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的創造性
Ⅰ 攝影有哪幾種性質上的類型
我感覺樓主說的應該是攝影題材 一、攝影題材
1. [人像]
1.1 標准人像
1.2 環境人像:結合風景、環境進行拍攝
人物情感應與環境協調,可以使用廣角鏡頭不應過度虛化背景,對環境有所交待。
1.3 生活人像
1.4 集體像:多人組成的場景、畢業照等等
切忌使用廣角鏡頭,防止兩邊的人變形。有條件可使用專門的寬幅座機或搖頭機。
1.5 人體: 如果你認為穿上衣服會更好看,就沒有必要脫掉。
1.6 兒童人像:兒童盡量避免採用閃光燈
2. [風光攝影]
2.1 自然風光:天空、流水、海、湖、陽光
仔細研究亞當斯的區域曝光法,絕對會受益匪淺。
2.2 建築攝影:城市建築內外景、園林
一般需要用移軸鏡頭來抵消透視的變形,有些使用針孔鏡頭,通過超長時間曝光過濾掉移動的東西(如行人)。
2.3 夜景:城市夜景、星空、閃電
由於曝光時間長,三角架、快門線等工具必備,經常使用的手法有:二次曝光、掃光等。
3. [人文紀實]
3.1 民生: 眾生百態,老百姓的故事
主要是講故事,照片一般是系列圖配文字,必須形成一個整體,不要追求單張照片的震撼力。
3.2 民俗: 某地生活民俗特色
要能體現民俗的特點。
3.3 街頭抓拍:掃街
要使用隱蔽、快速的器材。推薦使用一隻鏡頭素質良好並有手動功能的攜帶型相機,這樣不會引起被攝者的注意。推薦的相機有Contax T3,Leica Minilux,Richon GR1等。
4. [新聞攝影]
4.1 政治:領導人講話、會議等等正規記錄或旁觀
要符合主旋律哦。
4.2 突發事件:沖突、災難等等
這里攝影不是考驗你的攝影技術,而是考驗你的攝影速度。在突發事件中仍能抓到一張好片,全憑日常的經驗積累。
4.3 新聞紀實:針對某新聞專題的系列圖片報道
4.4 體育攝影
需要高速攝影設備以及超長的鏡頭。
5. [商業攝影]
5.1 商品廣告:食物、數碼、靜物、建築等等
可以採用一些特別手段。比如在燒雞上面塗些凡士林,呵呵。
5.2 時裝
5.3 商業人像
5.4 婚禮
如果是日常幫朋友拍婚禮,其實最好的相機是一隻傻瓜機,可以抓到很多表情。但現在的婚禮大多是重視場面,並不注意拍攝內容,所以盡量借些拉風的重型裝備,顯得專業十足,結婚的也有面子。
5.5 舞台:時裝、戲劇
舞台攝影要注意白平衡的調整,不要用自動的。
6. [生態攝影]
6.1 野生動物:野生動物和昆蟲
需要特殊的裝備,如長焦鏡頭、微距鏡頭、環閃等。另外需要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6.2 寵物攝影
6.3 植物:花草樹木
微距拍的效果,可以通過長焦段來模擬
翻拍
7. [特殊攝影]
7.1 天文攝影:月亮、星座、星雲
7.2 顯微攝影
7.3 水下攝影
7.4 航空攝影:航空、熱氣球、衛星等高空攝影
7.5 翻拍:畫、廣告、劇照等靜物翻拍。
Ⅱ 攝影發展與藝術的意義
攝影術自發明以來,基本上用在新聞攝影上,也就是實用的領域,大多數的人認為攝影不屬於藝術的范疇。直到20世紀初畫意攝影的出現,它主要是追求作品的意境和形式,其代表者為奧斯卡・古斯塔夫・雷蘭德和亨利・佩奇・羅賓遜。此後各個流派逐漸的發展起來,比如出現了紀實攝影。
1899年,在英國舉辦了法國印象派繪畫的首次展覽,由於它的影響,隨後出現了印象派攝影。同年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發表了一篇題為《自然主義攝影》的論文,此後自然主義攝影發展起來。
「由於艾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攝影創作實踐、美學探索以及堅持不懈的組織推介,一種截然不同與前一個世紀的嶄新的攝影觀念現代攝影觀念,終於在20世紀20年代脫穎而出。」
包括即時攝影,純粹主義攝影,另外還出現了抽象攝影,達達主義攝影等流派。不僅如此,攝影種類也在發展,出現了各種分類,如廣告攝影、人物攝影、風景攝影等等。
以及在攝影構圖,攝影用光還有色彩的運用等方面的發展,例如畫幅與虛實,前景與背景,色調、線條、光與色彩的表現,還有造型效果這些方面的變化,這些方面的發展使得攝影的藝術氣息更加的濃厚,使得攝影逐漸變成了一門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
(2)攝影的創造性擴展閱讀:
現代社會正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審美能力和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現在視覺影像正在覆蓋社會的每個角落,而作為視覺影像的重要手段,攝影術也在迅速的發展,它在社會生活和發展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攝影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其作為一門造型藝術,它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且又是富有魅力和潛力的藝術形式,作為一門實用技術,它被廣泛的應用於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如科學實驗,新聞報到,太空探險等各個方面。
攝影術自發明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攝影家不斷的接受現代的意識,在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創新,研究清楚攝影技術和藝術之間的關系,更加有利於攝影術的發展,所以研究攝影技術與藝術的關系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攝影與現代藝術
Ⅲ 攝影的要求是什麼
一、使用三角架
拍攝時必須將相機安裝在一個三角架上以防止相機的晃動。盡量的將相機靠近被攝物體,並且注意不要引入不必要的陰影。
二、調焦軌
雖然它不是拍攝時的必備品,但是調焦軌卻是一個很好的輔助裝置可以幫助你拍攝出好的特寫鏡頭。調焦軌能夠使相機以非常小的增距沿著X和Y軸線移動,能夠精確的控制相機的位置和畫面的景深。如果用移動三角支架來達到理想的位置則是非常麻煩的。
三、使用快門線
即使你已經將相機安裝到了三角支架上,但是如果在按快門的時候不小心,仍然有可能使相機產生晃動,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最好還是使用快門線。
四、使用黑色或有色背景
在拍攝時,當被攝物體的背景為黑色,那麼就能夠使拍攝出來的圖象看起來最清楚。可以使用模糊的背景,特別是當被攝物體的色彩很濃的時候。
五、使用反光卡
使用一個白色的卡片或是用一張鋁箔包在卡片上,將光線反射在被攝物體上,以照亮物體上的陰影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這張卡片出現在被拍攝范圍內。
六、注意外部環境
即使是一陣微風也會使拍攝到的特寫鏡頭出現模糊的情景。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有耐性,最好是等到風過了之後再進行拍攝。同樣的,在戶外拍攝時,當天上的雲將太陽遮住了,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後再拍攝,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會比多雲時拍攝的照片的色彩更鮮艷。
(3)攝影的創造性擴展閱讀:
攝影分類:
靜物攝影
靜物攝影在選材方面有廣闊的天地,在擇好素材之後,就可以隨心所欲的處理這些對象,因為被攝物體是無生命的,可以任憑擺布,多角度移動以達到創作意圖。靜物攝影具有兩大優點:首先,它是進一步體會藝術視覺的深化過程。當一些很平常的物體被拍成引人入勝的照片時。
實際上也就是深入學習觀察這些物體的過程。其次,拍攝靜物能獲得更多的實際攝影知識。對攝影者來說,靜物攝影的難處在於它的畫面構成具有獨到之處。當布置好被攝物體之後,必須選擇拍攝角度,在用光方面發揮創造性,進而把從靜物攝影中學習到的實際攝影知識、基礎原理應用到日常攝影中去。
人像攝影
人像攝影與一般的人物攝影不同:人像攝影以刻畫與表現被攝者的具體相貌和神態為自身的首要創作任務,雖然有些人像攝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節,但它仍以表現被照者的相貌為主,而且,相當一部分人像攝影作品只交待被攝者的形象,並沒有具體的情節。
而人物攝影是以表現有被攝者參與的事件與活動為主,它以表現具體的情節為主要任務,而不在於以鮮明的形象去表現被攝者的相貌和神態。
記錄攝影
攝影之所以誕生,就是為了記錄的目的。它誕生之後所顯示出來的強大的生命力,也恰恰在於它的記錄功能。這是其他技術或藝術所無法比擬或取代的。因此,從廣義上說,攝影就是記錄。記錄攝影的結果是影像記錄作品。
藝術攝影
隨著發展,人們在攝影中不斷地增加藝術的元素,開始產生藝術攝影。它與記錄攝影的區別在於藝術性的多少與高低,而無絕對的界限。其中的差別完全 在於藝術性的高低。藝術攝影拍出來的效果更唯美,因為這不僅需要技術,還要找准拍攝的時間、地點和角度。
Ⅳ 攝影作品的靈感來源於什麼
靈感在攝影創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靈感並不神秘,它來自一些普通的心內理機能,是一種認知,一種領悟。容 在攝影創作中,靈感的來源主要有三:一是艱苦學習,不斷實踐;二是積極思考,刻意追求;三是更新觀念,培養創造性想像能力。
Ⅳ 有哪些世界聞名的攝影獎項
世界聞名的攝影獎項有如下:
1、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獎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國際授權,是一個跨越國界、跨越民族、高水準的國際盛事。
中國賽區(含港澳地區)由美國《國家地理》中國大陸唯一合作夥伴——《華夏地理》雜志主辦。《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志,在國家地理學會1888年創辦的九個月後即開始發行。
2、世界新聞攝影獎
荷賽獎是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簡稱「WPP」,通稱「荷賽」),由總部設在荷蘭的世界新聞攝影基金會(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辦。
該會成立於1955年,因為發起於荷蘭,故被稱為荷賽。被認為是國際專業新聞攝影比賽中最具權威性的賽事。自1957年舉辦第一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以來,至2018年已舉辦了61屆。
3、奧地利超級攝影巡迴展
奧地利超級攝影巡迴展(簡稱「奧賽」)創建於1992年,是由奧地利超級攝影學會主辦,以主贊助商哈蘇冠名的國際攝影沙龍。經過數年發展它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國際攝影沙龍。
4、中國攝影金像獎
中國攝影金像獎是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攝影藝術最高獎項。金像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電視金鷹獎、戲劇梅花獎等項並列,是中國文學藝術界12個藝術門類最高獎項之一,不僅在藝術界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上也有著廣泛的影響。
5、哈蘇國際攝影獎
哈蘇基金會是由厄納和維克多·哈蘇捐贈的遺產於1979年建立的。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自然科學和攝影領域的科學教育和研究。該基金會每年都撥款資助眾多項目,其中之一就是每年一度的哈蘇國際攝影獎。
參考資料:網路-荷賽獎
Ⅵ 攝影的核心要義是什麼
核心要義是用光、影、構成來記錄、展示你喜歡的、你想表達的、別人喜歡的回、警示自己的、警示別人答的、與別人分享的一切瞬間。
攝影是一門隨著傳統攝影技術的形成和發展而產生的攝影應用科學,它以攝影光學、攝影化學和電子技術為基礎,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拍攝體系。
在進行照相時,光通過小孔(更多時候是一個透鏡組)進入暗盒,在暗盒背部(相對於光入射方向)的介質上成像。根據實際光強度和介質感光能力的不同,要求的光照時間也不同。在光照過程中,介質被感光。
(6)攝影的創造性擴展閱讀:
人們使用可見光照相,最常用到的是照相機。因場景和用途的不同,照相機有著非常多的分類。綜合來講,照相機都要有幾個基本的部分以保證曝光過程,這包括:感光介質、成像透鏡、曝光時間控制機構、膠卷暗盒、存儲介質、電子感光器、電子存儲介質。
照相進行完成後,介質所存留的影像信息必須通過轉換而再度為人眼所讀取。具體方法依賴於感光手段和介質特性。對於膠片照相機,會有定影、顯影、放大等化學過程。對於數碼照相機,則需要通過計算機對圖片進行處理,再通過其他電子設備輸出。
Ⅶ (12.5)淺談如何在攝影教學中培養青少年創新能力
在攝影教學中,把創新意識和創作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以「創新」作為立足點,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和訓練,幫助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以獨特的視角觀察世間的各種事物,以創造性思維拍攝,對同一現場產生獨特見解,同一景物採用不同拍攝手法,同一題材應用多種表現方式。本人就在攝影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一、在小組活動中,激發學生思維為了使學生具備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其重要。創造性思維活動是人的創造性得以發揮和創造成果得以形成的決定因素,可以說,創造性思維是創造性的核心。它是突破傳統思維習慣,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這種思維常使人產生獨特的見解和大膽的決策,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創造性思維過程應當由發散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時間邏輯思維、辨證思維和橫縱思維等六個要素組成。創造性思維如何培養,首先教師要打破傳統一講到底、灌輸講授的傳統模式,採用引導提示分析的方式激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在擁有一定知識的基礎上以獨特的視角觀察事物,將形象思維與發散思維相結合舉一反三。因此,我在進行攝影小組活動時,不但要傳授攝影的基礎知識,同時要不斷地激活學生思維。(一)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引發學生認知沖突並積極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攝影教學效果的優劣與興趣的關系猶為突出。攝影興趣濃厚的學生會主動觀察,積極思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別去嘗試拍攝,樂而不疲;沒興趣的學生只會將攝影流於對事物的記錄。因此我常採用的方法有:以舊引新,溝通引趣;揭示矛盾,設疑生趣;故事開場,引發興趣;製造懸念,激發興趣等。例如在講授攝影作品要有鮮明的主題時,我採用一系列的校園內的學生活動的照片,組成一個小故事,邊講故事,邊放映照片,學生興致很高,聽的很認真,對照片的印象非常深,學生分析照片主題時表達准確到位。因為學生感興趣,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學生的思維打開了,思路豁然開朗。(二) 創設問題,鼓勵學生思考古人雲:「疑者,覺悟之機也。」即懷疑是領悟知識的啟點,是發現的設想,是探索的動力,是創新的前提。只有對問題敢於思考,才能用獨特新穎的思維方式,創造出新觀點、新知識、新方法,在攝影教學中,必須改變單一發展學生聚合思維的做法,突破思維定勢的束縛,以發散思維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在教學中恰如其分的出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在講授拍攝角度時,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都有哪些角度,如何應用,而是用多張拍攝天壇祈年殿的照片,讓學生作對比,啟發學生思考為何同一景物拍攝的效果截然不同,強烈的視覺效果沖擊著學生的視覺神經,學生往往都以祈年殿為主題拍攝正面拍攝,觀察照片發現有採用剪影形式拍攝,有以人物為主體祈年殿為背景的拍攝方式,有從不同角度拍攝不同大小的祈年殿,學生在仔細思考對比過後,都能夠准確說出作者的拍攝方位、角度、高度。同時有的學生指出在甬道上人物可以將祈年殿拎在手裡(採用近大遠小低角度拍攝的方式),學生對比思考綜合總結同時能夠發現拍攝祈年殿的最佳拍攝時間、最佳角度以及產生自己的拍攝想法。這樣一來,學生探求的閘門被進一步打開,激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學生能夠多角度觀察、思考問題,求得多種設想,在同中求異的過程中擺脫思維定勢,換位思考,探索新的拍攝方式。(三) 藉助「實物替代」,引發多角度思考,形成多項輻射心理學告訴我們:「藉助原型」是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的一種方式。任何創新都是由於某種啟發而形成的,所以教師要善於藉助「原型」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想像,去探索。這是一種移植思想,也是一種發散式思維方法。但是在攝影教學活動中尤其是室內教學時拍攝物受到限制,因此我拿蘋果作為替代物,借用實物替代的方式引發學生探索,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在講授在公園拍攝時如何使畫面簡潔的問題時,我用蘋果替代人物,將兩個蘋果放在桌面上,讓學生思考如何拍攝能夠將兩個蘋果拍攝為一個,學生尋找最佳方向及角度進行練習,發現選取兩個蘋果位於同一直線上時前面的蘋果可以擋住後面的蘋果,既然蘋果可以兩個變為一個,那麼在公園里人多雜亂的時候同樣也可以採用遮擋法減少畫面中的人物,使畫面簡潔。學生非常感興趣,引發了他們多角度思考,學生們又找出了如何將兩個不挨著的蘋果拍攝成為緊密相鄰的蘋果的方法,引發出在拍攝人物交談時如何縮短兩個人物之間距離的方法。學生在藉助實物替代的過程中,打開了想像的大門,探索了自己的方法,獲得了創新性思維。二、實踐活動中,保護學生創新性民主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保障.陶行知先生指出:「創造力量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如果大量開發創造力,大量開發人才礦中之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首先就應當創設出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氣氛。攝影是實踐性的課程,不能僅僅將范圍局限於課堂,走出課堂,走入生活,走入社會是攝影課的重要環節,也是使學生心情愉悅、思維活躍的最好方式。因此我經常採用的方式是「課堂——校園——家庭——社會——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多多實踐,在實踐中創新。例如在拍攝以人文北京為主題的內容時,我讓學生先從校園、家庭、社區等地點去觀察,去尋找,然後學生一起討論自己發現的閃光點,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出現奇特觀點角度的同時也會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時候,通常我不否定學生的想法,而是鼓勵學生去實踐,去拍攝,去運用不同的拍攝方法展現自己想表達的內容,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鼓勵學生去大膽創作,並且在學生展示作品時,經常使用表揚的語氣詞,如:「很好!」「太棒了!」「不錯」「有進步」等等來表示我對他創作的關注和贊許。這樣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個性化的創造才能,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三、體驗成功的樂趣,再度進行創新創新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大課題。在學生進行一次有效的創作後,教師要引發學生的再度創新,再次點燃學生的創作熱情,讓他們在體驗前一階段創新成果愉悅感的同時,總結經驗,進行再度創作。在此過程中要多鼓勵、多引導他們從多角度去思考,以求再次獲得與眾不同的作品。我鼓勵學生參加各種攝影競賽,無論成功與失敗,都要求學生去參與,當學生在競賽中獲得成績後,我對學生進行表揚與肯定,並總結評價他作品獲獎的原因,在這個數字時代,想要拍攝與眾不同的作品,必須創新,獲獎作品通常是由於立意新穎,表達方式與眾不同,表現手法大膽誇張才能脫穎而出。因此在他體驗成功樂趣的同時,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體現,個性得到了發展,才能得到了展示,而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也在攝影活動中得到了培養和提高。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成功的慾望,都想體驗成功後喜悅。因此我還經常將學生的攝影作品做成展板,開展攝影作品展覽,對所有來科技館培訓參觀的家長、學生進行展示,在展出的同時也能受到家長學生們的肯定,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嘗到其中的樂趣,進而願意繼續創作拍攝,使創造性思維培養得以延續,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提高。愛因斯坦說過:「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攝影正是要用特殊的角度拍攝,攝影作品的創作過程正是學生創新能力得以發掘的過程。學生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不僅養成了科學的思維習慣,能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去觀察、提出、分析、解決問題,而且還提高了審美的情趣,陶冶了情操。
Ⅷ 為什麼說攝影師是極具創造力的
真正的攝影師並不是對拍攝的照片進行簡單的技術處理,而是一種靈魂的塑造、一種內思想的傳遞!我容們中國沒幾個有出息的攝影師,絕大多數都是對這感興趣拍拍風景、人物然後在處理一下玩玩而已,這是個不創新的體力輸出過程!任何的藝術行為必須有其獨立的思想作為支撐,否則是無價值的。每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必定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樓主為這個問題我覺得有點奇怪,你覺得人類社會缺乏創造力會有。進步嗎?哪個行業不需要創造力來創新呢?人類文明之所以發展就是由於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所以你這個問題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創造力。這是個自我探索的過程。如果你能認知到別人認知不到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就是有有創造力的人...........
Ⅸ 如何使攝影構圖顯創新性
印象派攝影
1899年,英國舉抄辦了法國印象派繪畫的首次展覽。繪畫主義派攝影家羅賓森在其影響下,提出「軟調攝影比尖銳攝影更優美」的審美標准,提倡「軟調」攝影。該流派是繪畫印象派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中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