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麵是誰發明的
㈠ 世界上第一包泡麵是誰發明的是哪個國家的人
世界上第一包泡麵是安藤百福發明的,日本人。
安藤百福(1910年3月5日—2007年1月6日),華裔日本人,本名吳百福,出生於台灣,日本日清食品株式會社創業者與社長、日本即食食品工業協會會長,安藤スポーツ・食文化振興財團理事長、漢方醫葯研究振興財團會長、世界拉麵協會會長。
1996年成為立命館大學名譽博士。影響世界的方便麵(又稱速食麵、即食麵、公仔麵、快熟面、泡麵等)就是其發明,後來他又發明了杯麵,有「方便麵之父」之稱。
(1)方便麵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方便麵的起源
早在方便麵發明以前,在古代東西方就有人將煮熟的面條油炸後佐以湯汁做為料理。在中國已經有類似的麵食稱為「伊面」或著「伊府麵」(即台灣所稱之「意麵」)。
相傳清朝伊秉綬在家為自己母親祝壽,由於客人多,廚師手忙腳亂下誤將煮熟的雞蛋面放入沸油鍋,只好撈起後佐以高湯上桌。由於賓客吃過後贊不絕口,這道菜就流傳了下來。早期方便麵包裝上依然寫有伊面、伊府麵。
據說,最早製作方便麵的,是中國揚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廚子。他把麵粉中加入雞蛋,擀成薄片,切成細絲,放水中煮過,立刻再放入油中炸過晾乾。這樣處理過的面條放在熱水中隨時可以泡軟,食用非常方便。
至於非油炸的方便麵,則可追溯至中國西漢漢高祖三年(前205年)韓信軍隊發明的踅面。當韓信在黃河邊的合陽領軍10萬;
准備進攻河東西魏王魏豹時,為解決行軍糧的問題,發明將蕎麥粉與麥粉開糊,煮成八成熟的大面餅,並切成寬條。這種面餅既方便隨身攜帶,也可以只要加水一煮便可食用,因此也可被視為方便麵最早的形態。
㈡ 方便麵是誰發明的
方便麵是1958年日籍台灣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於大阪府池田市發明的。安藤百福並在發明方便麵後,創立日清食品公司,販售「雞湯拉麵」口味,最初的售價為35日圓,但仿製產品隨即出現,導致產生削價競爭。
㈢ 方便麵是誰發明的
方便麵由日清食品創始人安藤百福發明,安藤百福是華裔日本人,本名吳百福,出生於台灣,有「方便麵之父」之稱。
1957年的一個冬夜,安藤百福經過一家拉麵攤,看到人群頂著寒風排長隊就為吃一碗拉麵。他決定研製一種注入開水就能立刻食用的拉麵,於是安藤試用了日光曬干法和熏製法等,結果面的保存問題解決了,卻不能使乾燥的面條迅速復原成可食麵。後來,油炸菜餚啟發了他,他把面條放到油鍋里煎炸,同時又製作了專門的鐵框,讓方便麵呈現出規則的形狀,最早的雞汁方便麵就這樣問世了。
㈣ 方便麵是誰發明的
他發明了方便麵 方便麵———這個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在2003年全世界的產量竟達到632.5億份,其中中國277億份,印尼112億份,日本54億份,韓國36億份,美國37.8億份,全年產值已達140億美元。 但你並不一定知道?方便麵的發明者是日本人安藤百福,今年他已94歲高齡。 被飢餓催生的靈感 1958年,安藤百福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麵———「雞肉拉麵」。 發明靈感早在1945年就已萌生。「二戰」後,日本食品嚴重不足,一般人餓得連薯秧都吃。安藤百福偶而經過一家拉麵攤,看到穿著簡陋的人群頂著寒風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他不由得對拉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開始著手研究拉麵。他在大阪府池田市的住宅後院建起了一個10平方米的研究室,找來了一台舊制面機,然後買了一個直徑1米的中華炒鍋、一袋18公斤的麵粉、食油等,潛心研究方便麵。 由重復開發悟出的道理 安藤百福設想的方便麵,是一種只要加入熱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麵,食用起來非常簡便。他定了五個目標:第一,味道不僅好吃而且吃不厭;第二,可以成為家庭廚房常備品且具有很高的保存性;第三,簡便、不需要烹飪;第四,價格便宜;第五,由於是食物,必須安全、衛生。 面類這一行,他完全是一個外行。面條的原料配合非常微妙,有很大學問,他把所有想到的東西全部試了一下,但效果都不好。 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解決了保存問題。後來,夫人做油炸菜餚的方法又啟發了他,油炸食品的面衣上有無數的洞眼,就像海綿一樣,這是因為面衣是用水調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過程中會發散掉,形成「洞眼」,加入開水,很快就會變軟。這樣,將面條浸在湯汁中使之著味,然後油炸使之乾燥,就能同時解決保存和烹調的問題。他興奮異常,把這種製作方法叫做「瞬間熱油乾燥法」,且拿到了方便麵製法的專利。 當時,後院的研究小屋旁養著雞,經常用來殺了上餐桌。有一天,岳母用雞骨頭熬的雞湯放在拉麵里,兒子居然吃得很香。就在那時,安藤決定方便麵也用雞湯。安藤說,方便麵打入國際市場後,還沒有在世界上發現不吃雞肉的國家。 打開國內銷路前就已出口 安藤把試製品分發給各處的熟人,得到的評價是「具有和現有的拉麵不一樣的美味,而且非常方便,能成為新商品」。 安藤又委託在貿易公司工作的朋友把樣品送到美國試探一下反應,結果美國那邊立刻來了回信,要求再訂500箱。安藤體會到食品真的沒有國界,並且隱隱地有一種預感:說不定這個商品將來會成為世界性的商品。
㈤ 方便麵是誰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方便麵
歷史起源及其發展
據說,最早製作方便麵的,是我國揚州一位姓伊的知府家中的廚子。他把麵粉中加入雞蛋,擀成薄片,切成細絲,放水中煮過,立刻再放入油中炸過晾乾。這樣處理過的面條放在熱水中隨時可以泡軟,食用非常方便。這個發明可惜未獲專利,方便麵的大規模生產被外國人搶了先,首先在日本大行其道。
1.方便麵的誕生及在日本的發展
面條是日本人的傳統食品。日本人雖然以愛惜時間聞名於世,但即使是在上班的時候,為了能吃到一碗熱面條,他們寧願在飯館前排成一條長龍。這個現象被一家公司的經理安藤百福(日藉台灣人,原名吳百福,2007年1月6日因心臟問題在日本逝世,享年96歲)注意到了。他想:"做面條太費時間,為什麼不可以讓它更簡便呢?那樣人們就不用排隊了。"有了這樣的想法,安藤百福馬上開始試制方便麵。
他在開發之際設定了五個條件:
1.必須簡便;
2.必須可口、有營養;
3.必須能在常溫下長期存放;
4.必須衛生;
5.必須廉價。
但是,這種面條並不是一般的面條。安藤百福製造的是一種可以由工廠批量生產的可保存的食品。他買了一台軋面機,開始了試制工作。隨著軋面機軋出的不是一根根面條,而是像泡沫般的團塊。經過復試驗弄清了原因:麵粉中的蛋白質遇到鹽分失去了粘力。於是他先把沒鹽的麵粉製成普通的面條,蒸熟後,浸到醬湯里過一下,面條於是帶上了鹹味。這一雕蟲小技,無異於麵食技術的一場革命。接下來就是如何將面條烘乾,以便長期保存。最初,他曾採取原始的利用太陽光曬乾麵條的辦法,但這太費時間且需手工操作,不適於工廠化的大規模生產。 他試用過油的辦法,效果良好。油炸後,水分立即蒸發,面條上出現許多細孔,這使面條在 熱水浸泡時吸水很多,很快變松軟,而且過油的面條更富有彈性,味道之好,非普通面條可比。第一批方便麵條便是今日老幼皆知"雞肉方便麵",1958年8月第一次上市銷售。
正如安藤百福所預想的那樣立即引起轟動,爆發性暢銷,僅1959年4月,"雞肉方便麵"就出售了1300萬包。這引起日本其他乾麵條製造商也來介入方便麵行業的競爭。乾麵條製造商奧井清澄在1960年1月,用外添調料袋的辦法,製造出食客可以隨心所欲調味的方便麵,擠入了這一新興的市場。於是市場上出現了兩種方便麵:一種是不用調料袋的方便麵,一種是外添調料袋的方便麵。起初,安滕百福的方便麵因為擁有專利權而暢銷無阻,但不久後消費者開始青睞外添調料袋的方便麵。因為它能適應眾多消費者對味道濃淡的不同需要,從而受到市場的歡迎。然而,大批量生產外添調料是一個難題,有興趣向這一領域發展的一家東京食品公司攻克了這一難題。1962年開始,他們利用製造速溶咖啡的噴霧乾燥法製作調料粉末,獲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從此,外添調料方式的方便麵占據了市場上的主要地位。鑒於方便麵條已由多家公司大規模製造,日本農林省制定了方便麵條的JAS規格,頒行於日本食品工業界。這樣方便麵條就從早期的幼稚產品成長為一種大眾化的據有穩定市場的規范產品。
2.方便麵在我國的發展歷史
方便麵在我國的發展始於1970年,中國第一袋方便麵"誕生"在上海益民食品四廠。製造這方便麵的機器是中國自己製造的土設備,年產量僅20噸。進入80年代,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引進的100餘條生產線在全國迅速"開花"。到1989年,全國方便麵生產線已達280條,年生產能力達70萬噸。時隔6年後的1995年,生產能力猛增到700萬噸。由於前幾年生產盲目擴張,近年方便麵產量增速緩慢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