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換熱器
⑴ 最新型的換熱器都有哪幾種
現在市場是較為新型的換熱器是「氟塑料換熱器」氟塑料是用進口材質,這個氟塑料換熱器有管殼式、框架式。目前氟塑料換熱器行業的發展已有近十年,不過國內做氟塑料換熱器的廠家較少,基本上從2015年才開始發展起來,陝西瑞特熱工是在2009年就開始進行氟塑料換熱器的生產設計,目前為止換熱效果運行順利。
⑵ 換熱器是做什麼用的
換熱器(heat exchanger),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又稱熱交換器。換熱器在化工、石油、動力、食品及其它許多工業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產中換熱器可作為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器和再沸器等,應用廣泛。
換熱器是一種在不同溫度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流體間實現物料之間熱量傳遞的節能設備,是使熱量由溫度較高的流體傳遞給溫度較低的流體,使流體溫度達到流程規定的指標,以滿足工藝條件的需要,同時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設備之一。換熱器行業涉及暖通、壓力容器、中水處理設備,化工,石油等近30多種產業,相互形成產業鏈條。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換熱器產業市場規模在500億元左右,主要集中於石油、化工、冶金、電力、船舶、集中供暖、製冷空調、機械、食品、制葯等領域。其中,石油化工領域仍然是換熱器產業最大的市場,其市場規模為150億元;電力冶金領域換熱器市場規模在80億元左右;船舶工業換熱器市場規模在40億元以上;機械工業換熱器市場規模約為40億元;集中供暖行業換熱器市場規模超過30億元,食品工業也有近30億元的市場。另外,航天飛行器、半導體器件、核電常規島核島、風力發電機組、太陽能光伏發電、多晶硅生產等領域都需要大量的專業換熱器,這些市場約有130億元的規模。國內換熱器行業在節能增效、提高傳熱效率、減少傳熱面積、降低壓降、提高裝置熱強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基於石油、化工、電力、冶金、船舶、機械、食品、制葯等行業對換熱器穩定的需求增長,我國換熱器行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將保持穩定增長,2011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換熱器產業將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我國換熱器行業規模有望達到1500億元。
⑶ 板式換熱器=板式冷卻器請問兩者的區別還是說是同一樣東西
是一樣的東西,板式換熱器是一個總稱,統一叫板式換熱器,可以分為板式加熱器,板式冷卻器,板式殺菌機,板式蒸發器等等,用在不同的工況上,叫法都不一樣
⑷ 需要一款在高溫高壓的場合下使用的高效換熱器,有推薦的嗎
艾克森AWPS系列板殼式換熱器,這是一款適用於高溫、高壓場合的新型高效換熱器。不僅耐高溫還耐高壓,結構也比較的簡單。由殼體、換熱 板片組、進出口接管和法蘭,蓋板和支座組成,艾克森AWPS系列板殼式換熱器結合了可拆式和管殼式的優點,是一款能將管殼式換熱器替換的換熱器。
⑸ 該選哪種形式的換熱器(板式、管殼、套管等)一般和哪些因素有關
石化中用得最多的是管殼式換熱器板式換熱器會漏,使用壓力低,但傳熱系數高,面積小,用在不怕漏,壓力低,介質清潔不易堵的地方套管式換熱器一般換熱面積都比較小,但管程不容易堵,對粘度大,有雜質的物料走管程時很有利,目前有很多新型套管換熱器。
⑹ 新型氣氣換熱器是怎麼樣的,它有什麼優勢呢
給個結構圖你看看,這樣應該比較清晰點:
主要特點有:
換熱板表面光滑自潔能力強;
適合高腐蝕、高含塵、高濕度的氣體介質;
通過芯體的金屬換熱板面,實現氣體熱量從高溫側向低溫側傳遞;
換熱介質有空氣對空氣、煙氣對空氣、煙氣對煙氣等多種形式。
⑺ 什麼是換熱器
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又稱熱交換器。換熱器在化工、石油、動力、食品及其它許多工業生產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產中換熱器可作為加熱器、冷卻器、冷凝器、蒸發器和再沸器等,應用廣泛。
⑻ 換熱器是做什麼的,有什麼用途
氟塑料換熱器是一種新型的耐腐蝕熱交換設備,氟塑料換熱器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化工、醫葯、冶金等領域中。
常用的氟塑料換熱器的材料有可溶性聚四氟乙烯(PFA)、聚四氟乙烯(PTFE)、聚全氟乙丙稀(FEP)。
適用於電鍍、電解、磷化、除油、酸洗、化學鍍鎳磷、陽極氧化、鋁泊、冶煉、電子、化工、醫葯、食品等行業中的液相加熱、冷卻、蒸發、濃縮等。
⑼ 換熱器有什麼作用
換熱器是將熱流體的部分熱量傳遞給冷流體的設備,又稱熱交換器。
換熱器的應用廣泛,日常生活中取暖用的暖氣散熱片、汽輪機裝置中的凝汽器和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卻器等,都是換熱器。它還廣泛應用於化工、石油、動力和原子能等工業部門。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證工藝過程對介質所要求的特定溫度,同時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設備之一。
換熱器既可是一種單獨的設備,如加熱器、冷卻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藝設備的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內的熱交換器。
由於製造工藝和科學水平的限制,早期的換熱器只能採用簡單的結構,而且傳熱面積小、體積大和笨重,如蛇管式換熱器等。隨著製造工藝的發展,逐步形成一種管殼式換熱器,它不僅單位體積具有較大的傳熱面積,而且傳熱效果也較好,長期以來在工業生產中成為一種典型的換熱器。
二十世紀20年代出現板式換熱器,並應用於食品工業。以板代管製成的換熱器,結構緊湊,傳熱效果好,因此陸續發展為多種形式。30年代初,瑞典首次製成螺旋板換熱器。接著英國用釺焊法製造出一種由銅及其合金材料製成的板翅式換熱器,用於飛機發動機的散熱。30年代末,瑞典又製造出第一台板殼式換熱器,用於紙漿工廠。在此期間,為了解決強腐蝕性介質的換熱問題,人們對新型材料製成的換熱器開始注意。
60年代左右,由於空間技術和尖端科學的迅速發展,迫切需要各種高效能緊湊型的換熱器,再加上沖壓、釺焊和密封等技術的發展,換熱器製造工藝得到進一步完善,從而推動了緊湊型板面式換熱器的蓬勃發展和廣泛應用。此外,自60年代開始,為了適應高溫和高壓條件下的換熱和節能的需要,典型的管殼式換熱器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70年代中期,為了強化傳熱,在研究和發展熱管的基礎上又創制出熱管式換熱器。
換熱器按傳熱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混合式、蓄熱式和間壁式三類。
混合式換熱器是通過冷、熱流體的直接接觸、混合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又稱接觸式換熱器。由於兩流體混合換熱後必須及時分離,這類換熱器適合於氣、液兩流體之間的換熱。例如,化工廠和發電廠所用的涼水塔中,熱水由上往下噴淋,而冷空氣自下而上吸入,在填充物的水膜表面或飛沫及水滴表面,熱水和冷空氣相互接觸進行換熱,熱水被冷卻,冷空氣被加熱,然後依靠兩流體本身的密度差得以及時分離。
蓄熱式換熱器是利用冷、熱流體交替流經蓄熱室中的蓄熱體(填料)表面,從而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如煉焦爐下方預熱空氣的蓄熱室。這類換熱器主要用於回收和利用高溫廢氣的熱量。以回收冷量為目的的同類設備稱蓄冷器,多用於空氣分離裝置中。
間壁式換熱器的冷、熱流體被固體間壁隔開,並通過間壁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因此又稱表面式換熱器,這類換熱器應用最廣。
間壁式換熱器根據傳熱面的結構不同可分為管式、板面式和其他型式。管式換熱器以管子表面作為傳熱面,包括蛇管式換熱器、套管式換熱器和管殼式換熱器等;板面式換熱器以板面作為傳熱面,包括板式換熱器、螺旋板換熱器、板翅式換熱器、板殼式換熱器和傘板換熱器等;其他型式換熱器是為滿足某些特殊要求而設計的換熱器,如刮面式換熱器、轉盤式換熱器和空氣冷卻器等。
換熱器中流體的相對流向一般有順流和逆流兩種。順流時,入口處兩流體的溫差最大,並沿傳熱表面逐漸減小,至出口處溫差為最小。逆流時,沿傳熱表面兩流體的溫差分布較均勻。在冷、熱流體的進出口溫度一定的條件下,當兩種流體都無相變時,以逆流的平均溫差最大順流最小。
在完成同樣傳熱量的條件下,採用逆流可使平均溫差增大,換熱器的傳熱面積減小;若傳熱面積不變,採用逆流時可使加熱或冷卻流體的消耗量降低。前者可節省設備費,後者可節省操作費,故在設計或生產使用中應盡量採用逆流換熱。
當冷、熱流體兩者或其中一種有物相變化(沸騰或冷凝)時,由於相變時只放出或吸收汽化潛熱,流體本身的溫度並無變化,因此流體的進出口溫度相等,這時兩流體的溫差就與流體的流向選擇無關了。除順流和逆流這兩種流向外,還有錯流和折流等流向。
在傳熱過程中,降低間壁式換熱器中的熱阻,以提高傳熱系數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熱阻主要來源於間壁兩側粘滯於傳熱面上的流體薄層(稱為邊界層),和換熱器使用中在壁兩側形成的污垢層,金屬壁的熱阻相對較小。
增加流體的流速和擾動性,可減薄邊界層,降低熱阻提高給熱系數。但增加流體流速會使能量消耗增加,故設計時應在減小熱阻和降低能耗之間作合理的協調。為了降低污垢的熱阻,可設法延緩污垢的形成,並定期清洗傳熱面。
一般換熱器都用金屬材料製成,其中碳素鋼和低合金鋼大多用於製造中、低壓換熱器;不銹鋼除主要用於不同的耐腐蝕條件外,奧氏體不銹鋼還可作為耐高、低溫的材料;銅、鋁及其合金多用於製造低溫換熱器;鎳合金則用於高溫條件下;非金屬材料除製作墊片零件外,有些已開始用於製作非金屬材料的耐蝕換熱器,如石墨換熱器、氟塑料換熱器和玻璃換熱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