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政治概念

創造政治概念

發布時間: 2021-02-15 11:36:01

㈠ 什麼是政治,,請簡要介紹一下。 謝謝

政治包涵兩層含義:「政」指的是政府;「治」指的是治理。

「政」是政權主體,「治」是維護政權的方法和手段,治是圍繞著政進行的。

政治包括軍事,法律,政權機構,政治黨派團體,等等方面。

「政」主要是政權,政府,軍隊,警察,法院,監獄,政治組織,政治機構。「治」主要是指法律,制度,政策以及依據這些進行的行為,包括軍事,法律,行政等方面。

「政」是硬體,「治」是軟體

政治,它指對社會治理的行為,亦指維護統治的行為。政治是各種團體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尤指對於某一政治實體的統治,例如統治一個國家,亦指對於一國內外事務之監督與管制。

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並支配其行為的社會力量。這個詞一般多用來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

政治是上層建築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系,它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

政治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和作用,這一社會現象很復雜,各時代的政治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重點對它作過各種論述。

政治隨著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進程而發展,社會成員參與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也隨之向前發展。

政治體制指政治制度的具體表現和實施形式,是管理國家政治事務的規范體系,具體指和國家根本制度相適應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工作制度等具體制度,簡稱政體。

(1)創造政治概念擴展閱讀:

從人類社會學來講,政治是人類社會中存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社會現象,它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個社會現象非常復雜,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不同語言、以及從不同學科角度,不同的學者對他的論述也不相同。而且政治內涵的本身也在不斷的變化,因此對政治的闡釋也充滿了爭議,始終沒有一個確切公認的定義。

「政」在中國古代一般表示:

(1)朝代的制度和秩序,例如「大亂宋國之政」;

(2)一種統治和施政的手段,如「禮樂刑政,其極一也」;

(3)符合禮儀的道德和修養,如「政者正也,子帥以政,孰敢不正」;

(4)朝廷中君主和大臣們進行的政務活動,如「其在政府,與韓琦同心輔政」。

「治」在中國古代則一般表示:

(1)安定祥和的社會狀態,如「天下交相愛則治」;

(2)統治、治國等治理活動,例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參考資料:政治-網路

㈡ 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

上層建築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系。
由於人們在不同時代面臨的歷史任務不同,需要政治發揮作用的側重點和著力點不同再加上不同歷史觀的影響,所以在解釋政治概念時所強調的內容也就不同,於是就產生了對什麼是政治的各種各樣回答,形成了眾多的關於政治的定義。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認為,「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政治是一種科學,是一種藝術」。這些論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質、屬性、基本內容和特徵,是研究政治現象和為政治下定義的指導思想。
西方的政治學家為政治下過許多定義,例如:①認為政治是國家的活動,是治理國家,是奪取或保存權力的行為。②認為政治是權力斗爭,是人際關系中的權力現象。③認為政治是人們在安排公共事務中表達個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種活動,政治的目標是制定政策,也就是處理公共事務。④認為政治是制定和執行政策的過程。⑤認為政治是一種社會的利益關系,是對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
20世紀80年代,中國政治學界對「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階級為維護和發展本階級利益而處理本階級內部以及與其他階級、民族、國家的關系所採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組織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階級或集團為實現其經濟要求而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活動,以及實行的對內對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個生活領域的、在各種社會活動中佔主要地位的活動。④政治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階級社會的上層建築,集中表現為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權力斗爭、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分配和使用等。

㈢ 政治概念

從政府的性質來說,政府是我國的國家機構,是人民利益的執行者、捍衛者,具有政版治權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
政治職能中有「協調人民內部矛盾」這一職能,即政府通過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等行為來保護人民利益,從而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另外,還可以採取經濟手段,比如調節個稅起征點來落實「提低」、「擴中」、「壓高」的政策,從而縮小貧富差距,整體帶動人均GDP的增長,這也是政府在調節人民內部的矛盾的表現。
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通過履行經濟職能(比如監管市場、公共服務等)、文化職能(如科教文衛事業的建設)、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如基礎設施建設)來調節人民內部的問題。

㈣ 政治的概念

七年級上冊政治復習提綱(人教版)
第一單元:笑迎新生活
1、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將如何做自己學習的管理者?
答: 做學習的管理者應做到:(1)學會自主學習 (2)提高學習效率(3)科學安排時間
2.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必須遵循哪些原則?
答:(1)彈性原則;(2)自然原則;(3)增強原則。
3、你想擁有一個怎樣的班集體呢,談談你如何建設好新的班集體?
答: 我想擁有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建設我理想中的班集體應該做到:
(1)要有共同的目標;(2)每個同學各顯其能,發揮特長;(3)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4)我們還要為這個班級添磚加瓦,參加各種比賽活動,為班級增添榮譽。
第二單元:認識自我
1、人的生命的獨特性表現在哪裡?
答: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突出表現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1)人的生命的獨特性更多地表現在,人的個性品質、人生道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和途徑的多樣性。(2)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優勢,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獨特閃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風采,為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2、我們應該怎樣珍愛自己的生命?
答:①永不不放棄生的希望; ②肯定生命的價值,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③延伸生命的價值,使有限的生命煥發光彩。
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價值得以提升呢(如何演繹生命)?
答:(1)要提升生命的價值,就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2)要樹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學習,掌握本領,長大後回報社會,造福人類。讓有限的生命擁有無限的內涵。
4、青春期的身體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答:(1)身體外形的變化;(2)身體內部器官的完善;(3)性機能的成熟。
5、青春的煩惱:
(1)不大願意和爸媽談心;(2)不喜歡爸媽的管教;(3)希望引起同學的注意;(4)希望獨立而不能自立;(5)否定童年又眷戀童年。(總之,心理上成人感和幼稚性並存)
8、怎樣處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答:(1)可以向老師、家長、親友以及社會尋求幫助,自己也要學會當自己的「心理醫生」。(2)如聽音樂或者打打球,轉移自己的不良情緒;在感到孤獨的時候,與同學聊聊天,或給朋友寫信等等。(學生回答符合題意要求)
9、認識自我的途徑有哪些?
答:(1)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2)通過他人認識自己(3)通過集體了解自己。
10、結合初中生的實際,談談男女同學之間應怎樣正常交往?
答:第一:青青的友誼是無私的、純潔,應該自然、大方的交往。
第二:男女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有益於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兩者之間可以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從而營造一種和諧溫馨、合作團結的氛圍。
11. 開發潛能的方法很多,列舉幾種發掘潛能的方法
答:(1)經常給予自己積極的暗示,有利於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氣,幫助我們發掘潛能。
(2)在心中想像出一個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激勵自己的鬥志,釋放自己的潛能。
(3)在實踐中才能激發潛能,要培養有利於激發潛能的習慣,從小事做起。
第三單元:過富有情趣的的生活
1.情緒的基本分法為喜、怒、哀 、懼。
2.情緒對人會產生什麼不同的作用?
答:情緒是把雙刃劍,有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1)情緒可以充實人的體力和精力.提高個人的活動的效率和能力 ,促使我們健康成長;(2)情緒也會使人感到難受,抑制人的活動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動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後悔甚至違法的事情。
3、情緒是可以調適的,不良的情緒是可以排解的。
4.調節情緒有哪些具體的方法?(注意應用)
答:(1)注意轉移法:當人情緒激動時,為了使它不至於爆發難以控制,可以有意識地轉移注意力,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移到其他的事物或活動上去。(改變注意力焦點法,改變環境法)
(2)合理發泄法:遇到不良情緒時,通過簡單的「宣洩」痛痛快快地表達出去,或者將不良的情緒通過其他方式和途徑宣洩出去。(在適當的場合哭一場,向他人宣洩,進行劇烈的運動,放聲歌唱或大聲叫喊)
(3)理智控製法:在陷入不良情緒時,主動調動理智這道「閘門」的力量,控制不良的情緒,盡量使自己愉悅起來。(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勵法,心理換違法,升華法)
5.情趣源於興趣 ,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
6.高雅情趣和庸俗的情趣的作用?
答:(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於個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現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學精神和科學生活要求。(2)生活情趣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中豐富多彩的一面,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遠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暫時的快樂。庸俗的情趣,不利於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甚至有害於身心健康。
7.怎樣追尋高雅的生活情趣?
答:(1)培養樂觀、幽默的生活態度,是陶冶高壓生活情趣的重要條件。(2)要善於將好奇心轉化為濃厚的興趣,杜絕盲目從眾。(3)豐富的我們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趣、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徑(4)提升我們的情操,陶冶情操---一種價值追求的情感。
第四單元:過健康、安全的生活
1、我們身邊的各種誘惑有?
答:金錢的誘惑,游戲機的誘惑,黃、賭、毒的誘惑,邪教的誘惑。
2、我們應如何拒絕不良誘惑?
答:拒絕不良的誘惑,需要我們結合自己的實際,用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法去克服。方法如下:(1)避開誘因法;(2)婉言謝絕朋友,提高自製力;(3)專時專用,改正不良的習慣。
3、我們可能受到來自哪些方面的侵害?----可能有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的侵害,結合實際回答。
4.怎樣防範侵害,保護自己?
答:(1)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2)用智慧保護自己。(3)用法律保自己。
5.少年在遭到不法侵害時、實施有效自我保護的時,應當注意些什麼?
答:(1)力量的對比;(2)周圍環境的利用;(3)機智求助他人;(4)主觀心理調節;(5)人身安全第一;(6)避免無謂地激怒對方;(7)暫時妥協、事後報案。
6.如果遇到意外險情與傷害時你應怎樣做?
答:(1)遇到意外險情與傷害時,需要冷靜,學會有效的自救方法。(2)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時,有能力制服時,當然要勇敢地同其搏鬥;(3)沒有能力將其制服的,可以採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嚇法」等及時脫身。(4)萬不得已,也要將損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8.上網對中學生產生什麼影響?(有好有壞,網路只是一個工具,關鍵看你如何對待)
答:(1)好的影響:可以擴大知識面;方便查找資料;可以適當娛樂,調劑緊張的學習和工作。(2)壞的影響:如果沉迷於網路,則可能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容易受到不健康內容的影響,導致違法犯罪;沉迷於游戲,影響身心健康,
9.中學生應如何文明上網?
答:(1)應充分利用網路優勢,促進文化學習,提高自身素質。(2)要學會科學合理安排時間,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3)要正確選擇網上信息,自覺抵制不健康信息的影響。

㈤ 政治的概念

上層來建築領域中各種權源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定關系。政治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和作用。它是人類歷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這一社會現象很復雜,一般來說,這個詞多用來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然而社會學家也用來指涉包括各種利益機構、學校、宗教機構在內的相互之間的關系。各時代的政治學家和政治家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重點對它作過各種論述,但至今還沒有公認的確切定義。

㈥ 什麼是政治概念

由於人們在不同時代面臨的歷史任務不同,需要政治發揮作用的側重點和著力點不同再加上不同歷史觀的影響,所以在解釋政治概念時所強調的內容也就不同,於是就產生了對什麼是政治的各種各樣回答,形成了眾多的關於政治的定義。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認為,「一切階級斗爭都是政治斗爭」,「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的表現」,「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政治是一種科學,是一種藝術」。這些論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質、屬性、基本內容和特徵,是研究政治現象和為政治下定義的指導思想。
西方的政治學家為政治下過許多定義,例如:①認為政治是國家的活動,是治理國家,是奪取或保存權力的行為。②認為政治是權力斗爭,是人際關系中的權力現象。③認為政治是人們在安排公共事務中表達個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種活動,政治的目標是制定政策,也就是處理公共事務。④認為政治是制定和執行政策的過程。⑤認為政治是一種社會的利益關系,是對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
20世紀80年代,中國政治學界對「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階級為維護和發展本階級利益而處理本階級內部以及與其他階級、民族、國家的關系所採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組織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階級或集團為實現其經濟要求而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活動,以及實行的對內對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個生活領域的、在各種社會活動中佔主要地位的活動。④政治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階級社會的上層建築,集中表現為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權力斗爭、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分配和使用等

㈦ 解釋一下這幾個政治概念

1、財政,稅收只是財政來源的一部分。
2、對
3、不對,應該是兩者的結合而不是分離
4、不是由強弱決定,主權大小程度是一樣的,沒有強弱之分

㈧ 什麼是政治概念

一、若干非馬克思主義政治觀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觀主要有:
1.道德政治觀分析
這種政治觀認為政治是一種社會價值追求,是一種規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稱為道德政治觀或者倫理政治觀。
這種政治觀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長久的影響。中國儒家學說關於政治即「公正」的闡釋,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認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體現。
道德或者倫理政治觀是從人們對於政治的期望和社會價值判斷的角度對於政治進行的解釋,因此,被認為是一種「應然」的政治觀。
這種政治觀揭示了社會政治社會生活中人們對於政治的的期望和價值要求,體現了特定歷史時期社會成員對於政治生活和活動的衡量標准。
但是,這一政治觀有其弱點:它僅僅從「應然」的角度出發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現實地反映社會政治生活;同時,它以抽象的倫理價值掩蓋了社會利益沖突和權力過程,因而沒有深刻揭示社會政治的本質。
2.權力政治觀分析
認為政治是圍繞著權力展開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對於權力的追求、運用和維護,對於政治含義的這種理解,被稱之為權力政治觀。
在中國歷史上,權力政治觀典型代表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紀義大利政治學家馬基雅維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權力分離出來,認為政治本質上就是獲取並保持權力。現在西方諸多思想家,如馬克斯。韋伯,哈羅得。拉斯韋爾等也從權力角度定義政治。
權力政治觀主張從政治的現實狀況和內容,其認識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強調「實然」性,因此,又被認為是現實主義的政治觀。
這種政治觀觸及了政治的現實內容,尤其是指出了權力這一政治的重要內容。
但是,它忽視了社會政治生活中確實存在著特定的價值取向和道德,也沒有指明權力背後的實際動因,沒有看到「政治權力不過是用來實現經濟利益的手段」。因此,對於政治本質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觀分析
在中國,革命先驅孫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觀的代表人物。他曾從管理的角度來簡明地界定政治,他說「政治兩字的意思,淺而言之,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眾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權」。
當代西方政治學家從管理公共事務來探討政治涵義的,也不在少數,如美國政治學家G.龐頓和P.吉爾認為:「政治活動可以被認為是與對人的集體生活的管理聯系在一起的。」英國政治學家也指出:「政治是『參加一個社會的全面管理』的進程。」
認為政治是對眾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兩個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這一政治觀既忽視了並非所有眾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視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還有統治性的一面,這些都影響了它對於政治含義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對於社會價值進行權威性分配的決策活動。
在當代西方政治學界,得到廣泛承認和採用的政治觀,是美國政治學家戴維。伊斯頓提出的:「政治就是對於社會價值進行權威性分配的決策活動。」
對於政治含義的這一確定,包含三層基本意思:
a)認為政治活動的基本對象是社會價值物,包括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
b)認為政治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是分配社會價值物的決策活動;
c)認為這種分配是權威性即合法強制性的分配。
戴維。伊斯頓對於政治含義的這一確定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內容和基本方式,同時,指明了政治與非政治活動的重要區別之一是權威性的存在,因此,有特定的合理因素。
但是,這一政治定義存在的缺陷是,它沒有揭示社會需要權威性價值的深層動因。同時,它把政治活動僅僅限定於分配既有社會價值,而忽視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同樣是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把政治活動僅陷於決策,而忽視了在決策之外,政治活動還包含著斗爭、統治、規制、參與等活動。
其它還有一些別的政治觀。這些政治觀都沒有能夠深刻而全面地確定政治的涵義。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觀
馬克思主義政治觀的基本內容是:
1.政治是一種特定的社會關系。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不過是人與人關系的總和,「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人們的社會關系有經濟、政治、文化、民族、種族等各個方面。而政治則是這些關系中的一種或者一個方面,「人們的政治關系同人們在其中相處的一切關系一樣自然也是社會的、公共的關系」。
在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經濟基礎上,政治關系有不同的內容。在階級社會中,政治主要是相互對抗的階級之間的關系,因此,列寧說:「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政治就是無產階級為爭取解放而與世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的關系。」與此同時,政治還包括非對抗階級在之間的關系,如無產階級對本階級群眾、對農民的關系,包括其他的社會關系如民族關系等。
在剝削階級消滅以後的社會主義時期,政治關系主要是人民內容不同群體、階層、民族等方面的關系。
2.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
政治作為一種特定的社會關系,是社會的上層建築。相對於社會經濟而言,「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其基本含義是:
首先,這里的經濟是指特定經濟關系,包含生產資料所有權關系、生產過程中的支配被支配關系和生產成果的分配關系。
其次,政治關系的建立和實際運行,在其本質、內容、形態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經濟關系決定的,體現著經濟關系的要求。
再次,政治以圍繞特定權力活動的集中方式,體現和反映著經濟關系的根本要求,並且對於經濟關系起著反作用。
在階級社會中,這種經濟關系在社會群體的現實性上體現為階級關系,因此,政治是階級關系的體現。因為「每一個社會的經濟關系首先是作為利益表現出來」,所以,政治集中體現著特定社會階級利益。在社會主義時期,社會經濟利益和要求中最根本的是發展生產力,因此,經濟建設成為「最大的政治」。
3.國家政權是政治的根本問題。
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現象都與國家政權有著密切的關系。而社會生活中社會經濟利益和要求,通過國家政權就可以得到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實現和保證,因此,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政權問題「是全部政治的基本問題,根本問題」。而政治活動的重要內容「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
國家和國家政權,就其內容來講,是階級社會中的公共權力,是一種從不可解決的社會矛盾中產生,居於社會之上,以保持社會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認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問題是國家政權問題,實際上是指階級社會中的公共權力問題。
4.政治是一種有規律的社會現象。
政治現象和其他一切社會現象一樣,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矛盾運動,其產生、發展、變化乃至消失,都遵循著特定的規律,都有著其客觀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政治是一門科學」,人們只有以科學的態度對待它,深刻認識政治的本質,把握其發展規律,才能在實際政治生活中運籌自如,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政治活動過程中,政治又表現出千差萬別的特點,這就要求人們從實際出發,具體地現實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規律的基礎上,切實把握其方法和尺度。從這個意思上講,政治又是「一種藝術」。
三、政治的定義
1政治的定義
根據馬克思主義對於政治含義的理解同時,揚棄和吸收前述若干具有代表性的非馬克思主義政治定義,我們可以把政治定義為:政治是人們在特定的經濟基礎上,圍繞著特定的利益,藉助於社會公共權力來規定和實現特定權利的一種社會關系。
2政治定義的理解
對於政治的這一定義,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
它強調政治是一種社會關系,並且指明這種社會關系是本質上是一定經濟基礎形成的利益關系。因此,政治關系涵蓋階級、民族、社會集團、階層等之間的關系,涵蓋了對立階級之間、非對立的階級之間和特定階級內部的關系。
它強調一切藉助於社會公共權力來維護、實現和協調的社會利益要求和社會關系,才具有政治性。這就區分了政治現象與非政治現象。
它指出了政治的全部本質內容。一方面,這一定義把政治的本質歸結為特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一種社會關系,另一方面,它指出了政治的本質內容應該包括了利益、政治權力和政治權利這三個基本方面的內容。

㈨ 什麼是創造的源泉七下政治

書上第13頁,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

㈩ 什麼是政治政治的核心概念是什麼政治的實質性質是什麼為什麼要搞政治政治是一種剝削人的手段么

基本定義
政治是上層建築領域中各種權力主體維護自身利益的特定行為以及由此結成的特專定關系,它是人類歷屬史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社會現象。政治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和作用,這一社會現象很復雜,各時代的政治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重點對它作過各種論述。政治隨著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進程而發展,社會成員參與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也隨之向前發展。政治體制指政治制度的具體表現和實施形式,是管理國家政治事務的規范體系,具體指和國家根本制度相適應的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工作制度等具體制度,簡稱政體。
討厭政治,但是你繞不開政治。
孔子說,苛政猛於虎。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