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螺絲釘創造者

螺絲釘創造者

發布時間: 2021-01-28 14:44:50

① 新時代螺絲釘精神的事例有哪些

郭明義,1958年12月生,遼寧鞍山人,1977年參軍,1980年入黨,1982年復員到齊大山鐵礦工作。歷任鞍山鋼鐵集團礦山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先後任礦用大型生產汽車駕駛員、車間團支部書記、礦黨委宣傳部幹事、車間統計員兼人事員、英文翻譯等。郭明義曾先後獲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範、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是鞍山市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

郭明義,一名普通礦工的不凡人生

他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先後為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他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倡議,有17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的倡議,共有6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累計獻血15萬毫升;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有28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資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萬元;他發起成立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志願者俱樂部,已有2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
從「郭大哥」、「郭師傅」,到「郭大爺」,人們對他的稱呼有很多種;從「郭大傻」、「郭大俠」,到「郭大使」,他被越來越多的人銘記;從「鐵山楷模」、「愛心使者」,到「雷鋒傳人」,他的事跡在一代一代人中傳遞。郭明義,這名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的普通采場公路管理員,入黨30年來,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傳奇。
火熱的礦場 催化他奮斗的激情
伴著初秋的細雨,采訪團驅車來到目前亞洲生產規模最大的鐵礦山——鞍山齊大山鐵礦。腳下這條蜿蜒曲折的礦山公路,就是郭明義每天工作的地方。礦山人有句俗話:「不修車,先修路」,這條43公里長的公路承擔著每年5000多萬噸礦石、岩石的輸出和轉運任務,郭明義負責這些公路的建設和管護已有15載春秋。
盡管有雨,露天采場內依然悶熱。身穿制服的郭明義站在泥濘的采礦操作面上,順著他指揮的方向望去,偌大的操作區沒有任何遮擋,三台3米高車輪的「電動輪」汽車從他身邊經過。一名礦友告訴記者,礦山的作業平台是邊形成、邊生產、邊消失,不建固定休息室,工作條件非常惡劣。冬天時這里的溫度比外面低五度,夏天時又比外面高10度,遇到雨雪天氣,大風颳得人睜不開眼睛。然而越是惡劣天氣,采場道路維修就越不能停。
就是在這樣寒風刺骨或熱如桑拿的環境中,郭明義每天早上4點多起床,步行40多分鍾到達采場,安排值班的職工並對生產的關鍵道路進行搶修。8點鍾,白班職工到崗後,他集中指導整修全采場的道路。礦山生產設備耗電量大,為了躲峰限電,下午才是生產的高峰期。為了保證生產,郭明義幾乎每天都是和職工搶在下午1點鍾之前,把道路修好後才能吃午飯。之後,他還要在采場主要道路上,再步行檢查一遍,仔細觀測每一處道路的平整度、坡度和寬度,然後趕回辦公室制定下一步修路計劃。齊礦生產壓力大,采場道路調整特別頻繁。會戰時,郭明義常常要在采場里工作到天黑,才能回到辦公室,回家就更晚了。
每到夏天,臉上都要多次曬爆皮;冬天時,耳朵經常被凍傷。可誰也沒有見他叫過一聲苦,說過一句疼!15年中,無論雙休日、節假日,還是個人家中有事;無論是漫天飛雪,還是大雨滂沱;無論是烈日當頭,還是冰天雪地,都從未阻擋過他堅定而匆忙的步履。他僅義務奉獻的工作日,就將近1900個,相當於多幹了5年的工作量。
僅每天靠步行提前2小時到達采場並堅持15年這一點,齊礦的職工們沒有一個不佩服的。記者問他,你是怎麼做到的?郭明義卻輕描淡寫地說:「沒什麼,習慣了,不早點來看看采場道路的情況,心裡不踏實。我來了,也能給現場的夜班職工們鼓鼓勁,讓大家爭取在交班前多搶點活兒。」
綠色的軍營 鑄就他剛毅的品格
1958年12月,郭明義出生在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普通的礦工家庭。父母均是鞍鋼職工,父親因一次勇救落井青年表現突出,被評為遼寧省勞動模範。1977年1月,在鞍山火車站廣場上,來自鞍鋼的200多名新兵正在舉行庄嚴的出發儀式。當主持人宣布請新兵代表發言時,只見一名新兵快步走上講台,開始了慷慨激昂、意氣風發的發言。迎接入伍新兵的列車開動了,大家發現在列車上主動幫助列車員打掃車廂、為新兵倒熱水的就是剛才發言的郭明義。
郭明義所在的部隊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縣,當地天氣非常寒冷。每天早上,郭明義都是第一個起床,冒著嚴寒外出挑水。由於地面上的結冰使腳下打滑,扁擔上的水桶不時擺動濺出水來灑在衣服上結成冰,挑水回來時他的身上經常掛著冰塊,對此,他不叫一聲苦。挑滿水缸後,又忙著砍柴、生爐子、燒水,只為了能讓戰友們起床後馬上就用上熱水。在自己班裡忙完了,他又到別的班去做這些事,常常是全排的這些雜事都叫他一個人包了。在承擔部隊戰備機動任務期間,一名戰友駕駛的車橫拉桿脫落了,郭明義忍著零下40度的嚴寒,爬到車底幫他搶修了40多分鍾,差點把耳朵凍壞。有一次,看到戰友駕駛的車由於天冷路滑無法行走,他便把大衣脫下來墊到車輪下,車子可以行走了,可他的大衣卻被碾得支離破碎。
鞍山礦業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聶振勇向記者總結出郭明義與雷鋒有多處相似的經歷。他們都在鞍鋼的礦山工作過,他們同屬一個軍區、同一個兵種;他們當年都是代表新兵發言;他們同樣都有讀毛選記日記的習慣,他們都當過校外輔導員。在軍旅生涯中,郭明義曾在全師技術業務競賽上,一舉獲得汽車教導員專業理論和實際考試兩個第一名,他因為在助人為樂、搶險救災中的突出表現,被師黨委命名為「全師學雷鋒標兵」,1980年6月他在部隊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錚錚誓言 激勵他進取的信念
與郭明義交談,你會發現他還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人,記者們問他為啥看上膚色比別的員工黑,他自我打趣說:「他們說我來自非洲,其實我們真沒去那!」雖是第一次接觸,但他朴實而隨和的語言很快拉近了我們之間距離。
作為一名黨員,郭明義深知僅有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必須不斷刻苦學習,增長才幹,提升綜合素養和思想覺悟,才能更好地踐行黨的宗旨和信念。在部隊時,他就利用一切機會進行文化學習。1982年參加工作後,他每天騎自行車來回20多公里,到市內上夜校。1984年,他參加了國家人事部組織的全國統一錄用幹部考試並順利通過。1991年,他參加了統計員全國統考,是當時礦山公司唯一獲得資質證書的人。1992年他又通過自學,考入了齊大山鐵礦在鞍鋼幹部管理學院舉辦的英語培訓班,進行了一年的英語強化學習,1993年,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齊大山鐵礦擴建工程開工了,礦長點名讓郭明義負責33台154噸電動輪汽車組裝的現場翻譯和資料翻譯工作。
回憶起當年的事,和郭明義同時入廠的金兆剛最有發言權。他告訴記者,郭明義每天到現場最早,走的最晚,受到外方人員的高度認可,成了他們最信賴的合作夥伴。見此情景,領導又讓他兼任外方人員的司機。只要他們有事,郭明義24小時隨叫隨到。為此,外方人員給他小費 ,他分文不取;請他吃飯,他一次沒去。外方公司的一名中國區總管,對郭明義非常欣賞,兩次勸他跳槽,並承諾可以拿到比他當時每月收入高6—7倍的工資,可郭明義絲毫不為所動。
走近郭明義,你會感受到他助人為樂的強烈渴望;熟悉郭明義的人,會看到偉大的人格在熠熠閃光。1995年的一天,郭明義要到市希望辦為失學兒童捐款,來自澳大利亞的艾倫問他去干什麼,郭明義就把自己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情以及目的和意義說給他聽,艾倫聽後被郭明義的行為所感動,當即和他一同來到了市希望辦,向兩名岫岩的孩子捐了款。
可是合作歸合作,在原則問題上他卻一點也不讓步。雖然電動輪的進口備件質量檢驗不歸郭明義負責,但每次對著備件做中文翻譯時,他都認真檢查,先後發現了5台電動輪有質量問題並拍照取證寫出中英文說明,為企業獲得10萬美元的賠償。
多年來,盡管工作異常辛苦,郭明義仍然堅持每天自學,並取得了成人本科學歷。他先後在《流火》、《鞍鋼日報》等雜志、報刊上發表了100多篇文章和文學作品。
默默奉獻 詮釋他無塵的忠貞
1996年,電動輪汽車投入使用後,齊礦決定配備一名專業技術幹部,主管采場公路的設計、建設和管護工作。領導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郭明義。從此,他在這個異常艱苦的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由於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許多不法分子都把盜搶礦石作為生財之道。而齊礦采場又與鞍山、遼陽的多個村子接壤,守護任務非常艱巨。2007年,齊礦成立了兩個護礦隊,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礦產資源保衛戰。郭明義主動報名參加,每天晚上在采場巡邏。一日5時,郭明義在采場溝底發現兩個不法分子在偷盜柴油。他大喝一聲,一邊喊一邊往前沖,兩個歹徒嚇得想開車逃跑,他一個箭步沖上去擋住了去路,並大聲說:「要跑,除非從我的身上壓過去」。兩個歹徒一看真是遇到了不怕死的人,丟下車輛和柴油後,慌忙逃跑。
為了維護企業和他人利益,郭明義不惜犧牲一切。2007年夏季的一天凌晨,郭明義巡邏時,發現一夥人開著車正在盜取礦石,他立即上前制止。這伙人拎著刀恐嚇郭明義:「趕緊讓開,不然廢了你!」郭明義毫不退卻,他甩掉上衣,拍著胸口說:「看你廢我哪!」盜賊的囂張氣焰被郭明義的凜然正氣壓倒了。
工作中,他是一個跟工友最貼心的老大哥。只要看到身邊的同志有困難、有問題,郭明義都傾盡全力去幫助,少的一、二百元,多的上千元,先後資助過40多名工友。看到一名困難職工家沒有電視,他就把自家僅有的一台送了過去;聽說工友的孩子患了重病,他馬上去捐款。
一次,職工反映午餐有質量問題,他一看情況屬實,拿起職工的飯盒就去找礦領導;職工反映上班途中通勤車出現險情,他聽到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馬上向有關領導作了匯報,及時改善了交通條件;凡是職工對工資分配、勞保品發放等熱點問題有誤解、有牢騷,他都耐心的解釋,自己說不清楚的,就會將信息及時地向有關部門反饋,多次化解了職工的思想波動。齊礦的幾任領導都說,郭明義經常向他們反映職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而他自己的事,卻一件都沒有提過。
90年代中後期,齊礦先後幾次福利分房,每次按照條件他都有分到房子、改善居住環境的機會,可他一次要房申請都沒有交過。身邊的同志問他為什麼不寫申請,他說:「看到還有許多同志還沒有房子住,機會就讓給他們吧。」而今,郭明義一家三口還住在80年代、地處齊大山礦區的老房子里,不到40平方米的家裡連一件像樣的傢具都沒有,20多歲的女兒一直住在不到4平方米的餐廳里。
郭明義經常被人問起:老郭,你這么做到底圖什麼?郭明義笑呵呵地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選擇。從入黨那天起,我就選擇了跟黨走、多為別人奉獻的人生道路。所以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黨員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都是我應該做的事。」

② 新時代螺絲釘精神的事例(不是雷鋒的事例)

郭明義,1958年12月生,遼寧鞍山人,1977年參軍,年入黨,1982年復員到齊大山鐵礦工作。歷任鞍山鋼鐵集團礦山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采場公路管理員。先後任礦用大型生產汽車駕駛員、車間團支部書記、礦黨委宣傳部幹事、車間統計員兼人事員、英文翻譯等。郭明義曾先後獲部隊學雷鋒標兵、鞍鋼勞動模範、鞍山市特等勞動模範、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是鞍山市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

郭明義,一名普通礦工的不凡人生

他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多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他先後為身邊工友、特困學生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他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倡議,有17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他7次發起無償獻血的倡議,共有6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累計獻血15萬毫升;他發起的捐資助學活動,有28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資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萬元;他發起成立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志願者俱樂部,已有200多名礦業職工參與。
從「郭大哥」、「郭師傅」,到「郭大爺」,人們對他的稱呼有很多種;從「郭大傻」、「郭大俠」,到「郭大使」,他被越來越多的人銘記;從「鐵山楷模」、「愛心使者」,到「雷鋒傳人」,他的事跡在一代一代人中傳遞。郭明義,這名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生產技術室的普通采場公路管理員,入黨30年來,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傳奇。
火熱的礦場 催化他奮斗的激情
伴著初秋的細雨,采訪團驅車來到目前亞洲生產規模最大的鐵礦山——鞍山齊大山鐵礦。腳下這條蜿蜒曲折的礦山公路,就是郭明義每天工作的地方。礦山人有句俗話:「不修車,先修路」,這條43公里長的公路承擔著每年5000多萬噸礦石、岩石的輸出和轉運任務,郭明義負責這些公路的建設和管護已有15載春秋。
盡管有雨,露天采場內依然悶熱。身穿制服的郭明義站在泥濘的采礦操作面上,順著他指揮的方向望去,偌大的操作區沒有任何遮擋,三台3米高車輪的「電動輪」汽車從他身邊經過。一名礦友告訴記者,礦山的作業平台是邊形成、邊生產、邊消失,不建固定休息室,工作條件非常惡劣。冬天時這里的溫度比外面低五度,夏天時又比外面高10度,遇到雨雪天氣,大風颳得人睜不開眼睛。然而越是惡劣天氣,采場道路維修就越不能停。
就是在這樣寒風刺骨或熱如桑拿的環境中,郭明義每天早上4點多起床,步行40多分鍾到達采場,安排值班的職工並對生產的關鍵道路進行搶修。8點鍾,白班職工到崗後,他集中指導整修全采場的道路。礦山生產設備耗電量大,為了躲峰限電,下午才是生產的高峰期。為了保證生產,郭明義幾乎每天都是和職工搶在下午1點鍾之前,把道路修好後才能吃午飯。之後,他還要在采場主要道路上,再步行檢查一遍,仔細觀測每一處道路的平整度、坡度和寬度,然後趕回辦公室制定下一步修路計劃。齊礦生產壓力大,采場道路調整特別頻繁。會戰時,郭明義常常要在采場里工作到天黑,才能回到辦公室,回家就更晚了。
每到夏天,臉上都要多次曬爆皮;冬天時,耳朵經常被凍傷。可誰也沒有見他叫過一聲苦,說過一句疼!15年中,無論雙休日、節假日,還是個人家中有事;無論是漫天飛雪,還是大雨滂沱;無論是烈日當頭,還是冰天雪地,都從未阻擋過他堅定而匆忙的步履。他僅義務奉獻的工作日,就將近1900個,相當於多幹了5年的工作量。
僅每天靠步行提前2小時到達采場並堅持15年這一點,齊礦的職工們沒有一個不佩服的。記者問他,你是怎麼做到的?郭明義卻輕描淡寫地說:「沒什麼,習慣了,不早點來看看采場道路的情況,心裡不踏實。我來了,也能給現場的夜班職工們鼓鼓勁,讓大家爭取在交班前多搶點活兒。」
綠色的軍營 鑄就他剛毅的品格
1958年12月,郭明義出生在鞍山市千山區齊大山鎮一個普通的礦工家庭。父母均是鞍鋼職工,父親因一次勇救落井青年表現突出,被評為遼寧省勞動模範。1977年1月,在鞍山火車站廣場上,來自鞍鋼的200多名新兵正在舉行庄嚴的出發儀式。當主持人宣布請新兵代表發言時,只見一名新兵快步走上講台,開始了慷慨激昂、意氣風發的發言。迎接入伍新兵的列車開動了,大家發現在列車上主動幫助列車員打掃車廂、為新兵倒熱水的就是剛才發言的郭明義。
郭明義所在的部隊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縣,當地天氣非常寒冷。每天早上,郭明義都是第一個起床,冒著嚴寒外出挑水。由於地面上的結冰使腳下打滑,扁擔上的水桶不時擺動濺出水來灑在衣服上結成冰,挑水回來時他的身上經常掛著冰塊,對此,他不叫一聲苦。挑滿水缸後,又忙著砍柴、生爐子、燒水,只為了能讓戰友們起床後馬上就用上熱水。在自己班裡忙完了,他又到別的班去做這些事,常常是全排的這些雜事都叫他一個人包了。在承擔部隊戰備機動任務期間,一名戰友駕駛的車橫拉桿脫落了,郭明義忍著零下40度的嚴寒,爬到車底幫他搶修了40多分鍾,差點把耳朵凍壞。有一次,看到戰友駕駛的車由於天冷路滑無法行走,他便把大衣脫下來墊到車輪下,車子可以行走了,可他的大衣卻被碾得支離破碎。
鞍山礦業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聶振勇向記者總結出郭明義與雷鋒有多處相似的經歷。他們都在鞍鋼的礦山工作過,他們同屬一個軍區、同一個兵種;他們當年都是代表新兵發言;他們同樣都有讀毛選記日記的習慣,他們都當過校外輔導員。在軍旅生涯中,郭明義曾在全師技術業務競賽上,一舉獲得汽車教導員專業理論和實際考試兩個第一名,他因為在助人為樂、搶險救災中的突出表現,被師黨委命名為「全師學雷鋒標兵」,1980年6月他在部隊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錚錚誓言 激勵他進取的信念
與郭明義交談,你會發現他還是一個很有幽默感的人,記者們問他為啥看上膚色比別的員工黑,他自我打趣說:「他們說我來自非洲,其實我們真沒去那!」雖是第一次接觸,但他朴實而隨和的語言很快拉近了我們之間距離。
作為一名黨員,郭明義深知僅有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必須不斷刻苦學習,增長才幹,提升綜合素養和思想覺悟,才能更好地踐行黨的宗旨和信念。在部隊時,他就利用一切機會進行文化學習。1982年參加工作後,他每天騎自行車來回20多公里,到市內上夜校。1984年,他參加了國家人事部組織的全國統一錄用幹部考試並順利通過。1991年,他參加了統計員全國統考,是當時礦山公司唯一獲得資質證書的人。1992年他又通過自學,考入了齊大山鐵礦在鞍鋼幹部管理學院舉辦的英語培訓班,進行了一年的英語強化學習,1993年,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齊大山鐵礦擴建工程開工了,礦長點名讓郭明義負責33台154噸電動輪汽車組裝的現場翻譯和資料翻譯工作。
回憶起當年的事,和郭明義同時入廠的金兆剛最有發言權。他告訴記者,郭明義每天到現場最早,走的最晚,受到外方人員的高度認可,成了他們最信賴的合作夥伴。見此情景,領導又讓他兼任外方人員的司機。只要他們有事,郭明義24小時隨叫隨到。為此,外方人員給他小費 ,他分文不取;請他吃飯,他一次沒去。外方公司的一名中國區總管,對郭明義非常欣賞,兩次勸他跳槽,並承諾可以拿到比他當時每月收入高6—7倍的工資,可郭明義絲毫不為所動。
走近郭明義,你會感受到他助人為樂的強烈渴望;熟悉郭明義的人,會看到偉大的人格在熠熠閃光。1995年的一天,郭明義要到市希望辦為失學兒童捐款,來自澳大利亞的艾倫問他去干什麼,郭明義就把自己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情以及目的和意義說給他聽,艾倫聽後被郭明義的行為所感動,當即和他一同來到了市希望辦,向兩名岫岩的孩子捐了款。
可是合作歸合作,在原則問題上他卻一點也不讓步。雖然電動輪的進口備件質量檢驗不歸郭明義負責,但每次對著備件做中文翻譯時,他都認真檢查,先後發現了5台電動輪有質量問題並拍照取證寫出中英文說明,為企業獲得10萬美元的賠償。
多年來,盡管工作異常辛苦,郭明義仍然堅持每天自學,並取得了成人本科學歷。他先後在《流火》、《鞍鋼日報》等雜志、報刊上發表了100多篇文章和文學作品。
默默奉獻 詮釋他無塵的忠貞
1996年,電動輪汽車投入使用後,齊礦決定配備一名專業技術幹部,主管采場公路的設計、建設和管護工作。領導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郭明義。從此,他在這個異常艱苦的崗位上,一干就是15年。
由於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許多不法分子都把盜搶礦石作為生財之道。而齊礦采場又與鞍山、遼陽的多個村子接壤,守護任務非常艱巨。2007年,齊礦成立了兩個護礦隊,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礦產資源保衛戰。郭明義主動報名參加,每天晚上在采場巡邏。一日5時,郭明義在采場溝底發現兩個不法分子在偷盜柴油。他大喝一聲,一邊喊一邊往前沖,兩個歹徒嚇得想開車逃跑,他一個箭步沖上去擋住了去路,並大聲說:「要跑,除非從我的身上壓過去」。兩個歹徒一看真是遇到了不怕死的人,丟下車輛和柴油後,慌忙逃跑。
為了維護企業和他人利益,郭明義不惜犧牲一切。2007年夏季的一天凌晨,郭明義巡邏時,發現一夥人開著車正在盜取礦石,他立即上前制止。這伙人拎著刀恐嚇郭明義:「趕緊讓開,不然廢了你!」郭明義毫不退卻,他甩掉上衣,拍著胸口說:「看你廢我哪!」盜賊的囂張氣焰被郭明義的凜然正氣壓倒了。
工作中,他是一個跟工友最貼心的老大哥。只要看到身邊的同志有困難、有問題,郭明義都傾盡全力去幫助,少的一、二百元,多的上千元,先後資助過40多名工友。看到一名困難職工家沒有電視,他就把自家僅有的一台送了過去;聽說工友的孩子患了重病,他馬上去捐款。
一次,職工反映午餐有質量問題,他一看情況屬實,拿起職工的飯盒就去找礦領導;職工反映上班途中通勤車出現險情,他聽到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馬上向有關領導作了匯報,及時改善了交通條件;凡是職工對工資分配、勞保品發放等熱點問題有誤解、有牢騷,他都耐心的解釋,自己說不清楚的,就會將信息及時地向有關部門反饋,多次化解了職工的思想波動。齊礦的幾任領導都說,郭明義經常向他們反映職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而他自己的事,卻一件都沒有提過。
90年代中後期,齊礦先後幾次福利分房,每次按照條件他都有分到房子、改善居住環境的機會,可他一次要房申請都沒有交過。身邊的同志問他為什麼不寫申請,他說:「看到還有許多同志還沒有房子住,機會就讓給他們吧。」而今,郭明義一家三口還住在80年代、地處齊大山礦區的老房子里,不到40平方米的家裡連一件像樣的傢具都沒有,20多歲的女兒一直住在不到4平方米的餐廳里。
郭明義經常被人問起:老郭,你這么做到底圖什麼?郭明義笑呵呵地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人生選擇。從入黨那天起,我就選擇了跟黨走、多為別人奉獻的人生道路。所以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名黨員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都是我應該做的事。」

③ 螺絲是誰發明的呢

據說發明螺絲的是希臘的Archiytas在公元前400年發明的,但是其實螺絲用來固定物品不過500年,所以說公元前400年就發明螺絲是不貼切的,據記載,阿基米德最早描述螺旋物的人,阿基米德螺旋物在整個古代社會都用來提水,沒有一個人考慮過將它改為一種固定用件,當時主要是應用在提高水位、灌溉、抽水的設備上,被稱為水螺絲。
到了中世紀時,木匠們使用木釘或金屬釘子來把傢具和木結構的建築物連接起來,直到15世紀,發現帶有螺紋的釘子可以更牢固地連接東西,才出現了第一個螺釘,還不知道誰是它的發明者,1550年有了木螺釘,直到1774年才發明了螺絲刀。

④ 雷鋒的「螺絲釘精神」的名言是什麼

雷鋒的「螺絲釘精神」名言

我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螺絲釘要經常保養和清洗,才不會生銹。人的思想也是這樣,要經常檢查才不會出毛病。

——雷鋒1962年4月17日日記摘抄

⑤ 螺絲是誰發明的

第一個描述螺旋物的人是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

1797年,莫茲利在版倫敦發明全金屬製造的精權密螺絲車床。次年,威爾金遜在美國製成一種螺帽和螺栓製造機。這兩種機器都能產生通用的螺帽和螺栓。

1836年,亨利·M·飛利浦為十字槽釘頭的螺絲釘申請了專利,這標志著螺絲釘根據地術有了重大進展。與傳統的一字槽釘頭螺釘不同,十字槽頭螺釘的十字槽釘頭螺釘頭的邊緣。

(5)螺絲釘創造者擴展閱讀:

常用的螺絲材料有很多,大致兩種,一種是碳鋼的,也就是鐵的,碳鋼的可分低碳鋼,中碳鋼,高碳鋼。另一種是不銹鋼的,不銹鋼有不銹鋼SUS201.304.316等等。

在一定的程度上,螺絲材料的好壞決定螺絲本身質量的好壞,所以,生產螺絲行業廠家,一定要選擇質量好的螺絲材料去生產。在能更好的保證螺絲的品質。

尺寸、機械性能和表面缺陷。每一部分的具體檢驗項目根據不同產品有不同的規定。例如尺寸檢驗項目對六角螺母規定為螺紋通規、螺紋止規、螺紋小徑、對邊寬度、對角尺寸、螺母高度、螺母支承面與螺紋軸線的垂直度。

⑥ 中國一神奇建築,高達99.9米,為啥卻沒用一顆螺絲釘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許許多多的人都喜歡走出家門到祖國的許多地方去獵奇,既能長見識又能放鬆身心,可謂是一舉多得。現在的旅遊業除了發展自然景觀和名勝古跡之外,現在很多城市或者景點都喜歡自己修建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築物,既能夠最為自己的一張名片,又能夠作為一種吸引遊客前來遊玩的吸引力,這也是一勞多得的事情。

現在的房子都用螺絲釘實在是太沒有創意了,而這棟水司樓不走尋常路,一顆螺絲釘都不用,由此成為這棟建築物最大的亮點。建造者當初就是想通過打造這樣一個亮點來吸引遊客,這就是沒有使用一顆螺絲釘的原因。

⑦ 美國電影里創造的怪物,頭上插著兩個螺絲釘,全身是綠色的,臉上有很多縫針,嘴巴縫起來的。請問叫什麼

科學怪人

⑧ 以螺絲釘寫一句蘊含人生哲理的話

記得小時侯,學過一首歌,歌名叫做《接過雷鋒的槍》。歌里有這么一句歌詞:「作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這句歌詞,大家都是耳熟能詳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叫做《一顆螺絲釘》。
大家不禁要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有什麼用呢?
2007年8月20日,台灣華航公司的一架波音737客機在降落時,突然起火並發生劇烈爆炸。事後,經調查得出結論,這起事故的罪魁禍首就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就是這么以顆毫不起眼的螺絲釘松動,刺破了油箱,引起了此次事故,造成了上億美圓的損失。
不知道聽完這個故事後,大家對這顆小小的螺絲釘有沒有新的認識,還會輕視這顆小小的螺絲釘嗎?
任何龐大復雜的機器都是由許多螺絲釘連結和固定起來的,只有各個部件狀態正常,整個機器才能運轉自如。一個人的作用,對於我們的事業來說,就如同一台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在這台龐大的機器中,一個人不論處於何種位置、從事什麼工作,都起著螺絲釘的作用。
雷鋒同志的螺絲釘精神,曾經激勵和感召了幾代人,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環境的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也隨之發生了深刻變化。那麼,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要不要提倡和發揚螺絲釘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情況越復雜,任務越艱巨,越需要我們團結協作、密切配合,越需要我們發揚螺絲釘精神,自覺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為我們的事業增磚添瓦。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個人。他帶過兵,獲得過無數的榮譽。轉業到地方上以後,他迅速轉變角色,融入到地方上的工作中去。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掃廁所。按理說,像他這樣的老同志已經不用再去干這些又臟又累的活了,但是在安排衛生區的時候,他主動要求打掃廁所,他說:「我為同志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讓同志們更好的去為人民服務,我也是在間接的為人民服務。」對於榮譽,他看的很淡,從來不去爭,主動的讓給年輕同志;對於委屈,他總是一笑了之,從不斤斤計較;但是對於工作,他卻比誰都認真,經常為了工作加班加點、早出晚歸。他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像牛一樣拉車,像兔子一樣跑腿,像狗一樣看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工作,像一顆螺絲釘一樣,默默的作著自己的貢獻。
同志們,我們的事業要發展、我們的民族要振興,需要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埋頭苦幹,盡職盡責,需要我們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需要我們去做一顆永不生銹、永不松勁的螺絲釘。

⑨ 螺絲釘和螺帽是誰發明的

是18世紀 莫茲利抄在倫敦發明全金屬製造襲的精密螺絲車床。
次年,威爾金遜在美國製成一種螺帽和螺栓製造機。
這兩種機器都能產生通用的螺帽和螺栓。
螺帽和螺栓可把金屬件連接在一起,因此,到了19世紀,製造機器建造房屋的木材,已可用金屬代替。
螺絲是利用物體的斜面圓形旋轉和摩擦力的物理學和數學原理,循序漸進地緊固器物機件的工具。螺絲是緊固件的通用說法,日常口頭語。螺絲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業必需品:如照相機、眼鏡、鍾表、電子等使用的極小的螺絲;電視、電氣製品、樂器、傢具等的一般螺絲;至於工程、建築、橋梁則使用大型螺絲、螺帽;交通器具、飛機、電車、汽車等則為大小螺絲並用。螺絲在工業上負有重要任務,只要地球上存在著工業,則螺絲的功能永遠重要。螺絲是千百年來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共同發明,按照應用領域來看,它是人類的第一大發明。

⑩ 螺絲釘誰發明的

螺絲釘

如今,許多東西都要用螺絲釘固定在一起。環視一下家裡,眼睛所看到的各種東西—從傢具到食品加工器,都是用螺絲釘連接在一起的。螺旋物在2000多年前就發明出來了,但用於固定東西還不到500年。
第一個描述螺旋物的人是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約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阿基米德螺旋是一個裝在木製圓筒里的巨大螺旋狀物,用來把水從一個水平面提升到另一個水平面,對田地進行灌溉。

它的真正發明者可能並非阿基米德本人。或許他只是描述了某個已經存在的東西。說不定是古代埃及的能工巧匠們設計了它,以用一坭羅河兩岸的灌溉。

阿基米德螺旋物在整個古代社會都用來提水,沒有一個人考慮過將它改為一種固定用件。

右圖:阿基米德螺旋物被廣泛地用於提水。例如,古羅馬人用它給礦井排水。

中世紀時,木匠們使用木釘或金屬釘子來把傢具和木結構的建築物連接起來。16世紀時,制釘工人開始生產帶螺旋線的釘子,這些釘子能夠更牢固地連接東西。那是從這類釘子到螺絲釘所跨出的一小步。18世紀末,螺絲釘作為固定用件已相當普及,因為那時已找到了一種廉價的生產方法。

螺絲起子(旋鑿)在1780年左右出現於倫敦。木匠們發現用螺絲起子旋緊螺釘比用榔頭敲擊,能把東西固定得更好,尤其遇上細紋螺絲釘時更是這樣。

http://www.losn.com.cn/invention/14.htm

雖只是一個小小的緊固件,螺絲釘卻一直沒停止改進。早在公元3世紀,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就發明了螺紋,但是直到15世紀才出現了第一個螺釘,還不知道誰是它的發明者。1550年有了木螺釘,直到1774年才發明了螺絲刀。
1936年,亨利·M·飛利浦為十字槽釘頭的螺絲釘申請了專利,這標志著螺絲釘根據地術有了重大進展。與傳統的一字槽釘頭螺釘不同,十字槽頭螺釘的十字槽釘頭螺釘頭的邊緣。這種設計使螺絲刀自動居中,不易滑脫,因此深受歡迎。
http://www.dlinfo.gov.cn/kjsh/kjsh_nr/c04.htm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