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巴士
⑴ 雙層巴士的使用案例
世界最著名的雙層巴士就應該是英國倫敦的雙層巴士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上,一部充滿英倫特色的雙層巴士緩緩駛入主會場,向全世界展示了下一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倫敦的特色。
正因為雙層巴士在英國比較常見且有很長時間的使用歷史,已成為英國的特色,在許多以英國為背景的影視作品中都能見到。這也是為什麼倫敦八分鍾會弄個雙層巴士的原因。 中國也曾引進英國的雙層巴士。已有國產雙層巴士。
北京
1986年,雙層公共汽車首次在北京試運行,車型為英國製造的AEC routemaster,車身顏色為黃色,車身上有「北京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字樣,運行線路是前門至頤和園。
1993年,特1路開通,當時從八王墳到公主墳,中間僅設東單,天安門,西單三站.
當時特1的票價算貴的,以天安門為中心,半段價格為1元,全程票價為2元.而當時的普通公交,才1毛錢,可謂是高價線路,一般坐那車的都是觀光的.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雙層車逐漸成為普通公交的一分子.後來,2006年左右,特1路因為跟其他線路重合嚴重,隨即取消.
北京擁有雙層車線路有,特2路,特3路,特4路,特5路,特6路,特7路,特8路系列,特9路內、外環,特10路,特11路,特12路內、外環、特13路、特14路、特15路、特16路、特17路、特19路等線路.
上海
1993年引進香港老的雙層巴士到報廢年限了於2009年上半年報廢,新的敞蓬雙層巴士現在在911路,觀光巴士1路,陸家嘴旅遊環線上運行,一共14輛。2010年世博會期間將有1000輛投入運營。世博會後,電動汽車可直接投入公交使用。
深圳
曾用於主力,如今只有觀光。購物線等。
廣州
曾引進過來自香港的二手雙層公共汽車和製造於慕尼黑、在柏林BVG公司服役過的的MAN SD200型客車
曾經退出廣州公交市場6年的雙層巴士,2009年09月又重現在244A路公交線路上,但與以往的柴油雙層巴士相比,此次推出的雙層巴士則是純電動車。這也是廣州市首批純電動公交車亮相街頭。
2012年10月13日,有一張在廣交會展館外的雙層巴士圖片,車外塗裝為廣州人所熟悉的廣州市第一巴士的標准塗裝。大部分人猜測雙層巴士又會出現在廣州街頭而導致此微博被大量轉發。
新穗巴士在10月26日證實,該公司244A線將引入一輛雙層巴士,已向廣州市交通委員會提交報告,只要一批就即刻投入營運。11月14日,雙層巴士已經正式獲批上路,試運行3個月。之後幾天,這輛雙巴回到新穗巴士石井停車場。在11月15日因參加深圳高交會展覽而去了深圳,21日晚回到廣州。22日准備上線營運的最後准備。
2012年11月23日19時開始,這輛雙層巴士在244A路試運行3個月,編號:XS-8818,試運行第一周(23-28日),每天首班車於晚上19時開始從匯僑新城發出。第二周和第三周計劃分別在平峰期和高峰期試營運,三周過後看情況再具體安排。此外,新穗巴士公司還將向乘客派發限量版的雙層巴士紀念卡。過後,8818跟以往的試驗車出沒周期一樣出沒,由於廣受好評,此車運行3個月以後並未停止運行,而是繼續運行至2013年3月。之後此車一直存在在新穗巴士凰崗車場至今。
2013年1月,一汽巴士新辟旅遊觀光1路(珠江泳場總站——黃埔古村總站),使用15台宇通LNG雙巴ZK6105HNGS1。其中3台(自編號段Y3-3355~Y3-3357)為全露天版本,剩下12台全部帶電動折疊篷。
天津
擁有47路、48路、643路、879路四條雙層車線路
常州
常州街頭最早出現雙層巴士是在1998年,常州市第一條雙層巴士公交26路,由小營前始發,開往龍虎塘鎮,之後19路也有一段時間投入雙層巴士運營。在2003年後不久,常州市雙層巴士公交逐步被空調車所替代。
2010年5月3日,常州市首條旅遊公交線路Y1路開通,該線路採用雙層巴士車輛運營,闊別多年的雙層巴士再次進入市民的生活。Y1線路是常州政府為了打造常州旅遊城市,利用快速公交將城市公園巧妙的聯系在一起的一條公交線路。這條線路從紅梅公園起站,途徑常州最繁華的城區,最後到達常州最美的露天公園,青楓公園。一路上可謂風光無限。
2012年8月26日起,從高鐵常州北站至東經120河海路將開通Y2路雙層旅遊公交線。
無錫
雙層巴士在無錫消失一年後將重新開進錫城,15輛全新的雙層巴士全部投運到81路
杭州
1996年出現首批雙層巴士。高峰期曾有有117輛雙層巴士。如今保留約30輛。
2013年9月29日,10輛雙層巴士重新啟用 ,新Y9線迎來「第二春」。
武漢
1996年開通首條64路雙層巴士公交線路。發展15年至今,共有超過40條線路,超過500台雙層 巴士,2010年武漢公交集團投入巨資引入大量雙層巴士,包括豪華的雙層空調車負責營運日常的公交線路。
長春
自從1992年起,隸屬於巴士公司的Z306路購進了20輛「金陵」雙層巴士,但是從2007年開始,由於尾氣污染嚴重,這一批雙層巴士推出了長春人的視線,2009年10月,銷聲匿跡了很長時間的雙層巴士又一次出現。在偽滿皇宮門前,總共2輛,每輛造價100萬左右。偽滿遺跡旅遊專線觀光雙層巴士。
邢台
河北省邢台市2010年首次引進10輛雙層巴士,全部投入六路運營。
咸陽
陝西省咸陽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先後於2004年和2008年購入20輛亞星雙層公交觀光巴士分別在市區的主要幹道1路和59路上運營,09年,首開國內地級城市公交建設的先河,引進10台亞星天景系列JS6111SHA新型豪華城市觀光巴士服務於新開通的26路,30輛雙層公交觀光巴士的規模在國內地級城市已是首屈一指。
漳州
2014年1月,開通觀光1號線和2號線(客運西站↔客運西站環線),使用4台安凱HFF6115GS01C,每條線路各配2台。觀光1號線和2號線已於2015年6月合並成為29路(火車站↔客運西站)。
福州
一些主力線路如29路、51路、52路等曾經使用過雙層巴士,後來因路況和車況問題於2006年左右全部退役。
2012年8月1日,福州公交集團開辟旅遊觀光1號線 ,採用3台金旅XML6116J13CS,這也是目前福州僅有的雙巴線路,行駛的路段大多數都是著名景點和鬧市路段,如五一廣場、五四路、三坊七巷、江濱路、中亭街等地 。
三明
目前1路和2路配有4台海格KLQ6119GS雙層巴士 ,每條線路各兩台,票價一元,不可使用證件和乘車卡。
廈門
24路、26路、30路、10路、80路、818路,六條雙層車線路。另外廈門的旅遊觀光巴士常年使用自動擋雙層觀光巴士。
2014年6月1日,廈門金旅XML6116J18CS型自動擋雙層巴士落戶廈門思明公交,至此:廈門公交30路時隔17年再次回歸雙層巴士行列。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廈門的普通公交車里有了自動擋的雙層巴士。
合肥
上世紀90年代初,合肥街頭的雙層巴士曾是一道極其靚麗的風景線。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一些零部件類的材料出現斷檔,無法得到及時維護,這七台車就在2000年作了報廢處理。2011年12月30日,備受矚目的20輛雙層巴士正式在合肥上路運營,加裝了GPS定位系統的雙層巴士,還可以進行智能調度。主要承擔觀光功用,在徽州大道上行駛,主要連接市區與濱湖新區。2013年7月30日,合肥整體更換21路為空調雙層巴士。
柳州
柳州是廣西最早引進雙層巴士的城市之一,2005年1月雙層巴士在柳州市投入運營,目前柳州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雙層巴士運營線路,並與柳州快速公交(BRT),柳州水上公交巴士,公共自行車一起構成了柳州綠色公共交通中一道環保靚麗的風景線,柳州雙層巴士主要承擔92路旅遊觀光線路的運營,同時這也是柳州市較繁忙的公交線路之一。雙層巴士運營至今,早已為市民所熟知並成為不少市民出行的選擇。同時雙層觀光巴士在柳州也曾被新人作為婚車使用,充分體現了綠色出行、環保出行的理念。雙層巴士無疑已經成為柳州市的公交文化的代表之一。
桂林
桂林是廣西雙層巴士線路最多的城市,桂林的雙層巴士線路有1路、5路園博園專線(含5路區間線)、10路、11路、12路、18路、32路、99路、100路九條雙層車線路。
南寧
南寧市上世紀90年代曾引進過兩台雙層公交車,但是因為車輛故障率高,再加上不適應老城區路段,使用不到一年便退出了市場。2012年是南寧市雙層巴士數量增長,從當初的幾台上升到一百多台。南寧使用雙層巴士線路有5路區間車、22路(含區間車,都是單層車和雙層車混合運營),31路(單層車和雙層車混合運營),87路、701路(單層車和雙層車混合運營)、704路(單層車和雙層車混合運營)、都市觀光線八條使用雙層巴士的線路。
太原
太原市在1993年從香港引進10輛雙層巴士補充到1路,後來取消,直到2003年601路開通之時引進常州長江雙層巴士10台,此後直到2005年共引進雙層巴士133台,當時投入到602、606、610、611、615、618、619這幾條為了雙層特別改編號的線路(這些線路原來路號分別是802、806、810、811、815、818、819)和901及齊支線中,後來太原逐步進行公交車更新換代和新增線路之中,到現在雙層分別在901及齊支線、12、52、824、835及齊支線、864八條線路中運營,,現在全部服役,但由於雙層車的事故原因,太原的雙層巴士將於今年夏天退出運行,未來太原還會不會有雙層還是未知
貴陽
貴陽市也在十幾年前引進了雙層巴士,到目前,2010年上線的雙層巴士服役於1、2路
⑵ 福州新增的K1公交,除了長度和普通的有什麼不同之處
為提升福州城市形象,改善高峰時段市民出行條件,給乘客提供舒適的乘車環境,我司購置新型精品巴士車輛,從2008年12月31日起,開辟大站快線公交線路,簡稱K1路,鑒於目前福州市區的道路情況,暫定行駛方案如下:
一、起訖站點:
火車站——上渡建材市場
二、線路走向:
車輛由火車站發車,經華林路、鼓屏路、八一七北路、古田路、五一中路、五一南路、江濱大道(返程台江路)、閩江大橋、六一南路、上三路、上渡路至上渡建材市場,返程亦同。
三、本線路採取大站停靠行駛,沿途停靠站點:
火車站、斗門、閩運汽車北站(上行)、華林四橋、屏山、鼓樓、南街、道山路口、於山、汽車站、台江廣場(上行)、台江步行街(下行)、橋南、上三路口、師大、上渡(上行)、上渡橋頭(下行)、上渡建材市場等。
四、配車:28輛11.5米精品巴士空調車。
五、首末班時間:6:00——22:00。
六、票價:一元一票制,開空調二元,月票可乘。
⑶ 用60輛大巴打造迷宮招遊客,帶來的收益可以維持運營嗎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在全世界各地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所幸的是我國經過快一年的全民努力抗疫,已經將國內的疫情穩定控制住了。然而國際上的形勢一直不容樂觀,各個國家都在積極想辦法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盡管如此,由於人們的觀念不同,導致防疫措施產生的效果有差異,很多歐美國家每天都有非常多的新增確診人數。
各行各業都在想辦法度過難關日本的大巴公司想出“巴士迷宮”的方法,日本的回轉壽司店也取消了傳統的點餐方式節約資源。不僅僅是日本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國也有很多公司在疫情期間不得不關門停業。疫情帶給各行各業沖擊的同時,也讓人們不得不想辦法用新的方式去對待疫情時期的生活。
⑷ 前段時間新出了一種大巴,車身覆蓋整個車道,其他車輛從它車身下通行
【中華論壇】車身22米立體巴士"巴鐵"將首秀
發表於:2016-06-27 17:08:34
作者:當代漢奸最可恥發簡訊加關注更多作品
級別:上尉積分:9404
來源:綜合作者:浙江網路廣播電視台
關於巴鐵的話題近日一直不斷。首先是巴鐵方面發布消息稱,預計8月將在秦皇島市「試跑」。但很快有媒體核實報道,當地發改委、交通局等有關部門均否認此事。
首秀將由2公里縮短到300米
記者日前來到巴鐵首秀的地點——北戴河區戴河鎮車站村,看到身穿藍色制服的工人們正在搭建建築圍擋,將半幅馬路、雙車道全部圍起來。一位年紀較大的工人告訴記者,這里就是巴鐵試驗區,全長300米。老工人往地上的一條線一指,「我們會沿著這條線向下挖1米深,然後打鋼筋混凝土的地基,在地基上鋪設鐵軌,這邊一條,那邊一條,」他用手向劃著雙黃線的路中央一指,「巴鐵就在這兩條軌道上跑。」
據他透露,巴鐵正在工廠里加緊製造,等兩個月以後,將被以分體部件的形式運送到這塊場地,然後用吊車拼裝組建成型。
北戴河區政府官網今年4月發布的信息顯示:「力爭暑期前在北戴河完成2公里的巴鐵項目示範區。」巴鐵公司官網近日最新消息則顯示,第一個巴鐵試驗路段長度為1公里。然而在工地現場,記者徒步只花了3分20秒就走完300米的全程,不知道身長22米、寬7.8米的龐然大物,將以什麼樣的速度跑完這趟「超短途」,巴鐵公司又能從中得到怎樣的測試結果。最讓人失望的是,在這段筆直的村間公路上,既沒有拐彎、紅綠燈,也沒有十字路口等任何道路「科目」,路況與復雜的城市交通相去甚遠,初考似乎也太簡單了一些。
還有一點奇怪的是,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區政府相關部門表示,聽說過巴鐵的事情,也知道將在北戴河區落地,但再多的情況就不知道了。
巴鐵「上路」錢從哪兒來
公開報道顯示,巴鐵的發明者總工程師宋有洲是個毫不諱言自己只有小學文化學歷的民間科學家,2008年底,他萌生了利用城市道路上層空間治堵的想法,半年後一個名為「寬體高架電車」的發明誕生,並申報了國家專利,這就是巴鐵的前身「立體快巴」。2010年,宋有洲曾帶著「立體快巴」項目參加了第13屆北京科博會,並表示將在北京門頭溝區建設189公里的立體快巴軌道,但很快被門頭溝區政府負責人否認。
在銷聲匿跡了6年後,2016年,「立體快巴」改名巴鐵高調復出。宋有洲與主營P2P理財的華贏集團於2015年合作,成立了巴鐵科技公司。
據了解,半年多以來,宋有洲和華贏集團董事長白志明帶著巴鐵項目參加科博會、京交會、上海軌道交通展、「低碳發展、綠色生活」公益展等各種展會,展示巴鐵的環保魅力和經濟效益。但按巴鐵公司測算,巴鐵造價為每公里1.2億元。
願景很美好,錢從哪裡來?巴鐵的方案之一是募集基金。近日有媒體報道,巴鐵母公司——華贏集團旗下的北京天爾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經開始募集「巴鐵」基金。該款「北京巴鐵項目基金」,基金規模5000萬元到1億元,認購金額為100萬元起,對外宣稱預期年化收益12%,項目掙錢渠道主要是線路運營、站台上鋪、車廂廣告、站台傳媒以及其他衍生出租產業等。
但是記者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上並未查到這一產品的備案信息。
技術上五大問題須面對
對於巴鐵項目的可行性與未來市場預期的展望,記者咨詢了一些相關行業的專家,有專家指出,巴鐵面臨許多技術難題、行業准入門檻,離投入使用還很遠,或許根本就無法運營,但是現在就過早宣傳其巨大商業價值,容易對公眾產生誤導,實在有欠妥當。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城市軌道交通專家表示,高架車輛這個設想很多年前就有,但是真的讓這個設想從人們的幻想中走出來,走到現實中來,巴鐵項目嘗試者們確實非常有魄力。但專家同時表示,這個項目在未來幾年裡不會輕易實現,還有五大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交通設施不匹配。比如巴鐵這么高,遇到立交橋怎麼辦?這不是把立交橋挑高就能解決的,因為公路上下橋的坡度是有一定要求的,那麼是不是整條公路都要重建?
其次,對交通規則是個挑戰。大車肚子底下跑小車看上去很美,但是兩個交通系統放在一起問題就來了。到了交叉路口,大車與小車的行駛方向不一致怎麼辦?小車在大車肚子底下是沒有辦法改變行駛方向的,甚至連變換車道都成為了一件相當危險的事。除此以外,大型車的啟動速度一定比較慢,那麼當一輛巴鐵需要轉向時,所有的車輛都要停下給它讓路,一定會造成擁堵,這時候巴鐵的實際效率就大大地打折扣了。
第三是重量巨大。巴鐵設計載客1200人,以每個人加行李重75公斤計算,再加上鋼制車體本身重量,巴鐵載客運營時總的最大重量超過100噸,相當於重載火車,如果考慮到雙向車可能在橋上重疊的情況,那麼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立交橋都無法承受它的重量。
第四,巴鐵身長60米左右,轉彎的問題怎麼解決?公路不可能像鐵路那樣有大弧線式的轉彎,巴鐵體量這么大,小半徑轉彎就成了問題。實際上,大型車在轉彎的時候,前輪與後輪所劃過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半弧。對於完全自由的橡膠輪車這當然不是問題,但是對於要求每個輪子都不能出軌的巴鐵這就成了問題。
最後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巴鐵上面人員密集、距離地面2米多高,一旦出了事情,比如火災、交通事故,乘客逃生就非常困難。如果把整個車廂放下,下方有其他車輛,後果不堪設想。
交通專家告訴記者,因為涉及到公共安全問題,所以國家車輛管理比較嚴格,對生產企業實行准入制度,在工信部、發改委那裡要取得資質,產品要經過工信部審查,要符合國家標准,審完以後才可以生產,並納入工信部的目錄,納入正常渠道之後,「我們才能討論其安全問題」。
新聞內存
巴鐵到底是什麼?
巴鐵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據巴鐵官網介紹,巴鐵又叫立體快巴,是一種採用電力驅動的新型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我國原創發明。車身分為四節,每節長12米,可謂是公交巨無霸。車體設計長度為58至62米,寬度7.8米,行駛時需橫跨兩條機動車道。分上下兩層,上層可載客1200至1400人,下層鏤空,鏤空底層高度為2.1至2.2米,2米以下的小汽車可自由通行。
巴鐵設計者說,巴鐵的優勢之一是減少擁堵。利用空中資源,可以避免現有傳統公交車與小汽車爭路的現狀,***一輛在公路上奔跑的寬體短型列車,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60公里,平均時速為每小時40公里。優勢之二是載客量大。按照每輛巴鐵每小時平均載客800人次,運行17小時(5:30—22:30)計算,每輛巴鐵載客人數約13600人次,載人數量是普通公交大巴的幾十倍。優勢之三是巴鐵擁有創造70萬億的投資需求。優勢之四是成本低。地鐵每公里造價約6億元人民幣,巴鐵每公里造價為1.2億元,僅為地鐵的20%。另外,地鐵施工周期為5至6年,而同等公里數的巴鐵,施工周期為1年。
⑸ 穿梭巴士的重慶
這種新型巴士上下車只有一步台階,地鐵車廂式座位;重慶市所有面的車今年都將退市
下了公交車,離回家還有一段路,盡管你住的是漂亮的小區,但是回家的面的車擠得像沙丁魚罐頭……
這樣的情況,2013年年6月就已轉變。恆通客車董事長、市公交集團總經理黃維喬昨天透露,2013年6月,首批300輛穿梭巴士,開行於公交節點和社區之間,取代破舊的面的車。
2013年03月19日,重慶晨報記者在恆通客車新車展示會上,見到了即將上路的這批穿梭巴士的實車。
7米車可裝48個人
據了解,2014年,重慶市所有面的車都將退市,公交集團為填補線路空白,委託旗下的恆通客車廠,設計了兩種型號的穿梭巴士,一種5米長18座的,一種7米長24座的。7米長24座的這種巴士,是公交集團打算主推的車型,這種車的核定載客數量是48個人,相當於9米長的客車的載客量。
一般公交車都有兩步台階,車身有效站立空間有限,而這種穿梭巴士,取了機場擺渡車的一部分技術,加上獨有的發動機橫置設計,上下車就只有一步台階,低地板面積占車內面積的65%,車內空間大大提升。因為穿梭巴士的運距不長,乘客多站一會兒也沒問題。
地鐵式座位快上快下
這種穿梭巴士座位的方向和地鐵列車的座位類似:車身左右兩排座位都是朝向車廂內部坐的。「這種坐法,每位乘客上下車的速度都能加快,因為不必從兩個座位的裡面那個擠出來。」恆通客車總經理鄭先國笑道。
重慶市公交集團表示,重慶我市打造「公交都市」的規劃,今後最多走500米,就能找到公交車站。
這種公交車也能夠正常刷公交IC卡。
重慶晨報記者在昨天的展示會現場看到了多種新能源公交車,其中N300新能源車只需要十分鍾就能快速充電完成。
昨日,恆通快速充電混動客車亮相。
⑹ 全部更換新型純電動公交車
環保啊,值得重視
⑺ 城巴是什麼樣的
城巴是竿港的一家專利巴士公司,於1979年由李日新創立,初期只是營辦船廠員工接送車服務,1981年開辦了屋村巴士線62R,來往沙田第一城與九龍塘地鐵站之間。不久又跟海洋公園合作,營辦來往海洋公園的穿梭巴士服務。
20世紀80年代中期,來往中港兩地的人流大增,城巴推出來往中國內地與香港的直通巴士服務,這項服務直至2001年因不敵後繼者而停辦。1985年,城巴更從英國購入新型的空調巴士,作為行走中港直通巴士之用。這為日後香港空調巴士的普及化打好基礎。2000年,城巴與九龍巴士屬下之路訊通合作,在數百輛巴士上安裝液晶體電視屏幕,播放預錄節目。
城巴與新巴於2005年6月1日起,推出八達通香港島路線「即日來回證」計劃,同時亦已推出跨越城巴與新巴的八達通轉乘計劃,使八達通卡持有人乘搭城巴或新巴路線時,可以以優惠價轉乘對方的特定路線。
城巴也是首家使用全球定位系統提供自動報站的巴士公司,在1998年起於城巴機場快線的巴士上使用。在2006年起,城巴陸續試驗新一代的全球定位系統自動報站系統,其中2006年中引入於城巴機場快線A10線的系統,更計劃容許乘客透過手提電話向城巴發送簡訊,然後預計到站時間的簡訊。2007年1月,另一套系統亦開始在11、12、511線的MAN單層巴士上試用。2007年7月1日深港西部通道正式啟用當天,城巴開辦兩條由屯門往來深圳灣口岸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專利巴士路線,分別是來往屯門碼頭的B3線,以及來往屯門市中心的B3X線。
⑻ 什麼叫" 社區巴士"
社區巴士是一種新型交通方式,通過靈活調度將區域內客流積聚到換乘樞紐,實現與中心城區公交線路的銜接。
麻煩採納,謝謝!
⑼ 英國為什麼這么多高層巴士干嗎要設計得這么高
倫敦新雙層巴士
紅色雙層巴士是倫敦的一大特色,新款雙層巴士將保留舊款的開放式後車門和車頭前進氣格柵的設計;往上層的樓梯改為了弧形樓梯且更寬敞,並且車頭的低底盤斜板上下門設計更適合行動不便或坐輪椅的乘客上下車;車內則使用了「客廳式」的空間設計理念,採用溫暖燈光、真皮座椅和木質地板,讓乘客搭乘公車也享有在家的舒適感;兩側寬敞而大的車窗設計不僅方便乘客觀景,也為樓梯提供了白天的自然照明,節約了能源;上層車廂採用的是玻璃車頂以更好地進行自然採光,而車頂上的太陽能板則能為車廂提供冷暖氣的能源,可依溫度進行調節;駕駛位的設計則增加了線控驅動技術,以增加駕駛安全性。
據悉,這款新型巴士至少可承載87名乘客,且引用了混合動力引擎技術,提高燃料消耗率並減少污染排放
新雙層巴士車頭的低底盤斜板上下門設計更適合行動不便或坐輪椅的乘客上下車。
紅色雙層巴士是倫敦的一大特色,新款雙層巴士將保留舊款的開放式後車門和車頭前進氣格柵的設計;往上層的樓梯改為了弧形樓梯且更寬敞,並且車頭的低底盤斜板上下門設計更適合行動不便或坐輪椅的乘客上下車;車內則使用了「客廳式」的空間設計理念,採用溫暖燈光、真皮座椅和木質地板,讓乘客搭乘公車也享有在家的舒適感;兩側寬敞而大的車窗設計不僅方便乘客觀景,也為樓梯提供了白天的自然照明,節約了能源;上層車廂採用的是玻璃車頂以更好地進行自然採光,而車頂上的太陽能板則能為車廂提供冷暖氣的能源,可依溫度進行調節;駕駛位的設計則增加了線控驅動技術,以增加駕駛安全性。
據悉,這款新型巴士至少可承載87名乘客,且引用了混合動力引擎技術,提高燃料消耗率並減少污染排放
舊版倫敦雙層巴士,攝於2005年。
以上是網上拷貝下來的
而我認為高1點呢是因為頂上的空氣,風景比較好,可用來當作游覽車啊...創造特色啊.、這種車可以代表英國了還有其他原因呢,樓上說的很清楚了建議你多採納幾個.呵~```
⑽ 請問寶山巴士等上海萬象公交用的是新型報站器叫什麼名字是BW
BW-MP3-3Q報站器,帶液晶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