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方塊
『壹』 俄羅斯方塊是誰發明的
顧名思義,俄羅斯方塊自然是俄羅斯人發明的。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Alexey Patnov) 。
『貳』 最早的掌機游戲"俄羅斯方塊"是誰發明的如何發明的
顧名思義,俄羅斯方塊自然是俄羅斯人發明的。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回諾夫(Alexey Patnov) 。 1985年6月工作於莫斯答科科學計算機中心的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在玩過一個拼圖游戲之後受到啟發,從而製作了一個以Electronica 60(一種計算機)為平台的俄羅斯方塊的游戲。後來經瓦丁·格拉西莫夫(Vadim Gerasimov)移植到PC上,並且在莫斯科的電腦界傳播。帕基特諾夫因此開始小有名氣。 PC版俄羅斯方塊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被當地的一群電腦專家移植到了Apple II 和 Commodore 64 上,這些版本的軟體引起了當時英國一個叫Andromeda的游戲公司經理羅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in)的注意,他向帕基特諾夫以及匈牙利的電腦專家們收購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並且在買到版權之前把它們倒手賣給了英國的Mirrorsoft (注意不是Microsoft!) 以及美國的Spectrum Holobyte。
記得採納啊
『叄』 漢語拼音方塊字是誰發明的
漢字稱之為方塊字,這是中國幾千年來漢字書寫規范的傳統結論。是由於內人們為了把字寫容得整齊美觀,就在所寫的材料畫上方格,在方格內寫字。那麼拼音方塊字就是國語(或普通話)的一個新拼/注音系統,英文名字叫CHINESE PHONETIC CHARACTERS,由香港人勞海超所創,首次發表於勞氏的著作《拼音方塊字》里。
『肆』 俄羅斯方塊是1985年發明的,為什麼不叫蘇聯方塊呢
顧名思義抄,俄羅斯方塊自然是俄羅斯人發明的。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АлексейПажитнов 英文:Alexey Patnov)。 俄羅斯方塊 俄羅斯方塊原名是俄語Тетрис(英語是Tetris),這個名字來源於希臘語tetra,意思是「四」,而游戲的作者最喜歡網球(tennis)。於是,他把兩個詞tetra和tennis合而為一,命名為Tetris,這也就是俄羅斯方塊名字的由來。
『伍』 魔方的發明過程
魔方之父Rubik正如本條目開頭所言,最早的魔方是匈牙利的一位叫Rubik的教授於1974年發明的,但是這位教授發明它並不是為了投入生產和娛樂。因為他是建築學和雕塑學教授,所以他自己動手做出了第一個魔方的雛形來幫助學生們認識空間立方體的組成和結構以及鍛煉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記憶力。在他完成第一個作品以後,轉動了幾下,發現原本齊整的魔方竟然很難恢復,於是他意識到這個新的發明會很不簡單。但是他想不到的是,這個邊長不到6厘米的玩具竟然會在未來風靡全球,甚至出現了以魔方為道具的運動。
魔方廣為大家喜愛是在80年代。從1980年到1982年總共售出了將近200萬只魔方。1981年,一個來自英國的小男孩,帕特里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寫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夠復原魔方》(ISBN 0140314830)的書,總共售出了將近150萬本。由於魔方的巨大商機,魯比克教授和他的合夥人一同開發了二階和四階魔方,這兩個產品同樣取得了成功。在中國,魔方是80年代最搶手的玩具,如同今天孩子們手中的掌上游戲機一樣,成為青少年最喜歡的玩具。但是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新奇玩具進入了中國,中國的魔方熱潮也在漸漸消退。
不過最近幾年,中國的非正式魔方社群魔方吧正在努力改變公眾對於魔方的看法。魔方不僅僅是小孩子的玩具,更是一種休閑放鬆的方式和體育競技形式,再加上更有刺激和挑戰性的競速、單手、盲擰魔方等玩法,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重新關注魔方。
類別
特殊魔方
叫做「Rubik Cube Mirror」,是魔術方塊的衍生與變形,我們一般叫「銀色鏡面魔方」。特色在於外型不對稱與鏡面塗布,可以變換形狀。仔細研究一下,會玩正常三階的,基本上能還原。拿來當桌面小玩意是不錯。日本亞馬遜上一個賣日幣1494元,折人民幣約104元。鏡面魔方復原前後下圖為鏡面復原前後的樣子。
變種魔方
這類魔方保持了原始魔方的外表,但是做出了種種限制,讓愛好者不能順利的按照普通方法完成復原。這一類型的魔方的數量極多,在這里只列出常見幾種有特點的魔方。
Square 1
Square One又叫做Square1或者SQ1,是由Karel Hrsel和Vojtech Kopsky在1992年共同發明的。它的難度主要在於上下兩個地面的方塊被切割成了可以轉動30度的小塊,從而可以產生不同於原始方方正正模樣的狀態。一般來說,如果能在SQ1的兩種經典型之間任意轉換,就證明已經掌握了SQ1的復原。
Square 1魔方分為三層。頂層和底層都有風箏塊和三角塊,它們也被稱為角塊和邊塊。整個魔方總共有8個角塊和8個邊塊。相對於層的中間來講,角塊為60度,邊塊寬度為30度。
Pyraminx
Pyraminx又名金字塔魔方,由德國科學家麥菲特Uwe Meffert 教授於1970年發明出世界第一顆魔術方塊,原本是他用於研究金字塔能量的模型(1970熱門研究「金字塔能」蘋果放置模型中央一年仍能保持新鮮狀態),在研究過程中,意外的發明出魔術金字塔。該魔方的形狀為正四面體,總共有四個面及四根軸。Pyraminx為4軸1階(如圖),方塊中所有的切角皆為60度。也有其他種類的高階金字塔魔方(當然也不叫Pyraminx了)。
Skewb Cube
Skewb Cube簡稱Skewb,其意思為「斜轉的魔方」,由Mefferts公司推出,它和Pyraminx一樣也是四軸,不過不同的是它繼承了立方體的結構,一個面塊被一個內接正方形割成四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共五部分。四個角叫做角塊,中間的小正方形叫做面塊。在轉動時沿著正方形的其中一邊來轉動,轉動一格是120度。
非對稱魔方
非對稱魔方的特點是不是立方體,而是類似於2x2x3這種類型的狀態。
捆綁魔方
捆綁魔方保持原有魔方的狀態,但是做出了一些限制,比如把相鄰的兩個方塊做成一個,這樣就無法使用原來可以的移動方法進行復原了。
連體魔方
2x2x2x10連體魔方
連體魔方是將很多個一般魔方連接起來,因此在這其中有些限制,像是2x2x2x10。
異型魔方:異型魔方相對原始魔方的變化較大,但是原理基本上相同。初玩的愛好者通常會被它們怪異的外型唬住,其實它們一般都可以看成普通的2階或3階魔方。
Skewb:十二面體魔方12面體魔方(五魔方)
Megaminx:十二面體變體魔方
衍生魔方:這類魔方類玩具已經脫離了魔方的狀態,成為了有自己風格的一類玩具。
魔球:名稱為 Magic Ball,為球形,但是基本上是2階的結構。
魔板:名稱為 Magic,板型結構。
魔錶:名稱為 Clock,圓型結構。
魯比克360
「魯比克360」是3個相互包裹的透明塑料球,從里到外分出3層不同空間。球內裝有6個帶顏色的小球。外觀看起來像是掛滿亮珠子的大玻璃球。這個新玩意兒的游戲規則很簡單,玩起來卻非常困難:玩家需晃動大球,使裡面的小球穿過僅有兩個孔的中層,從最內層進入到最外層的空位上。按照魯比克自己的說法,相比於玩魔方,玩「魯比克360」減少了一些智力思考的時間,更多的是在考驗玩家動手的靈活性和果斷性,「我知道在魔方發明以後很多高手自創了一些口訣,這無疑是揭開魔方之謎的有效手段,很多人現在甚至還在比誰的口訣更為簡潔,相信,『魯比克360』會更讓人喜歡,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理解這個新玩意兒的意義,越是解不開,越是讓人心癢癢」。
構成
二階魔方
二階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Pocket Rubik's Cube或Mini Cube,中文直譯叫做「口袋魔方」。它每個邊有兩個方塊,官方版本之一魔方邊長為40毫米,另外一個由東賢開發的軸型二階魔方則為50毫米。二階魔方的總變化數為 3,674,160 或者大約 3.67×10^6。二階魔方(Pocket Cube)又稱口袋魔方、迷你魔方、小魔方、冰塊魔方 ,為2×2×2的立方體結構。本身只有8個角塊,沒有其他結構的方塊。結構與三階魔方相近, 可以以復原三階魔方的公式進行復原。二階與三階魔方的大小比較
三階魔方
三階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Cube,也就是用魯比克教授的名字命名的,是目前最普遍的魔方種類。它每個邊有三個方塊,官方版本魔方邊長為57毫米,三階魔方的總變化數是(8!x38x12!x212)/(2x2x3)=43,252,003,274,489,856,000或者約等於4.3x10^19.三階魔方由一個連接著六個中心塊的中心軸以及8個角塊,12個棱塊構成,當它們連接在一起的時候會形成一個整體,並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轉動而不影響到其他方塊。
四階魔方
四階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Revenge相對於三階來說就要復雜的多,它的構成分為兩類,一類中心是一個球體,每個外圍的小塊連接著中心球的滑軌,在運動時候會沿著用力方向在滑軌上滑動。第二類是以軸為核心的四階魔方,其實這類四階魔方就是隱藏中層的五階魔方,內部的小零件即為五階的側心塊和中棱塊,中軸上有防止鎖死的突起裝置。作為競速運動來說第二種構成的四階魔方運動速度快,不易在高速轉動中卡住。 4階魔方的英文官方名字叫做Rubik's Revenge,直譯過來是「魔方的復仇」。官方版本大概邊長為67毫米,Mefferts版本為60毫米。四階魔方被認為是2-5階魔方中最不好復原的,雖然5階魔方的變化種類比4階多,但是4階魔方的中心塊並不固定,也就不能用一般的方法進行復原。即7,401,196,841,564,901,869,874,093,974,498,574,336,000,000,000種變化。
五階魔方
五階魔方的構成與四階魔方基本相同,世界上總共有三種結構的五階魔方,即M5,R5,V5。每發明一種新的高階魔方都要經過很長時間,因為不僅要考慮到項目的可行性,還要考慮如果將魔方作出來後能不能穩定的用於轉動。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五階魔方是官方公布的最高階魔方,其結構也不是一般的愛好者可以想像出來的。
2008年9月14日時的走進科學節目中張騰岳也說了:"我看誰能夠將復雜的五階魔方還原至六面同色,那他智商要上200了."這里同時體現出了五階魔方的難.五階魔方的英文名字叫做Professor's Cube,直譯過來是「專家(玩)的魔方」,也說明了它的難度,最好的魔方愛好者能在1分半鍾左右就把五階魔方復原。五階魔方總共有8個角塊、72個邊塊(兩種類型)和54個中心塊(48塊可以移動,6塊固定)。
五階魔方的中心塊為3×3結構,所以其每種顏色都有4塊中心塊是等價的,即中心塊的變化狀態為(24!(4!6))2種。其24個外側邊塊的位置不能隨意移動,所以總共有24!種變幻狀態。12個中心邊塊中有11個可以互換位置,所以總共有12!/2×211種變化狀態。五階魔方的總變化狀態數為282,870,942,277,741,856,536,180,333,107,150,328,293,127,731,985,672,134,721,536,000,000,000,000,000種變化。
六階魔方
六階魔方是由希臘的Olimpic方塊公司出產,角塊比中心塊略大,棱塊略呈長方形。方塊本身評價不太好,常見的評價為容易POP(飛棱):指在復原中魔方的某些組成部分從魔方上面脫離的情況,如果是出現在比賽中作為無效的復原過程。為防止鎖死,方塊內部設置click裝置,但同時也對手感造成嚴重影響,轉起來一卡一卡的。魔友通常對其進行一系列打磨改造,可大大減少頓挫感,並減少很多pop的機會。
永駿玩具廠設計的6階魔方比原廠的6階防POP性能稍好。點盛的六階魔方具有和七階一樣的弧形結構。手感更好。
圓弧結構的六階,手感更好。
七階魔方
七階魔方同樣是由希臘Olimpic方塊公司出產。同時兼備了收藏,鑒賞及實用價值,方塊本身為圓弧型(下圖右)或正方體。(全部為圓弧形,因為如果是正方體會有角塊懸空。)
八階魔方
八階魔方為「魔方吧」的魔友「大煙頭」自製(R結構的四階和藍藍的七階改成的八階)
智勝的八階也即將上市。下圖的第一張就是FM8大煙頭自製的。
第三張為智勝8階的試模。
九階魔方
九階魔方是永俊公司出產的,目前已投入生產,在淘寶網上可以購得。
(下圖4)
十~十一階
智勝11階第一批108個正式上市,尺寸:約11.7cm,重1000克左右。防POP能力不錯,不易散架;中心軸使用高級的尼龍材料; 容錯度是在小方格偏差一格,做L』R』動作可以通過。(上圖第二張)
十二階魔方
十二階魔方為魔友「Leslie Le」自製,發布於TP等國外論壇,沒有在國內論壇發布,因而有不少魔友並不知道,且製作人本身並沒顯示出要出名的意思,較為低調,各位可以在網路視頻找到12階相關內容。
十三階魔方
十三階魔方是現在魔方設計(無實體)的極限,為永俊公司所設計。
『陸』 俄羅斯方塊是誰發明的
是俄羅斯人發明的,所以得名 俄羅斯方塊 由莫斯科科學學院程序員Alexei Pajitnov所設計。 無可爭議,《俄羅斯方塊》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游戲之一。然而,還有一個很強的理由讓我們去掉「之一」這兩個字,使它成為唯一的「最偉大的游戲」。請這樣想:有哪個當代的電子游戲或電腦游戲能與它相提並論?比如說,能被100年後的人們繼續拿來玩? 沒有,除了《俄羅斯方塊》外一個也沒有。它是永恆的娛樂經典,但它實際上又和那些傳統的經典娛樂方式不同,因為它的本質是電子化的,所以它的確屬於現代產物。比如,《俄羅斯方塊》與象棋就不同,你不能以任何實體形式去玩俄羅斯方塊。的確,在許多年裡,《俄羅斯方塊》以無數形式經過了大量變形和更改,但游戲核心依然保持不變。這些游戲的核心能夠提供吸引人親自動手實踐的挑戰。 《俄羅斯方塊》的起源實際上要追溯到八十年代中期,盡管它的人氣一直到幾年後才開始顯露出來。游戲的概念十分簡單,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公認的規則:屏幕頂部以隨機順序落下形狀各異的碎塊,你要試圖用它們拼成沒有空隙的行列。你沒法打贏《俄羅斯方塊》,因為你堅持得時間越長,游戲速度也就變得越來越快,而游戲的吸引力就在於使你頂住碎塊的進攻,支撐的時間比上一次更長。《俄羅斯方塊》舉世聞名的游戲性,在該游戲新鮮出爐時就顯得非常直觀。某些與墜落的玩具碎片和它們的形狀有關的東西,使得哪怕新手也會很自然地企圖把它們排列起來,並加以適當組合,就好似《俄羅斯方塊》觸動了我們某些內在的感官,使得哪怕是我們當中最雜亂無章的人也要把事情整理妥當。 這個具有定義性和廣泛影響的益智游戲激發了整整一種風格的作品,特別是後來數年間發源於日本的某些優秀的益智游戲,它們全都在《俄羅斯方塊》的基礎上作了自己獨特的改動。然而,雖然這些游戲看上去各有千秋,但它們與《俄羅斯方塊》的內在相似性卻無可否認。 在曾經發布過的所有游戲中,《俄羅斯方塊》還被認為是僅有的一個能夠真正吸引廣泛人群的作品。絕大多數人都能說出,自己有某些對游戲毫無興趣的親朋好友,卻令人難以置信地痴迷於《俄羅斯方塊》。誰能說清楚,迄今為止人們究竟花了多少萬個小時在這個游戲上?也許這些時間本來可以被花在更具生產力的活動上。某些批評家也許會聲稱,《俄羅斯方塊》要比過去二十年間出現的任何東西都要浪費人們的時間。至於我們,則要欣然提名它為GameSpot評選出的歷史上最偉大游戲之一。
『柒』 魔方是那國人發明的
魔方,Rubik's Cube 又叫抄魔術方塊襲,也稱魯比克方塊。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魔方系由富於彈性的硬塑料製成的6面正方體。魔方與中國人發明的「華容道」,法國人發明的「獨立鑽石」一塊被稱為智力游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而魔方受歡迎的程度更是智力游戲界的奇跡。
————網路,有什麼問題,網路一下……
『捌』 魔方是誰發明的,如何發明出來的
魔方是由26個小方塊組成的。最初的魔方是三階立方體,個小方塊和一個三維十字連接軸組成。其中包含6個處於面最中心無法移動的塊,12個位於棱上的塊和8個角塊。六個面每個有一種顏色,一般來說,標準的魔方的顏色應該是藍、白、紅、綠、黃和橙色,其中藍白相對、綠黃相對、紅橙相對。 在中國,魔方是80年代最搶手的玩具,如同今天孩子們手中的掌上游戲機一樣,成為青少年最喜歡的玩具。但是隨著改革開放,越來越多的新奇玩具進入了中國,中國的魔方熱潮也在漸漸消退。 不過最近幾年,中國的非正式魔方社群魔方吧正在努力改變公眾對於魔方的看法。魔方不僅僅是小孩子的玩具,更是一種休閑放鬆的方式,再加上更有刺激和挑戰性的競速、單手擰魔方的玩法,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重新關注魔方。 魔方與中國的華容道、法國的單身貴族(獨立鑽研棋)同被稱謂智力游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 魔方在1980年代最為風靡,至今未衰。面世不久後,很多類似的玩具也紛紛出現,有些出自發明人魯比克,有些則是出自別人之手。包括4 × 4 × 4,2 × 2 × 2 和5 × 5 × 5 版的魔方。 作為魔方的發明人,魯比克教授擁有匈牙利專利號#170062,卻沒有申請國際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