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號誰發明
⑴ 逗號的來歷
逗號的由來 我國古代所講的「句逗」中的「逗」相當於「句讀」中的「讀」,表示句內多種不同性質的停頓,常見的形式為尖點(、)。清末王炳耀在《拼音字譜》(1897年)中採用西式豆芽形的逗號(,)為「一讀之號」。胡適在《論句讀及文字元號》 1916年)中建議以(,)或(、)為「豆」號。陳望道在《新式標點用法》(1919年10~11月)中所講解的「逗點」(,)包含今逗號和頓號兩種用法。l919年《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所定的「點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從歷史上傳承下來的句讀符號(、),另一種是借自西方的逗號(,),用其中任何一種形式都可包含今逗號和頓號兩種用法。陳望道在《作文法講義》(1922年)中把它們分作兩種不同的標點符號,分別定名為「頓號」(、)和「逗號」(,)。1930年《教育部劃一教育機關公文格式辦法》把逗號(,)和頓號(、)分別列為公文使用的14種標點符號之一。
逗號在西文有不同的名稱。在屬日耳曼語族的語言中,英語稱comma、德語稱Komma、荷蘭語和丹麥語稱komma,源自希臘語k?mma(被切分出來的片段,短句段)。在屬拉丁語族的語言中,法語稱virgule、義大利語稱virgola、葡萄牙語稱virgula(也可稱coma)、羅馬尼亞語稱virgulǎ,源自拉丁語virgula(小桿、細枝)。在古羅馬,讀書人偶爾使用斜線斷句。自13世紀以來西方抄寫員越來越多地使用斜線表示句內的短暫停頓。在中世紀晚期,斜線下移,為避免與下一行的字母糾纏,收縮成為半圓形符號(,),小馬努提烏斯稱之為「半圓點」(semicirculus)。15世紀末義大利出版家老馬努提烏斯擬定了一個包括逗號(,)、分號(;)、冒號(:)、句號(.)和問號(?)在內的標點系統,用於他創辦的阿爾丁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他選擇現在已為大家熟悉但當時還很罕見的半圓形逗號(,)作為表示句內最小停頓的符號,在所出的拉丁文書籍中最先見於1495年印製的彼埃特羅·本博《埃特納火山探險記》。逗號的這種形式和用法,隨著阿爾丁版圖書傳播到全歐,逐漸為西方各國所接受,用以取代其他形式的逗號。例如,英國1525年印行威廉·廷德爾翻譯的《聖經·新約》英文本仍使用(/)作逗號,當時稱為virgil。1535年邁爾斯·科弗達爾將《聖經》全部譯成英文出版,開始改用(,)代替(/)作逗號,l539年印行的《大聖經》也是如此。隨著逗號的形式的改變,逗號英語名稱在1554年由virgil改為comma。virgule在現代英語為斜分隔號(/)的名稱,法語自1534年以來一直用來指逗號(,)。
⑵ 標點符號是誰發明的
各國有各國的標點符號——中國的標點符號是在明清發明的,但只有「,」「。」,新中國建立後有更改了新標准,增添了許多標點符號
⑶ 逗號和句號(,。)不是(,.)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版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權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⑷ 符號是誰發明的
標點符號
16世紀時,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系統。主要符號源於希臘專語法屬家們所用的小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
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被人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音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標點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⑸ 標點符號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由誰發明的
標點符號,不可小覷
我國最早的古書是沒有標點的。大約在漢代,開始使用句讀。到了宋代,開始使用圈點。到了明代又出現︴和‖,分別用來表示人名和地名。這些簡單的符號可以看作是我國傳統的標點符號;但它是很不完備的,長時間里也沒有得到廣泛使用。
進入20世紀,一些學人開始向國內介紹歐美最通行的一些標點符號。並根據古代的句讀符號,參考西洋方法研究制定出了適合中國文字需要的我國最早的新式標點符號。
1919年4月,以胡適為首的六教授提出《方案》,要求政府頒布通行「,。;:?!——()《》」等標點。11月底,胡適對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號總名為「新式標點符號」,此年被批准。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聯名提出的《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方案》。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由此誕生,成了語言文化發展史上值得記錄的一筆。
新中國成立後,有關方面對原標點進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共列標點符號十四種,包括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引號、冒號、問號、感嘆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專名號、書名號、著重號。
20世紀60年代,漢字文稿的書寫和出版物的排印由直行改為橫行,某些標點符號的用法也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有必要對原規定進行整理。1987年初,國家語委成立《標點符號用法》修訂組,約請專家對原《用法》進行1990修訂。1990年3月,國家語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聯合發布了修訂後的《標點符號用法》,共列標點符號16種,增加了連接號、間隔號。此後,在聽取各界意見後,國家語委、新聞出版署和國家技術監督局共同決定將《標點符號用法》制定為國家標准,並於1995年12月正式發布。
漢語標點如此,那麼英語標點呢?兩者又有什麼差異?您知道嗎?標點符號,不僅在學習過程有重要意義,而且生活中也處處充滿了標點符號。美麗的標點符號點綴著我們的生活。小小標點,您千萬不可小覷,否則,那可就笑話連篇了!
⑹ 句號是誰發明的
標點符號
16世紀時,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系統。主要符號源內於希臘語法家們所用的小容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
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被人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音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標點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⑺ 標點符號是誰發明的
標點符號 16世紀時,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系統。主要符號內源於希臘語法家容們所用的小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 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被人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音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標點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採納哦
⑻ 標點符號是誰發明的
倉頡!
⑼ 標點符號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16世紀時,小馬努蒂烏斯提出了一套正規的標點符號系統。主要符號源於希臘語法家們所用的小點,但常常改變其含義。希臘文中的問號(;)變成了英語中的分號。 我國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讀起來很吃力,甚至被人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音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提出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規定了12種標點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相當於現在的逗號)。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圖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滿意請採納
⑽ 句號是誰發明的
「句讀」一詞指的就是。和, 漢朝發明了「句讀」符號,語言完整的一小段回為「句」;句中語答意未完,語氣可停的一小段為「讀」(音逗)。宋朝使用「。」「,」來表示句讀。明代才出現了人名號和地名號,這些就是我國最早的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