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新詞牌
㈠ 新詞牌無名調由來
無名調的由來就有點像我們自己哼著的小曲兒,就是不按固定的曲式,去隨意的發揮
㈡ 古典詩詞中的詞牌名有哪些
01:望江南。
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02:卜運算元。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運算元」。
03:採桑子。
原唐教坊大麴中有《採桑》,後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04: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05:長相思。
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06:丑奴兒。
出自唐教坊大麴《採桑》。所以通稱《採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㈢ 詞牌名有哪些
詞牌名
1. 暗香 詞牌名。從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紹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個月,石湖拿出詩箋,向作者索要詞章新作,作者填寫了兩首詞。石湖吟賞不已,命兩個歌妓演唱,音調節律和婉,作者就將這首詞名為《暗香》。
2. 八聲甘州 詞牌名。
3. 拜星月慢 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4. 卜運算元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運算元」。
5.. 采蓮令 詞牌名。
6.. 採桑子 原唐教坊大麴中有《採桑》,後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7. 蒼梧謠 詞牌名。
8. 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9. 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 詞牌名。宋以前舊曲,名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麴《採桑》,所以,通稱《採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12. 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13. 點絳唇 又名《南浦月》《點櫻桃》等。
14. 蝶戀花 本名《鵲踏枝》,唐教坊曲名,後改名《蝶戀花》,另名《鳳棲梧》、《一籮金》、《黃金縷》、《卷珠簾》等。
15. 定風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16. 東風第一枝 詞牌名。又名《瓊林第一枝》,此調最早見於史達祖。
洞仙歌 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稱《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18. 風流子 詞牌名。
19. 風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後取用為詞調。
20. 鳳蕭吟 《詞譜》誤將這首詞的標題「芳草」,當作詞牌。
21. 隔浦蓮 詞牌名。
22. 關河令 詞牌名。
23. 桂枝香 詞牌名。又名《疏簾淡月》。
24. 過秦樓 詞牌名。又名《選官子》、《選冠子》。
25. 漢宮春 詞牌名。
26. 好事近 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倚鞦韆》。
27. 賀新郎 詞牌名。
28. 花犯 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29. 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
30. 減字浣溪沙 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這首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減字木蘭花 詞牌名。
32. 江城子 又名《江神子》、《水晶簾》。
33. 江南春 此詞牌不曾有別人填寫過。可能是作者從南朝梁柳惲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擇取而名。
34. 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此詞最早創於唐代劉禹錫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 詞牌名。
36. 酹江月 即念奴嬌,取蘇軾《念奴嬌》中「一樽還酹江月」。
37. 臨江仙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曲常用於詠水仙。
38. 留春令 詞牌名。
39. 柳梢青 詞牌名。又名《隴頭月》、《早春怨》。
40. 六丑 周邦彥自創。後人覺《六丑》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曲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丑》,周邦彥寫的新調。」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丑》?」周邦彥答道:「因為它沖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並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的名字。」
41. 六州歌頭 詞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42. 綠羅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43. 綠頭鴨 詞牌名。
44. 羅敷歌 詞牌名。又名《採桑子》。
45. 賣花聲 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過龍門》。此曲最早創自唐代劉禹錫。初為小令,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其內容專詠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調發展為長短句,內容也更廣泛。
46. 滿江紅 詞牌名。
47. 滿庭芳 詞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
48. 眉嫵 詞牌名,又名《百宣嬌》。
49. 梅花引 詞牌名。
50. 木蘭花 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51. 木蘭花令 詞牌名。
52. 木蘭花慢 又名《木蘭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時變為詞調,並演化成慢調。
53. 南歌子 原唐教坊曲名。後作詞牌。最初始由唐代溫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 詞牌名。
55. 南浦 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詞借舊曲名另制新調。
56. 南鄉子 詞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嬌 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絕妙,後人用其名為詞調。
58. 破陣子 原是唐朝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後改用為詞牌。
59. 菩薩蠻 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60. 菩薩蠻令 詞牌名。
61. 菩薩滿 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62. 戚氏 詞牌名。柳永自創的新調。
綺羅香 詞牌名。始見於史達祖。
63. 千秋歲 又名《千秋節》,出自秦觀的《淮海詞》。
64. 千秋歲引 詞牌名。
65. 青門引 詞牌名。
66. 青門飲 詞牌名,又名《青門引》。
67. 青玉案 詞牌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銹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
68. 清平樂 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一說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後人偽托。
69. 清平月 詞牌名。
70. 鵲橋仙 詞牌名。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
71. 人月圓 詞牌名。
72. 如夢令 相傳後唐庄宗自製曲,因曲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一句而得名。
73. 阮郎歸 詞牌名。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台山采葯遇仙女的典故。
74. 瑞鶴仙 詞牌名。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75. 瑞龍吟 詞牌名。
76. 三姝媚 詞牌名。
77. 山亭柳 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78. 少年游 唐無此詞調,宋人晏殊作《珠玉詞》中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之為名。又名《小闌干》、《玉臘梅枝》。
79. 生查子 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已有此曲。又名《陌上郎》、《愁風雨》、《梅溪渡》等。
80. 聲聲慢 又名《勝勝慢》、《神光燦》、《人在樓上》、《寒松嘆》等。
81. 雙雙燕 詞牌名。
82. 霜天曉角 詞牌名。又名《月當窗》、《踏月》。此詞調首見於《全芳備祖前集》,宋代詞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為詞牌名。
83. 水調歌頭 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大麴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是中序的第一章。
84. 水龍吟 又名《龍吟曲》。取李白「笛奏龍吟水」一詩句而名之。
85. 思遠人 詞牌名。
86. 蘇幕遮 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龜茲國,「蘇幕遮」意「西戎胡語」。
87. 蘇武令 詞牌名。又名《過秦樓》、《蘇武慢》。
88. 訴衷情 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
89. 瑣寒窗 詞牌名。又名《鎖窗寒》。
90. 踏莎行 詞牌名。
91. 唐多令 又名《糖多令》、《南樓令》、《空篌曲》。
92. 望海潮 詞牌名。柳永所創。柳永與孫何人布衣之交,後孫何官居杭州,柳永求見不得,創作了新調《望海潮》一詞,請歌女楚楚在孫何面前唱,才得以進見。
93. 望江南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此調本名為《謝秋娘》,是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所作。後進入教坊。
94. 西河 詞牌名。又名《西河慢》、《西湖》。
95. 西江月 又名《步虛詞》,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
96. 惜分飛 又名《惜雙雙》、《惜芳菲》。《詞譜》中以毛滂為正曲。故此詞牌可能是毛滂自創。
97. 惜奴嬌 《高麗史樂志》載:宋賜大晟樂內有《惜奴嬌曲破》,故此詞牌名應是出自大麴。
98. 謝池春 詞牌名。
99. 行路難 詞牌名。本是古樂府雜曲歌名,內容多寫世途艱難,英雄末路。後用為詞調。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100. 行香子 詞牌名。又名《燕香子》。
101. 燕山亭 詞牌名。
102. 夜行船 詞牌名。
103. 謁金門 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空相憶》、《花自落》、《出塞》等。
104. 一剪梅 出自宋代詞人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一句。又名《玉簟秋》、《臘梅香》。
105. 憶秦娥 詞牌名。
106. 憶少年 詞牌名。
107. 憶仙姿 詞牌名。原為五代唐庄宗李存勖創制。因原詞中有「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後取名《如夢令》。
108. 永遇樂 詞牌名,亦名《消息》。
109. 漁家傲 唐、五代詞中不見此詞牌,取自北宋詞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漁家傲」一句。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和《遊仙詠》等。
110. 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據說取名於項羽寵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
111. 雨霖鈴 一作《雨淋鈴》,唐教坊曲名。後用於詞牌。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逃入蜀地,進斜谷,霖雨連下十數天,在棧道中聞見鈴聲,思念起楊貴妃,便制曲一闕,名為《雨霖鈴》。
112. 玉樓春 又名《木蘭花》、《西湖曲》。
113. 怨三三 詞牌名。
114. 越江吟 原為琴曲名。
115. 澡蘭香 詞牌名。
116. 昭君怨 詞牌名。樂府詩集》載王昭君出塞故事,說此調最早為昭君所創。調見蘇軾的《東坡詞》。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
(好多呀,我眼睛都看花了)
114. 越江吟 原為琴曲名。
115. 澡蘭香 詞牌名。
㈣ 以宋詞形式寫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該用哪個詞牌合適
是否抄可以採用《賀新郎》?
主席也有一首別具特色的:
揮手從茲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訴。
眼角眉梢都似恨,
熱淚欲零還住。
知誤會前翻書語。
過眼滔滔雲共霧,
算人間知己吾與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
照橫塘半天殘月,
凄清如許。
汽笛一聲腸已斷,
從此天涯孤旅。
憑割斷愁思恨縷。
要似昆侖崩絕壁,
又恰像台風掃環宇。
重比翼,和雲翥。
㈤ 宋詞中的詞牌名都有哪些
常見的詞牌名有:
卜運算元、採桑子、蝶戀花、浣溪沙、浪淘沙、滿江紅、減字木蘭花、念奴嬌、沁園春、清平樂、水調歌頭、西江月、憶江南、永遇樂等。
十六字令16字 搗練子27字 憶江南27字 憶王孫31字 調笑令32字 如夢令33字 相見歡36字 烏夜啼36字
長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點絳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薩蠻44字 卜運算元44字 採桑子44字 減字木蘭花44字 謁金門45字 訴衷情45字 憶秦娥46字 清平樂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歸47字 畫堂春 47字 桃源憶故人48字 攤破浣溪沙48字 賀聖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陰52字 浪淘沙54字 鷓鴣天55字 鵲橋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鄉子56字 玉樓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戀花60字 一剪梅60字 臨江仙60字 漁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傳61字 蘇幕遮62字 定風波62字 錦纏道 66字 謝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離亭燕72字 何滿子74字 一叢花78字 御街行78字 驀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滿江紅93字 水調歌頭95字 滿庭芳95字 八聲甘州97字 晝夜樂98字 雙雙燕98字 念奴嬌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樓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龍吟102字 雨霖鈴103字 永遇樂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園春114字 賀新郎116字 摸魚兒116字 邁陂塘116字 六洲歌頭143字
㈥ 詞牌「新荷葉」的格律
新荷葉 雙調八十二字,前後段各八句,四平韻
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韻)。內
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仄容仄,
中中中、中仄平平(韻)
中平平仄,
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
中中中、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
中平平仄平平(韻)。
註:詞分上下兩片。「中」代表可平可仄。「(韻)」代表此句應押韻。
例:
新荷葉(宋·黃裳)
落日銜山,行雲載雨俄鳴。
一頃新荷,坐間疑是秋聲。
煙波醉客,見快哉、風惱娉婷。
香和清點,為人吹在衣襟。
珠佩歡言,放船且向前汀。
綠傘紅幢,自從天漢相迎。
飛鷗獨落,蘆邊對、幾朵繁英。
侑觴人唱,乍聞應似湘靈。
㈦ 古人寫新春的詞。有哪些詞牌名是適用於寫新春的。
迎新春來·嶰管變青自律
懈管變青律,帝里陽和新布。晴景回輕煦。慶嘉節、當三五。列華燈、千門萬戶。遍九陌羅綺,香風微度。十里然絳樹。鰲山聳,喧天蕭鼓。
漸天如水,素月當午。香徑里、絕纓擲果無數。更闌燭影花陰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時、朝野多歡,民康阜、隨分良聚。堪對此景,爭忍獨醒歸去。
適用於新春的詞牌名:迎新春、迎春來、慶春時、慶春歲。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
㈧ 給出一個詞牌名,如何來寫詞,要注意那幾點
學習填詞,首先要准備工具書:
1、詞譜。
詞學界用的最多的有三種:《白香詞譜》、《欽定詞譜》和龍榆生的《唐宋詞格律》。選用一種即可。這幾個詞譜存在一些差別,需要有所了解。
2、韻書。
填詞使用的韻書主要是《詞林正韻》。如用新韻,可使用《中華新韻》,但新韻沒有入聲,而有些詞牌慣用入聲韻。凡是用新韻的作品,需要註明是新韻(做詩也一樣),以防誤解。
那麼,給出一個詞牌名,如何來寫詞呢?以《沁園春》為例,分步介紹如下。
第一步查詞譜。
以龍榆生的《唐宋詞格律》為例,詞譜如下: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韻)。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增韻)中仄平平(韻),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此格共一百十四字,分上下片,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其中,「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標有「韻」的是韻腳字,必須按韻書的韻部選字(包括通押的韻部);下片第二字「增韻」是暗韻,可押可不押。「『』」里的句子要對仗。譜子中的加粗斜體字是「領格字」,上下片各兩處,每片第一個領四句,第二個領兩句,領格字用去聲。
補充解釋「領格字」。按現代漢語語法,領格字相當於一個謂語中心詞,同時支配它所領屬的詞句,相關詞句是它的賓語。例如「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其中「看」是領格字,而「驚弦雁避,駭浪船回」是「看」的賓語。
第二步立意構思。
得到題並弄清詞譜後,需要立意和構思。詞和詩一樣,用來「言志」,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感情。要表達什麼就是立意。「意」是通過言辭、意象等手段表達的,該怎樣來寫,寫些什麼?這就是構思。
以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為例。詩人的立意在於「當今時代英雄輩出」。如何表達?作者以「雪」為意象,上片極盡鋪排,將祖國大地渲染為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瑰麗江山。下片筆鋒一轉,歷數這片土地上古往今來的英雄,並檢討他們在文治武功方面的偏頗。最後突然語氣一頓:「俱往矣(都成了過往人物了)」!至此,如百川歸海,自然引出作者的「意」: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一闋詞作是否成功,立意與構思極為重要。剛學填詞時,沒必要過高追求,做點「小品」更好,關鍵在於使用的手法要讓作品可讀,甚而引發讀者共鳴。
第三步填詞。
之所以叫「填詞」,就是指詞譜不可違拗,不能「離譜」。那麼,平仄、句子字數、句式、對仗那麼嚴格,怎樣才能寫出通暢的內容呢?先不忙著寫,找些前人的作品來玩味。讀著讀著,很容易聯發詞情,冒出自己想要的句子。這些想像中的句子很可能不合譜,沒關系,作為「建築材料」記下來再說。材料豐富了,就可以按事先設計建主體,讓自己的「作品」初具規模。
第四步對譜。
有了草稿,只是萬里征程的開始,要讓它「合譜」更不容易。這里將問題中「要注意哪幾點」一並解說。
1、平仄要按照韻書逐字對照,除了標為「中」的以外,不得有不對的情況。假如詞中某個字確實無法替代,需要在「序」或「跋」中交待。
2、凡對仗的句子,需要把握的原則是:句子結構和組詞方式要相同,詞或片語的性質要相同。例如:「圍腰帶剩,點鬢霜新」圍腰帶剩:圍腰的帶子長出來了,主謂結構;其中,「圍腰帶」是定中片語,作「剩」的主語,「剩」是形容詞性謂語。點鬢霜新:點染鬢發的霜是新添的,主謂結構;其中,「點鬢霜」是定中片語,作「新」的主語,「新」是形容詞性謂語。對比它們的特點,就會發現其共同性。
3、句子的節奏雖然一般沒有要求,也應參照典範來處理。
4、合譜的常見方法。要做到合譜,需要修改詞句,行話說「調」(調整的意思)。調的方法大致有:
a.用近義詞替代。某個字的平仄不對,又不能完全改掉,可用平仄相反的近義詞替代。
b.改變語序。某個片語或短語的平仄反了,有時可以改變語序。例如「瑟瑟秋風」,讀音仄仄平平,可以反過來為「秋風瑟瑟」,讀音平平仄仄。
c.用借代詞代替。
古人認為,詩是改出來的。詞也是一樣。除了一些大文豪能出口成章,多數的詩詞作者都需要反復磨練。這個「磨練」就是不斷地修改。
㈨ 新年快樂。詞牌名一。
喜春來
㈩ 詞牌名有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學士 三部樂 三登樂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馬嬌 上西專平屬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樓 上束馬 上西樓 上林春 上陽春
下水船 下手遲 大江西 大江乘 大聖樂 小聖樂 小沖山 小重山 小闌干 小桃紅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鎮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歲 千秋節 千年調 千春詞
萬年秋 萬年枝 萬年春 萬里春 萬年斯 山外雲 山花子 山桃紅 山坡羊 山漸青
山鬼謠 山亭柳 山亭燕 於飛樂 於中好 廣寒枝 廣寒秋 子夜歌 川撥棹 干荷葉
女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