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勞動創造過程

勞動創造過程

發布時間: 2021-01-29 14:25:35

A. 勞動過程,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價值創造過程是一樣的嗎

勞動過程,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價值創造過程是一個過程的三種屬性。
比如說生產一隻杯子:
勞動者製造杯子是勞動過程;
通過勞動將原料變成杯子是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
生產杯子的原料價值5元,生產杯子的勞動價值2元,杯子的價值是10元——在原料變成杯子之後新增價值3元。這個增值過程就是價值創造過程。

B. 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為什麼勞動力的價值是藉助於抽象勞動再創造出來而增殖的呢

體勞動看得見,我們所能想到的每種勞動(幹活,動腦子等等)都是具體勞動,也就是實際上發生的勞動都是具體勞動。
當然,在馬克思的經濟學中,勞動還是指生產商品的勞動。在家政公司中進行的家務勞動就是具體勞動,而媽媽(或你自己哦)在家中做家務,就不算是勞動,呵呵。

抽象勞動的定義說: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這是一個抽象出來的概念。你不妨想一下,各種各樣的勞動林林總總,從他們中找出勞動的共同點,就是耗費了人的智力、體力,於是我們就試圖用這些給勞動定個量,定個性,以耗費的智力體力來把勞動統一起來,成為所謂的無差別人類勞動。
在改革開放以前,農村有「工」的概念,或者叫「工分」。就是一個人干多少活,然後記多少分(婦女做一天工就比男人記的分少),然後再按工分多少分配產品。這里的工分在思維上能大概反映這一點。所以說以前人們說「你做了多少工啊?」就是再說你創造了多少「無差別人類勞動」,也就是價值!
當然,用工分來衡量勞動的事件最終失敗了,人類也很難真正在實踐中衡量「無差別人類勞動」,但是在哲學上我們可以想像得到「抽象勞動」的存在。

實際上,在商品市場上,貨幣表示的價值就是商品中凝結的無差別人類勞動,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商品值多少錢,就是創造一件商品所耗費的人類的智力、體力,也就是抽象勞動。
這只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理論,它是建立在「勞動創造價值」這一基礎上的,與西方經濟學的理論是有很大分歧的。

個人見解而已,很多東西(比如說工分的比喻)並沒有得到老師或別人的認可,只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可能會有謬誤和淺薄之處,還希望大家多多探討,多多指教。

C. 勞動力的價值並不是由工人的勞動轉移到產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活勞動再生產出來的。這句話怎麼理解

勞動創造價值。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告訴我們,一切商品的價值都是由人的勞動創造的,凝結在商品價值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決定商品價格變動的終極原因。

在一切商品上,都凝結著一定數量的人類勞動。這種勞動一方面是具體形態的勞動,例如種田的勞動和紡織的勞動,另一方面同時又是抽象形態的勞動,即都是人的勞動力——腦力和體力在生產中的耗費和支出。

價值這一經濟學最基本的范疇,從最一般的本質抽象層次上說,它有其穩定而確切的、適用於一切價值形態的特定內涵。但是,這不等於說價值概念本身是一成不變的。 由此可以伸引出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及其生產關系本質的重要經濟原理。

正是由於存在著這種抽象形態的勞動,才使得各色各樣具有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例如糧食和紡織品,能夠在同一測度標準的尺度下進行比較、衡量、交換、交易和買賣。人們在市場上交換商品,實際上是在相互交換各自的勞動。也正是這種抽象形態的勞動,形成了商品的價值。

(3)勞動創造過程擴展閱讀:

形成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是在社會現有的標准生產條件、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強度下,生產一個單位使用價值所必要的勞動時間。

一個農民生產的20公斤大米如果能同一個裁縫製作的一件上衣達成交換,表明兩個交換物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大致相同的。隨著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生產單位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會不斷減少。

D. 勞動創造了語言和語言起源於勞動,這兩種說法哪種更准確更科學勞動在語言產生過程中起到什麼作用

應該是「語言起源於勞動」這個說法更准確。

首先,我們不厭其煩的從語言上版來說明一下。「勞權動創造了語言」這個說法有,「勞動必然產生語言」這個意思在裡面。也就是說這里是以勞動為主要說明對象,來解釋勞動與語言的關系。
而「語言起源於勞動」,顯然是以語言為主體來說明這個事實的。

其實這兩個說法沒有那個更准確,只是看樓主需要從那個角度去理解了,是「勞動」還是「語言」。

動物也是有信息交流的,但是那不能稱作語言。
早期原始時期,人類為了生存,就選擇群體行動。例如捕獵。人類沒有鋒利的牙齒,沒有強健的體魄,也沒有驕人的速度。為了生存下來,只有選擇合作。原始早期的勞動,主要就是捕獵,所以在捕獵行動中,為了相互協調,相互合作,交流信息,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來傳遞。語言,也就是必須產生的了。

其實語言又有肢體語言,但是它的產生也和上面一樣,都是為了交流的需要。當然它的產生要早於上面一種。

E. 勞動創造美主題班會教案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熱愛公益事業、團結協作、樂於助人的思想品質。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二、會前准備:歌曲《勞動最光榮》。

三、活動過程:

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那讓我們為這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唱出勞動的贊歌吧。

四、小結: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只有嘗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5)勞動創造過程擴展閱讀

教案的特點:

1、要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律。在教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教認識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2、要不墨守成規,能繼往開來,教案既是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又是開拓知識新領域的鑰匙,能夠體現學科發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F. 大米是怎樣由許多人的勞動創造的

是有農民伯伯辛勤勞作得來的

G. 在生產過程中勞動力商品所創造的新價值是什麼

答案:d、剩餘價值和勞動力價值之和
解析: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不僅能創造自身價值內,而且能容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這部分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就是剩餘價值。剩餘價值和勞動力價值統稱為新價值,故選擇D。
商品的價值則包括不變資本的價值、可變資本的價值和剩餘價值。所以,答案B錯誤的。
(不變資本的價值叫做舊價值,即生產資料價值;可變資本的價值是指勞動力價值,它與剩餘價值之和叫做新價值。)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