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創造思維的因素
❶ 阻礙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應該如何避免
在知識經濟時代,強烈的創新意識,旺盛的創造能力日益成為構成人的素質,形成人的力量的根本要素。在未來社會中,一個完全沒有創造力的人其生存質量是不理想的。教育是否培養出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新人,是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而創造性思維是創造能力的核心,也是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培養的立足點,毋容置疑的是,從小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方法的訓練和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對於實施素質教育對於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深遠的意義。為此,我們在近一年多的時間內,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作了潛心研究。
創造性思維是發現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思維,它不僅能揭示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特徵和內部規律,而且能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是智力高度發展的表現。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主要表現為:①思維形式新穎獨特。②勇於大膽想像,善於以現實的需要為其定向。③好奇心強,思維敏銳和善於提出問題。④求同求異思維與求同思維高度協調。
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分析,他們的思維過程主要有4方面的特徵:①多有發散性思維參與。往往能從某一給定的信息中產生各種為數眾多的信息,找到多個可能的答案、結論和假設。②有大量形象思維的參與。心理學家認為「盡管在人的思維發展中形象思維是比較初級的形式,但是它在創造性思維中卻佔主要地位」。③直覺感受起著重要作用。④多有靈感出現,常在百思有解中閃現思維的火花,出現豁然開朗的頓悟。
可以這么說,創造性思維往往以「奇」、「異」制勝,與其它思維方式相比,更具多端性、獨立性、批判性、連動性、靈活性。因此,可以從以上五個方面來加以培養。
(一)創設和諧的課堂環境,以促使思維的多端性
思維的多端性,即善於從不同角度想問題,在問題面前總是會盡量提出各種解答方案,在一個方向受阻時,立刻轉向其它方向,並能在多種方案中用心尋找最優方案。而要使學生的思維具有多端性,必須有一個和諧的課堂環境作為前提條件。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學環境與思維的多端性有著必然的聯系,這里的教學環境主要指心理環境和課堂環境。在課堂教學中,若以滿堂灌為特徵,學生將對學習毫無熱情;若以談話為特徵,學生學習也不活躍;只有在民主、合諧的課堂氣氛下,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思維活躍,對課堂教學參與性顯著提高。可見,和諧的課堂環境,能放飛學生的思路,是促使學生思維具有多端性前提條件。那麼,如何創設和諧的課堂環境呢?我們一般的做法如下:
1、創建師生間、同學間相互尊重,相互接納的氣氛,使學生敢於創造。
師生間、同學間相互尊重,相互接納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敢想,敢說,敢問,樂於思考,樂於發表意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氣氛的調節者,要以平等的態度去熱愛、信任、尊重每位學生,滿足學生的表現欲,發表欲。從而促使了思維的多端性。
如我在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時,先組織學生動手「分一分」。採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把全班學生分成2人、4人、5人等人數不同的小組,給每組20個小圓片,要他們把小圓片分給每一個組員,要求是每個人分得的小圓片個數相同。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們學習得很輕松,因此分的方法很多,有1個1個分的,也有2個2個分的……而且組與組之間也在不斷地交流方法。接著我又給每個組發了一張紙,上面畫40個小紅心。(如左圖)讓他們分給組里的每一個成員,但每一個學生得到的必須一樣多,學生在表示分掉的紅心時,有的用畫掉的方法,有的用圈起來的方法,但我發現其中有一個組即不畫掉,也不圈起來,而直接寫上每人8個。我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意見,他們的代表自豪地說:老師要我們平均分給組里的5個人,而些紅心正好排成了5行,所以每個人一行,正好8個。這正是學生創新的表現,這個小組在學習中,不僅理解了除法的意義,學會了「平均分」,積累了除法的豐富表象,而且知道平均分不一定要每次一個一個地分,要視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知識。
在這種師生間、同學間相互尊重和接納的氣氛中,學生們形成了勇於探索,相互合作的精神,為學生的創新創造了條件,使他們敢於創造。
2、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機會創造。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指出:數學是思維的體操,而思維是從人的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根據教學內容,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機會思考問題,有機會創造。
如我在教學「圓的周長」時,我發給學生一張表,(如下圖)
實物名稱
周長
直徑
周長是直徑的幾倍
結論
然後放手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前准備好的圓形學具,同桌合作測量,並根據數據特徵,得出結論。學生在測量過程中,有的用「繞」的方法,有的用「圍」的方法,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敢於大膽嘗試,最後大部分同學得出了一個結論,即圓周長是直徑的三倍多一點,從而推導出圓周長的公式,即C=∏d,而且也知道了「∏」是一個定值,是圓周長和這個圓直徑之間的一種關系。這樣學生自己「創造」的新知,容易理解和記憶,而且在充裕的時間和空間下,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創新。
3、發揚表揚的激勵功能,使學生樂於創造。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激勵性言語,撩撥學生的創造慾望,即使學生的創造性解答明顯不對時,教師也要先肯定他的創造意識,維系他創造性思維的熱情。
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我在講完例題「7.45÷2.1」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一個學生問,為什麼要把除數變成整數呢?我覺得把被除數變成整數也能算出結果,如把「7.45÷2.1」變成「745÷210」,結果也是一樣的。我聽了他的回答後,先表揚了這位同學勤於思考,敢於提出問題的精神,並鼓勵全體同學要向這位同學學習。接著我把原題改成「74.5÷0.21」讓全班同學用這兩種方法先算一算,然後進行比較,學生很快發現了把「除數化成整數」的方法更具普遍意義。最後我又表揚了那一位同學:雖然他的方法不是對每一個題目都合適,但他提出的問題非常有價值,不僅使同學們掌握了今天所學的知識,而且會到了更深的知識。這時,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向這位同學鼓掌。這樣表揚激勵的話,即保護了學生創造的積極性,以激發了另處同學的創新欲,使學生樂於創造。
(二)構建自主的教學過程,以培養思維的獨立性
思維的獨立性,是指與眾人、前人有所不同,具有思維獨立性的人敢於對「司空見慣」或「完美無缺」的事物提出疑問,力破陳新,銳意進取。
教學不是訓練和輸灌的工具。《學會生存》一書指出:「為了訓練的目的,一個人的理智認識方面已經被分割得支離破碎,而其它方面不是被遺忘,就是被忽視,不是被還原為一種胚胎狀態,就是隨著無政府狀態下發展。「,過多的技術訓練是有害的,盲目的訓練更是可怕的黑洞。所以,課堂教學中要在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動口、動腦,讓學生去進行個體實踐。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教師要激活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內在創造慾望,在教學中,不但要教給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更要培養他們探究問題的習慣,在創設問題情境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敢於懷疑,敢於向「權威「 戰,勇於提出新見解、新看法。
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我先出示一組數據:(63,36,69,123,96,39)要學生判斷哪些數能被3整除,接著我問能被3整除的數有什麼特徵,學生根據上面一些數的特徵,又受到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徵的影響,都認為個位是「3、6、9」的數能被3整除,我沒有作出判斷。緊接著又出示了一組數據:(13。26,19,23,46,59)讓他們根據剛才得出的結論進行判斷哪些數能被3整除,學生一算,馬上推翻了剛才自己得出的結論。這時,學生們都有了主動探究新知的慾望,都想在老師沒有告知結論前自己找到規律。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而且學生在這一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更具獨立性。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
2、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引導學生開展討論。
努力營造「討論式「的課堂氛圍,採取交流,評論,辯析,質疑等形式,對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觀點的分歧處展開討論,讓學生靠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在合作中鍛煉能力,發展思維,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尊重與眾不同的疑問,尊重與重不同觀點,鼓勵學生各顯神通,向學生證明他們的觀點是有價值的。
如接上一例,當學生們發現個位是3、6、9的數不一定能被3整除時,我沒有馬上歸納出特徵,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時,我出作為一個學習者,參與到討論中去,適時、適機地進行引導,點撥。通過學生們的激烈討論,我讓每一小組派一名代表上台發言:
生1:一個數中,如果含有3、6、9這些數,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生2:一個數中,只有3、6、9這些數,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生3:一個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的和能被3整除,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生4:一個數如果是3 的倍數,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生5:一個數中,如果有約數3,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
接著我又讓學生根據這幾種方案進行辨析,第三組的一位同學馬上站起來,用實例證明了前兩種方案是不全面的……最後學生們在自己討論、辨析的基礎上歸納出了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
學生在這一個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光組與組這間爭論很精彩,同一組內組間的討論也很激勵,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❷ 限制創新思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限制創新思維的主要因素有:
1、傳統觀念和固定觀念
傳統觀念是思維創新的重要障礙,它頑強地維護著它賴以存在的實踐和社會基礎,反對思維對現存事物進行超越。除了傳統觀念之外,還有一種固定觀念。它指的是人們在特定的實踐領域和學科領域內形成的觀念。
2、思維和思維定勢。
你的思維定在那兒了,你的思維進了牛角尖了,出不來了,那你的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展現出來。
3、膽怯心理。
破除傳統、習慣,克服唯上唯書的傾向,是需要有勇氣的。一個人擁有如果膽怯的心理,就處處怕犯錯誤,害怕失敗,就會陷於保守,就不敢突破原有的界限,不敢創新。
(2)影響創造思維的因素擴展閱讀:
提升創新思維的途徑
1、善於學習。
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創造性思維、掌握創新性方法。創新需要我們常思能力不足、常懷本領恐慌、常找學習差距,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慾望和積極的進取精神,持之以恆地學習、一絲不苟地鑽研,使自己變得更加充實、更加睿智。
只有通過長期、主動的思維訓練,跳出思維定式、拓展思維邊界,才能不斷提升創新能力。要大膽跳出一般化思維的圈子,遇到問題善於從多角度、多維度尋找解決方案。
2、永不滿足。
創新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需要敢於打破常規和現狀,不斷挑戰自我、追求卓越。不能因過去取得的成績而驕傲自滿,更不能陶醉於已有的成果而停滯不前,而要更多地看到不足、找出差距,把創新熱情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以「沒有最好,只求更好」為目標,富有創造性地做好本職工作。
3、自我革新。
創新是對簡單重復勞動及其思維方式的否定,是用新的理念去替換舊的習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條件下,為了不被淘汰,只能淘汰自己不合時宜的舊習慣。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創新思維
人民網-人民日報思想縱橫:養成創新習慣
❸ 心理學上創造性思維受哪些因素影響
(1)傳統觀念和固定觀念。
傳統觀念是思維創新的重要障礙,它頑強地維護著它賴以存在的實踐和社會基礎,反對思維對現存事物進行超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就會因循守舊,墨守陳規,用老眼光、老套路、老辦法去面對新問題。它使人的思維受原有的思維空間的限制,跳不出原有的框框,因而就無法實現對原有認識和現存世界的超越。因此傳統觀念是阻礙思維創新的重要因素,是思維創新的大敵。
除了傳統觀念之外,還有一種固定觀念。它指的是人們在特定的實踐領域和學科領域內形成的觀念。在該實踐領域、該學種范圍內某種觀念是適用的,但是超出這個范圍,它們就可能變得不適用了。但是由於觀念在思維中的慣性作用,人們總是習慣於用現有的觀念去認識、評價面對的問題,而不管這個問題是否超出了現有實踐和經驗的范圍。於是就產生了所謂固定觀念。固定觀念與傳統觀念的區別在於,傳統觀念是側重於從時間角度,從歷史性方面加以界定的,而固定觀念則是側重於從空間角度,從共時性方面加以說明的。與傳統觀念一樣,固定觀念也是思維創新的大敵。因為在經驗范圍以內解決那些常規性問題,是不需要思維有什麼創新的。一旦思維超出了原有的實踐和學科的范圍而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那麼只適用於原領域的固定觀念只能起排斥新思想、扼殺新觀念的作用。
(2)思維和思維定勢。
所謂思維定勢是指心理活動的一種准備狀態,它影響人們思考,解決問題的傾向性。當人們思考問題時,或多或少就會在人們頭腦中留下一種思維慣性,這種思維慣性使人們在新問題面前仍然習慣地依據原有的思路進行思考。
思維定勢與上面說的傳統觀念或固定觀念不同。雖然觀念也會形成定勢,但這里所說的定勢則更多地是來自以往思維過程形成的習慣。觀念是對認識的內容的積淀,而定勢則是對認識的形式、方法的積淀。思維定勢本質上就是思維習慣。
思維定勢和思維對於解決經驗范圍以內的常規性問題是有用的,它可以使我們的思維駕輕就熟,簡捷、快速地對問題作出反應。但是它們對於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則只能成為一種障礙。它使人們局限於某種固定的反應傾向,跳不出框框、打不開思路,從而限制了人們的創新思考。
在思維習慣和思維定勢中,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那種唯上唯書的習慣。這種習慣使得人們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首先去想:書上是怎麼說的?上級是怎麼說的?企圖在書上、在上級指示里找到解決問題的現成答案。由於「書」與「上」,都是一種權威,政治上的或者學術上的權威,因此,唯上唯書的習慣也是一種盲目信從權威的習慣,是一種權威定勢。
❹ 創造性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哪些
1、知識包括吸收知識的能力、記憶知識的能力和理解知識的能力。吸收知識、鞏固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實際操作技術、積累實踐經驗、擴大知識面、運用知識分析問題,是創造力的基礎。
任何創造都離不開知識,知識豐富有利於更多更好地提出設想,對設想進行科學的分析、鑒別與簡化、調整、修正;並有利於創造方案的實施與檢驗;而且有利於克服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這是創造力的重要內容。
2、智力:智能是智力和多種能力的綜合,既包括敏銳、獨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記憶力和靈活自如的操作力,還包括掌握和運用創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這是構成創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內容。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創造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創造素質。優良素質對創造極為重要,是構成創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4)影響創造思維的因素擴展閱讀:
創造性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發明,二是發現。發明是製造新事物,例如瓦特發明蒸汽機,魯班發明鋸子。發現是找出本來就存在但尚未被人了解的事物和規律,如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規律等。
理解創造力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幾點:
①創造力是一種有別於智力的能力,創造力測驗的內容是智力測驗內容上沒有的,是智力測驗測不出來的能力;
②創造力指在各種創造性活動中的能力,既有科學創造活動,又有技術創造和藝術創造活動,還有其他方面的創造活動;
③新穎獨特是指前所未有、與眾不同,這是創造力的根本特徵;④創造產品(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有社會或個人價值。
創造力與人格特徵也有密切關系,綜合多人研究的結果表明,高創造力者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徵:興趣廣泛,語言流暢,具有幽默感,反應敏捷,思辨嚴密,善於記憶,工作效率高,從眾行為少,好獨立行事,自信,喜歡研究抽象問題,生活范圍較大,社交能力強,抱負水平高,態度直率、坦白,感情開放,不拘小節,給人以浪漫印象。
❺ 在教育心理學中,影響創造性的因素有智力 個性和環境,誰能解釋一下為什麼沒有經驗不勝感激!
個人的創造性思維能否得到發揮和發展,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與創造性思維之間的關系又很復雜,下面是對幾種主要因素的分析。
1.智力與創造性思維
高智商是高創造性的有利條件,但它們之間不存在對應關系。總體而言,智力水平與創造性思維的水平之間具有正相關的趨勢,但智商越高,智力與創造性之間的相關越低。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歸納為: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創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創造性,但也可能有低創造性;低創造性者可能具有較低的智商,但也可能有較高的智商,高創造性必須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智商;創造性和智力具有一定相關,但它們是兩種不同的品質,高智商並不必然帶來高創造性。
馬斯洛提出,人的創造性可以分為作為特別才能的創造性和自我實現的創造性,前者是與科學發現和發明聯系在一起的,是有個體差異的,而後者則是每個人都具有的潛能。教育應該認識和珍惜每個學生的創造潛能積極地加以開發和利用。
2.知識與創造性思維
知識經驗的量的多少並不足以決定創造性思維的水平,理解的深度以及知識經驗的組織方式才對創造性具有重要影響,只有對知識形成了深層的理解,而不只是表面的理解,只有在知識經驗之間建立了豐富的聯系,形成了良好的知識結構,學習者獲得的知識才是靈活的,才可以廣泛地遷移應用。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提高知識學習的深度和靈活性以及建立良好知識結構是一個重要環節。
3.個性因素的影響
創造性思維不僅是能力開發的問題,而且也是個性培養的問題。
首先,強烈的好奇心,濃厚的興趣是創造性思維的驅動力。
其次,較高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對創造性思維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積極的心理承受力,不怕錯誤和失敗,善於在挫折面前進行自我調整,以及有決心、敢於前進、好表現等等,這些也是有利於創造性發揮的個性特徵。
高創造者一般具有以下個性特徵:具有幽默感;有抱負和強烈的動機;能夠容忍模糊與錯誤;喜歡幻想;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獨立性。
4.環境
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對人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從大量研究中,我們可以歸納出這樣幾點:
1.創造性比智力受環境的影響更大;
2.過於嚴格、過於要求服從的家庭教養方式不利於兒童創造性的發展;
3.過於強調紀律和規范過於強調唯一標准答案、缺乏自由和開放氣氛的學校環境會妨礙學生創造性的發展;
4.某些社會文化特徵對創造性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如果一個社會過於強調社會規范,因循守舊,不敢嘗試、探索那些失敗可能性比較大的未知事物,個體創造性就會被限制。如果團體壓力過大,不能容納那些標新立異的人,那個體就會有更多的從眾行為。另外,在一個社會中,工作和游戲常常被截然分開,使工作現場過於嚴肅、過分緊張,這也不利於創造性思維的發揮。因此,創設具有一定開放性和自由空間的成長環境,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尊重他們的差異,這是創造性培養中的另一重要環節。
❻ 影響創造性的因素
可以參考「影響幼兒創造性表現的因素」
一、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對語言發展的影響,比對其他方面發展的影響更為直接。幼兒對聲音和語言的聽辨能力,離不開大腦的發展。而大腦的成熟過程,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因此不同的幼兒,他們早期發育具有不同的特點。語言的腦生理機制決定了它是有別於其他各種能力的一種能力,人腦的言語中樞如果受到損傷,或者錯失了早期發展的關鍵期,人就無法獲得語言。每一個幼兒學習語言都必須經過若干與其他幼兒相仿的發展階段,但是每一個幼兒的腦生理機制未必是同時成熟。在其中,肯定有快慢的。例如:某位幼兒生理機制發育比一般幼兒遲,只能提一些普遍性的問題,即答案明確的問題,而不能提開放性的問題,即答案不明確的問題。這樣就不能對該幼兒進行創造力和想像力的激發。所以,有些幼兒的創造性表現的喪失,一部分是生理因素造成的。
二、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天生的,我們可以從心理因素著手。專家的研究證明影響創造性思維有兩大敵:畏懼和缺乏自信心。這兩大障礙都是非智力的心理狀態,可見創造性思維與心態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下面舉兩個實例。
例一「我們的房子」
在一次建構活動中,我不經心地說:「你們的房子不好看。」活動後,葉璐璐在和我單獨接觸時,吞吞吐吐地說:「我本來要裝飾房子的,你說不好看,我不知道怎麼做了。」老師紅著臉高興地肯定了她,並問她:「剛才活動的時候你怎麼不說呢?」璐璐低下頭說:「我不敢!」可以說這個孩子在我班比較活潑開朗的,在部分幼兒盲目聽從老師的情況下,她還能委婉地表示異議。但這個例子也說明當時我班幼兒的心態是畏懼、消極、被動的,他們沒想到懷疑,也不敢去懷疑,只是被動的記,完全把老師的話作為真理來看。這種心態對幼兒創造性表現是不利的。
例二「怎麼造呢」
在建構活動時,幾個孩子跑過來對老師說:「老師,這是我們的火車頭,上面有窗還有門。可是上面沒有冒煙的東西。」我順著他們指點看去,只見火車頭用一個箱子放著上面還貼了一張白紙,白紙上畫了窗,我對孩子們說:「真奇怪,怎麼火車沒有冒煙的東西呢?」許多孩子們都圍過去一起想辦法,孩子們點點頭說:「恩,火車應該要冒煙的。」說完馬上開始搭建。從這個例子看,幼兒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與例一的幼兒的心態相比,更加積極、主動的,因此該班幼兒表現出好奇、好追究,敢於懷疑、敢於挑戰,在積極主動地認識世界。這種心態與前一種心態就截然不同。
那麼哪一種心態有利於創造能力的發展呢?這是不言而喻的。從以上兩個實例說明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前提是形成有利的心態,只有幼兒有了獨立、自由、積極主動的心態,有了自信心,開展創造性活動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同時,在對那些自信心差的孩子,我們更要注意尋找機會向他們表示,讓他們感到自己並不差,逐漸樹立自信心。因此,要開展好幼兒創造性活動,必須優化幼兒所處的精神環境。除了精神環境,還有物質環境,也就是有關社會方面的影響。
三、社會因素
社會的各種因素對於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創造性表現有相當的影響。社會因素包括兒童所接觸到的人事和環境。社會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普遍影響有以下幾點:
(一)、物質環境因素
幼兒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獲得語言的,特別是外部的影響對幼兒創造性表現是十分重要的。物質環境為幼兒提供與語言活動有關的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條件,是開展創造性活動的物質保證,更能激發幼兒創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我們布置故事表演游戲角落時,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來裝飾牆面,然後布置一個和內容相符合的環境。如:中班故事《烏龜與房子》,小松鼠錯把烏龜當作大石頭,把房子造在烏龜的背上,當出現險情時,才發現自己犯了粗心大意的毛病。幼兒見過許多造房子的情景,但從未看到過會動的房子,更沒有看過烏龜背上造的房子。對於這堂語言課,如果我單單出示圖片,會使幼兒不理解松鼠錯把烏龜背當大石頭這回事,不能對故事的有關情節運用創造性語言進行編構。如果用上幼兒表演,給全體幼兒一個良好的故事情境,就能激發他們創造的積極性。
因此,創造良好的物質環境是激發幼兒創造想像的有利條件。有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幼兒可通過多看,多感受來獲得刺激,激發其思維活動,從而獲取豐富的感性認識。有了表達的內容就產生用語言創造性的表達的願望及興趣。如:小班欣賞兒歌《雲》(全文:雲兒雲兒真美麗,我把雲兒摘下來地,雲兒雲兒真聽話,我把雲兒變小雞。)對於這首兒歌,我可以用自己畫的雲掛在教室中間,當我念最後一句時,出示自己做的小雞。我還可以進行創造示範,像「我把雲兒變小山」,「我把雲兒變飛機」。這樣,幼兒能直觀的為兒歌創編不同的句子,激發起幼兒的創造新思維。有了良好的物質環境,還需要語言的幫助。
(二)、語言因素
有關理論告訴我們,幼兒發展是靠自己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而建構起來的,也是通過幼兒個體與外界環境中與語言和非語言材料交互作用得以逐步獲得的。每個人的環境不同,語言發展期不同,影響和結果也不同。而影響幼兒創造性的表現往往有這么兩種因素:
1、不理解講述的對象。理解是幼兒正確使用語言的基礎,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開展進一步擴展幼兒創造性想像,創造性運用語言進行表述活動。由於幼兒缺乏生活經驗,以及思維的具體形象特點,幼兒往往根據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講述的對象。同時,幼兒常常從字面上理解,不能理解成人所說的象徵意義、轉義等。例如:在建構活動之前的談話時,我請小朋友去搭拳擊櫃子,可以用來裝拳擊袋和拳擊手套,小朋友就搭的很小,根本不可能藏進拳擊袋和拳擊手套。後來在老師的幫助下,搭了一個能藏進拳擊袋和拳擊手套的櫃子。這樣讓幼兒通過具體實踐來激發創造想像,通過教師巧妙的語言來擴展幼兒的創新思維。
2、缺乏概括與綜合能力。如果幼兒對語言中所描述的事物全無概念,當他人說出一些物體的名稱或描述這些形狀時,幼兒便會茫然不知。同時,也不能用語言或動作去描述這些物體,更不能創造性的運用語言來表達。因此,幼兒如果缺乏概括和綜合能力,當他聽到別人說話時,便很可能產生理解錯誤,或者表達障礙。我們看建構活動中的例子來分析一下,建構游戲後的分享活動是時,我請部分幼兒來介紹自己搭建的物體,帆帆介紹了他們組搭的房子,說到在一個架子上綁了漂亮的繩子,而其他的小朋友說是掛衣服的地方。說明她沒有很好的理解物體也不會很好的用語言來概括,在表達上也就有了障礙。所以,我們應重視幼兒的概括綜合能力,不斷創新思維。有了語言的萌發,還要注意態度的問題。
(三)、對待幼兒態度的影響
對待幼兒的不同態度,也會影響幼兒創造性表現。在對待幼兒時,教師使用貶義詞對其進行評價,如:在建構活動中,我們說些「你這樣搭的不好看。」、「火車站里沒有山洞的。」等之類帶有諷刺性的語言,這樣師生的真誠合作就沒有了,而且更加封閉了幼兒可貴的靈感和創造性的表現。教師應以親切的態度為幼兒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幼兒能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激發他們的主動積極的創造潛能。幼兒回答無論是對是錯,教師都應及時找出優點給予適當的鼓勵。有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可先將叫起,再重復問問題。這樣既沒有當眾批評他,保護了他的自尊心,又側面提醒了他。所以,無論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如何,都會對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創造性表現產生一定的作用。我們應親切的態度對待幼兒,激勵幼兒不斷創新,激發幼兒的主動性,促進幼兒更積極地投入活動,促進幼兒大膽想像創造。
除了外在的環境、態度,和內在的語言因素,其實,幼兒在活動中,創造性的表現還會受到幼兒自身情緒因素的影響。如果一個幼兒覺得自己在群體中是不被歡迎的,或者他感到不快樂的,他說話的意願會降低,對他人的表述也無興趣傾聽。長期下來,他的語言創造能力的發展自然就大受影響。如果幼兒經常沉默不語,不願開口,這將會使幼兒對語言學習失去信心,從此葬送創造能力。相反,一個喜歡身邊的小朋友的幼兒,喜歡交往,每天很高興,會樂於表達自己,說起話來充滿著自信,那麼就有著自己的想像和創造。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幼兒多溝通、交流、接觸,使幼兒處於快樂之中,促進幼兒大膽想像和創造。
除了以上三個因素會影響幼兒創造性表現外,我們還需注意教師與幼兒的關系,即教師的角色及作用。涉及到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在活動中的主導地位作用的具體化問題。我們鼓勵幼兒積極主動的參加到語言活動中去,也主張教師在活動中積極的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引導幼兒的學習。這里就出現一個「適度」的問題,究竟教師怎樣才能恰到好處的參與和發揮主導作用呢?有一個觀點是我們應當明確的:教師與幼兒在活動中主體與主導的關系,會隨具體的活動內容、活動要求的變化而變化。即當需要參與指導的時候,教師參與主導作用就發揮的多一些;不需要的時候,教師參與主導作用就發揮的少一些。教師應該是一位計劃者、支持者、觀察者和輔導者,根據幼兒的需要與可能出發,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讓幼兒保持活動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性的指點,及時的激勵與啟發,從中觀察幼兒的表情和做法,抓住時機及時發揮輔導的作用。
❼ 影響思維的因素有哪些
1.注意力
注意,是人的身心指向和集中於一定事物時的意向活動。注意力越強,印象就越深刻。
根據注意的有無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注意可分為兩類:一是無意注意,即沒有自覺的目的,也不需要做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它與人的直接指向某種事物或活動本身的興趣、愛好有很大關系。另一類是有意注意,即有自覺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它是靠間接興趣或活動本身的興趣來支持的,是靠詞彙和語言來維持的。
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可以轉化。許多發明創造就是由一種偶然的無意注意誘發的。注意能力較強往往更能促進思維力的發展。
2.直覺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真正可貴的品質是直覺。」
直覺力是根據對事物的生動知覺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直覺力常常表現了人的領悟能力和創造力,是猛然覺察出事物的本來意義,使問題得到突然的醒悟,進入一種走出混沌的清晰狀態。
柏拉圖說過,「最低層次的思考,是對事物的知覺;最高層次的思考,是能將所有事物看成是系統之一部分的完整直覺。」
3.分析力
分析方法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觀事物的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要素,逐個加以研究。對事物的分析過程,實質上就是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過程。
比如寫作文章時,分析的主要任務是把握材料的本質和特定屬性,敏銳發現材料中的新鮮因素和成分,推敲主題,安排結構,以及選擇最佳的表達方式。而在寫作實踐中,有了分析,就能論證充分,邏輯嚴密,使人信服。
4.想像力
想像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高級心理功能,是在現實形象的基礎上,通過大腦的回憶、加工和新的綜合,創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
它能把世界上許多事物聯系起來,擴大認識范圍,使我們的認識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創造出一個廣闊的世界。
無論是科學發明或是藝術創作,都離不開想像,也緣於此,想像是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一個人的想像力不夠,他的思維能力也一定不會強到哪裡去。想像按有無創造性可以分為再造性想像和創造性想像;按其性質可分為理想、空想和幻想。
5.知識積累
思維是需要一定量的知識作支撐的。沒有知識的支撐,思維是無法進行下去的。人類知識現已建成了一個開放性的龐大系統,即知識體系。現在人類集聚的知識,僅靠有限的生命是學不完的。這就需要培養有效的思維能力,正確把握知識,運用知識,克服這種矛盾。
——來自於網路
❽ 創造性思維的相關因素有哪些
影響創造性思維的因素有:醞釀、遠距離的聯想能力、遷移能力、意志、興趣等。
❾ 影響創造性思維的主要因素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活動,即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的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是以感知、記憶、思考、聯想、理解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徵的高級心理活動,需要人們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一項創造性思維成果往往要經過長期的探索、刻苦的鑽研、甚至多次的挫折方能取得,而創造性思維能力也要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素質磨礪才能具備,至於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則離不開繁多的推理、想像、聯想、直覺等思維活動。創造性思維具有新穎性,它貴在創新,或者在思路的選擇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維的結論上,具有著前無古人的獨到之處,在前人、常人的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從而具有一定范圍內的首創性、開拓性。創造性思維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它無現成的思維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闊天空地發揮想像力。創造性思維具有藝術性和非擬化的特點,它的對象多屬「自在之物」,而不是「為我之物」,創造性思維的結果存在著兩種可能性。創造性思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首先,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增加人類知識的總量;其次,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提高人類的認識能力;再次,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實踐活動開辟新的局面。此外,創造性思維的成功,又可以反饋激勵人們去進一步進行創造性思維。正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人』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
❿ 創業需要創新思維,哪些因素影響了你的思維的創新
經驗表來明,許多企業之所以源陷入困境並不是因為缺乏新創意,而是難以選出值得支持和發展的創意。創新毫無疑問蘊含著風險。如何從創新項目組合中獲得最大效益,不是看怎麼消除風險,而是看怎麼控制風險。沒有人清楚有價值的創意藏在哪裡,也不可能每一個項目都去試。因此,高管們必須設立條件,框定值得探索的商機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