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明了什麼
㈠ 我國從古至今有哪些科學家(個發明了什麼)
石申 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劉焯 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 一行 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 楊忠輔 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洛下閎 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蘇頌 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莘七娘 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裴秀 224~271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 馬鈞 三國時期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 李春 橋梁設計 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著 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 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倫 62~121 年,蔡倫採用樹皮、麻頭、破布、舊魚網為原料造紙成功。 105 年將此發明報皇帝。於 114 年被皇帝封為龍亭侯。當時人稱紙為蔡侯紙。 12 世紀,造紙術間接傳到歐洲。 13 世紀,蒙古人用蔡侯紙在波斯發行第一批紙幣。 14 世紀,朝鮮、越南、日本也開始使用紙幣。紙牌然後經由阿拉伯國家再傳到歐洲。 畢升 1041~1048 年,中國北宋人。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杜詩 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公元 300 年,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孫子 公元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 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李治 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沈括 宋朝 沈括發現用細線系在磁針的中央,並將其懸掛起來,有指示方向的作用。經過觀察、發現,寫進了他的著作《夢溪筆談》中。以後人們把用磁鐵製作的針成為指南針,還有指南桌。 13世紀到東方玩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見到了指南針,並把它傳到了歐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是重要精神因素。」
㈡ 我國古代的哪些科學家發明了什麼
張衡 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 蔡倫 改進造紙術 郭守敬 發明簡儀 制定授時歷 畢升 發明活字印刷術 華佗 發明麻沸散 李時珍 編寫本草綱目 蘇頌 發明天文鍾 水運儀像台
㈢ 我國古代的科學家有誰,發明了什麼
張衡 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
蔡倫 改進造紙術
郭守敬 發明簡儀 制定授時歷
畢升 發明活字印刷術
華佗 發明麻沸散
李時珍 編寫本草綱目
蘇頌 發明天文鍾 水運儀像台
㈣ 我國也有優秀的科學家,有誰,他發明什麼
地質學家李四光、氣象學家竺可楨、數學家華羅庚、物理學家吳有訓、醫學家林專巧稚、天文學屬家張鈺哲、化工學家侯德榜、農學家丁穎、數學家熊慶來、微生物學家湯飛凡、內科專家張孝騫、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學家梁希、橋梁學家茅以升、物理學家嚴濟慈、物理學家周培源、物理學家楊振寧、物理學家李政道、數學家陳景潤、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㈤ 我國古代科學家和近代科學家發明了什麼東西
蘇頌 (1020~1101)字子容,泉州(今福建)南安人.北宋著名科學家.他主持創制了當時先進的天文鍾之一———水運儀象台,能表示天象,又能計時.蘇頌所著《新儀象法要》,詳細地介紹了水運儀象台的構造,歐洲人認為他是現代天文鍾的祖先.
賈憲 北宋數學家,創制「賈憲三角」.他最著名的數學成就,是創制了一幅數字圖式,即「開方作法本源圖」,實際上是一個指數為正整數的二項式定理系數表,被稱為中國的帕斯卡三角形.
錢乙 (1032~1113)祖籍浙江,後到鄆州(今山東省東平縣)定居.其著作《小兒葯證真訣》是中國最早的兒科學專著,被視為中醫兒科學的經典著作,錢乙被後人視為「兒科之聖」、「兒科鼻祖」.
衛朴 北宋天文學家,淮南楚州人.平民出身,因用功過度而致雙目失明.他主持編纂的頗有影響的《奉元歷》,在中國天文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公元1075年他又主持修訂《奉元歷》,使之更趨完善.
李誡 字明仲,北宋鄭州管城縣人,著名建築學家.他編著的古代建築學著作《營造法式》標志著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水平,具有高度的科學價值.
陳專 (1076~?)南宋農學家,一生勤奮好學,潛心研究農學理論,公元1149年著《農書》三卷,附《蠶書》一冊.作品對江南水田耕作,對土地利用、土壤肥料、水稻耕種、蠶桑等方面,均有獨到見解,是研究中國農業科學的寶貴資料.
宋慈 (1186~1249)字惠斧,福建建陽人.南宋傑出的法醫學家,長期擔任司法方面的官職.著有《洗冤集錄》,比西方法醫學專著要早350多年,可稱得上是世界最早的法醫學權威著作.《洗冤集錄》被譯成日、英、德、法、荷等多國文字.
秦九韶 (1202~1261)南宋普州(今四川)人,傑出數學家.他仿照「九章算術」寫成《數書九章》,提出了高次方程的解法,比西方早800多年.秦九韶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數書九章》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的一個高峰.
郭守敬 (1231~1316)元朝著名的科學家、天文水利學家.他製造了10多種天文儀器,對天象進行觀察和精密推算.所編「授時歷」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300年,是我國一位有多方面貢獻的偉大科學家,在世界科學史上也佔有一定地位.
趙友欽 (1279~1368)宋元天算物理學家.著有科學著作《革象新書》.這本書有一篇名為《小罅光景》的文章,罅就是小孔或狹縫.趙友欽做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小孔成像規律,以及由此引申的物理現象.
徐壽 (1818~1884)清代科學家,精於數學和工程技術,與同時代科學家華蘅芳共同製造出中國第一台蒸汽機,又製成木殼輪船「黃鵠」號,這是中國近代科學技術史上的一項新成就.1871年徐壽翻譯出版了《化學監源》等6部書.
顧觀海 (1799~1862)清代學者,字賓王,號尚之.江蘇金山人,繼承世業為醫生,兼通古今中西天文、算學,著作12種,在古代天文學方面有獨到見解,撰《周髀算經校勘記》八卷,對天文史研究做出了貢獻.
楊岫 (1699~?)清代著名農學家.字雙山,陝西興平縣桑家鎮人.他對種桑養蠶有深入研究,寫有《豳鳳廣義》和《蠶政摘要》兩本養蠶的書,從種桑到繅絲紡織,都有詳細敘述和總結,對研究種桑養蠶技術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㈥ 我國現代科學家發明了什麼
人工合成胰導素是我國現代科學家的發明,因報的人太多未能獲諾貝爾醫學獎。
㈦ 我國古代的科學家有誰,發明了什麼
張衡
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
蔡倫
改進造紙術
郭守敬
發明簡儀
制定授時歷
畢升
發明活字印刷術
華佗
發明麻沸散
李時珍
編寫本草綱目
蘇頌
發明天文鍾
水運儀像台
㈧ 現代中國科學家發明了哪些東西
1.錢學森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
3.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
㈨ 我國古代的科學家發明的有哪些
四大抄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襲葯、活字印刷術
此外,還有:
計時器、橋牌、馬鞍。
陰陽合歷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張衡的地動儀
歷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祖沖之和圓周率
算盤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游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竹簡和木簡
帛書和帛畫
絲棉紙——赫蹄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
漢代洛下閎的赤道式儀器
蘇頌--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
馬鈞——魏國人,發明了水龍骨車
丁緩(漢代)發明了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杜詩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㈩ 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發明了什麼
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