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蔡倫發明了什麼

蔡倫發明了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2 06:08:01

Ⅰ 蔡倫發明了什麼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即「蔡侯紙」。


蔡倫,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後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斗爭自殺身亡 。

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發明的造紙術。

蔡侯紙:

改進造紙術時的蔡倫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蔡倫帶著工匠們反復試驗,試制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獻皇帝,得到皇帝的贊賞,便詔令天下朝廷內外使用並推廣,朝廷各官署、全國各地都視作奇跡。九年後,蔡倫被封為「龍亭侯」,食邑300戶。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發明的,人們便把這種紙都稱為「蔡侯紙」 。

蔡倫的造紙術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西歐向整個世界傳播,為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人物評價:

劉光裕:「中國東漢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由於他發明了紙,從而引起中國以及世界在傳播的媒介技術方面,發生歷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變革。蔡倫以其發明,成為改變世界面貌,特別是改變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國第一位偉大發明家。 」

麥克·哈特:「今天,紙張成了我們司空見慣的東西,我們很難想像,如果沒有紙,世界將會怎樣。 」

Ⅱ 蔡倫是在什麼是在什麼地方發明的

說起蔡倫,我們歷史書上的書法是蔡倫發明了紙。其實紙在大約六千年前都出現了,最早發明紙的人是埃及人,不是蔡倫。中國人在很久之前也發明了紙,而蔡倫只是對紙進行了改進。讓紙成為真正可以用來書寫的材料。這個發明可以說對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7]。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但是蔡倫發明紙的原因確實我們書上沒有說的,原因確實讓人不齒。
蔡倫出生在東漢時期,家中是打鐵的。據說是18歲之後開始進入宮中的,當時是東漢的漢明帝。蔡倫憑借著自己的努力,開始是在皇宮旁舍嬪妃所居的掖庭當差,幾年後提升為出入皇宮、傳遞詔令的小黃門宦官。最後可是一路做到了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不過蔡倫改進紙是在掌管尚方的時候,這是一個主管皇宮製造業的機構。皇帝用的好多東西都是這個地方造出來的。可見油水還是很大的。蔡倫在監管人們製造皇宮使用東西的時候,對當時的造紙術進行改造。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材料最紅製造出耐用的紙張。這個歷史書上都寫了,但是他改造紙的最終原因是什麼沒有寫清楚。
其實蔡倫是在當時竇皇後身邊做事,也就是後來的竇太後,當時派她把宋貴人給殺死,因為宋貴人有兒子,竇皇後怕自己兒子太子的位子保不住。可以說蔡倫為了這件事真的是盡心盡力,什麼見不得人的手段都用過了。最後宋貴人是死了,而當時蔡倫為了更好的巴結竇皇後,在監管尚方的時候就叫人改進了造紙術。之後可以說一步登天了。皇帝發現後覺得非常好,又是封爵又是陞官的。不過沒多久皇帝死了,宋貴人的兒子當上了皇帝。這時候蔡倫可以說好日子徹底到頭了。皇帝肯定會報仇了。我們書上寫的是為了不受侮辱自殺了,但是確實是因果報應,沒有寫為什麼怕受辱。文字來源於網路,希望能幫到你

Ⅲ 蔡倫、瓦特、畢升分別發明了什麼

問題是不準確的。
但我知道你想要的答案
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據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紙是在西漢早期),所以說不是發明。
瓦特改良了蒸汽機,而不是發明。
北宋的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Ⅳ 蔡倫發明了什麼

蔡倫,中國東漢桂陽(今湖南郴州市)人,字敬仲。大約公元75年(東漢明帝劉庄永平末年)到了洛陽,隨後進宮當了太監。公元79年,和帝劉肇即位,把蔡倫提升為中常侍(宦官中較高的官職),參與國家機密大事,後兼任主管製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監督製造寶劍和其他器械。

在擔任尚方令期間,蔡倫經過認真總結西漢以來的造紙經驗,進一步改進了造紙技術,於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使用和推廣造紙術。因此,後世人都傳蔡倫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人。1957年,考古學者在陝西長安縣灞橋發現了一座古墓,發現了一面銅鏡下放著成疊的紙,共有88張殘片,被命名為「灞橋紙」。這種紙主要是用麻和少量芒麻纖維製成,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1987年底,我國研究造紙史的專家潘吉星先生將西漢幾種紙樣送到日本有關科研機構鑒定,均確定為植物纖維紙,其中「灞橋紙」較為原始。由此得出結論說:中國的造紙術早於蔡倫200年。

蔡倫在擔任尚方令時,主管尚方的各種事宜。這樣蔡倫就有機會經常和手工工人接觸,他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精神對蔡倫有深刻的影響。

蔡倫本人善於賦詩作書,需用大量的紙張。他深知缺紙的苦處和書寫上的困難。他決心克服困難,攻克難關,改進造紙術,提高紙張質量。

蔡倫首先想到,縑帛很輕便,但價值昂貴,必須利用一些價值低廉的原料來造紙。蔡倫在認真總結勞動人民用各種植物造紙的經驗以後,改用了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等,代替原用麻布、絲帛、芋麻、線頭等原料,這些原料貨源豐富,到處可以找到,價錢便宜。首先解決了以前原料價格高、原料少的問題。這樣做,不僅大大降低了產品的成本價格,而且為大量進行生產創造了條件。特別是用樹皮做原料,開創了近代木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途徑。另一方面,蔡倫在造紙工藝上也有重大突破。據考古情況推測,當時造紙時,先把原料洗滌切斷,浸漬漚制,並加入適量的石灰漿升溫促爛和蒸煮等工序,以後反復大力舂搗,分離出纖維紙漿,再把這些紙漿用細簾子撈取,漏去水分,晾乾,揭下來,壓平砑光。

改進工藝後生產出來的紙張,具有體輕質薄、價格低廉、經久耐用等特點。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把這批紙獻給朝廷。漢和帝看了這種紙,十分賞識蔡倫的才能,並馬上通令天下採用。從此,造紙術在我國推廣了起來。

新紙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歡迎,並逐步取代了舊的書寫材料。

蔡倫對造紙術的主要貢獻有兩條:一是他使以前比較粗糙的植物纖維紙變成質地優良、堪作書寫用的植物纖維紙;二是他使造紙材料的來源大大地擴大了。他不但用麻、破布、魚網,而且還用樹皮作原料,這大大降低了紙的成本,從而使紙的運用普遍推行開來。晉人傅成在《紙賦》中贊美說:「夫其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則,體潔性真。含章蘊藻,實好斯文。」說蔡倫的紙實在很美,令人珍愛,又廉價、方便、潔凈,深得人們喜愛,從根本上改變了紙在社會上的地位。

蔡倫的造紙工藝對現代造紙術仍有直接影響的有兩個關鍵步驟:一是在草木灰水中蒸煮,這是現代鹼法化學制漿過程的濫觴;二是紙模的設計,要能使它的孔與紙漿中的纖維尺寸相適合,既能很快地使水漏下,又能使紙漿纖維留在上面,形成均勻的薄層。當時,雖然用的是細密簾子,卻是現代紙模即抄紙器的雛形,而抄紙器是長網造紙機或圓網造紙機的主要部件。可以說,蔡倫的造紙工藝不過是現代造紙工藝的原始形式。

蔡倫的造紙術極大地促進了東漢造紙業的發展,造紙技術也不斷提高。東漢末年,東萊(今山東黃縣)人左伯造出了質量很高的紙,成為歷史上又一著名的造紙能手。他造的紙比「蔡侯紙」更加光潔細膩,成為當時名貴的書寫材料。

在「蔡侯紙」的推動下,東漢人孔丹還發明了著名的「宣紙」,它因盛產於安徽宣城而得名。宣紙又叫「四尺丹」,是為紀念孔丹而得名。它是國畫藝術的重要載體,使我國的國畫藝術興盛兩千年而不衰。19世紀末,宣紙還曾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質獎章。

蔡倫用自己的非凡才華,為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但是,東漢時期政治腐敗,到了安帝時,宦官和外戚輪流執政,統治階級內部矛盾重重,互相傾軋。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4),竇太後因蔡倫長期保衛宮廷有功,封他為「龍亭侯」,封地在今陝西省洋縣,故後人又稱蔡倫造紙為「蔡侯紙」。

安帝讓蔡倫主持校正經傳文字。公元121年,有人向漢安帝告發,蔡倫從前奉竇太後的命令,曾參與謀殺漢安帝祖母的事件。蔡倫獲悉後,不願意受此侮辱,服毒自盡了,草草終結了一生。

為了紀念蔡倫的萬世功德,人們為他造廟塑像。在蔡倫的故鄉桂陽(今湖南郴州),元朝曾重修蔡倫廟。在他的墓地陝西洋縣龍亭輔,也有祠廟,每年有地方政府代表致祭。過去國內和日本的造紙工人都奉他為祖師。蔡倫的偉大功績,將永遠受到人類的尊敬和紀念。

自公元3世紀至4世紀,紙張基本上取代了簡、帛,成了我國惟一的書寫材料,促進了我國科學文化的傳播和發展。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我國在各個時代都生產出有代表當時工藝水平的紙。晉朝時的「側理紙」;南北朝的「凝光紙」;唐宋時期四川的「十色箋」和「薛濤箋」;北宋時期的「澄心堂紙」;南宋時期的「金粟山藏輕紙」;明清時期的「宣紙」等等。其中「左伯紙」質地勻凈細密,色澤鮮明而很受人們的歡迎;「澄心堂紙」色彩種類很多,紙面砑磨光滑,以半透明而平滑的紙面上隱現出鳥獸花木形象(水紋紙)而聞名;「宣紙」以潔白光潤,堅韌細密,長不變色等優點名馳中外,享有「紙壽千年」的盛譽。

造紙術由中國首先傳到了朝鮮和越南,大約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由朝鮮又傳到日本。往西又傳到撒馬爾罕,以至巴格達、大馬士革、埃及與摩洛哥。到了公元1150年在阿拉伯人統治下的西班牙開始造紙,這是歐洲第一個造紙工場。

1212年羅馬教廷征服了伊斯蘭教統治下的西班牙之後,造紙業才在歐洲迅速發展起來,這比蔡倫發明造紙術的年代整整晚了1000多年。直到18世紀末,西洋紙仍然幾乎全用手工製造。

現代的造紙業雖均已改用機器打漿和抄紙,但它的基本原理,還是與中國舊造紙方法相同。造紙原料的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卷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使用蔡倫所用過的破布、魚網、麻頭和樹皮等原料。

英國著名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評價「四大發明」時說:「它們改變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狀態,又從而產生了無數的變化;看來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沒有一個顯赫人物,對人類事業曾經比這些機械的發現施展過更大的威力和影響」。

Ⅳ 瓦特發明什麼,蔡倫發明什麼,萊特兄弟發明什麼

瓦特發明了蒸汽機,蔡倫發現了造紙術,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望採納

Ⅵ 蔡倫發明了什麼

蔡倫改進的造紙。

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對人內類文化的傳播和容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

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美國《時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蔡倫上榜。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特別展示了蔡倫改進的造紙術。

(6)蔡倫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倉頡造字,蔡倫造紙,一北一南,宛如遙相呼應的雙子星,記錄、承載著綿延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倉頡造字雖不可追,但在蔡倫故里,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蔡侯紙」的傳奇,正繼續書寫。

沿耒水回溯,行至上游處,河流從蔡倫竹海懷抱中緩緩流出。蔡倫雕塑默然挺立,酈道元《水經注》卷軸舒展,徐霞客游記娓娓講述。作為蔡倫傳授造紙術的根基,蔡倫竹海引得名人紛至沓來,成為一道承載千年歷史的風景線。

Ⅶ 畢升,蔡倫,杜詩各發明了什麼

1
畢升中抄國刻版工兼發明家,發明了活字版印刷術。
2
蔡倫改進了東漢時的造紙技術,被傳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人。
3
杜甫的作品最終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杜工部集》。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
4
杜牧其詩英發俊爽,為文尤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在晚唐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

Ⅷ 四大發明蔡倫發明了什麼

大約在一千九百年前的東漢時代,有個叫蔡倫的人』吸收了人們長期積累的經驗,做成了紙。

Ⅸ 蔡倫發明了什麼和他是那個朝代的

公元105年蔡倫第一個發明了紙,後由於戰爭、經貿慢慢傳入日本、朝鮮半島、南亞東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發現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Ⅹ 蔡倫發明了什麼

蔡倫(約63年—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耒陽(今湖南省耒陽市)人。他改進了東漢時的造紙技術,被傳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發明人。
蔡倫於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漢章帝建初年間,擔任小黃門(較低品級的太監職位)。漢和帝即位之後,升任中常侍,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的謀劃。蔡倫有真才實學,為官盡忠職守,多次不惜觸犯皇帝的威嚴,進諫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
後來,蔡倫擔任尚方令,監督宮廷物品的製作。人們認為就是從這個時候,蔡倫開始接觸東漢最好的手工工藝,並改進當時的造紙技術。據《後漢書·宦者列傳》記載,自古以來,書籍文檔都是用竹簡來做書寫載體的,後來出現了質地輕柔的縑帛,但是用縑帛制紙的費用很高昂,而竹簡又笨重,於是蔡倫想進行技術創新,改用樹皮、破布、麻頭和魚網等廉價之物造紙,大大降低了造紙的成本,為紙的普及准備了條件。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倫把改進造紙術的成果報告給皇帝,皇帝對蔡倫的才能非常贊賞,並把改進過的造紙技術向各地推廣,漢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朝廷封蔡倫為龍亭侯,所以後來人們都把紙稱為「蔡侯紙」。
後來,蔡倫捲入宮廷斗爭,由於掌權的竇太後的授意,參與誣陷漢安帝的祖母。後又成為竇太後媳婦鄧太後的得力助手。鄧太後駕崩,漢安帝親政後,要他到廷尉那裡去自首。蔡倫為了避免受辱,於是洗浴全身,換上整潔的衣冠,服毒自盡。蔡倫去世後,葬於自己的封地龍亭(位於現在的陝西洋縣)。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