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泡的發明
❶ 燈泡是誰發明的
燈泡
燈的首次使用已很難確切地考證了。不過,電燈的問世卻有據可查。世界上第一盞犁口般大小的電燈由美國科學家托馬斯·阿爾瓦·托馬斯瓦·愛迪生於1879年10月21日試製成功。
在研製過程中,托馬斯·阿爾瓦·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仔細分析了當時的煤氣燈和弧光燈,他的主攻方向是尋找一種耐熱材料。由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程度而發出熾熱的光卻又不至於斷裂或熔化。他偶然發現棉線在空氣中一下子燒成灰燼,而碳棉線放入處理過的玻璃球內則發出了熾光。很遺憾,光亮只維持了幾分鍾就消失了。他錯誤地放棄了這項試驗,轉而試用銫、鎳、鉑(白金)、鉑銥合金等1,600種不同的耐熱材料,收獲都甚微。
托馬斯·阿爾瓦·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重新回到了碳的研究上。那年10月,他試驗了一段長20厘米、直徑為0.15厘米的碳棒,其耐熱力達到5.5小時,他又不斷改進著碳化方法和抽氣處理。
1879年10月21日那天,他把1根直徑為0.025厘米碳化了的棉線用作燈絲,發出的光度明亮、穩定,它以4燭光的照明度,1小時、2小時……足足亮了45個小時,經過1年多的努力,數千次的試驗。人們盼望已久的電燈終於誕生了。
同年11月,托馬斯·阿爾瓦·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改用碳化了的卡紙大大改進電燈壽命後,生產商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入生產。1880年除夕,
3,000人走上紐約街頭觀賞這一新發明。成功並未使托馬斯·阿爾瓦?a
target=_blank
href=/view/37912.htm>斯瓦·愛迪生停步。第二年,他製造出能連續亮上1,200個小時的毛竹絲燈。直到1904年,奧地利人發明了比毛竹絲燈強3倍的鎢絲燈,前者才被取代。鎢絲燈從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❷ 電燈是怎樣發明出來的
電燈是經過愛迪生不斷重復實驗發明創造出來的。1809年,英國皇家研究院教授漢弗萊·戴維爵士(法拉第的老師)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1879年10月21日,美國發明家愛迪生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於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
燈泡發明的過程:
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製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後,制定發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真空度。他還對新型發電機和電路分路系統等進行了研究。
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量好,但白金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實驗,愛迪生最後決定用炭絲來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鍋中加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再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就這樣,世界上第一批炭絲的白熾燈問世了。1879年除夕,愛迪生電燈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燈火通明。
為了研製電燈,愛迪生在實驗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有時連續幾天試驗,發明炭絲作燈絲後,他又接連試驗了6000多種植物纖維,最後又選用竹絲,通過高溫密閉爐燒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絲,裝到燈泡里,再次提高了燈泡的真空度,電燈竟可連續點亮1200個小時。電燈的發明,曾使煤氣股票3天內猛跌百分之十二。
繼愛迪生之後,1909年,美國柯進而奇發明了用鎢絲代替炭絲,使電燈效率猛增。從此,電燈躍上新台階,日光燈、碘鎢燈等形形色色的燈如雨後春筍般登上照明舞台。
❸ 燈泡誰發明的
一提起燈泡,復大家都說是愛迪制生發明的,
實際上,電燈泡是眾多科學家嘔心瀝血的成果,顯然,愛迪生解決了關鍵問題。
電燈最早出現是在19世紀初。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
愛迪生試驗了1600種不同的材料,最後終於找到了耐用的竹絲,能連續點亮200個小時,使人類進入了電燈照明時代。
隨後,科學家又做了進一步改進,將玻璃泡抽真空,灌惰性氣體,進一步延長燈絲壽命。
直到1904年,奧地利人發明了比竹絲燈強3倍的鎢絲燈,取代竹絲燈泡。鎢絲燈從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❹ 燈泡是誰發明的
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
愛迪生(1847~1931)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科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報、電影、電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傻業、建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及公司員工一生共有約一千多項發明創造,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