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遞等式
『壹』 方程是誰發明的
方程的發明者是法國數學家韋達。
韋達1540年生於法國的普瓦圖(Poitou),今旺代省的豐特奈 -勒孔特(Fontenay.-le-Comte)。1603年12月13日卒於巴黎。年輕時學習法律並當過律師。後從事政治活動,當過議會的議員。
在對西班牙的戰爭中,曾為政府破譯敵軍的密碼。韋達還致力於數學研究,第一個有意識地和系統地使用字母來表示已知數、未知數及其乘冪,帶來了代數學理論研究的重大進步。韋達討論了方程根的各種有理變換,發現了方程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所以人們把敘述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關系的結論稱為「韋達定理」)。
韋達從事數學研究只是出於愛好,然而他卻完成了代數和三角學方面的巨著。他的《應用於三角形的數學定律》(1579年)是韋達最早的數學專著之一,可能是西歐第一部論述6種三角形函數解平面和球面三角形方法的系統著作。他被稱為現代代數符號之父。
韋達還專門寫了一篇論文"截角術",初步討論了正弦,餘弦,正切弦的一般公式,首次把代數變換應用到三角學中。他考慮含有倍角的方程,具體給出了將COS(nx)表示成COS(x)的函數並給出當n≤11等於任意正整數的倍角表達式了。
(1)發明遞等式擴展閱讀:
早在3600年前,古埃及人寫在草紙上的數學問題中,就涉及了方程中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公元825年左右,中亞細亞的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曾寫過一本名叫《對消與還原》的書,重點討論方程的解法。
方程中文一詞出自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其第八卷即名「方程」。「方」意為並列,「程」意為用算籌表示豎式。
卷第八(一)為: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實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實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實二十六斗。問上、中、下禾實一秉各幾何?
(現今有上等黍3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9斗;有上等黍2捆、中等黍3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4斗;有上等黍1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3捆,打出的黍共有26斗。問1捆上等黍、1捆中等黍、1捆下等黍各能打出多少斗黍?)
白話翻譯:卷第八(一)為:現在有上禾三點,中禾二點,下禾一點,實際上三十九斗;上禾二點,中禾三點,下禾一點,實際上三十四斗;上禾一點,中禾二點,下禾三點,實際上兩個十六斗。向上、中、下禾是一點各是多少?
(現在有上等黍三捆、中等黍二捆、下等黍子捆,打出來的飯共有三十九斗;有上等黍二捆、中等黍三捆、下等黍子捆,打出來的飯共有三十四斗;有上等黍子捆、中等黍二捆、下等黍三捆,打出來的飯共有二十六斗。問1捆上等人黍、一捆中等黍、1把下等人黍各能打響多少斗黃米?)
答曰:上禾一秉,九斗、四分斗之一,中禾一秉,四斗、四分斗之一,下禾一秉,二斗、四分斗之三。
白話翻譯:他回答說:上禾一點,九斗、四分一的一,中禾一點,四斗、四分一的一,下禾一點,二斗、四分之三斗。
方程術曰:置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實三十九斗,於右方。中、左禾列如右方。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除。又乘其次,亦以直除。然以中行中禾不盡者遍乘左行而以直除。左方下禾不盡者,上為法,下為實。實即下禾之實。
求中禾,以法乘中行下實,而除下禾之實。余如中禾秉數而一,即中禾之實。求上禾亦以法乘右行下實,而除下禾、中禾之實。余如上禾秉數而一,即上禾之實。實皆如法,各得一斗。
白話翻譯:方程方法是:設置上禾三點,中禾二點,下禾一點,實際上三十九斗,在右邊。中、左禾列如右方。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任。又乘其次,也可以直接消除。然而以中行中禾不盡的遍乘左行而以直任。左下方禾不盡的,上為法,以下是真實。實立即下禾的事實。
求中禾,因法乘中走下實,而除下禾的事實。我像中禾持數而一,就是中禾的事實。求上禾也因法乘右邊走下實,而除下禾、中禾的事實。我像上禾持數而一,登上禾的事實。實際上都像法,各得一斗。
以上是出自《九章算術》中的三元一次方程組,並展示了用「遍乘直除」來消元以解此方程組。
魏晉時期的大數學家劉徽在公元263年前後為《九章算術》作了大量注釋,介紹了方程組: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數程之。並列為行,故謂之方程。他還創立了比「遍乘直除」更簡便的「互乘相消」法來解方程組。
『貳』 方程是誰發明的
方程是法國數學家韋達首創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出現,法專國數學家韋達創屬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便出現了。方程史話:一、大約3600年前古埃及人寫在紙草上的數學問題中,就涉及了方程中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二、公元825年左右中亞細亞的數學家阿爾-花拉子米曾寫過一本名叫《對消與還原》的書,重點討論方程的解法。三、宋元時期中國數學家創立了「天元術」,用「天元」表示未知數進而建立方程。這種方法的代表作是數學家李冶寫的《測圓海鏡》(1248),書中所說的「立天元一」相當於「設未知數x。」所以在簡稱方程時,將未知數稱為「元」,如一個未知數的方程叫「一元方程」。而兩個以上的未知數,在古代又稱為「天元」、「地元」、「人元」。《九章算術·方程》白尚恕注釋:「『方』即方形,『程』即表達相課的意思,或者是表達式。於某一問題中,如有含若干個相關的數據,將這些相關的數據並肩排列成方形,則稱為『方程』。
『叄』 牛頓一生發明了多少東西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網路全書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1] 。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
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在經濟學上,牛頓提出金本位制度。
在天文學方面,1672年牛頓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他還解釋了潮汐的現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朔望月有關,而且與太陽的引力也有關系;另外,牛頓從理論上推測出地球不是球體,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並由此說明了歲差現象等。 在物理學上,牛頓基於伽利略、開普勒等人的工作,建立了三條運動基本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並建立了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在數學上,牛頓創立了「牛頓二項式定理」,並和萊布尼茲幾乎同時創立了微積分學。在光學方面,牛頓發現白色日光由不同顏色的光構成,並製成「牛頓色盤」;關於光的本性,牛頓創立了光的「微粒說」。 在牛頓的著作《自然科學原理》中,他用數學解釋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和天體運動的現象。 牛頓對人類的貢獻是巨大的,正如恩格斯所說:「牛頓由於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科學的天文學;由於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由於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於認識了力的本質,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為紀念牛頓的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把662號小行星命名為牛頓小行星。
力學成就
1679年,牛頓重新回到力學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對行星軌道的作用、開普勒的行星運動定律、與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學上的討論。他將自己的成果歸結在《物體在軌道中之運動》(1684年)一書中,該書中包含有初步的、後來在《原理》中形成的運動定律。[6]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現常簡稱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勵和支持下出版於1687年7月5日。該書中牛頓闡述了其後兩百年間都被視作真理的三大運動定律。牛頓使用拉丁單詞「gravitas」(沉重)來為現今的引力(gravity)命名,並定義了萬有引力定律。在這本書中,他還基於波義耳定律提出了首個分析測定空氣中音速的方法。[6]
由於《原理》的成就,牛頓得到了國際性的認可,並為他贏得了一大群支持者:牛頓與其中的瑞士數學家尼古拉·法蒂奧·丟勒建立了非常親密的關系,直到1693年他們的友誼破裂。這場友誼的結束讓牛頓患上了神經衰弱。[6]
牛頓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研究,總結出了物體運動的三個基本定律(牛頓三定律):
第一定律(即慣性定律)
任何一個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或受到的力平衡時(Fnet=0),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第二定律
①牛頓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時作用規律。力和加速度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逝。②F=ma是一個矢量方程,應用時應規定正方向,凡與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負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③根據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用牛頓第二定律處理物體在一個平面內運動的問題時,可將物體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別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牛頓第二定律的六個性質:①因果性: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②同體性:F合、m、a對應於同一物體。③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牛頓第二定律數學表達式∑F = ma中,等號不僅表示左右兩邊數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體加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④瞬時性:當物體(質量一定)所受外力發生突然變化時,作為由力決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時發生突變;當合外力為零時,加速度同時為零,加速度與合外力保持一一對應關系。牛頓第二定律是一個瞬時對應的規律,表明了力的瞬間效應。⑤相對性:自然界中存在著一種坐標系,在這種坐標系中,當物體不受力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這樣的坐標系叫慣性參照系。地面和相對於地面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以看作是慣性參照系,牛頓定律只在慣性參照系中才成立。⑥獨立性:作用在物體上的各個力,都能各自獨立產生一個加速度,各個力產生的加速度的失量和等於合外力產生的加速度。
適用范圍:①只適用於低速運動的物體(與光速比速度較低)。②只適用於宏觀物體,牛頓第二定律不適用於微觀原子。③參照系應為慣性系。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線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詳見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第三定律
表達式F=-F'(F表示作用力,F'表示反作用力,負號表示反作用力F'與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
這三個非常簡單的物體運動定律,為力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對其他學科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第一定律的內容伽利略曾提出過,後來R.笛卡兒作過形式上的改進,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第二定律的內容。第三定律的內容則是牛頓在總結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結果之後得出的。
牛頓是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者。他在1665~1666年開始考慮這個問題。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是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的。1679年,R·胡克在寫給他的信中提出,引力應與距離平方成反比,地球高處拋體的軌道為橢圓,假設地球有縫,拋體將回到原處,而不是像牛頓所設想的軌道是趨向地心的螺旋線。牛頓沒有回信,但採用了胡克的見解。在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數學方法導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把地球上物體的力學和天體力學統一到一個基本的力學體系中,創立了經典力學理論體系。正確地反映了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宏觀運動規律,實現了自然科學的第一次大統一。這是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一次飛躍。
牛頓指出流體粘性阻力與剪切率成正比。他說:流體部分之間由於缺乏潤滑性而引起的阻力,如果其他都相同,與流體部分之間分離速度成比例。在此把符合這一規律的流體稱為牛頓流體,其中包括最常見的水和空氣,不符合這一規律的稱為非牛頓流體。
在給出平板在氣流中所受阻力時,牛頓對氣體採用粒子模型,得到阻力與攻角正弦平方成正比的結論。這個結論一般地說並不正確,但由於牛頓的權威地位,後人曾長期奉為信條。20世紀,T·卡門在總結空氣動力學的發展時曾風趣地說,牛頓使飛機晚一個世紀上天。
關於聲的速度,牛頓正確地指出,聲速與大氣壓力平方根成正比,與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但由於他把聲傳播當作等溫過程,結果與實際不符,後來P.-S.拉普拉斯從絕熱過程考慮,修正了牛頓的聲速公式。[4]
艾薩克·牛頓數學成就
牛頓使用過的望遠鏡
在1675年的著作《解釋光屬性的解說》(Hypothesis Explaining the Properties of Light)中,牛頓假定了以太的存在,認為粒子間力的傳遞是透過以太進行的。不過牛頓在與神智學家亨利·莫爾(Henry More)接觸後重新燃起了對煉金術的興趣,並改用源於漢密斯神智學(Hermeticism)中粒子相吸互斥思想的神秘力量來解釋,替換了先前假設以太存在的看法。擁有許多牛頓煉金術著作的經濟學大師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曾說:「牛頓不是理性時代的第一人,他是最後的一位煉金術士。」但牛頓對煉金術的興趣卻與他對科學的貢獻息息相關,而且在那個時代煉金術與科學也還沒有明確的區別。如果他沒有依靠神秘學思想來解釋穿過真空的超距作用,他可能也不會發展出他的引力理論。[4]
艾薩克·牛頓熱學成就
牛頓確定了冷卻定律,即當物體表面與周圍有溫差時,單位時間內從單位面積上散失的熱量與這一溫差成正比。[4]
艾薩克·牛頓天文成就
牛頓1672年創制了反射望遠鏡。他用質點間的萬有引力證明,密度呈球對稱的球體對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質量的質點放在中心的位置來代替。他還用萬有引力原理說明潮汐的各種現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關,而且同太陽的方位有關。牛頓預言地球不是正球體。歲差就是由於太陽對赤道突出部分的攝動造成的。[4]
艾薩克·牛頓哲學成就
牛頓的哲學思想基本屬於自發的唯物主義,他承認時間、空間的客觀存在。如同歷史上一切偉大人物一樣,牛頓雖然對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也不能不受時代的限制。例如,他把時間、空間看作是同運動著的物質相脫離的東西,提出了所謂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的概念;他對那些暫時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歸結為上帝的安排,提出一切行星都是在某種外來的「第一推動力」作用下才開始運動的說法。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最重要的著作,1687年出版。該書總結了他一生中許多重要發現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述關於物體運動的定律。他說,該書「所研究的主要是關於重、輕流體抵抗力及其他吸引運動的力的狀況,所以我們研究的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該書傳入中國後,中國數學家李善蘭曾譯出一部分,但未出版,譯稿也遺失了。現有的中譯本是數學家鄭太朴翻譯的,書名為《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1931年商務印書館初版,1957、1958、2006年三次重印。
『肆』 誰發明的解方程怎樣發明的解方程關於發明解方程的小故事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相繼出現,特別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創
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出現了,當時拉丁語稱它為"aequatio",英文為"equation".
十七世紀前後,歐洲代數首次傳進中國,當時譯"equation"為"相等式.
由於那時我國古代文化的勢力還較強,西方近代科學文化未能及時
在我國廣泛傳播和產生較的影響,因此"代數學"連同"相等式"等這
些學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極少數人中學習和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近代西方數學再次傳入我國.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
傳教士偉烈亞力,將英國數學家德.摩爾根的<代數初步>譯出. 李.偉
兩人很注重數學名詞的正確翻譯,他們借用或創設了近四百個數
學的漢譯名詞,許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譯名就是借
用了我國古代的"方程"一詞.這樣,"方程"一詞首次意為"含有未知
數的等式.
1873年,我國近代早期的又一個西方科學的傳播者華蘅芳,與英國傳
教士蘭雅合譯英國渥里斯的<代數學>,他們則把"equation"譯為"方程
式",他們的意思是,"方程"與"方程式"應該區別開來,方程仍指<九章
算術>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數的等式".華.傅的主張在
很長時間裏被廣泛採納.直到1934年,中國數學學會對名詞進行一審
查,確定"方程"與"方程式"兩者意義相通.在廣義上,它們是指一元n次
方程以及由幾個方程聯立起來的方程組.狹義則專指一元n次方程.
既然"方程"與"方程式"同義,那麼"方程"就顯得更為簡潔明了了.
『伍』 愛因斯坦發明
1.太陽能電池、防盜報警器和照相機的測光表都是以光電效應為基礎的。
2.核能利用了這樣一版個物理現象:當權鈾原子發生裂變時,總質量的微量損失可以轉變成能量,其依據正是愛因斯坦的著名等式E=Mc2。如今,核能為英國提供了25%的電力。
3.全球定位系統之所以能將物體的位置精確到米,正是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對地球衛星發出的信號進行了修正。
4.狹義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相結合,指出了反物質的存在。科學家們利用正電子,即反物質「電子」,通過X射線層析照相術研究大腦活動。
5.亞原子粒子的特性是相對論的直接結果,其存在可以解釋從化學元素的特性到磁鐵作用的多種現象。
6.愛因斯坦1916至1917年對光子的研究為人類40年後發現激光奠定了基礎。目前激光廣泛應用於從DVD到激光列印機的多種產品。
『陸』 方程式是誰發明的
法國數學家韋達首創 .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出現,法國數學家韋達創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便出現了.
(摘自九章出版社「數學誕生的故事」)
『柒』 會計等式是誰發明的
具體某個人不可考證 只知道復式記賬是義大利佛羅倫薩人在長期經濟活動中總結出來的
『捌』 誰發明了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式
--- 方程式的由來
十六世紀,隨著各種數學符號的相繼出現,特別是法國數學家韋達創
立了較系統的表示未知量和已知量的符號以後,"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這一專門概念出現了,當時拉丁語稱它為"aequatio",英文為"equation".
十七世紀前後,歐洲代數首次傳進中國,當時譯"equation"為"相等式.
由於那時我國古代文化的勢力還較強,西方近代科學文化未能及時
在我國廣泛傳播和產生較的影響,因此"代數學"連同"相等式"等這
些學科或概念都只是在極少數人中學習和研究.
十九世紀中葉,近代西方數學再次傳入我國.1859年,李善蘭和英國
傳教士偉烈亞力,將英國數學家德.摩爾根的<代數初步>譯出. 李.偉
兩人很注重數學名詞的正確翻譯,他們借用或創設了近四百個數
學的漢譯名詞,許多至今一直沿用.其中,"equation"的譯名就是借
用了我國古代的"方程"一詞.這樣,"方程"一詞首次意為"含有未知
數的等式.
1873年,我國近代早期的又一個西方科學的傳播者華蘅芳,與英國傳
教士蘭雅合譯英國渥里斯的<代數學>,他們則把"equation"譯為"方程
式",他們的意思是,"方程"與"方程式"應該區別開來,方程仍指<九章
算術>中的意思,而方程式是指"今有未知數的等式".華.傅的主張在
很長時間裏被廣泛採納.直到1934年,中國數學學會對名詞進行一審
查,確定"方程"與"方程式"兩者意義相通.在廣義上,它們是指一元n次
方程以及由幾個方程聯立起來的方程組.狹義則專指一元n次方程.
既然"方程"與"方程式"同義,那麼"方程"就顯得更為簡潔明了了.
(本文摘自九章出版社之"數學誕生的故事")
『玖』 牛頓的發明
1,反射式望遠鏡
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誕生於1668年。牛頓經過多次磨製非球面的透鏡均告失敗後,決定採用球面反射鏡作為主鏡。
他用2.5cm直徑的金屬,磨製成一塊凹面反射鏡,並在主鏡的焦點前面放置了一個與主鏡成45度角的反射鏡,使經主鏡反射後的會聚光經反射鏡以90度角反射出鏡筒後到達目鏡。這種系統稱為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2,光的色散原理
牛頓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鏡觀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為彩色光帶(光譜)。色散現象說明光在介質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隨光的頻率f而變。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鏡,衍射光柵,干涉儀等來實現。光的色散證明了光具有波動性。
3,微積分
牛頓在1671年寫了《流數術和無窮級數》,這本書直到1736年才出版,它在這本書里指出,變數是由點、線、面的連續運動產生的,否定了以前自己認為的變數是無窮小元素的靜止集合。他把連續變數叫做流動量,把這些流動量的導數叫做流數。
牛頓在流數術中所提出的中心問題是:已知連續運動的路徑,求給定時刻的速度(微分法);已知運動的速度求給定時間內經過的路程(積分法)。
4,牛頓運動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
5,二項式定理
二項式定理(英語:binomial theorem),又稱牛頓二項式定理,由艾薩克·牛頓於1664年、1665年間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