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時工具發明
Ⅰ 最早的計時工具是什麼
人類最早使用的計時儀器是利用太陽的射影長短和方向來判斷時間的。前專者稱為圭表,屬用來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後者稱為日晷,用來測量時間。二者統稱為太陽鍾。
公元前1300~前1027年,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已有使用圭表的記載。《詩經·國風·定之方中》篇有,「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確切記載使用圭表的時間為公元前659年。
圭表等太陽鍾在陰天或夜間就失去效用。為此人們又發明了漏壺和沙漏、油燈鍾和蠟燭鍾等計時儀器。日晷,日規。圭表中的「表」是一根垂直立在地面的標竿或石柱;「圭」是從表的跟腳上以水平位置伸向北方的一條石板。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我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Ⅱ 人類歷史計時工具的發展史
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
公元前8000年:埃及文明制訂了12個月每月均為30天的日歷。
公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每天分為360個周期,每個周期為4分鍾。
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月歷,每月29天和30天相輪。與此同時,瑪亞人創立了一年260天和365天的日歷。
公元前1500年:埃及發明第一個移動日晷,將一天分為12個周期。接著又發明一種叫漏刻的計時器。
公元前700年:巴比倫人把一天分為相等的12個部分。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現以一天24小時為基礎的機械漏刻。
公元200年:西方開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中國發展了機械漏刻。
公元1100年:日晷在歐洲得到發展。
公元1350年:德國鍾表匠發明第一個機械鬧鍾。
公元1500年:義大利教堂響起了機械鍾聲。
公元1510年:德國紐倫堡出現帶發條的懷表。
公元1583年:格里歷在羅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和荷蘭部分地區生效。
公元1656年:荷蘭一位天文學家發明自擺鍾。
公元1700年:時鍾上除時針外又加上了分針。
公元1800年:計時精確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標准時間。
公元1850年:計時精確到1/1000秒。
公元1884年:華盛頓會議制訂全球時區表。
公元1928年:發明石英鍾。
公元1949年:發明第一台原子鍾。
公元1950年:計時精確到微秒。
公元1965年:計時精確到毫微秒。
公元1970年:計時精確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建立全球協調時間時。
公元1990年:精確到毫微微秒。
公元1998年:建立超冷銫原子鍾,比微微秒又要精確10萬倍。
Ⅲ 世界上最准確的計時工具按歷史發展依次是哪些
計時工具發展的歷史
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
公元前8000年:埃及人制訂了每年12個月,每月均為 30天的歷法。
公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每天分為 360個周期,每個周期為4分鍾。
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歷法,每月 29天和30天相輪。與此同時,瑪雅人創立了一年2印天和365天的歷法。
公元前1500年:埃及發明第一個移動日晷,將一天分為12個周期。接著又發明一種叫漏刻的計時器。
公元前700年:巴比倫人把一天分為相等的12個部分。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現以一天24小時為基礎的機械漏刻。 公元200年:西方開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中國發展了機械漏刻。
公元1100年:日晷在歐洲得到發展。
公元1350年:德國鍾表匠發明第一個機械鬧鍾。
公元1500年:義大利教堂響起了機械鍾聲。
公元1510年:德國紐倫堡出現帶發條的懷表。
公元1583年:格里歷在羅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和荷蘭部分地區生效。
公元1656年:荷蘭一位天文學家發明自擺鍾。
公元1700年:時鍾上除時針外又加上了分針。
公元1800年:計時精確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標准時間。
公元1850年:計時精確到1/1000秒。
公元1884年:華盛頓會議制訂全球時區表。
公元1928年:發明石英鍾。
公元1949年:發明第一台原子鍾。
公元1950年:計時精確到微秒。
公元1965年:計時精確到毫微秒。
公元1970年:計時精確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建立全球協調時間時。
公元1990年:精確到毫微微秒。
公元1998年:建立超冷銫原子鍾,比微微秒又要精確10萬倍。
Ⅳ 古代計時方法計時工具的演變是什麼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Ⅳ 時間工具的發明史
日晷
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版石制的圓盤組成。權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漏壺(漏刻)
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圭表
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火計時
燭光計時
手錶
Ⅵ 日晷是古代計時工具,它是怎樣發明的
日晷是我們古代用來計時的工具,它是由一個帶有刻度的圓盤和一個指針構成,它是通過觀察指針在刻度盤上影子的位置,來計量一天中時間的變化。像我們的中華世紀壇,就是按照日晷的模樣來計算的。
人類使用日晷的歷史非常遙遠,古巴比倫在遠古時期的6000年前就開始使用了,中國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是開始使用日晷計時了。
所以不得不說我們的祖先是很聰明的,會利用太陽的東升西落來計算我們每天的時間,讓我們現在可以有時間可計算。
Ⅶ 是誰發明了計時器
我國祖先最早發明了用土和石片刻製成的「土圭」與「日規」兩種計時器,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計時器的國家之一。
Ⅷ 古人又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計時工具有
日晷,刻漏,渾天儀,水漏,沙漏等。
Ⅸ 中國古代祖先最早使用的計時工具是什麼
日晷,或者沙漏,水漏。
Ⅹ 鍾表發明以前,人們用什麼工具計時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專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屬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制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制的指針叫做「晷針」, 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准確到刻(15分鍾)。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一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