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誰發明的味精

誰發明的味精

發布時間: 2021-02-13 01:28:27

㈠ 味精是誰的發明

味精發明者是池田菊苗。

1908年的一天,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池田菊苗教授和一家人圍坐在桌旁,正津津有味地吃晚飯。

吃著吃著,池田菊苗突然停住了。他的目光落在黃瓜湯上:湯的味道格外鮮美,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問妻子,妻子也說不清楚。池田菊苗用湯匙在湯里攪了幾下,發現這碗湯與往日的不同之處在於裡面多放了一些海帶。

「這海帶裡面一定有奧妙!」池田菊苗自言自語。從那天起,他就仔細地研究起海帶的化學成分來。經過半年的時間,他終於從海帶中提取出一種叫谷氨酸鈉的物質,將它放進菜餚里,能夠使鮮味大大提高。

池田菊苗把這種物質定名為「味精」。後來,他還發現了用小麥和脫脂大豆做原料提取味精的方法,使味精的生產在全世界迅速普及開來。



(1)誰發明的味精擴展閱讀

味精生產方法:中國最初的味精工業化生產是以麵筋或大豆粕為原料,採用酸水解的方法生產味精,這個方法耗能大、成本高、勞動強度大、對設備要求高、需耐酸鹼設備,在1965年以前都是用這種方法生產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已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隨著科學的進步及微生物技術在食品行業的應用,使味情生產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自1965年以來,我國味精行業大都採用發酵法生產,水解蛋白質法及用石油裂解丙烯合成法較少採用。

㈡ 味精是什麼時候什麼人發明的

1、谷氨酸鈉
池田菊苗教授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帶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鈉的化學物質,如把極少量的谷氨酸鈉加到湯里去,就能使味道鮮美至極。

2、「味之素」
當時一位名叫鈴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從海帶中提取碘的生產方法。池田和鈴木兩人開始合作,很快就結出了碩果。不久後,一種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現在東京淺草的一家店鋪里。

3、谷氨酸鈉
中國有個叫吳蘊初的化學工程師根據日本的味之素獨立發明出一種生產谷氨酸鈉的方法來即在小麥麩皮(麵筋)中提取。
吳蘊初把他製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精,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來生產味精的人。1923年,吳蘊初在上海創立了天廚味精廠,向市場推出了中國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以後,佛手牌味精不僅暢銷於中國市場,還打進了美國市場。吳蘊初也獲得了一個「味精大王」的稱號。

4、短桿菌
1956年,日本的協和公司宣布發現短桿菌。谷氨酸鈉的發酵法生產就此誕生。用協和公司發明的新方法生產味精,不僅操作簡單,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的純度提高,鮮味更強。

5、強力味精
日本科學家大介博士對蘑菇為何異常鮮美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分析後,發現蘑菇的鮮美.是因為含有一種叫「烏苷酸鈉」的物質。1964年,以烏苷酸鈉為主體的強力味精終於面世了。

6、超鮮味精
人們對「鮮」的追求並未就此結束。當歷史老人在邁越80年代的最後幾步時,又有人發明了一種「超鮮味精」。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要鮮上600多倍!

㈢ 味精是哪國人發明的 味精是怎麼來的

味精於1909年被日本味之素(味の素)公司所發現並申請專利,是調味料的一種,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是指以糧食為原料經發酵提純的谷氨酸鈉結晶,我國自1965年以來已全部採用糖質或澱粉原料生產谷氨酸,然後經等電點結晶沉澱、離子交換或鋅鹽法精製等方法提取谷氨酸,再經脫色、脫鐵、蒸發、結晶等工序製成谷氨酸鈉結晶。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在中國菜里用的最多,也可用於湯和調味汁。

㈣ 味精是誰發明的

提起味精的來由來,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自 那是1908年的一天,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池田菊苗化學教授正在狼吞虎咽地吃著妻子 美?」,他用小勺在湯碗中攪動幾下,發現湯中只不過是海帶和幾片黃瓜,便情不自禁 地自言自語:海帶里有奧秘!此後,教授對海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經過半年時間,終 於發現海帶含有谷氨酸鈉,並提練出此種物質,正是它大大提高了菜餚的鮮味,於是便 將其定名為「味精」。池田教授還發明了用小麥等提取味精的方法,不久味精便在全世 界風行起來。1923年,我國上海首先建起了國慶味精廠,現在生產味精主要採用微生物 發酵方法,由澱粉製成,從而使原料來源多,生產更廣泛和普及了。

㈤ 味精是誰發明的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池田菊苗化學教授,於1908年發明了早期的味,名為:「味之素」。

㈥ 味精的歷史和發明者

1907年,日本東京帝國大抄學的研究員池田菊苗發現了一種,昆布(海帶)湯蒸發後留下的棕色晶體,即谷氨酸。這些晶體,嘗起來有一種難以描述但很不錯的味道。這種味道,池田在許多食物中都能找到蹤跡,尤其是在海帶中。池田教授將這種味道稱為「鮮味」。繼而,他為大規模生產谷氨酸晶體的方法申請了專利。

㈦ 味精是由誰發明的

味精的發明,純屬一種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國大學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專桌前。由於在上午完成了屬一個難度較高的實驗,此刻他的心情特別舒展,因此當妻子端上來一盤海帶黃瓜片湯時,池田一反往常的快節奏飲食習慣,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嘗起來了。 池田這一品,竟品出點味道來了。他發現今天的湯味道恃別的鮮美,一開始他還以為是今天心情特別好的緣故,再喝上幾口覺得確實是鮮。「這海帶和黃瓜都是極普通的食物,怎麼會產生這樣的鮮味呢?」池田自言自語起來,「嗯,也許每帶里有奧妙。」職業敏感使教授一離開飯桌,就又鑽進了實驗室里。他取來一些海帶,細細研究起來。 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後,池田菊苗教授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帶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鈉的化學物質,如把極少量的谷氨酸鈉加到湯里去,就能使味道鮮美至極。

㈧ 味精是誰發明的

原始味精是日本人池田菊苗和鈴木三郎助發明的。現代味精是中國人 蘇遠志發明的

㈨ 味精是誰發明的

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調味品。它的誕生至今還不到100 年。 說起味精的發明,純屬一種偶然。1908 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國大學的化學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於在上午完成了一個難度較高的實驗,此刻他的心情特別舒展,因此當妻子端上來一盤海帶黃瓜片湯時,池田一反往常的快節奏飲食習慣,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嘗起來了。 池田這一品,竟品出點味道來了。他發現今天的湯味道特別的鮮美,一開始他還以為是今天心情特別好的緣故,再喝上幾口覺得確實是鮮。「這海帶和黃瓜都是極普通的食物,怎麼會產生這樣的鮮味呢?」池田自言自語起來,「嗯,也許每帶里有奧妙。」職業敏感使教授一離開飯桌,就又鑽進了實驗室里。他取來一些海帶,細細研究起來。 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後,池田菊苗教授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帶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鈉的化學物質,如把極少量的谷氨酸鈉加到湯里去,就能使味道鮮美至極。 池田在發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後,他便轉向了其他的工作。 當時一位名叫鈴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從海帶中提取碘的生產方法。當他一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後,靈機一動立刻改變了主意,「好哇,咱們不搞提取碘的事了,還是用海帶來提取谷氨酸鈉吧!」 鈴木按響了池田家的門鈴,一位學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攜起手來,池田告訴鈴木,從海帶中提取谷氨酸鈉作為商品出售不夠現實,因為每10 公斤的海帶中只能提出0.2 克的這種物質。可是,在大豆和小麥的蛋白質里也含有這種物質,利用這些廉價的原料也許可以大量生產谷氨酸鈉。 池田和鈴木的合作很快就結出了碩果。不久後,一種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現在東京淺草的一家店鋪里,廣告做得大大的——「家有味之素,白水變雞汁」。一時間,購買「味之素」的人差一點擠破了店鋪的大門。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傳進了中國。這種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動了一位名叫吳蘊初的化學工程師的心。他買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這種被日本人嚴格保密的白粉究竟是什麼東西。一化驗,原來就是谷氨酸鈉。又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他獨立發明出一種生產谷氨酸鈉的方法來:在小麥麩皮(麵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達40%,他先用34%的鹽酸加壓水解麵筋,得到一種黑色的水解物,經過活性炭脫色,真空濃縮,就得到白色結晶的谷氨酸。再把谷氨酸同氫氧化鈉反應,加以濃縮、烘乾,就得到了谷氨酸鈉。 吳蘊初把他製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精,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來生產味精的人。1923 年,吳蘊初在上海創立了天廚味精廠,向市場推出了中國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以後,佛手牌味精不僅暢銷於中國市場,還打進了美國市場。吳蘊初也獲得了一個「味精大王」的稱號。 用水解法生產味精很不經濟,因為這種方法要耗用很多糧食,每生產1噸味精,至少要花費40 噸的小麥。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鈉時要放出許多味道不好的氣體,使用的鹽酸也易腐蝕機器設備,還會產生許多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精公司不得不繼續進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產出更好的產品來。 在這項工作中,日本的協和發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協和公司組織的一批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發現,用糖和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製得谷氨酸,但由於不同的細菌繁殖後會有不同的產物,故必須選取其中合適的菌種擔任生產谷氨酸的「小工藝師」。 1956 年,協和公司宣布,他們已找到了這位「小工藝師」,這就是短桿菌。谷氨酸鈉的發酵法生產就此誕生。協和的科學家們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製成培養液,再用高溫蒸汽滅菌法將那些雜菌統統殺死,然後把培育好的純種短桿菌在最有利的環境下接種進去,讓它們繁衍後代。由於「小工藝師」們的努力,把絕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轉變為谷氨酸,最後,把它中和成為鈉鹽。用協和公司發明的新方法生產味精,每噸只耗用小麥3 噸,不僅操作簡單,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的純度提高,鮮味更強。不過,協和公司的這項發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 年底,日本新聞界評選出了當年日本的10大發明,其中之一是「強力味精」。它的鮮度竟是「協和味精」的160倍! 「強力味精」的發明,可上溯到本世紀初。那時,日本科學家大介博士對蘑菇為何異常鮮美這個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也和帝國大學的池田教授一樣,走進了實驗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來。經過分析後,發現蘑菇的鮮美.是因為含有一種叫「烏苷酸鈉」的物質。可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想了好多辦法,也未能將它製造出來。大介只好停下這項勞而無功的研究。 直到60 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學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發現,因為這時的生物化學發展很快,生物催化技術已非常成熟,可以在這一領域大顯身手了。這樣,到1964 年,以烏苷酸鈉為主體的強力味精終於面世了。 說來有趣,烏苷酸鈉本身的鮮味其實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當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鈉時,它才會同谷氨酸鈉發生「協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鮮度提高。所以,強力味精實際上就是用少量烏苷酸鈉摻到普通味精里製得的。 其實,還在強力味精發明之前,有經驗的廚師已經利用這一化學原理來提高鮮味了。他們在燒雞、燒肉時,往往要加少許味精,因為肉類中也有烏苷酸鈉,加進去的味精能與之發生鮮味上的協同作用,使鮮味大幅度提高。人們對「鮮」的追求並未就此結束。當歷史老人在邁越80 年代的最後幾步時,又有人發明了一種「超鮮味精」。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要鮮上600 多倍!看來,事物的發展是沒有窮盡的,鮮也是無止境的啊!

㈩ 是誰發明了味精

那是1908年的一天,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池田菊苗化學教授正在狼吞虎咽地吃著妻子 准備的可口專菜餚,突然,屬他停止進餐,怔了一會,問妻子:「今天這碗湯怎麼這樣鮮 美?」,他用小勺在湯碗中攪動幾下,發現湯中只不過是海帶和幾片黃瓜,便情不自禁 地自言自語:海帶里有奧秘!此後,教授對海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經過半年時間,終 於發現海帶含有谷氨酸鈉,並提練出此種物質,正是它大大提高了菜餚的鮮味,於是便 將其定名為「味精」。池田教授還發明了用小麥等提取味精的方法,不久味精便在全世 界風行起來。1923年,我國上海首先建起了國慶味精廠,現在生產味精主要採用微生物 發酵方法,由澱粉製成,從而使原料來源多,生產更廣泛和普及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