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發明的辨析

發明的辨析

發布時間: 2021-01-28 05:55:53

Ⅰ 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這個句子意思的詞語

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這個句子意思的詞語是---消化、吸收、創新。
供參考!!

Ⅱ 指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的詞語有哪些

只有智慧、智謀、聰慧。

Ⅲ 根據意思寫成語「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誰能告訴我謝謝!

這是現代漢語字典里對"智慧"的解釋,不是成語
所以應該是"聰明才智"吧.

Ⅳ 近義詞辨析

有些詞看上去差不多,一般稱為同義詞。實際上,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詞是不大會有的。其間的區別往往很細微,但這正是我們的語言豐富與精密的證明。我們愛護我們的語言,就應該經常注意詞的意義和用法,下筆的時候,要嚴肅地、細致地加以選擇。決斷不下的時候,查查字典。下面舉一些錯誤的例子來分辨。

(1)整個、全部

一個整體的東西,才能說「整個」,如「整個學校」、「整個國家」。由許多個體合成的東西,應該說「全部」,如「全部存款」、「全部書本」。如果是人,就用「全體」,如「全體教師」。下句該用「全部」。

為了照顧整個信件的投遞速度,目前還不能直接送到駐地。

(2)確切、確實

「確切」是「准確」、「恰當」的意思,如說「把蔣介石比作運輸隊長是非常確切的。」下句該用「確實」。

確切做到師生互助。

(3)豐滿、豐富

「豐滿」一般地只用來形容有形體的東西。下句該用「豐富」。

我的生活經驗比以前豐滿了。

(4)化驗、檢驗

用化學方法來檢驗,叫做「化驗」,否則只能說「檢驗」。下句該用「檢驗」。

以「血色素對照」化驗,已經到了嚴重的貧血狀態。

(5)保障、保證

「保障」的意思是說對於已有的東西加以維護,使它不受損害。「保證」是說擔保完成一件工作或實現一種理想。下面兩句的「保障」都該換用「保證」。

a.你將保障黃河不出岔子。

b.只有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才能保障社會主義的文化科學藝術不斷發展和繁榮。

(6)迎合、迎接

「迎合」有「逢迎」、「討好」的意思。下句該用「迎接」。

改造自己來迎合這個偉大的時代。

(7)發展、增加

下句說「數量發展」,意思也不能算錯,但是有點「小題大做」,用「增加」更合乎習慣。

教師用書的出版數量正在逐漸的發展。

(8)發明、發現

創造一種新的事叫「發明」。有些事物原先就存在,只是大家不知道,現在找出來了,叫「發現」。下面兩句里的「發明」和「發現」用錯了,應對調。

a.伯凱瑞發明鈾的放射性,居里夫婦發明鐳錠。

b.我們偉大的祖國第一個發現了以茶為飲料。

(9)口號、標語

嘴裡喊的叫「口號」,紙上寫的叫「標語」。下句該用「標語」。

會場上布滿了有關抗擊非典的口號。

(10)心理、心情

「心理」指人的想法,跟「情緒」的意思相近的是「心情」。下句該用「心情」。

可是大家的心理卻顯得更加沉重。

(11)位置、地位

「位置」指人的地位,或指事物的重要性,如說「《狂人日記》在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中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在這種場合,也可以用「地位」。但文章篇幅的長短,只能用「地位」,不能用「位置」。下句該用「地位」。

這樣重大的問題,在兩編內僅佔了五頁的位置。

(12)對立、對比

「對立」是「敵對」的意思。下面這句該用「對比」或「對照」。

解放前與解放後兩個社會恰成對立。

(13)秩序、次序

「秩序」是就事物的整齊或混亂說的,跟先後沒有關系。下面這句該用「次序」。

討論的秩序,是先從重工業起,然後及於一般的生產品。

(14)價值、價格

「價值」的意思比較抽象,說一件事物「有價值」,等於說它有用處,有重要性,或有意義。對於商品,我們只說「價錢」或「價格」,不說「價值」。下句該用「價格」。

由於會計的精確計算,我們確定了推銷的價值。

(15)氣氛、印象

「氣氛」跟「印象」的意思相近,如說「悲慘的氣氛」。能夠給人的是「印象」,不是「氣氛」。下句該用「印象」。

給人一個全廠都投入生產高潮的氣氛。

(16)事實、事態

「事實」指即成的事,不能擴大。能擴大的是「事態」。下句該用「事態」。

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一定要冷靜,千萬不要把事實再擴大了。

(17)遭受、受到

「遭受」比「受到」的范圍窄一點,只能用於不幸或不利的事。下句該用「受到」。

慰問團遭受了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

(18)布置、安排

「布置」有自上而下地分派處置的意思。「安排」則沒有。安排可以以人為對象,有安頓的意思。下面兩句的「布置」都該改為「安排」。

a.他為自己布置了許多工作。

b.她把子女布置好,就出差去了。

(19)突然、猛然

「突然」和「猛然」都有動作變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猛然」只能作狀語,「突然」除作狀語外,還可作謂語、定語、賓語。下面兩句都該用「突然」。

a.情況很猛然,我們誰也沒有反應過來。

b.這件事情讓我們感到太猛然了。

(20)深入、深刻

「深入」多與表動作行為的詞搭配。如「必須進行一場深入的批判」、「深入地開展調查研究」。「深刻」則多與表示抽象事物的詞搭配,如「深刻的印象」、「深刻的內容」。「深刻」有接觸到問題的本質的意思,又有內心感受程度很深的意思。「深入」有透過外表達到事物的內部的意思。下面這句該用「深入」。

我們黨的政策已經深刻人心。

(21)腦袋、頭部

「腦袋」適用於日常口語,「頭部」運用於書面語。下面這句該用「腦袋」。

那個孩子可真堅強,鐵蒺藜刺破了他的臉,疼得他的小頭部汗珠直掉,但他兩只胳膊還是緊緊地抱住那個壞傢伙的腿。

(22)充分、充足

「充分」大多與比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理由充分」、「條件充分」。「充足」大多用於比較具體的事物,如「光線充足、「經費充足」。下面這句該用「充分」。

我們必須充足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23)交換、交流

「交換」和「交流」都指雙方把自己的東西給對方,但是它們的搭配對象卻不同。「交換」一般與「禮物、意思、資料、產品」等搭配;「交流」則與「思想、經驗、文化、物資」等搭配。「交換」搭配的對象大都是意義較具體的或所指范圍較小的詞;「交流」搭配的對象大都是意義較抽象或所指范圍較大的詞。下句或改為「充分交換意見」,或改為「充分協商」。

經過大會充分交流,共選出任清等二十名勞動模範。

(24)愛好、嗜好

這兩個詞都有對某種事物很喜歡的意思,但「嗜好」比「愛好」意義更深一層,不僅是喜歡,而且還有了癮,成了習慣,喜歡到無法與之分離的地步。下句該用「愛好」。

供應人民嗜好的日用品是我們的職責。

(25)摧殘、摧毀

「摧殘」和「摧毀」, 都有加以破壞的意識,但「催毀」的含義比「摧殘」的重。「摧毀」表示從根本上加以破壞,以至於毀滅;「摧殘」僅指傷害或破壞人、物的部分,使之殘缺不全,不一定到毀滅的地步。下面這句該用「摧毀」。

我們用大炮摧殘了敵人的陣地。

(26)事情、事件、事故

不論大事兒、小事兒,如何發生的事兒,都可以叫「事情」,概括的范圍最大;「事件」指由於某種原因而發生的不平常的重大事情,概括的范圍小;「事故」則專指偶然發生的不幸事情,概括范圍最小。下面這句該用「事故」。

我們要防止意外事件發生。

(27)收集、搜集

「收集」和「搜集」,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來的意思,但兩者意義側重的方面不同。「收集」側重於「收」,即收攏,對象是現成的事物;「搜集」則重於「搜」,即搜尋,對象是須到處尋找的事物。下句該用「搜集」。

他多年來潛心於收集文物。

(28)期望、希望

「期望」是對別人的,如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教師對學生的期望。「希望」可以對自己,也可以對別人。下句該用「希望」。

每一個社會工作者也必然熱烈的期望擔負起這個條文所指示的任務。

(29)以至、以致

「以至」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動作、情況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結果。「以致」用於表示不好的結果。下面兩句的「以至」和「以致」應對調。

a.他非常用心地寫生,以致野地里颳起風沙來也不理會。

b.他事先沒有充分調查研究,以至作出了錯誤的結論。

(30)學歷、學力

「學歷」指學習的經歷,「學力」指經過學習達到的程度。下面這句該用「學力」。

他雖未曾跨過大學的大門,但經過刻苦自學,學歷已達到大學本科的水平。

(31)不止、不只

「不止」一是指繼續不停,一是指超出某個數目或范圍。「不只」相當於「不但」、「不僅」。下面這句該用「不止」。

同去的不只他一人。

(32)分辨、分辯

「分辨」側重於區分、辨明差別,「分辯」側重於將理由解釋清楚。下面這句該用「分辯」。

隨他怎麼說吧,我也不想分辨了。

(33)縱容、慫恿

「縱容」指對別人干壞事故意不管,只用於貶義。「慫恿」指鼓勵別人去做某事。有時不含貶義。下面這句該用「縱容」。

作為家長,不應該慫恿孩子的不良行為。

(34)逐步、逐漸

二者都有「逐漸」、「一步一步」的意思,所以有時可以互換,如「事業逐漸發展」也可說「事業逐步發展」。但二者也有區別,「逐步」更多地指人為地按計劃發展的過程,而「逐漸」有時則僅指一種自然發展的過程。下面這句該用「逐漸」。

天色逐步暗下來了。

(35)傳頌、傳誦

「傳頌」意為輾轉傳布頌揚,「傳誦」意為輾轉傳布誦讀。下面這兩句「傳頌」和「傳誦」應對調。

a.全村的人傳誦著他英勇救人的事跡。

b.這首詩一直為人們所傳頌。

(36)淹沒、湮沒

「淹沒「是指大水漫過,蓋過。「湮沒」是埋沒的意思,詞義比較抽象。下面這句該用「淹沒」。

黃河決口,湮沒了許多村莊。

(37)貫串、貫穿

從頭到尾穿過一個或一系列事物叫「貫串」,「貫穿」是穿過、連通的意思。下面兩句「貫串」和「貫穿」應互換。

a.這部小說的各篇各章都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

b.這條公路貫串本省十幾個縣。

(38)報怨、抱怨

「報怨」是對所怨恨的人做出反應,詞義重。「抱怨」是心中不滿,數說別人不對;埋怨,詞義輕。下面這句該用「抱怨」。

做錯事只能怪自己,不能報怨別人。

(39)作客、做客

「作客」是寄居在別處的意思,「做客」是訪問別人,自己當客人。下面這句該用「做客」。

今天下午我要到親戚家去作客。

(40)樹立、豎立

「樹立」是建立的意思,多用於抽象的好的事情。「豎立」是物體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觸地面或埋在地里。下面這句該用「豎立」。

寶塔樹立在山上。

(41)交代、交待

「交代」一是指把經手的事務移交給接替的人,一是指囑咐,也指把事情或意思向有關人員說明;把錯誤或罪行坦白出來。「交待」有完結的意思。下面這句該用「交待」。

要是飛機出了事,我這條命就算交代了。

(42)節余、結余

「節余」是指因節約而剩下,「結余」是指結算後餘下。下面這句該用「節余」。

我每月能結餘三五百元。

(43)頒布、公布

「頒布」的內容常是法令等,「公布」的內容常是方案、名單、賬目、成績、數字等。下面這句該用「頒布」。

《澳門基本法》已正式公布了。

(44)必須、必需

「必須」,副詞,後跟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必需」,動詞,作謂語、定語。下面兩句「必須」和「必需」應對調。

a.這事必需你去辦,才能辦好。

b.這是生存必須的本領。

(50)辨別、鑒別

「辨別」指分辨、區別。如「辨別方向」、「辨別是非」。「鑒別」指通過審察而確定事物的性質或特徵。下句該用「鑒別」。

這是辨別青銅器的最好方法。

(51)度過、渡過

「度過」通常用於時間方面,「渡過」常用於江河湖海或通過困難、難關、危機等。下句該用「渡過」。

我們必須同心協力來度過危機。

(52)形跡、行跡

「形跡」指舉止和神色,「行跡」指行動的蹤跡。下面兩句「形跡」和「行跡」應該互換。

a.那人東張西望,神色慌張,行跡十分可疑。

b.這就是那個形跡不定久未抓到的犯罪嫌疑人張某。

(53)推求、推敲

「推求」指根據已知的條件或因素來探索(道理、意圖等)。「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復琢磨。下句該用「推求」。

對文學作品中的許多知識內容,同學們不必從概念上去推敲,而應重在感受和體會。

(54)爭論、爭執

兩者都有「各執己見」的意思。「爭論」指因此而「互相辯論」,「爭執」指因此而「不肯相讓」。下句該用「爭論」。

2002年12月27日,邪教組織雷爾派宣稱「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嬰兒『夏娃』誕生」,對此,有人譴責,有人贊同,爭執不休。

和俄羅期結為夥伴關系是有利於建立國際新秩序的。

(55)自願、志願

都與願望、志向有關。「自願」指自己願意且自覺干某事,多為能願動詞;「志願」指志向、願望,名詞。下面兩句「自願」和「志願」應互換。

a.他剛剛填完了入黨自願書。

b.這個活動是否參加,完全出於志願。

Ⅳ 企業開展TRIZ理論培訓中若干概念的辨析有哪些

理論中若干概念的辨析:

一、40個發明原理中容易混淆的原理間辨析

TRIZ理論中的40個發明原理開啟了一道解決技術問題的天窗,通常可以採取「定義技術矛盾-確定參數-查詢矛盾矩陣-利用發明原理解決問題」的形式解決問題,對較為清晰的問題也可直接利用發明原理來解決技術問題。在發明原理中,通常容易混淆的原理為:9號,預先反作用原理;10號,預先作用原理;11號,預先防範原理;13號,反向作用原理。從前三個原理的核心來看,都是要針對可能出現的某種問題、某種結果、某種不期望出現的因素所採取的措施,而反向作用原理是對當前的結構、方向、作用進行改變,從而達到目的。


預先反作用原理是針對者一定會出現的某種事件而採取的措施,這些事件對於系統是積極的或是中性。預先反作用原理更多強調的是「預先措施後抵消」。預先防範原理是針對可能發生的某種不良事件預先採取行動,以消除事件發生後所帶來的危害,更多強調的是「預先措施後消除」。而預先作用原理是針對一定要發生的事件(事件通常是積極的或中性的)採取的措施,以改變時間、工藝、流程順序提升系統的安全性、便捷性和高效性,更多強調的是「時間、動作的前移」。反向作用原理與前三個原理字面意思通常比較容易混淆,從具體含義看,內容大相徑庭,此原理是逆向思維的過程,針對當前的作用、特徵、物質、功能從相反的方向去考慮,更多強調的是「相反」。


二、理想度與最終理想解辨析

在TRIZ理論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尤其是初學者容易將理想度與最終理想解混淆,雖然文字相近,但意思與內容完全不同。理想度與最終理想解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理想度是一個比值,通過比值來判斷技術系統的狀態和改進空間,而最終理想解是一個「解」,是一種解決技術系統問題的具體方法或者是技術系統最理想的運行狀態。當然最終理想解的理想度為無窮大,即有用功能之和為無窮大,有害功能為零。二是兩者出發點和關注點不同,理想度更多的考慮當前系統,而最終理想解更多考慮的是未來系統。


三、管理矛盾、技術矛盾與物理矛盾的辨析

管理矛盾是為了避免某些現象或希望取得某些結果,需要有具體的行動去實現,但不知如何開展具體的行動。例如:希望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但不知如何實現,希望通過提高計算機性能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增加收入、拓寬業務面等等,這些矛盾就稱之為管理矛盾。所有的人、機、組織都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綜合體,管理矛盾就是子系統間產生的矛盾。


技術矛盾是如果改善系統一個元素的參數,導致系統中另―個參數惡化,如提高汽車速度的同時,汽車的安全性降低,是同一系統不同參數之間的矛盾。


物理矛盾是當對系統中某―個參數提出互為相反的要求時,就產生了物理矛盾,這是同一系統同一參數內的矛盾。物理矛盾通常表現在空間的大與小、速度的快與慢、溫度的高與低等。


從定義可以看出,管理矛盾是系統與系統之間的矛盾,技術矛盾是一個系統內兩個不同參數間的矛盾,物理矛盾是同一參數之間相反的需求。從管理矛盾到物理矛盾,矛盾的聚焦點越來越小,矛盾的原因也就越來越清晰,有利於解決實際技術問題。需要說明的是在TRIZ理論中通常不直接解決管理矛盾,而是將管理矛盾轉化為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來解決。通常技術矛盾表述為「如果……,那麼……,但是……」,物理矛盾表述為「為了……應該……,為了……又應該……」。在技術矛盾的表述中改善的參數為「那麼」後所描述的目的,惡化的參數為「但是」後所描述的結果,「如果」後所描述的是物理矛盾的需求。在技術矛盾中涉及三個參數,手段、目的和結果。常犯的錯誤是將物理矛盾的參數定義為技術矛盾中改善的或惡化的參數,一般是通過物理矛盾的「手段」,完成了系統所需要達到的「目的」,同時又產生了不良「結果」,也就是說物理矛盾導致技術矛盾的發生前置條件,物理矛盾是更深層次的矛盾。管理矛盾通常較為模糊,而技術矛盾和物理矛盾的矛盾空間、時間較為清晰。

Ⅵ 近義詞辨析:「發現」和「發明」有什麼差別

發現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物質或自然規律被人認識而已;
發明是人類運用自然規律或科學原理,提出一項新的創造性的技術方案
基本區別:發現——本來就已經客觀存在的東西
發明——本來世界上沒有的東西.

Ⅶ 根據解釋寫出詞語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

智慧
維持
成語?

Ⅷ 辨析改錯題(14題2分,共8分)正確寫「對」,錯誤寫「錯」,並加以改正。14.【 】(1)古代阿拉伯人發明


(1)錯;改正:把「阿拉伯人」改為「印度人」。
(2)錯;改正: 把「九.一八事變」改為「七七事變」。
(3)錯;改正:把「全國第一屆政協會議」改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4)對。

Ⅸ 良心是後天發明還是先天存在辨析

良心就是善心,良,好與善的總說。古聖賢文人就總結出,人之初,性本專善。好的本性是先天就屬有,與生俱來的。但是如果想知道怎樣做的更好,那是後來的品德修為所做的積極努力而取得的。因為,人是主導這個世界的最富能量的個體,為了共同擁有的這個世界良好發展,積極的人總是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為了達到和諧,平衡,善良的人也是做出了極大的付出。所以良心既是先天就有,也是後天修為的。先天是純,不辯好惡,只是在成長的過程才知道什麼是善的行為,真的主旨,美的事物。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