低下,科研成果運用和轉化緩慢。在企業自主創新與國家創新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吸引技術、人才、資源等各種生產要素,不斷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系統集成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加企業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6. 高中八百字議論文中國創造有關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盃上,細心的人們不難發現,在南非的這屆世界盃上到處都充斥著「中國製造」的身影。從球衣、球褲、球網到嗚嗚祖拉以及球迷頭頂的假發和耳塞,鼻子上架著的玩具眼鏡;乃至屁股底下的看台座椅,直到比賽用到的足球「普天同慶」這些無不都是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中國真不愧是「世界工廠」啊!
雖然「中國製造」以其物美價廉的優勢充斥著世界市場,但其中的利潤去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在全球產業鏈中「中國製造」只是占據利潤最為微薄的最低端。產品的定價權不在產業工人手中,也不在中國的企業手中,中國製造成為了外國人賺錢的工具。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報道:銷售一台價值79美元的國產mp3,外國要拿走45美元的專利費,中國企業的純利潤僅為1。5美元。這就是中國製造的現狀,再比如。
當全世界都認為男足失利的中國成了世界盃商業上的大贏家時,實際卻是一個嗚嗚祖拉生產出來,工人賺一毛,當老闆的賺一毛;即使是在流通環節,基本上也是一毛錢理論,外貿公司賺一毛錢,貨代總成本一毛五分錢,那五十幾倍的利潤,其實都被外國人賺走了。
「嗚嗚祖拉」到達南非的到岸價約為4元,批發價一般在5-6元,但是小喇叭的零售價卻高得嚇人:一個「嗚嗚祖拉」在世界盃官方賣120蘭特(約合107元人平易近幣),有防偽標簽外加球隊的顏色;超市賣每一個80元蘭特(約合71元人平易近幣),贈予兩個小哨子;球場外面小販賣得最便宜,是每一個50蘭特,相當於45元。這便是中國製造的一個縮影。
還有多少我們的同胞用自己的汗水鑄就著中國製造的神話。
「中國製造」風行天下未必是件好事,雖能增加外匯收入,但仍有弊端。
原因如下:「中國製造」暢銷世界,會讓我們覺得外國佬口袋中的錢也挺好掙的,薄利便可多銷,且幾乎不含科技技術,方便簡單。這樣一來我們就會覺得這樣賺錢還比較容易,從而忽視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只能生產些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從某種角度講這樣還可以起到打擊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作用,想想中國人用著洋機器生產些給外國佬的東西,還要給外國佬交些所謂的專利費,不是很荒謬嗎?
再說這種生產模式也有利於帝國主義打擊,給你來個反傾銷、抵制運動你都會吃不消的。中國製造物美價廉這是有目共睹,可以說中國製造是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平民老百姓最喜愛的;論產品價格比歐美製造便宜,況且結實耐用。西方走的是品牌效應,我們走的是低價之路,這便就是中國製造贏得市場的法寶
在中國還有一種工廠叫代工廠,在此生產這些的東西的勞務費遠小於其終極售價的n倍。為什麼就因為你是替人家辦事,是幫助人家賺錢;既然是個幫那報酬當然不會太高嘍。
所以你想賺大錢,想不受制於人就要創新。只有當你能生產別人不能生產的東西是,你才是大贏家;當你生產的東西越先進越發達,你才是大贏家。
金融危機來了先倒的就是這些小作坊,-為什麼因為你只會進行簡單的復制,自然那生存的空間自然就變小了。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國要想趕超發達國家,關鍵就在創新。只有把科技、經濟進步的基點放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上,才能使得我國的科學技術取得跨越式發展,才不會受制於人。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只有通過教育才能造就創新型人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創新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國家從資金、技術、政策上的扶持。
「中國製造」何日「中國創造」?
7. 中國製造業發展方向論文800字
中國製造業未來發展趨勢
今年是中國加入WTO第十一年,這期間,中國經濟從全盤接納「全球秩序」到與美國和歐盟比肩躋身世界三大巨頭之列,製造業的迅猛發展是最好的佐證。然而,面對全球製造業的產能不斷擴大、勞動力成本上升、產品同質化競爭激烈、利潤率下降、消費者需求更加苛刻等難題,我國製造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呢?
一、走向智能化
裝備製造業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保障,是製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建立起強大的裝備製造業,是提高中國綜合國力,實現工業化的根本保證。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裝備製造業已經形成門類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我國已經成為裝備製造業大國,但產業大而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基礎製造水平落後、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等問題依然突出。智能製造系統最終要從以人為主要決策核心的人機和諧系統向以機器為主體的自主運行轉變。例如發展智能化產品(聰明機床);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工業自動控制技術和產品(感測元件、自動化儀表、PLC、DCS、FCS、現場匯流排、數控系統)、遠程監控、檢測、診斷等。
中國也是農業大國,農用機械的智能化對中國製造業影響很大,關注「三農」,扶持發展先進適用農用裝備,按照先進、適用、經濟、安全等原則,鼓勵100馬力以上大馬力拖拉機及關鍵零部件、配套農機具,農作物移栽機械,農業收獲機械,牧草收獲機械,節水灌概設備,以及沼氣設備等的發展。
智能製造裝備是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隨著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近年來我國智能製造裝備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考慮到智能裝備的戰略地位,以及在推動製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持續加大對智能裝備研發的財政支持力度,並且將建立首台(套)裝備示範項目保險機制。智能化非常重要:產品裝備實現數字化,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智能化工具,從而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我國裝備製造業國際競爭力。
二、打造自主品牌
長期以來,數控機床是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短板,高檔數控系統與重型、精密機床,一直被國外廠家壟斷。經過「十一五」期間的系統攻關,以華中數控(15.540,0.42,2.78%)「華中8型」高檔數控系統為代表的國內高檔數控機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為數控機床配套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自給率達到了60%,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可靠性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2萬小時。此外,大型飛機科技重大專項進展良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ARJ—21飛機正在進行試飛,預計今年將開始批量交付。「嫦娥工程」及「載人航天」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十一五」期間,機械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由2005年的80%進一步提高到2010年的85%以上,對國民經濟各行業的保障能力明顯增強。近年來鋼鐵、采礦、水泥、石化等行業的高速發展,也推動了相關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目前,1000萬噸級鋼鐵企業常規流程成套設備、2000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日產4000—10000噸級熟料干法工藝水泥成套設備已能自主提供。30萬噸/年合成氨設備實現自主化,百萬噸乙烯裝置裂解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和乙烯壓縮機等關鍵「三機」也已研製成功。企業自主創新動力不足,為電力、石化、冶金、鐵路等行業提供的主要裝備,關鍵技術依賴引進。用於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研發的投入不足,原創性技術成果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少。產、學、研、用結
合不緊密,產業共性應用技術研發缺位,公共試驗檢測平台缺乏,社會科技成果轉化率低。基礎製造水平滯後,長期以來,為整機和成套設備配套的軸承、液氣密元件、模具、齒輪、彈簧、粉末冶金製品、緊固件等基礎件,泵、閥、風機等通用件,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儀器儀表等測控部件,質量和可靠性不高,品種規格不全;特種原材料長期依賴進口;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表面處理等基礎工藝落後,專業化程度低。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除中小型普通機床製造、交聯電纜行業等傳統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依然突出外,近幾年來,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發展速度,熱衷於仍然熱衷於新上項目、鋪攤子,在國家嚴格調控「兩高一資」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形勢下,紛紛將投資重點轉向裝備製造業,導致一些新興行業投資過熱,出現產能過剩隱優,過度競爭風險加劇,如風力發電設備、大型盾構機、大型壓力機等。如不及時加以調控,不僅將使企業陷入生產經營困難,還將影響產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的步伐。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製造業打造自主品牌的瓶頸。
三、轉向服務型製造 過去十年,中國裝備製造業已經局部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然而在未來十年,如何能從大而不強躋身真正的世界製造業強國,面臨系列挑戰。正如中國經濟學家樊鋼所指出的,中國製造的轉型升級並非單純的放棄原有產業,轉而去做高科技,在企業轉型升級背後,必須要與其關聯的要素市場相配合。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屈賢明向《中國聯合商報》表示,未來十年,中國裝備製造業需要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大力發展包括系統設計、系統成套、工程承包、設備租賃、遠程診斷服務、回收再製造等現代的製造服務業。製造服務業的發展滯後,也令企業在價值鏈高端缺席。他說:「為用戶提供系統設計、系統成套、工程承包、遠程診斷維護、回收再製造、租賃等服務業未能得到培育,絕大多數企業的服務收入所佔比重低於10%,國外已經超過50%,我們主要業務是屬於價值鏈低端的加工裝配環節。」
事實上也證明,中國製造企業重構商業模式、向服務業務轉型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提供基於產品的增值服務,從總體上提升客戶的產品擁有體驗;二是提供脫離產品的專業服務,利用企業在研發、供應鏈、銷售等運營能力上的優勢,為其他企業提供專業服務。湖北富邦科技和其他一些中國製造企業已經開始重構商業模式的有益探索,主要是為客戶提供基於產品的增值服務,以保留自身原有的產品製造優勢,減少變革風險。
服務製造是製造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橋梁,中國當前的製造業雖然有「世界工廠」「製造大國」等美譽加身,實際上更多的企業是在給西方發達國家「打工」。有關專家給出的解釋是,中國製造企業集中在中、低端市場競爭,紛紛搞價格戰,無力爭奪高端市場,這使得企業的利潤率極其低下。而現代製造業作為一個整體產業鏈,早就脫離了單純的產品、生產線和流水線的局限,它包含了研發、品牌、行銷、物流、金融、諮詢、文化、客戶管理、會展、培訓、設備改造、設備租賃、供應鏈管理、產品回收、商標專利等諸多方面。服務製造是在服務業和製造業不斷融合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是為了實現製造價值鏈中各自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增值,進而達到一種高效創新的製造模式,也是世界先進製造業發展的新方向。它包括基於製造的服務和面向服務的製造兩個方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製造與服務的深度結合,一大關鍵因素是企業本身要具有核心產品或者說核心能力,圍繞核心產品或者核心能力進行創新,與服務業相結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發展。只有
圍繞著它的核心產品,客戶才認可它的整體解決方案。因此,「服務製造」對於中國製造業由大到強、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製造業的信息化
信息技術與中國製造業的融合朝著深度、廣度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進的重點包括發展智能工具、構建數字企業、實現節能減排、促進轉型升級、做強信息產業、催生新興產業等六個方面。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機床業進入了以數字化製造技術為核心的機電一體化時代,而數控機床就是代表產品之一。行業規模不斷壯大,中國國產高檔數控機床明顯進步,國產中高檔數控系統取得重大突破,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數控機床整體水平全面提升。在數量持續增長的同時,數控機床的質量也在追趕世界的進程中不斷加速。同時,作為數控機床核心技術的國產數控系統同樣取得重大突破。製造業與信息技術、高新技術融合,能夠促進傳統製造業向現代製造業轉型升級。
中國的製造業信息化已經發展到了共性和個性全面共同促進的時候。面向諸多的企業,系統集成商、社會中介機構、服務實施單位把共性的平台去和每一個企業的個性結合起來來組織實施,這樣才能夠良性互動地推動我國信息化的發展。未來,集成與協同將是製造業信息化技術發展的主旋律。如何來實現?在空間跨度上,從企業的集成到企業間的集成,走向企業間產業鏈、企業集團甚至跨國集團這種基於企業業務系統的集成;在時間跨度上,從側重於產品的設計和製造過程,走到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集成過程;在集成和協同的重點上,從多年來以信息共享為集成的重點,走到了過程集成的階段,正在向知識與智能發展的集成階段邁進。在集成和協同的關鍵技術方面,現階段的企業很多都集中在單元技術的應用,從發展的角度,會由這些單元技術產品通過集成平台,形成企業的信息集成平台系統,並朝著企業綜合能力平台發展。
8. 親。你的那個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後來怎麼樣啦 我們也要寫,是1500字的論文。嗚嗚。明天就要交了,跪求!
沒有製造哪來的創造?
9. 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有關論文應以幾方面入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及時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主動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逐步發展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近半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貨物出口額躍居世界首位。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中國產業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製造和勞動密集型裝配環節,在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上處於中低端,製造業大而不強問題十分突出。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傳統優勢減弱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
爭,迫切要求我們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近幾年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一直圍繞「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題開展調研。從調研情況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認識還比較模糊,政策上也有許多偏頗和缺陷。例如,早在「九五」期間,政府就提出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但許多地方卻把戰略重點一股腦地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先進製造業,並沒有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改造放到應有位置上。一些地方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簡單對立起來,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新興產業許多優惠政策,傳統行業卻難以享受到。一些地方通過行政手段「騰籠換鳥」,熱衷於鋪新攤子,結果不僅打斷原有企業供應鏈條,喪失傳統產業優勢,造成嚴重的就業和稅收問題,而且一些新引進的所謂「高端產業」依然處在組裝、加工、製造的低附加值環節,缺乏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並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實際上,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就是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中國製造」是基礎,「中國創造」是目標。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技術改造與新建項目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在企業自主創新與國家創新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首先,需要政府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傳統產業都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當然要發展新興產業,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疑是更重要的基礎。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目前,傳統產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升級壓力。在經濟增速下行、傳統產業產能普遍過剩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把優化傳統產業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下大力氣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高消耗、高污染產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傳統產業由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專利、融資、投資、品牌構建、商業模式、物流體系延伸,促進製造業向產業鏈的高端發展,推動加工貿易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
第二,更加重視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不僅僅是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主要是結合傳統產業基礎和自然資源、科技優勢、培育和發展能夠滿足和創造有效社會需求的支柱產業。要從科學技術最新進展和社會重大需求出發,選擇處於產業化初期、社會效益顯著的重大技術和產品進行重點突破,加快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域若乾重大項目,拉動產業發展,培育市場需求,加快形成競爭優勢。加快建立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標准和重要產品技術標准體系,支持企業發展有利於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適應需求升級、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的需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在新一輪經濟和科技制高點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更加重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技術改造以內涵發展為主,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在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關鍵在於推動企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經營管理水平。目前,中國製造業正處於工業化中期,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技術創新、品種質量、綠色發展等關鍵環節,推動技術改造由設備更新向通過技術創新改進工藝流程、加強過程式控制制、完善檢驗檢測手段轉變,由單純生產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領域拓展。要把技術改造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起來,以科技創新為技術改造提供支撐,把技術改造作為科技創新的途徑,實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的相互促進,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第四,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關鍵在於推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企業銷售額的10%以上都用於技術研發投入,80%的科研工作依靠大企業完成。與此形成鮮明對照,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技術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左右,設立研發機構的企業不到四分一,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